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坡耕地产流产沙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韦荣婷 安吉平 +4 位作者 蔡雄飞 周国富 王济 郁鑫杰 徐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75,共9页
产流产沙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为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在同一坡度、3种雨强下对坡耕地7种种植模式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坡面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初始... 产流产沙是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为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在同一坡度、3种雨强下对坡耕地7种种植模式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坡面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初始产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缩短。坡面产流量趋势为先逐渐增大,之后(10 min左右)逐渐趋于稳定。C单种模式减流效果最差;A-B-C套种模式减流效果最好;低矮作物单种及参与的套种模式能更好促进降雨入渗。2)不同种植模式下坡面产沙量与雨强呈正相关,低矮作物参与的种植模式径流含沙量变化幅度较小,中、高单种或套种模式径流含沙量变化复杂。小、中雨强下,A-B-C套种模式减沙效果最好;大雨强下,A-B套种模式减沙效果最好。低矮作物参与的种植模式减沙效果优于中、高作物单种其套种模式。3)不同种植模式下产流量和雨强均呈极显著正相关。B、C单种模式与A-B-C套种模式产沙量与雨强有相关关系,其余模式与雨强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低矮作物单种及低矮作物参与的套种模式能有效减流、保土,因此坡耕地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应考虑增加低矮作物参与种植,避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种植模式 坡耕地 水土保持 产流产沙
下载PDF
密云水库库区不同植物篱模式下的氮磷阻控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磊 索琳娜 +4 位作者 魏丹 金梁 丁建莉 苏刘燕 安志装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1,共7页
筛选拦截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佳的植物篱模式,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提供技术参考。设置“桔梗+狗牙根”“丹参+狗牙根”“桑树+野牛草”“黄芩+野牛草”4种不同的植物篱模式,监测2020年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 筛选拦截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佳的植物篱模式,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提供技术参考。设置“桔梗+狗牙根”“丹参+狗牙根”“桑树+野牛草”“黄芩+野牛草”4种不同的植物篱模式,监测2020年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泥沙以及养分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径流小区的产流和产沙情况,探讨不同植物篱对坡耕地地表径流、泥沙和养分的拦截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植物篱种植模式都能够起到截流减沙,减轻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作用,从而避免对下游水体的污染。其中“桑树+野牛草”植物篱效果最为显著,大雨雨强下可以减流57.96%,减沙96.64%,暴雨雨强下可以减流64.63%,减沙97.17%;对氮的相对拦截量为93.14 mg,相对拦截率约88.27%;对磷的相对拦截量为25.17 mg,相对拦截率约80.72%,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中的氮、磷含量。在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开展植物篱防控面源污染工作中,最佳的物种选择为“桑树+野牛草”,其次为“黄芩+野牛草”。野牛草在防控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可以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植物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径流 植物篱模式 坡耕地 氮磷流失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喀斯特不同类型坡耕地降雨产流的影响
3
作者 吴瑶琴 吴攀 +3 位作者 徐勤学 敖利满 张帅普 付智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喀斯特地区土层不连续且常有岩石出露,坡耕地类型多样。为研究秸秆覆盖对不同类型喀斯特坡耕地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裸坡地(BS)、岩石出露型(RE)和砾石覆盖型(RF)3种典型坡耕地类型在4个秸秆覆盖度(0、20%... 喀斯特地区土层不连续且常有岩石出露,坡耕地类型多样。为研究秸秆覆盖对不同类型喀斯特坡耕地降雨产流特征的影响,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裸坡地(BS)、岩石出露型(RE)和砾石覆盖型(RF)3种典型坡耕地类型在4个秸秆覆盖度(0、20%、50%、80%)下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类型喀斯特坡耕地中,RE的平均地表径流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分别为BS和RF的1.8和7.8倍,而RF的平均壤中流径流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分别较BS和RE减少了83.7%和78.9%;②秸秆覆盖在BS和RE减少地表径流的效果优于RF,其中20%覆盖度在BS的减流效果最好,较无覆盖减少了26.2%,50%覆盖度在RE的减流效果最好,较无覆盖减少了44.5%;③秸秆覆盖对壤中流的影响较为复杂。秸秆覆盖在RF均会增加壤中流量,在BS均会减少壤中流量,但对RE壤中流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坡耕地 秸秆覆盖 地表径流 壤中流
下载PDF
有机肥和炭基肥替代化肥对甘薯坡耕地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
4
