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该过程转录组变化
1
作者 李鑫 慈百全 +1 位作者 王佳佳 王峰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被膜的致病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给临...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被膜的致病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给临床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医疗设备表面细菌的清除带来很大的困难。使用结晶紫染色法、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实验、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等方法研究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降解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并采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获取其关键模块,进行GO功能注释,并构建其调控因子网络。纯化获得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重组蛋白,实验中发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显微镜下观察到作用后的生物被膜密度显著变小,说明其能达到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效果。进而通过转录组和WGCNA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关键调控模块及分子网络。裂解酶TSPphg显示了良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抑制效果,解析出了该过程中的差异基因、特征性调控模块及核心因子网络,为抗生素替代、生物被膜的清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裂解酶 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代谢通路 核心驱动因子
下载PDF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二元分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2
作者 仪明洁 曹彧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展阶段,压制法的运用是细石叶技术成熟的关键,细小化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细石叶使用功能上的区别并不显著。因而在实践层面上,细石叶技术的判定应重视石核和产品形态、技术生产流程、产品的使用意义、强调剥片策略分析,不应限定细石叶的剥制方法。末次盛冰期时,华北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日本北部等所构成的“北方区域”形成分别以船形石核、两面预制的楔形石核为主的二元分化格局,虽然出现过文化上的交叉融合,但是两个区存在以宽、窄楔形石核为主的现象,二元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成熟、分化与H3、H2、末次盛冰期几次冷事件间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显示出环境驱动力仍然是导致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叶 起源 船形石核 楔形石核 环境驱动力
原文传递
基于NiosⅡ的LCD驱动IP核的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向荣 陈祖希 霍伟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6-247,259,共3页
针对不同型号液晶屏之间的驱动差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iosⅡ的LCD驱动的IP核设计方法。研究基于NIOSⅡ的LCD驱动IP核的体系结构及其软件实现过程。经过测试,所设计的LCD驱动IP核能够应用于不同型号的液晶屏,且运行稳定。
关键词 NiosⅡ处理器 IP核 LCD驱动
下载PDF
“强光一号”加速器电路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涛 丛培天 +3 位作者 张国伟 王亮平 张信军 呼义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7-900,共4页
估算了"强光一号"加速器脉冲变压器、传输线、水开关等部分的电路参数,建立了非线性磁芯电路模型和脉冲功率源电路模型,进行了硅钢磁芯特性实验、直线脉冲变压器模块和加速器的电路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表明... 估算了"强光一号"加速器脉冲变压器、传输线、水开关等部分的电路参数,建立了非线性磁芯电路模型和脉冲功率源电路模型,进行了硅钢磁芯特性实验、直线脉冲变压器模块和加速器的电路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表明,当前运行状态下直线脉冲变压器磁芯并没有达到励磁饱和状态,若将初级储能电容由2.8μF改为4.0μF,充电35 kV不影响加速器输出参数,而且为加速器进一步增加储能、提高输出指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一号”加速器 直线脉冲变压器 磁芯 传输线
下载PDF
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建飞 吴佳 徐欣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0期110-112,115,共4页
PCI 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支持点对点传输以及热插拔等特点。首先,介绍PCI Express总线的发展与体系构架。然后结合采用Xilinx公司的FPGA与PHY器件设计采集设备的过程,详细介绍硬件系统的电路设计,以及采... PCI 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支持点对点传输以及热插拔等特点。首先,介绍PCI Express总线的发展与体系构架。然后结合采用Xilinx公司的FPGA与PHY器件设计采集设备的过程,详细介绍硬件系统的电路设计,以及采用Xilinx Pipe Core实现PCI Express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和使用WinDriver开发简单的驱动程序。结合PCI Express总线设计的采集设备,整体性能可以显著提高,其必将取代以往各种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EXPRESS 热插拔 PHY PIPE core Windriver驱动程序
下载PDF
CPCI系统中PCI总线接口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孔超 谢时根 +3 位作者 刘垚 吴长瑞 李加蕾 蔡慧智 《微计算机应用》 2010年第10期50-56,共7页
