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视角下中国省域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
1
作者 熊雯颖 孟菲 +1 位作者 陈航 谭永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40-250,共11页
实施土地休耕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目前宏观尺度的全国休耕空间布局尚未确定,该研究探究了粮食安全约束下的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中国省域休耕空间优化布局。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该研究... 实施土地休耕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目前宏观尺度的全国休耕空间布局尚未确定,该研究探究了粮食安全约束下的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中国省域休耕空间优化布局。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该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构建最大休耕规模预测模型,并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休耕迫切度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分配各省休耕规模,从而得到中国省域休耕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预计在90%、95%、100%的粮食自给率下,到2030年中国最大休耕规模分别为3237.310万、2678.970万和2120.640万hm^(2);2)省域之间的休耕迫切度水平存在差异,上海、内蒙古等地休耕迫切度较高,四川、广西等地休耕迫切度较低;3)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约束条件下,地区之间休耕规模差异较大,内蒙古、甘肃等地休耕规模较大,北京、上海等地休耕规模较小。该研究将数量、质量和生态多元目标融合进休耕空间分区研究,能够为未来休耕制度的全面建立以及精准落地提供思路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耕规模 休耕空间布局 系统动力学 PSR模型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基于“质量-风险”的干旱区休耕空间布局及补偿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庆敏 王雨蓉 +3 位作者 王晶 陈利根 黄金升 刘新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6-276,共11页
构建节水型休耕生态补偿机制是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符合干旱地区休耕地的空间布局方法是提高休耕生态补偿效率的关键。该研究以新疆开都-孔雀河流域为例,从土壤理化属性和耕作便利条件两方面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节水型休耕生态补偿机制是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符合干旱地区休耕地的空间布局方法是提高休耕生态补偿效率的关键。该研究以新疆开都-孔雀河流域为例,从土壤理化属性和耕作便利条件两方面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估法评估流域内耕地质量状况;基于MEDALUS-ESAs模型框架,从土壤、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与管理4个方面评估全流域的土地退化风险;综合考虑耕地质量和土地退化风险,利用Z-score方法确定休耕空间布局,并提出不同分区的休耕补偿策略。结果表明:1)开都-孔雀河流域耕地质量“总体良好,局部较差”,土地退化风险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流域内优先休耕区内耕地面积为67814.60 hm^(2),次优先休耕区的耕地面积为71784.94 hm^(2),限制休耕区内耕地面积为80576.89 hm^(2),禁止休耕区内耕地面积为107358.03 hm^(2);3)优先休耕区耕地的约束条件为耕地质量,可将休耕与耕地质量提升相结合,实施中长期休耕,依据农业收益损失和土地改良成本确定休耕补偿标准;次优先休耕区耕地质量较好,可与农业节水相结合,基于水资源短缺状况对耕地进行季节性休耕,依据农业收益损失确定休耕补偿标准;限制休耕区受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双重约束,应将休耕与耕地质量提升、生态保护相结合,实施年度休耕,依据农业收益损失、土地改良成本和生态保护成本确定休耕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耕 生态补偿 耕地质量 土地退化风险 空间布局 开都-孔雀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