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MSI⁃H/dMMR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琳 高惠冰 《循证医学》 2020年第4期213-216,共4页
1文献来源Le D T,Kim T W,Van Cutsem E,et al.PhaseⅡopen⁃label study of pembrolizumab in treatment⁃refractory,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KEYNOTE⁃164[J].J Clin ... 1文献来源Le D T,Kim T W,Van Cutsem E,et al.PhaseⅡopen⁃label study of pembrolizumab in treatment⁃refractory,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KEYNOTE⁃164[J].J Clin Oncol,2019,38(1):11-19.2证据水平2a。3背景•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high,MSI⁃H)或错配修复功能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比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晚期结直肠癌 MSI⁃H/dmmr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对比标准治疗在MSI⁃H/dMMR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邱萌 杨冬阳 《循证医学》 2020年第4期227-231,共5页
文献来源文献一:AndréT,Shiu KK,Kim TW,et al.Pembrolizumab in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N Engl J Med,2020,383(23):2207-2218.文献二:AndréT,Shiu KK,Kim TW,et al.Pembrolizumab ... 文献来源文献一:AndréT,Shiu KK,Kim TW,et al.Pembrolizumab in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N Engl J Med,2020,383(23):2207-2218.文献二:AndréT,Shiu KK,Kim TW,et al.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matastastic colorectal cancer:The phsae 3 KEYNOTE⁃177 study[J].J Clin Oncol,2020,38(18S):Abstr LBA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标准治疗 dmmr/MSI⁃H 转移性结直肠癌 一线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邱燕如 戴毅君 +3 位作者 江振健 林建光 曾一丹 许天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再次经H-E染色确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L1...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再次经H-E染色确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L1的表达以及MMR系统4个基因(MLH1、MSH2、MSH6、PMS2)编码的4种同源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MMR相关蛋白缺失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60例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8/60) vs 11.7%(7/60),P<0.05)];PD-L1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甲状腺外浸润、血管侵犯、复发与否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60例患者癌组织标本中,24(40.0%)例患者4种MMR相关蛋白均有表达,为pMMR肿瘤;36(60.0%)例出现1种或多种MMR相关蛋白表达缺失,为d MMR肿瘤。d MMR型甲状腺滤泡癌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PD-L1与d MMR发生率成正相关,前者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后者与患者有更好的预后相关。PD-L1+/pMMR患者与肿瘤更高恶性程度相关,而PD-L1+/dMMR患者与肿瘤病理特征无关,但可能容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结论:PD-L1阳性表达及dMMR在甲状腺滤泡癌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前者与肿瘤侵袭性增加相关,且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后者是甲状腺滤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且与患者有更好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错配修复功能缺陷 侵袭 复发 预后
原文传递
强强联合,持久获益——系统性治疗失败的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联合治疗
4
作者 陈治宇 黎莹 《循证医学》 2020年第4期222-226,共5页
1文献来源Overman MJ,Lonardi S,Wong KYM,et al.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with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18,3... 1文献来源Overman MJ,Lonardi S,Wong KYM,et al.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with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18,36(8):773-779.2证据水平1b。3背景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4%。其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错配修复基因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型结直肠癌是一类独特的肠癌类型,在晚期肠癌中约占5%。与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错配修复基因正常(mismatch repair⁃proficient,pMMR)的肠癌相比,该类型的肠癌对常规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免疗法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 转移性结直肠癌 客观有效率 安全性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和错配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张磊 孙晓娜 +2 位作者 张丽 高媛媛 申志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20-3427,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E-cadherin、Vimentin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影响GC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探讨其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E-cadherin、Vimentin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影响GC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探讨其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GC手术并资料完整的患者104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cadherin、Vimentin、MMR相关蛋白表达,并分为E-cadherin、Vimentin阴性和阳性组,dMMR和pMMR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三者对G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分为高低风险组,并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04例患者中dMMR的概率为22.12%,E-cadherin阳性率为28.85%,Vimentin阳性率为51.92%。其中,dMMR和pMMR组相比,Lauren分型、pT和pTNM分期、肿瘤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uren分型、pT和pTNM分期、肿瘤分化、脉管癌栓在Vimentin阳性和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E-cadherin阳性和阴性组仅在pTNM分期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束后,G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15,24)个月,总生存率为76.9%;dMMR、E-cadherin阳性和Vimentin阳性生存率分别为83.6%、76.5%和63.0%(P<0.001)。