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herpes simplex virus activities of monogalactosyl diglyceride and digalactosyl diglyceride from Clinacanthus nutans, a traditional Thai herbal medicine 被引量:7
1
作者 Sirada Pongmuangmul Supaporn Phumiamorn +3 位作者 Phanchana Sanguansermsri Nalin Wongkattiya Ian Hamilton Fraser Donruedee Sanguansermsr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6年第3期192-197,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onogalactosyl diglyceride(MGDG) and digalactosyl diglyceride(DGDG) from Clinacanthus nutans(C. nutans) for their in vitro antiviral activities agains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 and...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onogalactosyl diglyceride(MGDG) and digalactosyl diglyceride(DGDG) from Clinacanthus nutans(C. nutans) for their in vitro antiviral activities agains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 and type 2(HSV-2) by plaque reduction assay.Methods: MGDG and DGDG were extracted with chloroform from C. nutans leaves.MGDG and DGDG were separated from chloroform crude extract using 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z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quantifi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anti HSV-1 and 2 activity against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of the compounds was evaluated using plaque reduction assay.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extract and the compounds on Vero cells were performed by MTT assay.Results: MGDG and DGDG obtain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showed identical profiles as standard MGDG and standard DGDG using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GDG and DGDG from C. nutans showed 100%inhibition of HSV-1 replication at the post step of infection at noncytotoxic concentration with IC50 values of 36.00 and 40.00 mg/m L, and HSV-2 at 41.00 and 43.20 mg/mL,respectively. Moreover, MGDG and DGDG from C. nutans were demonstrated to have antiherpes simplex activity at the same level as standard synthetic compounds. In contrast, pretreatment of Vero cells with MGDG and DGDG before HSV-1 and HSV-2 infection did not show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these viruses. MGDG and DGDG exhibited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HSV-1 with selectivity index of 26.00 and 23.00 and HSV-2 of 23.30 and 21.30.Conclusions: MGDG and DGDG from C. nutans, a traditional Thai herbal medicine illustrated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HSV-1 and HSV-2, probably by inhibiting the late stage of multiplication, suggesting their promising use as anti-HSV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oglycerolipids Monogalactosyl diglyceride Digalactosyl diglyceride Clinacanthus nutans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ANTIVIRAL activity
下载PDF
石榴籽油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纳米乳制备及生物学活性
2
作者 罗金华 余建巧 +4 位作者 刘会 梁立 张颖 谢华 姚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将石榴籽油(pomegranate seed oil,PSO)分离为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PSO甘油三酯(pomegranate seed oil triglyceride,PSO-TG)和甘油二酯(pomegranate seed oil diglycerides,PSO-DG),用无水乙... 目的将石榴籽油(pomegranate seed oil,PSO)分离为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PSO甘油三酯(pomegranate seed oil triglyceride,PSO-TG)和甘油二酯(pomegranate seed oil diglycerides,PSO-DG),用无水乙醇提取PSO,制得富含多酚的PSO(polyphenol enriched pomegranate seed oil,P-PSO);用自由基清除法考察各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油的抗菌能力;将4种油制成纳米乳,考察各纳米乳对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PSO、PSO-DG、PSO-TG和P-PSO的极性顺序为P-PSO>PSO-DG>PSO>PSO-TG;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P-PSO>PSO-TG>PSO>PSO-DG;PSODG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种油(P<0.05),PSO对少孢哈萨克斯坦酵母(Kazachstania exigua)有最强的抗菌作用;纳米乳对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为PSO-DG>PSO>P-PSO>PSO-TG。