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6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ymmetric adaptive polarimetric detection of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s in compound Gaussian sea clutter
1
作者 XU Shuwen HAO Yifan +1 位作者 WANG Zhuo XUE J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31-42,共12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aptive detection of range and Doppler dual-spread targets in non-homogeneous and nonGaussian sea clutter.The sea clutter from two polarimetric channels is modeled as a compound-Gaussian m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aptive detection of range and Doppler dual-spread targets in non-homogeneous and nonGaussian sea clutter.The sea clutter from two polarimetric channels is modeled as a compound-Gaussian model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and the target is modeled as a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 model.The persymmetric structure is used to model the 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liance on secondary data of the designed detectors.Three adaptive polarimetric persymmetric detector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Rao test,and Wald test.All the proposed detectors have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property with respect to the clutter texture,the speckle covariance matrix.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imulated and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three adaptive detectors outperform the competitors in different clutter environments,and the proposed GLRT detector has the best detection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clutter adaptive polarimetric detection compound Gaussian model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 persymmetric structure
下载PD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 China: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 o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Provisions
2
作者 Lixia Wu Yu Zhu +2 位作者 Jing Yuan Xiaozhong Guo Qianfeng 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9期1-43,共43页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re an atmospheric pollutant with a boiling point of 50˚C - 260˚C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y are precursors of sulfur dioxide and ozone, which can seriously pollute the a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re an atmospheric pollutant with a boiling point of 50˚C - 260˚C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y are precursors of sulfur dioxide and ozone, which can seriously pollute the atmosphere and endanger human health. After the “14th Five-Year Plan”, VOCs, instead of SO2, became one of the five indicators of China’s atmospheric governance.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to control VOC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VOCs governance mustn’t be delayed.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VOCs governance, cover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VOCs, analysis of VOC governance technology (with a focus on end-of-pipe governance technology), national policy regulations, current governance shortcomings, and a forward-looking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VOCs governance, emphasizing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End-of-Pipe Treatment Technology Policy Regulations
下载PDF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Emission Treatment: An Overview
3
