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MKⅡ抑制剂抑制AngⅡ或电场刺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TNF-α、TGF-β_1及collagenⅠ、Ⅲ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钟拥军 陈东芹 姚小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9-1554,共6页
目的:观察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电场刺激(EFS)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胶原酶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新生1-3 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3代),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0.... 目的:观察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电场刺激(EFS)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胶原酶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新生1-3 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3代),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0.1μmol/L AngⅡ组、0.1μmol/L AngⅡ+0.5μmol/L CaMKⅡ抑制剂KN92组、0.1μmol/L AngⅡ+0.5μmol/L CaMKⅡ抑制剂KN93组、0.1μmol/L AngⅡ+0.5μmol/L CaMKⅡ抑制剂AIP组;10 V1.0 Hz EFS组、10 V 1.0 Hz EFS+0.5μmol/L KN92组、10 V 1.0 Hz EFS+0.5μmol/L KN93组、10 V1.0 Hz EFS+0.5μmol/L AIP组、10 V1.0 Hz EFS+0.1μmol/L AngⅡ组。MTT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TGF-β1,TNF-α)分泌;RT-PCR检测TGF-β1、TNF-α、collagenⅠ、ⅢmRNA水平。结果:CaMKⅡ抑制剂(0.5μmol/L KN93,0.5μmol/L AIP)能预防AngⅡ或EFS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CaMKⅡ抑制剂(0.5μmol/L KN93,0.5μmol/L AIP)可预防AngⅡ或EFS引起的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TNF-α含量及相应mRNA表达增加。CaMKⅡ抑制剂(0.5μmol/L AIP,1.0μmol/L AIP)预防0.1μmol/L AngⅡ引起的collagenⅠ、Ⅲ表达增加。结论:抑制CaMKⅡ对AngⅡ或EFS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MKⅡ抑制剂抑制TGF-β1、TNF-α以及胶原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电场刺激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胶原酶 胶原酶Ⅲ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冬梅 秦英 +3 位作者 牛福玲 朱陵群 王硕仁 姜良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TSN)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CFs,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RT-PCR法半定量...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TSN)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CFs,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合成,RT-PCR法半定量检测Ⅰ胶原mRNA表达。结果:①AngⅡ组OD值高于空白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ngⅡ+TSN组OD值低于AngⅡ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ngⅡ组有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ngⅡ+TSN组Ⅰ型胶原含量低于AngⅡ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AngⅡ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ngⅡ+TSN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低于AngⅡ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ngⅡ可直接诱导CFs的增殖,促进其分泌Ⅰ型胶原,并能显著增加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TSN对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及Ⅰ型胶原分泌增加,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强均有抑制作用。提示:TSN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的产生可能与丹参酮ⅡA抑制心脏局部的RAS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A 心肌成纤维细胞 胶原 Ang
原文传递
TGF-β增强rhBMP-2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mRNA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俊杰 罗卓荆 +5 位作者 胡蕴玉 袁志 曹艳杰 崔庚 吕荣 王建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 :对TGF β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BALB/c小鼠 110只随机分 2组 ,每组 5 5只。rhBMP 2 /TGF β为实验组 ,rhBMP 2为对照组 ,于术后 3~2 1d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原位杂交... 目的 :对TGF β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BALB/c小鼠 110只随机分 2组 ,每组 5 5只。rhBMP 2 /TGF β为实验组 ,rhBMP 2为对照组 ,于术后 3~2 1d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原位杂交方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mRNA进行检测 ;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 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Ⅰ、ⅡmRNA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 :(1)Ⅱ型胶原mRNA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的 ;(2 )做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mRNA、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 ,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 ,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mRNA仍表现为高表达 ,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 ;(3 )实验组CollagenⅠ、ⅡmRNA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 :TGF β增强了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AL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Β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型胶原 型胶原 碱性磷酸酶 ALP MRNA BMP
