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tal Head Compression: Its Possible Role in Neurologic Injury
1
作者 Barry S. Schifrin Brian J. Koos Wayne R. Cohe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1期124-143,共20页
It is widely assumed that fetal ischemic brain injury during labor derives almost exclusively from severe, systemic hypoxemia with marked neonatal depression and acidemia. Severe asphyxia, however, is one of several c... It is widely assumed that fetal ischemic brain injury during labor derives almost exclusively from severe, systemic hypoxemia with marked neonatal depression and acidemia. Severe asphyxia, however, is one of several causes of perinatal neurological injury and may not be the most common;most neonates diagnosed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do not have evidence of severe asphyxia. Sepsis, direct brain trauma, and drug or toxin exposure account for some cases, while mechanical forces of labor and delivery that increase fetal intracranial pressure sufficiently to impair brain perfusion may also contribute. Because of bony compliance and mobile suture lines, the fetal skull changes shape and redistributes cerebrospinal fluid during labor according to constraints imposed by contractions, and bony and soft tissue elements of the birth canal as the head descends. These accommodations, including the increase i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re adaptive and necessary for efficient descent of the head while safeguarding cerebral blood flow. Autonomic reflexes mediated through central receptors normally provide ample protection of the brain from the considerable pressure exerted on the skull. On occasion, those forces, which are transmitted intracranially, may overcome the various adaptive anatomical, cardiovascular, metabolic, and neur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maintain cerebral perfusion and oxygen availability, resulting in ischemic brain injury. Accepting the notion of a potentially adverse impact of fetal head compression suggests that avoidance of excessive uterine activity and of relentless pushing without steady progress in descent may offer protection for the fetal brain during parturition. Excessive head compress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al Brain Injury fetal head Compression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下载PDF
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母婴结局分析
2
作者 孙立琴 范裕如 +3 位作者 李六兰 樊雪梅 王瑶 周春秀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低位产钳助产中,采用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分娩行低位产钳术且会阴不侧切产妇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取出产钳... 目的:探讨在低位产钳助产中,采用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分娩行低位产钳术且会阴不侧切产妇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取出产钳时间不同分为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组(观察组,37例)和提早取出产钳方法娩出胎头组(对照组,26例),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均无肩难产和会阴Ⅳ度裂伤。两组的会阴裂伤程度、阴道裂伤、阴道血肿、子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分娩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全部活产,产钳助产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和死亡,新生儿钳痕、颜面部擦伤和轻度窒息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保留原位较提早取出产钳方法娩出胎头应用于会阴不侧切,不增加会阴损伤,不增加相关母婴并发症,是一项实用且安全的临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产钳术 产钳保留原位娩出胎头 限制性会阴切开 无创分娩
下载PDF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产妇第二产程分娩中的协助应用观察
3
作者 姜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18-20,40,共4页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产妇第二产程分娩中的协助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56例头位难产产妇资料,依据第二产程是否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第二产程分娩助...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产妇第二产程分娩中的协助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56例头位难产产妇资料,依据第二产程是否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第二产程分娩助产护理,观察组采取第二产程徒手旋转胎头术,统计产程总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分娩结局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第二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一和第三产程两组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裂伤、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二产程徒手旋转胎头术的运用能够改善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缩短产程总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难产产妇 第二产程 徒手旋转胎头术 分娩结局 新生儿神经行为 产程总时间
下载PDF
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激素血症对胎儿头围发育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洋 王蕊 +2 位作者 刘灵 任琛琛 赵悦淑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激素血症对于胎儿头围(HC)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检的153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检查提示妊娠期低甲状腺激素血症但未进行干预者归为未干预组(n=58),口服左甲状...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激素血症对于胎儿头围(HC)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检的153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检查提示妊娠期低甲状腺激素血症但未进行干预者归为未干预组(n=58),口服左甲状腺素片进行干预者归为干预组(n=49),产检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归为正常组(n=46)。分析三组孕妇其胎儿头围发育情况。结果三组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未干预组的FT4水平低于干预组及正常组(H=104.973,P<0.05);三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儿孕晚期头围发育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未干预组出现胎儿头围小于孕周的概率高于干预组及正常组(χ^(2)=11.781,P<0.05);三组胎儿在孕37周时双顶径(BPD)、H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未干预组BPD、HC值小于干预组及正常组(F值分别为6.832、7.532,P<0.05);三组腹围(AC)、股骨长(F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儿出生时头围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未干预组的胎儿出生头围小于干预组及正常组(F=3.332,P<0.05);三组胎儿出生身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低甲状腺激素血症对于胎儿头围发育有负面影响,建议对低甲状腺激素血症及时干预,改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激素血症 孕期甲状腺功能 胎儿头围 游离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胎头着冠运用减张手法联合自然娩肩在降低产时会阴损伤中的应用
