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女体育教师与非运动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思金 马学军 +2 位作者 陈星飙 张林 薛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 40名健康的绝经后女教师为研究对象 ,利用单光子 (SPA)和双能X线 (DXA)骨密度仪对该人群的桡尺骨、腰椎、左髋骨密度进行了测量 ,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人群的血钙 (Ca)、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尿钙与肌酐 ... 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 40名健康的绝经后女教师为研究对象 ,利用单光子 (SPA)和双能X线 (DXA)骨密度仪对该人群的桡尺骨、腰椎、左髋骨密度进行了测量 ,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该人群的血钙 (Ca)、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尿钙与肌酐 (Ca/Cr)比值。通过数据统计 ,探讨SPA与DXA在测量值上的相关性 ,比较运动老年女性与非运动老年女性在骨密度、骨矿、骨形成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上的差别 ,从而明确运动对骨量和骨代谢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绝经后 女性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体育教师
原文传递
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崔宝甲 张乌云 曲志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腰椎骨折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速率法对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和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患者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腰椎骨折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速率法对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和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患者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发生风险与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指标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steocalcin,N-MID)、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BAP)、钙离子(calcium ionic,Ca^(2+))、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等生化指标之间无关联,而与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25-(OH)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0.007、0.001),其中与PINP、TRAP-5b呈正相关,与25-(OH)D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PINP、TRAP-5b和25-(OH)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联合检测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骨代谢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原 袁宏 +1 位作者 徐江波 冯建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骨代谢水平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358名绝经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测量骨密度(BMD)、钙(Ca)、磷(P)、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25羟基维...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骨代谢水平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358名绝经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测量骨密度(BMD)、钙(Ca)、磷(P)、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妇女年龄、停经年龄、BGP、BAP、TRACP-5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妇女骨量减少组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年龄、停经年龄、BAP、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BGP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妇女骨量减少组停经年龄、BGP、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年龄、BAP、BGP、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停经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组中,维吾尔族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汉族(P<0.05),BGP水平高于汉族(P<0.05);在骨质疏松组中,维吾尔族年龄及绝经年龄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GP、BAP和TRAP-5b在两民族中各自都可以较早的反应出绝经后妇女在3组中骨代谢水平的差异性,可以作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检测指标;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在维生素D代谢上可能存在着差异并影响到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运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杰 史晓林 何伟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76-379,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的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起到积极的逆转作用,为更深刻地认识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应用方面就运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运动疗法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原文传递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周婷婷 冯正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85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根... 目的分析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85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3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51例),比较三组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随着骨密度的降低,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P1NP、BG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25(OH)D_3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骨折风险并及时抗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蓉 陈广洁 +2 位作者 沈安达 黄克亮 周赢梁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同时探讨骨密度降低妇女绝经前期及绝经后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水平。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25例骨质疏松症门诊女性就诊者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选取其中185...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同时探讨骨密度降低妇女绝经前期及绝经后期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水平。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25例骨质疏松症门诊女性就诊者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选取其中185例45~65岁的绝经女性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50名)、骨量减少组35例和骨质疏松组(100例);选取其中45例51~70岁的骨密度降低者作为绝经后期骨密度降低组,选取其中25例42~50岁的未绝经骨密度降低者作为绝经前期骨密度降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 K)、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组绝经后妇女血清Cathe K、PⅠNP、β-crosslaps、骨钙素、TRAP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且与腰椎(L1~L4)或股骨颈骨密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B-ALP水平稍低于骨量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期骨密度降低组血清Cathe K、TRAP水平明显低于绝经前期妇女(P<0.01),血清PⅠNP、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绝经前期骨密度降低组(P<0.01),而2个组之间腰椎(L1~L4)、股骨颈骨密度及β-crosslaps、B-AL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血清骨钙素、β-crosslaps、PⅠNP、B-ALP、TRAP、Cathe K水平变化可反映骨代谢活动。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防、治疗和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绝经妇女
