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ous Temperature of Vacuum and Conventional Roasting on Color Alteration and Polyphenols Content of Cocoa Powder
1
作者 Tamrin narijono +2 位作者 Sudarminto Setvo Yuwono: Teti Estiasih Umar Santoso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年第11期642-651,共10页
This study has the objective to found out the temperature and raosting time of cocoa powder in order to gain color, aroma and taste favored by the panelist and has high polyphenol content. The roasting time in this re... This study has the objective to found out the temperature and raosting time of cocoa powder in order to gain color, aroma and taste favored by the panelist and has high polyphenol content. The roasting time in this research has been determined 35 min, and roasting temperature of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and 150 ℃ with vacuum and conventional system. From those temperatures ranges, we would take the three best levels according to organoleptic test result. The three selected temperatures would be tested for changing in polyphenol content during roasting process. Color alteration would be physically analyzed using color reader (PCE-RGB). However, phenol total content was analyzed using colorimetric method of Folin-Ciocalteu.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color alteration percentage (RGB model analysis) during conventional roasting is higher (43%) compared with vacuum roasting system (2%) Subsequently, organoleptic test result showed that from roasting temperatures between 80 ℃ and 150 ℃, cocoa powder favored by the panelist were those that was treated in temperature 100 ℃, 110 ℃ and 120 ℃. Othe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acuum roasting implementation could increase polyphenol content. While vacuum roasting of 60.8 cm Hg in 120 ℃ with roasting time of 25 min has obtained 10.57% total phenolic, or increasing as much as 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ROASTING cocoa powder polyphenol.
下载PDF
Antiplasmodial Efficacy of Crude Cocoa Powder Extract on CD4+ T-Cell Counts of <i>Plasmodium berghei</i>Infected BALB/c Mice
2
作者 Ololade Dolapo Aladesemipe Bakarey Adeleye Solomon +1 位作者 Oladosu Ibrahim Oluwadun Afolabi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3年第3期178-184,共7页
Background: Drug resistance in malaria warrants the need for alternative therapy from plant food nutrients. The search for novel anti-malarial control spurred a great interest in cocoa which has been portrayed as immu... Background: Drug resistance in malaria warrants the need for alternative therapy from plant food nutrients. The search for novel anti-malarial control spurred a great interest in cocoa which has been portrayed as immune booster against malaria. This study was geared towards estimation of CD4+ cells of P. berghei infected mice treated with cocoa powder extract (CPE) to provide substantive scientific evidence to authenticate the anecdotal report. Methods: Brine shrimp toxicity assay was done to determine LC50 of crude cocoa powder extract. The mice were infected with 1 × 107 of ANKA and NK65 strains of Plasmodium berghei intraperitoneally, while graded doses of the extract were administered by an intra-gastric intubation based on the body weight of mice. Blo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for CD4+ cell counts. Results: The onset of infection was delayed in the group treated before inoculations on day 3 and the level of P. berghei parasitemia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duction of CD4+ cells while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hat received normal saline had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parasitemia. The mean survival time could not go beyond day14 in ANKA, though both strains responded to CPE in a similar way with chloroquine as a positive control. The CD4+ cells counted increased in both strains treated before and during inoculations and the episodes of malaria was suppres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of CP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CD4+ T-cells proliferation which initiated the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This therefore calls for efforts to ensure adequate intake of cocoa powder to boost immunity against mala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Boosting Effect cocoa powder EXTRACT Plasmodium BERGHEI ANTIMALARIAL Activity BALB/c Mice
