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坡泄洪放空洞掺气坎水力特性试验分析
1
作者 孙振兴 王芳芳 +3 位作者 孙晨光 冯业林 樊顾飞 吴时强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高速水流掺气是减免流道空蚀破坏的有效措施,然而在缓底坡、大水位变幅条件下,常规掺气坎难以形成稳定无积水的掺气空腔。本文在缓底坡(3.3%)条件下,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连续坎、异型坎及组合坎的水流特性和掺气效果,认为F... 高速水流掺气是减免流道空蚀破坏的有效措施,然而在缓底坡、大水位变幅条件下,常规掺气坎难以形成稳定无积水的掺气空腔。本文在缓底坡(3.3%)条件下,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连续坎、异型坎及组合坎的水流特性和掺气效果,认为Fr数、掺气坎坡度与水舌落点处底板坡度是影响水流入射角的主要因素;在此底坡条件下,掺气坎尺寸变化的影响要远大于体型变化的影响,采用异型掺气坎亦难有效解决掺气空腔积水问题;经依托工程模型试验论证,组合坎掺气流态良好,适应大变幅的运行水头,可较好地改善缓底坡空腔回流积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底坡 连续坎 异型坎 组合坎 回流积水
下载PDF
连续低氧曝气与间歇曝气主流Anammox运行效能及微生物特性对比
2
作者 李艳 周鑫 平彩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10-4917,共8页
分别在连续低氧曝气和间歇曝气两种条件下比较了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方式实现主流Anammox时间更短,仅需24d.间歇曝气下氨氮去除率(ARE)为(96.0±1.0)%、总氮去除率(TNRE)为(80.2&#... 分别在连续低氧曝气和间歇曝气两种条件下比较了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方式实现主流Anammox时间更短,仅需24d.间歇曝气下氨氮去除率(ARE)为(96.0±1.0)%、总氮去除率(TNRE)为(80.2±2.0)%,相较之下,脱氮效率更稳定且氮去除负荷更高.间歇曝气使好氧和厌氧氨氧化活性均处于更高水平,并促进胞外聚合物(EPS)分泌、蛋白质(PN)含量增加及蛋白质/多糖(PN/PS)升高,能够形成更加致密且红色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结构;三维荧光光谱发现间歇曝气时溶解性EPS(S-EPS)的峰A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高通量测序证实曝气方式不同导致了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基因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间歇曝气改善好氧氨氧化菌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相对数量.有助于Anammox菌属(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Kuenenia)富集.基因注释结果表明间歇曝气条件下可能存在部分硝化/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低氧曝气 间歇曝气 主流厌氧氨氧化 脱氮 EPS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序批式与连续流交替运行的短程硝化启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冬 毛中新 +2 位作者 李明润 王沁源 胡丽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38-3446,共9页
采用3组同规格反应器,分别按连续流低溶解氧低基质方式(R1)、SBR方式(R2)(控制FA=1.62~23.18mg/L)、SBR和连续流交替方式运行(R3).考察3个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亚氮积累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污泥特性及EPS分泌情况等.结果显示,R1短程硝化... 采用3组同规格反应器,分别按连续流低溶解氧低基质方式(R1)、SBR方式(R2)(控制FA=1.62~23.18mg/L)、SBR和连续流交替方式运行(R3).考察3个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亚氮积累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污泥特性及EPS分泌情况等.结果显示,R1短程硝化启动时间为28d,NAR保持在49.6%,氨氮去除率和亚硝酸盐浓度逐渐降低;R2在12d实现短程硝化,NAR保持在95.6%,长时间FA抑制后,使得菌群活性降低,NAR降低到82.6%;R3在18d实现短程硝化,连续运行了90d,SBR阶段NAR为92.3%,连续流阶段NAR为90.2%.R3出水NO_(2)^(-)-N/NH_(4)^(+)-N基本在1.10~1.22之间,污泥结构较为密实,SVI处于最佳阈值70~100mL/g之间,EPS含量达到了54.63mg/gVSS,SAOR和SNPR分别为6.7和2.5mgN/(gMLVSS⋅h).序批式与连续流交替运行策略可以有效淘洗NOB,同时保证AOB等功能菌活性,实现亚硝酸盐的稳定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序批式与连续流交替 交频曝气 好氧颗粒污泥
下载PDF
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锋 张卫建 +2 位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徐春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351,共8页
为明确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代谢的作用机理,以籼稻、粳稻和旱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连续增氧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增氧后,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国稻1号(籼稻)地上部分和根系... 为明确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代谢的作用机理,以籼稻、粳稻和旱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连续增氧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增氧后,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国稻1号(籼稻)地上部分和根系干物质重分别降低44%和40%,巴西陆稻(旱稻)和秀水09(粳稻)降低不显著。国稻1号和巴西陆稻的氮积累量分别降低35.8%和36.0%。各基因型水稻叶片NRA(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GSA(谷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秀水09,叶片NRA增加较少(P>0.05)。连续增氧提高了水稻根比表面积和氧化强度;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GSA,不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不同基因型水稻对连续增氧的响应存在差异。为明确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代谢的作用机理,以籼稻、粳稻和旱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考察根际连续增氧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增氧后,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国稻1号(籼稻)地上部分和根系干物质重分别降低44%和40%,巴西陆稻(旱稻)和秀水09(粳稻)降低不显著。国稻1号和巴西陆稻的氮积累量分别降低35.8%和36.0%。各基因型水稻叶片NRA(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GSA(谷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秀水09,叶片NRA增加较少(P>0.05)。连续增氧提高了水稻根比表面积和氧化强度;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GSA,不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不同基因型水稻对连续增氧的响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连续增氧 基因型 根系发育 氮代谢水稻 连续增氧 基因型 根系发育 氮代谢