下载PDF
绝经妇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细康 金静君 +6 位作者 季晓林 叶华 严金柱 陈洁琼 张国来 王坤 刘慎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4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就诊我院的绝经后iBPPV妇女作为iBPPV病例组,选取30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骨质疏松绝经妇女作为骨质疏松病例组,选取28例...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就诊我院的绝经后iBPPV妇女作为iBPPV病例组,选取30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骨质疏松绝经妇女作为骨质疏松病例组,选取28例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个观察组分别检测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以最低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同时检测三个观察组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Ca、P、碱性磷酸酶(ALP)、骨合成标志物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iBPPV病例组、骨质疏松病例组和对照组的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Ca、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1NP和β-CT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值与iBBPV的发生有关(P<0.05),其余因素(Ca、P、ALP、P1NP和β-CTX)与iBBPV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绝经妇女iBPPV与BMD变化存在相关性,但未发现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代谢生物标志物有相关性,提示绝经妇女iBPPV的发病与骨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对iBPPV诊断、治疗、预后评定和预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妇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应蓉 顾涛 +4 位作者 周吉 庄丽英 周营 戈少红 蔡杏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8期12-13,1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59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n=48)、骨量减少组(n=58)、骨质疏松组(n=53)。比较三组患者的血钙、血磷、25-OH-D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59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n=48)、骨量减少组(n=58)、骨质疏松组(n=53)。比较三组患者的血钙、血磷、25-OH-D3、PTH、BGP、PICP、尿NTX等指标。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BGP、PICP、尿NTX水平高于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钙、血磷、25-OH-D3、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的骨密度与BGP、PICP、尿NTX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BGP、PICP、尿NTX水平能反映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骨密度,检测血BGP、PICP、尿NTX及骨密度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绝经后女性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刘国立 刘骁蒨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24期19-21,共3页
为探讨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在武汉市某社区选取健康女性52人,分为太极拳训练组和非训练组,训练内容为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前后分别对52人测定下肢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和酸性磷酸酶(ACP)。结果显示... 为探讨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在武汉市某社区选取健康女性52人,分为太极拳训练组和非训练组,训练内容为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前后分别对52人测定下肢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和酸性磷酸酶(ACP)。结果显示,太极拳训练组的参与者股骨颈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比非训练组有比较明显的提高。结论:中老年女性长期太极拳训练可以提高绝经后骨密度,也能改善骨代谢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绝经后女性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趋化素和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文森 孙志纯 +5 位作者 李靖云 洪真真 邓少雄 卓雅芬 陈丽云 张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019-1024,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趋化素及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21例绝经后...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趋化素及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21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颈及全股骨的骨密度T值,按照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114)、骨量减少组(n=117)和骨质疏松症组(n=90)。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资料;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检测3组患者血清趋化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3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C肽(FCP)、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采用Pearson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腰椎、股骨颈及全股骨的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趋化素及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的FPG、FCP、HbA1c、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14、0.699、0.190、1.651,P>0.05)。