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指标的雾天高速公路限速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富勇 杨雅钧 +2 位作者 张驰 王世法 肖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206,共13页
为解决雾天高速公路能见度降低和驾驶人视距受限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人视觉指标的限速控制方法。首先,对雾天高速公路行驶速度与驾驶人视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能综合表征路况信息和能见度水平的视觉指标;其次,通过... 为解决雾天高速公路能见度降低和驾驶人视距受限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人视觉指标的限速控制方法。首先,对雾天高速公路行驶速度与驾驶人视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能综合表征路况信息和能见度水平的视觉指标;其次,通过UC-win/Road模拟了不同能见度下的驾驶环境,并收集了视觉指标和运行速度数据,进一步分析了雾天视觉指标的影响因素;然后,使用SPSS构建了运行速度和视觉指标间的数学模型,根据能见度与视觉指标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不同能见度下的视觉指标参考值;最后,基于能见度、交通流量、视觉指标3个因素,提出了一种考虑视觉指标的多条件限速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在能见度低于200 m的环境下,视觉指标明显低于无雾环境下的视觉指标,降低范围在0.578%~1.407%之间;视觉指标与运行速度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63,这说明雾天能见度降低和视觉指标下降对行驶速度有显著影响;预测运行速度与实测速度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43%,满足预测精度要求。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限速控制方法同时考虑了能见度、交通流量和驾驶人视觉,对于保障雾天高速公路的安全行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速限制 驾驶仿真 雾天行车 驾驶人视觉
原文传递
互通立交合流区驾驶人视觉特性以及加速车道形式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涛 王思棋 +2 位作者 朱兴林 于志刚 徐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10期1125-1133,共9页
为研究驾驶人在互通立交合流区域的视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47位被试的实车驾驶试验,利用k-means动态聚类算法划分了驾驶人经过立交合流区时的视窗区域,并选择注视时间、扫视幅度和注视目标占比等作为评价驾驶人视觉特性的指标,分... 为研究驾驶人在互通立交合流区域的视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47位被试的实车驾驶试验,利用k-means动态聚类算法划分了驾驶人经过立交合流区时的视窗区域,并选择注视时间、扫视幅度和注视目标占比等作为评价驾驶人视觉特性的指标,分析加速车道形式对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人的注视视窗主要集中在6个区域。在加速车道段,驾驶人对前方道路近处的注视需求最高,加速车道长度不足时,会增加驾驶人对左侧车辆的关注,其水平扫视幅度更为广泛;在直接式加速车道时,驾驶人对前方道路及车辆目标的注视需求较高;在平行式加速车道时更关注道路左侧和设施信息,即护栏和交通标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互通立交 立交合流区 驾驶人视觉 视觉搜索特性 驾驶行为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经验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方法
3
作者 丁福生 秦彦彬 +1 位作者 张岚祥 吕红明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9期190-196,共7页
为解决驾驶员疲劳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经验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视觉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实时捕捉和提取驾驶员面部状态特征,包括眼部特征和嘴部特征,并采用经验融合模型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接着,将多维度面部行为... 为解决驾驶员疲劳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经验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视觉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实时捕捉和提取驾驶员面部状态特征,包括眼部特征和嘴部特征,并采用经验融合模型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接着,将多维度面部行为信息映射到卡罗林斯卡睡眠量表(KSS)分值,以此评估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最后,搭建实验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程度的疲劳状态,该方法的准确率分别为清醒状态90.34%,轻度疲劳90.17%,中度疲劳90.46%,重度疲劳97.67%。该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评估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为提高行车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疲劳检测 面部特征 特征融合 机器视觉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危险驾驶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张贝宁 郜健铭 +3 位作者 王靖涵 张敬 顿媛雅 许留洋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驾驶员危险驾驶检测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DSP芯片、摄像头和音频芯片等;软件部分包括图像采集和预处理模块,目标检测模块和疲劳驾驶检测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人脸检测准确率较高,疲劳驾驶检测的... 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驾驶员危险驾驶检测系统,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DSP芯片、摄像头和音频芯片等;软件部分包括图像采集和预处理模块,目标检测模块和疲劳驾驶检测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人脸检测准确率较高,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度达到86%,较好地完成了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的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驾驶员危险驾驶检测系统 人脸检测 图像预处理
下载PDF
Advances in Vision-Based Lane Detection:Algorithms,Integration,Assessment,and Perspectives on ACP-Based Parallel Vision 被引量:16
5
作者 Yang Xing Chen Lv +5 位作者 Long Chen Huaji Wang Hong Wang Dongpu Cao Efstathios Velenis Fei-Yue Wa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645-661,共17页
