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新认识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玉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I0001,共14页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构造演化史复杂,该区不同凹陷的沉积—构造特征、烃源岩生烃—储层成岩演化和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准确认识该区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构造演化史复杂,该区不同凹陷的沉积—构造特征、烃源岩生烃—储层成岩演化和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准确认识该区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在综合分析烃源岩、储层、差异成藏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剖析了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成藏特征、油气勘探作业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下一步油气攻关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地壳拆离作用及强烈薄化影响,该区地层沉积特征特殊,岩石地球物理性质多样;②软流圈差异抬升形成深水区独特的高热流背景,促使区域性湖相、煤型及叠合型等3类烃源灶快速、高强度生烃,生烃门限变浅;③深水盆地群的演化和成盆规模差异大,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几何形态和储集体时空展布,深水区独特的板块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演化史、温压变化剧烈的地质特征等控制了油气成藏模式。结论认为:①该区油气勘探面临地震资料解析度低、规模有效储层预测困难、勘探成本高等技术与经济的双重挑战;②需要创新形成高地温背景下优质储层差异化分布规律的研究思路;③亟需提升勘探设备能力建设,攻关高效地震采集、“重磁电震”地球物理一体化采集处理、双井架钻探作业、多井段“一趟钻”等勘探关键技术,为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做好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陆缘盆地深水区 烃源岩类型 烃源灶 成藏模式 构造演化 勘探挑战 高效勘探作业
下载PDF
Theoretical Progres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Onshore Ultra-Deep Oil/Gas Exploration 被引量:27
2
作者 Xusheng Guo Dongfeng Hu +5 位作者 Yuping Li Jinbao Duan Xuefeng Zhang Xiaojun Fan Hua Duan Wencheng Li 《Engineering》 SCIE EI 2019年第3期458-470,共13页
Oil/gas exploration around the world has extended into deep and ultra-deep strata because it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find new large-scale oil/gas reservoirs in shallow–middle buried strata. In recent years, Chin... Oil/gas exploration around the world has extended into deep and ultra-deep strata because it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find new large-scale oil/gas reservoirs in shallow–middle buried strata.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oil/gas exploration in ultra-deep areas including carbonate and clastic reservoirs. Some (ultra) large-scale oil and gas fields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 oil/gas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oil/gas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share China’s experiences. Ultra-deep oil/gas originates from numerous sources of hydrocarbons and multiphase charging. Liquid hydrocarbons can form in ultradeep layers due to low geothermal gradients or overpressures, and the natural gas composition in ultra-deep areas is complicated by the reactions between deep hydrocarbons, water, and rock or by the addition of mantle- or crust-sourced gases. These oils/gases are mainly stored in the original highenergy reef/shoal complexes or in sand body sediments. They usually have high original porosity. Secondary pores are often developed by dissolution, dolomitization, and fracturing in the late stage. The early pores have been preserved by retentive diageneses such as the early charging of hydrocarbons. Oil/gas accumulation in ultra-deep areas general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source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ed preservation. The effectiv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ltra-deep oil/gas reservoirs depend on the support of key technologies. Use of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such as seismic signal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zone prediction, and gas–water identification has enabled the discovery of ultra-deep oil/gas resources. In addition,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drilling, completion, and oil/gas testing have ensure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se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gas EXPLORATION Ultra-deep sources Reservoi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echnologies
下载PDF
Resistivity of reservoir sandstones and organic rich shales on the Barents Shelf: Implications for interpreting CSEM data
3
作者 Kim Senger Thomas Birchall +4 位作者 Peter Betlem Kei Ogata Sverre Ohm Snorre Olaussen Renate S.Paulse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11-427,共17页
Marine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CSEM) data have been utilized in the past decade dur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of the Barents Shelf, particularly for de-risking the highly por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Up... Marine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CSEM) data have been utilized in the past decade dur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of the Barents Shelf, particularly for de-risking the highly por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Upper Triassic to Middle Jurassic Realgrunnen Subgroup.