根据预后模型的cutoff值(1.447)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GC患者发生死亡是低风险GC患者的8.20倍(2.75,24.40),前者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明显劣于后者(3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模型热图可知,dMMR的患者预后相对好,生存优势是pMMR患者的1.420倍,而Vimentin阳性的患者预后相对差,发生死亡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2.433倍(P<0.001)。通过校准曲线和ROC分析,模型的预测和实测率比较接近(P=0.341>0.05),ROC下面积为0.88(0.78~0.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57.5%(P<0.001);说明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在接受范围内。结论:具有dMMR的患者预后更好,而Vimentin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基于MMR、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预后模型的建立对GC患者疗后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CADHERIN蛋白 Vimentin蛋白 dmmr 预后模型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operative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o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6
作者 Ying-Jie Li Xin-Zhi Liu +5 位作者 Yun-Feng Yao Nan Chen Zhong-Wu Li Xiao-Yan Zhang Xin-Feng Lin Ai-We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3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BACKGROUND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PD)-1 blockade immunotherapy significantly prolong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gastrointestinal malig... BACKGROUND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PD)-1 blockade immunotherapy significantly prolong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such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However,the data on preoperative immunotherapy are limited.AIM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preoperative PD-1 blockade immunotherapy.METHODS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we enrolled 36 patients with dMMR/MSI-H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PD-1 blockade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of CapOx regime preoperatively.PD1 blockade 200 mg was given intravenously over 30 min on day 1 of each 21-d cycle.RESULTS Three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chieved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Three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duodenal carcinoma achieved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followed by watch and wait.Eight of 16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olon cancer achieved pCR.All four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is from colon cancer reached CR,including three with pCR and one with cCR.pCR was achieved in two of five patients with nonlive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CR was achieved in four of five patients with low rectal cancer,including three with cCR and one with pCR.cCR was achieved in seven of 36 cases,among which,six were selected for watch and wait strategy.No cCR was observed in gastric or colon cancer.CONCLUSION Preoperative PD-1 blockade immunotherapy in dMMR/MSI-H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can achieve a high CR,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or low rectal cancer,and can achieve high organ function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OPERATIVE PD-1 blockade dmmr/MSI-H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驱动的肿瘤精准治疗新征程
7
作者 徐建明 吴小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73-876,共4页
癌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的癌症负担更为沉重,癌症的防治任重道远。肿瘤标志性特征的演变体现了肿瘤的研究历程,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方向。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入,肿瘤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模式也在不... 癌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的癌症负担更为沉重,癌症的防治任重道远。肿瘤标志性特征的演变体现了肿瘤的研究历程,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方向。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入,肿瘤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从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的治疗手段逐步向微观、精准的方向发展。免疫治疗带来新的治疗变革,成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MSI-H/dMMR)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所定义的抗肿瘤疗法获批首个不限组织来源的适应证,开启了肿瘤精准治疗的新征程。期待未来开发更优的防治策略,为肿瘤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更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治疗 生物标志物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肿瘤
下载PDF
结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之曙光初现
8
作者 张涛 徐飞 《循证医学》 2020年第4期208-212,共5页
1文献来源Chalabi M,Fanchi L F,Dijkstra K K,et al.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leads to pathological responses in MMR⁃proficient and MMR⁃deficient early⁃stage colon cancers[J].Nat Med,2020,26(4):566-576.2证据水平1b。3背景... 1文献来源Chalabi M,Fanchi L F,Dijkstra K K,et al.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leads to pathological responses in MMR⁃proficient and MMR⁃deficient early⁃stage colon cancers[J].Nat Med,2020,26(4):566-576.2证据水平1b。3背景•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对错配修复功能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的晚期结直肠癌非常有效,但在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pMMR)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pMMR dmmr PD⁃1 CTLA⁃4
