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anti-inflammatory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dandelion:identification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using UHPLC-ESI-MS/MS,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anisotropy,molecular docking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1
作者 Hui Zou Tingting Ben +2 位作者 Ping Wu Geoffrey I.N.Waterhouse Yilun Che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2184-2194,共11页
This novel study identifi es the effective anti-inflammatory phenolic compounds in dandelion and provides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receptor proteins(toll-like receptor 4,TLR4;co-receptor myelo... This novel study identifi es the effective anti-inflammatory phenolic compounds in dandelion and provides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receptor proteins(toll-like receptor 4,TLR4;co-receptor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using UHPLC-ESI-MS/MS,lipopolysaccharide(LPS)-stimulated THP-1 cell line,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anisotropy,molecular docking(single ligand and multi-ligand docking)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A 50%aqueous methanol extract had a greate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higher chicoric acid content,compared with the 100%water and 100%methanol extracts.Chicoric acid,chlorogenic acid,methylophiopogonone A,caffeic acid,gallic acid monohydrate and 4’-O-demethylbroussonin A had relatively high binding energies and contents in all extracts.Chicoric acid competed with chlorogenic acid,4’-O-demethylbroussonin A and quercetin for MD-2.Among dandelion’s phenolics,chicoric acid most effectively hindered TLR4-MD-2 complex formation,with a quenching constant of 0.62×10^(6) L/mol for MD-2 or TLR4 at 320 K,and binding energies of-6.87 and-5.97 kcal/mol,respectively,for MD-2 and TLR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delion extracts Phenolic compounds binding affinity TLR4-MD-2 antagonist Anti-inflammatory agent
下载PDF
Effects of Dandelion Extrac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Rat Skeletal Muscle Cells and the Inhibition of a Lipopolysaccharide-lnduc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被引量:10
2
作者 Qiang Liu Heng Zhao +3 位作者 Yue Gao Yan Meng Xiang-Xuan Zhao Shi-Nong P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4期1724-1731,共8页
关键词 蒲公英 中药 治疗方法 中医
原文传递
Effect of Dandelion Extract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and Expression of Hormone Receptors 被引量:6
3
作者 Tong Wang Bing Xue +8 位作者 Hui Shao Shu-Yu Wang Li Bai Cheng-Hong Yin Huan-Ying Zhao Yong-Chao Qi Le-Le Cui Xin He Yan-Min M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4期1694-1701,共8页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卵巢 颗粒细胞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蒲公英提取物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秀峰 李小菲 +5 位作者 王静辉 王慧静 王立雯 甄诚 王鹏飞 刘熙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定位注射Ⅳ型胶原酶诱导建立48只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提取物组、Nrf2抑制剂(ML385)...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脑定位注射Ⅳ型胶原酶诱导建立48只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提取物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和蒲公英提取物+ML385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以药物分组处理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大鼠血脑屏障功能、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血清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脑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丙二醛水平和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伊文思蓝渗出量、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血清COX-2、IL-6、iNOS水平、脑组织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CAT、GSH-Px、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蒲公英提取物组比较,蒲公英提取物+ML385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54±0.23)分vs(1.43±0.19)分]、伊文思蓝渗出量[(22.15±3.61)ng/mg vs(6.54±1.24)ng/mg]、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31.97±5.26)%vs(3.51±0.94)%]、血清COX-2[(5.82±1.16)ng/ml vs(1.34±0.42)ng/ml]、IL-6[(1.47±0.31)ng/ml vs(0.43±0.14)ng/ml]、iNOS[(59.91±10.36)U/ml vs(13.94±3.78)U/ml]、脑组织活性氧[(4.70±0.45)U/kg vs(1.70±0.51)U/kg]、丙二醛水平[(3.72±0.52)nmol/mg vs(1.17±0.34)nmol/mg]显著升高(P<0.05),CAT[(2.54±0.59)U/mg vs(5.68±1.04)U/mg]、GSH-Px[(8.01±0.86)U/mg vs(16.97±3.03)U/mg]、Nrf2(0.67±0.13 vs 1.07±0.19)、HO-1(0.55±0.07 vs 0.86±0.1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ICH大鼠抗氧化活性,阻止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进展,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修复血脑屏障功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鼠 Sprague-Dawley 蒲公英属 蒲公英提取物
下载PDF
蒲公英多糖提取技术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牛亦婷 刘子彰 +2 位作者 包怡红 李芳菲 于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204-209,共6页
蒲公英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常以超声波辅助浸提法为主要提取方法,或复合酶解法等提取工艺。对超声波辅助浸提法、酶解法和微波萃取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及相关优化工艺进行综述,探讨蒲... 蒲公英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常以超声波辅助浸提法为主要提取方法,或复合酶解法等提取工艺。对超声波辅助浸提法、酶解法和微波萃取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及相关优化工艺进行综述,探讨蒲公英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及相关研究内容,总结蒲公英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并提出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多糖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食品应用
下载PDF