下载PDF
bFGF增强rhBMP-2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杜俊杰 罗卓荆 +3 位作者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对bFGF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5 5只 ,rhBMP 2 /bFGF为实验组 ,rhBMP 2为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3~ 2 1d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 :对bFGF增强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5 5只 ,rhBMP 2 /bFGF为实验组 ,rhBMP 2为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3~ 2 1d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免疫组化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进行检测 ;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 ,观察 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 :( 1)Ⅱ型胶原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 ,但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 ( 2 )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 ,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 ,但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 ,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表现为高表达 ,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 ( 3)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 :bFGF增强了rhBMP 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型胶原 型胶原 碱性磷酸酶 骨生成
下载PDF
骨关节炎软骨中Ⅰ型和Ⅱ型胶原的分布 被引量:8
5
作者 姚力 周乙雄 +2 位作者 赵丹惠 黄靖香 薛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研究骨关节炎软骨中Ⅰ型和Ⅱ型胶原的分布。方法 :从正常关节软骨和骨关节炎软骨上取样本做切片。所有样本行HE、蕃红 0染色及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结果 :骨关节炎软骨中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不均匀。Ⅰ型胶原染色 ,在表层和... 目的 :研究骨关节炎软骨中Ⅰ型和Ⅱ型胶原的分布。方法 :从正常关节软骨和骨关节炎软骨上取样本做切片。所有样本行HE、蕃红 0染色及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结果 :骨关节炎软骨中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不均匀。Ⅰ型胶原染色 ,在表层和中层的部分区域有不规则着色。纤维样组织中 ,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呈阳性 ,Ⅱ型胶原免疫组化不着色。结论 :骨关节软骨基质中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破坏增强与软骨细胞对其合成增强同时存在 ,软骨修复的过程中 ,部分软骨细胞发生去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 型胶原 骨关节炎 免疫组化 分布
下载PDF
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小红 毛勇 +1 位作者 王惠芸 孙庆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研究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特征 ,增加对颞颌关节改建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拔除成年家兔左侧下颌磨牙后 2周、1月和 3月时Ⅰ、Ⅱ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 2周Ⅰ、Ⅱ型胶原的... 目的 :研究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特征 ,增加对颞颌关节改建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拔除成年家兔左侧下颌磨牙后 2周、1月和 3月时Ⅰ、Ⅱ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 2周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1月和 3月其表达有所回升 ,并且Ⅰ型胶原出现不均衡分布 ;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 ,前者Ⅰ型胶原的表达较后者稍强 ,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则较弱。结论 :成年家兔颞颌关节的改建能力有限 ,超过一定限度时 ,细胞合成及分泌Ⅰ、Ⅱ型胶原的能力发生改变 ,使纤维软骨的抗压性和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 型胶原 型胶原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彩芝 李荣亨 +1 位作者 曾丽 牟方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0-772,共3页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OA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组及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分别给不同剂量药物...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OA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组及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分别给不同剂量药物灌胃每天1次,持续12周。免疫组化检测软骨Ⅰ、Ⅱ型胶原表达,甲苯胺蓝染色软骨蛋白多糖含量。结果复元胶囊各组软骨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Ⅰ型胶原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复元胶囊能增加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中Ⅱ型胶原表达及蛋白多糖水平,同时降低Ⅰ型胶原表达,对维持正常胶原表型、保护关节软骨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复元胶囊 型胶原 型胶原 蛋白多糖