作者 Yizhe Li 《Journal of Electron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various advanced technologies employed in the treat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which are crucial pollutants in industrial emissions.The study explores diffe...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various advanced technologies employed in the treat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which are crucial pollutants in industrial emissions.The study explores different methods,including direct combustion,thermal combustion,catalytic combustion,low-temperature plasma purification,photocatalytic purification,membrane separation,and adsorption methods.Each technology is critically analyzed for its operational principles,efficiency,and applicabilit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adsorption concentration and catalytic combustion parallel method,highlighting its efficiency in treating low-concentration,high-volume VOC emissions.The paper also delves into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method,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ir effectiveness in various industrial scenarios.The study aims to offer a detailed guide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VOC treatment technologies,contributing to enhanc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industrial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Emissio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Catalytic combustion Adsorption metho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下载PDF
胶黏剂产品中VOCs含量与类别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燕 《塑料助剂》 CAS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可靠、高效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胶黏剂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量及类别,进而为胶黏剂产品生产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胶黏剂产品的环保安全性。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检测器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通过优化顶空条件... 可靠、高效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胶黏剂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量及类别,进而为胶黏剂产品生产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胶黏剂产品的环保安全性。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检测器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通过优化顶空条件、色谱柱选择和质谱参数,实现对目标VOCs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定量分析胶黏剂产品中的多种VOCs,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醛类、酮类等,获得了VOCs含量和类别分布的详细数据,为胶黏剂产品中VOCs含量和类别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可用于评估胶黏剂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并为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黏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检测器联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Co-MOFs衍生的钴基化合物催化氧化典型VOCs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晶 张春乐 +2 位作者 史宇亮 李钰莹 吴楠桦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基于催化氧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末端治理方面有极高的效率,以及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钴基化合物在催化氧化VOCs中的优异表现,文章总结了4种典型的钴基MOFs(ZIF-67,ZSA-1,Co-MOF-71和Co-MOF-74)及其衍生的钴基催化... 基于催化氧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末端治理方面有极高的效率,以及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钴基化合物在催化氧化VOCs中的优异表现,文章总结了4种典型的钴基MOFs(ZIF-67,ZSA-1,Co-MOF-71和Co-MOF-74)及其衍生的钴基催化剂的组成与制备方法,并综述了其衍生物催化氧化几种典型VOCs(甲苯、邻二甲苯、甲醛和丙酮)的研究进展。最后归纳了反应过程中空速和湿度等因素对钴基化合物催化氧化VOCs的影响,探讨了MOFs衍生的钴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并对MOFs衍生的钴基催化剂在VOCs氧化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衍生物 钴基化合物 vocs降解 催化氧化
下载PDF