为构建一个紧凑、灵活的CPCI系统,在IP核的基础上,采用FPGA来实现PCI总线接口电路。为克服PCI核突发传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口RAM的带备份功能的同步FIFO和主设备突发传送模块的设计。在驱动开发的基础上,对该接口电路和... 为构建一个紧凑、灵活的CPCI系统,在IP核的基础上,采用FPGA来实现PCI总线接口电路。为克服PCI核突发传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口RAM的带备份功能的同步FIFO和主设备突发传送模块的设计。在驱动开发的基础上,对该接口电路和PLX公司生产的PLX9056的PCI总线的实测性能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基于IP核的PCI接口电路总体性能优于PLX9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I系统 PCI总线 IP核 驱动开发
下载PDF
磁芯伏秒数对直线变压器驱动源输出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周良骥 邓建军 +6 位作者 陈林 谢卫平 丰树平 关永超 吴守东 任靖 李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介绍了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中磁芯的工作原理,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磁芯伏秒数对LTD输出参数的影响。通过调整磁芯伏秒数、磁芯复位状态和负载阻值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判断磁芯饱和的依据主要有输出电压显著降低... 介绍了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中磁芯的工作原理,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磁芯伏秒数对LTD输出参数的影响。通过调整磁芯伏秒数、磁芯复位状态和负载阻值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判断磁芯饱和的依据主要有输出电压显著降低、输出脉冲脉宽减小及回路过阻尼状态下出现反向脉冲等;反向电流对磁芯具有复位效应,一定条件下可将磁芯完全复位。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的结果。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利用磁芯饱和效应进行波形调节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磁芯 伏秒数 饱和 波形调节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网站安全防护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薛辉 邓军 叶柏龙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了及时、高效地阻止黑客对网页文件的篡改,并对被篡改的页面文件进行及时修复还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过滤驱动技术+事件触发技术+核心内嵌技术"架构的网站安全防护系统。事件触发技术负责自动实时监测,若有网页被篡改,通过... 为了及时、高效地阻止黑客对网页文件的篡改,并对被篡改的页面文件进行及时修复还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过滤驱动技术+事件触发技术+核心内嵌技术"架构的网站安全防护系统。事件触发技术负责自动实时监测,若有网页被篡改,通过过滤驱动技术和核心内嵌技术立即删除被篡改网页,停止Web服务。与传统的网页防篡改产品相比,系统可以对网页的非法篡改做出更为敏捷快速的反应,对系统资源占用更少。同时兼容其他安全产品,形成深度防护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受保护网站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 核心内嵌 过滤驱动 密码水印 网页篡改
下载PDF
基于双口RAM实现双核通信模块的驱动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必超 曹彪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4,共5页
传统单核心控制器受制于硬件结构相对封闭,可控参数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艺过程控制的灵活性。设计一种开放式的控制器,实现过程控制网络化是当今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文章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使用高速双端口RAM芯片CY7C024AV2,... 传统单核心控制器受制于硬件结构相对封闭,可控参数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艺过程控制的灵活性。设计一种开放式的控制器,实现过程控制网络化是当今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文章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使用高速双端口RAM芯片CY7C024AV2,提出一种模块化的DSP与ARM的双核通信模块方案及其驱动程序的设计,实现了控制器的双核数据通信功能,为控制器的网络智能控制建立了软件基础。实验证明,该驱动程序的支持下控制器的双核数据通信性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双核 物联网 驱动程序
下载PDF
直线型脉冲变压器模块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志鹏 钱宝良 +2 位作者 杨汉武 杨实 余小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6-1570,共5页
介绍了短脉冲应用中磁芯的选取,设计了一台两路并联馈电的单模块直线型脉冲变压器驱动源(LTD)装置。在低压情况下测试了装置对不同脉宽信号的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级脉冲形成网络提供的输出阻抗约5Ω,脉宽约3μs的近似方波信号对... 介绍了短脉冲应用中磁芯的选取,设计了一台两路并联馈电的单模块直线型脉冲变压器驱动源(LTD)装置。在低压情况下测试了装置对不同脉宽信号的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级脉冲形成网络提供的输出阻抗约5Ω,脉宽约3μs的近似方波信号对装置进行了高压实验,得到了匹配负载情况下LTD次级上的输出电压波形,和脉冲形成网络的输出波形得到了很好的吻合。建立了相应的LTD电路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推导了模型对有限上升前沿脉冲的响应,证明了励磁电感偏小是造成实验中LTD装置输出电压幅值明显低于充电电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长脉冲 磁芯
下载PDF