Lane detection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most current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s). A large number of existing results focus on the study of vision-based lane detection methods due to the extensive knowl... Lane detection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most current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s). A large number of existing results focus on the study of vision-based lane detection methods due to the extensive knowledge background and the low-cost of camera devices. In this paper, previous visionbased lane detection studies are reviewed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lane detection algorithms, integr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Next, considering the inevitable limitations that exist in the camera-based lane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integration methodologies for constructing more robust detection systems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integration method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namely, algorithm, system,and sensor. Algorithm level combines different lane detection algorithms while system level integrates other object detection systems to comprehensively detect lane positions. Sensor level uses multi-modal sensors to build a robust lane recognition system.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evaluating the detec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common evaluation procedure and uniform metrics in past studies,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etrics are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to propose a better evaluation of the lane detection system. Next, a comparison of representative studies is performed. Finally, a discussion on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lane detection systems and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s toward an Artificial Society,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based parallel lane detection framework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s) ACP theory BENCHMARK lane detection parallel vis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下载PDF
Exploring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a Smart and Effective Assistive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Elderly Drivers
6
作者 Sebin Jung Hong-Ying Meng Sheng-Feng Qi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33-1149,共17页
As the overall population ages, driving-related accidents and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elderly drivers, have risen. Existing research about elderly drivers mainly focuses on factual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di... As the overall population ages, driving-related accidents and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elderly drivers, have risen. Existing research about elderly drivers mainly focuses on factual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dicating the elderly's growing fatal accident rates and their different behaviours compared to younger drivers. However, few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design-led practical solutions to mitigate the elderly's growing fatal accidents, by consid- ering their usability and body conditions, afflicting the elderly, such as decreased vision, hearing, and reaction times. In this paper, first, current worldwide situations on growing fatal accident rates for elderly drivers is reviewed and the key impact factors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with regarding to usability and design trend in the automotive technology for elderly. Second, existing smart vehicle technology-based solutions to promote safe driving are explored and their pros and cons are discussed and anal- ysed. Most of solutions are not created by people with driving difficulties, which are caused by health problems most commonly afflicting the elderly. Thirdly, diverse design-led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taken, such as a surve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to gain new understanding of what kinds of driving problems elderly drivers have and demonstrate how new system concepts could be developed for the elderly's benefits. Fin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elderly's low vision and late reaction ar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ir driving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is finding, usable vehicle system design ideas have been proposed, by utilising facial expression sensing technology as a solution. The proposed solutions would ensure reducing both the elderly's driving problems and high fatal accident rates and provide a more enjoyable dr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drivers Aging health conditionsDriving behaviours vision impairment Cognitiveimpairment. Hearing loss REFLEXES Fatal collision
下载PDF
驾驶员安全带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国新 李雷孝 +1 位作者 何嘉彬 高昊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8-66,共19页