下载PDF
非V600E BRAF突变结直肠癌突变形式及临床病理特征
9
作者 韩文祺 陆俊良 +2 位作者 王婧 吴焕文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 探讨BRAF非V600E突变结直肠癌突变形式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827例结直肠癌标本行NGS检测,筛选BRAF非V600E突变病例,分析突变形式,比较其与V600E突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检出BRAF突变58例,其中20例为非V600E突变。热... 目的 探讨BRAF非V600E突变结直肠癌突变形式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827例结直肠癌标本行NGS检测,筛选BRAF非V600E突变病例,分析突变形式,比较其与V600E突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检出BRAF突变58例,其中20例为非V600E突变。热点突变15例,罕见点突变1例;串联重复区域单核苷酸缺失(移码)突变1例,双核苷酸插入(剪切区域)突变1例;BRAF基因融合2例。与V600E突变相比,非V600E突变病例原发于右半结肠比例显著偏低(49%vs 80%,P=0.021),中位发病年龄更大(60岁vs 68岁,P=0.021)。有2例非V600E病例表现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突变形式均为串联重复区域插入/缺失突变。结论 非V600E突变在BRAF突变结直肠癌中占相当比例,突变形式丰富多样,与V600E突变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dmmr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和PIK3C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一琳 高晓红 +6 位作者 钱雪霞 彭阳 张红娟 王凯靖 吴俊峰 郭星 胡沛臻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480-4485,共6页
目的:分析胃癌中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PIK3CA基因突变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中心554例胃癌肿瘤组织标本,收集临床病理参数。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SH2、MSH6、MLH1和PMS2,评判是否为dMMR。ARM... 目的:分析胃癌中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PIK3CA基因突变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中心554例胃癌肿瘤组织标本,收集临床病理参数。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SH2、MSH6、MLH1和PMS2,评判是否为dMMR。ARMS-PCR检测PIK3CA基因突变。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dMMR和PIK3CA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dMMR与PIK3CA突变的关联。结果:554例胃癌患者中,dMMR 30例(5.4%)。其中,MLH1和PMS2双缺失27例(90.0%),MSH2和MSH6双缺失2例(6.7%),PMS2缺失1例(3.3%)。PIK3CA突变34例(6.1%),其中15例E545K(44.1%),7例E542K(20.1%),1例E545D(2.9%),6例H1047R(17.6%),4例H1047L(11.8%),1例E545K和E542K双突变(2.9%)。9号外显子突变24例(70.6%),20号外显子突变10例(29.4%)。单因素分析发现,dMMR与女性,年龄>65岁,肿瘤直径>5 cm,肿瘤未侵及浆膜,无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较大相关,且dMMR组肿瘤更容易发生在胃窦幽门部(均P<0.05)。PIK3CA突变与肿瘤直径较大(P=0.008),神经侵犯(P=0.031)相关。PIK3CA 20号外显子突变的胃癌有70%发生于胃窦幽门部,显著高于9号外显子的12.5%(P=0.013)。比较dMMR和pMMR中PIK3CA突变率,dMMR组中PIK3CA突变7例(23.3%),pMMR组中PIK3CA突变27例(5.2%),有统计学差异(P=0.001)。dMMR患者中,PIK3CA突变组神经侵犯发生率高于野生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中,相对于pMMR组,dMMR肿瘤较少侵及浆膜,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dMMR组PIK3CA突变率显著高于pMMR组。PIK3CA突变患者,更容易发生神经侵犯,肿瘤直径较大。因此PIK3CA突变可能会削弱dMMR对于预后的较好影响,同时20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比9号外显子突变预后良好,对胃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错配修复缺陷 dmmr PIK3CA
下载PDF
267例错配修复状态缺失/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表型结直肠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亚组分析
11
作者 刘细邦 易小江 +1 位作者 张志发 刁德昌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状态缺失/高度微卫星不稳定(dMMR/MSI-H)表型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亚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就诊的267例dMMR/MSI-H表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交叉亚组分析。结果男女...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状态缺失/高度微卫星不稳定(dMMR/MSI-H)表型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亚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就诊的267例dMMR/MSI-H表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交叉亚组分析。结果男女患者分别为139和128例,平均年龄为(59.8±16.0)岁。MLH1和PMS2同时表达缺失率为58.1%(154/265),MSH2和MSH6同时表达缺失率18.5%(49/265),90例(33.7%)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亚组分析提示右半结肠肿瘤分化程度更差,脉管浸润率更高;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化更差,T3~4期率更高,神经脉管浸润和癌结节出现率更高;肿瘤长径≥8 cm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更高,分化更差,T3~4期率更高,脉管浸润和癌结节出现率更高;分化差患者T3~4期率更高,脉管浸润和癌结节出现率更高;T分期晚患者神经脉管浸润和癌结节出现率更高。结论dMMR/MSI-H表型结直肠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且相互间存在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状态缺失/高度微卫星不稳定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亚组分析
下载PDF
免疫组化筛查林奇综合征的缺陷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显华 张卫 白辰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5期439-446,共8页