Linux多核环境网卡驱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萌萌 张俊 沈亮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年第10期223-227,共5页
Linux多核环境下网卡驱动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网卡接收数据包首先通过硬件中断响应,然后NAPI机制调度,启用软件中断把数据包向网络层传递.通过分析网卡接收数据的过程,对网卡驱动做了优化,做了相应实验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在一... Linux多核环境下网卡驱动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网卡接收数据包首先通过硬件中断响应,然后NAPI机制调度,启用软件中断把数据包向网络层传递.通过分析网卡接收数据的过程,对网卡驱动做了优化,做了相应实验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环境 网卡驱动 中断 NAPI
下载PDF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磁芯能量传递效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国强 王庆峰 +1 位作者 刘庆想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1-215,共5页
磁芯是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关键部件之一,起着初、次级能量传递和次级电压感应叠加的作用,磁芯的能量传递效率对LTD系统的效率、体积和重量影响显著。对LTD系统中影响磁芯能量传递效率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利用Pspice软件的非... 磁芯是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关键部件之一,起着初、次级能量传递和次级电压感应叠加的作用,磁芯的能量传递效率对LTD系统的效率、体积和重量影响显著。对LTD系统中影响磁芯能量传递效率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利用Pspice软件的非线性磁芯模型对磁芯的工作过程和损耗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对LTD磁芯的能量传递效率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在工作电压为20kV时、脉宽约220ns时,在2.8Ω负载上获得了大于60%的能量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磁芯 涡流损耗 能量传递效率
下载PDF
SOPC中NiosⅡ的LCD显示驱动IP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勇 沈斌 熊伟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年第6期16-18,共3页
针对SOPC Builder系统没有提供128064液晶模块驱动的问题,以CBG128064液晶模块为例,采用有限状态机,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了显示驱动IP核,并构建了基于NiosⅡ嵌入式处理器的片上系统。通过把显示驱动IP核下载到Cyclone系列FPGA上,验证... 针对SOPC Builder系统没有提供128064液晶模块驱动的问题,以CBG128064液晶模块为例,采用有限状态机,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了显示驱动IP核,并构建了基于NiosⅡ嵌入式处理器的片上系统。通过把显示驱动IP核下载到Cyclone系列FPGA上,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sⅡ嵌入式处理器 显示驱动 IP核
下载PDF
快脉冲直线变压器驱动源模块的原理及实验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良骥 邓建军 +6 位作者 陈林 谢卫平 丰树平 关永超 吴守东 任靖 李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49-1752,共4页
介绍了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产生快脉冲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优势,阐述了快脉冲LTD模块设计的要点,设计了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00ns的快脉冲LTD模块,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得到该LTD模块充电士16kV时,短路放电的电流峰值... 介绍了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产生快脉冲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优势,阐述了快脉冲LTD模块设计的要点,设计了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00ns的快脉冲LTD模块,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得到该LTD模块充电士16kV时,短路放电的电流峰值为23.7kA,电流振荡1/4周期为69.6ns;充电±50kV驱动0.850负载时,电流峰值为41.4kA,上升时间为36.8ns(10%-90%)和60.8ns(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快脉冲模块 磁芯 开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截获技术的仪器状态监测方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宏宇 王丰贵 +1 位作者 王文良 王书士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1-243,共3页
针对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工作状态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串口的数据流监测方案,采用纯软件的方式,规避硬件监测的风险,通过截获串口与仪器设备之间的数据流进行模式匹配,实现仪器状态监测。为提高数据流变化的检测效率,采用加权的... 针对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工作状态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串口的数据流监测方案,采用纯软件的方式,规避硬件监测的风险,通过截获串口与仪器设备之间的数据流进行模式匹配,实现仪器状态监测。为提高数据流变化的检测效率,采用加权的核拟合密度估计算法代替传统的M-核估计方法,降低系统资源的占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过滤器驱动 状态监测 核拟合
下载PDF
