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杜黎黎 王学征 +1 位作者 马鸿艳 栾非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采用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病原菌生物量及产孢量等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率、病原菌生物量及... 采用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病原菌生物量及产孢量等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率、病原菌生物量及产孢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 000 mg.mL-1时,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率达到69.21%。探索了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可行性,为今后指导西瓜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分蘖洋葱 病原菌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菌和哈茨木霉的GFP标记及根部动态定殖比较
2
作者 孟素玲 王媛 +1 位作者 顾欣 王新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为明确西瓜枯萎病菌和生防哈茨木霉在西瓜根部动态定殖的差异,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CT74质粒分别与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和哈茨木霉M3菌株的基因组整合获得相应的转化子;将转化子接种于土壤,利用... 为明确西瓜枯萎病菌和生防哈茨木霉在西瓜根部动态定殖的差异,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pCT74质粒分别与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和哈茨木霉M3菌株的基因组整合获得相应的转化子;将转化子接种于土壤,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示踪并比较两菌株转化子对西瓜幼苗根部的侵染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传代6次仍能发出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稳定,能够稳定遗传,经PCR验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成功。盆栽试验中,两种转化子均能成功定殖于西瓜幼苗根部,在定殖初期,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在根内的扩散速度快于哈茨木霉M3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 绿色荧光蛋白 定殖
下载PDF
桧木醇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欢 王阿玲 +5 位作者 李文奎 吴华 雷鹏 冯俊涛 王勇 马志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0-637,共8页
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FON)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本研究通过离体及活体试验,测定了植物源天然抑菌活性物质桧木醇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对西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以及对病... 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FON)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本研究通过离体及活体试验,测定了植物源天然抑菌活性物质桧木醇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对西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以及对病原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桧木醇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为31.1和45.2μg/mL;在250、500和1000μg/mL 3个质量浓度下,桧木醇对西瓜枯萎病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1000μg/mL时防效可达75.2%,与对照药剂多菌灵500μg/mL的效果相当。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外观形态观察发现,经桧木醇处理后,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相对电导率上升,菌丝体内镰刀菌酸含量显著降低,菌丝呈现扭曲、畸形、缠绕等不规则外观形态。研究表明,桧木醇不仅能显著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同时能抑制其相关毒素的生物合成或促进其代谢,从而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具有开发为西瓜枯萎病防治替代药剂的潜力。桧木醇处理能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干扰病原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或代谢过程,但其具体的抑菌分子靶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桧木醇 西瓜枯萎病菌 抑菌活性 镰刀菌酸
下载PDF
一株生防木霉的鉴定及环境pH与对羟基苯甲酸对其防病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孙小涵 田彦梅 +3 位作者 顾欣 刘文辉 赵岩 杨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3,共9页
旨在明确西瓜枯萎病生防真菌M3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环境pH与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PHBA)共同作用对其防病效果的影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类鉴定,确定M3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平板试验结果表明,... 旨在明确西瓜枯萎病生防真菌M3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环境pH与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PHBA)共同作用对其防病效果的影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类鉴定,确定M3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平板试验结果表明,PHBA对M3菌株和病原菌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的菌落生长均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强酸和强碱环境均不利于2种菌的生长;M3菌株和病原菌的最适生长环境pH和最适PHBA质量浓度不同,前者为6和400 mg·L^(-1),后者为8和200 mg·L^(-1)。pH和PHBA共同作用下,M3菌株的抑菌率无显著变化。在pH 6和PHBA质量浓度400 mg·L^(-1)的土壤环境中,M3菌株的防病效果达到最高水平(85.72%)。总之,M3菌株的防病效果主要受土壤pH影响,其能够在PHBA积累环境中有效发挥防病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拮抗作用 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 对羟基苯甲酸 PH
下载PDF
西瓜、水稻根分泌物及酚酸类物质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郝文雅 冉炜 +1 位作者 沈其荣 任丽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43-2452,共10页