下载PDF
Cocoa Powder as Delivery Medium for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Strains
3
作者 Giovanni Ricci Francesca Borgo +1 位作者 Chiara Ferrario Maria Grazia Fortin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Three Lactobacillus strains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artisanal Italian cheeses and identified by species-specific PCR as L. helveticus, L. paracasei and L. rhamnosu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functional trai... Three Lactobacillus strains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artisanal Italian cheeses and identified by species-specific PCR as L. helveticus, L. paracasei and L. rhamnosu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functional traits, such as acidifying activity, 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 antibiotic resistance, survival in low pH and in presence of bile salts, in comparison with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robiotic strain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 and L. rhamnosus GG). Subsequently, with the aim to develop a new non-dairy functional product, cocoa powder was used as a medium for incorporating freeze-dried cultures of each tested strain and survival at different time/temperature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demonstrated that artisanal dairy products are interesting sources of new probiotic strains;in particular, the dairy origin strain L. rhamnosus showed a good probiotic performance and the highest level of survival during storage. Finally, we showed that cocoa powder represents a good delivery medium for lactobacilli: it could be considered a novel functional food exhibiting high antioxidant power and presenting probiot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I PROBIOTICS cocoa powder
下载PDF
低GI杂粮可可冲调粉辅助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那治国 余爽 +1 位作者 贺书珍 初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研究低GI杂粮可可冲调粉(Multigrain Cocoa Powder,C-MGP)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52只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冲调粉低、中、高剂量组(5%、10%、30%C-MGP)。正常对照组小鼠喂养基... 目的:研究低GI杂粮可可冲调粉(Multigrain Cocoa Powder,C-MGP)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52只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冲调粉低、中、高剂量组(5%、10%、30%C-MGP)。正常对照组小鼠喂养基础饲料,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冲调粉低剂量组(5%C-MGP)、中剂量组(10%C-MGP)、高剂量组(30%C-MGP)小鼠分别喂养含5%(质量分数)、10%(质量分数)、30%(质量分数)C-MGP的高糖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四周后,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喂养4周,并测定小鼠基础指标和糖脂代谢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高脂饲料联合STZ诱导,与模型组相比,10%C-MGP和30%C-MGP摄食量、饮水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体重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30%C-MGP显著降低了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肝脏、肾脏指数,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FBG)、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高了葡萄糖耐量(GT),改善了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极显著促进了肝糖原(HG)合成(P<0.01),改善了肝脏脂肪堆积,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脂多糖(LPS)水平(P<0.01)。结论:30%C-MGP具有调节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减轻糖尿病症状的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可可 降血糖 Ⅱ型糖尿病 冲调粉
下载PDF
低升糖杂粮可可冲调粉原料配比及感官特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艺航 那治国 +1 位作者 余爽 毕海鑫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9-178,共10页
