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ellagitannin from Cleidion bracteosum 被引量:2
1
作者 Peng Ju Yi Fen Wang +1 位作者 Qiong Wang Shi De L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1-292,共2页
A new ellagitannin, named bractin (1), had been isolated from the dried aerial part of Cleidion bracteosum.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various of spectral analysis.
关键词 Cleidion bracteosum ellagitannin Bractin
下载PDF
Antifungal ellagitannin isolated from Euphorbia antisyphilitica Zucc 被引量:1
2
作者 Juan Ascacio-Valdés Edgardo Burboa +4 位作者 Antonio F Aguilera-Carbo Mario Aparicio Ramón Pérez-Schmidt Raúl Rodríguez Cristóbal N Aguila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期41-46,共6页
Objective:To study antifungal activity of a new ellagitannin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residues of Euphorbia antisyphilitica(E.antisyphilitica)Zucc in the wax extraction process.Methods:An extract was prepared from dehy... Objective:To study antifungal activity of a new ellagitannin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residues of Euphorbia antisyphilitica(E.antisyphilitica)Zucc in the wax extraction process.Methods:An extract was prepared from dehydrated and pulverized residues and fractionat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on Amberilte XAD-16,until obtained an ellagitannin-rich ethanolic fraction which was treated by rotaevaporation to recover the ellagitannin as fine powder.An aqueous solution was prepared and treated through ionic exchange liquid chromatography(Q XL)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 25).The ellagitannin-rich fraction was thermogravimetrically evaluated(TGA and DTA)to test the thermo-stability of ellagic acid(monomeric unit).Then ellagitannin powder was analyzed by infrared spectrospcopy to determinate the functional groups and.also mass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ion.Results:The principal functional groups of ellagitannin were determined,the molecular weight was 860.7 g/mol;and an effective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phytopathogenic fungi was demonstrated.Conclusion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ew ellagitannin(860.7 g/mol)isolated from E.antisyphilitica Zucc is an effective antifungal agent against Alternaria alternata,Fusarium oxyzporum,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 and Rhizoctnia sola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LATED ellagitannin EUPHORBIA antisyphilitica ZUCC ANTIFUNGAL ACTIVITY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刺梨鞣花单宁对db/db小鼠的影响
3
作者 谭芸芸 谭书明 +6 位作者 俞露 任廷远 谢国芳 陈超 徐青 袁梦 陈珍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22-29,44,共9页
为了探究刺梨鞣花单宁对db/db小鼠肝脏代谢紊乱的影响。将C57/BKS-db/m小鼠设为空白组,18只C57/BKS-db/db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灌胃剂量50 mg/kg),鞣花单宁组(刺梨鞣花单宁灌胃剂量50 mg/kg),每组6只,实验... 为了探究刺梨鞣花单宁对db/db小鼠肝脏代谢紊乱的影响。将C57/BKS-db/m小鼠设为空白组,18只C57/BKS-db/db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灌胃剂量50 mg/kg),鞣花单宁组(刺梨鞣花单宁灌胃剂量50 mg/kg),每组6只,实验时间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实验小鼠肝脏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水平;采用全局精准非靶向代谢技术分析实验小鼠肝脏差异代谢物及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刺梨鞣花单宁可以显著(P<0.05)增加HK、PK水平,显著(P<0.05)降低小鼠的G6PD水平;HE染色发现,刺梨鞣花单宁显著改善肝脏的病变程度。LC-MS检测进一步发现,刺梨鞣花单宁干预后,实验小鼠肝脏中筛选出15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06个差异代谢物上调,48个差异代谢物下调。KEGG富集分析表明,在鞣花单宁干预下,大量差异代谢物显著(P<0.05)富集在m TOR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赖氨酸降解、亚油酸代谢、矿物质吸收、5-羟色胺能突触、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等通路上。刺梨鞣花单宁可能在焦谷氨酸、色氨酸和犬尿氨酸的联合作用下改善了db/db小鼠的代谢紊乱,并通过精氨酸抑制mTOR下游通路,从而促进自噬,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刺梨鞣花单宁对维持2型糖尿病葡萄糖脂稳态上具有潜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功能性产品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法 刺梨鞣花单宁 糖尿病
下载PDF