【目的】探讨西瓜、水稻根分泌物及其中的酚酸类物质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和西瓜/旱作水稻间作系统改善西瓜连作枯萎病的机理。【方法】营养液培养法收集西瓜根分泌... 【目的】探讨西瓜、水稻根分泌物及其中的酚酸类物质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和西瓜/旱作水稻间作系统改善西瓜连作枯萎病的机理。【方法】营养液培养法收集西瓜根分泌物(REW)和水稻根分泌物(RER),研究其对FON生长的影响;HPLC法分离鉴定REW和RER中的酚酸类物质,并通过外源添加法研究该类物质对FON生长的影响。【结果】REW能显著促进FON孢子萌发和产孢,与对照相比,1.0 mL和5.0 mL的REW对FON孢子萌发的促进率分别为46.9%和59.2%;在0.1 mL至2.0 mL范围内,REW对FON产孢的促进率从10.8%逐渐增加到84.6%;而RER能显著抑制FON孢子萌发和产孢,1.0 mL和5.0 mL RER对FON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4.3%和6.1%;并在0.1 mL至2.0 mL范围内,对该菌产孢的抑制率由4.6%增至37.5%。在REW和RER中同时检测到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而阿魏酸和香豆酸分别单独存在于REW和RER中;且RER中以香豆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37.9%);其酚酸总量是REW的1.4倍。综合FON孢子萌发、产孢能力和菌丝生长三项测定指标,香豆酸的抑菌效果最显著,抑制率分别为9.1%—70.5%、24.1%—100.0%和2.5%—47.5%,其次是水杨酸;而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对FON孢子萌发、产孢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阿魏酸最为突出,浓度为40—160 mg.L-1时促进率分别为28.6%—114.3%和17.7%—54.8%。【结论】西瓜根分泌物对FON有刺激作用而水稻根分泌物对FON却具有抑制作用,这为阐释西瓜/旱作水稻间作系统改善西瓜连作枯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水稻 根分泌物 酚酸 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下载PDF
西瓜枯萎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测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岳菊 刘邮洲 +3 位作者 张荣胜 刘永锋 王治林 陈志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从内蒙古、新疆、安徽、河南、江苏、江西6省的西瓜、黄瓜和茄子3种作物根际土壤和病健组织中,共获得样本64份,分离得到细菌1050株。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株细菌分离物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甘蓝黑斑病菌A... 从内蒙古、新疆、安徽、河南、江苏、江西6省的西瓜、黄瓜和茄子3种作物根际土壤和病健组织中,共获得样本64份,分离得到细菌1050株。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株细菌分离物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NBT-15和PL-82对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抑制率分别为60.5%和55.3%。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NBT-15和PL-82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4%和75.6%。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NBT-1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L-82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西瓜枯萎病菌 防效 鉴定
下载PDF
西瓜及砧木根系分泌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尚 张作刚 +2 位作者 田永强 王建明 姚艳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0-163,共4页
为了解砧木的抗病机理,提取砧木日本南瓜(RBNG)和野生西瓜(YSXG)及西瓜品种超甜花龙(CTHL)的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砧木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显著高于西瓜品种;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 为了解砧木的抗病机理,提取砧木日本南瓜(RBNG)和野生西瓜(YSXG)及西瓜品种超甜花龙(CTHL)的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砧木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显著高于西瓜品种;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砧木引起下降的幅度较小;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砧木引起下降的速度较快;砧木引起菌丝体P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而西瓜品种则引起先快速上升后迅速下降;3种材料引起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砧木在前期引起下降的速度较快;砧木引起菌丝体可溶性糖含量呈直续下降趋势,而西瓜品种却引起先下降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砧木 根系分泌物 西瓜枯萎病菌 化感效应
下载PDF
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韩哲 徐丽红 +3 位作者 刘聪 孔令锟 吴凤芝 潘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2-960,共9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两种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为西瓜连作障碍和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D123和D12... 【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两种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为西瓜连作障碍和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粉碎后施入瓜类连作土壤中并继续栽培西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西瓜蔓长、鲜重及产量,稀释平板法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通过Real-time PCR测定西瓜根际土壤中功能微生物芽孢杆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的施入,促进了西瓜蔓长的伸长,并在后期显著促进了植株地上鲜重、根鲜重和全株鲜重的增加(P<0.05),且D125处理略高于D123处理;残茬处理虽然增加了西瓜单株产量,但与对照(CK)差异不显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统计表明,定植第20天时,D125处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D123处理与CK(P<0.05),D123与CK间差异不显著;定植第30天时,D125处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CK(P<0.05),D123与CK、D125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真菌数量的研究表明,各时期均表现为D125>D123>CK,并在定植30 d时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对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的研究表明,各时期均表现为D125>D123>CK,在定植30 d时,D125处理显著高于D123处理和CK(P<0.05),但D123处理和CK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比值随着取样时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细菌繁殖速度低于真菌繁殖速度;定植20 d时,D125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值显著高于D123处理和CK(P<0.05),D123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随着西瓜植株的生长,土壤中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各时期尖孢镰刀菌均表现为CK>D123>D125,在定植第20天和第40天时表现为小麦残茬处理显著降低了尖孢镰刀菌数量(P<0.05)。