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拟驾驶的借道左转驾驶人视觉特性研究
1
作者 丁柏群 闫艳红 +1 位作者 杨柳 宋子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借道左转是一种缓解左转车流压力的新型交通组织方法,通过信号灯时空调配借用对向车道为左转待行区,提高相位内左转车辆通行能力。笔者运用驾驶模拟平台,建立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仿真场景;结合眼动追踪系统,获取驾驶人借道左转过程... 借道左转是一种缓解左转车流压力的新型交通组织方法,通过信号灯时空调配借用对向车道为左转待行区,提高相位内左转车辆通行能力。笔者运用驾驶模拟平台,建立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仿真场景;结合眼动追踪系统,获取驾驶人借道左转过程中视觉特性参数的变化;通过瞳孔变化和眼动行为,分析驾驶人心理紧张程度及其与行车风险的关联。结果表明:识读借道左转标识及分隔带开口、到达分隔带开口和到达借用车道停车线几个位置,是驾驶人瞳孔面积变化和持续注视时间、注视兴趣区域变化以及扫视频率骤增的集中点,反映出相应位置驾驶人风险感知强、心理负荷大;借道左转短期注视行为较多,注视时长差距较大,表明该过程驾驶人关注目标多、摄取信息密集且处理难度悬殊,需要进行高强度的信息处理;累计扫视时间占比高于普通左转,且以5°以下小角度扫视为主,反映出借道左转过程环境信息复杂、行车风险较大,驾驶人搜索、对比分析的需求更高,扫视主要是为了捕捉关注目标和补充注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借道左转 驾驶模拟 驾驶人 视觉特性 行车风险
下载PDF
信控交叉口借道左转设计的延误优化研究
2
作者 张生 滕康明 苏伟鹏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准确分析交叉口借道左转设计的左转延误,针对现有的延误模型的不足,建立一个合适的延误优化模型,并提升其设置的科学性。先对逆向车道长度进行优化;再通过分析左转车辆的累计到达驶离曲线,以左转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一种新的考... 为准确分析交叉口借道左转设计的左转延误,针对现有的延误模型的不足,建立一个合适的延误优化模型,并提升其设置的科学性。先对逆向车道长度进行优化;再通过分析左转车辆的累计到达驶离曲线,以左转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一种新的考虑预信号延误的优化模型;最后,以长沙市芙蓉中路一个交叉口为实例,进行验证,分析左转到达流率对借道左转设计延误的影响及逆向车道长度对左转车均延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左转流率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借道左转设计的优势,该模型的左转延误下降可达59.21%;当左转流量偏低时,预信号位置的延误占比较大,随着左转流量的增大,传统车道和逆向车道的延误占比逐步增加。该研究可以准确评价借道左转设计的实用性和优劣程度,对借道左转设计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道左转设计 累计到达驶离模型 左转延误 预信号 逆向左转车道
下载PDF
Optimal control of automated left-turn platoon at contraflow left-turn lane intersections
3
作者 Hanyu Yang Jing Zhao Meng Wang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EI 2022年第3期206-214,共9页
Purpose–This study aims to propose a 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model for automated left-turn platoon at contraflow left-turn lane(CLL)intersection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e lateral lane change control and t... Purpose–This study aims to propose a 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model for automated left-turn platoon at contraflow left-turn lane(CLL)intersection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e lateral lane change control and the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in the control horizon ar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objective of maximizing traffic efficiency and smoothness.The proposed model is cast into 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then solved by the branch-and-bound technique.Findings–The proposed model has a promising control effect under different geometric controlled conditions.Moreover,the proposed model performs robustly under various safety time headways,lengths of the CLL and green times of the main signal.Originality/value–This study proposed a 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model for automated left-turn platoon at CLL intersections.The lateral lane change control and the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in the control horizon ar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objective of maximizing traffic efficiency and smoot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flow left-turn lane intersections Automated vehicle platoon Optimal control Vehicular trajectory Automated vehicles Connected vehicles Cooperative intelligence Following control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V2V)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借道左转设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赵展轮 汤雅杰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借道左转作为一种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交通管理措施,应用广泛。为了使借道左转的使用效果最优,总结借道左转的适用条件和实际运行的4个阶段,提出通过确定左转预信号相位和借道左转车道长度的方法,进行借道左转方案设计。首先,以单位时... 借道左转作为一种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交通管理措施,应用广泛。为了使借道左转的使用效果最优,总结借道左转的适用条件和实际运行的4个阶段,提出通过确定左转预信号相位和借道左转车道长度的方法,进行借道左转方案设计。首先,以单位时间借道左转的车辆数为评价标准,分析车道长度变化对借道左转实施效果的影响;其次,归纳出不同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得出最优借道左转车道长度与其他变量的转换方法,并推导出合适的左转预信号相位方案;最后,通过VISSIM软件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证明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道左转 左转预信号相位 车道长度 交叉口
