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张燕 王园 +5 位作者 杜涓 李施垚 郑越 王春媛 齐景伟 安晓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08,共8页
本实验旨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玉米芯中多糖、还原糖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玉米芯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105份微生物发酵的玉米芯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 本实验旨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玉米芯中多糖、还原糖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玉米芯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105份微生物发酵的玉米芯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和DNS法分别测定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不同预处方式和不同波长建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多糖模型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1阶导数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82、9.28、9.3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2.37;还原糖模型采用1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去趋势化(Detrend)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84、4.03、4.0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2.48;预测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85、0.88。本研究构建的NIRS模型校正和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均较大,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建立的模型有助于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活性成分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多糖 还原糖 近红外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不同进水硝酸盐浓度和温度下聚己内酯/玉米芯复合固体碳源的反硝化性能探究
2
作者 卢伟斌 胡海燕 +6 位作者 冯宇娜 李皓 汪鲁 崔正国 曲克明 宋盈盈 崔鸿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置3种INC和温度,测定了脱氮能效、有机物利用情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丰度来判定这2个因素对反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器最佳的INC为30 mg/L,60~90 d的平均硝酸盐去除率(NRE)达到99.12%,且无明显亚硝酸盐氮积累;在不同INC下,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丰度随INC升高而下降,分别为54.46%、39.96%和24.77%;T=25℃为最佳温度条件,其功能基因表达量除napA外均最高,后30 d的NRE为99.21%;T=30℃和T=25℃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丰度分别为55.86%和38.85%,而T=20℃的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28.87%);各系统的优势菌属都为红细菌属(Rhodobacter)。各系统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中,乙酸占比最高且其与丙酸的比值均>1,同时未检出丁酸,有利于反硝化进行。本研究认为,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形式的复合碳源可为海水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聚己内酯 玉米芯 反硝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玉米芯多孔碳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滕毅 徐丽慧 +3 位作者 潘虹 姚程健 李永贺 王黎明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以废弃玉米芯为原料,经氢氧化钾活化,高温炭化制备玉米芯多孔碳(CPC)。对CPC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炭化温度对CPC表面形貌的影响。当炭化温度为600℃时,制备的CPC粉末具有均匀的微观多孔粗糙结构。利用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 以废弃玉米芯为原料,经氢氧化钾活化,高温炭化制备玉米芯多孔碳(CPC)。对CPC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炭化温度对CPC表面形貌的影响。当炭化温度为600℃时,制备的CPC粉末具有均匀的微观多孔粗糙结构。利用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棉织物整理,制备了超疏水棉织物。对整理织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CPC与PDMS整理后棉织物的超疏水性能。结果表明,当CPC质量分数为0.5%,PDMS质量分数为4%时,整理棉织物水滴接触角达到156.9°,具有较好的超疏水、防污及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 玉米芯 超疏水 棉织物
下载PDF
发酵玉米芯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刘依莎 张巧娥 +3 位作者 许迟 吴仙花 李涛 梁小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9-104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玉米芯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的影响。选用60头体况良好、13月龄左右、体重[(395±32)kg]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玉米芯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的影响。选用60头体况良好、13月龄左右、体重[(395±32)kg]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10%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20%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3 d。结果显示:1)试验1、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1、2组瘤胃液氨态氮(NH_(3)-N)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对照组和试验1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各组瘤胃液pH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乙酸、丙酸、戊酸摩尔百分比及乙酸/丙酸值没有显著变化(P>0.05);2个试验组瘤胃液丁酸摩尔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3组肉牛瘤胃菌群中的主要优势菌门。