快放电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磁芯脉冲损耗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志国 孙凤举 +7 位作者 邱爱慈 姜晓峰 梁天学 尹佳辉 刘鹏 魏浩 张鹏飞 张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4-528,共5页
建立了快脉冲磁芯损耗特性测试平台,对比研究了50μm的DG6硅钢和25μm的2605TCA非晶两种材料磁芯损耗特性;采用一种新的特征参量(磁芯单位面积上激磁电压陡度)来规范磁芯的激磁电压条件,使得实验结果与快放电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实际工... 建立了快脉冲磁芯损耗特性测试平台,对比研究了50μm的DG6硅钢和25μm的2605TCA非晶两种材料磁芯损耗特性;采用一种新的特征参量(磁芯单位面积上激磁电压陡度)来规范磁芯的激磁电压条件,使得实验结果与快放电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实际工作条件下磁芯性能具有可比性;通过测量初级漏电流及次级开路电压,获得了相同激磁条件下两种磁芯等效损耗电阻的大小,50μm的DG6硅钢磁芯损耗约为25μm的2605TCA非晶磁芯损耗的4倍;计算了两种材料磁芯总损耗中涡流损耗所占的比例,50μm的DG6硅钢磁芯涡流损耗占总损耗的75%,25μm的2605TCA非晶磁芯涡流损耗占总损耗的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放电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磁芯 DG6硅钢 2605TCA非晶 损耗电阻 涡流 激磁电压陡度
下载PDF
快放电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磁芯脉冲磁化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国 孙凤举 +5 位作者 姜晓峰 梁天学 尹佳辉 魏浩 张鹏飞 张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0,共5页
针对25μm 2605TCA非晶涂层、25μm 2605SA1非晶夹膜和50μm DG6硅钢夹膜三种材料和工艺磁芯,对比研究了不同激磁条件下的磁化特性。结果表明:改变磁芯激磁条件,磁通密度变化量(ΔB)几乎不变,DG6硅钢夹膜磁芯和2605TCA非晶涂层磁芯ΔB均... 针对25μm 2605TCA非晶涂层、25μm 2605SA1非晶夹膜和50μm DG6硅钢夹膜三种材料和工艺磁芯,对比研究了不同激磁条件下的磁化特性。结果表明:改变磁芯激磁条件,磁通密度变化量(ΔB)几乎不变,DG6硅钢夹膜磁芯和2605TCA非晶涂层磁芯ΔB均为3.1T,2605SA1非晶夹膜磁芯ΔB仅为2.4T;不同激磁条件下,相对磁导率变化较为明显,三种磁芯相对磁导率均随激磁特征参数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当激磁特征参数由67V/(cm^2·ns)增加至129V/(cm^2·ns)时,2605SA1非晶夹膜磁芯最大相对磁导率由1800减小至1200,2605TCA非晶涂层磁芯最大相对磁导率由1100减小至400,相同激磁特征参数下2605TCA非晶涂层磁芯相对磁导率小于2605SA1非晶夹膜磁芯相对磁导率;DG6硅钢夹膜磁芯在快脉冲条件下磁化性能较差,最大相对磁导率仅为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放电直线型变压器 非晶磁芯 快脉冲 磁化特性 激磁电压陡度 相对磁导率
下载PDF
基于IGBT开关的重复频率直线变压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宏伟 李洪涛 +4 位作者 王传伟 赵越 刘金锋 袁建强 周良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3-2246,共4页
采用3 300V/1 200AIGBT开关及直线变压器的电路结构,实现了单模块时在0.57Ω负载上4.3kA的脉冲电流输出和模块串联时在2.2Ω负载上4.6kV的电压输出,猝发式重复频率达到200Hz。整个系统包括4个3 300V/1 200A的IGBT开关器件及相应的驱动... 采用3 300V/1 200AIGBT开关及直线变压器的电路结构,实现了单模块时在0.57Ω负载上4.3kA的脉冲电流输出和模块串联时在2.2Ω负载上4.6kV的电压输出,猝发式重复频率达到200Hz。整个系统包括4个3 300V/1 200A的IGBT开关器件及相应的驱动模块、缓冲模块、储能电容和磁芯等。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线性变压器的电路拓扑结构能够拓展固态IGBT开关的输出能力;直线变压器的电路结构结合固态IGBT开关能够很好地实现重复频率工作。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磁芯饱和及复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不采用复位而解决磁芯饱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直线变压器 重复频率 磁芯
下载PDF
直线型变压器磁芯伏秒特性与层间绝缘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庆峰 刘庆想 +2 位作者 高国强 张政权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33-2936,共4页
理论分析表明,磁芯的层间电压与带材厚度、带材宽度、加载在磁芯两端的工作电压成正比,与磁芯的有效截面积成反比。实验研究表明磁芯在处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氧化膜的耐压能力可以达到3.0~3.6V。当层间电压大于磁芯层间所能承受的最大... 理论分析表明,磁芯的层间电压与带材厚度、带材宽度、加载在磁芯两端的工作电压成正比,与磁芯的有效截面积成反比。实验研究表明磁芯在处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氧化膜的耐压能力可以达到3.0~3.6V。当层间电压大于磁芯层间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时,负载上输出波形将出现拐点,导致磁芯的磁感应强度利用率不能达到设计值。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减小带材宽度等方法,控制磁芯层间电压在3V以内,从而提高加载在磁芯两端的工作电压,充分利用磁芯磁感应增量至其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芯 层间耐压 直线型变压器 有效截面积 氧化膜 能量效率
下载PDF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驾证式考核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宁先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借鉴了机动车驾驶证考核模式,在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实施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驾证式考核,探索符合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发挥考试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核心能力 驾证式考核 理实一体化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