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霄山脉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的纬度地带性研究
1
作者 邹艳丽 王倩 +4 位作者 丁巧玲 周奇 刘忠成 陈志晖 廖文波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6期93-104,共12页
甜槠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特征种和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其果可食用,主木可供材用,因此掌握其群落生态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罗霄山脉5个典型的甜槠群落—连云山、井冈山、桃源洞、八面山、五指峰进行了群落生态学研... 甜槠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特征种和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其果可食用,主木可供材用,因此掌握其群落生态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罗霄山脉5个典型的甜槠群落—连云山、井冈山、桃源洞、八面山、五指峰进行了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5个甜槠群落分别有维管植物34科49属56种、39科62属102种、59科96属154种、54科86属143种、38科62属98种,甜槠为各群落的优势种,其重要值在各群落中均最高。(2)甜槠群落的地理成分组成同时受到纬度和海拔的影响,井冈山、桃源洞、八面山、五指峰甜槠群落具有较强的亚热带性质,连云山群落种子植物属的热带性成分因纬度与海拔的增加而减少,呈中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3)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井冈山、桃源洞、八面山、五指峰群落间相似性系数在0.5左右,处于较高纬度、高海拔的连云山群落与其它群落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4。(4)群落多样性指数表明井冈山、桃源洞、八面山、五指峰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且分布均匀,随着纬度增加,连云山群落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降低。(5)群落径级结构分析表明连云山、桃源洞、五指峰群落甜槠种群呈衰退趋势,井冈山和八面山群落为稳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 罗霄山脉 群落特征 纬度地带性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公园甜槠林主要树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分析
2
作者 高亮 江子涵 +5 位作者 洪子辰 郑笑 周艳 陈水飞 陈世品 林文俊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为探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ex Benth.)Tutcher〕林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情况,在海拔800、900、1000、1100和1200 m各设置1个样地,并基于样方调查结果,采用Levins指数、Pianka指数(O_(ik))、方差比率、χ... 为探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ex Benth.)Tutcher〕林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情况,在海拔800、900、1000、1100和1200 m各设置1个样地,并基于样方调查结果,采用Levins指数、Pianka指数(O_(ik))、方差比率、χ^(2)检验、相关性系数和Ochiai指数(OI)对甜槠林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甜槠重要值在5个样地中均排名前3,而其Levins指数在P1、P2、P3、P4、P5样地中的排名分别为3、2、4、2、9。P1和P4样地中O_(ik)值小于0.5的种对数较多,而P2、P3和P5样地中O_(ik)值大于或等于0.5的种对数较多;P1至P4样地中,甜槠与其他树种间的O ik值多大于或等于0.5,而P5样地则相反。P1至P4样地主要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联结,P5样地主要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结果显示:5个样地主要树种以正联结为主,但联结性多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也显示各样地主要树种间多呈不显著正联结。5个样地中OI值大于或等于0.5的种对占多数,且甜槠与其他树种的OI值均大于0.5。综合分析认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甜槠林生态系统稳定,整体朝顶极群落方向演替;甜槠作为地带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 甜槠 木本植物 生态位 种间联结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公园五岭坑常绿阔叶林甜槠的种群特征
3
作者 蔡焕满 吴素美 +5 位作者 吴逸卿 熊艳云 林阳 毛志斌 吴友贵 吴秋丰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为了阐明其在百山祖国家公园五岭坑常绿阔叶林的种群特征,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和发展趋势,在该群落3个不同海拔各建立1个1 hm^(2)固定监测样地,将每个样地划分成400个5 m×5 m... 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为了阐明其在百山祖国家公园五岭坑常绿阔叶林的种群特征,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和发展趋势,在该群落3个不同海拔各建立1个1 hm^(2)固定监测样地,将每个样地划分成400个5 m×5 m的小样方进行群落调查。结果表明:从径级结构来看,甜槠种群稳定,更新能力强;除了其中1个样地的过熟树为随机分布外,其余的小树、中树、大树、过熟树均为集群分布,从小树到中树聚集程度逐渐减少;在Ⅰ~Ⅲ龄级,甜槠种群具有较大的生命期望,随着龄级的增加生命期望逐渐下降,对3个样地的甜槠种群密度进行比较,发现种群密度较小的样地,由于种内竞争不激烈,死亡率小,因而拥有较大的平均生命期望;甜槠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说明种群在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甜槠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林优势种群生态位 被引量:92
4