下载PDF
不同曝气方式SBR短程硝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东霞 李冬 +4 位作者 张肖静 张功良 周元正 范丹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0-2129,共10页
在常温条件下(20-25 ℃),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1号)和连续曝气SBR(2号),研究4个不同初始DO质量浓度(0.5-1.0,1.5-2.0,2.5-3.0和3.5-4.0 mg/L)下生活污水的亚硝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COD去除效果相差不大;运行50 d... 在常温条件下(20-25 ℃),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1号)和连续曝气SBR(2号),研究4个不同初始DO质量浓度(0.5-1.0,1.5-2.0,2.5-3.0和3.5-4.0 mg/L)下生活污水的亚硝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COD去除效果相差不大;运行50 d后,1号反应器的氨氮去除容积负荷比2号的大,且4个DO质量浓度下亚硝化率均在90%以上,而当2号反应器的DO质量浓度为3.5-4.0 mg/L时,亚硝化率由90%逐渐下降至72.9%,后采用间歇曝气经15 d成功使其亚硝化率恢复至90%。间歇曝气反应器内污泥中亚硝化菌的相对数量比连续曝气反应器的多,硝化菌则比连续曝气反应器的小。间歇曝气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氨氧化速率和亚硝化率,是常温生活污水SBR短程硝化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生活污水 间歇曝气 连续曝气 短程硝化 SBR
下载PDF
SBR中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冬 李晓莹 +4 位作者 杨杰 吕育锋 梁瑜海 王艳菊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6,共8页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为此,本实验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R1)和连续曝气SBR(R2),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启动CANON及其遭到延时曝气破坏后的恢复.结果表明:R1和R2分别在第21天、27天成功启动CANON.进行延时曝气破坏后,在只改变HRT与增加运行周期的条件下,R1和R2分别经过25 d、33 d成功恢复CANON.最终R1和R2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4.32%、73.62%.在SBR中可以通过同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交替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两种途径提高总氮去除率,R1中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4.7%、58.54%(第86天).R1内亚硝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 AOB)具有较高的活性,硝化细菌(NOB)被抑制或淘洗得较为彻底.间歇曝气在节省运行时间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总氮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 间歇曝气 连续曝气 延时曝气 序批式反应器
下载PDF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龙腾锐 郭劲松 +1 位作者 高旭 黄天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对重庆某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采用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进行了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研究,设定了14种曝气-停曝工况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当采用曝气 3h、停曝 3h的运行方式时,出水中 COD为 38mg/L,NH... 对重庆某合建式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采用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进行了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研究,设定了14种曝气-停曝工况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当采用曝气 3h、停曝 3h的运行方式时,出水中 COD为 38mg/L,NH_3-N为 8.5mg/L,SS为 14mg/L,都能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如果辅以化学除磷,出水中PO_4^(3-)-P才能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 间歇曝气 脱氮 除磷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中水回用模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效琴 王启山 +3 位作者 李金河 王秀艳 胡晓亮 贾丽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73-76,共4页
根据国内外中水回用的工程实践,总结了目前城市中水回用的典型处理工艺、回用途径,提出了城市中水回用的7种模式,从技术经济角度分别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中水回用模式,展望了我国中水回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水回用 膜生物反应器 曝气生物滤池 连续式微滤
下载PDF
两级回流生物膜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迪 高贤彪 +3 位作者 李玉华 钱姗 赵琳娜 赵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8-224,共7页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低碳高氮磷特点,研究两级回流连续曝气生物膜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和机理。在平均处理量90t/d、水力停留时间为3.0d,稳定运行12个月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氮、全磷和悬浮物的平...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低碳高氮磷特点,研究两级回流连续曝气生物膜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和机理。在平均处理量90t/d、水力停留时间为3.0d,稳定运行12个月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氮、全磷和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84.8%、69.2%、68.0%、58.9%和87.9%;出水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氮、全磷和悬浮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51.0、15.8、10.8、16.5、2.3和15.7mg/L以下,满足天津市农村污水处理厂排水标准,改造后工艺运行更加稳定,出水NH3-N和TN有明显改善,符合农村污水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污水 农村地区 间歇进水 交替回流 连续曝气
下载PDF
间歇曝气和连续曝气对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雯 邓风 徐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76-2185,共10页