芽孢杆菌数据表明,各处理在定植30 d时芽孢杆菌数量均达到最高,其他时期均较低,小麦残茬的施入增加了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数量,D125处理在各时期均表现为显著高于CK(P<0.05),D123处理在定植后20 d和30 d表现为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D125处理在定植后20 d和40 d显著高于D123处理(P<0.05),定植后30 d时则表现为相反的结果。【结论】小麦残茬的施入,促进了西瓜生长,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并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枯萎病致病菌数量,对西瓜连作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连作 小麦残茬 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芽孢杆菌 土壤微生物数量 群落大小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菌最优RAPD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小敏 段会军 +1 位作者 温小杰 吴立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7,共4页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对适合西瓜枯萎病菌的最优RAPD体系(包括随机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以及扩增反应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探索,寻求各因素间的最优组合,最终得到了条带清晰的最优RAPD体系。反应体积为25μL,其中随机引...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对适合西瓜枯萎病菌的最优RAPD体系(包括随机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以及扩增反应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探索,寻求各因素间的最优组合,最终得到了条带清晰的最优RAPD体系。反应体积为25μL,其中随机引物浓度为10μmol L,TaqDNA聚合酶为1 25U,模板DNA浓度为1 6mg L,dNTPs浓度为2mmol μL,扩增反应的退火温度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菌 RAPD
下载PDF
嫁接西瓜对西瓜枯萎病菌侵染的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曼 羊杏平 +3 位作者 徐锦华 刘广 姚协丰 李苹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05-1611,共7页
为了揭示嫁接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机制,该研究以嫁接西瓜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枯萎病菌侵染下寄主的组织结构变化,荧光定量分析了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比较了嫁接西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抗感反应。结果显示:(1)枯萎病菌侵染后,与自根... 为了揭示嫁接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机制,该研究以嫁接西瓜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枯萎病菌侵染下寄主的组织结构变化,荧光定量分析了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比较了嫁接西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抗感反应。结果显示:(1)枯萎病菌侵染后,与自根西瓜相比,嫁接西瓜的根部木质部导管通过快速形成膜状物、侵填体及细胞壁增厚阻塞菌丝入侵;自根西瓜防御反应较嫁接西瓜晚,严重侵染时薄壁细胞降解,导管组织脱落导致维管系统空洞,从而使植株呈现萎蔫症状,该现象在嫁接西瓜中没有发现。(2)枯萎病菌侵染后,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具有较高的防卫基因表达水平,其中:嫁接西瓜中,CHI、APX和PPO基因的表达随枯萎病菌侵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PAL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但仍高于本底表达;自根西瓜中,仅PPO基因在枯萎病菌侵染后表达上调,而其他基因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与嫁接西瓜中的PAL基因表达一致。研究表明,嫁接植株一方面通过快速的组织结构响应,另一方面从转录水平提高了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最终使植株具有抗病性;推测防御基因在嫁接植株与枯萎病菌互作中的强烈诱导响应可能是嫁接植株抗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西瓜 西瓜枯萎病 组织结构 防卫基因表达
下载PDF
稻秸蓝藻混合厌氧发酵沼液及其化学物质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爱民 徐双锁 +2 位作者 蔡欣 卢存龙 彭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585-4592,共8页
研究稻秸与蓝藻(1∶1)混合厌氧发酵的沼液及其微量化学成分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ui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孢子萌发、孢子数量、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浓度的发酵沼液即可100%抑制孢子萌发,20%浓度的沼液即可达... 研究稻秸与蓝藻(1∶1)混合厌氧发酵的沼液及其微量化学成分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ui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孢子萌发、孢子数量、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浓度的发酵沼液即可100%抑制孢子萌发,20%浓度的沼液即可达到98.74%的抑制菌体产生孢子,100%浓度的沼液显著抑制气生菌丝的生长;进一步GC-MS分析发现沼液有机物成分中烷类较多,存在微量的四氯化碳(CCl4)、六氯乙烷(C2Cl6)、1,1-二乙氧基乙烷(CH3CH(OCH2CH3)2)3种化学物质;三者都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尤其CH3CH(OCH2CH3)2的抑菌效果最好;0.75%浓度的3种化学物质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即可达到100%;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Cl4、C2Cl6、CH3CH(OCH2CH3)2的浓度为1.00%时,镰刀菌的产孢数量分别降低了5.67%、18.05%、8.72%;培养4d,三者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气生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均达到90.40%,效果显著。研究表明沼液中确实存在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可作为防治病原菌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 稻秸与蓝藻混合厌氧发酵沼液 CCL4 C2Cl6 CH3CH(OCH2CH3)2 抑菌率
下载PDF