作者 陈佳寅 黄程鹏 +3 位作者 郑梦琦 李子鸿 王佳雨 姜培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目的】探讨施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甘薯Ipomoea batatas坡耕地土壤氮磷径流流失量及形态的影响,探索径流养分流失量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化肥、50%质量分数有机肥+50%质量... 【目的】探讨施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甘薯Ipomoea batatas坡耕地土壤氮磷径流流失量及形态的影响,探索径流养分流失量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化肥、50%质量分数有机肥+50%质量分数化肥(有机肥50%替代)、炭基肥,在5个时间点测定甘薯坡耕地径流及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磷质量浓度及质量分数,计算氮磷流失量与流失系数。【结果】径流总氮、颗粒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质量浓度存在峰值效应,不同径流的产流中有机肥50%替代和炭基肥效应不同。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50%替代和炭基肥分别减少了每年总氮径流流失量的48.1%和39.6%,而总磷则降低了26.1%和32.7%。有机肥50%替代和炭基肥处理改变了径流氮磷形态组成,减少了肥料径流流失系数。总氮(R^(2)=0.49)和总磷(R^(2)=0.48)径流流失量与土壤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效磷分别能解释总氮和总磷径流流失量的60%和41%。【结论】有机肥50%替代和炭基肥是减少坡耕地养分径流损失的有效措施,有机肥50%替代更适合用于减少甘薯坡耕地径流氮流失,而炭基肥更适用于减少径流磷流失。图7表2参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炭基肥 坡耕地 径流氮磷流失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农田地表径流与氮磷流失特征
5
作者 陈昱 刘方平 +2 位作者 吴彩云 王子荣 张福建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108,共8页
【目的】探明鄱阳湖流域内不同种植模式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农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方法】选取旱作、水旱轮作及水作3种种植模式,通过连续2a的试验监测,分析不同月份和作物种类的降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降雨量... 【目的】探明鄱阳湖流域内不同种植模式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农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方法】选取旱作、水旱轮作及水作3种种植模式,通过连续2a的试验监测,分析不同月份和作物种类的降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降雨量和径流量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7月,不同种植模式中,作物径流量和产流系数以空心菜最大,晚稻最小,径流量与作物生长期间的降雨量大小基本一致;3个种植模式下的径流量大小排序为:旱作>水旱轮作>水作,旱作和水旱轮作相比水作的径流量分别增加了42.28%和20.84%。不同种植模式氮、磷流失主要发生在5—7月,旱作空心菜的总氮、总磷及硝态氮流失量最大,水旱轮作模式中稻的铵态氮流失量最大;3种种植模式总氮、总磷量及硝态氮流失量大小排序与径流量的变化规律一致;旱作物的氮流失以硝态氮为主,水稻的氮流失以铵态氮为主。【结论】不同种植模式径流量大小排序为:旱作模式>水旱轮作模式>水作模式,旱作物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水稻氮素流失以铵态氮为主,总氮、总磷及硝态氮流失量变化规律与径流量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种植模式 农田 径流 氮磷流失
下载PDF
冻融农田氮磷养分流失阻控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磊 武新娟 +5 位作者 宋鹏慧 周双 王腾 张莉莉 谷学佳 王玉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6,共9页
为集成并优化东北冻融农田的养分流失阻控技术模式,通过2019—2020年在东北试验玉米地设置4个处理[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1);平原地无秸秆对照(CK1);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种植,高留茬秸秆归行覆盖(T2);坡耕地顺垄无秸秆对照(CK2)],开... 为集成并优化东北冻融农田的养分流失阻控技术模式,通过2019—2020年在东北试验玉米地设置4个处理[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1);平原地无秸秆对照(CK1);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种植,高留茬秸秆归行覆盖(T2);坡耕地顺垄无秸秆对照(CK2)],开展氮磷流失阻控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坡耕地地表径流水的磷流失有发生在冻融时期外,其他各处理的氮磷污染均发生在降雨时期。平原及坡耕地对照流失水土中氮磷量均比秸秆还田处理大,且以氮为主,总氮流失量分别为10.18、7.77kg/hm^(2)。经过阻控技术处理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和孔隙度则大于对照。阻控技术处理后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在平原地比对照分别高9.24%、9.57%、26.99%、42.94%,在坡耕地分别比对照高24.59%、56.07%、67.62%、109.94%,但差异显著程度不同,整体表现为坡耕地改善效果优于平原地。综上,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技术和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秸秆归行技术均可以有效阻控冻融农田的氮磷流失,后者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农田 淋溶水 径流水 土壤物理性质 氮磷 养分流失 阻控技术
下载PDF
农地流转效应分析——以抚仙湖径流区龙街社区为例
7
作者 李秉谦 刘潼 刘巧芹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农地流转效应实证分析是检验农地流转成效和进一步完善流转相关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抚仙湖径流区龙街社区农地流转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实现农地100%流转是政府扶持的外部驱动力与本... 农地流转效应实证分析是检验农地流转成效和进一步完善流转相关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抚仙湖径流区龙街社区农地流转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实现农地100%流转是政府扶持的外部驱动力与本地劳动力收入来源变化的内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研究区农地流转存在激发农户土地经营热情,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削减污染负荷四大正效应;③研究区农地流转也存在农民再就业难、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难、流转租金及时支付困难三大负效应;④建议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组织劳务输出、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保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地流转效益;⑤未来可从多案例、多尺度、多视角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农地流转相关研究,以助力该类区域人地和谐发展,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流转效应 流转政策 抚仙湖径流区