下载PDF
rhBMP-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Ⅰ、Ⅱ型胶原mRNA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杜俊杰 罗卓荆 +4 位作者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王建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rhBMP 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方法 :将含rhBMP 2 0 .5mg的松质骨载体植入BALB/c小鼠的右股部肌袋内 ,于术后 3~ 2 1d间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原位杂交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m... 目的 :研究rhBMP 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碱性磷酸酶 (ALP)的表达。方法 :将含rhBMP 2 0 .5mg的松质骨载体植入BALB/c小鼠的右股部肌袋内 ,于术后 3~ 2 1d间 8个时间点取材 ,用原位杂交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mRNA进行检测 ;定量分析ALP活性 ,观察rhBMP 2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mRNA及ALP的表达。结果 :( 1)Ⅱ型胶原mRNA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mRNA。 ( 2 )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mRNA、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 ,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 ,骨组织的形成 ,Ⅰ型胶原mRNA仍表现为高表达 ,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在体内诱导成骨中rhBMP 2促进了Collagen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型胶原 型胶原 碱性磷酸酶 骨生成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α_1(Ⅰ)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琳 周丽诺 +2 位作者 吴烯 沈稚舟 朱禧星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其1 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饲养12周后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T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其1 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饲养12周后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T Ⅱ(10-9~10-7 mmol/L),和ATⅡ10-7 mmol/L加上不同浓度AT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10-7~10-5 m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48 h,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前胶原的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体外成功地培养糖尿病心肌成纤维细胞,并经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实。经ATⅡ刺激48 h后,α1(Ⅰ)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ATⅡ浓度呈正比;加入氯沙坦后,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TⅡ组下降,也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 ATⅡ可促进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可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倾向中起重要作用,该作用可能主要通过ATⅡ1型受体介导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氯沙坦 糖尿病 大鼠 心肌 纤维细胞α1 胶原MRNA 蛋白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下载PDF
烟酰胺对椎间盘Ⅰ、Ⅱ型胶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蔚蔚 邵增务 +4 位作者 郭兵 杨述华 俞旭东 谢卯 熊蠡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目的:考察烟酰胺对白介素-1β诱导的体外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Ⅰ、Ⅱ型胶原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兔腰椎间盘组织凝胶培养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酰胺对照组(加入0.5mg/ml烟酰胺),退变组(加入10ng/mlIL-1β)和3个... 目的:考察烟酰胺对白介素-1β诱导的体外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Ⅰ、Ⅱ型胶原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兔腰椎间盘组织凝胶培养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酰胺对照组(加入0.5mg/ml烟酰胺),退变组(加入10ng/mlIL-1β)和3个烟酰胺治疗组(加入IL-1β的同时,并分别加入0.5mg/ml,0.25mg/ml和0.05mg/ml烟酰胺)。培养3天及1周时取各组髓核和纤维环分别行Ⅰ、Ⅱ型胶原基因RT-PCR检测,培养2周时行Ⅰ、Ⅱ型胶原、iN-OS、TGF-β1及Caspase-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①RT-PCR显示3天及1周时,各治疗组Ⅰ、Ⅱ型胶原表达均强于退变组,烟酰胺的保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②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显示,各治疗组椎间盘正常结构和胶原含量均优于退变组,以大剂量烟酰胺治疗组最显著。③iNOS、Caspase-3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阳性细胞染色率均低于退变组(P<0.01)。TGF-β1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阳性细胞染色率高于退变组(P<0.01)。结论:烟酰胺能够抑制IL-1β诱发的椎间盘Ⅰ、Ⅱ型胶原表达及含量的下降,这种保护机制与其抑制iNOS、Caspase-3表达和维持TGF-β1表达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烟酰胺 型胶原 型胶原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退变椎间盘组织学和Ⅰ,Ⅱ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曦 叶君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3期7501-7506,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变化是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的减少和Ⅰ型胶原含量的增加。