作者 胡正华 钱海源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70-3677,共8页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测试了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甜槠林1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檵木(Loropetalu...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测试了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甜槠林1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虎皮楠(Daphniphyllum macropod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石栎(Lithocarpus glaber)、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钩栗(Castanopsis tibetana)]的生态位。结果表明:甜槠和木荷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Ba分别为0.8703、0.8528和0.8446、0.7824;而石楠、栲树和钩栗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Ba分别为0.2956、0.1359,0.2953、0.1356和0.2684、0.106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较大,如甜槠与木荷、甜槠与马银花、木荷与马银花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分别为0.7630、0.7252和0.6452;对生境需求有较大相似性的生态位宽度不同的物种其生态位相似比例也会较高,如木荷与马尾松生态位相似比为0.6866。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如甜槠、木荷、马银花等。甜槠林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39对,仅占21.4%,生态位重叠值不大,表明甜槠林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林(Castanopsis eyrei) 种群 生态位 古田山
下载PDF
Variation in litter decomposition-temperatu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f forests in Huangshan Mountain, China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兴兵 宋福强 +6 位作者 张鹏 林永慧 田兴军 任利利 陈成 李晓娜 谭海霞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1-297,共7页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compositions of leaf litter, lignin and carbohydrate between coniferous forest and broadleaf forest at 20℃ and 30℃ in Huangshan Mountain, Anhui Province, Ch...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compositions of leaf litter, lignin and carbohydrate between coniferous forest and broadleaf forest at 20℃ and 30℃ in Huangshan Mountain, Anhui Province,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at 20℃ mass loss of leaf litter driven by microbial decomposers was higher in broadleaf forest than that in coniferous forest, whereas the difference in mass loss of leaf litter was not significant at 30℃.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did not affect the mass loss of leaf litter for coniferous forest treatment,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ecomposition rate for broadleaf forest treatment. The functional decomposers of microorganism in broadleaf forest produced a higher lignin decomposition rate at 20℃, compared to that in coniferous forest, but the difference in lignin decomposition was not found between two forest types at 30℃. Improved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lignin decomposition for both broadleaf and coniferous forest. Additionally, the functional group of microorganism from broadleaf forest showed marginally higher carbohydrate loss than that from coniferous forest at both temperatures. Temperature increase reduced the carbohydrate decomposition for broadleaf forest, while only a little reduce was found for coniferous forest. Remarkable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responses between most enzymes (Phenoloxidase, peroxidase, !5-glucosidase and endocellulase) and decomposition rate of leaf litter to forest type and temperature, although there exist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asured enzyme activities and decomposition rate in most cases. The reason is that more than one enzyme contribute to the mass loss of leaf litter and organic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onclusion, at a community scale the coniferous and broadleaf forests differed in their temperature-decomposition relations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anopsis eyrei Mass loss LIGNIN CARBOHYDRATE Temperature Decomposition ENZYME Leaf litter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甜槠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6
作者 杨青 《武夷科学》 2023年第1期23-30,共8页
