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XTENDED JORDAN'S LEMMA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LAPLACE TRANSFORM AND FOURIER TRANSFORM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志勇 诸永泰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1997年第6期571-574,共4页
Jordan's lemma can be used for a wider range than the original one. The extended Jordan's lemma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Let f(z) be analytic in the upper half of the z plane (Imz≥0), with the exception o... Jordan's lemma can be used for a wider range than the original one. The extended Jordan's lemma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Let f(z) be analytic in the upper half of the z plane (Imz≥0),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inite number of isolated singularities, and for P>o, if then where z=Rei and CR is the open semicircle in the upper half of the z plane.With the extended Jordan's lemma one can find that Laplace transform and Fourier transform are a pair of integral transforms which relate to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 Jordan's lemma Laplace transform Fourier transform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下载PDF
Mode Stresse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aight and Curved Cracks Problem in Plane Elasticity
2
作者 M. R. Aridi N. M. A. Nik Long Z. K. Eshkuvatov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4年第5期225-234,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hyper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aight and curved cracks problem in plane elasticity. The curved length coordina...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hyper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s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aight and curved cracks problem in plane elasticity. The curved length coordinate method and suitable quadrature rule are used to solve the integrals for the unknown function, which are later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Three types of stress mod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numer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Metho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案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娜 孔慧华 +3 位作者 桑彦彬 李有文 梅银珍 宋妮 《高教学刊》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势在必行的。首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数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其次... 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势在必行的。首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数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其次,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最后,形成适合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通过对课程思政案例的教学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富有理想、视野宽广、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4
作者 章权兵 张华永 任爱娣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8期89-92,共4页
课程思政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了探索,并选取课程中的复变函数的积分、傅里叶变换、定解问题等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剖... 课程思政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了探索,并选取课程中的复变函数的积分、傅里叶变换、定解问题等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剖析,挖掘知识点中所蕴含的科学元素和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传授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 复变函数的积分 傅里叶变换 定解问题
下载PDF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绪论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杨亚莉 王红卫 +2 位作者 黄国荣 段小虎 王小平 《高等数学研究》 2024年第6期86-90,共5页
针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和兴趣的问题,在绪论课中围绕学生学习新课程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地教学设计.通过精心选取和引入的几个专业案例,搭建工科数学与专业理论课程的桥梁,使学生从... 针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和兴趣的问题,在绪论课中围绕学生学习新课程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地教学设计.通过精心选取和引入的几个专业案例,搭建工科数学与专业理论课程的桥梁,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意识到本课程对后继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同时,介绍了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教学设计 学习方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电类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形象化教学改革探讨
6
作者 冯坤 于洪杰 汪晓男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期114-117,121,共5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以理论阐述为主,对于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授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该课程被视为是与高等数学一样的数学类课程,在教学上以纯数学理论推导、习题演算等方式为主,...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以理论阐述为主,对于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授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该课程被视为是与高等数学一样的数学类课程,在教学上以纯数学理论推导、习题演算等方式为主,导致存在教学方式高度抽象、工科学生缺少形象化思维训练的痼疾。在新工科背景下,尝试在课程中利用Mathematica,Maple等数学软件和LabVIEW等工业软件设计形象化演示实例,将交互式计算实例引入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工程思维和数学思维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形象化教学 机电类 新工科