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减排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新荣 田壮 +4 位作者 杨金凤 郭旋 杜连凤 王悦 成卫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1179,共9页
为明确添加剂对堆肥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的减排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筛选出吸附类添加剂(活性炭和沸石)与有机酸类添加剂(柠檬酸和草酸)开展实验研究。在鸡粪-玉米秸秆堆肥实验中,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 为明确添加剂对堆肥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的减排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筛选出吸附类添加剂(活性炭和沸石)与有机酸类添加剂(柠檬酸和草酸)开展实验研究。在鸡粪-玉米秸秆堆肥实验中,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添加活性炭、添加沸石、添加柠檬酸和添加草酸处理。研究对象包括115种VOCs、三甲胺和6种含硫有机挥发气体(二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甲硫醇、乙硫醇、乙硫醚)。结果表明:在28 d的好氧发酵中,所有处理均达到50℃并维持7 d,满足无害化标准。检出110种VOCs、三甲胺和3种含硫有机挥发气体(二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VOCs的排放集中在前9 d,在第3天时VOCs达到峰值。5个处理在堆肥第3天检测到的VOCs浓度范围为169.22~548.26 mg·m^(-3)。4种添加剂对各类VOCs均有减排效果。在第3天,活性炭、沸石、柠檬酸和草酸对烷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79%、26%、77%和46%,对卤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96%、38%、93%和97%,对芳香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28%、11%、24%和53%。从堆肥第6天开始只有沸石对各类VOCs有减排效果,最高减排效率为30%。针对含硫有机挥发气体减排,减排效果依次是草酸>柠檬酸>沸石>活性炭。4种添加剂对含硫有机挥发气体均有减排效果,但是对三甲胺没有减排效果。综合堆肥前9 d VOCs的减排情况,4种添加剂中沸石对各类VOCs减排效果最好。堆肥过程中添加沸石有利于VOCs和其他气体的协同减排,并且对土壤和农作物不存在风险,所以沸石在堆肥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含硫有机挥发性气体 添加剂 沸石
下载PDF
碱处理改性ZSM-5分子筛孔结构对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牛成 赵洋 +5 位作者 钱程 娄悦 姜豪 安阳 沈本贤 孙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采用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混合碱溶液处理制备一系列改性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水接触角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对比评价5A、NaY和不同碱改性ZSM-5分子... 采用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混合碱溶液处理制备一系列改性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水接触角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对比评价5A、NaY和不同碱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剂对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摩尔浓度均为0.2 mol/L的碱改性ZSM-5-G-3样品的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分别为425 m^(2)/g和0.585 cm^(3)/g,比改性前高硅ZSM-5-G-1样品分别提高了17.7%和174.6%,介孔比表面积增加8.6倍,达到317 m^(2)/g,介孔体积增加12.3倍,达到0.531 cm^(3)/g;随着碱溶液浓度的增加,改性分子筛材料水接触角减小;25℃时,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在ZSM-5-G-3吸附剂床层上的穿透吸附量分别为76.99和101.08 mg/g,比改性前ZSM-5-G-1吸附剂床层分别提高了40.3%和17.4%。改性ZSM-5-G-3样品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性能的显著提高主要归因于碱改性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和介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碱改性 孔结构 吸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下载PDF
加油站及周边空气中VOCs物种构成与示踪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毕申雨 宋立来 +5 位作者 尹思涵 舒秦 姚璐 朱静 毕晓辉 冯银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0-628,共9页
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加油站,在汽柴油加油口及周边开展VOCs样品采集与物种构成分析,探究加油站排放VOCs的标识性物种,根据加油站周边区域VOCs物种浓度与比值在空间梯度上的变化评估关键物种的示踪作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注汽油排放VOC... 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加油站,在汽柴油加油口及周边开展VOCs样品采集与物种构成分析,探究加油站排放VOCs的标识性物种,根据加油站周边区域VOCs物种浓度与比值在空间梯度上的变化评估关键物种的示踪作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注汽油排放VOCs主要组分为烷烃(70%~72%)、烯烃(13%~14%)和含氧有机物(11%~12%),主要物种为异戊烷(20%~24%),其它C4~C6类烷烃也是高占比物种;加注柴油排放VOCs中烷烃是主要成分,占VOCs总量的70%~72%,其次是烯烃和含氧有机物,分别贡献13%~14%和11%~12%,芳香烃占比为2%~3%,异戊烷(17%~21%)和正丁烷(15%~17%)含量较高,低碳C2~C4类烷烯烃和较重高碳C7~C12烷烃的比例高于汽油.