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AAV-BMP-2)对兔退变腰椎间盘内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L2... 背景:研究表明,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变化是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的减少和Ⅰ型胶原含量的增加。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AAV-BMP-2)对兔退变腰椎间盘内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L2-3,L3-4,L4-5,L5-6椎间盘针刺制造退变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其中AAV-BMP-2组兔椎间盘注射AAV-BMP-2,AAV组兔椎间盘注射不携带目的基因的空载体,生理盐水组兔椎间盘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第8周处死动物取其相应的椎间盘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髓核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髓核组织Ⅰ型、Ⅱ型胶原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AAV-BMP-2组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数目较多,呈单个或者簇状分布,髓核结构清晰,无纤维样组织填充。而AAV组和生理盐水组的组织结构相似,髓核内细胞数目少,髓核皱缩干瘪,细胞间为纤维样组织填充且排列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AV-BMP-2组椎间盘髓核内Ⅱ型胶原的表达均高于AAV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AAV-BMP-2组椎间盘髓核内Ⅰ型胶原的表达均低于AAV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说明,体内转染AAV-BMP-2能抑制椎间盘髓核细胞表达Ⅰ型胶原,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表达合成Ⅱ型胶原,提示维持椎间盘内胶原的含量、种类,可维持椎间盘内组织学的结构和形态,稳定髓核细胞生长环境,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椎间盘 胶原 胶原
下载PDF
温和灸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Ⅰ型、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世敏 李艺 +3 位作者 夏勇 何金森 施征 吴焕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温和灸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设假手术组、芬必得组、...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温和灸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设假手术组、芬必得组、模型对照组。结果: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内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温和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温和灸组与芬必得组、模型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温和灸可以促进Ⅱ型胶原的合成,降低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从而增加颈椎间盘的抗牵拉能力,维持椎间盘正常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变 温和灸 型胶原 型胶原
下载PDF
PEP-1-SOD1融合蛋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的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波 谭利国 +5 位作者 张蕾 郑飞 孔霞 郭凌郧 杨建业 王家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13-618,共6页
目的研究穿透肽(PEP-1)介导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PEP-1-SOD1)融合蛋白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和纯化PEP-1-SOD1融合蛋白。提取原代大... 目的研究穿透肽(PEP-1)介导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PEP-1-SOD1)融合蛋白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和纯化PEP-1-SOD1融合蛋白。提取原代大鼠CFbs并传代培养,采用2~5代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诱导组、SOD1预处理组和PEP-1-SOD1预处理组。SOD1预处理组和PEP-1-SOD1预处理组细胞分别以2μmol.L-1的SOD1和PEP-1-SOD1预处理2 h后,再给1μmol.L-1的ANGⅡ诱导24 h,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水平,微量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MDA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EP-1-SOD1成功穿透入CFbs;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NGⅡ诱导组比较,PEP-1-SOD1预处理组Ⅰ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O2-和MDA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 PEP-1-SOD1融合蛋白穿透入大鼠心脏CFbs内,通过降低细胞内O2-水平,抑制CFbs的激活,减少Ⅰ型胶原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肽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 心脏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 型胶原
下载PDF
兔软骨细胞的分离及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丛波 张加廷 +4 位作者 韩龙 丁一 徐训安 姚旺林 张仲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兔软骨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方法取4周龄的新西兰大耳兔,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关节软骨。通过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特点,制作细胞爬...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兔软骨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方法取4周龄的新西兰大耳兔,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关节软骨。通过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特点,制作细胞爬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将第3代兔软骨细胞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噻唑蓝(MTT)法和糖胺聚糖含量测定法检测软骨细胞在胶原膜上的细胞活性,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复合胶原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分离出的原代软骨细胞初为卵圆形,贴壁后变成三角形或多边形,可被甲苯胺蓝染色。软骨细胞在Ⅰ/Ⅱ型复合胶原膜上生长良好。结论两部酶法可获得大量软骨细胞,MTT法和扫描电镜证实软骨细胞可在复合胶原膜上正常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复合胶原膜 胰蛋白酶 型胶原酶 细胞活性 软骨缺损