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compare the resistivity response from CSEM data to resistivity from wireline logs in both water-and hydrocarbon-bearing wells. We show that there is a very good match between these types of data, particularly when reservoirs are shallow. CSEM data, however, only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subsurface resistivity. Careful, geology-driven interpretation of CSEM data is required to maximize the impact on exploration succes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quantifying the relative resistivity contribution of high-saturation hydrocarbon-bearing sandstone and that of the overlying cap rock. In the presented case the cap rock comprises predominantly organic rich Upper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shales of the Hekkingen Formation(i.e. a regional source rock). The resistivity response of the reservoir and its cap rock become merged in CSEM data due to the transverse resistance equivalence principle. As a result of this,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both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from reservoir and cap rock, and the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ny lateral resistivity variation in each of the units.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quantify the resistivity of organic rich mudstone, i.e.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sandstones, using 131 exploration boreholes from the Barents Shelf. The highest resistivity(>10,000 Ωm) is evident in the hydrocarbon-bearing Realgrunnen Subgroup which is reported from 48 boreholes, 43 of which are used for this study. Pay zone resistivity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reservoir quality(i.e. porosity and shale fraction) and fluid phase(i.e. gas, oil and water saturation).In the investigated wells, the shale dominated Hekkingen Formation exhibits enhanced resistivity compared to the background(i.e. the underlying and overlying stratigraphy), though rarely exceeds 20 Ωm. Marine mudstones typically show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measured organic richness and resistivity/sonic velocity log signatures.We conclude that the resistivity contribution to the CSEM response from hydrocarbon-bearing sandstones outweighs that of the organic rich cap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ents Shelf petroleum Electromagnetic Exploration source rocks
下载PDF
阿根廷科罗拉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4
作者 边海光 李强 +3 位作者 宋成鹏 陈瑞银 苏本灿 彭磊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9期215-221,共7页
阿根廷东部大西洋沿岸的科罗拉多盆地是一个勘探程度较低的被动陆缘盆地,已钻的多口探井具有油气显示。该盆地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前裂谷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其中后裂谷期又可划分为热沉降阶段和被动陆缘阶段。同裂谷期盆地内形... 阿根廷东部大西洋沿岸的科罗拉多盆地是一个勘探程度较低的被动陆缘盆地,已钻的多口探井具有油气显示。该盆地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前裂谷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其中后裂谷期又可划分为热沉降阶段和被动陆缘阶段。同裂谷期盆地内形成了地堑和半地堑构造,使得中央坳陷沉积地层厚度达到15 km。通过钻井和地震解释资料,结合构造和沉积相分析,认为盆地内存在成熟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最有利的成藏组合位于盆地东部同裂谷期Colorado组,以下白垩统湖相页岩为烃源岩、浅海相砂岩为储层,主要为地层圈闭。勘探主要风险在于油气能否从生烃凹陷长距离运移到盆地边缘储层,以及顶部盖层能否起到足够的遮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罗拉多盆地 烃源岩 油气地质特征 成藏组合 勘探潜力
下载PDF
Theory,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被引量:1
5
作者 Caineng Zou Zhi Yang +17 位作者 Guosheng Zhang Rukai Zhu Shizhen Tao Xuanjun Yuan Lianhua Hou Dazhong Dong Qiulin Guo Yan Song Qiquan Ran Zhen Qiu Songtao Wu Feng Ma Bin Bai Lan Wang Bo Xiong Songqi Pan Hanlin Liu Xiaoni W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951-965,共15页
0 INTRODUCTION The breakthroughs i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have a great impact on world petroleum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in petroleum geology(Dou et al,2022;Jia,2017;Zou et al.,2015b,2014a;Yerkin,2012;Pollastro,200... 0 INTRODUCTION The breakthroughs i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have a great impact on world petroleum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in petroleum geology(Dou et al,2022;Jia,2017;Zou et al.,2015b,2014a;Yerkin,2012;Pollastro,2007;Schmoker,1995).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volution from conventional petroleum to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and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dustrial activities of exploring petroleum inside sources kitchen have deepene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and promoted techn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ia et al.,2021,2017;Jin et al.,2021;Zhao W Z et al.,2020;Ma Y S et al.,2018,2012;Zou et al.,2018b,2016,2009;Dai et al.,2012).We have introduced and extended the theory of 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ince 2008 and published several papers/books(in Chinese and English)with respect to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since 2009,basically form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is discipline(Yang et al.,2022a,2021a,2019a,,2015a;Zou et al.,2019c,2017b,2014a,,2013a).In this paper,we present the background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review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introduce relevant thinking and practices in China,and explore the pathway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volution and multi-energ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super energy basins,hopefully to promote the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conventional-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source rock oil and gas oil and gas in source rock stratum fine-grained sediment microscale to nanoscale pore throat 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rtificial hydrocarbon reservoir exploring petroleum inside source kitchen shale revolution coal rock revolution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within source super energy basin.
