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Laterally Loaded Long Piles in Cohesionless Soil
1
作者 Ayman Abd-Elhamed Mohamed Fathy Khaled M.Abdelgaber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2年第5期2175-2190,共16页
The capability of piles to withstand horizontal loads is a major design issue.The current research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numerically the responses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at working load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 The capability of piles to withstand horizontal loads is a major design issue.The current research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numerically the responses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at working load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a beam-on-Winkler-foundation model.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a laterally loaded pile on elastic subgrade is derived.Based on LegendreGalerkin method and Runge-Kutta formulas of order four and five,the flexural equation of long piles embedded in homogeneous sandy soils with modulus of subgrade reaction linearly variable with depth is solved for both free-and fixed-headed piles.Mathematica,a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omputational software,was employ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lutions.The proposed numerical techniques provide the responses for the entire pile length under the applied lateral load.The utilized numerical approaches are validated against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s showing a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response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Therefore,the proposed approaches can maintain both mathematical simplicity and comparable accuracy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olution laterally loaded pile cohesionless soil Legendre-Galerkin RUNGE-KUTTA
下载PDF
A STRESS VECTOR-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Ⅱ)-APPLICATION
2
作者 史宏彦 谢定义 白琳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2年第7期842-853,共12页
The stress vector-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proposed by SHI Hong-yan et al.,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materials subjected to various stress paths. The result of analysi... The stress vector-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proposed by SHI Hong-yan et al.,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materials subjected to various stress paths. The result of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capture well the mai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ohesionless soil, such as stress-strain nonlinearity, hardening property, dilatancy, stress path dependency, non-coaxiality between the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principal strain increment directions, and the coupling of mean effective and deviatoric stress with de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model can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tation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soil simultaneously. The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behavior indicate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sionless soil ROTATION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STRESS VECTOR CONSTITUTIVE model APPLICATION
下载PDF
A STRESS VECTOR-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Ⅰ)-THEORY
3
作者 SHI Hong-yan(史宏彦) +1 位作者 XIE Djng-yi(谢定义)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2年第3期329-340,共12页
