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东平原‘郑麦1860’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的超高产效应
1
作者 张慎举 张静 +3 位作者 郭振升 田伟 皇甫自起 赵洪献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4-20,共7页
为了实现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栽培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的超高产潜力,运用裂区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确定‘郑麦1860’在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条件下适宜的播期播量指标。结果表明‘:郑麦1... 为了实现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栽培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的超高产潜力,运用裂区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确定‘郑麦1860’在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超高产条件下适宜的播期播量指标。结果表明‘:郑麦1860’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适宜播量为187.5~225.0 kg/hm^(2),最佳播量为225.0 kg/hm^(2)。最佳播期播量组合为10月15日与187.5 kg/hm^(2),折合单产12326 kg/hm^(2)。本项试验所取得的适宜播期播量技术指标,可在豫东平原小麦主产区‘郑麦1860’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平原 ‘郑麦1860’ 播期 播量 超高产效应
原文传递
豫东平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2
作者 刘海风 王梦珠 +4 位作者 王现国 苏春利 蒋格 李芷琴 任飞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79,共10页
地下水是豫东平原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对于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利用2023年6—7月采集的74组浅层地下水样本,通过水化学、δD和δ^(18)O同位素以及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影响... 地下水是豫东平原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对于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利用2023年6—7月采集的74组浅层地下水样本,通过水化学、δD和δ^(18)O同位素以及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Na·Ca型,TDS含量由黄河和黄河故道向下游呈递减的趋势,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成分包括氟、砷、碘和硝酸盐;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及蒸发作用的影响,地下水中可溶性盐分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风化水解,其次是蒸发盐岩的水解、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部分地区还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含钙矿物的溶解与沉淀、氧化还原、吸附与解吸作用控制着地下水中氟、砷和碘的释放。本研究可为当地的饮用水安全及区域地下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岩相互作用 主成分分析 成因机制 豫东平原
下载PDF
土壤-农产品重金属累计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以三江平原东部某典型农业区为例
3
作者 黄星 张永林 +4 位作者 徐斌 张文俊 陈亚男 王俊亮 陈璐璐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8期17-22,共6页
为掌握三江平原东部某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累计特征及评价其健康风险,本文以三江平原东部面积约180 km^(2)的某典型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梅花法进行布点取样,共采集土壤样品和农产品样品各50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为掌握三江平原东部某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累计特征及评价其健康风险,本文以三江平原东部面积约180 km^(2)的某典型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梅花法进行布点取样,共采集土壤样品和农产品样品各50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对土壤和农产品中Cr、Ni、Cu、Zn、Cd、Pb、As、Hg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运用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农产品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近半数点位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水稻中Ni和As超标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研究区水稻样品中As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污染物,通过摄入研究区水稻暴露于重金属As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非致癌风险;Ni、Pb、As和Cr是致癌风险的主要污染物,通过摄入研究区水稻暴露于Ni、Pb、As和Cr将会对人类造成致癌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粮食作物安全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农产品 重金属 健康风险 三江平原东部
下载PDF
河南东部平原第四系含水层结构研究
4
作者 赵翩翩 刘建明 +1 位作者 黄继超 刘亚南 《地下水》 2024年第2期17-19,43,共4页
河南东部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区内的第四系含水层结构复杂多变,含水层结构尚未明确,查明研究区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和含水层属性结构的特征尤为重要。本文基于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5.0软件,利用钻孔159眼,平均密度2.4眼/1 00... 河南东部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区内的第四系含水层结构复杂多变,含水层结构尚未明确,查明研究区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和含水层属性结构的特征尤为重要。本文基于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5.0软件,利用钻孔159眼,平均密度2.4眼/1 000km^(2)。对钻孔数据进行时代统一划分,确定地层合并原则及分层编号,建立第四系含水层结构模型,对河南东部平原区第四系地质结构和含水层属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东部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中细砂、细砂、粉砂、粉细砂较多,但分布不均匀。(2)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渗透系数在岗状平原小于1 m/d,低缓平原1~30 m/d,郑州北部、郏县西南、叶县西部大于30 m/d;中深层含水砂层厚度为20~50 m,在开封县、漯河东部、新蔡县、太康县等地60~80 m。(3)研究区导水系数介于50~200 m^(2)/d上下限值之间,个别地级县(诸如开封县、新蔡县)、市(诸如商丘市、漯河市)地区导水系数超过了在300 m^(2)/d,更有甚者超过了500 m^(2)/d。研究结果对掌握河南东部平原地下水赋存规律、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达到综合开发和实行科学、优化管理水资源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东部平原 第四系 含水层结构模型
下载PDF
试论两周之际青铜酒器的回潮现象
5
作者 毕经纬 刘娟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两周之际的中原地区,本已经消失的爵、觯、方彝、尊等青铜酒器,又以明器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曲沃晋侯墓地、平顶山应国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韩城芮国墓地等姬姓高等级墓葬之中,本文试论这一回潮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两周之际 青铜酒器 明器 回潮现象