下载PDF
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借道左转车道设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童蔚苹 杨丽 +3 位作者 刘菲菲 徐志红 王健 刘志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3期397-402,共6页
针对借道左转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研究借道左转车道设置条件,提出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主信号、预信号借道左转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以及进出口车道平衡度评价指标.以苏州市人民路-十梓街交叉口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VISSIM仿真,对... 针对借道左转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研究借道左转车道设置条件,提出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主信号、预信号借道左转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以及进出口车道平衡度评价指标.以苏州市人民路-十梓街交叉口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VISSIM仿真,对比分析优化前后交叉口中各车道的延误指标、平衡度指标及二者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优化后交叉口各相位车均延误减少的同时,车道平衡度更加趋向合理,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即延误指标和平衡度指标均能有效评价交叉口的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道左转车道 信号配时 仿真分析 车均延误 平衡度
下载PDF
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几何设计及信号配时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浪 王健 +1 位作者 杨滨毓 朱湧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5,107,共12页
为解决单开口式(即仅有1个预信号开口)逆流左转车道(即通过预信号控制动态借用的出口车道)的长度与左转交通需求匹配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单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1种双开口式(即设置2个预信号开口)逆流左转车道的设... 为解决单开口式(即仅有1个预信号开口)逆流左转车道(即通过预信号控制动态借用的出口车道)的长度与左转交通需求匹配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单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1种双开口式(即设置2个预信号开口)逆流左转车道的设计及控制方法。结合逆流左转车道的车辆运行规则,分析单开口式、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上车辆排队行为特征差异,构建逆流左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和延误计算模型。考虑主预信号协调控制、饱和度、交通波传递等约束条件,以车均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0-1变量表示各个预信号开口是否启用,将常规设计、单开口式、双开口式信号配时整合到1个统一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中,并给出逆流左转车道长度的设计依据。通过案例分析发现:①在逆流左转车道长度为80 m时,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幅度最大;②当通行能力满足需求时,逆流左转车道长度越短,交叉口延误降低越明显;③若为保证通行能力而采用较长的逆流左转车道时,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通行效率优于单开口式;④综合考虑延误、通行能力等因素,单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长度宜设置为40~60 m,而双开口式宜设置为80 m左右;⑤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启用每个预信号开口,应用较为灵活,适用于各种流量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逆流左转车道 车道几何设计 信号优化配时 出口道左转交叉口 借道左转车道
下载PDF
借道左转交叉口的适用条件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罗丹丹 陈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5,31,共6页
基于车流波动理论和VISSIM软件仿真分析,研究交叉口适宜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车流量临界条件。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得到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临界计算公式,以实例计算和VISSIM仿真分析进行验证,并基于VISSIM软件,对交叉口设置借道左转车道前后... 基于车流波动理论和VISSIM软件仿真分析,研究交叉口适宜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车流量临界条件。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得到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临界计算公式,以实例计算和VISSIM仿真分析进行验证,并基于VISSIM软件,对交叉口设置借道左转车道前后各运行指标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左转车流量较小并以不饱和流率驶入借道左转车道时,不宜设置借道左转车道,在适宜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流量条件下,借道左转车道的设置能有效提高交叉口左转通行能力,并降低左转车辆的平均延误、行程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时间等,借道左转车道的设置不一定会增加左转车辆的停车次数,其与左转车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道左转 波动理论 仿真分析 临界条件 评价指标