结论油的极性影响着其对细菌质膜和细胞壁的穿透能力,以及与酶的亲和作用,是油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甘油二酯 甘油三酯 多酚油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亚麻籽二酯油乳液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微胶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海鹏 王卫飞 +2 位作者 杨博 万楚枫 王永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为提高亚麻籽二酯油的稳定性和利用率,以抗性糊精和酪蛋白酸钠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MG)和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CITREM)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亚麻籽二酯油乳液,并进一步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固形... 为提高亚麻籽二酯油的稳定性和利用率,以抗性糊精和酪蛋白酸钠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MG)和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CITREM)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亚麻籽二酯油乳液,并进一步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固形物含量、MG与CITREM质量比、乳化剂添加量(以芯材质量计)和载油量对亚麻籽二酯油乳液粒径大小以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亚麻籽二酯油乳液的制备工艺,并采用钨丝灯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等对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二酯油乳液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固形物含量50%、MG与CITREM质量比5∶4、乳化剂添加量2.5%、载油量50%,在此条件下亚麻籽二酯油乳液粒径为267.40 nm,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7.85%;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结构完整,整体呈球形,外部无明显损伤,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亚麻籽二酯油微胶囊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芯材释放率达到84.59%。综上,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亚麻籽二酯油的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二酯油 乳液 微胶囊 理化性质 体外模拟消化
下载PDF
甘油二酯对可可脂类油脂结晶和巧克力起霜的影响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昕玥 顾晓霞 +5 位作者 王雨昕 刘周颖 朱云 金俊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可可脂类油脂富含对称型单不饱和甘油三酯,通过科学调控可可脂类油脂中的甘油二酯,可优化巧克力的调温工艺,控制其起霜行为。综述了可可脂类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与种类(包括脂肪酸饱和度、链长和位置分布),探讨其对油脂结晶行为的作用... 可可脂类油脂富含对称型单不饱和甘油三酯,通过科学调控可可脂类油脂中的甘油二酯,可优化巧克力的调温工艺,控制其起霜行为。综述了可可脂类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与种类(包括脂肪酸饱和度、链长和位置分布),探讨其对油脂结晶行为的作用规律,进而分析其对巧克力抗霜性能的影响。在适宜含量下1,3-甘油二酯可促进油脂形成巧克力需要的Ⅴ型晶体结构,而1,2-甘油二酯则倾向于使油脂形成Ⅱ~Ⅳ型晶体结构,且作用程度受脂肪酸链长的影响。然而,高含量甘油二酯无法使油脂形成Ⅴ型晶体结构。当甘油二酯含量在3%~5%时,油脂虽可形成Ⅴ型晶体结构,但需根据具体含量对结晶参数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提、复配等技术对可可脂类油脂的甘油二酯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对称型单不饱和甘油三酯 脂肪酸链长 结晶 起霜
下载PDF
玉米油中1,3-甘油二酯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5
作者 王明星 王亚群 +6 位作者 刘晓鹏 王月华 程芳园 韩娜 宋秋月 李桂芝 杨新月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5期6-12,共7页
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对玉米毛油进行酶解,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酶添加量、水添加量、甘油添加量以及酶解时间对1,3-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分子蒸馏过程中二级蒸馏温度、进料流速以及刮膜转速对分离纯化1,3-甘... 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对玉米毛油进行酶解,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酶添加量、水添加量、甘油添加量以及酶解时间对1,3-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分子蒸馏过程中二级蒸馏温度、进料流速以及刮膜转速对分离纯化1,3-甘油二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酶解玉米毛油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70℃、酶添加量0.3%、水添加量20%、甘油添加量10%以及酶解时间4 h。在进行分子蒸馏时,在冷凝温度,真空度一定的条件下,确定了二级分子蒸馏的最佳分离纯化条件,即蒸馏温度200℃、进料流速5.5 mL/min和刮膜转速300 r/min,在此条件下,能高效提高1,3-甘油二酯的含量,提高产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酶解 分离纯化 1 3-甘油二酯