下载PDF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铭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以发挥基础课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作用,致力于打造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新的教学模式为目的,针对普通高校的复变函...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以发挥基础课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作用,致力于打造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新的教学模式为目的,针对普通高校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提出改革的思路与措施。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提出以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各教学环节为引领,瞄准课程定位、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内容,借助新的教育技术实施智慧教育的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教学改革 智慧教学 可视化 公共基础课程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月皎 何婉凌 李昆 《模具制造》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理论基础较强,对学生数学计算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以机器人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理论基础较强,对学生数学计算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以机器人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教学改革 机器人工程专业
下载PDF
工程认证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孙长平 卢兆信 王法社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高校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够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学校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工程认证下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该课程引入课程思政,并对其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高校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够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学校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工程认证下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该课程引入课程思政,并对其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基本理论和数学物理及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巩固和复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等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课程思政 雨课堂 实践
下载PDF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10
作者 王翠萍 王晓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93-96,共4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控制工程和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此课程受众较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针对这...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控制工程和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此课程受众较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针对这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客观条件;其次,根据该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深入挖掘了一些在授课当中便于嵌入的优秀思政案例;最后,介绍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之中,旨在为大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在通信工程专业中的教学实践
11
作者 张原园 古再力努尔·依明 苗瑾超 《科技风》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在电子信息类工科专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课程应用性强,相比高等数学较为抽象、复杂,大多数授课教师是数学系专任教师,不能尽可能地将课程内容充分联系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有侧重的讲解,导致授课效果不是...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在电子信息类工科专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课程应用性强,相比高等数学较为抽象、复杂,大多数授课教师是数学系专任教师,不能尽可能地将课程内容充分联系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有侧重的讲解,导致授课效果不是很理想,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后续学习信号与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不能做好衔接工作。笔者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融合前期电路分析、后期信号与系统部分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例讲解,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设置课程的作用及其意义,从而达到对课程内容的精准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通信工程 信号与系统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盾构隧道抗震设计计算的解析解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栋梁 杨林德 +1 位作者 谢永利 刘保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3-549,共7页
基于拟静力假定,采用平面弹性理论的复变函数方法,利用土与结构间的力和位移协调条件,推导出地震中自由场土体剪应变最大时刻土–结构间不滑移和完全滑移两种接触条件下,圆形衬砌动内力的解析解,并与数值算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解析... 基于拟静力假定,采用平面弹性理论的复变函数方法,利用土与结构间的力和位移协调条件,推导出地震中自由场土体剪应变最大时刻土–结构间不滑移和完全滑移两种接触条件下,圆形衬砌动内力的解析解,并与数值算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解析解具有较好的精度,是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复变函数 保角变换 盾构隧道 抗震设计计算
下载PDF
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1
13
作者 程玉民 彭妙娟 李九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9-723,共5页
提出了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并详细讨论了基于正交基函数的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然后,将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和弹性力学的边界无单元法结合,提出了弹性力学的复变量边界无单元法,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并给出了数值算例.基于正交基函数... 提出了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并详细讨论了基于正交基函数的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然后,将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和弹性力学的边界无单元法结合,提出了弹性力学的复变量边界无单元法,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并给出了数值算例.基于正交基函数的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的优点是不形成病态方程组、精度高,所形成的无网格方法计算量小.复变量边界无单元法是边界积分方程的无网格方法的直接列式法,容易引入边界条件,且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量移动最小二乘法 正交基函数 弹性力学 边界积分方程 边界无单元法