5
作者 冯琼 王玲欢 韩海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胎头着冠运用减张手法联合自然娩肩在降低产时会阴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降低产时会阴裂伤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绍兴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8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胎头着冠运用减张手法联合自然娩肩在降低产时会阴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降低产时会阴裂伤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绍兴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86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37)。观察组在适度会阴保护技术上,当胎头着冠运用减张手法联合自然娩肩助产;对照组以常规的适度会阴保护技术和人工娩肩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损伤、产后会阴水肿、会阴疼痛、产后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阴道前庭损伤、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1~5 min 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头着冠运用减张手法联合自然娩肩,能有效减少产妇会阴损伤的发生,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头着冠 减张 会阴损伤 自然娩肩
下载PDF
孕晚期胎儿头围的测量预测肛提肌损伤的价值
6
作者 崔玉梅 王春光 +1 位作者 李华林 陈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断层显像(TUI)诊断肛提肌损伤(LAMI)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在预测初产妇经阴道分娩过程中L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孕龄>39周按时产检的初产妇137例,分娩前7天内对其进行胎儿头围、双顶径及腹围的宫内超声测量,对...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断层显像(TUI)诊断肛提肌损伤(LAMI)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在预测初产妇经阴道分娩过程中L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孕龄>39周按时产检的初产妇137例,分娩前7天内对其进行胎儿头围、双顶径及腹围的宫内超声测量,对经阴道分娩过程中有无会阴侧切以及产时胎儿体重统计。产后42天对产妇肛提肌的完整性行超声检查,依据经会阴TUI模式的结果分为4组:肛提肌总损伤组、完全损伤组、部分损伤组、完整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将肛提肌总损伤组、完全损伤组及部分损伤组分别与完整组分析比较,分别统计各两组之间在年龄、胎儿头围、双顶径、腹围、体重及有无会阴侧切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分析LAM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分析完全损伤组与部分损伤组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肛提肌总损伤组、完全损伤组及部分损伤组胎儿头围的数值均大于肛提肌完整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胎儿头围的大小是LAM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孕妇产后L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84~0.853),最佳界值为胎儿头围338 mm,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84.5%;肛提肌总损伤组的会阴侧切率50.9%,高于完整组的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损伤组与部分损伤组分别与完整组的各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因素分析表明会阴侧切术并非L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胎儿头围的大小与LAMI的发生相关,是L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经阴道分娩时胎儿头围的大小与LAMI发生的类型无关;会阴侧切并非初产妇经阴道分娩L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断层显像 胎儿头围 会阴侧切 肛提肌损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产程进展角、胎头下降距离及其变化率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结局预测中的价值
7
作者 王忆君 沈丹萍 +5 位作者 袁国芳 陈萍 石云 朱峰 裘琳 王嘉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产程进展角(AOP)、胎头下降距离(HPD)及其变化率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结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1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试产结局将其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别采用超声测... 目的探讨产程进展角(AOP)、胎头下降距离(HPD)及其变化率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结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1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试产结局将其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别采用超声测量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扩张至4 cm时以及1 h时(宫口开至4 cm后1 h)AOP、HPD,并计算1 h时AOP变化率、HPD变化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OP、HPD及其变化率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结局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17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经阴道试产成功分娩为139例(成功组),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为31例(失败组)。成功组在宫口开至4 cm时的AOP大于失败组,HPD短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宫口开至4 cm、1 h时的AOP变化率、HPD变化率均大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P与HPD预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结局的AUC分别为0.846、0.812,AOP与HPD联合预测的AUC与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P与HPD的变化率预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结局的AUC分别为0.899、0.852;AOP变化率与HPD变化率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的AUC,且大于AOP与HPD联合预测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扩张至4 cm时的AOP、HPD及其变化率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进展角 胎头下降距离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剖宫产
下载PDF
体位改变结合胎头手转对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君 李芳 鲁晨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联合胎头手转在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中的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观察...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联合胎头手转在胎位异常产妇分娩方式中的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观察组产妇接受体位改变+胎头手转。比较两组产妇胎位矫正成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胎位矫正成功率为65.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剖宫产率为35.00%,低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3、5.673,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体位改变与胎头手转,可以提高胎位异常产妇的胎位矫正成功率,进而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位异常 体位改变 胎头手转 分娩方式
