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high-fluorin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n crops and human health in hot spring-type fluorosis-diseased areas 被引量:10
1
作者 LAN De WU Daishe +3 位作者 LI Ping WANG Tengsheng CHEN Chengguang WANG Wuy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8年第4期335-341,共7页
Drinking water-type fluorosis is the most harmful endemic disease in China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ufferers.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o alter water sources to lower fluoride level has effectively... Drinking water-type fluorosis is the most harmful endemic disease in China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ufferers.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o alter water sources to lower fluoride level h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spread of this kind of endemic disease,its prevalence could not thoroughly be stopped because the high-fluorid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in these endemically diseased areas could still do harm to human health through food chain.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more deep-going study on the drinking water-type fluoro-s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fluorin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n crops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hot spring-type fluorosis-diseased areas,local water,paddy soil,rice,whole vegetables and soils around their roots were sampled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s in fluorosis-free areas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fluorosis-diseased areas both in natural background and in social background. It is indicated that rice and vegetables can accumulate water-soluble fluorine either in soils or in irrigating water,and different crops have different abilities of fixing fluorine. The contents of fluorine in different parts of vegetables in the fluorosis-diseased and fluorosis-free areas were statistically catego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uorine contents of roots,tubers,leaves and flowers of vegetables in the fluorosis-diseased areas are 3.56,1.17,3.07 and 3.23 mg/kg,respectively. However,comparisons showed that in the fluorosis-free areas,the fluorine contents are 2.17,0.70,1.91 and 2.52 mg/kg,respectively. Moreover,different parts of a crop also show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luorine fixation abilitie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luorine contents of the strongly metabolic parts are relatively high. For example,the fluo-rine contents of roots,leaves and flowers of vegetabl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stems. The fluorine fixation ability of seeds is very wea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human body’s exposure to fluoride,the impact of hot spring water on the capability of crops to fix fluorine should be reduced as much as possibl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event crops from being irrigated with hot spring water and it is advisable to grow crops with relatively low ca-pabilities to enrich fluorine,such as those with seeds or tubers as the main edible parts in the areas which are se-verely affected by hot spring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水 土壤 氟中毒 地下水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Lithostratigraphy on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Stored Water in Mujib Reservoir-Jordan
2
作者 Habes Mohammad Al-Mashakbe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7年第4期568-590,共23页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rainage basin’s lithostratigraphy on the quality and type of stored water in the Mujib dam reservoir. Th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a monthly basis from ...