下载PDF
考虑逆向可变车道的预信号公交优先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予瑞 刘昱岗 郑帅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2年第3期68-80,共13页
为提高交叉口公交车辆通行效率,提出一种考虑逆向可变车道的预信号公交优先控制方法。假设车辆到达服从均匀分布,基于车流组织规则,构建交叉口车均延误计算模型,再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考虑周期时长、饱和度、主预信号控制、功... 为提高交叉口公交车辆通行效率,提出一种考虑逆向可变车道的预信号公交优先控制方法。假设车辆到达服从均匀分布,基于车流组织规则,构建交叉口车均延误计算模型,再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考虑周期时长、饱和度、主预信号控制、功能路段长度等约束,建立信号配时优化模型,最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在交叉口饱和度为0.85的条件下,与常规交叉口、串联交叉口相比,本方法可有效降低人均延误并提高通行能力。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随着车辆到达率增加,本方法降低人均延误的效果越明显;当直行公交在同向车流中占比25%~35%或左转公交在同向车流中占比15%~25%时,应用本方法效果更好;实际应用中,综合待行区、渐变段等功能路段长度宜取最小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优先 逆向可变车道 模拟退火算法 预信号 人均延误
下载PDF
一种新型借道左转应用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耿华 《现代交通技术》 2019年第2期55-58,共4页
传统借道左转应用方式为直接借用一定长度对向出口车道供本向左转车辆使用,以此缓解左转车道交通压力,提高路口交通通行效率。而在对向出口道通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若本向进口道左转车道通行能力尚有剩余,亦可考虑利用借道左转思维解决... 传统借道左转应用方式为直接借用一定长度对向出口车道供本向左转车辆使用,以此缓解左转车道交通压力,提高路口交通通行效率。而在对向出口道通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若本向进口道左转车道通行能力尚有剩余,亦可考虑利用借道左转思维解决问题。通过对借道左转设置的条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借道左转应用方法,将本向左转车道借给对向出口车道进行共用,使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基于广州市东风东路农林下路路口应用实例,分析该应用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道左转 左转车道 出口车道 通行能力
下载PDF
平面交叉口借道左转组织方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永顺 韩凤春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2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借道左转车道组织方式的应用效果,本文以威海市世昌大道-古寨西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道路几何条件和交通控制参数调查,探讨借道左转车道的可实施性,将该交叉口西进口道可变导向车道变为直行车道,同时增设一条借道左转车道。通... 为研究借道左转车道组织方式的应用效果,本文以威海市世昌大道-古寨西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道路几何条件和交通控制参数调查,探讨借道左转车道的可实施性,将该交叉口西进口道可变导向车道变为直行车道,同时增设一条借道左转车道。通过Vissim交通仿真对两种左转组织方式的运行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设置借道左转车道使交叉口车辆停车次数、车辆延误、出行时间和排队长度分别减少了7.2%、9.3%、20.6%和30.5%,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借道左转 可变导向车道 VISSIM仿真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借道左转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晶晶 王健 张和东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3期10-13,共4页
为了降低道路交叉口车辆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能,利用借道左转技术对左转车流量大而左转车道数受限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车道空间优化。阐述了借道左转的概念和原理,介绍了其适用的交叉口形式与相应设置要求,选取了衢州市衢江中路—新... 为了降低道路交叉口车辆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能,利用借道左转技术对左转车流量大而左转车道数受限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车道空间优化。阐述了借道左转的概念和原理,介绍了其适用的交叉口形式与相应设置要求,选取了衢州市衢江中路—新河沿交叉口作为借道左转应用的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借道左转虽在减缓交叉口的车辆延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具有较显著的应用价值,但该方法的实施具有自身局限性,需根据交叉口实际道路条件和车流量特征综合论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组织管理 城市道路 借道左转 交叉口 优化 通行能力
下载PDF
考虑掉头交通流冲突的借道左转组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盖浩 贾志绚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29-334,共6页
针对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路口,借道左转车流易与路口掉头车流产生冲突的问题,提出利用借道左转路段开口进行掉头的解决方法。首先归纳总结了该方法的可实施条件,然后对借道左转方式下车流冲突所产生的延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延误分析拟定... 针对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路口,借道左转车流易与路口掉头车流产生冲突的问题,提出利用借道左转路段开口进行掉头的解决方法。首先归纳总结了该方法的可实施条件,然后对借道左转方式下车流冲突所产生的延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延误分析拟定解决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可路段掉头借道左转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路口掉头车流与借道左转车流的冲突,进一步改善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道左转 掉头 车流冲突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平面交叉口借道左转设置研究与效果评估