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T-P1NP、β-CTX、血清趋化素水平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BMI、25(OH)D水平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骨量正常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骨量正常组,T-P1NP、β-CTX、血清趋化素水平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BMI、25(OH)D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Pear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骨密度与BMI、25(OH)D呈正相关(r=0.336、0.184,P<0.05),与年龄、T-P1NP、β-CTX、血清趋化素呈负相关(r=-0.594、-0.294、-0.489、-0.359,P<0.05);股骨颈骨密度与BMI、25(OH)D呈正相关(r=0.313、0.228,P<0.05),与年龄、糖尿病病程、T-P1NP、β-CTX、血清趋化素呈负相关(r=-0.577、-0.178、-0.223、-0.378、-0.336,P<0.05);全股骨骨密度与BMI、25(OH)D呈正相关(r=0.400、0.225,P<0.05),与年龄、糖尿病病程、T-P1NP、β-CTX、血清趋化素呈负相关(r=-0.487、-0.160、-0.235、-0.392、-0.373,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25(OH)D、T-P1NP、β-CTX是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因素(β=-0.010、0.013、0.005、-0.001、-0.274,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BMI、25(OH)D、β-CTX和血清趋化素是影响股骨颈骨密度的因素(β=-0.008、-0.003、0.012、0.005、-0.152、-0.001,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BMI、25(OH)D、β-CTX和血清趋化素是影响全股骨骨密度的因素(β=-0.008、-0.004、0.019、0.006、-0.152、-0.001,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BMI是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的保护性因素;血清趋化素、25(OH)D、T-P1NP、β-CTX水平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股骨的骨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绝经后女性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趋化素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健骨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林 杨锡让 薛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清华大学绝经后女性教师75名,均分为3组,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对比实验,运动组实施健骨运动处方,运动+钙剂组在健骨运动的同时补充钙剂,对照组日常生活不变。实验前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表明:(1)运动前后血液骨矿生化... 清华大学绝经后女性教师75名,均分为3组,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对比实验,运动组实施健骨运动处方,运动+钙剂组在健骨运动的同时补充钙剂,对照组日常生活不变。实验前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表明:(1)运动前后血液骨矿生化成分变化较为恒定,其稳定性对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2)运动对骨形成生化标志物略有影响。实验前后比较,对照组的血清骨钙素(BGP)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基本无变化,运动组和运动+钙组的数值是略增趋势(P>0.05)。(3)运动对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影响较大。实验前后比较,对照组的血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肝酐(HOP/Cr)均升高;而运动组的三项生化指标均下降,且具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钙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运动组。研究认为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量的维持作用主要在于抑制了骨代谢的骨吸收过程,运动配合钙剂补充的效应大于单纯健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钙剂补充 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 骨代谢
原文传递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玉珏 邹倩 +1 位作者 郭声敏 郑思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51例。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83例)、骨量低下组(47例)和骨量...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51例。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83例)、骨量低下组(47例)和骨量正常组(21例),比较三组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对各项指标与B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甲状旁腺素(PTH)、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显著高于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25(OH)D3显著低于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血钙、血磷、骨钙素(BGP)、血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H、P1N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538,-0.520,-0.462,P<0.05),25(OH)D3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517,P<0.05),血钙、血磷、BALP、BGP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25(OH)D3、PTH、P1NP、β-CTX与骨密度存在显著相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监测有助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硫辛酸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冯小凤 耿天勇 陈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目的评价硫辛酸(lipoic acid,LA)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T评分<-2. 5)进行前瞻性登记,随机分配口服LA及阿仑膦酸钠(n=50),或... 目的评价硫辛酸(lipoic acid,LA)辅助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T评分<-2. 5)进行前瞻性登记,随机分配口服LA及阿仑膦酸钠(n=50),或仅接受阿仑膦酸钠(n=50)治疗,检测并比较右股骨颈和腰椎(L1-L4)骨密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osteocalcin,BGP)、Ⅰ型胶原交联的水平C-末端肽(CTX-1)、核因子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改变。结果 88例患者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研究,LA组46例,对照组42例。与对照组相比,LA组的治疗有更好的BMD和血清TNF-α、IGF-1和IL-6、BGP、CTX-1、RANKL和OPG水平(P均<0. 05)。结论补充LA有助于增加阿仑膦酸钠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阿仑膦酸钠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斗雷 李素 唐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下肢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60名妇女被分为三组,毽球运动半年组、毽球运动一年组和非运动对照组。运动方式毽球运动。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下肢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钙(Ca)、抗... 目的:探讨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下肢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60名妇女被分为三组,毽球运动半年组、毽球运动一年组和非运动对照组。运动方式毽球运动。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下肢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钙(Ca)、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毽球组的受试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与非运动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血清IL-6水平和TRAP活性显著降低。运动一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长期的毽球运动能够增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毽球运动 绝经后妇女 下肢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