试验1、2组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属水平上,3组的主要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目未鉴定属(unidentified Bacteroidales)。试验1、2组普雷沃氏菌科未鉴定属(unidentified 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1组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对照组Ruminococcus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试验2组的梭菌目未分类属(unclassified Clostridiales)和毛螺菌科未鉴定属(unidentified Lachn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发酵玉米芯能够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改善瘤胃发酵环境,同时影响瘤胃菌群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芯 西门塔尔杂交牛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菌群组成
下载PDF
玉米芯颗粒对风沙土毛管水运移和蒸发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丛文成 袁立敏 +1 位作者 蒙仲举 杨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为探索玉米芯在干旱地区的有效利用方式、提高其利用率,通过土柱模拟的方法,将1.5~6.0 mm玉米芯颗粒与风沙土混合开展吸水与蒸发试验。以未添加玉米芯的土柱为对照,设置10种添加玉米芯处理,对不同处理土柱的吸水量、湿润锋、蒸发量、蒸... 为探索玉米芯在干旱地区的有效利用方式、提高其利用率,通过土柱模拟的方法,将1.5~6.0 mm玉米芯颗粒与风沙土混合开展吸水与蒸发试验。以未添加玉米芯的土柱为对照,设置10种添加玉米芯处理,对不同处理土柱的吸水量、湿润锋、蒸发量、蒸发强度等进行测定,分析玉米芯及其用量对风沙土吸水、保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比对照低0.0%~76.3%,毛管水平均上升速率比对照低7.3%~78.7%,蒸发强度比对照低10.7%~64.2%。玉米芯添加量≤40%时,吸水量比对照高8.6%~16.2%;玉米芯添加量>40%时,吸水量比对照低1.1%~46.0%。毛管水上升高度与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水分补给量与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水分补给量与毛管水上升高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吸水条件下的Green-Ampt模型调整后可用于模拟混合土壤的毛管水上升过程。Rose蒸发模型能很好地表达混合土壤累计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为沙化土地治理、秸秆还田改良耕地等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风沙土 水分运移模型 毛管水上升 水分蒸发
下载PDF
一种用于黑曲霉扩大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6
作者 刘梦涵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67-170,175,共5页
阐述了用玉米芯颗粒为培养基的载体并添加黑曲霉生长所需的营养液而制备的黑曲霉孢子。玉米芯在通过外加营养物质,调整玉米芯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碳氮比1.0~2.0,氮磷比1.5~2.5,淀粉含量(质量分数)9.26%~13.36%。该种玉米芯培养... 阐述了用玉米芯颗粒为培养基的载体并添加黑曲霉生长所需的营养液而制备的黑曲霉孢子。玉米芯在通过外加营养物质,调整玉米芯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碳氮比1.0~2.0,氮磷比1.5~2.5,淀粉含量(质量分数)9.26%~13.36%。该种玉米芯培养基培养的黑曲霉孢子纯度高、数量多、质量好。培养的孢子接入到柠檬酸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再将得到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柠檬酸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产酸。该方法培养孢子不仅能够降低孢子培养成本,还能够提高黑曲霉孢子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后续柠檬酸发酵的质量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黑曲霉 孢子质量 稳定性
下载PDF
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流程
7
作者 卢政辉 柯斌榕 +4 位作者 王海霞 兰清秀 吴寿华 卫秀英 廖剑华 《东南园艺》 2023年第6期458-463,共6页
以木生菌菌渣、玉米芯为主要资源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的工艺流程为背景,对双孢蘑菇适宜的栽培条件、品种选择、培养料堆制、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贮藏、病虫害防控等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 以木生菌菌渣、玉米芯为主要资源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的工艺流程为背景,对双孢蘑菇适宜的栽培条件、品种选择、培养料堆制、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贮藏、病虫害防控等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供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玉米芯 循环利用 双孢蘑菇 流程
下载PDF
生物填料强化磷酸盐还原系统的去除效果研究
8
作者 徐丽 崔鹏 王金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0-376,共7页
目的 研究基于有机填料和固体吸附填料的磷酸盐还原系统除磷效果,探究不同条件下系统TP去除效率。方法 以玉米芯和硅藻土作为生物强化填料处理市政污水,以磷酸盐去除率和磷化氢产生量为指标,通过试验对比不同填料下的磷酸盐还原系统的... 目的 研究基于有机填料和固体吸附填料的磷酸盐还原系统除磷效果,探究不同条件下系统TP去除效率。方法 以玉米芯和硅藻土作为生物强化填料处理市政污水,以磷酸盐去除率和磷化氢产生量为指标,通过试验对比不同填料下的磷酸盐还原系统的处理能力。结果 发现玉米芯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温度为28℃,硅藻土最佳运行温度为31℃;两种反应器均适用于弱碱环境,最佳pH环境为7.5~8.0;粒径为8 mm的玉米芯填料与硅藻土填料具有最好的除磷能力和磷化氢产量;玉米芯与硅藻土填料生物强化反应器最佳搅拌速率为30 r/min,玉米芯填料生物强化反应器TP去除率达到76.21%,产气量最高可达138.77μg/L;硅藻土填料生物强化反应器TP去除率为74.26%,产气量最高可达116.78μg/L。结论 以玉米芯和硅藻土作为生物强化填料强化磷酸盐还原系统较为成功,去除效果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填料 玉米芯 硅藻土 磷化氢 磷酸盐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体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修伟业 王鑫 +5 位作者 李雨蒙 遇世友 黎晨晨 罗钰 周卓 马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6-196,共11页