蒲公英水提物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赵嘉 孟然 +6 位作者 杨文娇 冯薇 李名雪 陈志颖 王秀萍 毛立娟 陈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3-1019,共1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牛。对照组(DZ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DWE_(50)组)和70 g/(头·d)(DWE70组)的蒲公英水提物。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正试期内,牛舍日平均温湿度指数(THI)>72,表明试验奶牛均处于热应激状态。2)与DZ组相比,DWE_(50)组、DWE70组的第14、21、28天时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DWE_(50)组的第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DWE70组的第7、14、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14、21、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3)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_(50)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活性及T-AOC显著升高(P<0.05),DWE_(50)组、DWE70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_(50)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著升高(P<0.05)。5)与DZ组相比,DWE_(50)组、DWE70组的乳中SCC均呈下降趋势,DWE70组的乳中SCC下降较为迅速,且第28天乳中SCC更低。6)在门水平上,各组粪便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各组粪便相对丰度最大菌属均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结果显示,DWE70组较其他组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更多,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梭状芽孢杆菌目(Clostridiales)、厚壁菌门等。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水提物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降低乳中SCC,增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正向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水提物 产奶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体细胞数 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蒲公英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力的影响
7
作者 汪珊 葛倩倩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蒲公英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000只健康的1日龄的AA肉鸡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肉鸡。各组肉鸡分别饲喂含有0(对照组)、0.1%、0.2%及0.4%的蒲公英提取物的试验饲...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蒲公英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000只健康的1日龄的AA肉鸡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肉鸡。各组肉鸡分别饲喂含有0(对照组)、0.1%、0.2%及0.4%的蒲公英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肉鸡42日龄体重(P<0.05);22~42日龄,0.2%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降低了料重比(P<0.05);1~42日龄,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0.2%的蒲公英提取物降低了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P<0.05),降低了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0.2%的蒲公英提取物降低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肉鸡42日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P<0.05);0.1%、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0.2%和0.4%的蒲公英提取物提高了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蒲公英提取物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及机体免疫力,改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且蒲公英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药效评价
8
作者 彭清洁 蔡大亮 +7 位作者 姜鹏 黄鑫 陈敬帮 周迪 张彦 王苹苹 胡龙飞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1,共6页
本研究旨在以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对象,评价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8头同胎次泌乳牛,其中21头患有隐形乳房炎,以体细胞数量为核心指标,采用Excel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保证... 本研究旨在以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对象,评价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8头同胎次泌乳牛,其中21头患有隐形乳房炎,以体细胞数量为核心指标,采用Excel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保证各组隐性乳房炎患病牛的体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另7头健康奶牛作为阴性对照D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试验开始,试验A、B两组分别在基础TMR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40 g/(d·头)、(40 g蒲公英提取物+150 g酵母培养物)/(d·头),试验C、D两组饲喂基础TMR日粮,试验周期为11 d,分别在第0、6、11天采集牛奶和血液样本,检测牛奶体细胞数、血常规及乳品质等相关指标,同时记录每头牛泌乳量。结果显示:(1)体细胞数,试验第6天,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下降63.2%和40.1%,二者体细胞数均达到阴性对照D组正常奶牛水平,其中蒲公英提取物组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表现出下降趋势(0.05<P<0.1)。试验第11天,牛乳中体细胞数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下降68.0%和79.85%,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与阴性对照D组相比分别下降52.48%和70.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乳脂率,在试验第0天和第6天,各组乳脂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11天,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A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B组乳脂率提升25%,表现出上升的趋势(0.05<P<0.1),且与阴性对照D组相比分别上升18.6%和29.3%,A组表现出上升的趋势(0.05<P<0.1),B组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均可以有效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对治疗隐形乳房炎有显著效果;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牛奶的乳脂率;蒲公英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对泌乳量、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乳房炎 酵母培养物 蒲公英提取物 体细胞 单产水平 乳品质
下载PDF
蒲公英根浸膏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李沛 李志宏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蒲公英根浸膏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软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5%,液料比为5.5,提取时间为4.3h。在此最优条件下,蒲公英根浸膏的平均提取率为19.41... 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蒲公英根浸膏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软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5%,液料比为5.5,提取时间为4.3h。在此最优条件下,蒲公英根浸膏的平均提取率为19.41%。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根 浸膏 响应面 卷烟加香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利博 孟得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49,共4页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类、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和酚酸类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增强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进而提高畜禽抗...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类、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和酚酸类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增强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进而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抗应激能力,提高生产效益。目前蒲公英提取物因其提取方法、产地及提取物种类不同而影响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限制了其利用价值。文章主要综述了蒲公英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蒲公英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生物学功能 畜禽生产
原文传递
蒲公英中黄酮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和同步荧光法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德 张高瞻 +1 位作者 刘晓娟 宋吉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9-1360,共12页