以可可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杂粮为原料,确定杂粮可可冲调粉的最优原料配比并分析其感官特性。通过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total amino acids,E/T)营养模式设计PF1-9九种配方,分析氨基酸含量及蛋白... 以可可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杂粮为原料,确定杂粮可可冲调粉的最优原料配比并分析其感官特性。通过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total amino acids,E/T)营养模式设计PF1-9九种配方,分析氨基酸含量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特性,采用快速体外淀粉消化法测淀粉水解率并计算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x,eGI)。结果表明:PF1-9的E/T值均>0.4,符合FAO/WHO模式要求;消化必需氨基酸评分(DIAAS)值为75~100,eGI值均<55,属于低GI食品。选择PF-1、PF-4、PF-5、PF-6和PF-9五种低eGI且高DIAAS的配方,考察其冲调性并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体系。结果表明:PF-9的稳定性及溶解度较好,分别为5.90%和8.39%;结块率为8.29%;润湿下沉时间最短,分别为164和66 s;模糊感官评分为72.2分,PF-9为杂粮可可冲调粉的最优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生成指数 可可 杂粮 冲调粉
下载PDF
椰奶可可戚风蛋糕的研制
6
作者 靳羽慧 刘晓媛 +2 位作者 王雪菲 刘思含 李飞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4期151-155,共5页
本试验用椰子粉和可可粉代替部分低筋面粉,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椰子粉与可可粉质量比、低筋面粉与混合粉(椰子粉与可可粉)质量比,及白砂糖、玉米淀粉、玉米油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椰奶可可戚风... 本试验用椰子粉和可可粉代替部分低筋面粉,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椰子粉与可可粉质量比、低筋面粉与混合粉(椰子粉与可可粉)质量比,及白砂糖、玉米淀粉、玉米油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椰奶可可戚风蛋糕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椰奶可可戚风蛋糕的最佳配方为蛋清210 g、白砂糖120 g、蛋黄90 g、水80 g、低筋面粉70 g、玉米油40 g、玉米淀粉25 g、可可粉15g、椰子粉15g、盐2g、泡打粉2g。此配方下制作的蛋糕口感细腻、甜度适中,散发椰香和可可特有的香味,蛋糕组织蓬松、松软有弹性,表面色泽均匀,外表无塌陷。与普通的戚风蛋糕相比口感丰富,是一款理想的戚风蛋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风蛋糕 椰子粉 可可粉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辐照可可粉的杀菌效果及对可可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佳廷 冯敏 +1 位作者 刘春泉 王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减少有害微生物对可可粉的污染,探讨了^60Co-γ射线辐照可可粉的杀菌效果及对可可粉蛋白质、可可脂、总糖、粗纤维、氨基酸含量、可可碱、咖啡因等营养活性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为3kGy时可可粉中微生物指标基本符合... 为减少有害微生物对可可粉的污染,探讨了^60Co-γ射线辐照可可粉的杀菌效果及对可可粉蛋白质、可可脂、总糖、粗纤维、氨基酸含量、可可碱、咖啡因等营养活性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为3kGy时可可粉中微生物指标基本符合国标要求,剂量为5kGy时微生物指标均达到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剂量为3—9kGy辐照时对可可粉中蛋白质、可可脂、总糖及粗纤维含量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3—7kGy辐照时可可粉中的氨基酸总量虽然较低,但差异不显著;可可碱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也不显著;咖啡因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78);与对照相比,3~5kGy辐照后,可可粉粉色、汤色、气味无明显改变。综合试验结果,确定可可粉辐照杀菌的适宜剂量为3~5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辐照杀菌 剂量 微生物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多糖组分色谱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可可粉的掺假鉴别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明华 王琴 +2 位作者 戴军 陈尚卫 朱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3-177,共5页
为了建立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可可粉中多糖组分,利用硫酸水解及柱前PMP(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得到可可粉多糖组分的指纹图谱,根据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法进... 为了建立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可可粉中多糖组分,利用硫酸水解及柱前PMP(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得到可可粉多糖组分的指纹图谱,根据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法进行可可粉掺假鉴别试验。结果表明,掺入15%及以上可可壳的可可粉可以通过此方法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掺假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可可粉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殷露琴 王璋 许时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可可粉在饮料中很容易产生沉淀,经过酶解的可可粉虽然稳定性有所改善,但是沉淀仍然存在。微晶纤维素(MCC)能将固体颗粒固定到其形成的网络状结构中,从而能很好地稳定可可粉。羧甲基纤维素(CMC)、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三种胶与MCC都有协同作... 可可粉在饮料中很容易产生沉淀,经过酶解的可可粉虽然稳定性有所改善,但是沉淀仍然存在。微晶纤维素(MCC)能将固体颗粒固定到其形成的网络状结构中,从而能很好地稳定可可粉。羧甲基纤维素(CMC)、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三种胶与MCC都有协同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配方是0.3%MCC+0.03%CMC+0.01%黄原胶。分子蒸馏单甘酯和蔗糖酯复配的HLB值为5的复合乳化剂能很好地控制油脂上浮,确定添加量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稳定剂 乳化剂
下载PDF