下载PDF
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罗恒 孙钰洁 卢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5期2566-2569,2573,共5页
目的探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于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使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实施胎头吸引的初产孕妇30例为胎吸组,同时选取计划阴道分娩而后因特殊原因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2... 目的探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于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使用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实施胎头吸引的初产孕妇30例为胎吸组,同时选取计划阴道分娩而后因特殊原因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23例为剖宫产组。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及新生儿相关指标。结果2组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及软产道损伤、产后会阴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吸组新生儿中,3例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9、6分。剖宫产组新生儿中,仅1例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为7分。胎吸组新生儿中,有9例(30.00%)因黄疸、呼吸急促、窒息等原因转至新生儿科;剖宫产组新生儿中,有4例(17.39%)因黄疸、新生儿低血糖、鼻塞等原因转至新生儿科。胎吸组转科新生儿中,2例(15.38%)出现高总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组未出现高总胆红素血症。胎吸组、剖宫产组新生儿动脉血pH值分别为(7.38±0.02)、(7.45±0.0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其应用于阴道助产中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产妇及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wi胎头真空吸引器 剖宫产 助产
下载PDF
三维超声测量AOP和HPD在异常产程中指导分娩策略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李璐 谭烨 吴春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测量胎头进展角(AOP)和胎头下降距离(HPD)在异常产程中指导分娩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测量胎头进展角(AOP)和胎头下降距离(HPD)在异常产程中指导分娩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观察组给予三维超声监测指导分娩,对照组给予传统阴道指检指导分娩。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的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宫口扩张4 cm、宫口扩张4 cm后2 h时胎头方向角(HD)、AOP、HPD和中线角度(ML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产妇阴道分娩的价值。分析观察组阴道分娩超声参数与分娩时长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比例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总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宫口扩张4 cm时、宫口扩张4 cm后2 h时AOP分别为(114.45±11.02)°、(126.64±13.32)°,均高于剖宫产产妇[(101.43±9.98)°、(115.29±12.82)°],宫口扩张4 cm后2 h时HPD为(26.76±4.43)mm,低于剖宫产产妇[(30.10±4.1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扩张4 cm时AOP预测阴道分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宫口扩张4 cm后2 h时AOP和HPD预测阴道分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和0.728;阴道分娩产妇宫口扩张4 cm时AOP与分娩时长呈负相关(P<0.05),宫口扩张4 cm时HPD与分娩时长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三维超声测量在异常产程中指导分娩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的优点,同时AOP和HPD参数在预测阴道分娩方面有一定价值,且与分娩时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胎头进展角 胎头下降距离 异常产程
下载PDF
以会阴中心腱紧张度为标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邱天爽 肖丹 +2 位作者 吕春秀 李木子 肖一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以会阴中心腱紧张度为标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北京怀柔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共计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对...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以会阴中心腱紧张度为标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北京怀柔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共计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对照组以每次用力时胎头露出阴道外口直径<1 cm为标准,研究组以会阴中心腱紧张度为标准,比较两组分娩时间、会阴裂伤情况、疼痛程度、分娩出血量、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胎头拨露至娩出时间、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裂伤程度较对照组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娩出时、产后2 h时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时、产后2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3.77%)较对照组(16.9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以会阴中心腱紧张度为标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能够缩短分娩时间,减轻会阴裂伤及分娩疼痛,降低分娩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初产妇 会阴中心腱紧张度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 会阴裂伤 母婴结局
下载PDF
超声在产程管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龙大坚 杨茗 李仲均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
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具有客观、可重复、实时成像等优势,能够准确评估宫颈扩张、胎方位、胎头位置,在预测分娩方式和时长、阴道手术助产前评估和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等各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超声已成为产程管理中广泛... 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具有客观、可重复、实时成像等优势,能够准确评估宫颈扩张、胎方位、胎头位置,在预测分娩方式和时长、阴道手术助产前评估和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等各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超声已成为产程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工具,有助于临床医师识别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做出正确的干预决策,避免不良分娩结局。本文就超声在产程中的常用参数指标、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医师使用超声进行产程管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产程管理 胎方位 胎头位置
下载PDF
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在预测分娩结局中的价值研究
13