本试验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测定黄酮含量的同步荧光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提取液的荧光强度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 本试验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测定黄酮含量的同步荧光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提取液的荧光强度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确定同步荧光法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1)判定系数R^(2)=0.9648,说明模型与实际结果拟合程度好,所得模型能解释96.48%的响应值改变,校正判定系数(R_(Adj)^(2)=0.9295)与预测判定系数(R_(Pred)^(2)=0.8860)接近。2)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技术提取蒲公英中的黄酮,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250 W,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g∶mL)。3)同步荧光法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波长差值(Δλ)=55 nm,Al(NO_(3))_(3)浓度0.2%,加入pH=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 mL,室温条件下反应50 min。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得蒲公英中黄酮的含量为3.52 mg/g。由此可见,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能较好地用于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同步荧光法测定黄酮含量的方法干扰少、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黄酮 响应面法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同步荧光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方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梦宇 孙海霞 +4 位作者 韩书宇 刘静 王学静 安胜英 刘观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0-224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丹参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方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192只1日龄雄性科宝-500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丹参... 本试验旨在探究丹参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方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192只1日龄雄性科宝-500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丹参提取物(丹参提取物组)、0.1%的蒲公英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组)、0.05%的丹参提取物+0.05%的蒲公英提取物(复方组)。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复方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蒲公英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时,丹参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且复方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之间相比,复方组肉鸡42日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蒲公英提取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21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42日龄血清IgG、IgM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且复方组肉鸡42日龄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肉鸡21和42日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蒲公英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21和42日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之间相比,复方组肉鸡21日龄血清IgA、IgG、IgM含量和42日龄血清IgG、IgM含量极显著高于丹参提取物组和蒲公英提取物组(P<0.01)。3)与对照组相比,蒲公英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21日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肉鸡42日龄血浆GSH-Px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丹参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21和42日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之间相比,复方组肉鸡42日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蒲公英提取物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单独添加0.1%的丹参提取物或蒲公英提取物以及二者同时添加(0.05%丹参提取物+0.05%蒲公英提取物)均可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生长性能,且丹参提取物与蒲公英提取物同时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丹参提取物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及颗粒剂对4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谷晓雨 李会 +3 位作者 张佩 刘轩嘉 李博文 刘超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观察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及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及蜡样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应用琼脂打孔法分别测定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和颗粒剂的抑菌效果,应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和颗粒... 目的 观察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及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及蜡样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应用琼脂打孔法分别测定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和颗粒剂的抑菌效果,应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和颗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蒲公英、金银花水提剂及颗粒剂的联合抑菌作用。结果 体外抑菌结果显示,蒲公英水提剂及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及蜡样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金银花水提剂及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蜡样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且蒲公英和金银花颗粒剂的抑菌作用均优于水提剂;蒲公英和金银花的颗粒剂联用及水提剂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均为0.75、1,联合抑菌呈现相加作用。结论 蒲公英的抑菌作用优于金银花,且两种中药颗粒剂的抑菌作用均优于水提剂,两者联用抑菌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金银花 颗粒剂 水提剂 体外抑菌 联合抑菌
原文传递
复方蒲蠊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菌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建中 李修琴 +5 位作者 莫双铭 张艳 巫秀美 刘衡 李玥 游海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为了研究复方蒲蠊提取物(PL1、PL2)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肠给予康复新液,PL1低、中、高剂量组和PL2低、中、... 为了研究复方蒲蠊提取物(PL1、PL2)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肠给予康复新液,PL1低、中、高剂量组和PL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肠给予不同浓度的PL1和PL2。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病理组织学评分(HS)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来评估康复新液、PL1和PL2对UC的治疗作用;收集结肠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粪便样本中主要菌种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予康复新液、PL1和PL2能够降低大鼠的DAI(P<0.01)、CMDI(P>0.05)、结肠指数(P<0.05或P<0.01)和HS总评分(P<0.05或P<0.01),显著增加结肠长度(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极显著减少(P<0.01),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拟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极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予康复新液、PL1和PL2后大鼠粪便样品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极显著增多(P<0.01),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果表明,复方蒲蠊提取物对UC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UC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有益菌和致病菌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蒲蠊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蒲公英中降糖成分的提取工艺优选和含量测定