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rainage basin’s lithostratigraphy on the quality and type of stored water in the Mujib dam reservoir. Th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a monthly basis from surface water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The classifications of collecting water samples for domestic and irrigation purposes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physico- 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H, EC, TDS, TSS, Na+, K+, Ca2+, Mg2+, Cl-, SO42-, HCO3- , NH4+, NO3- , NO2- , SAR, RSC, SSP, RSBC, PI, MAR, KR, and TH. All analyzed water samples were satisfied the Jordanian permissible limit and graded as “fresh water”. The hydrochemical indices (Mg/Ca and Cl/HCO3) and Cation Exchange values (CEV), indicating that the surface water chemistry is due to the rock weathering minerals with respect to their inland origin. The water samples have complied within the respective limits in respect of pH, EC, SAR, RSC, RSBC, MAR, KR, SSP and PI, and hard in respect of TH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dissolution of the weathered rocks. Abundance of cations and anions i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Ca > Na > Mg > K and HCO3 > SO4 > Cl > NO3 during the period 2013-2015 and SO4 > HCO3 > Cl > NO3 through 2012. Thus, calcium and bicarbonate–sulfate are the dominant ions present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is study. Piper diagram suggested that carbonate and gypsum weathering is the dominant process controlling reservoir water chemistry in the basin area. The quality and type of surface water can be modified by the lithology of the catchment area. The hydrogeochemical study of Mujib reservoir water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s safe for drinking and agricultural purp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type water QUALITY drinking-Irrigating water Hydrogeochemical In-dices LITHOSTRATIGRAPHY Mujib Dam RESERVOIR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氮磷污染特征及富营养化风险评价
3
作者 伍名群 简永远 +3 位作者 杨江 王丽君 杨沁珩 欧阳开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7,共13页
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18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枯、丰、平水期的水质开展监测,阐述了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氮、磷的污染特征,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体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 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18个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枯、丰、平水期的水质开展监测,阐述了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氮、磷的污染特征,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水体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水体总氮平均浓度为0.76 mg/L,其中硝酸盐占70.0%;总磷平均浓度为未检出,其中可溶性磷酸盐占80.5%。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总氮和硝酸盐浓度随水期的变化基本一致,氨氮总体变化不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浓度随水期变化基本一致。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中的Pearson双侧检验法检验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枯、丰、平水期仅有COD_(Mn)与Chl-a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黔东南州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进行评价,枯水期贫营养占66.7%、中营养占33.3%;丰水期贫营养占50.0%、中营养占50.0%;平水期贫营养占38.9%、中营养占61.1%,富营养化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并采用氮磷浓度比(TN/TP)深入分析,得出水源营养盐限制因子主要为磷限制状态,控制磷污染是预防黔东南州湖库水源水体富营养化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库型饮用水源 富营养化风险评价
下载PDF
Fluorosis and Dental Caries in the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Southeastern Communities in the State of Morelos, Mexico
4
作者 Gricelda G. Varela-González Alvaro García-Pérez +2 位作者 Rafael Huizar-Alvarez Maria Esther Irigoyen-Camacho Maria M. Espinoza-Jaramill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3年第9期994-1001,共8页
Objectives: 1) To identify the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oride (F-) concent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state of Morelos, Mexico, and 2)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revale... Objectives: 1) To identify the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oride (F-) concent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state of Morelos, Mexico, and 2)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fluorosis, dental caries, and water F-?concentration. Methods: A hydrogeolog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rocks’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and groundwat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 total of 649 schoolchildren from two communities received oral examinations. One community was located in an area with 0.75 mg F-/L in the water supply and the other in an area with 1.6 mg F-/L. Fluorosi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Thylstrup & Fejerskov Index (TFI) and the dental carie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decayed, missing, and filled teeth (DMFT) index. The region groundwater was extracted from an inter-granular aquifer consisting of volcano clasts of