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藜芦醇对不同类型底物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万成
马涛
+3 位作者
李文娟
刘娜
陈国顺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1-333,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2种类型底物下添加不同水平白藜芦醇(RES)对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天然植物提取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供依据。选取3只体况良好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肉用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
本试验旨在探索2种类型底物下添加不同水平白藜芦醇(RES)对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天然植物提取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供依据。选取3只体况良好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肉用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2种类型底物[精粗比分别为68∶32(高精料)和28∶72(高粗料)]中分别添加0、7.7%、14.3%和25.0%(干物质基础)的RES进行体外产气试验。分别在体外发酵0、2、4、8、12、16、24 h时记录产气量,计算产气参数;在发酵24 h后测定发酵液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在2种类型底物[精粗比分别为68∶32(高精料)和28∶72(高粗料)]条件下添加14.3%的RES进行RES体外降解试验,分别在发酵0、12和24 h时检测发酵残余物中RES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结果显示: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2种底物的产气量均增加。高精料条件下,随RES添加水平的升高,24 h产气量、产气速率均呈线性降低(P<0.05),但各产气参数在高粗料的各RES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高粗料条件下,随着RES添加水平的升高,发酵液pH无显著变化(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中乙酸摩尔比例以及总VFA浓度和乙酸/丙酸在发酵12和24 h时均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丙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发酵液中丁酸摩尔比例在发酵12 h时表现为14.3%和25.0%RES组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在发酵24 h时表现为各RES添加组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高精料条件下,随着RES添加水平的升高,在发酵12 h时,14.3%和25.0%RES组发酵液pH均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在发酵24 h时,各RES添加组发酵液pH均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乙酸摩尔比例在发酵12 h时均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在发酵24 h时14.3%和25.0%RES组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丙酸摩尔比例在2个发酵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丁酸摩尔比例以及总VFA浓度和乙酸/丙酸在2个发酵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3)RES在2种类型底物条件下均发生了降解,且在高精料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强的降解特性,主要降解产物为二氢白藜芦醇(DH-RES)。由本试验结果发现,底物精粗比会影响RES调控体外产气和发酵的效果,高添加水平的RES对体外瘤胃发酵具有一定抑制作用;RES可以在瘤胃环境中降解代谢,且RES及其代谢产物DH-RES在高精料条件下显示出更强的降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体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二氢白藜芦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叶提取物中两种联苄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清明
邬靖宇
钟海雁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6-214,共9页
从油茶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高纯度活性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H COSY、DEPT、HSQC以及HMBC等核磁共振方法分析其结构,最终鉴定其为二氢白藜芦醇(化合物1)和1-(3′,5′二甲氧基)苯基2-O-[4″吡喃葡萄糖基(6→1)-吡喃鼠李糖基...
从油茶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高纯度活性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H COSY、DEPT、HSQC以及HMBC等核磁共振方法分析其结构,最终鉴定其为二氢白藜芦醇(化合物1)和1-(3′,5′二甲氧基)苯基2-O-[4″吡喃葡萄糖基(6→1)-吡喃鼠李糖基]苯乙烷(化合物2)。对1H-NMR和13C-NMR信号分别进行全归属。化合物1是首次从油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是第2次从油茶叶中提取得到,且该物质的得率大大高于首次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叶提取物
核磁共振
结构解析
二氢白藜芦醇
两种联苄类化合物
原文传递
题名
白藜芦醇对不同类型底物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万成
马涛
李文娟
刘娜
陈国顺
刁其玉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出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1-33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51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测算模型及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减排技术”(2016YFE0109000)
文摘
本试验旨在探索2种类型底物下添加不同水平白藜芦醇(RES)对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天然植物提取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供依据。选取3只体况良好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肉用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2种类型底物[精粗比分别为68∶32(高精料)和28∶72(高粗料)]中分别添加0、7.7%、14.3%和25.0%(干物质基础)的RES进行体外产气试验。分别在体外发酵0、2、4、8、12、16、24 h时记录产气量,计算产气参数;在发酵24 h后测定发酵液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在2种类型底物[精粗比分别为68∶32(高精料)和28∶72(高粗料)]条件下添加14.3%的RES进行RES体外降解试验,分别在发酵0、12和24 h时检测发酵残余物中RES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结果显示: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2种底物的产气量均增加。高精料条件下,随RES添加水平的升高,24 h产气量、产气速率均呈线性降低(P<0.05),但各产气参数在高粗料的各RES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高粗料条件下,随着RES添加水平的升高,发酵液pH无显著变化(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中乙酸摩尔比例以及总VFA浓度和乙酸/丙酸在发酵12和24 h时均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丙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发酵液中丁酸摩尔比例在发酵12 h时表现为14.3%和25.0%RES组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在发酵24 h时表现为各RES添加组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高精料条件下,随着RES添加水平的升高,在发酵12 h时,14.3%和25.0%RES组发酵液pH均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在发酵24 h时,各RES添加组发酵液pH均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乙酸摩尔比例在发酵12 h时均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在发酵24 h时14.3%和25.0%RES组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丙酸摩尔比例在2个发酵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未添加RES组(P<0.05);各RES添加组发酵液丁酸摩尔比例以及总VFA浓度和乙酸/丙酸在2个发酵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未添加RES组(P<0.05)。3)RES在2种类型底物条件下均发生了降解,且在高精料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强的降解特性,主要降解产物为二氢白藜芦醇(DH-RES)。由本试验结果发现,底物精粗比会影响RES调控体外产气和发酵的效果,高添加水平的RES对体外瘤胃发酵具有一定抑制作用;RES可以在瘤胃环境中降解代谢,且RES及其代谢产物DH-RES在高精料条件下显示出更强的降解特性。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体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二氢白藜芦醇
Keywords
resveratrol
in vitro fermentation
volatile fatty acid
dihydro-resveratrol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叶提取物中两种联苄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被引量:
1
2
作者
曹清明
邬靖宇
钟海雁
机构
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6-21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070612/C161103)
文摘
从油茶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高纯度活性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H COSY、DEPT、HSQC以及HMBC等核磁共振方法分析其结构,最终鉴定其为二氢白藜芦醇(化合物1)和1-(3′,5′二甲氧基)苯基2-O-[4″吡喃葡萄糖基(6→1)-吡喃鼠李糖基]苯乙烷(化合物2)。对1H-NMR和13C-NMR信号分别进行全归属。化合物1是首次从油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是第2次从油茶叶中提取得到,且该物质的得率大大高于首次文献报道。
关键词
油茶叶提取物
核磁共振
结构解析
二氢白藜芦醇
两种联苄类化合物
Keywords
leave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NMR
structure explanation
dihydro-resveratrol
two bibenzyl com-pounds
分类号
TQ914 [化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藜芦醇对不同类型底物体外产气和发酵参数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吴万成
马涛
李文娟
刘娜
陈国顺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茶叶提取物中两种联苄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曹清明
邬靖宇
钟海雁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