为研究利用曝气方式控制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去除有机物和提高脱氮效率的可行性,本文考察了不同的间歇曝气和连续曝气工况下,CSTR中DO、pH每2 min的微观变化规律,以及对NH+4-N和TN去除效果的影响.探究不同的曝气方式下CSTR运行时微... 为研究利用曝气方式控制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去除有机物和提高脱氮效率的可行性,本文考察了不同的间歇曝气和连续曝气工况下,CSTR中DO、pH每2 min的微观变化规律,以及对NH+4-N和TN去除效果的影响.探究不同的曝气方式下CSTR运行时微生物代谢和降解能力的短时变化性、总体稳定性以及运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曝气-停曝时间分别为2—1 h、2—2 h、2—3 h、3—1 h、3—2 h、3—3 h、4—1 h、4—2 h、4—4 h和连续曝气这几种工况下,2—1 h、3—1 h、4—1 h、4—2 h和4—4 h时更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氨氮去除效果较好,与连续曝气相当,均达到了85%以上,其中4—4 h时效果最好,达到96.41%.连续曝气工况下TN的去除率低于2—1 h、4—1 h、4—2 h和4—4 h工况下的效果,且这4种工况TN去除率稳定并均高于2—2 h、2—3 h、3—1 h、3—2 h和3—3 h工况,其中4—2 h和4—4 h TN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68.09%和73.39%.9种间歇曝气连续曝气工况下CSTR中COD去除性能无显著差异,COD去除率为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TR 好氧颗粒污泥 间歇曝气 连续曝气 COD 脱氮 NO3-N
原文传递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喻文熙 高廷耀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原有污水厂改建时增加脱氮功能,文中讨论了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研究表明:缩短曝气时段有利于提高处理能力及出水稳定性;停气期加搅拌与否与运行条件和运行方式有关。由小试结果可看出,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简便易行,去除有机物及... 为原有污水厂改建时增加脱氮功能,文中讨论了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研究表明:缩短曝气时段有利于提高处理能力及出水稳定性;停气期加搅拌与否与运行条件和运行方式有关。由小试结果可看出,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简便易行,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效果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连续流 间歇曝气 工艺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一次连续降雨过程中氨氮在不同介质中迁移模拟柱实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艳 迟宝明 +2 位作者 关成尧 谷洪彪 宋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0-264,共5页
氨氮在包气带中迁移与介质含水量多少有关。自然界中,降雨是影响介质含水量多少和运移的主要因素。通过动态土柱实验模拟降雨过程中氨氮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时包气带处于饱和状态,氨氮下移平均速率10 cm/5 h,明显比非降雨情况污染... 氨氮在包气带中迁移与介质含水量多少有关。自然界中,降雨是影响介质含水量多少和运移的主要因素。通过动态土柱实验模拟降雨过程中氨氮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时包气带处于饱和状态,氨氮下移平均速率10 cm/5 h,明显比非降雨情况污染扩散速度高1个量级。降雨后包气带处于非饱和状态,介质可固定氨氮。粗颗粒中氨氮浓度变化稳定;细颗粒中氨氮浓度缓慢减少。72 h连续实验,浅层氨氮达到吸附平衡,深层未达到吸附平衡,粗颗粒吸附速率慢于细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包气带 迁移 连续降雨
下载PDF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的氮磷脱除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华光辉 张波 何国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9-32,35,共5页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是在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本文针对该工艺的氮磷脱除功能进行了小试研究 ,由试验结果可看出 ,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简便易行 ,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效果稳定 ,在碳源满足脱氮除磷要求的条件下 。
关键词 污水处理 脱氮 除磷 连续流 间歇曝气
下载PDF
一体化CIBR反应器的低温脱氮除磷中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礼祥 章北平 +2 位作者 周红燕 吴云生 颜岗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1-24,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反应器———CIBR,通过维持厌氧、缺氧和好氧的交替运行,实现了单池连续流同步脱氮除磷。在低温(平均水温为12.24℃)状态下设定了6种工况进行脱氮除磷的中试,结果表明,在曝气为2 h、搅拌为2 h、静沉为2 h的工况下C... 开发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反应器———CIBR,通过维持厌氧、缺氧和好氧的交替运行,实现了单池连续流同步脱氮除磷。在低温(平均水温为12.24℃)状态下设定了6种工况进行脱氮除磷的中试,结果表明,在曝气为2 h、搅拌为2 h、静沉为2 h的工况下CIBR出水COD、NH3-N、TN和TP的平均值分别为29.46、2.86、11.24和0.94 mg/L,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但当进水TP持续较高(≥4 mg/L)时,需辅助物化处理或后处理方可实现TP的达标排放。综合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及能耗,确定工况2(曝气:2 h,搅拌:1 h,静沉:1 h)为最佳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一体化CIBR反应器 脱氮除磷 低温
下载PDF
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小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俊奇 潘强 陆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连续进水、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与传统的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运行方式在不同负荷下COD、NH3-N、TN和TP等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5.8h,连续曝气4h,停止曝气1.8h的情况下,间歇曝气运行方式的混合样出水水质达...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连续进水、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与传统的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运行方式在不同负荷下COD、NH3-N、TN和TP等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5.8h,连续曝气4h,停止曝气1.8h的情况下,间歇曝气运行方式的混合样出水水质达到了传统运行方式的处理效果,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的要求。为节能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生活污水 间歇曝气 连续进水
下载PDF