intermediate volcanic chemical composition. Results: Oral examinations showed that 32.35% of the children had severe forms of fluorosis (TFI ≥ 4) in the community with 1.60 mg F-/L and 7.8% in the 0.75 mg F-/L community (p < 0.0001). DMFT = 0.53 (±1.28) and 0.42 (±0.95) in the community with 1.60 mg F-/L and 0.75 mg F-/L, respectively (p = 0.2259). Conclusions: The increasing extrac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 was associated with deeper water flows and higher F-?concentration. In the community with high F-concentration, a third of the children showed objectionable levels of fluorosis. Adequate groundwater management actions are required to reduce fluorosis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IDE drinking water fluorosis Dental CARIES México
下载PDF
2016—2019年江苏省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汪旸 夏玉婷 +3 位作者 刘茂 尚莉 叶云杰 王培桦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掌握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根据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程度,在江苏省选择12个病情最重的县(区)作为固定监测县,每个县(区)按照病情的轻、中、重程度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改水... 目的掌握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根据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程度,在江苏省选择12个病情最重的县(区)作为固定监测县,每个县(区)按照病情的轻、中、重程度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并检测水氟值,检查监测村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患病情况。每年轮流在监测村对≥25岁成人开展氟骨症X线拍片和尿氟检测。结果共监测36个病区村,2016—2019年实施大型改水工程占比从30.30%上升到100.00%,水氟合格工程占比从93.94%上升到100.00%;2016—2019年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15,P<0.05),2019年最低(16.5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村、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村、未改水村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21.78%、73.13%、2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00,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0.00、4.08、156.64,P值均<0.05)。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村氟骨症检出率为15.43%(255/1653),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村氟骨症检出率为8.00%(8/100)。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村成人尿氟均值为1.39 mg/L,低于人群尿氟正常值上限(1.60 mg/L);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村成人尿氟均值为2.53 mg/L,高于正常值上限;两类村成人尿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8,P<0.05)。结论2016—2019年江苏省改水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氟中毒 氟骨症 监测
下载PDF
启东市头兴港汇龙应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与划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建军 张云 顾爱辉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8期32-35,40,共5页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启东市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在对头兴港汇龙应急水源地水质、污染源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配套水厂取水口迁移的建议。采用类比经验法对迁移后取水口所在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分,并...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启东市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在对头兴港汇龙应急水源地水质、污染源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配套水厂取水口迁移的建议。采用类比经验法对迁移后取水口所在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分,并对划分后的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存在环境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 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划分 污染防治
下载PDF
2021—2022年天津市宁河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高景全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9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宁河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水中氟含量及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评价病区村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效果。方法:2021—2022年对宁河区41个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在41个病区村出生并居住的8~12岁儿童氟斑... 目的:了解天津市宁河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水中氟含量及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评价病区村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效果。方法:2021—2022年对宁河区41个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在41个病区村出生并居住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普查。结果:2021—2022年41个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氟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其中,2021和2022年分别有13个和18个病区村饮用水水氟检测结果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分别占全部病区村的31.7%和43.9%。2021年共对6638名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儿童3164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7.7%;2022年共对6733名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儿童2715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0.3%。2021和2022年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81,P<0.01)。2021、2022年病区村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91和0.77,均为极轻度流行。结论:2021—2022年宁河区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开展改水除氟工程后,病区村水氟含量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偏高的情况,氟中毒防治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型 氟中毒 水氟 氟斑牙