加油站下风向受体区域受加油站排放影响明显,与单一物理扩散模型的结果对比,发现烯烃类物种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已发生明显光化学反应,特征物种比值在距离加油站大于70m的区域外开始接近机动车尾气的比值范围并趋于稳定,超出此范围加油站排放贡献影响可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示踪特征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VOCs组成特征及二次污染生成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钱思瑶 关净文 +4 位作者 关璐 张天 王蕴赟 沈建东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1928,共8页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杭州市大气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0.65×10^(-9),烷烃和卤代烃是其主要组分,分别占49.23%和24.47%,浓度排名前10的VOCs物种主要为C_(2)~C_(4)的烷烃、C_(7)~C_(8)的芳香烃和乙烯.源解析结果显示杭州市VOC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工业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杭州市大气VOCs的总OFP为50.56×10^(-9),其中乙烯、1-乙基-3-甲基苯和甲苯是其主要贡献组分.芳香烃对AFP的贡献达到91.52%,是最重要的SOA前体物.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VOCs对防控O_(3)污染以及SOA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
下载PDF
成都市餐饮源VOCs排放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秋萍 费怡 +5 位作者 陈耀 周子航 张雷 杨亮 王斌 陈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0-613,共14页
为研究成都市餐饮源VOCs排放特征,建立成都市餐饮源114种VOCs成分谱,本研究选择11个监测对象进行VOCs组分分析,并探索餐饮源VOCs全组分特征.结果表明,餐饮源VOCs中烷烃占比为23.12%—30.29%,烯烃占比为8.61%—25.78%,芳香烃占比为0.16%... 为研究成都市餐饮源VOCs排放特征,建立成都市餐饮源114种VOCs成分谱,本研究选择11个监测对象进行VOCs组分分析,并探索餐饮源VOCs全组分特征.结果表明,餐饮源VOCs中烷烃占比为23.12%—30.29%,烯烃占比为8.61%—25.78%,芳香烃占比为0.16%—5.86%,卤代烃占比为0.86%—13.82%,OVOCs占比为28.02%—63.77%,其他占比为2.02%—8.26%.OVOCs、烷烃和烯烃3类占比最高,3类污染物累计质量浓度百分比在75%以上,是餐饮源重要的污染物类型.餐饮源排名前10的VOCs分别是丙烯醛(11.12%)、乙烷(9.87%)、乙醛(9.51%)、丙酮(9.34%)、乙烯(7.86%)、正戊烷(5.74%)、乙炔(5.01%)、丁二烯(4.64%)、顺式-1,3-二氯-1-丙烯(3.40%)和乙酸乙酯(3.04%),是餐饮源的特征污染物.餐饮源全组分分析得到OVOCs的代表性物质为反式茴香脑和芳樟醇等,烯烃代表性物质为长叶烯和柠檬烯等,烷烃代表性物质为正十五烷和正庚烷等,为完善餐饮源成分谱物种、探寻餐饮源特征污染物的研究提供参考.采用FAC法计算餐饮源VOCs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餐饮源SOA生成潜势为1220.7μg·m^(-3),芳香烃SOA生成潜势贡献率为93.1%,烷烃SOA生成潜势贡献率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源 成分谱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成都市
原文传递
常州市人造板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11
作者 王子成 郑纯智 +2 位作者 张冰洁 石丹 尤惠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为研究常州市人造板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特征,本文基于苏玛罐采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联用技术,选取两家人造板典型生产企业,分析其不同生产环节(制胶和浸胶)车间... 为研究常州市人造板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特征,本文基于苏玛罐采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联用技术,选取两家人造板典型生产企业,分析其不同生产环节(制胶和浸胶)车间空气中VOCs的含量和成分谱。结果表明,118种VOCs被检出,涉及芳香烃、卤代烃、烷烃、烯烃、含氧有机物及其他(乙炔和二硫化碳)等6大类,其中生产车间VOCs浓度高达593.71μg/m^(3),特征污染物为甲醛、丙醛、乙酸乙酯;制胶和浸胶环节VOCs组分相差无几,但排放浓度差距明显;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和芳香烃是未来人造板制造行业需要重点管控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排放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源谱
下载PDF
基于TMVOC模拟的大气压力波动对土壤中苯迁移转化影响研究
12
作者 徐昕 孙源媛 +3 位作者 席北斗 郑明霞 丁鸿羽 苏婧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519,共10页
为探究大气压力波动下苯系物(BTEX)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升石化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水平,以西北某炼化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土柱试验与TMVOC软件模拟,开展BTEX泄漏模拟,研究不同大气压力波动幅度下苯在包气带与含水层中的迁移转... 为探究大气压力波动下苯系物(BTEX)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升石化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水平,以西北某炼化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土柱试验与TMVOC软件模拟,开展BTEX泄漏模拟,研究不同大气压力波动幅度下苯在包气带与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压力循环波动会引起包气带中的气相苯发生相间非平衡态迁移,导致气相质量分数增加0.1%~0.5%;非水相液体(NAPL)污染物转化为气相污染物,进而通过大气挥发是主要的质量损失方式,该转化会造成场地及周边的大气环境污染;同时大气压力波动的幅度与气相转变发生时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大气压力波动显著影响了苯的相态转化与迁移过程,促进了苯的相态转化,使得更多的苯转化为气相,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包气带 大气压力波动 TMvoc
下载PDF
2D和3D培养肺细胞释放VOCs的质谱检测比较研究
13