为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地区主要种群在群落中的关系及其相对地位,通过定量分析法,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相似性等为指标,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探讨各种群对环境... 为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地区主要种群在群落中的关系及其相对地位,通过定量分析法,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相似性等为指标,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探讨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相互功能关系以及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等生态特点。结果表明,甜槠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具有最强的竞争能力和生态适应能力,为乔木林冠层的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C_(ih))在0.6以上的占了74.29%,表明该群落物种利用资源相似程度很大;生态位重叠指数L_(ih)和L_(hi)大于0.5的种对分别有78和97对,分布比例分别为74.28%和92.38%,生态位重叠程度很高,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大安源群落生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 生态位重叠 武夷山国家公园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群落 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动态 被引量:28
7
作者 林益明 何建源 +3 位作者 杨志伟 刘初钿 林鹏 李振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0-286,共7页
主要讨论了武夷山先峰岭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1992~1995年4年凋落物的产量和季节动态.甜槠群落1992~1995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556.26、379.20、364.35、258.70g... 主要讨论了武夷山先峰岭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1992~1995年4年凋落物的产量和季节动态.甜槠群落1992~1995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556.26、379.20、364.35、258.70g/m2,凋落物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4年的平均值为389.63g/m2,4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为2.15∶1.1993年营养元素通过凋落物的归还量分别为:N3.645、P0.139、K1.282、Na0.057、Ca2.623、Mg0.548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群落 凋落物 武夷山 森林生态系统 产量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65
8
作者 徐学红 于明坚 +2 位作者 胡正华 李铭红 张方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5-653,共9页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浙江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甜槠种群进行调查 ,将 2 5个样地分为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生境的森林群落两大类型。对甜槠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分析 ,绘制甜槠种群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 ;并用泊松方差 /均值比率等 5个聚...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浙江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甜槠种群进行调查 ,将 2 5个样地分为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生境的森林群落两大类型。对甜槠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分析 ,绘制甜槠种群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 ;并用泊松方差 /均值比率等 5个聚集度指标测定其种群分布格局。结果显示 :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成熟山坡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 ,马尾松林中甜槠个体极少 ,针阔叶混交林中种群结构为增长型 ;次生和成熟常绿阔叶林中其种群结构都比较稳定 ,但从群落外貌和结构仍可看出前者的次生性。不同生境的群落包括成熟沟谷常绿阔叶林、成熟山坡常绿阔叶林、黄山松林和黄山松针阔叶混交林 ,甜槠由沟谷地带的零星个体变为山坡上的稳定型种群 ,中山地带的黄山松林和黄山松针阔叶混交林中甜槠种群呈增长型 ,但不会取代黄山松的优势地位。种群空间格局大都为集群分布 ,并符合负二项式分布 ,仅两个次生群落的甜槠种群因缺 、 、 级幼苗而呈随机分布。此外 ,对成熟常绿阔叶林中不同大小级个体分布格局动态的研究表明 :甜槠在幼苗、幼树时为集群分布 ,随着甜槠个体进一步增大 ,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甜槠以其较强的更新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甜槠 种群结构 动态 相邻格子法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1 位作者 徐学红 付海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甜槠林是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主要类型之一。通过对甜槠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甜槠群落中 ,甜槠的优势明显 ,呈单优势群落。群落外貌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非全缘、革质及草质的小、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群落... 甜槠林是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主要类型之一。通过对甜槠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甜槠群落中 ,甜槠的优势明显 ,呈单优势群落。群落外貌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非全缘、革质及草质的小、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复杂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 ,垂直结构各层次间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 >乔木层 >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 群落特征 古田山 浙江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林水文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凌浩 林鹏 +5 位作者 王其兵 贺金生 何建源 刘初钿 金昌善 陈仁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3-402,共10页