驾驶员安全带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具体应用领域,目前基于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的驾驶员安全带检测方法以节约人力、实时监督、高精度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近年来驾驶员安全带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对驾驶员安全带... 驾驶员安全带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具体应用领域,目前基于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的驾驶员安全带检测方法以节约人力、实时监督、高精度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近年来驾驶员安全带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对驾驶员安全带检测背景和传统传感器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相关方法,分析总结其优缺点;重点分析和总结了深度学习的方法,从模型训练常用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和衍生的目标检测算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驾驶员安全带检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对当前研究仍面临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安全带检测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员注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田晶晶 李世武 +1 位作者 孙文财 冀秉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67,共4页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员注视特性的影响,选取长春至珲春高速路段24条隧道进行了道路试验.通过试验获取了驾驶员的视觉特性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视区域进行聚类,划分为8个不同的注视区域.基于驾驶员...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员注视特性的影响,选取长春至珲春高速路段24条隧道进行了道路试验.通过试验获取了驾驶员的视觉特性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视区域进行聚类,划分为8个不同的注视区域.基于驾驶员注视区域的划分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隧道环境下驾驶员注视区域的分布比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短隧道环境下注视点主要集中于车辆行驶方向的正前方,在短隧道环境下驾驶员视认难度系数高;驾驶员在长隧道环境下注视点分散于不同的注视区域,在中长隧道环境中驾驶员逐渐适应了低照度环境,视认难度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环境 交通安全 驾驶员 注视区域 K-均值聚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驾驶员眼睛状态识别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锐 蔡兵 +1 位作者 刘琳 汪鑫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1,共8页
采用机器视觉来检测驾驶员眼睛状态对判别驾驶员疲劳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机器视觉采集系统中眼睛状态识别常用虹膜特征来衡量,针对虹膜信息缺失或者改变都会导致眼睛状态误检且准确性和实时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在分析机器视觉系统和人眼状... 采用机器视觉来检测驾驶员眼睛状态对判别驾驶员疲劳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机器视觉采集系统中眼睛状态识别常用虹膜特征来衡量,针对虹膜信息缺失或者改变都会导致眼睛状态误检且准确性和实时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在分析机器视觉系统和人眼状态的基础上,以兼顾识别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目标,利用机器视觉系统成像带来的更好区分眼睛状态的非虹膜特征,提出了基于融合模型的改进型人眼状态识别方法,进一步搭建了嵌入式平台并进行了算法识别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非虹膜特征的融合检测算法提高了人眼的睁闭眼识别的区分度,与模板匹配法相比,眼睛状态识别的准确性提高15%,耗时也减少了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机器视觉 眼睛状态 融合模型 嵌入式平台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注意力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成波 孟传 张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在将头部朝向近似为视线方向的前提下,研究了驾驶员头部朝向角度与注意力分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头部朝向偏离路面的持续时间和时间比例两个注意力分散指标,建立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点(如眼睛,鼻孔)的模型以进行头部朝向角度的估算和注... 在将头部朝向近似为视线方向的前提下,研究了驾驶员头部朝向角度与注意力分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头部朝向偏离路面的持续时间和时间比例两个注意力分散指标,建立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点(如眼睛,鼻孔)的模型以进行头部朝向角度的估算和注意力分散程度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对驾驶员面部朝向角度的估计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对注意力分散的检测也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基于人脸3D模型的驾驶人头部姿态检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波 王文军 成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0,71,共9页
为对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人注意力分散行为实施监控和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3D模型的驾驶人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ASM算法与ASEF算法定位驾驶人的正面人脸;在此基础上,基于通用人脸3D模型与正面人脸计算当前驾驶人的人脸3D模型;... 为对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人注意力分散行为实施监控和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3D模型的驾驶人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ASM算法与ASEF算法定位驾驶人的正面人脸;在此基础上,基于通用人脸3D模型与正面人脸计算当前驾驶人的人脸3D模型;以正面人脸3D模型为姿态度量的基准,运用Pn P算法实时解算驾驶人的头部姿态,并进行姿态有效性判别;同时提出了一种特征点更新的方法,以提高姿态解算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驾驶室环境中有效检测出驾驶人的头部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头部姿态 机器视觉 人脸3D模型
下载PDF
通道宽度对驾驶员动态视觉和操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9
12
作者 郭应时 付锐 +1 位作者 袁伟 张建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7,共5页
使用眼动仪及车速记录仪记录了5种试验条件下3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眼动行为和车速数据,分析了不同通道宽度条件下的车速变化特征、驾驶员眼动特征和操作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宽度变窄,驾驶员的注视点变近,对障碍物的注意变得... 使用眼动仪及车速记录仪记录了5种试验条件下3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眼动行为和车速数据,分析了不同通道宽度条件下的车速变化特征、驾驶员眼动特征和操作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宽度变窄,驾驶员的注视点变近,对障碍物的注意变得集中,且习惯于以左侧障碍物为参照来调整车辆运行状态;通道宽度变窄使驾驶员信息感知阶段时间所占的比例减小,而操作校正阶段时间所占比例增大,且通过条件越差,对驾驶员的刺激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员 试验研究 动态视觉 操作行为模式 通道宽度
下载PDF
驾驶人注意力分散的图像检测与分级预警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文冬 付锐 +3 位作者 袁伟 刘卓凡 张名芳 刘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87-1296,共10页