可可粉中几种外源植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永生 朱卫娟 廖祥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是常见的几种可可粉外源掺假成分,根据它们所特有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高等植物18SrDNA基因为内参照基因,应用改良CTAB法抽提材料DNA,对分离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分析,建立了可可粉中这几种外源植物成分... 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是常见的几种可可粉外源掺假成分,根据它们所特有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高等植物18SrDNA基因为内参照基因,应用改良CTAB法抽提材料DNA,对分离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分析,建立了可可粉中这几种外源植物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用建立的PCR方法对可可基因组进行扩增,均无特异条带;扩增出的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与目标片段一致;将各材料DNA倍比稀释,分别对各个稀释度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DNA检测的敏感度分别可达82.5pg/μl、32.5pg/μl、124pg/μl和157pg/μl。模拟样品试验发现,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w/w)分别达0.5%、0.5%、5%和5%,可作为可可粉及其制品中这几种外源成分鉴别检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植物源性成分 PCR检测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O与GC-MS技术鉴定可可粉中特征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天鹏 郑晓峰 +4 位作者 吕吉鸿 郭泽峰 高峰 刘春凤 李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67-69,72,共4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GC-O与GC-MS技术鉴定可可粉中的特征致香成分,鉴定出有39种化合物参与构成可可风味,分别是:7种醛、3种醇、3种酮、8种酯、2种酸、4种吡嗪、2种胺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其中具有典型可可风味(坚...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GC-O与GC-MS技术鉴定可可粉中的特征致香成分,鉴定出有39种化合物参与构成可可风味,分别是:7种醛、3种醇、3种酮、8种酯、2种酸、4种吡嗪、2种胺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其中具有典型可可风味(坚果,可可香)的关键化合物有3种,分别为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以及2,3,5,6-四甲基吡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HS-SPME GC-O GC-MS 关键风味化合物
原文传递
酶解前后可可粉体系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露琴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可可粉在饮料中很不稳定,用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木聚糖酶对其作用后,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带电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酶解后可溶性成分增加,这主要来自于多糖的降解和多酚的释放;但是分子质量在30000u上下的物质的分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可溶... 可可粉在饮料中很不稳定,用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木聚糖酶对其作用后,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带电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酶解后可溶性成分增加,这主要来自于多糖的降解和多酚的释放;但是分子质量在30000u上下的物质的分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可溶性的粗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不明显;淀粉、蛋白质和细胞壁材的含量减少;酶解后可可粉的粒径变小,但是出现了部分聚集;酶解后CWM中的果胶的暴露,使得可可粉的Zeta电位由-20.7mv下降到-28.08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可溶性成分 细胞壁材 微观结构 ZETA电位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不同产地可可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梅 邱红汉 周涛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5年第6期59-63,共5页
分析不同产地可可粉风味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HP-MSD化学工作站对不同产地的可可粉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 分析不同产地可可粉风味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HP-MSD化学工作站对不同产地的可可粉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化学计量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初步鉴定出52种化合物,不同产地可可粉挥发性成分及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可可粉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可可粉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挥发性风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风味羊奶皮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安小鹏 王琳婷 +1 位作者 崔易红 曹斌云 《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新型营养更全面的适合大众口味的奶皮子。在传统奶皮子加工的基础上,选用可可粉、草莓、桑椹、山羊奶和白砂糖为原料,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风味羊奶皮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其工艺流程为:山羊奶过滤...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新型营养更全面的适合大众口味的奶皮子。在传统奶皮子加工的基础上,选用可可粉、草莓、桑椹、山羊奶和白砂糖为原料,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风味羊奶皮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其工艺流程为:山羊奶过滤→加热灭菌→加白砂糖、可可粉或果汁→搅拌翻扬→保温→冷却→取出奶皮→晾晒→成型;其产品配方为:(1)可可味奶皮最佳配方:20g可可粉,80 g糖/5 kg奶;(2)草莓奶皮最佳配方:400 mL草莓汁,50 g糖/5kg奶;(3)桑椹奶皮最佳配方:400 mL桑椹汁,60 g糖/5 kg奶。研制的奶皮子的营养更加丰富,口感更加纯香,衍生产品更加多样,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山羊奶 草莓 桑椹 奶皮子
下载PDF
可可香红豆马蹄糕的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冬梅 唐君 +1 位作者 戴礼礼 宋茹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2期27-28,共2页
以马蹄粉为主要原料,在马蹄糕制作中添加红豆和可可粉,研制出色泽诱人、香气浓郁、富有弹性、甜度适口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可可香红豆马蹄糕。最佳配方为:马蹄粉250 g、冰糖200 g、红豆150 g、奶粉30 g、可可粉10 g、芝麻油10 g,加水量15... 以马蹄粉为主要原料,在马蹄糕制作中添加红豆和可可粉,研制出色泽诱人、香气浓郁、富有弹性、甜度适口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可可香红豆马蹄糕。最佳配方为:马蹄粉250 g、冰糖200 g、红豆150 g、奶粉30 g、可可粉10 g、芝麻油10 g,加水量15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粉 红豆 可可粉 马蹄糕 研制
下载PDF