为提升甜玉米芯多糖生物学活性,制备一种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SCP80-Cr),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及探究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CP80-Cr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反应温度74℃、多糖浓度3 mg/mL,反应时... 为提升甜玉米芯多糖生物学活性,制备一种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SCP80-Cr),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行表征及探究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CP80-Cr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1、反应温度74℃、多糖浓度3 mg/mL,反应时间60 min。SCP80-Cr中Cr元素重量百分比为21.08%,元素百分比为6.67%。对SCP80-Cr进行表征发现,SCP80-Cr几乎不含有蛋白、核酸、色素类物质,而Cr是以Cr-O及Cr-OH的形式与SCP80缔合,并具有较强的分子团聚特性。单糖组成测定说明SCP80-Cr单糖组成摩尔百分比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0.58:89.50:4.65:1.33:3.58。体外降糖实验结果表明,SCP80-Cr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_(50)分别为4.70±0.38 mg/mL和3.99±0.26 mg/mL;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CP80-Cr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IC_(50)分别为4.80±0.34 mg/mL和4.99±0.28 mg/mL,说明SCP80-Cr相比于SCP80具有更好的体外降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甜玉米芯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铬配合物 表征 体外降糖 体外抗氧化
下载PDF
玉米芯木质素低聚物超声波辅助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婧伊 马林 +2 位作者 王春鹏 储富祥 许玉芝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以玉米芯木质素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解聚制备了木质素低聚物,研究解聚条件对木质素低聚物产率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以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二维核磁共振谱(2D-HSQC NMR)与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表征木质素低聚... 以玉米芯木质素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解聚制备了木质素低聚物,研究解聚条件对木质素低聚物产率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以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二维核磁共振谱(2D-HSQC NMR)与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表征木质素低聚物。研究结果表明:较优条件为在甲醇/水(4∶1,体积比)作溶剂体系,木质素与溶剂固液比200∶1(g∶L),超声波(频率40 kHz,功率240 W)处理3 h。此条件下制备的木质素低聚物的产率达到40.2%,所得木质素低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为710,多分散指数(PDI)为1.62,保留了木质素的主要分子结构单元,同时其含总羟基10.49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木质素 解聚 超声波处理 低聚物
下载PDF
生物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油酸酯化性能的研究
11
作者 尹浩杰 卢美贞 +3 位作者 曹明贺 祝勤凯 刘彦岑 计建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121,共7页
以去除半纤维素的玉米芯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浓硫酸磺化制备了生物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用于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磺化温度、磺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 以去除半纤维素的玉米芯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浓硫酸磺化制备了生物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用于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磺化温度、磺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影响,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对油酸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300℃炭化3 h、25℃磺化4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基固体酸酸量为1.67 mmol/L;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 h,甲醇与油酸的摩尔比12∶1,催化剂质量分数4%,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为98%。催化剂在使用4次后,催化剂活性下降至63%,经过重新磺化,油酸转化率可恢复至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固体酸 玉米芯 酯化 生物柴油
下载PDF