蚯蚓防控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及其机理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娟琴 李双喜 +4 位作者 郑宪清 张翰林 白娜玲 张海韵 吕卫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探明蚯蚓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机制,开拓西瓜枯萎病防控的新思路,本试验以西瓜连作土壤为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西瓜长势、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结合西瓜... 为了探明蚯蚓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机制,开拓西瓜枯萎病防控的新思路,本试验以西瓜连作土壤为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西瓜长势、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结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土壤微生物总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脱氢酶活性)以及土壤总酚酸的动态变化,探索蚯蚓对西瓜植株枯萎病的防控机理。结果表明,西瓜定植后45 d,试验组的西瓜蔓长、鲜质量较不投放蚯蚓对照分别增长了18.57%~67.27%、39.29%~87.24%。西瓜定植后30 d、45 d,对照的西瓜植株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62.15%、85.32%,显著高于蚯蚓试验组(P<0.05)。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蚯蚓密度能有效促进西瓜生长,减缓枯萎病发生。在蚯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威廉环毛蚓的促生防病效果优于赤子爱胜蚓。0~45 d的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土壤中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数量、总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6.63%~69.39%、31.0%~77.4%,45 d时试验组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脱氢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15.10~175.71 mg/kg、1.41~2.40μg/(g·h)。蚯蚓能有效降低西瓜植株枯萎病的发病率,促进植株生长,其防控机理可能为:蚯蚓的穴居、取食等活动直接抑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快速繁殖,同时蚯蚓通过降解土壤化感物质(总酚酸),提升微生物总量和活性等方式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蚯蚓 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总酚酸 土壤微生物量碳 脱氢酶
下载PDF
新疆西瓜枯萎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冬梅 王雪薇 +2 位作者 王纯利 黄炜 黄常福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选用15个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菌株,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出抗氯酸盐的不能利用硝酸盐营养体突变株(nitmutant),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划分出nit1,nit2,nit8,nitM和nitX5种突变类型... 选用15个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菌株,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出抗氯酸盐的不能利用硝酸盐营养体突变株(nitmutant),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划分出nit1,nit2,nit8,nitM和nitX5种突变类型,其中nit1出现频率最高。将各菌株的nit突变株和测试菌株的nitM或nit8配对,结果15个菌株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VCGs),其中1号小种的菌株划为VCG1亲和群,0号小种划为VCG2,2株非致病菌株分别为VCG3和VCG4,2株只出现nitX突变类型的菌株分别为VCG5和VCG6。表明营养体亲和群与生理小种存在一致关系,营养体亲和性可以作为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病原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菌 营养体亲和群 生理小种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抗性及其嫁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凤芝 安美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36-4644,共9页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自根苗、嫁接苗和砧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嫁接后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非嫁接处理,而镰孢菌除苗期外均低于非嫁接处理;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对差异条带测序分析说明不同西瓜品种及嫁接砧木南瓜根际分布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群。【结论】西瓜抗病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而真菌和镰孢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的抗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密切相关;嫁接提高了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抑制了枯萎病菌的积聚,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植物基因型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而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不同将导致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及品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嫁接 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 PCR-DGGE
下载PDF
农抗120对西瓜枯萎病作用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巨才 刘慧平 +2 位作者 高计青 马利平 武辉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田间试验表明生物杀菌剂农抗120对西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其防病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农抗120水剂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小孢子的萌发,EC50为222.86μ... 田间试验表明生物杀菌剂农抗120对西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其防病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农抗120水剂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小孢子的萌发,EC50为222.86μg/kg。用它浸种、灌根或喷雾后可明显促进西瓜幼苗生长,并提高了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加了植株的耐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西瓜 枯萎病 作用方式
下载PDF
万寿菊杀菌素Ⅰ抑菌作用及对西瓜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志宏 郭春绒 王金胜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1-63,66,共4页