下载PDF
双甘酯的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福明 孙登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51,共3页
双甘酯是油脂代谢的中间产物,工业上可以由化学法或生物酶法来合成。合成所用原料可以是甘油和油脂(油脂甘油解法),也可以是甘油和脂肪酸(甘油脂肪酸酯化法)。目前,化学法油脂甘油解生产双甘酯的工艺已相当成熟。近年的研究表明... 双甘酯是油脂代谢的中间产物,工业上可以由化学法或生物酶法来合成。合成所用原料可以是甘油和油脂(油脂甘油解法),也可以是甘油和脂肪酸(甘油脂肪酸酯化法)。目前,化学法油脂甘油解生产双甘酯的工艺已相当成熟。近年的研究表明,双甘酯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作用和物化性质,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他化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甘酯 化学法 生物酶法 合成工艺
下载PDF
HPLC-RID法甘油二酯含量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博 李秋生 +2 位作者 杨继国 李行方 林炜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7,共3页
研究了HPLC-RID法分析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采用Nova-Pak(R)3.9 mm×150 mm硅胶柱,流动相为正已烷/异丙醇(50:1,V/V),12 min即可完成一个分析.应用外标法定量,该分析方法在1.0~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SD为1.27%,平均回... 研究了HPLC-RID法分析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采用Nova-Pak(R)3.9 mm×150 mm硅胶柱,流动相为正已烷/异丙醇(50:1,V/V),12 min即可完成一个分析.应用外标法定量,该分析方法在1.0~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SD为1.27%,平均回收率为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RID法 甘油二酯 分析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合成1,3-甘油二酯用脂肪酶的筛选及其酯化性质 被引量:17
8
作者 孟祥河 邹冬芽 +1 位作者 段作营 毛忠贵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5,共5页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并根据位置专一性的差别将脂肪酶分为1,3 特异的、1,3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3类.采用LipozymeRMIM在无溶剂系统中催化甘油、脂肪酸合成1,3 sn 甘油二酯.研究表明脂肪酸、底物醇种类、温度、水分活度对...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并根据位置专一性的差别将脂肪酶分为1,3 特异的、1,3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3类.采用LipozymeRMIM在无溶剂系统中催化甘油、脂肪酸合成1,3 sn 甘油二酯.研究表明脂肪酸、底物醇种类、温度、水分活度对LipozymeRMIM的活力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1 3-甘油二酯 筛选 甘油 脂肪酸 催化合成 酯化特性 LIPOZYME RM^IM
下载PDF
单甘酯、甘二酯高纯品的生产、理化性质及特殊用途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永涛 刘钟栋 +2 位作者 杨菁 郑自健 胡道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4,共8页
单甘酯、甘二酯及其混合物单双甘油酯是食品中应用最为广泛、历史为最悠久的乳化剂,目前它们的使用量超过整个乳化剂使用量的一半。二十世纪20年代单双甘油酯的工业化生产,使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开始在食品中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技术... 单甘酯、甘二酯及其混合物单双甘油酯是食品中应用最为广泛、历史为最悠久的乳化剂,目前它们的使用量超过整个乳化剂使用量的一半。二十世纪20年代单双甘油酯的工业化生产,使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开始在食品中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60年代分子蒸馏技术开始应用于单甘酯的提纯,高纯度单甘酯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单甘酯的应用领域。在甘油酯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其理论研究也在高速发展,目前,甘油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已经日趋完善。本文将从新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单甘酯、甘二酯高纯品各自的生产、理化性质、特殊用途,其中重点介绍单甘酯的理化性质、甘二酯的生产及其功能特性。另外还将介绍两种产品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最近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单甘酯行业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甘酯 甘二酯 生产 理化性质 特殊用途
下载PDF
固定化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催化合成甘油二酯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隼 王芳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199,210,共5页
对无溶剂体系中自制固定化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催化油酸、甘油合成甘油二酯过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自制固定化酶与商业酶在催化该反应上的不同,发现自然挥发脱水比真空脱水更适合自制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甘油二酯。对反应条件的研究表明:... 对无溶剂体系中自制固定化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催化油酸、甘油合成甘油二酯过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自制固定化酶与商业酶在催化该反应上的不同,发现自然挥发脱水比真空脱水更适合自制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甘油二酯。对反应条件的研究表明:底物摩尔比2∶1,反应温度50℃,酶量0.6g/5.65g,自然挥发脱水条件下油酸酯化率可达92.64%,甘油二酯含量可达6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脂肪酶 酯化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设计脂肪酶Novo435催化合成甘油二酯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相 刘云 杨江科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18,共6页