下载PDF
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与实证研究
8
作者 吕业佳 罗凡 姚嘉伟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7期122-128,共7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对水源保护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读国内外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常用的5种保护区划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根据不同水库水文条件、水源水质、地形环境及周边污染源情况,确定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对水源保护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读国内外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常用的5种保护区划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根据不同水库水文条件、水源水质、地形环境及周边污染源情况,确定48种不同的划分预设场景,总结出20种划分方法体系。以广东省67个水库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作为实例举证,证明划分方法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合理划分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型水源保护区 划分方法 对比 划分体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英红 赵光磊 +1 位作者 曲红拥 叶松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对污染源的判断可提高湖库型水体的质量,由于目前污染源的定位精度低和误检率高,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检测方法。根据湖库型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特征,搭建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函数,计算出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的清澈度,完... 对污染源的判断可提高湖库型水体的质量,由于目前污染源的定位精度低和误检率高,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检测方法。根据湖库型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特征,搭建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函数,计算出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的清澈度,完成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的定位,基于遥感生成湖库型饮用水源地影像的总亮度,提取出污染水体的纹理特征,利用遥感影像设计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检测算法,实现了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检测。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将污染源的定位精度提高到90%以上,误检率控制在15%以内,提高湖库型水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饮用水源地 特征提取 湖库型水体 污染源检测
下载PDF
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土和水中氟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22
10
作者 雒昆利 李会杰 +6 位作者 冯福建 陈同斌 熊明海 王伟中 廖晓勇 黎伟 王丽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8,共6页
为探讨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环境中氟的含量和分布规律以及氟的来源,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采集了160个煤、黄铁矿结核、煤矸石、黏土、玉米、辣椒、饮用水样品,用高温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样品中的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氟中... 为探讨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环境中氟的含量和分布规律以及氟的来源,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采集了160个煤、黄铁矿结核、煤矸石、黏土、玉米、辣椒、饮用水样品,用高温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样品中的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C5煤含氟量低,平均含氟量为77.13 mg/kg;3个典型氟中毒病区民用煤的平均含氟量为72.56 mg/kg,稍低于中国煤炭平均含氟量(82 mg/kg),与世界煤的平均值(80 mg/kg)接近.中毒区的煤主要为低氟煤,煤中的氟与灰分关系较为密切.中毒区的拌煤黏土中氟含量一般在367-2 435 mg/kg,但以含氟量超过600 mg/kg的高氟拌煤黏土为主,平均含氟量为1 084.2 mg/kg.氟中毒区饮用水的含氟量一般低于0.35 mg/L,低于国家饮用水的要求(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区 煤中氟 拌煤黏土 饮用水
下载PDF
饮水氟含量与儿童龋齿和氟斑牙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28
11
作者 余波 银恭举 +3 位作者 张莉 韩旻雁 马建国 李世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调查不同饮水氟含量与龋齿和氟斑牙发病的关系 ,探讨在河南省实施饮水加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农村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自然村 ,调查 8~ 12岁儿童龋齿和氟斑牙患病率。结果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村庄 8~ 12岁儿童龋齿... 目的 调查不同饮水氟含量与龋齿和氟斑牙发病的关系 ,探讨在河南省实施饮水加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农村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自然村 ,调查 8~ 12岁儿童龋齿和氟斑牙患病率。结果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村庄 8~ 12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有随饮水氟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氟斑牙患病率随饮水氟含量的升高而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水氟浓度的升高在导致氟斑牙的作用方面明显强于对龋齿的预防作用 ,而河南省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氟 儿童 龋齿 氟斑牙 调查
下载PDF