可可粉色谱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6
作者 梁欢 卢金清 +3 位作者 李肖爽 戴艺 张锐 郭胜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6-308,359,共4页
目的:建立可可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缓冲盐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测定10批... 目的:建立可可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缓冲盐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测定10批不同来源可可粉图谱,并运用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对可可粉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建立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的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5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色谱峰,并建立了可可粉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测得各批次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系统聚类分析将10批可可粉分为3类。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可可粉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妍妍 常园园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8期17-19,共3页
以天然干酪和可可粉为原料,对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配方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可可粉添加量、水分添加量、乳化盐添加量和乳化时间对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由此确定生产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最佳工艺条... 以天然干酪和可可粉为原料,对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配方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可可粉添加量、水分添加量、乳化盐添加量和乳化时间对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由此确定生产巧克力味再制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可可粉添加量1.0%,水分添加量30%,乳化盐添加量2.0%,乳化时间8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得到的巧克力味再制干酪不仅可以保持传统再制干酪的组织状态,还具有可可粉的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干酪 可可粉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基于脂质聚类分析的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琴 胡明华 +3 位作者 戴军 陈尚卫 朱松 詹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2,共4页
为从脂质指纹分析角度建立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可可粉中的可可脂,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构建可可粉的脂质色谱指纹图谱,根据其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 为从脂质指纹分析角度建立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可可粉中的可可脂,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构建可可粉的脂质色谱指纹图谱,根据其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法,对模拟分别掺入板栗壳粉与桂圆壳粉且分别掺入代可可脂和棕榈油的可可粉掺假样品进行脂质指纹分析和掺假鉴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掺入1.2%(占样品质量的百分含量)及以上代可可脂或棕榈油的掺假可可粉样品可以予以鉴别。该方法较简便、灵敏且重复性好,可用于掺入不含脂质或低脂质类杂质的伪劣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掺假检测 脂质指纹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可可粉中铅、铬和镉 被引量:4
19
作者 蒲涛猛 张金生 李丽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可可粉中铅、铬、镉含量的方法。对酸效应及共存离子干扰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最佳条件下,测得各元素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铅、铬、镉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4.17... 建立了微波消解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可可粉中铅、铬、镉含量的方法。对酸效应及共存离子干扰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最佳条件下,测得各元素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铅、铬、镉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4.17μg·L-1、4.38μg·L-1、3.19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85%,用MPT—AES法分析经微波消解处理的不同产地的可可粉,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铅、铬、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2%~101.3%、96.4%~102.5%、95.79/6~1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 可可粉
下载PDF
可可粉末香精的感官分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少芳 彭颖 周如金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研究了可可粉末香精作为可可粉的代替物在食品中的应用,通过感官分析从整体喜好度、香气、巧克力风味、苦味、口感五个方面对样品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实验得出可可粉末香精能替代可可粉,同时在感官分析中... 研究了可可粉末香精作为可可粉的代替物在食品中的应用,通过感官分析从整体喜好度、香气、巧克力风味、苦味、口感五个方面对样品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实验得出可可粉末香精能替代可可粉,同时在感官分析中没有明显差异。试验得出可可粉末香精在不同食品中可可粉的代替量,在水中溶解0.02%可可粉末香精可替代0.25%可可粉;在奶粉和牛奶中0.04%的可可粉末香精可替代0.25%的可可粉;在冰淇淋中0.05%的可可粉末香精可替代0.5%的可可粉;在饼干夹心中0.15%的可可粉末香精可代替2.5%的可可粉末。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可可粉末香精在不影响产品感官品质的同时能大大降低可可粉的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末香精 可可粉 感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