原文传递
中国陆相页岩油发展潜力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163
6
作者 胡素云 赵文智 +5 位作者 侯连华 杨智 朱如凯 吴松涛 白斌 金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9-828,共10页
陆相页岩油是埋藏300 m以深、Ro值大于0.5%的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赋存的液态烃和各类有机物的统称,是源岩油气的重要组成类型。以成熟度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生排油演化模式为依据,将陆相页岩油划分为中高成熟度和中低成熟度两种类型,研... 陆相页岩油是埋藏300 m以深、Ro值大于0.5%的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赋存的液态烃和各类有机物的统称,是源岩油气的重要组成类型。以成熟度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生排油演化模式为依据,将陆相页岩油划分为中高成熟度和中低成熟度两种类型,研究发现中国陆相页岩层系:①发育淡水和咸水两类湖相优质烃源岩,存在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沉凝灰岩、泥页岩等多种类型储集层,形成多套近源或源内聚集的“甜点段”和大面积分布的“甜点区”,具规模资源基础。②富有机质页岩实验分析表明,波状和水平纹层状页岩具良好储集条件,页岩水平渗透率是垂向渗透率的数十倍—数百倍,利于源内页岩油横向规模运聚。③经评价,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地质资源总量超过100×10^8 t,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开发,是近期石油勘探现实领域;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资源潜力大,初步评价技术可采资源量为(700~900)×10^8 t,是未来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性接替资源,需要原位转化等技术突破才能实现效益开发。陆相页岩油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从“源外”走向“源内”的必然选择,突破“甜点区”评价优选、水平井体积压裂工程技术以及原位转化技术装备等核心理论技术,是实现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页岩油 资源潜力 甜点段 甜点区 关键技术 源内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源、油气分布与油气系统 被引量:115
7
作者 陈建平 王绪龙 +7 位作者 邓春萍 梁狄刚 张越迁 赵喆 倪云燕 支东明 杨海波 王屿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1-450,共30页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发育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6套烃源岩,同时存在6大类原油和3大类天然气,广泛分布于盆地不同地区。西北缘原油总体相似,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胡萝...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发育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6套烃源岩,同时存在6大类原油和3大类天然气,广泛分布于盆地不同地区。西北缘原油总体相似,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胡萝卜烷、类异戊二烯烷烃、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丰富,甾烷以C_(28)、C_(29)为主,基本没有重排甾烷,为第二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腹部绝大多数原油与西北缘原油相似,但胡萝卜烷、类异戊二烯烷烃、伽马蜡烷等有差异,来源于不同凹陷的二叠系湖相烃源岩;少量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δ^(13)C-28‰^-26‰),Pr/Ph大于2.5,三环萜烷以C_(19)、C_(20)为主,藿烷丰富而伽马蜡烷极低,以C_(29)规则甾烷及重排甾烷为主,为第四类原油,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东部存在5种类型原油,第一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别重(δ^(13)C>-26‰),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与腹部地区绝大多数原油十分相似,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第三类原油碳同位索组成轻,重排甾烷、Ts、C_(29)Ts及C_(30)重排藿烷异常丰富,来源于中上三叠统湖相烃源岩;第四类原油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混合类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各自贡献平均分别为20%、15%和65%。南缘存在4类典型原油,为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六类原油,其中第二、第四类分别源于二叠系和侏罗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Pr/Ph<1.0、伽马蜡烷丰富且有两个异构体、Ts、C_(29)Ts、C_(30)重排藿烷、C_(27)~C_(29)异胆甾烷及C_(30)甲基甾烷丰富,来源于白垩系湖相烃源岩;第六类原油主要为中低成熟原油,碳同位素组成δ^(13)C^28‰^-26‰,C_(27)、C_(28)、C_(29)甾烷呈"V"型分布,甲藻甾烷异常丰富,来源于古近系湖相烃源岩。