研究了万寿菊杀菌素Ⅰ对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对西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寿菊杀菌素Ⅰ能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在西瓜枯萎病的主要发病期苗期施用万寿菊杀菌素Ⅰ,能... 研究了万寿菊杀菌素Ⅰ对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对西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寿菊杀菌素Ⅰ能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在西瓜枯萎病的主要发病期苗期施用万寿菊杀菌素Ⅰ,能提高西瓜幼苗的POD和SOD活性,并维持CAT活性,有效减轻西瓜枯萎病菌对植株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杀菌素Ⅰ 抑菌作用 西瓜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 辣椒疫霉病 西瓜幼苗
下载PDF
非致病尖孢镰刀菌抗药菌株的诱导 被引量:5
17
作者 宗兆锋 杨之为 +2 位作者 钮绪艳 张晓燕 武建华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PDA平板上,用紫外线(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分生孢子,获得52个存活菌株。皿内测定结果表明,以致死率为75%~90%的处理剂量容易获得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较强的菌株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 在PDA平板上,用紫外线(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分生孢子,获得52个存活菌株。皿内测定结果表明,以致死率为75%~90%的处理剂量容易获得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较强的菌株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均有所下降。B3227对瓜苗的促生作用优于316,各菌株的促生效应与其分泌赤霉素量呈正相关。温室超前接种抗药菌株防治西瓜枯萎病,B3227和B3121的防病效果均高于出发菌316;菌药结合使用,各入选菌的防病效果提高31%~63%,表现出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抗药菌株 生物防治 诱导
下载PDF
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开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6-1011,共6页
西瓜枯萎病是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目前尚未找到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用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处理西瓜连作土壤,试验设8个处理:不添加物料不加水处理(对照)、只淹水处理、少量稻草+淹水处理、高量稻... 西瓜枯萎病是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目前尚未找到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用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处理西瓜连作土壤,试验设8个处理:不添加物料不加水处理(对照)、只淹水处理、少量稻草+淹水处理、高量稻草+淹水处理、少量玉米秸秆+淹水处理、高量玉米秸秆+淹水处理、高量稻草+饱和水处理、高量玉米秸秆+饱和水处理,测定处理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添加有机物料加水处理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尖孢镰刀菌数及NO-3-N、SO2-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其p 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电导率和NH+4-N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可见,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可有效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 连作障碍 尖孢镰刀菌
下载PDF
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植物内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
19
作者 陈丽萍 宗兆锋 +2 位作者 李春玲 郭萍萍 骞天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目的】提高植物内生放线菌SF4和SG2的抗菌活性,获得具有更好生防效果的工程放线菌,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SF4、SG2和SC1进行融合,研究融合菌株的皿内抑菌活性及持续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内生性... 【目的】提高植物内生放线菌SF4和SG2的抗菌活性,获得具有更好生防效果的工程放线菌,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SF4、SG2和SC1进行融合,研究融合菌株的皿内抑菌活性及持续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多胺效果。【结果】筛选获得了12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且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F-G1、F-G7、F-G11、F-G12、F-G15和G-C5等6株融合菌株对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F-G11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71.5%,F-G15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和梨状毛霉(Mucor piriformis)的抑制率达到73%,且有持续抑制作用;融合菌株F-G1、F-G11和F-G15继承了亲本的内生性和广泛定殖性;6株融合菌株均能产生多胺。【结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之间,以及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放线菌之间的融合,是改良放线菌特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SC1 植物内生放线菌 原生质体融合 西瓜枯萎病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TF发酵条件优化
20
作者 李萍 刘冬 +1 位作者 代玉立 高智谋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提高拮抗细菌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应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对拮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0 g/L,磷酸二氢钾5 g/L。最佳发酵培养的时间为60 h,初始p H为7.0,接种... 为提高拮抗细菌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应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对拮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0 g/L,磷酸二氢钾5 g/L。最佳发酵培养的时间为60 h,初始p H为7.0,接种量、培养温度和转速分别为9.95%、36℃和120 r/min。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抑菌率为62.12%,可作为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的潜在微生物制剂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菌 拮抗细菌 响应面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