藏药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张兰珍 赵文华 +3 位作者 郭亚健 涂光忠 林树 辛林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0-943,共4页
目的 :研究藏药余甘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 ,理化和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 11个化合物 ,分别为没食子酸 (Ⅰ ) ,鞣花酸 (Ⅱ ) ,1 O 没食子酰基 β D 葡萄糖 (Ⅲ ) ,3,6 二 O 没食子酰基 D 葡萄糖 (... 目的 :研究藏药余甘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 ,理化和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 11个化合物 ,分别为没食子酸 (Ⅰ ) ,鞣花酸 (Ⅱ ) ,1 O 没食子酰基 β D 葡萄糖 (Ⅲ ) ,3,6 二 O 没食子酰基 D 葡萄糖 (Ⅳ ) ,诃子酸 (Ⅴ ) ,槲皮素 (Ⅵ ) ,诃黎勒酸 (Ⅶ ) ,鞣云实精 (Ⅷ ) ,3 乙基没食子酸 (3 ethoxy 4 ,5 dihydroxy benzoicacid ,Ⅸ ) ,isostrictiniin(Ⅹ ) ,1,6 二 O 没食子酰基 β D 葡萄糖 (Ⅺ )。 结论 :3 乙基没食子酸 (3 ethoxy 4 ,5 dihydroxy benzoicacid)为一新化合物 ,isostrictiniin为首次从余甘子中得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余甘子 化学成分 色谱法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的液相/电喷雾质谱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克建 杜明 +2 位作者 胡小松 齐建勋 郝艳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7-872,共6页
利用HPLC-ESI-MSn方法对核桃(Juglans regiaL.)仁中多酚类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的多酚类物质有鞣花酰基葡萄糖4种异构体、橡椀?咸烟?种异构体、二鞣花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二没食子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鞣花酰基和橡椀?咸烟?... 利用HPLC-ESI-MSn方法对核桃(Juglans regiaL.)仁中多酚类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的多酚类物质有鞣花酰基葡萄糖4种异构体、橡椀?咸烟?种异构体、二鞣花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二没食子酰基葡萄糖2种异构体、鞣花酰基和橡椀?咸烟?种异构体。结果表明,采用HPLC-ESI-MSn方法可以对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进行有效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没食子单宁 鞣花单宁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叶下珠中新多酚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玉武 任丽娟 +1 位作者 李克明 张永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研究植物药叶下珠(Phylanthusurinaria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经MS,1H,13CNMR和HMBC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得4个多酚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 目的:研究植物药叶下珠(Phylanthusurinaria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经MS,1H,13CNMR和HMBC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得4个多酚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O没食子酰基3,6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2,4去羟甲基诃子酰基吡喃葡糖(I),焦酚(pyrogalol,I),咖啡酸(cafeicacid,II)和(brevifolincarboxylicacid,IV)。结论:化合物I为一新的鞣花单宁(命名为phylanthusinU),I,II,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大戟科 多酚化合物 鞣花单宁
下载PDF
叶下珠新鞣花鞣质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兰珍 郭亚健 +2 位作者 涂光忠 郭五保 苗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研究叶下珠 (PhyllanthusurinariaL .)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 ,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鞣花鞣质叶下珠素G ,结构为 1 O galloyl 2 phyllanthoyl 3 ,6 (R) HHDP β D glucose。结论 ... 目的 研究叶下珠 (PhyllanthusurinariaL .)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 ,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鞣花鞣质叶下珠素G ,结构为 1 O galloyl 2 phyllanthoyl 3 ,6 (R) HHDP β D glucose。结论 叶下珠素G(phyllanthusi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鞣花鞣质 色谱法 波谱法 叶下珠素G
下载PDF
广西甜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程海 滕建文 +1 位作者 韦保耀 易湘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5,138,共4页
通过对水抽提、醇抽提、水提碱转法三种甜茶多酚抽提工艺进行对比,得出水提碱转法为较好的一种抽提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L16(44))得出:影响甜茶多酚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抽提时间,其次为pH,受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的影响小;最佳提取... 通过对水抽提、醇抽提、水提碱转法三种甜茶多酚抽提工艺进行对比,得出水提碱转法为较好的一种抽提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L16(44))得出:影响甜茶多酚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抽提时间,其次为pH,受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的影响小;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5℃,时间30min,pH8.5,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的甜茶多酚得率为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甜茶 多酚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没食子鞣质,1,3,4-三-O-没食子酰基-6-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抑制人肝癌HepG_2细胞的增殖和调控miRNA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艾瑞婷 吴少瑜 +4 位作者 文晓芸 徐伟 吕琳 饶进军 吴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1-1648,共8页