下载PDF
冀东平原区地热水质量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珏 程立群 +2 位作者 李傲宇 王斌 徐一鸣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3年第1期107-110,114,共5页
为了研究冀东平原区地热水水质状况及水中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根据11件地热水化学样品分析数据,分别对冀东平原区地热水质量及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平原区地热水综合质量总体较差;地热水污染物质通过饮用... 为了研究冀东平原区地热水水质状况及水中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根据11件地热水化学样品分析数据,分别对冀东平原区地热水质量及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平原区地热水综合质量总体较差;地热水污染物质通过饮用水途径对人体产生的总健康风险在5.77×10^(-9)~1.50×10^(-6)a^(-1)之间,平均为3.47×10^(-7)a^(-1),整体来看,总健康风险等级为极小,但也有部分区域为较低等级;致癌健康风险等级大部分区域为极小,少部分区域为较低等级,非致癌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水质评价 冀东平原
下载PDF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目标ET分析
7
作者 袁超国 沙金霞 刘彬 《地下水》 2023年第4期228-229,270,共3页
在全球水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基于水资源状况,想要实现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提高对水资源总量管理的科学性,本文以邯郸市东部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目标ET计算方法,对研究区不同水平年目... 在全球水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基于水资源状况,想要实现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提高对水资源总量管理的科学性,本文以邯郸市东部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目标ET计算方法,对研究区不同水平年目标ET进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2年系列多年平均目标ET为46.2亿m^(3),降水~可消耗ET的线性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559;经计算,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目标ET分别为50.1亿m^(3),47.1亿m^(3),44.3亿m^(3)。目标ET的确定可提高对水资源总量管理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 ET 总量控制 水量平衡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及易发性评价——以唐山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洋 单强 +3 位作者 马丙太 王锦彪 王颖 董明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56,共7页
为了解冀东平原地区地面沉降机理,揭示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唐山市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第四系地层性质及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系统解释了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并借助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地面... 为了解冀东平原地区地面沉降机理,揭示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唐山市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第四系地层性质及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系统解释了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并借助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地面沉降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面沉降自北向南逐渐增强,沉降严重地区分布于沿海地带;研究区地面沉降高易发区面积1859.74 km^(2),占比为22.30%,中易发区面积为2699.34 km^(2),占比为32.36%,低易发区面积3781.92 km^(2),占比为45.34%。②影响地面沉降的内部因素为第四系地层厚度、地下水主要开采层黏性土厚度,外部影响因素为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埋深。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地面沉降灾害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综合危险性指数法 易发性评价 冀东平原 唐山市平原区
下载PDF
太行山东麓对流风暴下山演变气候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文静 俞小鼎 +1 位作者 王秀明 李凯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56,共16页
影响北京和河北的对流风暴多半由太行山山区移来,为增加对从太行山东麓下山的对流风暴强度变化和维持时间等演变特征的了解,基于全国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对2011—2020年10年期间暖季太行山东麓对流风暴下山演变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 影响北京和河北的对流风暴多半由太行山山区移来,为增加对从太行山东麓下山的对流风暴强度变化和维持时间等演变特征的了解,基于全国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对2011—2020年10年期间暖季太行山东麓对流风暴下山演变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下山对流风暴在石家庄北部、北京南部、保定中南部和沧州市西部存在≥45 dBz的强回波高频中心,且下山对流风暴常在石家庄北部近山平原和沧州西部显著增强;对于下山增强的对流风暴,17时前后在山区最为活跃,18时至次日02时主要影响平原地区;对流风暴来向越偏西,下山对流风暴数越多,下山增强的对流风暴比例越高,移速也越快;下山过程中,大多数对流风暴变得更强和更加具有组织性,下山初始时刻回波强度≥45 dBz的对流风暴86%能成功下山,其中水平尺度大于100 km、结构密实的强对流风暴超过90%能成功下山;下山增强的样本在下山过程中风暴的强回波面积急剧扩大,到达平原前一个时刻其面积约为初始面积的3倍,在平原地区继续发展后其平均面积可达到初始面积的4.6倍;下山增强的对流风暴大多下山用时仅为1~2 h,而影响平原的时长可持续4~8 h,影响平原时长4~8 h的对流风暴的风暴类型以线性MCS(47%)和非线性MCS(30%)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东麓 对流风暴下山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气候学统计 组合反射率因子
下载PDF
平原粮食主产区复合型生态林网营造研究
10
作者 陈本学 勾荣鑫 +1 位作者 武芮宁 李雁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8期1-6,共6页
通过对豫东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该区防护林存在林网结构破碎、树种单一以及管理缺乏等问题。针对豫东平原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坚持“高防护、强适应、低管护、大网格”的植物应用原则,科学规划... 通过对豫东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该区防护林存在林网结构破碎、树种单一以及管理缺乏等问题。针对豫东平原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坚持“高防护、强适应、低管护、大网格”的植物应用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从以下4个方面改善平原粮食主产区农田林网质量:(1)营造水域涵养林,形成复合水林空间;(2)提升环村林质量,展示乡村特色;(3)构建林网骨架,丰富公共空间;(4)连接林网脉络、维护生态平衡。以期形成兼具功能性和景观性的生态复合型林网,为区域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平原 农林复合 生态林网 景观质量 功能设计
原文传递
种植密度对中麦30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11