15
作者 林俊泽 王胜 +4 位作者 宋云飞 董霄可 刘荣宏 洪博 李文静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3-105,136,共4页
目的 采用正交法优选蒲公英的最佳提取工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东莨菪内酯含量。方法 以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 目的 采用正交法优选蒲公英的最佳提取工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东莨菪内酯含量。方法 以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安捷伦(Agilent)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20%乙腈-0.1%的甲酸水、检测波长设定为260 nm。结果 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3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提取液为药物重量的12倍,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 h。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三个成分在0.025~1 mg/mL,东莨菪内酯在0.05~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标回收率≥95.09%,RSD≤1.90%。结论 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蒲公英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HPLC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适用性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原儿茶酸 咖啡酸 芦丁 东莨菪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蒲公英中菊苣酸的溶出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昕 曾悦 袁永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2,共6页
菊苣酸是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为充分利用蒲公英资源,该文研究醇提过程中蒲公英菊苣酸随蒲公英粉末粒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的溶出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蒲公英粉末粒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不影响蒲公英菊苣酸的溶出特性... 菊苣酸是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为充分利用蒲公英资源,该文研究醇提过程中蒲公英菊苣酸随蒲公英粉末粒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的溶出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蒲公英粉末粒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不影响蒲公英菊苣酸的溶出特性,但影响蒲公英菊苣酸的溶出量、平均溶出速率。当提取时间小于60 min时,溶出量快速增加,平均溶出速率快速降低;当提取时间大于60 min时,溶出量缓慢增加,平均溶出速率缓慢降低。蒲公英菊苣酸的溶出量、平均溶出速率随蒲公英粉末粒度减小而增加,随提取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溶剂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蒲公英菊苣酸适宜的提取条件为蒲公英粉末粒度60目、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80℃。菊苣酸是蒲公英醇提物中重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结果表明,菊苣酸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随菊苣酸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清除DPPH·的效果优于清除AB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菊苣酸 醇提 溶出特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阴道栓的制备工艺研究
17
作者 余瑞龙 吴杨春 +3 位作者 李光军 史甜甜 覃鑫蕊 张冕 《安徽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蒲公英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同时提取蒲公英中黄酮类化合物及酚酸类化合物,将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得率进行加权处理后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筛选适宜的基质,将提取物采用热熔法制备成蒲公英阴道栓,采用正交试验对... 以蒲公英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同时提取蒲公英中黄酮类化合物及酚酸类化合物,将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得率进行加权处理后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筛选适宜的基质,将提取物采用热熔法制备成蒲公英阴道栓,采用正交试验对栓剂的处方进行优化,对外观、硬度及融变时限进行综合评分后作为指标。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简便可行,制得的蒲公英阴道栓外观光滑、色泽均一、硬度适宜,融变时限符合药典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超声波提取 芦丁 咖啡酸 正交试验 阴道栓
下载PDF
蒲公英花、茎、叶乙醇提取物组分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淑娜 范英姿 +4 位作者 陈叶茂 王晓琦 左雪昊 郭飞燕 李倩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研究蒲公英不同部位(花、茎、叶)乙醇提取物的组分及抑菌活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分析蒲公英花、茎、叶乙醇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利用OD 600检测花、茎、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提取物富... 为研究蒲公英不同部位(花、茎、叶)乙醇提取物的组分及抑菌活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分析蒲公英花、茎、叶乙醇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利用OD 600检测花、茎、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均高于茎和叶提取物;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且茎、叶均对细菌有一定抑菌效果.研究结果为蒲公英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不同部位 乙醇提取物 抑菌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皮肤刺激性和抗炎作用评价
19
作者 张崇琨 张丽婷 洪丽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79-386,共8页
通过探索蒲公英提取物对白色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和皮肤模型刺激性实验,评估了蒲公英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并通过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评估其抗炎活性,研究了蒲公英提取物作为化妆品、皮肤外用试剂功效添加成分方面的安全性和功效性.家兔的... 通过探索蒲公英提取物对白色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和皮肤模型刺激性实验,评估了蒲公英提取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并通过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评估其抗炎活性,研究了蒲公英提取物作为化妆品、皮肤外用试剂功效添加成分方面的安全性和功效性.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模型实验表明了蒲公英提取物无刺激性.抗炎实验结果表明:经组胺干预后,使用蒲公英提取物的组别炎症因子IL-6和IL-8均有所降低,证明该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蒲公英提取物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成分,有较高的皮肤安全性和良好的抗炎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具有抗炎、舒缓、修护等多种功效的有效原料成分应用于化妆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皮肤刺激性 抗炎活性 化妆品原料
下载PDF
蒲公英根提取物体外抑菌及在白羽肉鸡临床应用的研究
20
作者 李新国 孟维爽 +2 位作者 黄文宇 熊雅晴 李德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45,共5页
为了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的影响,设计了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白羽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 为了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的影响,设计了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白羽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根提取物0.02%、0.04%和0.1%,试验期42 d,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试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4~128 mg/L。试验Ⅰ、Ⅱ、Ⅲ组粪便中有害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无显著差异;随着蒲公英根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肉鸡生长性能持续增强,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鸡肠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肠道益生菌无影响,且对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根提取物 白羽肉鸡 体外抑菌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