玉米芯基多孔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英杰 向静 +2 位作者 苏永强 杨文耀 王翀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采用高温碳化法、氢氧化钾活化等手段,制备出具有较好充放电性能与循环稳定性的玉米芯基生物质活性多孔炭。探究了碳化温度和无机碱质量占比对玉米芯基多孔炭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与活化温度... 采用高温碳化法、氢氧化钾活化等手段,制备出具有较好充放电性能与循环稳定性的玉米芯基生物质活性多孔炭。探究了碳化温度和无机碱质量占比对玉米芯基多孔炭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与活化温度为900℃时,基炭材料与无机碱质量比为1∶2时,该玉米芯基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591.8 m^(2)/g,在电流密度0.2 A/g时其比容量达到168.6 F/g,在电流密度0.5 A/g时其比容量为159.5 F/g。该生物质活性多孔碳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储能性能,对超级电容器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生物质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地区黑玉米穗蜡熟期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超 史红丽 +5 位作者 窦秉德 王丽娥 李忠玲 岳淑宁 李娜 戴佳锟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以黑玉米陕K19和陕K9115为试验材料,于安徽省绩溪县、陕西省泾阳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进行试验示范。对三地种植的黑玉米发育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旨在提出黑玉米在三个地方的长势差异以及花青素的积累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市平吉... 以黑玉米陕K19和陕K9115为试验材料,于安徽省绩溪县、陕西省泾阳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进行试验示范。对三地种植的黑玉米发育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旨在提出黑玉米在三个地方的长势差异以及花青素的积累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市平吉堡地区光照充足、气温略低,延长了玉米的生育期,更适合花青素的积累。其穗轴花青素含量可达1.3%以上,整个植株的生物量和玉米的产量与其他地区基本无差异。结合平吉堡栽培措施情况调查,完善水肥措施和管理水平可进一步提升黑玉米产量和花青素的积累,为花青素下游加工利用提供优质、低成本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玉米 花青素 穗轴 栽培区域
下载PDF
湿法磷酸酸解玉米芯的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原一帆 何福多 +1 位作者 许德华 王辛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26-2330,共5页
利用湿法磷酸酸解玉米芯,制备新型肥料,探讨预处理温度、时间对玉米芯酸解液中各组分含量的影响。采用Saeman模型与双相模型进行分析,建立适用于不同产物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随着酸解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玉米芯越容易发... 利用湿法磷酸酸解玉米芯,制备新型肥料,探讨预处理温度、时间对玉米芯酸解液中各组分含量的影响。采用Saeman模型与双相模型进行分析,建立适用于不同产物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随着酸解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玉米芯越容易发生降解,酸解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加。单体产物在30 min内以阿拉伯糖为主,超过30 min则以木糖为主。降解产物糠醛与5-羟甲基糠醛(5-HMF)由木糖以及半乳糖降解得到。低聚物与单体含量的变化随温度以及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可以通过调控酸解条件来改变酸解液中不同产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玉米芯 单糖 Saeman模型 双相模型
下载PDF
玉米芯热解制备多孔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国晨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3期19-21,共3页
玉米芯作为典型的农业废弃物,是制备生物炭材料的优质原料之一。文章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玉米芯热解制备生物炭的研究进展,并对热解制备的玉米芯基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热解制备过程中的热解方式、热解温... 玉米芯作为典型的农业废弃物,是制备生物炭材料的优质原料之一。文章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玉米芯热解制备生物炭的研究进展,并对热解制备的玉米芯基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热解制备过程中的热解方式、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及改性方法等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制备条件和改性方法对玉米芯生物炭的理化性质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还对玉米芯生物炭的制备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玉米芯生物炭的规模化制备和利用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生物炭 制备 改性
下载PDF
玉米芯基多孔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研究
16
作者 徐莹文 万玲俐 高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9-93,共5页
以玉米芯基多孔炭为吸附剂,研究玉米芯基多孔炭对废水中罗丹明B染料的吸附。探讨了玉米芯基多孔炭的质量、吸附时间、罗丹明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pH值对多孔炭吸附效能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玉米芯基多孔炭对染料罗丹明B的最佳吸附... 以玉米芯基多孔炭为吸附剂,研究玉米芯基多孔炭对废水中罗丹明B染料的吸附。探讨了玉米芯基多孔炭的质量、吸附时间、罗丹明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pH值对多孔炭吸附效能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玉米芯基多孔炭对染料罗丹明B的最佳吸附条件,并对吸附热力学机理及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讨,为废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基多孔炭 罗丹明B 染料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een Biosorbent Based on Modified Corn Cob Decorated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17