下载PDF
强降雨下农田径流中溶解态氮磷的输出特征——以崂山水库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东 杜志勇 +2 位作者 吴娟 柴超 史衍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8-1233,共6页
在崂山水库流域建立了种植5种代表性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红薯和黄瓜的径流小区,对2009~2010年10次强降雨(大雨或暴雨)产流中溶解态氮磷浓度进行了定位观测,同时记录了降雨基本特征和径流小区各类型作物的种植生长信息.结果显示,5... 在崂山水库流域建立了种植5种代表性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红薯和黄瓜的径流小区,对2009~2010年10次强降雨(大雨或暴雨)产流中溶解态氮磷浓度进行了定位观测,同时记录了降雨基本特征和径流小区各类型作物的种植生长信息.结果显示,5种作物所在径流小区产流中氨氮、硝氮和水溶性磷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别,施肥条件和作物类型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玉米、黄瓜所在径流小区产流中溶解态氮磷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作物,是由于这两种作物施肥量相对较大,而叶面积指数相对较小.各径流小区的溶解态氮磷流失量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降雨特征与径流小区溶解态氮磷物质迁移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迁移量与次降雨量、小时最大雨强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崂山水库 农田 径流 氮磷
下载PDF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探讨——以上海郊区农田氮素污染模型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2 位作者 胡雪峰 高效江 王少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实测资料对SCS法的部分参数作了修正 ,使小块农田的降雨径流关系适合上海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采用比较完善的径流试验资料建立了相应的径流单位线 ;并利用水流流速与固体颗粒被冲刷强度的关系 ,选择合适的试验资料 ,分析得到了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相关关系 ,从而建立了以修正的SCS法、径流单位线和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关系为基础的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在具备较长系列降雨量资料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 上海郊区 氮素污染模型 水污染
下载PDF
长武黄土沟壑区不同下垫面条件农田产流产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0
作者 宋孝玉 康绍忠 +2 位作者 史文娟 胡笑涛 梁银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0,49,共4页
以径流小区的观测资料为依据 ,对陕西长武不同下垫面条件农田产流产沙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降雨强度、降雨历时。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下垫面 农田产流产沙 雨水资源利用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薛鹏程 庞燕 +2 位作者 项颂 胡小贞 王欣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2-1368,共7页
基于洱海流域农田径流总氮污染严重、入湖总氮负荷较高的特点,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20、40、60 mm·h^(-1)三种雨强条件下农田径流产流过程和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田径流的产生主要受降雨量控制,当雨量达到(20±... 基于洱海流域农田径流总氮污染严重、入湖总氮负荷较高的特点,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20、40、60 mm·h^(-1)三种雨强条件下农田径流产流过程和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田径流的产生主要受降雨量控制,当雨量达到(20±2)mm时才会产生径流,雨强主要影响其产流后流量的增长速度以及稳流后流量的大小,雨强越大,产流增长速度越快,平稳后径流量也越大;径流中氮素流失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而且雨强越大,氮素流失速度越快,雨强60 mm·h^(-1)时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最大为1.28;三种雨强条件下均无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不宜通过截留初期农田径流来控制农田径流氮污染;径流中氮素浓度随着降雨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浓度峰值受雨强影响较大,雨强大的浓度峰值高,且浓度峰值均出现在径流量趋于稳定时段附近;氮素浓度变化与悬浮物浓度变化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建议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管控及在湖周采取截蓄净化等措施有效控制洱海流域农田径流中的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农田径流 雨强 氮素
下载PDF
辽西地区农耕坡地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肖继兵 孙占祥 +4 位作者 蒋春光 郑家明 冯良山 白伟 杨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探讨辽西地区坡耕地土壤侵蚀规律,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2006—2010年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天然降雨条件下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随之增加,并且对侵蚀量的影响大于对径流量... 为探讨辽西地区坡耕地土壤侵蚀规律,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2006—2010年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天然降雨条件下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随之增加,并且对侵蚀量的影响大于对径流量的影响;谷子的保水护土效果优于甘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量为天然荒坡地<农耕地<裸坡地;丰水年及7月份农耕地土壤侵蚀较严重;降雨因子中降雨量和最大30min雨强(I30)对侵蚀量和径流量影响较大,且随坡度的增大,二者对侵蚀量的影响增大,但对径流量的影响增加不明显。