下载PDF
bFGF、IGF-Ⅰ对兔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新 戴心怡 +1 位作者 张耀娟 章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6-328,342,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e-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多次传代的兔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传代多次的软骨细胞作为...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e-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多次传代的兔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传代多次的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第3、5、7代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以常规培养组作为对照组,bFGF(5ng/ml)或和IGF-Ⅰ(100ng/ml)单独刺激及联合刺激作为实验组,免疫组化法测定Ⅱ型胶原的定性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作半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第5代以后无阳性表达。第3、5、7代细胞在bFGF或IGF-Ⅰ刺激下,Ⅱ型胶原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FGF和IGF-Ⅰ联合作用下,Ⅱ型胶原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单独以bFGF或IGF-Ⅰ刺激组(P<0.05)。结论:bFGF、IGF-Ⅰ能促进多次传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且联合应用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多次传代软骨细胞在生长因子刺激下,仍有再分化的能力,而有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型胶原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Ⅰ、Ⅲ型胶原及AngⅡ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品清 吴君 +2 位作者 黄萍 王静 邵兵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231-233,共3页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卡托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Ⅰ、Ⅲ型胶原及AngⅡ的影响。方法:将48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SHR对照组(SHR-K)、加味温胆汤高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H)...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卡托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Ⅰ、Ⅲ型胶原及AngⅡ的影响。方法:将48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SHR对照组(SHR-K)、加味温胆汤高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H)、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M)、加味温胆汤低剂量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ZX-L)、加味温胆汤中剂量组(Z)及开博通组(X),每组8只,治疗8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观察Ⅰ、Ⅲ型胶原及AngII的改变。结果:加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用药治疗后,各剂量组大鼠收缩压均有所下降。加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用药高、中剂量组大鼠下降最明显(P〈0.01),且降压效果优于加味温胆汤中剂量及开通博;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SHR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型蛋白的表达,温胆汤和开博通联合用药组作用显著,明显优于纯中药组和西药开博通组;局部心肌AngⅡ与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局部心肌AngⅡ浓度(P〈0.05),其中加味温胆汤大剂量与开博通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与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浓度(P〈0.01~0.05)。其中加味温胆汤各剂量与开博通联合用药组作用相似,降低血AngⅡ最显著,均优于加味温胆汤与开博通单用组(P〈0.01~0.05)。结论:味温胆汤和开博通联合用药具有降压、降低左心室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型蛋白的表达及降低血浆和心肌肉组织中AngⅡ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温胆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Ⅲ型胶原 Ang
原文传递
针刺颈夹脊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Ⅰ、Ⅱ型胶原及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学新 李永春 +2 位作者 马晓芃 韩兆诚 林发亮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Ⅰ、Ⅱ型胶原及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药物组,并设空白组对照,针刺组取颈部夹脊穴,药...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Ⅰ、Ⅱ型胶原及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药物组,并设空白组对照,针刺组取颈部夹脊穴,药物组采用布洛芬加颈复康灌胃,治疗30d后,取部分椎间盘测Ⅰ、Ⅱ型胶原含量;取部分椎间盘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与椎间盘退变正相关的Ⅰ型胶原含量测定,空白组少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少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椎间盘退变负相关的Ⅱ型胶原含量测定,空白组多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光镜、电镜下椎间盘组织细胞学退变程度由轻至重顺序为空白组<针刺组<药物组<模型组;椎间盘胶原测定结果与镜下椎间盘组织细胞学退变程度相一致。