作者 郑香雪 葛殿龙 +5 位作者 周吉娟 储雅静 刘玥 陆燕 沈成银 储焰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细胞标志物被广泛研究。目前,体外细胞多采用二维(two-dimensional,2D)贴壁培养方式,这与体内肿瘤细胞呈三维结构存在差别。本实验分别以肺癌细胞A549和肺上皮细胞BEAS-2...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细胞标志物被广泛研究。目前,体外细胞多采用二维(two-dimensional,2D)贴壁培养方式,这与体内肿瘤细胞呈三维结构存在差别。本实验分别以肺癌细胞A549和肺上皮细胞BEAS-2B为例,构建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培养模型,并以2D模型和培养基作为对照,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法检测细胞释放的VOCs。通过非靶向统计分析细胞在2D和3D培养中释放的差异性VOCs,其中A549细胞有4种(乙酸、1-吡咯啉、4-甲基庚烷、2,4-二甲基-1-庚烯),BEAS-2B细胞也有4种(乙醇、1-吡咯啉、4-甲基庚烷、2,4-二甲基-1-庚烯)。与2D模型相比,这些VOCs在3D模型中的释放量增加了2.11~12.81倍。此外,还讨论了差异性VOCs可能的生化来源以及在2D/3D模型中释放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本工作证明了3D培养在体外细胞VOCs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癌症标志物筛查有价值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挥发性有机物(vocs) 3D细胞培养 肺癌
下载PDF
铁路客车非金属材料VOCs释放规律试验研究
14
作者 房明 王卫 +2 位作者 周正宇 杨冰 范希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112,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铁路客车典型非金属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基于多气固比法和数据拟合法,对典型非金属材料(重防腐涂料、地板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分别测量了4种不同气固... 为了研究温度对铁路客车典型非金属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基于多气固比法和数据拟合法,对典型非金属材料(重防腐涂料、地板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分别测量了4种不同气固比条件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得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关键参数(初始可散发浓度和分配系数);然后,结合车辆工艺和运用场景,研究不同温度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温度是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特性的重要因素;温度从16℃升高至55℃,苯系物和醛类散发浓度均呈减小的趋势,重防腐涂料的初始可散发浓度减小为1.8%,其分配系数减小,地板布和玻璃钢的初始可散发浓度减小至0.3%以下,地板布的分配系数增大,玻璃钢的分配系数减小;苯系物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以苯乙烯占比最大,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占比排序规律不明显,并且未检测出苯;在铁道车辆烘焙法环保净化处理时,建议重防腐涂料的烘焙温度不小于55℃,地板布和玻璃钢的烘焙温度不小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重防腐涂料 铁路客车 释放规律 温度
下载PDF
低VOC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雪强 李志刚 潘国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6,共9页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绍了麻纤维固相共混热致复合的材料制备方法、麻纤维表面处理技术、麻纤维复合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等制备工艺,并对天然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固相共混 脱胶 界面改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下载PDF
我国内墙涂料VOC与SVOC含量的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雯 王海梅 张宪康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内墙涂料中的VOC和SVOC对室内和环境空气质量都有负面影响,通过产品标准限值管控已成为趋势。但国内尚无定量的内墙涂料SVOC含量限值要求,基于实测的VOC、SVOC含量的协同研究存在空缺。本研究抽选了52个来自不同渠道、厂商、等级的具有... 内墙涂料中的VOC和SVOC对室内和环境空气质量都有负面影响,通过产品标准限值管控已成为趋势。但国内尚无定量的内墙涂料SVOC含量限值要求,基于实测的VOC、SVOC含量的协同研究存在空缺。本研究抽选了52个来自不同渠道、厂商、等级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墙涂料样本,对其VOC和SVOC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69%内墙涂料同时检出VOC和SVOC,且VOC含量低于SVOC含量。VOC含量、SVOC含量分别在0~10 g/L、40~50 g/L区间段出现频次最高。一等品中SVOC指标偏高,检出率、含量均大于合格品,添加高沸点助剂情况最为明显。内墙涂料应协同限制VOC和SVOC含量,建议在后续工作中首先明确涂料产品中SVOC及其含量指标定义,将SVOC含量限值纳入内墙涂料产品质量管控指标,并同步开展涂料中活性物质及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墙涂料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 含量限值
下载PDF
便携VOCs质谱仪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
17
作者 陈振宇 杨宝坤 +1 位作者 姜婷 徐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9-615,共7页