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有油型气、混合气和煤型气,前两类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和石炭系海相烃源岩,煤型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和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不同类型油气分布与不同时代烃源灶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石炭系油气主要分布于陆东-五彩湾;二叠系油气主要分布于西北缘、腹部与东部;三叠系原油仅分布于东部;侏罗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部与南部;白垩系原油仅分布于南缘中部;古近系原油仅分布于南缘西部。按照盆地构造特征及不同时代烃源灶与油气关系,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南部及乌伦古5个油气系统及15个子油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原油 天然气 油气源 烃源灶 油气系统
下载PDF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156
8
作者 赵文智 何登发 +2 位作者 池英柳 雷振宇 瞿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3,共8页
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具有演化历史长、沉积层系多、构造变动强烈等特点。其中发育的含油气系统常表现出多源多灶多期生烃与运聚成藏以及成藏后多期调整改造的复杂性 ,形成过程有多个关键时刻 ,而且由于断层、不整合、砂体和裂缝等通道的... 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具有演化历史长、沉积层系多、构造变动强烈等特点。其中发育的含油气系统常表现出多源多灶多期生烃与运聚成藏以及成藏后多期调整改造的复杂性 ,形成过程有多个关键时刻 ,而且由于断层、不整合、砂体和裂缝等通道的连接作用 ,系统之间可发生烃类流体交换 ,形成多源油气的混合聚集。鉴于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复杂性 ,提出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 ,并总结其基本特征、描述方法和勘探技术。建议从生烃灶确定开始 ,以顺藤摸瓜的方式 ,确定不同关键时刻 ,理清各成藏地质要素特征与空间组合关系 ,指出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空间范围。流体历史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现代勘探技术的配套使用在复合含油气系统描述与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含油气系统 叠合盆地 流体交换 油气勘探 中国
下载PDF
下扬子区海相油气勘探选区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金之钧 刘光祥 +2 位作者 方成名 张长江 彭金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9,486,共8页
下扬子区中古生代发育了多类型的盆地,构建了海相下组合、上组合2套成油气组合,但受印支期—中燕山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改造和盆地叠加,海相层系油气生成演化、运聚成藏十分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有利区带优选。从"... 下扬子区中古生代发育了多类型的盆地,构建了海相下组合、上组合2套成油气组合,但受印支期—中燕山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改造和盆地叠加,海相层系油气生成演化、运聚成藏十分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有利区带优选。从"源—盖控烃"出发,通过对加里东末期、印支末期、中燕山末期及现今等关键时期烃源灶与盖层的匹配组合关系研究和有利油气聚集与保存区的预测,利用多层多期多元复合成藏预测模型预测了有利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组合 上组合 烃源灶 盖层 源-盖匹配 海相油气勘探 下扬子区
下载PDF
从源控论到源储共生系统——论源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认识及实践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智 邹才能 +5 位作者 吴松涛 潘松圻 王岚 庞正炼 林森虎 李嘉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8-631,共14页
中国非常规油气正实现整体战略发展,源岩层系油气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源岩层系油气地质条件和工业实践历程,本文主要取得4项研究认识:(1)源岩层系油气包括源岩油气和致密油气两种类型,纵向分布新生界、白... 中国非常规油气正实现整体战略发展,源岩层系油气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源岩层系油气地质条件和工业实践历程,本文主要取得4项研究认识:(1)源岩层系油气包括源岩油气和致密油气两种类型,纵向分布新生界、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等5个油气聚集域;(2)源岩层系油气地质是研究陆上源岩层系油气资源类型、赋存机理、富集规律、分布特征、产出机制、评价方法、关键技术及发展战略的一门新兴油气地质学科,核心是研究和评价源岩层系油气"甜点区(段)""烃源性、储集性、含油性、流动性、成缝性和经济性""六性关系";(3) 10余年来,中国源岩层系油气研究和生产取得重要进展,致密砂岩气规模发展,致密油稳步发展,页岩气快速发展,页岩油加快探索,煤层气及油页岩油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源岩层系油气产量已占总产量的18%;(4)未来主要攻关方向,建议聚焦解决制约中低压致密油、含水致密砂岩气、中低阶煤层气、陆相及过渡相页岩气、中低熟页岩油等中国陆上源岩层系油气资源规模动用和开发的瓶颈问题,探索创造页岩原位转化和煤炭地下气化两大地下"人工油气藏"颠覆性工程。源岩层系油气将成为"稳油增气"最具潜力的现实资源,预计2030年页岩层系天然气有望超天然气总产量的50%,页岩层系石油约占原油总产量的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 页岩油气 非常规油气 甜点区 地质工程一体化 资源潜力 进(近)源找油