结论针刺颈夹脊穴可以通过调控椎间盘细胞外基质胶原系统抑制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颈夹脊穴 颈椎间盘退变 细胞外基质型胶原 髓核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椎间盘Ⅰ、Ⅱ型胶原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贺永雄 邱勇 +3 位作者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钱邦平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3期159-162,16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椎间盘不同部位I、II型胶原表达的异常,总结胶原变化情况,探讨胶原代谢在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25例AIS患者经前路松解、骨骺阻滞或前路矫形手术切除之顶椎区的椎间盘,分纤维环...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椎间盘不同部位I、II型胶原表达的异常,总结胶原变化情况,探讨胶原代谢在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25例AIS患者经前路松解、骨骺阻滞或前路矫形手术切除之顶椎区的椎间盘,分纤维环的凹侧、凸侧两部分。其中取胸椎椎间盘(T8-11)11例,腰椎椎间盘(L1-2)14例。利用RT-PCR的方法逆转录合成I型胶原(220bp)和II型胶原(359bp),1%琼脂糖凝胶电泳,Gelwork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AIS患者顶椎区椎间盘纤维环I、II型胶原的表达凸侧较凹侧高(P<0.05)。腰椎表达较胸椎高,但除腰椎凹侧椎间盘纤维II型胶原的表达高于胸椎对应部位II型胶原的表达外(P<0.01),其余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IS患者椎间盘纤维环的I、II型胶原的表达存在异常,且不同节段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AIS患者的椎间盘发生变性,椎间盘胶原的代谢与AIS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AIS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间盘 型胶原 型胶原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Ⅰ/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芬 徐玉音 +2 位作者 范亚平 王锋 杨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177-3181,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0.1、1.0、10.0μmol/L),EPO组(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0.1、1.0、10.0μmol/L),EPO组(1、10、100 U/L),AngⅡ+EPO组(EPO 1、10、100 U/L预处理1 h后加AngⅡ1.0μmol/L)。各组处理0、24、48 h时,CCK-8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ColⅠ、Col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olⅠ、ColⅣ和FN蛋白水平。结果单独给予AngⅡ或EPO均可刺激系膜细胞增殖,AngⅡ组亚组和EPO组亚组24、48 h时系膜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48 h时高于24 h时,24 h时高于0 h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给予AngⅡ或EPO均可促进系膜细胞合成及分泌ColⅠ、ColⅣ和FN,除EPO 1 U/L亚组ColⅠ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AngⅡ组亚组和EPO组其他亚组ColⅠ、Col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gⅡ1.0μmol/L+EPO 1 U/L亚组比较,AngⅡ1.0μmol/L+EPO 10 U/L亚组和AngⅡ1.0μmol/L+EPO 100 U/L亚组在24、48 h时系膜细胞增殖水平及ColⅠ、Col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及同浓度单纯EPO亚组比较,AngⅡ1.0μmol/L+EPO组各亚组24、48 h时系膜细胞增殖水平及ColⅠ、Col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能刺激系膜细胞增殖,促进系膜细胞合成及分泌ColⅠ、ColⅣ和FN,EPO亦有一定程度类似作用,但两者同时存在时,EPO可拮抗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ColⅠ、ColⅣ和FN的合成及分泌,提示EPO除可纠正肾性贫血外,可能对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抑制作用而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管紧张素 肾小球系膜细胞 胶原 胶原Ⅳ型 纤连蛋白类
下载PDF
定向结构Ⅰ/Ⅱ型胶原支架上兔软骨细胞生长增殖观察及新生组织生物力学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加廷 张东正 +1 位作者 侯建雷 张仲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25-29,63,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定向结构Ⅰ/Ⅱ型胶原软骨支架复合软骨细胞体外构建生物力学性能更好的组织工程软骨。方法利用牛跟腱和猪软骨分别提取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并以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最大紫外吸收峰。利用快速冷冻自然真空冻干筛选成型法... 目的探讨采用定向结构Ⅰ/Ⅱ型胶原软骨支架复合软骨细胞体外构建生物力学性能更好的组织工程软骨。方法利用牛跟腱和猪软骨分别提取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并以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最大紫外吸收峰。利用快速冷冻自然真空冻干筛选成型法制备垂直定向微孔结构的Ⅰ/Ⅱ型胶原复合支架,同时采用普通冷冻干燥法制备非定向Ⅰ/Ⅱ型胶原复合支架。将兔软骨细胞分别接种在两组支架上,体外静态培养3 d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测量两组支架体外静态培养14 d内细胞生长情况,通过测量第7天和第14天杨氏模量和抗拉强度检测两种新生组织工程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在两组支架上体外培养3 d后的软骨细胞生长情况良好;定向Ⅰ/Ⅱ型胶原复合支架上种子细胞在5~11 d内增殖速度高于非定向Ⅰ/Ⅱ型胶原复合支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结构Ⅰ/Ⅱ型胶原软骨支架的压缩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高于非定向Ⅰ/Ⅱ型胶原软骨支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结构Ⅰ/Ⅱ型胶原软骨支架能够在特定时间段内促进细胞增殖,与软骨细胞体外静态培养后能够成功生成具有定向纤维结构、生物力学性能更好的组织工程软骨,是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复合胶原膜 定向支架 软骨细胞 软骨组织工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