氟斑牙患病率和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多元线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莉 余波 +2 位作者 朱新波 银恭举 韩旻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了解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依存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间的依存关系。结果氟斑牙患病率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赞=10.3633+4.5306x1+15.9369x2;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 目的了解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依存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间的依存关系。结果氟斑牙患病率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赞=10.3633+4.5306x1+15.9369x2;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赞'=0.0712+0.0961x1+0.3766x2。结论水氟、尿氟对一个地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尿氟指标对氟斑牙患病率的相对贡献较水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患病率 流行指数 水氟 尿氟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烘烤粮食、黏土和饮用水中砷、硒、汞的含量 被引量:17
13
作者 雒昆利 李会杰 +5 位作者 陈同斌 王伟中 毕世贵 吴学志 黎伟 王丽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为探讨昭通氟中毒地区煤和粮食中砷、硒、汞的含量和分布,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系统采集了160个煤、粮食、饮用水等样品,用AFS-82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的砷、硒、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砷含量为8.84 mg/... 为探讨昭通氟中毒地区煤和粮食中砷、硒、汞的含量和分布,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系统采集了160个煤、粮食、饮用水等样品,用AFS-82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的砷、硒、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砷含量为8.84 mg/kg.在居民中发现砷含量89.09 mg/kg的高砷煤.煤中的硒、汞含量较低;煤层中黄铁矿结核中的硒、汞含量高.中毒区烘烤后的玉米和辣椒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0.7 mg/kg)的砷.烘烤后的辣椒中全部含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硒、汞限量标准,但烘烤后的玉米大多数没有超标;昭通氟中毒区的拌煤黏土大多是高砷土,平均砷含量大于16 mg/kg,但黏土中硒、汞含量较低.病区饮用水中的砷含量一般低于国家饮用水砷中毒标准,饮用水中硒、汞均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有高砷煤存在,黄铁矿结核和部分亮煤的砷含量高.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存在着高砷介质——烘烤后的高砷玉米和辣椒,氟中毒区烘烤粮食中的砷可能来源于煤和拌煤黏土中的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区 黏土 饮用水
下载PDF
霸州氟中毒地区居民氟斑牙、龋齿与饮水氟关系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滨滨 郑宝山 +2 位作者 王鸿颖 平雅坤 陶跃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河北省霸州氟中毒地区居民的龋齿以及氟牙症发病情况与当地饮用水氟的关系,以确定该地区较为安全的饮用水氟浓度。方法选择饮水氟在1~4 mg/L范围内的河北省霸州市氟中毒地区的4个村子作为研究地点,对4个村子中的饮用水氟、16... 目的研究河北省霸州氟中毒地区居民的龋齿以及氟牙症发病情况与当地饮用水氟的关系,以确定该地区较为安全的饮用水氟浓度。方法选择饮水氟在1~4 mg/L范围内的河北省霸州市氟中毒地区的4个村子作为研究地点,对4个村子中的饮用水氟、16~19岁人群氟以及人群的龋齿、氟牙症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氟中毒地区饮用水氟与居民尿氟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49 6。5岁、12岁年龄组龋齿随水氟的增高有下降趋势,而15岁和18岁年龄组在水氟分别高于1.905和2.301 mg/L时,龋齿与水氟呈正相。12岁、15岁和18岁居民的氟牙症指数也与饮用水氟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这3个年龄组出现轻度氟斑牙的最低饮用水氟分别为0.872、2.129和1.260 mg/L。结论该地区居民的饮水氟决定了当地居民氟的摄入量。15和18岁年龄组居民在水氟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造成龋病的高发,在这一区域内,安全地饮用水氟为0.872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饮用水 龋齿 氟牙症指数 霸州市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居民饮用水状况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颂辉 彭华 +2 位作者 杨海昕 施玮 朱惠刚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4,52,共3页
[目的 ]以杨浦区某街道居民为代表 ,了解上海市居民对于饮用水问题的认知、日常的饮用水类型和饮用习惯 ,并进行对三种有代表性的饮用水的水质分析。 [方法 ]于 2 0 0 1年 4~ 5月对杨浦区某街道 5 0 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 ... [目的 ]以杨浦区某街道居民为代表 ,了解上海市居民对于饮用水问题的认知、日常的饮用水类型和饮用习惯 ,并进行对三种有代表性的饮用水的水质分析。 [方法 ]于 2 0 0 1年 4~ 5月对杨浦区某街道 5 0 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 ]目前杨浦区某街道居民饮用水类型主要有自来水、桶装水和净化器净化后的自来水 ,三种饮用水的水质不同。有 61 75 %的家庭关心饮用水质量问题 ,有 5 6 68%的居民已经或打算采取措施改善饮用水水质。半数以上的居民日常饮用自来水 ,饮用桶装水的居民占 3 6 86% ,其中大部分饮用市售纯水或蒸馏水。净水器和饮水机普遍缺乏维护 ,可能带来新的卫生问题。 [结论 ]人们对于有关饮用水的专业知识仍有待普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饮用水 类型 饮水习惯 水质分析
下载PDF
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冀芳 徐红 +7 位作者 张跃新 张婕 刘文亚 邵红 姜平 姚华 薛茜 刘开泰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终止接触氟后不同程度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轻、中、重不同病情的氟骨症患者 65名和正常对照组 2 3人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测定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氟骨症患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占 70 .7... 目的 了解终止接触氟后不同程度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轻、中、重不同病情的氟骨症患者 65名和正常对照组 2 3人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测定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氟骨症患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占 70 .77%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对各参数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随病情的加重有症状者的比率有上升的趋势 ,且对照组与重度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氟骨症组心电图异常 42例 ,检出率为 3 5 .3 8% ,对照组心电图异常 17例 ,检出率为 2 6.0 9% ,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重度氟骨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 -R间期明显延长且有差异 (P <0 .0 5 )。