On the basis of the 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of vector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a new nonlinear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under plane strain and 3-D conditions was presented in a way that the actio... On the basis of the 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of vector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a new nonlinear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under plane strain and 3-D conditions was presented in a way that the action effects of stress vector are decomposed into the action effect of mean effective stress and that of the stress ratio vector (ratio of deviatoric stress vector to mean effective stress). Th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take account of the influence of both numerical and directional changes of stress vector on deformation of soil simultaneously, and is applicable of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sionless soil ROTATION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STRESS vector CONSTITUTIVE model THEORY
下载PDF
骨架颗粒组成对散粒土管涌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梁越 喻金桃 +3 位作者 张强 许彬 张宏杰 龚胜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利用改进的渗透装置试验研究了细颗粒(0.075~1 mm)含量相同时骨架颗粒组成含量不同对散粒土的管涌发生临界条件以及颗粒侵蚀流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试样在管涌发生前,水力梯度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基本符合达西定律;... 利用改进的渗透装置试验研究了细颗粒(0.075~1 mm)含量相同时骨架颗粒组成含量不同对散粒土的管涌发生临界条件以及颗粒侵蚀流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试样在管涌发生前,水力梯度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基本符合达西定律;骨架颗粒1~2、2~3、3~5 mm 3个粒径段对管涌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其中1~2 mm粒径段颗粒对管涌孔隙的堵塞作用强于另外两个粒径段颗粒;对于不同级配的骨架颗粒,其不均匀系数越大,试样的下限临界水力梯度值就越大,细颗粒越不易起动,发生管涌的时间越晚,而不同级配的骨架颗粒对试样的上限临界水力梯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土 管涌 颗粒级配 临界水力梯度 累积涌砂量
下载PDF
间断级配散粒土侵蚀过程及强度演变机理研究
5
作者 梁越 龚胜勇 +3 位作者 杨咏梅 许彬 张斌 喻金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2-639,共8页
旨在探究相同应力条件下不同密实度间断级配散粒土管涌侵蚀机理及其侵蚀后强度变化特性,制备干密度为1.80,1.84,1.88 g/cm^(3)的3种土体试样,通过管涌三轴试验深入地探讨了干密度对其破坏临界水力梯度、累计涌砂量、体积变化量及侵蚀后... 旨在探究相同应力条件下不同密实度间断级配散粒土管涌侵蚀机理及其侵蚀后强度变化特性,制备干密度为1.80,1.84,1.88 g/cm^(3)的3种土体试样,通过管涌三轴试验深入地探讨了干密度对其破坏临界水力梯度、累计涌砂量、体积变化量及侵蚀后强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试样破坏临界水力梯度随其干密度增大而增大,且利用Terzaghi公式(F1)、毛昶熙公式(F2)及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公式(F3)对其渗流临界水力梯度进行分析,发现在该应力环境下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较接近(优劣度为F2>F3>F1)。试样累计涌砂量与体积变化量均与其干密度呈负相关性变化趋势,其涌砂速率随管涌侵蚀不断发展而逐渐衰减;土的强度受干密度与侵蚀率二者影响,表现为侵蚀后土体强度折减程度随侵蚀进行而逐渐增加,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干密度 管涌三轴试验 破坏临界水力梯度 抗剪强度
原文传递
承压含水层水压传递速率变化规律
6
作者 王文学 王柏森 +2 位作者 高艳卫 吴冰 聂天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共10页
含水层内水压以能量的形式传递,其传递速率远大于水质点的迁移速率,水压传递速率对高压水体下工程安全施工及灾害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以无黏性土承压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及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对... 含水层内水压以能量的形式传递,其传递速率远大于水质点的迁移速率,水压传递速率对高压水体下工程安全施工及灾害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以无黏性土承压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及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对水压传递速率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含水层中水压变化传递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传递速率并不是无限大或接近声速,且存在随传递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的现象,水压径向传递的滞后时间t与水压传递距离r呈二次幂函数关系;稳定边界压力水头越大,在承压含水层中同等水压变量的传递速率越快,渗透系数越大水压传递速率越快;当渗透系数一定时,水压传递滞后时间与传播距离的拟合系数C随边界稳定压力水头的增加呈一阶指数函数减小;现场试验表明,边界稳定压力水头差异性不大时,在传输距离较远的条件下,其水压传递平均速率基本相当;室内试验表明,瞬态脉冲水压力随传递距离增加,波形发生明显变异,峰值压力逐渐减小、脉冲压力波波长变大、峰值压力传递速率减小,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其传递速率呈指数函数衰减,说明瞬态脉冲水压力能量随传输距离增加快速衰减;瞬态脉冲压力值越大其初始阶段的传递速率越快,但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其传递速率衰减幅度更大。研究成果对水压传递速率变化规律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于地下工程突水灾害预测及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土 承压含水层 水压力传递速率 滞后效应 压力传导系数 衰减规律
下载PDF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coarse-grained soil by true triaxial tests 被引量:7
7