对武夷山甜槠林成熟林水文学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年大气降水量2678.78mm,林内雨量2182.04mm,林冠截留量为496.74mm;林内雨中,穿透雨量2082.08mm,树干茎流99.96mm;到达甜槠... 对武夷山甜槠林成熟林水文学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年大气降水量2678.78mm,林内雨量2182.04mm,林冠截留量为496.74mm;林内雨中,穿透雨量2082.08mm,树干茎流99.96mm;到达甜槠林地作用面的林内雨量中,被地表枯枝落叶层截留的雨量为159.84mm,地表径流量11.6mm,地下渗流量109.32mm,其余林内雨量形成土壤含水量增量并由地表物理蒸发、根系吸收以及植物蒸腾所消耗;甜槠林地0~20cm土层水分初渗率78.6mm·min-1,稳渗率15.5mm·min-1,达到稳渗历时45min,地表枯枝落叶最大持水量5.2mm,土壤蓄水量154.0mm。与国内其它地区不同类型的森林相比较,武夷山甜槠林具有较强的水文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学 水文学效应 甜槠林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被引量:123
11
作者 李凌浩 林鹏 邢雪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对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在不同群落发育阶段下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细根在养分归还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槠成熟林细根生物量为10.645t·hm-2,生长量为7.3715t·... 对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在不同群落发育阶段下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细根在养分归还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槠成熟林细根生物量为10.645t·hm-2,生长量为7.3715t·hm-2·a-1,分解量为4.6775t·hm-2·a-1,年周转率0.69次;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随林龄增长的变化模式为单峰型曲线,生物量至34龄时达到最大值,生长量至群落郁闭阶段(58龄)达到最大值;甜槠成熟林中,通过细根死亡的N素归还量占群落年归还总量的49.5%,多于凋落物途径,P、Mg归还量所占比例为42.3%和28.9%,略低于凋落物途径;K、Ca归还以降水淋溶为主,其次是凋落物途径,而细根途径仅占总归还量的19.3%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生长量 周转率 林龄 甜槠林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林龄甜槠林水文学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凌浩 林鹏 +5 位作者 王其兵 贺金生 何建源 刘初钿 金昌善 陈仁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不同林龄甜槠林的水文学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由甜槠林幼林至成熟林,其水文学效应逐渐增强,杯冠截流雨量、地表枯枝落叶持水能力、林地土壤水分稳渗率、蓄水能力等指标值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地表径流量... 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不同林龄甜槠林的水文学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由甜槠林幼林至成熟林,其水文学效应逐渐增强,杯冠截流雨量、地表枯枝落叶持水能力、林地土壤水分稳渗率、蓄水能力等指标值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地表径流量与地下渗流量则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成熟的森林植被-土壤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效应 甜槠林 林龄 武夷山
下载PDF
浙江天台山甜槠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金则新 朱小燕 林恒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5,共4页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天台山的甜槠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甜槠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甜槠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 :甜楮 >木荷 &...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天台山的甜槠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甜槠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甜槠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 :甜楮 >木荷 >马尾松 >尾叶冬青 >虎皮楠 >短柄木包 >珍珠栗。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 ,竞争强度和对象木个体的大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甜槠胸径达到 30cm后 ,竞争强度变化不明显 ,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天台山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被引量:62
14
作者 林益明 林鹏 +3 位作者 李振基 杨志伟 刘初钿 何建源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12期989-994,共6页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热值最高,细根热值最低。(2)甜槠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达780584.1 kJ·m - 2,其中地上部分为678913.8 kJ·m - 2,占总量的86.98% ;地下部分为101670.3 kJ·m - 2,占13.02% 。(3)甜槠群落的能量年净固定量(1992年)为26856.2 kJ·m - 2·a- 1,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为1.2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甜槠 群落 热值 能量 武夷山
下载PDF
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下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陈金林 俞元春 +3 位作者 罗汝英 张纯清 胡永清 游为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6-591,共6页