下载PDF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富集区带优选、甜点区段评价与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智 唐振兴 +14 位作者 李国会 贾希玉 吴颜雄 陈旋 黄东 江涛 方向 王岚 吴因业 吴松涛 付蕾 李嘉蕊 李奇艳 赵家宏 王天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57-2272,共16页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油,是国内陆上"进(近)源找油"的主要对象,目前已进入战略突破期。以"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联合攻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近5年我国陆相页岩层系石油聚集条件、富...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油,是国内陆上"进(近)源找油"的主要对象,目前已进入战略突破期。以"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联合攻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近5年我国陆相页岩层系石油聚集条件、富集区带、甜点区段、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陆相湖盆主要发育陆源、内碎屑和混积岩-沉凝灰岩3种类型富液态烃页岩层系,提出有利储集相带、近源或源内、构造背景3个共性富集要素,评选出页岩层系石油富集区带33个,资源规模约110×10^(8) t;(2)储层甜点评价是页岩层系石油甜点区段评价的核心内容,发现砂岩、混积岩-沉凝灰岩集中发育段是主要有利储层甜点段,形成以储层甜点为核心的测井甜点段评价、地震甜点区预测方法,预测优选出55个甜点区,资源规模约32×10^(8) t;(3)以"甜点+水平井+密切割"为核心,集成配套地质评价、甜点预测、优快钻井、复杂缝网、效益开发等关键技术系列,支撑了5个亿吨级页岩层系油区快速发展。页岩层系石油预计待识别甜点区面积约17000 km^(2),待探明资源约130×10^(8) t,有望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石油工业增储上产的重要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富集区带 甜点区段 地质工程一体化 进(近)源找油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30
12
作者 马立桥 董庸 +3 位作者 屠小龙 孙凤霞 夏九峰 杨兰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为油气勘探兼顾。印支及其以后的改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叠合盆地中、晚期形成的油气系统最具勘探潜力。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有利相带和古隆起、古斜坡的控制。环扬子陆块叠合盆地群、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以及江南隆起北缘冲断推覆体下海相地层保存区将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相 叠合盆地 烃源岩 油气系统 油气藏分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及其在拓展勘探领域中的意义 被引量:62
13
作者 赵文智 张光亚 王红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2,共8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陆续揭示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石油地质理论的现象。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产生,从以下几方面注入新思想:①富油气凹陷具有“满凹含油”特征,即由于优质烃源岩与席状砂体间互发育,在富油气凹陷内具有广泛的...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陆续揭示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石油地质理论的现象。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产生,从以下几方面注入新思想:①富油气凹陷具有“满凹含油”特征,即由于优质烃源岩与席状砂体间互发育,在富油气凹陷内具有广泛的成藏几率,可跳出“二级构造带”的概念,实现满凹勘探。②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有悖于传统的石油地质特征,表现为:高压条件下生烃过程滞后,液态窗变宽变深,从而增加了在深层寻找液态烃的机会;历经多期变动的深层油气藏,其分布不完全遵从“源控论”;受早成藏、晚埋藏、超压抗压实、构造托举与盐岩“悬浮”以及次生作用的控制,深层有好储层;受多期叠加作用形成的二级构造带含油气性变化大;退火背景下,油气超晚期成藏。③由于高效天然气成藏取决于生烃、成藏过程及要素组合有效性的时空配置,因而将生烃热动力学过程引入气源灶评价,提出了高效气源灶概念,并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环境下有效成藏过程及优质要素保持机理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理论 满凹含油论 叠合盆地 成藏特征 高效气源灶 高效成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侏罗系油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建平 朱兴珊 +2 位作者 郭召杰 王昌桂 何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8,共6页