作者 史金平 张敏 +2 位作者 杨敏 刘岩 蔡瑞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11,79,共6页
为确定种植密度对中麦30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600和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中麦30总茎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籽... 为确定种植密度对中麦30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600和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中麦30总茎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植密度,但不同种植密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变化,说明种植密度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而影响籽粒产量。3个种植密度下,中麦30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素积累贡献率及籽粒蛋白质量分数以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最大。3个种植密度相比较,中麦30在冀东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在该密度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能实现高产目标,并通过促进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实现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优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麦30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籽粒产量 蛋白质质量分数 冀东地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平原水库生态服务效益评估--以大屯水库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桥 胡周汉 +1 位作者 张婕 王济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3-1222,共10页
为评估南水北调东线平原水库生态服务效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综合影子工程法、意愿支付法等方法提出服务价值核算标准;将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确定方法,进一步评估平原水库对地区人类福祉的贡献;以大屯水库为实际案例开... 为评估南水北调东线平原水库生态服务效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综合影子工程法、意愿支付法等方法提出服务价值核算标准;将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确定方法,进一步评估平原水库对地区人类福祉的贡献;以大屯水库为实际案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平原水库具备洪水调蓄、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等共计12项生态服务功能;以水量供给为纽带,为地区带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福祉提升;大屯水库具备8项服务功能,2021年时该水库总服务价值达2.365亿元,供给服务价值是其主要构成,该水库为地区提供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各占50%、41%和9%。研究成果在指导管理机构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水利工程更好地实现生态价值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 平原水库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核算 地区福祉获益
下载PDF
中国东部平原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 被引量:48
13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王之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400-1405,共6页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是衡量和评价由人为扰动产生的微观地球化学效应的参比基准,在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等工作中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东部平原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实可行的试验研究方法,提...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是衡量和评价由人为扰动产生的微观地球化学效应的参比基准,在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等工作中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东部平原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实可行的试验研究方法,提出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并提供了相应基准值的土壤物质组成信息。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质组成特性在宏观上控制了基准值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平原 土壤 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 壤粒级和矿物组成
下载PDF
太湖东岸平原中全新世气候转型事件与新石器文化中断 被引量:32
14
作者 于世永 朱诚 曲维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9-554,共6页
来自苏州草鞋山遗址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新石器文化演进与全新世气候突变的事件有关。高分辨率、连续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记录证实,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发生在5365a B.P.... 来自苏州草鞋山遗址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新石器文化演进与全新世气候突变的事件有关。高分辨率、连续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记录证实,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发生在5365a B.P.左右的一次干旱事件使之走向衰落,而出现在全新世大西洋期与亚北方期过渡阶段的一次气候转型事件中断了本区文明达200 年之久。5160a B.P.以后,气候转为暖干,经历了一次干旱事件后,良渚文化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东岸平原 气候转型 全新世 新石器文化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宋泽峰 栾文楼 +3 位作者 崔邢涛 李随民 王伟 李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0-1538,共9页
通过对比冀东平原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了7个主因子,结合因子得分图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显示Cr的来源具有分异性,一部分源于土壤本底,另一部分来源于矿业污染造成的元素叠加;Hg的来源主要为农业生... 通过对比冀东平原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了7个主因子,结合因子得分图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显示Cr的来源具有分异性,一部分源于土壤本底,另一部分来源于矿业污染造成的元素叠加;Hg的来源主要为农业生产,部分地区Hg是由冶金、交通等污染排放所致;唐海县附近Cd主要为河流上游元素搬运成因。局部地区Pb高度富集是由于采矿污染造成。As、Cu、Zn、Ni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当地自然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重金属 土壤 冀东平原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栾文楼 刘洪微 +4 位作者 温小亚 杜俊 李振宁 陈志贤 谷海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8-514,共7页