针对当前驾驶人注意力分散(DAD)图像检测的研究中,眼睛、嘴唇等目标易受到光照与遮挡的干扰,头部姿态模型的鲁棒性与准确性不易保证的问题,提出基于鼻孔图像识别的注意力区域识别方法与DAD层级预警.首先建立基于BF-SSR光照均衡法的Adabo... 针对当前驾驶人注意力分散(DAD)图像检测的研究中,眼睛、嘴唇等目标易受到光照与遮挡的干扰,头部姿态模型的鲁棒性与准确性不易保证的问题,提出基于鼻孔图像识别的注意力区域识别方法与DAD层级预警.首先建立基于BF-SSR光照均衡法的Adaboost-肤色模型来识别驾驶人脸区域,在此范围内根据色度、面积与圆度的聚类特征来检测鼻孔,依据成像面上的鼻孔坐标变化来建立头部俯仰与横摆姿态模型,并解决头部平动时的参数初始化问题;然后定义头部横摆角、俯仰角、鼻孔中心坐标偏移量作为特征向量集,建立注意力区域的SVM分类模型;最后根据注意力偏离的时长、分配比例以及偏离的必要性建立DAD分级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照、眼镜、头部运动等干扰的鲁棒性好,头部横摆与俯仰姿态的平均误差为5.5°和4.9°,SVM对驾驶人注意力区域的分类准确率为85.8%,DAD预警准确率为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注意力分散 辅助驾驶系统 机器视觉 层级预警
下载PDF
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中的车辆探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立生 王荣本 +1 位作者 Bart Van Arem 郭烈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公路车辆探测方面所进行的一些相关研究及其方法,并对传感器融合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目前本领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概括。
关键词 驾驶员辅助系统 视觉 传感器融合 车辆检测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魏建国 赵炜华 熊保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7,共7页
为研究夜间行车时人-车-路系统中一些隐性因素对驾驶人视认距离的影响,进行实际道路试验。共选择35名被试者,黑白2色障碍物颜色,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2种路面道路;在不同车速、不同驾驶室环境照度条件下,进行障碍物视认距离标定试验。整... 为研究夜间行车时人-车-路系统中一些隐性因素对驾驶人视认距离的影响,进行实际道路试验。共选择35名被试者,黑白2色障碍物颜色,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2种路面道路;在不同车速、不同驾驶室环境照度条件下,进行障碍物视认距离标定试验。整理全部试验结果,统计检验不同因素对视认距离的影响,分析视认距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车速、驾驶室环境照度、障碍物颜色等对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有显著影响,道路环境颜色对比度对这种距离的影响不显著。夜间行车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应降低驾驶室环境照度,提高路上其他因素颜色视认性,驾驶人应适当降低车速,以适应视认距离变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夜间 行车安全 视觉障碍 视认距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路面色彩信息的驾驶员视觉心理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良杰 铁文君 奚少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年第4期592-596,602,共6页
运用色彩视觉心理理论,对驾驶员色彩心理效应进行调查研究;建立驾驶员色彩心理效应的效应量计算模型;通过3dMax仿真实验,以路面色彩心理效应影响下驾驶员感知速度与实际速度的差值对色彩心理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路面色彩心理效... 运用色彩视觉心理理论,对驾驶员色彩心理效应进行调查研究;建立驾驶员色彩心理效应的效应量计算模型;通过3dMax仿真实验,以路面色彩心理效应影响下驾驶员感知速度与实际速度的差值对色彩心理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路面色彩心理效应对不同驾驶员个体具有普遍性;红、蓝色路面色彩效应量(均大于0.7)相对较大,灰、绿、黄色次之;且驾驶员路面色彩心理效应量与其行车速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路面色彩 驾驶员视觉 心理效应量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君斌 王建强 +1 位作者 易世春 李克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3-579,585,共8页
为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确定阈值,从背景中抽取出前车尾灯,并根据HSV颜色空间的颜色阈值剔除非尾灯目标,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图像分为跟踪区域和检测区域... 为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确定阈值,从背景中抽取出前车尾灯,并根据HSV颜色空间的颜色阈值剔除非尾灯目标,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图像分为跟踪区域和检测区域,在两个区域内分别进行尾灯配对,根据尾灯对之间特征相似性的比较,剔除误检的车辆;跟踪区域中漏检的车辆,根据前一帧检测的车辆位置和正确抽取的尾灯来估计,以实现车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检测夜间前方车辆,有效降低漏检率和误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单目视觉 尾灯配对 辅助驾驶系统
下载PDF
基于显示兼容模型的驾驶员视觉信号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广韬 尹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143,共3页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所捕获的外界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所得到的,因此研究驾驶员视觉特性对驾驶安全意义重大。这里从显现兼容模型出发,从工程心理学和人机角度分析了驾驶员的视觉信号和视觉特性两大因素,建立了针对驾驶员的信号和视...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所捕获的外界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所得到的,因此研究驾驶员视觉特性对驾驶安全意义重大。这里从显现兼容模型出发,从工程心理学和人机角度分析了驾驶员的视觉信号和视觉特性两大因素,建立了针对驾驶员的信号和视觉特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视觉 信号
下载PDF
现代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红 李占峰 刘玉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年第5期45-46,48,共3页
汽车安全技术包括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个方面,从提高驾驶员操纵、改善驾驶员视野、预防驾驶疲劳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制动 驾驶员视野 防打瞌睡系统
下载PDF
卡车驾驶员的夜间视力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芳 何存道 +1 位作者 汤震东 葛旭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5,64,共5页
运用YJS—II型夜间视觉检查仪对238名男性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的95%上限值为59.67秒;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的年龄阈值为40岁;事故组与安全组卡... 运用YJS—II型夜间视觉检查仪对238名男性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的95%上限值为59.67秒;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的年龄阈值为40岁;事故组与安全组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故组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较长,表明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能力差是引起夜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驾驶员的选拔,安全教育以及制订预防夜间交通事放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车驾驶员 暗适应 夜间视力 交通事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