目的 miRNA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1,3,4-三-O-没食子酰基-6-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BJA32515)是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天然多酚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miRNA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旨在研究BJA32515对人肝... 目的 miRNA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1,3,4-三-O-没食子酰基-6-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BJA32515)是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天然多酚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miRNA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旨在研究BJA32515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法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采用miRNA芯片分析方法测定HepG2细胞的miRNA表达以及用RT-PCR的方法验证miRNA的表达。结果 BJA32515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miRNA芯片结果显示,BJA32515能诱导HepG2细胞33个miRNA的表达上调以及59个miRNA的下调。RT-PCR结果也证实BJA32515可诱导let-7a和miR-29a的上调以及miR-373和miR-197的下调,与芯片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BJA32515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与miRNA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人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多酚化合物 BJA32515
下载PDF
榛子叶化学成分研究(Π)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立 金哲雄 任君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 对榛子叶中的鞣质成分进行了研究 ,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榛子叶资源。方法 利用 1 H- NMR,1 3C- NMR,FAB- MS,CD谱及 1 H- 1 HCOSY二维谱与化学方法鉴定。结果 从中得到 4个化学成分 :榛叶素 B(heterophylliin B, ) ,tellimagrandin... 目的 对榛子叶中的鞣质成分进行了研究 ,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榛子叶资源。方法 利用 1 H- NMR,1 3C- NMR,FAB- MS,CD谱及 1 H- 1 HCOSY二维谱与化学方法鉴定。结果 从中得到 4个化学成分 :榛叶素 B(heterophylliin B, ) ,tellimagrandin ( ) ,casuarictin ( ) ,casuarinin ( )。结论 榛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叶 鞣花鞣质 榛叶素B
下载PDF
鞣花鞣质类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本宏 张红盼 +1 位作者 郭咸希 姜姗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0期1838-1841,共4页
鞣花鞣质(ellagitannin)是一类复杂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是许多常用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本文就鞣花鞣质的结构来源、生物活性和代谢转归进行综述,为富含鞣花鞣质类有效成分的天然药... 鞣花鞣质(ellagitannin)是一类复杂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是许多常用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本文就鞣花鞣质的结构来源、生物活性和代谢转归进行综述,为富含鞣花鞣质类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的深入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鞣质 生物活性 代谢转化
原文传递
国产橡木与欧美橡木主要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兰晓 李记明 +3 位作者 赵虎 姜文广 于英 沈志毅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2期52-55,58,共5页
对蒙古栎和辽东栎两种国产橡木中影响葡萄酒陈酿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法国的无柄橡和美国白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蒙古栎中鞣花单宁、总酚、反式橡木内酯以及鞣花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与美国橡木较为接近,且顺反橡木内酯之间的比值也... 对蒙古栎和辽东栎两种国产橡木中影响葡萄酒陈酿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法国的无柄橡和美国白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蒙古栎中鞣花单宁、总酚、反式橡木内酯以及鞣花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与美国橡木较为接近,且顺反橡木内酯之间的比值也与美国橡木近似,但顺式橡木内酯的含量显著低于美国橡木,而与法国橡木接近;而辽东栎无论是鞣花单宁和总酚的含量,还是顺反橡木内酯以及低分子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在所测试的4种橡木中,均表现为最低,且与法国和美国橡木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从橡木用于葡萄酒陈酿的潜力来看,蒙古栎是更适合开发国产橡木桶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木 品种 糅花单宁 总酚 橡木内酯 低分子酚类
下载PDF
粗叶悬钩子Rubus aleaefolius Poir.中三个新的细胞周期抑制剂 :一个新的和两个已知的水解鞣质(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庆春 崔承彬 +2 位作者 蔡兵 姚新生 长田裕之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3-344,共2页