作者 施维成 朱俊高 +1 位作者 赵仲辉 刘汉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95-1102,共8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the stress-strain and strength behaviour of a coarse-grained soil,a series of true triaxial tests were performed.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the stress-strain and strength behaviour of a coarse-grained soil,a series of true triaxial tests were performed.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 recently developed true triaxial apparatus with constant minor principal stressσ3 and constant value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ratio b=(σ2-σ3) /(σ1-σ3) (σ1 is the vertical stress,andσ2 is the horizontal str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ain,ε2,increases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value with the increase of parameter b from zero to unity under a constant minor principal stress.The minor principal strain,ε3,is always negative.This implies that the specimen exhibits an evident anisotrop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 and friction angle obtained from the test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predicted by LADE-DUNCAN and MATSUOKA-NAKAI criteria.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an empirical equation of g(b) that is the shape function of the failure surface onπ-plane was presented.The proposed equation is verified to be reasonable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results using the equation with true triaxial test results of soils,such as coarse-grained soils in this study,sands and gravels in o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强度特性 粗粒土 变形行为 中间主应力 应力应变 垂直应力 水平应力
下载PDF
含钙质砂无粘性土的渗透特性试验及经验模型
8
作者 钱财富 宋新江 马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为进一步分析含钙质砂无粘性土的渗透特性,采用南海钙质砂与细颗粒石英粉作为试验材料配置试验土样,利用GDS高压三轴仪试验系统和常水头渗透仪,开展钙质砂含量、初始孔隙比和有效应力对无粘性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并建立考虑有效应力... 为进一步分析含钙质砂无粘性土的渗透特性,采用南海钙质砂与细颗粒石英粉作为试验材料配置试验土样,利用GDS高压三轴仪试验系统和常水头渗透仪,开展钙质砂含量、初始孔隙比和有效应力对无粘性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并建立考虑有效应力的渗透系数经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含量低于40%时,土颗粒结构为无粘性土基质,孔隙结构由细颗粒土决定;钙质砂土样结构为砂颗粒骨架结构,渗透系数量级显著增大;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试样渗透系数呈幂函数降低;建立含钙质砂无粘性土的渗透系数经验模型,模型参数与土样性质关系密切,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无粘性土 渗透系数 有效应力 经验模型
原文传递
不连续级配无黏性土渗蚀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亮亮 邓刚 +2 位作者 陈锐 张茵琪 罗之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2-1420,共9页
渗蚀是指土体内部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克服粒间作用力逐步脱离,在粗颗粒骨架孔隙中发生迁移,并可能引起土骨架应力重分布和变形的侵蚀过程。利用自制局部孔压可测的三轴渗蚀装置,研究了细颗粒含量和相对密度对不连续级配无黏性土渗蚀行... 渗蚀是指土体内部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克服粒间作用力逐步脱离,在粗颗粒骨架孔隙中发生迁移,并可能引起土骨架应力重分布和变形的侵蚀过程。利用自制局部孔压可测的三轴渗蚀装置,研究了细颗粒含量和相对密度对不连续级配无黏性土渗蚀行为的影响,并根据渗流沿程局部水力梯度的时空演变揭示了土体渗蚀发展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连续级配无黏性土启动和破坏水力梯度随细颗粒含量/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对密度越大侵蚀程度越小,且等向应力下相对密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土体会由渗流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状态;土体渗蚀启动的内部表现是局部水力梯度的突变及渗流沿程上的不均匀分布。土体渗蚀导致细颗粒流失,土体孔隙比增大,在等向应力条件下,会引发体积收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级配无黏性土 细颗粒含量 相对密度 渗蚀 局部演变特征
原文传递
无黏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闫超 晏鄂川 +4 位作者 陆文博 丛璐 朱存金 李兴明 叶世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3-2520,共8页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应用是基于半无限土体,但当墙后土体范围有限时经典土压力理论可能就不再适用,出现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针对较复杂条件下无黏性土的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建立了计算模型,并采用薄层单元法推导出解析公式,证明经典的郎...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应用是基于半无限土体,但当墙后土体范围有限时经典土压力理论可能就不再适用,出现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针对较复杂条件下无黏性土的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建立了计算模型,并采用薄层单元法推导出解析公式,证明经典的郎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皆为所提出的新公式的特解。在综合考虑不同计算条件后,制定土压力计算流程,涵盖了各个条件下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表明:极限破裂角不为定值,随计算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有限土体时,所提新公式解与库仑解较接近;出现有限土体时,新公式解趋近于模拟解,从而证明了新公式解的合理性。此时与库仑解相比,则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土体 主动土压力 无黏性土 极限破裂角