对中等立地上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不尽相同,阔叶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马尾松林对提高土壤有效性N、P、K含量具有一定作... 对中等立地上杉木、马尾松、甜槠等林分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不尽相同,阔叶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马尾松林对提高土壤有效性N、P、K含量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提高有效P作用很大;杉木纯林不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针阔混交林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尤其能较好地改良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有利于林业持续发展。另外,根际土中在早春时有较多的有效微量元素贮备,可供其后旺盛生长时期吸收,因而林分很少出现缺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甜槠 根际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时空尺度下武夷山甜槠林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任引 彭丹 +2 位作者 潘俊忠 洪志猛 叶功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38,共6页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总体和乔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1—2004年,随着活立木生物量的增加,下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2004—2007年,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物种多样性各指标与活立木生物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中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甜槠林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甜槠天然群落主要种群高度生态位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梅 林思祖 +1 位作者 刘洪波 曹子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241,共5页
对甜槠天然群落中主要种群的高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人为干扰会改变多数树种的高度生态位宽度排序,但未改变优势种的高度生态位宽度排序,在同一干扰强度的甜槠群落中均为最大。在... 对甜槠天然群落中主要种群的高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人为干扰会改变多数树种的高度生态位宽度排序,但未改变优势种的高度生态位宽度排序,在同一干扰强度的甜槠群落中均为最大。在轻度人为干扰群落中,甜槠的高度生态位宽度值远高于其它树种;而在重度人为干扰群落中,甜槠的高度生态位宽度减小,与其它种之间的差值也明显减小,说明它对高度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下降。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异质性生境可促进或抑制植物种的生长,使物种利用高度空间资源的能力发生变化,从而使种与种的生态位的重叠状况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种群 天然群落 高度生态位 动态变化 生态位宽度 人为干扰强度 空间资源 发生变化 生态位重叠 变化动态 甜槠群落 优势种 利用率 植物种 异质性 排序 树种 减小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郁闭稳定甜槠林与人为干扰甜槠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64
18
作者 李振基 刘初钿 +2 位作者 杨志伟 何建源 林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8,共5页
研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郁闭稳定甜槠林与人为干扰甜槠林的物种多样性 ,分别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和 Simpson指数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郁闭稳定甜槠林的物种丰富度为 11.370 4,Shannon- Wiener指数为 3.... 研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郁闭稳定甜槠林与人为干扰甜槠林的物种多样性 ,分别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和 Simpson指数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郁闭稳定甜槠林的物种丰富度为 11.370 4,Shannon- Wiener指数为 3.940 4,均匀度为 6 3.0 5 % ,Simpson指数为 6 .3740 ;人为干扰后的甜槠林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远比郁闭林高 ,分别为 2 0 .0 479、5 .5 431、78.44 %、2 1.716 3,其中灌木层与草本层所起的作用较大。利用群落优势度 (C)衡量了两个群落的稳定性 ,表明郁闭林的群落优势度远高于人为干扰林。而受到干扰的群落 ,阳性种入侵 ,阴性高大乔木待恢复 ,中等树木和幼苗尚存。演替过程中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对外界轻度干扰的一种适应 ,是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甜槠群落 群落优势度 干扰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及其功能评述 被引量:68
19
作者 李凌浩 邢雪荣 +2 位作者 黄大明 刘初钿 何建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为7.349t·km-2,增枯量为1.425t·hm-2·a-1,分解量为0.512·hm-2·a-1;(2)随着林龄增长,不同林龄甜槠林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呈“S”型动态模式,至58龄阶段达到最大值,其后渐趋稳定;(3)粗死木质残体是甜槠林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各养分元素贮量占该系统生物量分室总贮量的0.09%~1.91%,由增枯量实现的各养分元素归还量占养分元素归还总量的1.94%~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粗死木质残体 贮量 分解量 甜槠林
下载PDF
安徽查湾甜槠林不同大小林隙光因子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国华 汪秀琴 吴泽民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以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大小林隙光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林隙及非林隙林分内光照强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光照的峰值出现在11:00~13:00。在整个生长季中,光照和气温均表现为:大林隙&... 以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大小林隙光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林隙及非林隙林分内光照强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光照的峰值出现在11:00~13:00。在整个生长季中,光照和气温均表现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非林隙。不同大小林隙内光照由林隙中心区向林下逐渐递减,于近心区处减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Castanopsis eyrei) 林隙 光照 安徽查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