通过跟踪分离活性成分 ,从粗叶悬钩子RubusaleaefoliusPoir .中分到一个新的鞣花酸鞣质化合物 1和两个已知的没食子酸鞣质 1,2 ,3,6 tetr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2 )和 1,2 ,3,4 ,6 pent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3) ,... 通过跟踪分离活性成分 ,从粗叶悬钩子RubusaleaefoliusPoir .中分到一个新的鞣花酸鞣质化合物 1和两个已知的没食子酸鞣质 1,2 ,3,6 tetr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2 )和 1,2 ,3,4 ,6 pent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3) ,并通过谱学手段确定了新化合物 1的化学结构。化合物 1~ 3将tsFT2 10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在G0 /G1期 ,MIC值分别为2 2 1μmol·L-1(1) ,7 9μmol·L-1(2 )和 6 6 μmol·L-1(3) ,系三个新的G0 /G1期抑制剂。化合物 1~ 3作为鞣质类化合物的细胞周期抑制剂亦属首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叶悬钩子 鞣花酸鞣质 没食子酸鞣质 水解鞣质 细胞周期抑制剂 核磁共振
下载PDF
Potential of the ellagic acid-derived gut microbiota metabolite–Urolithin A in gastrointestinal protection 被引量:10
14
作者 Malgorzata Kujawska Jadwiga Jodynis-Lieber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23期3170-3181,共12页
Urolithin A(UA)is a metabolic compound generated during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ellagitannins by the intestinal bacteria.The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of UA,achieved in the plasma and gastroi... Urolithin A(UA)is a metabolic compound generated during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ellagitannins by the intestinal bacteria.The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of UA,achieved in the plasma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GI)after consumption of its dietary precursors,have been revealed to offer GI protection.The health benef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principally related to anticancer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UA has been shown to possess the capability to regulate multiple tumor and inflammatory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o modulate enzyme activity,including those involved in carcinogen biotransformation and antioxidant defense.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gather evidence from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showing the potential of UA in GI protection alongside suggested mechanisms by which UA can protect against cancer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tract.The data presented herein,covering both studies on the pure compound and in vivo generated UA form its natural precursor,support the potential of this metabolite in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against GI ail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lithin A Colonic metabolite Gut microbiota Colorectal cance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Barrett's esophagus ellagitanninS
下载PDF
Polyphenolic content,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xtract from Nephelium lappaceum L.(Mexican rambutan) husk 被引量:4
15
作者 Cristian Hernández Juan Ascacio-Valdés +5 位作者 Heliodoro De la Garza Jorge Wong-Paz Cristóbal Noé Aguilar Guillermo Cristian Martínez- ávila Cecilia Castro-López Antonio Aguilera-Carbó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7年第12期1201-1205,共5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ate the recovery of total poly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HPLC/ESI/MS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t from Nephelium lappaceum L.(Mexican rambutan).Methods: The rambu... Objective: To determinate the recovery of total poly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HPLC/ESI/MS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t from Nephelium lappaceum L.(Mexican rambutan).Methods: The rambutan husk extract was obtained by aqueous extraction and a polyphenolic fraction was recovered using Amberlite XAD-16. The total polyphenolic compounds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the Folin Ciocalteu and butanol-HCI methods.