原位实时监测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便携式质谱仪正在发展成为一种用于现场快速分析VOCs的新工具。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基于非连续进样接口的便携式质谱仪,并结合了亚真空等离子体电离源。该便携质谱仪配备线性离... 原位实时监测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便携式质谱仪正在发展成为一种用于现场快速分析VOCs的新工具。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基于非连续进样接口的便携式质谱仪,并结合了亚真空等离子体电离源。该便携质谱仪配备线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总质量约4.6 kg,尺寸217 mm×162 mm×106 mm,总功率不超过150 W。进样接口选用全金属电磁阀门作为大气压限流核心部件,避免了传统夹管阀需要使用橡胶等材质软管的缺陷,从而提升了进样装置的重复性和环境适应性。经过系统性的优化,仪器分辨率可达0.2 u(半峰宽),萘的分析灵敏度可达343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质谱仪 离子阱 非连续进样 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
下载PDF
基于GA/PSO BP神经网络的石家庄VOCs环境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欣 郭婧涵 +5 位作者 耿雅娴 王树桥 葛宇轩 袁京周 张丁超 韩梦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0-1568,共9页
为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VOCs)的预测精度,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优化算法分别为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优化BP神经网络(GA BP)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 为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VOCs)的预测精度,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优化算法分别为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优化BP神经网络(GA BP)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 BP)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首先,对污染物及气象因子进行筛选。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及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筛选,并筛选出合适的输入变量。其次,建立BP神经网络结构。利用BP、GA BP、PSO BP神经网络,以石家庄市2022年夏季污染数据为样本对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筛选,将PM_(2.5)质量浓度、O_(3)质量浓度、NO_(2)质量浓度、温度、相对湿度作为输入变量。经预测结果对比,PSO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R^(2))分别为0.80、0.55、0.78、0.67。研究结果可为日后VOCs污染预报预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神经网络 智能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原文传递
我国石化储罐VOCs安全高效深度减排、回收和热氧化技术进展
19
作者 刘世达 王海燕 +3 位作者 侯栓弟 刘忠生 廖昌建 王宽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3-2076,共14页
全面总结了石化储罐VOCs产排机理、排放特征以及VOCs减排、回收和热氧化技术进展,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我国石化储罐VOCs深度减排有所裨益。石化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等产气现象。在计算储罐排气中可燃物... 全面总结了石化储罐VOCs产排机理、排放特征以及VOCs减排、回收和热氧化技术进展,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我国石化储罐VOCs深度减排有所裨益。石化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等产气现象。在计算储罐排气中可燃物浓度时不应忽视硫化氢、甲烷、氢气、氨等组分。目前,中美储罐VOCs管控都以选择浮顶罐等源头减排为主,以储罐使用过程控制和排放气末端治理为辅,我国应适时修订现行标准,以适应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核算得出2019年我国有机液体储罐VOCs排放量为(39.2~90.4)×10^(4)t,主要来自石化企业,建议将粗柴油、粗汽油、粗航煤、蜡油、燃料油、渣油等中间产品罐或重油罐与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等储罐一起列为优先管控对象。建议我国开展石化储罐VOCs深度减排,包括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内浮顶罐内置气袋有可能成为继浮盘之后又一重要的源头减排技术;低温柴油吸收与吸附、冷凝相比,在处理含硫量较高的粗汽油、粗柴油、高温重油等储罐废气上具有优势。总体上,我国石化储罐外排VOCs治理正在从回收向回收+热氧化(催化氧化、蓄热氧化、焚烧炉、工艺加热炉、锅炉)转变,控制热氧化单元出口非甲烷总烃小于20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储罐 挥发性有机物 产气机理 减排 回收 氧化 安全
下载PDF
检测多种VOCs的高选择性MEMS气体传感器阵列构建与优化
20
作者 刘潇繁 姚龙超 +4 位作者 胡艳 郑成航 杨健 陈玲红 高翔 《能源工程》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快速准确检测与识别需求,首先制备了贵金属Pt、Ru和Pd负载的SnO2纳米颗粒,以及稀土元素Ce掺杂的In2O3纳米结构等四种高性能的气敏材料。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 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快速准确检测与识别需求,首先制备了贵金属Pt、Ru和Pd负载的SnO2纳米颗粒,以及稀土元素Ce掺杂的In2O3纳米结构等四种高性能的气敏材料。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微热板,通过点胶法组装成微型化、低功耗的气体传感器,并构建材料和工作温度不同的多通道气体传感器阵列。然后对甲苯、丙酮、甲醇、乙酸乙酯和乙醇五种VOCs气体进行了气敏特性测试,采用Wilks’Λ统计量方法对传感器进行特征选择和阵列优化。对比了不同传感器组合时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对气体种类的识别效果,最后确定材料、温度优化的11个传感器形成最优阵列,作为判别指标的轮廓系数从0.597提升至0.965,对5种气体的识别能力显著提高。本文基于材料和温度对气敏选择性的影响,构建多通道MEMS传感器阵列,为实际应用中多种VOCs的检测与识别提供了依据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检测 气体传感器 温度控制 阵列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