林奇综合征(LS)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的胚系突变引起的,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目前,多个权威国际组织建议对所有初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LS的普查。LS的普查方法包括免疫组化(IHC... 林奇综合征(LS)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的胚系突变引起的,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目前,多个权威国际组织建议对所有初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LS的普查。LS的普查方法包括免疫组化(IHC)检测错配修复蛋白缺陷(dMMR)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两种。IHC由于具有检测费用低、对检测设备的要求低、便于基层医院开展、可以提示突变基因等优点,成为LS筛查的首选。但是,由于组织固定、抗体质量、IHC染色技术问题以及不寻常的染色模式,IHC结果容易出现各种误读。干扰IHC结果解读的因素包括:肿瘤细胞的胞浆染色、内对照细胞染色弱、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特殊的病理形态表现(如:淋巴细胞浸润肿瘤上皮,印戒细胞癌)、新辅助放化疗等。注意避免IHC结果解读的各种陷阱,对于准确识别LS至关重要,有助于节省患者和亲属的监测费用,并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同时,由于采用IHC进行LS的普查本身还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所以不能将IHC作为LS的唯一筛查手段,应综合应用各种筛查标准、IHC、MSI、BRAF V600E突变、MLH1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以便对LS做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林奇综合征 错配修复蛋白缺陷(dmmr) 免疫组化(IHC) 筛查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组织错配修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随机森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杨 周珏 +2 位作者 孙翔云 张帆 王俊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8-413,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MutL同系物1(MLH1)、MutS同系物2(MSH2)、MSH6和减数分裂后分离时增加2(PMS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MMR缺陷(dMMR)结直肠癌组织中4种MMR蛋白之间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MutL同系物1(MLH1)、MutS同系物2(MSH2)、MSH6和减数分裂后分离时增加2(PMS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MMR缺陷(dMMR)结直肠癌组织中4种MMR蛋白之间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3-27-2020-11-27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标本1147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达。以上蛋白皆阳性者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存在≥1种蛋白表达缺失判为dMMR。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结直肠癌MMR具有相关性的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对比筛选出的相关因素在dMMR和pMMR组的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4种MMR蛋白在dMMR结直肠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判定dMMR占7.1%(82/1147),pMMR占92.9%(1065/1147)。临床特征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序为: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有阑尾炎病史、病理分期、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是否有血吸虫病史。pMMR与dMMR组在患者年龄(P=0.007)、肿瘤最大直径(P<0.001)、是否有阑尾炎史(P<0.001)、病理分期(P=0.017)和肿瘤部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例dMMR结直肠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0.0%(41/82)、17.1%(14/82)、23.2%(19/82)和73.2%(60/82);MLH1+PMS2、MSH2+MSH6、MLH1+MSH2+PMS2、MLH1+MSH6+PMS2联合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7.6%(39/82)、11.0%(9/82)、1.2%(1/82)和1.2%(1/8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82例dMMR组织中MLH1和PMS2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_(s)=0.606,P<0.001;MSH2和MSH6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_(s)=0.442,P<0.001。结论Ⅰ~Ⅲ期dMMR和pMMR结直肠癌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dMMR结直肠癌中4种MMR蛋白以PMS2缺失表达最为常见;MLH1和PMS2、MSH2和MSH6的表达分别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 dmmr pMMR
原文传递
林奇综合征的筛查策略和综合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显华 张卫 +1 位作者 刘连杰 颜宏利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4-688,共5页
林奇综合征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但是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其筛查需要综合应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贝塞斯达(Bethesda)等各种筛查标准、预测模型、警示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错配修复缺陷(dMMR... 林奇综合征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但是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其筛查需要综合应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贝塞斯达(Bethesda)等各种筛查标准、预测模型、警示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错配修复缺陷(dMMR)、微卫星不稳定性(MSI)、MLH1甲基化、BRAF基因突变和胚系基因突变检测等各种方法。只有找到了错配修复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后,才能确诊为林奇综合征。建议患者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均检测该突变基因。通过对患者和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随访监测和预防性手术,可以早期发现、甚至预防癌症,还可以通过生殖医学的手段,阻止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 林奇综合征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不稳定性 筛查标准
原文传递
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型实体瘤治疗药物——Dostarlimab
15
作者 王思敏 王茜 方翼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年第8期22-26,共5页
Dostarlimab是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anti-PD-1)阻断抗体,用于治疗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的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在先前治疗后病情进展,且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dMMR状态是一种可以预测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 Dostarlimab是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anti-PD-1)阻断抗体,用于治疗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的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在先前治疗后病情进展,且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dMMR状态是一种可以预测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反应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其在子宫内膜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就Dostarlimab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starlimab DNA错配修复功能缺陷 子宫内膜癌 实体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