下载PDF
含层理页岩气藏水力压裂裂纹扩展规律解析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孙可明 张树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9-1237,共9页
页岩气蕴藏在页岩层中,页岩层的层理性构造使其水力压裂裂纹扩展与常规均质储层不同.为研究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的裂纹扩展规律,基于复变函数保角变换,得出裂纹尖端应力集中解,考虑页岩非均质、强度各向异性特点,通过比较裂纹沿各方向扩展... 页岩气蕴藏在页岩层中,页岩层的层理性构造使其水力压裂裂纹扩展与常规均质储层不同.为研究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的裂纹扩展规律,基于复变函数保角变换,得出裂纹尖端应力集中解,考虑页岩非均质、强度各向异性特点,通过比较裂纹沿各方向扩展所需的裂缝尖端水压力,推导出水力压裂裂纹垂直于最小地应力方向稳定扩展过程中在斜交层理后的扩展判据.分别定义了水力压裂裂纹在层理处起裂和沿层理扩展的弱层和岩石基体临界强度比,根据两个临界强度比确定水力压裂裂纹遇层理时在层理处起裂和沿层理扩展的层理弱面强度范围,以此表示水力压裂裂纹转向层理扩展的难易程度.通过对裂纹扩展判据的分析得出:层理起裂弱层和岩石基体临界强度比随层理走向线与第一主应力夹角和层理倾角的减小以及第三主应力和岩石基体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层理走向角小于35.26?时,层理起裂弱层和岩石基体临界强度比随第一主应力的减小以及第二主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层理起裂弱层和岩石基体临界强度比随第一主应力的减小以及第二主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层理扩展弱层和岩石基体临界强度比随层理走向线与第一主应力夹角、层理倾角和地应力差的减小以及岩石基体抗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层理起裂条件与层理扩展条件同时满足时,水力压裂裂纹转向层理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层理 裂纹扩展 复变函数 保角变换
下载PDF
基于复变函数的矩形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粘弹性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明 茅献彪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矩形巷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其巷道围岩稳定性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矩形巷道围岩分析的力学模型,运用复变函数理论推导,通过保角变化,得到了矩形巷道外围岩到复平面单位圆上的映射函数;在复变函数域内分析... 矩形巷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其巷道围岩稳定性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矩形巷道围岩分析的力学模型,运用复变函数理论推导,通过保角变化,得到了矩形巷道外围岩到复平面单位圆上的映射函数;在复变函数域内分析了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变形的求解步骤;运用弹性力学、粘弹性理论等推导得到了巷道围岩应力变形的粘弹性解;给出了具体的算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为预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巷道 复变函数 保角变换 粘弹性分析
原文传递
工科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实践教学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润生 欧阳文 唐宝庆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讨论了如何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的方法,分析指出了目前工科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淡化理论推导及运算技巧,注重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思想方法介绍及应用实例... 讨论了如何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的方法,分析指出了目前工科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淡化理论推导及运算技巧,注重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思想方法介绍及应用实例;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MATLAB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不透水地基上堤坝渗流计算的理论解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世余 宋新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95-1702,共8页
提出堤坝流态分区的概念和在流量固定条件下,上下游流态互不影响的法则。这使堤坝的渗流求解趋于简化和方便。增添新的理论计算式计有:上游区浸润线反弯点位置的计算式,下游区浸润线方程的解析开拓式和式前的待定常数的计算式以及下游... 提出堤坝流态分区的概念和在流量固定条件下,上下游流态互不影响的法则。这使堤坝的渗流求解趋于简化和方便。增添新的理论计算式计有:上游区浸润线反弯点位置的计算式,下游区浸润线方程的解析开拓式和式前的待定常数的计算式以及下游区的附加渗径长度计算式等。按努美罗夫理论解?L1=C1H1-C2q/k和柯钦娜理论解q/k=μh0,高精度计算出上游区附加渗径长度?L1的比例系数C1和C2以及流量和出逸点高度关系式的比例系数μ,并据以提出有足够精度的C1,C2和μ的拟合计算式,以便于应用。经数值比较,得出比例系数C1全同于边坡有压流附加渗径长度的比例系数C0的结果。对于有尾水位的堤坝,提出了计算出逸点高度和下游区附加渗径长度的两经验计算式,据以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单元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堤坝 复变函数 数值积分 超越几何函数
原文传递
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有关课程整合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洪乃刚 陈玉燕 +2 位作者 徐明 汪小平 张捍东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X期75-76,79,共3页
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应将它们从工程数学中分离出来,整合到电路、模拟电子、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等相关课程中去。避免重复、节约学时、提高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复变函数 积分变换
下载PDF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晓剑 曲智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S1期188-189,共2页
教学方法是实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它对于教学的成败、学生能力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好... 教学方法是实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它对于教学的成败、学生能力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进而优化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优化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下载PDF
以圆周为界面两相材料多裂纹反平面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建飞 杨辉 沈为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9-73,共5页
运用复变函数及积分方程方法,求解了以圆周为界面的两相材料中的多裂纹反平面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了两种类型的基本解,分别对应于单裂纹在圆域内和圆域外的情形.利用叠加原理和所得的基本解把两相材料中的多裂纹问题化为单裂纹... 运用复变函数及积分方程方法,求解了以圆周为界面的两相材料中的多裂纹反平面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了两种类型的基本解,分别对应于单裂纹在圆域内和圆域外的情形.利用叠加原理和所得的基本解把两相材料中的多裂纹问题化为单裂纹问题的叠加,得出了一组以基本解密度函数为未知函数的Fredholm积分方程组.通过对该积分方程组的数值求解,可以得出密度函数的离散值,进而得出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文中对于两条裂纹分别位于圆域内和圆域外以及两条裂纹均在圆域外的情形进行了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积分方程 两相材料 反平面 多裂纹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