作者 N’guadi Blaise Allou N’goran Sévérin Eroi +2 位作者 Mougo André Tigori Patrick Atheba Albert Trokourey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AS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 countries of sub-Saharan Africa, corn cobs are considered as waste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harvest period of this cereal. In order to valorize this agricu...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 countries of sub-Saharan Africa, corn cobs are considered as waste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harvest period of this cereal. In order to valorize this agricultural waste, high-performance, inexpensive and low-energy consumption magnetic bioadsorbents were prepared from corn cobs. The chemically activated raw corn cob was magnetized by coating the surface with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The prepared biosorb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FE-SEM associated with EDX, HR-TEM, TG analysis, BET surface area analysis and XPS. The maximum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35.22 m<sup>2</sup>/g was reached. An attempt to use of these magnetic bio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 like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envis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Biosorbent Corn Cob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Surface Chemistry NaOH Activation
下载PDF
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用于叶菜育苗基质的研究
18
作者 韩超 常春元 +2 位作者 张江鹏 吴素芬 李欣欣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70-79,共10页
【目的】探究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在改良叶菜育苗基质中的作用。【方法】以生菜、油麦菜为试验材料,将不同体积比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与草炭、蛭石混合成复合基质,并以草炭∶蛭石=7V∶3V为对照(CK),研究不同配比对叶菜育苗基质理化性... 【目的】探究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在改良叶菜育苗基质中的作用。【方法】以生菜、油麦菜为试验材料,将不同体积比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与草炭、蛭石混合成复合基质,并以草炭∶蛭石=7V∶3V为对照(CK),研究不同配比对叶菜育苗基质理化性质及生菜、油麦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在不同体积比复合基质中,T3处理容重是各处理中最高,为0.48 g/cm^(3);T6处理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全磷量、碱解氮含量、pH值、EC值是各处理中最高,分别为79.26%、29.60%、0.21 g/kg、1564.76 mg/kg、7.51、4.47 mS/cm;T3处理全钾量是各处理中最高,为6.44 g/kg;T7处理有效磷含量是各处理中最高,为18.86 mg/kg;T3处理速效钾含量是各处理中最高,为380.68 mg/kg。T8处理(发酵菌糠21%、发酵玉米芯21%、草炭28%、蛭石30%)的基质中生菜和油麦菜的出苗率分别达到95.59%和95.96%,幼苗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全株干质量分别为8.92 cm、2.08 mm、20.13 cm2、93.70 mg和15.11 cm、3.50 mm、7.40 cm2、164.01 mg,均显著高于CK(P<0.05);幼苗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价系数分别为0.974和0.959,均高于CK和其他处理。【结论】添加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均可显著改善叶菜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发酵菌糠和发酵玉米芯等体积混合后,对生菜、油麦菜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可部分替代草炭用于叶菜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菌糠 发酵玉米芯 基质配比 叶菜 育苗
下载PDF
玉米芯回收利用现状研究
19
作者 范成成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8期38-41,共4页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广,生产加工玉米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玉米芯,只有少数被开发利用,大部分被作为燃料焚烧,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产生的烟尘及其他有害成分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综述了玉米芯回收再利用的主要方法,以期能够为玉米芯综合开发利...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广,生产加工玉米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玉米芯,只有少数被开发利用,大部分被作为燃料焚烧,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产生的烟尘及其他有害成分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综述了玉米芯回收再利用的主要方法,以期能够为玉米芯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回收利用 主要方法
下载PDF
影响玉米摘穗过程中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20
作者 范国昌 王惠新 +6 位作者 籍俊杰 曹文虎 刘焕新 郝金魁 陈德润 周祖锷 王士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4,共3页
为了降低玉米的收获损失 ,该文通过摘穗板式摘穗机构的正交试验方法 ,对在玉米摘穗过程中影响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 4个因素——摘穗板的形式、拉茎辊转速、籽粒含水率、机具前进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破碎率受籽粒含水率的... 为了降低玉米的收获损失 ,该文通过摘穗板式摘穗机构的正交试验方法 ,对在玉米摘穗过程中影响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 4个因素——摘穗板的形式、拉茎辊转速、籽粒含水率、机具前进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破碎率受籽粒含水率的影响最大 ,受摘穗板形式和拉茎辊转速影响次之 ,受前进速度的影响较小。籽粒损失率受拉茎辊转速的影响最大 ,受摘穗板形式的影响次之。当籽粒的含水率较低 (30 %左右 )、摘穗板的形式为弯板、拉茎辊转速为中速度 (6 0 0~ 70 0 r/ m in)时进行玉米的摘穗作业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摘穗 籽粒破碎 籽粒损失率 玉米收获机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