高雨强下,累积径流量与侵蚀量显著正相关,中低雨强下,二者关系不明显。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对土壤侵蚀影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坡耕地 径流量 侵蚀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土区不同下垫面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孝玉 康绍忠 +2 位作者 沈冰 史文娟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在野外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用中国科学院长武县王东沟农业生态站不同下垫面径流小区实测土壤含水率及产流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降雨过程中土壤入渗、产流以及雨后蒸发条件... 在野外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用中国科学院长武县王东沟农业生态站不同下垫面径流小区实测土壤含水率及产流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降雨过程中土壤入渗、产流以及雨后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模拟都有很高的精度,可以用于黄土区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农田 入渗 径流 模拟
下载PDF
川中紫色土区旱坡地非点源氮输出特征与污染负荷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克亮 朱晓东 +3 位作者 朱波 李庆召 王向华 蔡邦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58,共5页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站进行定位监测研究。探讨了川中紫色土区旱坡地氮紊的农业非点源输出规律。研究表明:紫色土早坡地非点源氮输出以无机氮和颗粒态为主,全氮输出量不高。川中丘陵农田生态系统的早地径流中,颗粒态氮占比...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站进行定位监测研究。探讨了川中紫色土区旱坡地氮紊的农业非点源输出规律。研究表明:紫色土早坡地非点源氮输出以无机氮和颗粒态为主,全氮输出量不高。川中丘陵农田生态系统的早地径流中,颗粒态氮占比例最大,达到35%,硝态氮和氨态氮的输出水平相反,各径流场的NH4^+-N浓度略高于NO2^--N的浓度。旱地径流全年总氮污染输出为0.95kg/(hm^2·a),全年通过径流输出的氮素占化肥施用量的0.56%。早地地表径流中总氮平均浓度顺坡种植〉平板种植〉聚土垄作。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负荷的季节变化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非点源氮污染约从6月开始上升,一直持续到10月,集中在降雨丰富的时段。夏季2个月(7~8月)是非点源污染的高发季节,非点源氮污染负荷的绝大部分发生于该时期,这与年雨量的60%集中于该季节而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关。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化配置,合理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法,控制施肥量和适宜的农田耕作方式,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洗中氮的含量,减轻农业非点源物质对环境的压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旱坡地 非点源氮 径流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8
15
作者 吴发启 赵西宁 佘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78,共4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影响坡耕地土壤入渗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坡面产流历时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负相关;土壤稳渗速率与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呈负相...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影响坡耕地土壤入渗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坡面产流历时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负相关;土壤稳渗速率与降雨强度、耕作管理措施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率、坡度呈负相关。通过综合因素分析可知,影响坡面土壤入渗和产流历时的主要因子为土壤物理性质和耕作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水分入渗 影响因素分析 土壤稳渗速率
下载PDF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下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秋会 席运官 +6 位作者 王磊 李妍 张弛 田伟 田然 肖兴基 赵克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0-1558,共9页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等氮投入条件下常规种植和有机种植模式农田径流水中氮、磷浓度特征,以及径流氮、磷流失量、流失系数。结果表明,稻季...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等氮投入条件下常规种植和有机种植模式农田径流水中氮、磷浓度特征,以及径流氮、磷流失量、流失系数。结果表明,稻季和麦季农田径流中总氮、可溶性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和总氮流失量均表现为:常规种植>有机种植>对照。与常规种植相比,有机种植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稻麦轮作农田中氮的径流流失,且对麦季氮素径流流失的减少效果优于稻季;尽管有机种植模式下磷流失系数低于常规种植,但有机肥投入携带的高磷量会增加农田磷素径流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有机种植 农田 径流 氮磷流失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岩溶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勤学 朱晓锋 +4 位作者 方荣杰 江斌伟 陈洪松 付智勇 王克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6,32,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西南岩溶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试验处理按照2个雨强(63,100mm/h)和5个秸秆覆盖度水平(0,20%,50%,80%和100%)进行。结果表明:在中雨强(63mm/h)条件下,秸秆覆盖减少了地表径流的径流系数和径流强...