最近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断裂南侧地面剖面上侏罗统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厚约90m的油砂及大量裂缝沥青脉。通过对这些油砂和沥青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原油差别较大,与柴达木盆地东部侏罗系原油较相似但也有一... 最近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断裂南侧地面剖面上侏罗统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厚约90m的油砂及大量裂缝沥青脉。通过对这些油砂和沥青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原油差别较大,与柴达木盆地东部侏罗系原油较相似但也有一定差异。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发育大量侏罗系烃源岩,其生物标志物等特征与这些油砂和沥青相似,综合分析认为这些油砂和沥青脉可能来源于成熟的侏罗系源岩。这些油砂的发现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及阿尔金断裂沿线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砂 生物标志物 油气勘探 侏罗纪
下载PDF
华南中上扬子早志留世古地理与生储盖层分布 被引量:24
15
作者 周恳恳 牟传龙 +2 位作者 许效松 葛祥英 梁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3-632,共10页
依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思路,重建华南中上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鲁丹期、埃隆期和特列奇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并从盆地沉积演化的角度总结生储盖层发育条件与时空分布规律。赫南特期末期冰川消融后全球的快... 依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思路,重建华南中上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鲁丹期、埃隆期和特列奇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并从盆地沉积演化的角度总结生储盖层发育条件与时空分布规律。赫南特期末期冰川消融后全球的快速海进和构造挤压造成的地壳挠曲,导致中上扬子地区在鲁丹期形成以深水陆棚为主的古地理格局,发育的多个坳陷区成为有利烃源岩的沉积中心。埃隆期处于构造挤压的间歇期,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等因素,形成特殊的混积型碳酸盐缓坡,以礁滩相为主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沿岸的潮下高能带。特列奇期构造运动加剧,盆地整体抬升。东部作为构造挤压的前锋带,形成滨岸/潮坪/三角洲组成的复合性海岸环境,有利于储集砂体的发育,其中以小河坝组的临滨砂坝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最具储集潜力,而广泛分布的韩家店组潮坪—陆棚相泥页岩可作为下伏含油气层系的良好封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 早志留世 古地理 烃源岩 储集层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论叠合含油气盆地多勘探“黄金带”及其意义 被引量:40
16
作者 赵文智 胡素云 +2 位作者 刘伟 王铜山 姜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蒂索生烃模式指出了"液态窗"存在的温度和深度范围,成为油气勘探的"黄金带",但勘探实践证实中国叠合盆地发育多个勘探"黄金带"。多勘探"黄金带"的形成有3方面因素:1烃源灶多期、多阶段发育与... 蒂索生烃模式指出了"液态窗"存在的温度和深度范围,成为油气勘探的"黄金带",但勘探实践证实中国叠合盆地发育多个勘探"黄金带"。多勘探"黄金带"的形成有3方面因素:1烃源灶多期、多阶段发育与古老烃源岩"双峰式"生烃;2储集层多阶段发育;3成藏多期性与晚期有效性。常规烃源灶、液态烃裂解气源灶以及多套规模有效储集层控制了"黄金带"的时空分布;勘探"黄金带"具有继承叠置与横向迁延的特点,其中古隆起、古斜坡、古台缘与多期继承性断裂带控制了勘探"黄金带"内油气分布。多勘探"黄金带"的提出是对中国近年来油气发现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中国叠合盆地深层仍有经济资源,油气发现呈多期、多阶段的特点,勘探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多勘探“黄金带” 常规烃源灶 液态烃裂解气源灶 规模储集层 多期成藏 深层 中国陆上
下载PDF
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理论认识及实践意义 被引量:251
17
作者 邹才能 杨智 +11 位作者 张国生 侯连华 朱如凯 陶士振 袁选俊 董大忠 王玉满 郭秋麟 王岚 毕海滨 李登华 武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7,27+26,共14页