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硝化与反硝化动力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天寅 蒋柱武 +1 位作者 赵建夫 夏四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进行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的生产性试验研究所得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动力学推导建立了未作稳态假设的硝化与反硝化动力学模型 ,并推导了有关的参数 .通过验证 ,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出水氨氮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预测能力 。
关键词 连续进出水 间歇曝气 硝化 反硝化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SlimpulseMWD在潜山充气欠平衡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景中 汪浩源 +3 位作者 马海云 白良杰 杨勇 郝文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当钻杆内钻井流体的气液比超过一定范围时,常规钻井液脉冲MWD仪器信号衰减过速,无法准确传输数据,因此欠平衡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问题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实施的瓶颈。通过对国内外各种MWD仪器调研,最终优选... 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当钻杆内钻井流体的气液比超过一定范围时,常规钻井液脉冲MWD仪器信号衰减过速,无法准确传输数据,因此欠平衡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问题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实施的瓶颈。通过对国内外各种MWD仪器调研,最终优选SlimpulseMWD仪器实施充气欠平衡状态下的井眼轨迹监控。对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影响MWD仪器脉冲信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温深层潜山地层充气钻进情况下MWD仪器的优选原则,并对Schumlburger公司的Slimpulse仪器原理进行简单介绍,提出该仪器能够满足正常的定向、测斜要求。通过在南堡1-83、南堡1-88、南堡1-88侧等井中的成功应用,实现深层高温潜山井充气欠平衡钻井的井眼轨迹控制。该仪器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充气欠平衡钻进中井眼轨迹控制的技术瓶颈,为深层潜山充气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施工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欠平衡 连续波 SlimpulseMWD 轨迹控制
下载PDF
一种适合当前国情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工艺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廷耀 周增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47-651,共5页
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是水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70年代起,氮、磷污染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不具备氮、磷脱除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氮、磷的控制势必会越来越受... 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是水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70年代起,氮、磷污染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不具备氮、磷脱除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氮、磷的控制势必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简要介绍在实验室研究和万吨级的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高浓度活性污泥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该工艺可在基本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使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在保持较高的BOD5,COD去除率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连续进水 间歇曝气 脱氮 除磷
下载PDF
连续/间歇曝气改良一体化氧化沟处理生活污水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锋平 解东 戴红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48,共3页
为了提高改良一体化氧化沟(MIOD)的除磷效率和降低运行能耗,分别对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曝气1h/停曝1h)2种运行方式下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曝气运行方式下系统对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 为了提高改良一体化氧化沟(MIOD)的除磷效率和降低运行能耗,分别对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曝气1h/停曝1h)2种运行方式下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曝气运行方式下系统对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28%、91.14%、73.09%;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下系统对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22%、93.57%、81.33%。(2)与连续曝气运行方式相比,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下MIOD不仅除磷效果好,而且运行能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一体化氧化沟 连续曝气 间歇曝气 脱氮除磷
下载PDF
接种-连续进水低温启动曝气生物滤池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文文 李金城 +5 位作者 施钦 沈雨樨 莫德清 彭世聪 温富宁 孙立群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8-572,共5页
在水温为5~15℃及气水比为7∶1条件下,采用接种-连续进水法对处理乡镇污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20、10、7 h时,COD、TOC、NH3-N、TP的去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进水,在温度为5~10℃... 在水温为5~15℃及气水比为7∶1条件下,采用接种-连续进水法对处理乡镇污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20、10、7 h时,COD、TOC、NH3-N、TP的去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进水,在温度为5~10℃、水力停留时间7 h、气水比7∶1条件下,BAF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5%和30%,此时确定BAF挂膜启动完成。本试验避免了低温启动曝气生物滤池过程中因加温而增加能耗,为低温挂膜启动曝气生物滤池提供快速、节能的操作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启动 接种-连续进水法 曝气生物滤池 乡镇污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