13
作者 赵丹 牛学军 +1 位作者 张书豪 魏佳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75-2982,共8页
借道左转是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之一。分析借道左转的设置参数,确定"借道"长度、"借道"车道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设置借道左转的约束条件,并从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三方面确定适用条件;以一实际交叉口为例进行分... 借道左转是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组织方式之一。分析借道左转的设置参数,确定"借道"长度、"借道"车道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设置借道左转的约束条件,并从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三方面确定适用条件;以一实际交叉口为例进行分析,运用VISSIM软件对其加设借道左转前后的进口道相关指标进行仿真评价,优化借道左转的配时方案,并验证此交叉口设置借道左转车道的可行性以及优势,证明借道左转使交叉口延误降低。研究成果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借道左转设置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组织 借道左转 交叉口 交通仿真 延误
原文传递
交叉口借道左转方案的交通安全仿真研究
14
作者 张柯宇 贾志绚 范英飞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66-570,共5页
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现对交叉口时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借道左转的控制方式。分析了借道左转适用条件,以借道左转预信号设置的点位、启亮时间和绿灯时间为参数构建了量化模型。以实际交叉口为例,进行借道左转的方案设计,通过VISSI... 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现对交叉口时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借道左转的控制方式。分析了借道左转适用条件,以借道左转预信号设置的点位、启亮时间和绿灯时间为参数构建了量化模型。以实际交叉口为例,进行借道左转的方案设计,通过VISSIM仿真,对比设置借道左转方案前后交叉口的冲突风险占比和延误指标,结果显示设置借道左转后,总冲突风险降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左转的通行效率,有效的缓解了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左转交通流 借道左转 预信号 安全仿真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交通组织分析
15
作者 孙茜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第5期175-176,共2页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升高,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对居民正常出行造成干扰,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出行风险。本文以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疏导有效性为目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交通组织进行研究。文章先对借道左转的原理与...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升高,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对居民正常出行造成干扰,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出行风险。本文以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疏导有效性为目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交通组织进行研究。文章先对借道左转的原理与特点进行概述,然后阐述借道左转交通组织的应用条件和设置要点,最后借助实际案例开展具体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交叉口 交通拥堵 借道左转 交通组织
下载PDF
逆向左转交叉口的全感应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
16
作者 徐洪峰 陈虹瑾 +1 位作者 张栋 陆千惠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5,共12页
逆向左转交叉口已在中国70余个城市实现常态化应用,各地却始终没有形成设置和运用配套交通控制设施的统一做法。当公交专用车道穿过逆向左转交叉口时,必须考虑如何实施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基于此,针对十字形逆向左转交叉口提出一种全感... 逆向左转交叉口已在中国70余个城市实现常态化应用,各地却始终没有形成设置和运用配套交通控制设施的统一做法。当公交专用车道穿过逆向左转交叉口时,必须考虑如何实施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基于此,针对十字形逆向左转交叉口提出一种全感应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该技术对信号灯设置、信号相位设置、相位显示顺序选择和交通流数据采集提出具体要求。以消除逆向左转车道的交通安全风险、加快优先车辆的运行速度、减少机动车相位的绿灯浪费为目标,设计5组逻辑规则,构成信号控制算法,向优先车辆提供绿灯延长和绿灯早启服务,自动调整机动车相位的绿灯时长、预左转相位的红灯时长和绿灯时长。选取1个典型的十字形常规交叉口和1个十字形逆向左转交叉口作为试验对象,利用Vissim创建虚拟道路交通环境。在交通仿真试验中,通过D-最优设计生成1000个高负荷交通需求场景,共进行3000次仿真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就应用全感应信号控制技术的交叉口而言,设置逆向左转车道会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影响交叉口性能,对于降低全体车辆平均延误有明显效果,对于降低优先车辆平均延误有一定效果;就逆向左转交叉口而言,将全感应信号控制技术升级成全感应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会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影响交叉口性能,对于降低优先车辆平均延误有明显效果,不会明显提高甚至还会经常性地降低全体车辆平均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叉口 全感应信号控制 公交信号优先 逆向左转车道
原文传递
双开口式出口道左转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浪 王健 +1 位作者 杨滨毓 朱湧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26-2838,共13页