以甘油、油酸为原料,优化在无溶剂体系中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435催化合成甘油二酯(diglyceride,DAG)的工艺。系统考察底物摩尔比(油酸/甘油)、反应温度、时间和加酶量等因素对油酸转化率和甘油二酯含量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 以甘油、油酸为原料,优化在无溶剂体系中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435催化合成甘油二酯(diglyceride,DAG)的工艺。系统考察底物摩尔比(油酸/甘油)、反应温度、时间和加酶量等因素对油酸转化率和甘油二酯含量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各主效因子,并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优的工艺条件。所得最优条件:油酸与甘油底物摩尔比2.27、反应温度48.14℃、反应时间6.3 h、加酶量1.68%。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油酸转化率为45.42%,甘油二酯质量分数为70.01%,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Novo435 甘油二酯 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用羊油制备甘一酯、甘二酯的反应中影响产率的几个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杉 黄振娥 翁新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45,共3页
本研究通过羊油与甘油发生醇解反应制备甘一酯,甘二酯。研究了反应体系中作为溶剂的吡啶的用量,催化剂甲醇钠的用量,甘油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这四个因素对甘一酯、甘二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四个因素中,以是否加入吡啶影响最... 本研究通过羊油与甘油发生醇解反应制备甘一酯,甘二酯。研究了反应体系中作为溶剂的吡啶的用量,催化剂甲醇钠的用量,甘油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这四个因素对甘一酯、甘二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四个因素中,以是否加入吡啶影响最大,其他三个因素的影响远小于是否加入吡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甘一酯 甘二酯 羊油 油脂
下载PDF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植物半乳糖脂 被引量:5
13
作者 饶力群 彭友良 +1 位作者 范军 罗泽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7-82,共6页
介绍了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植物半乳糖脂(MGDG和DGD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岛津Shim-packCLC-ODS(150mm×6mm)柱,以体积比为9550.2的甲醇-水-乙酸溶剂为流动相,流速2... 介绍了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植物半乳糖脂(MGDG和DGD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岛津Shim-packCLC-ODS(150mm×6mm)柱,以体积比为9550.2的甲醇-水-乙酸溶剂为流动相,流速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灵敏度为0.032AUFS.在10~3500μg/mL浓度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MGDG和DGDG的回收率分别为96.7%和95.3%,时间保留值分别为16.625min和12.623min.方法简单快速,适于植物体内全脂中半乳糖脂含量的测定,为研究植物体内半乳糖脂的分布、生物学功能和代谢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色谱 测定 植物 半乳糖 二酸甘油酯
下载PDF
酶解法催化鹅油制备甘油二酯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宝维 韩海娜 +5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陈晨 徐晓波 解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提高鹅油的附加值,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本试验以肥肝鹅腹脂精炼后的鹅油为脂肪酸供体制备甘油二酯。以鹅油混合脂肪酸、甘油为原料,甘油二酯的生成率为指标,底物比(脂肪酸∶甘油)、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 为提高鹅油的附加值,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本试验以肥肝鹅腹脂精炼后的鹅油为脂肪酸供体制备甘油二酯。以鹅油混合脂肪酸、甘油为原料,甘油二酯的生成率为指标,底物比(脂肪酸∶甘油)、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鹅油甘油二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6℃,反应时间为9.2 h,底物比为1.2,加酶量为3.03%时,甘油二酯的生成率为9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油 脂肪水解 响应面 甘油二酯
下载PDF
Lipozyme TL 100L的固定化及其催化甘油解制备甘油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道明 王卫飞 +2 位作者 蓝东明 杨博 王永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39,共4页