通过对冀东平原根系土中8种重金属元素形态含量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其形态组成特征,初步分析了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及土壤pH、TO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金... 通过对冀东平原根系土中8种重金属元素形态含量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其形态组成特征,初步分析了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及土壤pH、TO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的高低不仅受其全量的影响,而且与土壤pH、TOC亦有密切关系,这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的科学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 重金属 形态:有效性 冀东平原
下载PDF
豫东平原聚落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慧敏 娄帆 +1 位作者 李小建 白燕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313-5323,共11页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导致聚落景观格局的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平原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文中选取豫东平原地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市,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ENVI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该地区1972、2015年市域中观尺度上的聚落规模、聚落景...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导致聚落景观格局的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平原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文中选取豫东平原地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市,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ENVI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该地区1972、2015年市域中观尺度上的聚落规模、聚落景观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聚落发展过程中,1972—2015年聚落斑块数量有所减少,聚落规模逐渐扩张,市域内最大聚落斑块扩张相对更为明显;对聚落斑块扩张强度的分析发现,城市市辖区及周边乡镇聚落扩张强度相对较高。(2)地区内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表现出聚集分布特征,但该时期聚集程度有所减弱;两个年份聚落核密度分布格局大致相似,局部地区存在多核扩散现象,市域尺度上的核密度分布存在地区差异。(3)对斑块形状指数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狭长或曲折聚落斑块在空间上分散布局,整体上区域内聚落形状趋于规则。(4)随着距河流、道路距离的增加,聚落斑块总面积和数量有所减少,且道路对聚落分布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较大影响,距中心城市0—6km范围内聚落受中心城区发展辐射影响较大。本文的分析可为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的优化布局和聚落用地的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斑块 景观格局 空间分布 豫东平原地区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栾文楼 温小亚 +3 位作者 马忠社 崔邢涛 宋泽峰 杜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947,共9页
通过分析冀东平原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Pb、Cr、Cd、As、Hg的含量变化特征,显示有害重金属元素Hg、Cd、Pb在冀东平原表层土壤的富集已较为明显,Cr、As也形成局部的异常,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认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 通过分析冀东平原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Pb、Cr、Cd、As、Hg的含量变化特征,显示有害重金属元素Hg、Cd、Pb在冀东平原表层土壤的富集已较为明显,Cr、As也形成局部的异常,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认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高含量与当地地质背景和人为活动有关,局部异常成因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区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全国土壤背景值计算,重金属未造成污染;以研究区背景值计算,Hg表现为轻度—中度污染状况,As、Cd、Cr、Pb未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平原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地积累指数
下载PDF
江湖阻隔背景下东部平原湖泊鱼类功能特征及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鹏 蒋小明 +2 位作者 曹亮 王俊 姜卓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61,I0002-I0008,共18页
东部平原湖泊区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着我国的五大淡水湖等诸多湖泊.然而,江湖阻隔对该区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选取东部平原的9个湖泊,对江湖阻隔前后鱼类功能性状(3组分类性状和6个连续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指... 东部平原湖泊区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着我国的五大淡水湖等诸多湖泊.然而,江湖阻隔对该区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选取东部平原的9个湖泊,对江湖阻隔前后鱼类功能性状(3组分类性状和6个连续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9个湖泊的鱼类总物种数由江湖阻隔前的140种减少为江湖阻隔后的100种,平均物种数由79.6种减少到52.1种(减少34.4%).江湖阻隔后鱼类群落的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显著变化,洄游性鱼类(包括河海洄游和江湖洄游)物种占比(由39.7%降至32.6%)和鱼食性物种占比(由31.1%降至25.2%)显著下降,而非洄游性物种占比(由60.3%升至67.5%)和浮游生物食性物种占比(由13.5%升至15.5%)显著上升.连续型性状中,平均营养级(由3.14降至3.10)显著下降、平均生长速率(由0.57 a^(-1)升至0.65 a^(-1))显著上升.阻隔后的物种数(SR)、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和功能分散指数显著低于阻隔前.本研究表明江湖阻隔后鱼类群落不仅物种丰富度下降,且功能性状趋向同质化(或单一化)发展,致使功能多样性下降.研究结果可为东部平原湖泊的渔业资源管理及湖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平原湖泊 江湖阻隔 鱼类群落 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20
作者 董泽义 汤吉 周志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52,共11页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文中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隐伏活动断裂勘探的特点、资料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结果表明:CSAMT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能给出工区内断裂的构造位置、倾向、断距以及发育规模,为地质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CSAMT法已经成为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手段,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北京东部平原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