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西南岩溶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试验处理按照2个雨强(63,100mm/h)和5个秸秆覆盖度水平(0,20%,50%,80%和100%)进行。结果表明:在中雨强(63mm/h)条件下,秸秆覆盖减少了地表径流的径流系数和径流强度,增加了壤中流径流系数和径流强度,在较大秸秆覆盖度下(50%,80%和100%),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土壤流失量;但在大雨强(100mm/h)条件下,秸秆覆盖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并同时显著减少了壤中流,地表径流的增加同时导致土壤流失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秸秆覆盖 人工模拟降雨 坡耕地 径流过程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养分流失效应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护兵 刘国彬 曹清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43-48,共6页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1种农田共计10种植被类型径流小区进行径流和侵蚀泥沙观测,并分别分析其养分含量,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功能及养分流失效应。结果表明,乔、灌、草植被类...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1种农田共计10种植被类型径流小区进行径流和侵蚀泥沙观测,并分别分析其养分含量,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功能及养分流失效应。结果表明,乔、灌、草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相对农田较好,在径流和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相对农田较少。因此,该地区要注意建设和恢复草、灌植被,使之尽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近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农田 径流 泥沙
下载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产流及氮磷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焦平金 许迪 +2 位作者 王少丽 王友贞 汤广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40,共7页
基于淮北平原自然降雨条件下2个连续汛期观测的降雨-径流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农田地表产流规律和氮磷浓度及其构成,探讨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量的时间变化过程及其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构成分别以颗... 基于淮北平原自然降雨条件下2个连续汛期观测的降雨-径流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农田地表产流规律和氮磷浓度及其构成,探讨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量的时间变化过程及其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构成分别以颗粒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而可溶性氮中又以溶解性有机氮为主,且硝态氮是农田地表径流无机氮流失的主要成分。汛初7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地表径流量及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氮磷和颗粒态氮磷的浓度及流失量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但8月期间的差异却明显增加,低秆高密度作物种植模式下的相应流失量最低。在淮北平原夏季种植黄豆、棉花等矮秆高密度作物,可起到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的作用,减缓因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农田 作物 径流 氮磷流失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毛妍婷 刘宏斌 +6 位作者 郭树芳 杜彩艳 杨艳鲜 金桂梅 陈安强 雷宝坤 刘晓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云南山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特殊的地形特征,极易引发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生产。采取有效的农艺措施来减少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通过4年定位试验对顺坡(2组处理)、横坡(2组处理)... 云南山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特殊的地形特征,极易引发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生产。采取有效的农艺措施来减少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通过4年定位试验对顺坡(2组处理)、横坡(2组处理)2种耕作方向的复合农艺措施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坡地红壤的径流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且产流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5.62%~75.82%。产流雨量与年降雨量呈现一致趋势。径流量和产流雨量呈线性关系(RNVF^2 =0.5977,ROVF^2 =0.4151,ROHF^2 =0.3782,ROHFR^2 =0.3355),其相关性大小顺序为顺坡处理>横坡处理,不施肥处理>施肥处理,覆膜处理>揭膜处理(P<0.01)。大雨(25~49.9 mm)和暴雨(≥50 mm)造成了年度大部分径流和养分的流失。横坡垄作组处理产生地表径流(177.13±28.87)^(182.28±33.75)mm,径流中总氮流失量(7.66±2.51)^(7.85±1.92)kg/hm^2,总磷流失量为(0.91±0.26)^(1.09±0.27)kg/hm^2,与顺坡垄作OVF(常规处理)相比径流和养分极显著减少了49.57%~52.13%,33.16%~53.88%(P<0.01)。不同耕作措施下,复合耕作模式(优化施肥+横坡垄作+旺长期揭膜)拦截径流和养分流失的效果最好。RDA分析结果发现,与降雨量相比较,径流量是影响氮磷养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P<0.01)。径流量与氮养分(NH 4^+-N除外)流失量的相关性高于与磷的相关性,表明氮比磷更容易随径流流失。顺坡处理NVF和OVF与环境因子径流量和氮磷养分流失量TN、TDN、NO 3^--N、NH 4^+-N、TP、TDP呈正相关,横坡处理OHF和OHFR与其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坡耕地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红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