原文传递
考虑邻近地下室外墙侧压力影响的平动模式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应宏伟 黄东 谢新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70-2978,共9页
对于挡土墙距既有地下室很近,墙后填土宽度有限的情形,采用经典的库仑、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墙主动土压力是不严格的。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发现,当挡墙平动、填土达到主动极限状态时,无黏性土滑动土楔与邻近地下室外墙并未脱开,地下室... 对于挡土墙距既有地下室很近,墙后填土宽度有限的情形,采用经典的库仑、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墙主动土压力是不严格的。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发现,当挡墙平动、填土达到主动极限状态时,无黏性土滑动土楔与邻近地下室外墙并未脱开,地下室外墙上全深度承受侧压力;随着填土宽高比n的不同,挡墙与地下室外墙间土体内将形成一道或多道滑裂面,且最靠近地表的滑裂面与挡墙或地下室外墙交点以上的土压力近似为库仑主动土压力。由此建立新的土压力计算模型,给出了挡墙主动土压力系数K min和第一道滑裂面倾角θa的求解方法,采用水平薄层单元法,得到了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分布以及合力作用点相对高度ψ的理论公式,并通过典型算例,与经典土压力理论、前人理论方法及有限元数值解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挡土墙土压力为非线性的鼓形分布,当土体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δ取定值且δ>0°时,K min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而θa和ψ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当n≥n cr时,K min和θa值与库仑解一致;当δ=0°时,不论n取何值,K min和θa值恒等于朗肯理论解,且ψ=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既有地下室 平动模式 挡土墙 无黏性土 主动土压力
下载PDF
无黏性土管涌出砂与渗透性非均匀发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亮 张红宇 +3 位作者 雷文 梁越 季纯波 王晨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2-1439,共8页
管涌对堤防与大坝的危害严重而常见,但对管涌发生后期细颗粒涌出以及地基土体渗透性非均匀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管涌发生发展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通过自行设计试验装置,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利用3组级配不同孔隙比变化的12种试样,从测压... 管涌对堤防与大坝的危害严重而常见,但对管涌发生后期细颗粒涌出以及地基土体渗透性非均匀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管涌发生发展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通过自行设计试验装置,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利用3组级配不同孔隙比变化的12种试样,从测压管水头、流量、渗透系数、细颗粒变化趋势、累计涌砂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渗透系数、孔隙比、试样内部细颗粒运动趋势和剩余细颗粒含量等的变化规律;结合理论计算,揭示试样内部细颗粒运动趋势、剩余细颗粒含量以及渗透系数非均匀变化的相关关系;利用渗透系数与孔隙率的关系,推导出上游水头固定下的累计涌砂量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无黏性土 涌砂量 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无黏性土压缩曲线的一种数学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颜辉 朱俊高 +1 位作者 张宗亮 刘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33-3037,3042,共6页
总结和分析了已有考虑状态相关的无黏性土压缩曲线数学模式做了。进行了不同初始密度砂土的等向压缩试验,提出了一个新的状态相关压缩曲线数学模式。该数学模式能够反映无黏性土不同初始状态等向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物理意义明... 总结和分析了已有考虑状态相关的无黏性土压缩曲线数学模式做了。进行了不同初始密度砂土的等向压缩试验,提出了一个新的状态相关压缩曲线数学模式。该数学模式能够反映无黏性土不同初始状态等向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试验确定方法简单、方便。利用4种不同砂土的等向压缩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学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模式可应用于一般应力、应变条件下状态相关本构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相关 无黏性土 压缩曲线 数学模式
原文传递
确定无粘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的一个理论公式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史宏彦 谢定义 汪闻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5-88,共4页
在满足一般力学原理和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将亚塑性理论与临界状态土力学相结合 ,推出了一个计算无粘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理论公式 .该公式形式简单 ,仅与土的有效内摩擦角有关 ,其计算结果与常见的多个经验公式的计算结... 在满足一般力学原理和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将亚塑性理论与临界状态土力学相结合 ,推出了一个计算无粘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理论公式 .该公式形式简单 ,仅与土的有效内摩擦角有关 ,其计算结果与常见的多个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只有微小的差别 .文中讨论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状态 土力学 无粘性土 静止土压力系数
下载PDF