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performed using ABTS and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methods.Results: Mexican rambutan husk showed a total polyphenolic content of 582 mg/g and an evid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by ABTS and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analysis.The HPLC/ESI/MS assay allow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13 compounds, most of which belong to ellagitannins. Geraniin, corilagin and ellagic acid were present in the sample;the mineral composition was also evaluated.Conclusions: Rambutan husk cultivated in Mexico is a promising source for the recovery of added value bioactive compounds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which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bioactive antioxidant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xican rambutan Polyphenolic compounds ellagitanninS HPLC/ESI/MS
下载PDF
柠檬桉叶化学成分研究(四报)——单宁组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兆邦 虞启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6,共6页
从柠檬桉叶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倍酸,鞣花酸和栗木鞣花素等化合物。研究表明柠檬桉叶单宁为鞣花单宁类化合物,并有较多的C-甙类鞣花单宁,这类单宁系首次从桉树属植物发现。
关键词 柠橡桉 树叶 栗木鞣花素 鞣花单宁
下载PDF
蒙古栎主要风味成分在风干过程中的变化
17
作者 赵虎 尹雷 +4 位作者 李兰晓 李记明 姜文广 于英 沈志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149,160,共6页
对蒙古栎橡木在室外自然风干过程中糅花单宁、总酚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干2年即可使总酚以及部分挥发性化合物达到稳定,但鞣花单宁和具有不良气味的化合物如壬烯醛、苯酚等变化较缓慢,需3年的时间才能... 对蒙古栎橡木在室外自然风干过程中糅花单宁、总酚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干2年即可使总酚以及部分挥发性化合物达到稳定,但鞣花单宁和具有不良气味的化合物如壬烯醛、苯酚等变化较缓慢,需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水平。而风干时间达4年时,酚醛以及糠醛等化合物的含量由于氧化、挥发等原因则下降。因此,蒙古栎适宜的风干时间确定为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风干 糅花单宁 总酚 挥发性化合物 变化
原文传递
红树莓中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海明 刘树英 刘洪章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0-183,共4页
介绍了红树莓中花青素、黄酮和鞣质(鞣花酸)3种酚类化合物,探讨了国内外关于3种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性质、功能活性及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红树莓3种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红树莓 酚类化合物 花青素 黄酮 鞣质
下载PDF
鞣花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屈艳君 王文慧 +4 位作者 曹家南 汪育文 刘淼 沈才洪 宋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6期39-45,共7页
目的:综述了鞣花酸和鞣花单宁的结构和来源、鞣花酸的提取和生物法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鞣花酸的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总结有关鞣花酸制备的研究性论文、综述及书籍等。结果: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和酶转化方法生产鞣花酸的工... 目的:综述了鞣花酸和鞣花单宁的结构和来源、鞣花酸的提取和生物法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鞣花酸的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总结有关鞣花酸制备的研究性论文、综述及书籍等。结果: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和酶转化方法生产鞣花酸的工艺优缺点各异。结论:鞣花酸的应用前景广阔,生产方式多样,生物技术法生产鞣花酸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鞣花单宁 固态发酵 液态发酵 酶转化
下载PDF
红毛丹果皮中老鹳草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钰景 孙丽平 庄永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4-49,共6页
老鹳草素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可水解鞣花单宁,前期研究发现红毛丹果皮富含老鹳草素。为了提高红毛丹果皮的利用率,本实验研究了中压液相色谱反相C_(18)柱系统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红毛丹果皮多酚制取物中老鹳草素的... 老鹳草素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可水解鞣花单宁,前期研究发现红毛丹果皮富含老鹳草素。为了提高红毛丹果皮的利用率,本实验研究了中压液相色谱反相C_(18)柱系统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红毛丹果皮多酚制取物中老鹳草素的快速分离纯化技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老鹳草素的热稳定性及其热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发现真空冷冻干燥的红毛丹果皮中老鹳草素含量高达12.67 g/100 g(以果皮干质量计);其多酚制取物经中压液相色谱反向C_(18)柱系统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和洗脱,得到纯度为95.63%的老鹳草素产品,产率为6.00%(以果皮干质量计)。纯化后的老鹳草素不耐高温,60℃处理10 h,老鹳草素可降解损失17.13%;100℃处理2 h,降解损失率为73.97%。在老鹳草素的热降解体系中鉴定出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六羟基联苯二甲酸、云实酸、Galloyl-bis-HHDP-glucose、鞣花酸、云实素等分子质量更低的酚类物质。研究结果可为老鹳草素的可控降解及生物利用提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果皮 老鹳草素 鞣花单宁 分离纯化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