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端棻未刊函稿及其所见甲午战后政情变动
1
作者 兰秋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
《李端棻函稿》一函二册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函稿共150封、114位受函人,第一册写于《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第二册写于李端棻赦归返里之后,这些函稿为晚清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第一册对台湾地区官民抗日、三... 《李端棻函稿》一函二册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函稿共150封、114位受函人,第一册写于《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第二册写于李端棻赦归返里之后,这些函稿为晚清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第一册对台湾地区官民抗日、三国干涉还辽、法国侵占滇南、俄法插手清廷海关、川闽两省教案等时政大事,对李鸿章留京入阁、御史钟德祥被黜、汪鸣銮和长麟二侍郎被黜、云南布政使岑毓宝被革职等朝堂动向,有不少记载和评论。函稿所记反映出甲午战后帝后党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清廷削减地方军功督抚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也反映出此一时期李端棻等开明官僚超脱党争、批评时局、期望革新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端棻 未刊函稿 帝后党争 军功督抚 开明官僚
下载PDF
义和团时期的赵舒翘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熟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30-33,35,共5页
赵舒翘等深受儒家经典熏陶,堪称循吏。但对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不懂得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长处,就是离经叛道,将亡国灭种。坚持尊王攘夷。认为与教民为难的就是义民,将义民编成团练,洋人即不敢登岸。把正义的反侵略的爱国... 赵舒翘等深受儒家经典熏陶,堪称循吏。但对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不懂得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长处,就是离经叛道,将亡国灭种。坚持尊王攘夷。认为与教民为难的就是义民,将义民编成团练,洋人即不敢登岸。把正义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变成了盲目排外。思想落后于时代,终被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 赵舒翘 慈禧 光绪帝
下载PDF
对光绪帝死因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全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光绪帝死因问题是学界百年公案,2008年科技检测证明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科技手段的介入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学界认识的趋同,其研究重点迅速由"是否被害"转而为"凶手是谁"。而数十年来借... 光绪帝死因问题是学界百年公案,2008年科技检测证明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科技手段的介入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学界认识的趋同,其研究重点迅速由"是否被害"转而为"凶手是谁"。而数十年来借助文献档案研究的主流观点是光绪帝死于疾病,这与科技检测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立。尽管学界也有文章利用文献档案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光绪死于谋杀的结论,只是这一结论未能占据主流,难以被广泛认同。文献档案资料的最大不足在于内涵的多歧性,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去伪存真。文献档案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昭示着史学的光明未来,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是未来史学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帝 死因 慈禧太后
下载PDF
“肆言”与“肆权”:清末己亥“废立”流言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丽红 刘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6,共11页
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光绪被害”“择定新君”“择期禅让”等流言在报刊的加持下肆意散播。在危机应对过程中,清廷与新党围绕“圣躬”的安危,各自制造流言向对方施加舆论压力。1900年初清廷颁布立嗣诏书,新党立即揭露“立嗣即废立”的... 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光绪被害”“择定新君”“择期禅让”等流言在报刊的加持下肆意散播。在危机应对过程中,清廷与新党围绕“圣躬”的安危,各自制造流言向对方施加舆论压力。1900年初清廷颁布立嗣诏书,新党立即揭露“立嗣即废立”的本质,并公开号召武力勤王。面对新党的“肆言”,清廷以“肆权”应对,不仅厉行报禁,查拿报人,还出台一系列“不得诋毁宫廷”的报律。己亥“废立”显示出作为最古老的媒介,流言不仅仅构成一种社会现象,更应被视为一种与现代媒介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力量,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建构中的意义亟待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政变 流言 媒介 报刊 报律 慈禧 光绪帝
下载PDF
故宫藏庄顺皇贵妃神牌考
5
作者 刘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3-48,共6页
文章通过庄顺琳皇贵妃生平及其入祀寿皇殿过程的考察,对清代嫔妃晋升制度及饰终之典的沿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清代嫔妃的生前荣枯和饰终之典是否隆重,首先取决于该嫔妃的家世和皇帝本人的态度。其次,政治权利的角逐结果也会对嫔妃的生... 文章通过庄顺琳皇贵妃生平及其入祀寿皇殿过程的考察,对清代嫔妃晋升制度及饰终之典的沿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清代嫔妃的生前荣枯和饰终之典是否隆重,首先取决于该嫔妃的家世和皇帝本人的态度。其次,政治权利的角逐结果也会对嫔妃的生死荣枯产生重要的影响。庄顺琳皇贵妃本来没有资格入祀皇家殿堂,但由于其子醇亲王奕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一度执掌大权,因此在她死后,神牌得以入祀皇家私人祭祀场所——寿皇殿,但也始终未能入祀皇家正式的祭祖场所太庙和奉先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琳嫔 琳妃 琳贵妃 醇亲王 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
下载PDF
论庚子事变中张之洞对两宫回京的因应
6
作者 王林 石文安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导致中外议和受阻。面对列强的回京要挟,东南督抚内部政见出现分歧。张之洞始终以两宫安稳为第一要义,不请回京,力主赴陕,主张惩办“祸首”以抵制回京要挟,建行都以延缓回京。张之... 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导致中外议和受阻。面对列强的回京要挟,东南督抚内部政见出现分歧。张之洞始终以两宫安稳为第一要义,不请回京,力主赴陕,主张惩办“祸首”以抵制回京要挟,建行都以延缓回京。张之洞之所以阻挠回京,一方面慑于列强的归政要挟;另一方面,他为维护自身政治形象而过于阿附慈禧太后,这也为时人所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事变 两宫回京 辛丑议和 张之洞
下载PDF
光绪、慈禧去世时国人心态探析——以晚清日记为切入点
7
作者 刘澍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0,共9页
光绪、慈禧在两天内相继去世,成为晚清最后一桩重大宫廷悬案。本文根据摄政王、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光绪起居注官等亲历"二圣"驾崩者的日记直击现场,根据各部官员、商业大亨、退休官僚、军校学员、革命党人、知识分子等各界... 光绪、慈禧在两天内相继去世,成为晚清最后一桩重大宫廷悬案。本文根据摄政王、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光绪起居注官等亲历"二圣"驾崩者的日记直击现场,根据各部官员、商业大亨、退休官僚、军校学员、革命党人、知识分子等各界人士的日记记载来看威权人物驾崩后的市井百态。此外,还进一步解析时人日记中记载的各种政治谣言,诸如庆亲王吐血而亡、张之洞遇刺、隆裕皇后服毒、袁世凯自杀等看似荒诞不经的内容,却被各界人士津津乐道,以小见大,看威权人物死后的政治真空给人心造成的动荡,最终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 慈禧 日记 心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