为解决在综合功能区设置过长时单开口式出口道左转交叉口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双开口式出口道左转交叉口控制策略。通过解析单、双开口式运行机理,构建逆流左转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以机动车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信号配... 为解决在综合功能区设置过长时单开口式出口道左转交叉口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双开口式出口道左转交叉口控制策略。通过解析单、双开口式运行机理,构建逆流左转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以机动车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结果表明,若常规左转车道数等于预信号开口车道数,两种开口方式理论通行能力是相同的,而当常规左转车道数大于预信号开口车道数时,双开口式的理论通行能力大于单开口式;敏感性分析发现出口道左转交叉口理论通行能力随综合功能区总长度、左转比例的变化总体上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双开口式综合功能区总长度宜在80~1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信号配时 线性规划 出口道左转交叉口 逆流左转车道
原文传递
非常规交叉口设计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安实 宋浪 +2 位作者 王健 王雅晴 胡晓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共20页
为促进非常规交叉口设计在中国的创新应用,选取U型回转、菱形互通式立交、借用出口车道左转、串联交叉口、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系统梳理了各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的几何布局、信号相位相序方案和控制策略,从理论研究和交通安全效... 为促进非常规交叉口设计在中国的创新应用,选取U型回转、菱形互通式立交、借用出口车道左转、串联交叉口、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系统梳理了各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的几何布局、信号相位相序方案和控制策略,从理论研究和交通安全效益层面回顾了近10年来非常规交叉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各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常规交叉口信号配时建模和求解没有困难,且大多文献采用精确求解算法;非常规交叉口效益评估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不同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U型回转不宜设在左转比例过高的交叉口,菱形互通式立交适合于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借用出口车道左转在左转比例较高的交叉口表现较好,串联交叉口在过饱和状态下的效益最优,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在对称需求下的效益更佳;在交通安全方面,设置U型回转和菱形互通式立交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其他几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由于数据量较少或缺乏数据,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因非常规交叉口运行规则与驾驶人的认知存在差异,在开放初期驾驶人会存在困惑,采用驾驶人培训、前车提示和交警现场引导等措施是有效的,自动驾驶技术与非常规交叉口设计相结合更有望加快非常规交叉口的应用和推广;整体来看,U型回转、借用出口车道左转和串联交叉口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良好,菱形互通式立交在中国的适用性还需结合国内交通现况进一步探讨,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由于运行规则复杂,需先试点运行再逐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非常规交叉口 综述 U型回转 菱形互通式立交 借用出口车道左转 串联交叉口 连续流交叉口 平行流交叉口 移位左转
原文传递
基于通行能力的借对向车道左转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童蔚苹 袁诗琳 +2 位作者 刘菲菲 徐志红 王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5,共9页
借道左转是一种在交叉口现有车道设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更多的左转车辆可以快速通过交叉口而借用对向出口车道进行左转的新型交通组织方式。该交通组识方式适用于当前有专用左转信号相位且左转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基于苏州市... 借道左转是一种在交叉口现有车道设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更多的左转车辆可以快速通过交叉口而借用对向出口车道进行左转的新型交通组织方式。该交通组识方式适用于当前有专用左转信号相位且左转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基于苏州市人民路-十梓街交叉口的实际运行困境,在该交叉口进口道进行借对向车道左转的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以此来提高交叉口的交通流通行效率。通过分析车流到达情况和车道使用情况,基于传统交叉口通行能力公式,建立借道左转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接着以左转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以预信号时长、借道左转车道的开口位置为优化变量,建立了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模型,并采用迭代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利用人民路-十梓街交叉口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所建立的优化控制方案进行验证,证明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借道左转方案可以提高左转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进口道延误,提高交叉口的整体运行效率;对于设置了借道左转车道的两个南北向进口道,左转车道的平均延误分别降低了35%和33%,平均排队长度也有显著下降,且对没有设置借道左转的东西进口道影响较小,说明该借道左转组织方案在左转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适用性良好,具有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控制优化 通行能力模型 借对向车道左转 交叉口设计 VISSIM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