在分析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发展态势、梳理中国近10年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内涵,指出常规油气供烃方向有非常规油气共生、非常规油气外围空间可能有常规油气伴生,强调常规油气... 在分析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发展态势、梳理中国近10年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内涵,指出常规油气供烃方向有非常规油气共生、非常规油气外围空间可能有常规油气伴生,强调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协同发展,找油思想从“源外找油”深入到“进源找油”。非常规油气甜点着眼于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六特性”匹配评价,以页岩气为例,中国有利页岩气TOC大于2%,纹层状硅质钙质或钙质硅质页岩,孔隙度3%~8%,脆性矿物含量50%~80%,含气量2.3~4.1m0/t,压力系数1.0~2.3,天然裂缝发育;北美有利页岩气TOC大于4%,硅质页岩、钙质页岩或泥灰岩,孔隙度4%~9%,脆性矿物含量40%-70%,含气量2.8~9.9m3/t,压力系数1.30~1.85,天然裂缝发育。重点论述了“甜点区”评价、平台式“工厂化”生产模式等方法与技术:提出非常规油气富集“甜点区”8项评价标准,其中3项关键指标是TOC大于2%(其中页岩油蜀大于2mg/g)、孔隙度较高(致密油气大于10%,页岩油气大于3%)和微裂缝发育;阐述了多井平台式“工厂化”生产内涵及其实施需要具备“批量布井、标准设计、流水作业、重复利用”4要素;通过地下含油气地层各方向水平井体积压裂,形成大型人工缝网系统“人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有序聚集 协同发展 “甜点区”评价 平台式“工厂化”生产 “人造油气藏” 致密油 页岩油 页岩气 致密气 “进源找油”
下载PDF
北非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忠民 万仑坤 +3 位作者 毛凤军 刘计国 王玉华 郑凤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71,共9页
通过对北非地区不同沉积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证实该地区的海西运动控制了北非古生界盆地的构造格局、变形样式及油气运聚;北非地区划分为6大构造分区和3大油气富集区;北非地区沉积盖层分为古生代碎屑岩沉积冈瓦纳超旋回、中-新... 通过对北非地区不同沉积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证实该地区的海西运动控制了北非古生界盆地的构造格局、变形样式及油气运聚;北非地区划分为6大构造分区和3大油气富集区;北非地区沉积盖层分为古生代碎屑岩沉积冈瓦纳超旋回、中-新生代碎屑岩、蒸发岩和碳酸盐沉积特提斯超旋回;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和差异是北非油气富集程度的主控因素,并形成北非古生代及蒸发岩下含油气系统及中新生代含油气系统两大油气聚集系统。在此认识和非洲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北非油气潜力及勘探方向为古生界克拉通坳陷盆地的岩性油气藏、低幅度构造,中新生界裂谷盆地的锡尔特盆地、佩拉杰盆地的岩性油气藏及断块、新生界三角洲的深海扇沉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 石油地质特征 烃源岩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28
19
作者 门相勇 赵文智 +1 位作者 张研 李小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通过分析认为临河坳陷具备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该坳陷内生烃中心主要位于北部深凹陷,资源规模较大,以高成熟和过成熟生气为主,而中央断隆区烃源岩条件较差;下白垩统和渐新统储层砂体厚度大,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有明显改善;目... 通过分析认为临河坳陷具备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该坳陷内生烃中心主要位于北部深凹陷,资源规模较大,以高成熟和过成熟生气为主,而中央断隆区烃源岩条件较差;下白垩统和渐新统储层砂体厚度大,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有明显改善;目的层之上发育多套厚层泥岩,存在有利的封闭层。油源对比分析表明中央断隆区油源以本地生油、短距离运移为主,油源条件差是制约中央断隆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临河坳陷下一步勘探方向要向生烃条件相对有利的北部深凹陷方向转移,勘探思路以找油为主转为以找气为主,兼顾找油,而临近北部生烃中心的杭后断阶带成藏条件最有利,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半地堑 石油地质特征 油源对比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 被引量:57
20
作者 汪泽成 赵文智 彭红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8,共3页
叠合复合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必须结合盆地的形成演化,考虑盆地经历的多期次构造-沉积演化、盆地类型、成烃热机制以及组成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明确每一个含油气系统的时空分布和动态演化。四川盆地具有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表现为多... 叠合复合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必须结合盆地的形成演化,考虑盆地经历的多期次构造-沉积演化、盆地类型、成烃热机制以及组成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明确每一个含油气系统的时空分布和动态演化。四川盆地具有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表现为多个生烃灶在平面上相互叠置和共享运聚通道(断层及不整合面),共享相同的盖层,存在多个关键时刻,这些关键时刻既具同时性(或相近),也有先后差异。地史时期的古隆起是多个油气系统早期油气聚集的最佳场所。图4参2(汪泽成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复合含油气系统 特征 生烃灶 评价指数 克拉通 前陆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