各调查组血压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结论 氟骨症患者的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在改水降氟 18年以后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氟骨症患者中轻度和中度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恢复明显 ,而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恢复缓慢 ,氟对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造成的远期影响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骨症 患者 心电图 对照组 重度 心血管系统损害 正常 差异 结论 显著性
下载PDF
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晨 黄学敏 +3 位作者 周金水 秦根林 朱文明 吴婷婷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32个病区县(市、区)中。随机选取15个县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及原病区村改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水氟含量检测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检查使用Dean氏法... 目的了解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32个病区县(市、区)中。随机选取15个县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及原病区村改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水氟含量检测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检查使用Dean氏法。结果正常和间歇使用的改水工程为156个。受益人口数达385524人。管网末梢水氟含量均值为0.46mg/L,范围为0.09~4.51mg/L。受检人数2922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70%,氟斑牙指数为0.15,判定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浙江省地氟病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改水设施使用维护不善、非病区村患病率升高等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改水降氟工程 氟斑牙
下载PDF
总摄氟量卫生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超轲 孙淑庄 +3 位作者 曹静祥 吴云鹏 马凤 曹守仁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2-286,共5页
在全国选轻、中、重和极重4个燃煤型氟病区和1个对照区及高(饮水型氟病区)、适宜和低饮水氟地区各2个,共11个调查点,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的不同摄入氟水平。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空气、饮水和食物氟含量,8~15岁和>15... 在全国选轻、中、重和极重4个燃煤型氟病区和1个对照区及高(饮水型氟病区)、适宜和低饮水氟地区各2个,共11个调查点,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的不同摄入氟水平。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空气、饮水和食物氟含量,8~15岁和>15岁2个人群组的日总摄氟量、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率以及尿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煤型氟病区8~15岁和>15岁人群的日总摄氟量分别小于或等于2.28mg与3.10mg,在饮水型氟病区8~15岁和>15岁人群的日总摄氟量分别小于或等于2.34mg和3.54mg时,无重度氟斑牙和氟骨症发生,尿氟属正常范围。根据这些结果,并参考国内外有关人群总摄氟量的资料,提出了人群总摄氟量卫生标准的建议值,8~15岁在燃煤型氟病区为每日2mg,饮水型氟病区为每日2.4mg;>15岁在燃煤型氟病区为每日3mg,饮水型氟病区为每日3.5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 地方性 氟中毒 饮水型
下载PDF
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军英 龙琰 沈彦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索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方法 :在广东东部 ,对饮用 0 1~ 2 5mg/L不同水氟浓度水的 12 37名9~ 17岁、35~ 44岁居民 ,进行龋病和氟牙症检查 ;并通过问卷调查 ,对可能接触氟的生活习惯进行研究 ;让受检者对氟牙症牙色进... 目的 :探索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方法 :在广东东部 ,对饮用 0 1~ 2 5mg/L不同水氟浓度水的 12 37名9~ 17岁、35~ 44岁居民 ,进行龋病和氟牙症检查 ;并通过问卷调查 ,对可能接触氟的生活习惯进行研究 ;让受检者对氟牙症牙色进行自我评价。结果 :水氟浓度是影响氟牙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氟牙症随水氟浓度升高加重 ,而随水氟浓度升高 ,龋均则下降。当水氟浓度为 0 5 7mg/L时 ,氟牙症指数为 0 4,水氟浓度为 0 7mg/L时 ,氟牙症指数为 0 6。当地居民对氟牙症流行可接受程度与Dean所订标准相符。结论 :广东东部饮水氟适宜浓度建议为 0 5 7mg/L ,最高允许浓度为 0 7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饮用水 适宜浓度 氟牙症 龋病
下载PDF
广东省地方性氟中毒10年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锦权 陈泽池 +1 位作者 冯光辉 杜国歆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了解与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动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安全村改水后饮水氟含量稳定在1.0 mg/L以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中度以上氟斑牙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随着改水后的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成人氟中... 目的 了解与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动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安全村改水后饮水氟含量稳定在1.0 mg/L以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中度以上氟斑牙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随着改水后的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成人氟中毒症状与体征、骨X线逐渐减轻,尿氟含量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湖陂、大寨2村改水后的饮水氟不稳定,经常超标,上述4项指标下降趋势不显著,并高于安全村。结论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设施的运转是否正常及是否保证饮水含氟量稳定在<1.0 mg/L以下,是预防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型氟中毒 氟斑牙 尿氟 广东 疾病预防 改水降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