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的强度尺寸效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谭彩 王琛 +1 位作者 吴勇 李文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4-99,共6页
为研究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的强度尺寸效应,采用相同试样尺寸直剪仪对不同最大粒径无黏性粗粒土进行直剪试验。试验土料最大粒径分别为40、20、10、5和2 mm,各组土料具自相似质量分形结构以保证土料孔隙特征相同,并采用预先植入竖... 为研究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的强度尺寸效应,采用相同试样尺寸直剪仪对不同最大粒径无黏性粗粒土进行直剪试验。试验土料最大粒径分别为40、20、10、5和2 mm,各组土料具自相似质量分形结构以保证土料孔隙特征相同,并采用预先植入竖直锡丝的方法测量剪切带宽度。结果表明:随最大粒径增大,剪切带宽度和强度增大,且当最大粒径大于试样高度的1/20时,产生明显的强度尺寸效应现象;咬合力c和内摩擦角φ随试样高度与最大粒径比值的增大而减小,且与其对数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随最大粒径增大,强度尺寸效应逐渐明显的原因为剪切带内颗粒数减少,颗粒间接触力强力链容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土 尺寸效应 剪切试验 剪切带 分形
下载PDF
大型无粘性土渗透破坏试验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瑞华 张嘎 +1 位作者 张建民 殷昆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5期23-25,共3页
研制了不同规格的大型无粘性土渗透试验系统,包括试验装置、供水和测量系统。针对积石峡面板堆石坝的垫层料、过渡料等坝料进行了30余组试验,为大坝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
关键词 无粘性土 渗透破坏试验 面板堆石坝 试验设备
下载PDF
平面应变条件下主应力轴旋转产生的应变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史宏彦 谢定义 汪闻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无粘性土为例 ,提出了一个确定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主应变增量与主应力方向之间非共轴角的简单方法 ,推导出了主应力轴旋转产生的应变增量的计算公式 ,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和公式的适应性。
关键词 无粘性土 平面应变 主应力轴旋转 应变
下载PDF
无黏性土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26
18
作者 蔡正银 李相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提出了无黏性土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 ,并利用耦合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剪切带的形成与材料本身的软化特性密切相关。剪切带形成后 ,土体中存在两种变形模式 :剪切带内土的特性表现为应变软化 ,而其他部分的土体表现为卸载... 提出了无黏性土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 ,并利用耦合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剪切带的形成与材料本身的软化特性密切相关。剪切带形成后 ,土体中存在两种变形模式 :剪切带内土的特性表现为应变软化 ,而其他部分的土体表现为卸载。此外 ,剪切带内土体的体积变形比其他部分的体积变形大得多。当剪应变超过某一水平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无黏性土 数值分析 临界状态
下载PDF
无粘性土中桩基水平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永鑫 朱斌 +2 位作者 陈仁朋 杨永垚 熊根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5,共8页
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法是分析近海桩基水平大变形性状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粉土和砂土地基,建立了无粘性土中桩基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与桩基径向土压力之间的关系,据此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获得了粉土和砂土地基... 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法是分析近海桩基水平大变形性状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粉土和砂土地基,建立了无粘性土中桩基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与桩基径向土压力之间的关系,据此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获得了粉土和砂土地基反力系数与桩径和桩身变位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桩基水平受力大变形分析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直径桩基的计算,得到了桩基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性土 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 P-Y曲线
下载PDF
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三维强度准则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玺琳 黄茂松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5-949,共5页
忽略黏性项,采用椭圆型角隅函数对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化,建立了适合于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该准则能合理反映峰值内摩擦角随中主应力比的变化特性。以垂直与平行于土体沉积面方向的强度之比引入层状各向异性系数,并根据主应力... 忽略黏性项,采用椭圆型角隅函数对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化,建立了适合于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该准则能合理反映峰值内摩擦角随中主应力比的变化特性。以垂直与平行于土体沉积面方向的强度之比引入层状各向异性系数,并根据主应力轴与土体沉积面方向关系修正角隅函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通过研究其偏平面形状及峰值内摩擦角与中主应力比关系随层状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性,表明该准则描述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强度的适用性。通过预测两组砂土真三轴试验结果,进一步地证实所提出强度准则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土 强度准则 层状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