利用4种常用大孔树脂(NKA-9,AB-8,D301R,D4020)对Lipozyme TL 100L进行固定化,并比较了固定化效果及4种固定化脂肪酶对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AB-8为载体固定化的Lipozyme TL 100L在无溶剂体系中... 利用4种常用大孔树脂(NKA-9,AB-8,D301R,D4020)对Lipozyme TL 100L进行固定化,并比较了固定化效果及4种固定化脂肪酶对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AB-8为载体固定化的Lipozyme TL 100L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效率最高;当底物(精炼大豆油与甘油)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50℃,AB-8大孔树脂固定化的Lipozyme TL 100L加酶量为600 U/g时,在甘油解反应6 h后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基本达到平衡,为54.39%,其中1,2-甘油二酯含量为33.87%,1,3-甘油二酯含量为2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脂肪酶 甘油二酯 甘油解
下载PDF
Lipozyme RMIM酶促豆油甘油解制备甘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邱寿宽 毕艳兰 +1 位作者 杨天奎 孙尚德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LipozymeRMIM催化下的无溶剂体系中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加水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甘二酯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 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LipozymeRMIM催化下的无溶剂体系中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加水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甘二酯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豆油∶甘油=2 0∶1(mol/mol),甘油加水量1%,加酶量8%,甘二酯得率为5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ZYME RM IM 酶促催化 甘油解 制备 甘二酯 大豆油 脂肪酶
下载PDF
甘油二酯的制备、纯化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翟丹丹 张建法 +1 位作者 蒋鹏举 刘秋兰 《河南化工》 CAS 2004年第5期4-6,共3页
甘油二酯作为多功能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本文评述了甘油二酯的制备、纯化及分析方法,指出利用高效的生物催化剂,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是最具有工业前景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甘油二酯 制备 纯化 分析
下载PDF
硼酸二甘油酯脂肪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春霖 刘波 洪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4,共3页
以硼酸、甘油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合成硼酸二甘油酯,然后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分别与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反应合成出3种具有半极性键的有机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确定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硼酸二甘油酯月桂酸酯的... 以硼酸、甘油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合成硼酸二甘油酯,然后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分别与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反应合成出3种具有半极性键的有机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确定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硼酸二甘油酯月桂酸酯的合成工艺,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硼酸与甘油的摩尔比为1:2.0,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4 h时,硼酸二甘油酯的收率为96.0%;硼酸二甘油酯与月桂酸的摩尔比为1:0.9,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3.5 h,催化剂用量(相对于月桂酸的质量)为2.0%时,月桂酸转化率为97.5%。硼酸二甘油酯肉豆蔻酸酯和硼酸二甘油酯硬脂酸酯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合成时酸转化率分别为97.0%和96.4%。该工艺具有酸转化率高,后处理工艺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二甘油酯 脂肪酸 合成
下载PDF
1-硬脂酸-3-富马酸单甲酯-甘油二酯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思莲 韦庆益 +1 位作者 宁正祥 李全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2-284,共3页
非对称富马酸酯类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起始原料,分3步合成1-硬脂酸-3-富马酸单甲酯-甘油二酯,鉴定并研究了其抗菌活性。实验表明,1-硬脂酸-3-富马酸单甲酯-甘油二酯(SFDG)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可延长... 非对称富马酸酯类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起始原料,分3步合成1-硬脂酸-3-富马酸单甲酯-甘油二酯,鉴定并研究了其抗菌活性。实验表明,1-硬脂酸-3-富马酸单甲酯-甘油二酯(SFDG)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可延长大肠杆菌和牛奶酸败混合菌的适应期,抑菌效果与苯甲酸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富马酸酯 甘油二酯 合成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甘油二酯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孟祥河 毛忠贵 +1 位作者 高保军 周锴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2年第4期58-61,共4页
甘油二酯是油脂的天然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多功能添加剂,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应用情况做了详尽的介绍、扼要的分析,并对其开发前景加以展望。
关键词 甘油二酯 应用 生理功能 食品 医药 化工 油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