作者 刘文辉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在预测分娩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4例阴道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为两组,77例阴道分娩成功者为成功组,17例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宫口开至6 cm及1~2 h后行超声监测胎头进展角...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在预测分娩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4例阴道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为两组,77例阴道分娩成功者为成功组,17例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宫口开至6 cm及1~2 h后行超声监测胎头进展角度(AOP)和胎头会阴距离(HPD),比较两组AOP、HPD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OP、HPD对于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于宫口开至6 cm时和1~2 h后,成功组AOP高于对照组,HPD短于对照组(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AOP、HPD预测分娩结局的价值良好(P<0.05)。结论于宫口开至6 cm及1~2 h后行超声监测AOP和HPD,对预测产妇分娩结局具有较高价值,可为分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头进展角度 超声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巧妙的娩出胎头手法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14
作者 梁安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巧妙的娩出胎头手法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术中发现子宫疤痕挛缩及弹性差的2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取先分娩的14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后分娩的140例产妇设为研究组。对... 目的探究巧妙的娩出胎头手法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术中发现子宫疤痕挛缩及弹性差的2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取先分娩的14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后分娩的140例产妇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指娩出手法,研究组予以巧妙的娩出胎头手法,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巧妙的娩出胎头手法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膀胱破裂等情况,降低术中出血量的同时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娩出胎头手法 二次剖宫产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产程进展时间与AOP、HPD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志超 梁菁苹 +2 位作者 车艳红 张炎如 周文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6-67,77,共3页
目的探讨产程进展时间与胎头进展角(AOP)、胎头下降距离(H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足月妊娠产妇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宫口开全时均行超声检查。对比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AOP、HPD,分析AOP、HPD预测分娩... 目的探讨产程进展时间与胎头进展角(AOP)、胎头下降距离(H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足月妊娠产妇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宫口开全时均行超声检查。对比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AOP、HPD,分析AOP、HPD预测分娩方式效能。按照AOP、HPD中位数分组,对比组间经阴道分娩率、分娩时长,分析分娩时间与AOP、HPD相关性。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HPD少于未阴道分娩产妇,AOP高于未阴道分娩产妇(P<0.05);AOP≤135°产妇分娩时间长于AOP>135°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低于AOP>135°产妇(P<0.05);HPD≤4.0cm产妇分娩时间短于HPD>4.0cm产妇,经阴道分娩率高于HPD>4.0cm产妇(P<0.05);经Pearson分析,AOP与产程时间呈负相关,HPD与产程时间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AOP、HPD联合预测足月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HPD、AOP高水平产妇发生未阴道分娩的危险度为低水平的2.242倍、0.628倍(P<0.05)。结论AOP、HPD可作为临床足月产妇分娩方式选择予以指导,并能辅助评估分娩时长,有利于增强母婴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时间 超声 胎头进展角 胎头下降距离 分娩方式 相关性
下载PDF
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实验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实验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产后感染发生情况,产程时长,新生儿情况及新生儿产伤情况。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29例,产后感染3例;对照组自然分娩22例,产后感染11例。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产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516.43±77.61)min、第二产程(66.54±8.36)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60.67±105.73)、(94.73±16.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出生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9.34±0.41)分;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6例,出生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8.83±0.38)分。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出生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发生脊柱受损1例,颅骨骨折2例,头皮产伤0例;对照组新生儿发生脊柱受损5例,颅骨骨折3例,头皮产伤2例。实验组新生儿产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有利于矫正胎头位异常情况,便于产妇顺利进行分娩,减少产妇时长,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 枕后位 难产
下载PDF
不同娩头手法对胎头深陷行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晓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娩头手法对胎头深陷行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鹰潭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急诊单胎头位深陷而试产失败行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对照1组(n=20)和... 目的探究不同娩头手法对胎头深陷行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鹰潭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急诊单胎头位深陷而试产失败行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对照1组(n=20)和对照2组(n=20)。观察组采用头低位行阴道上推胎头后切开子宫,对照1组采用头低位行阴道上推胎头前切开子宫,对照2组采用改臀牵组。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新生儿体征指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结束3 d内,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新生儿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分娩后,三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单胎头位深陷试产失败而行剖宫产临床分娩,头低位行上推胎头后切开子宫的娩头手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同时改善产妇围手术期指标,进而促进其术后恢复与母婴健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娩头手法 胎头深陷 剖宫产 母婴结局
下载PDF
难产产妇处理中手旋转胎头术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美丽 王少丽 +1 位作者 林琳 吉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4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旋转胎头术在难产产妇处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难产产妇180例,依据处理方法分为手旋转胎头术组和常规助产分娩组两组,各90例。对比分析两组助产结局... 目的探讨手旋转胎头术在难产产妇处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难产产妇180例,依据处理方法分为手旋转胎头术组和常规助产分娩组两组,各90例。对比分析两组助产结局、第二产程时间、总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结果手旋转胎头术组产妇的助产成功率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助产分娩组(82.22%),转产钳助产率、转剖宫产率分别为0、2.22%,均明显低于常规助产分娩组(8.89%、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旋转胎头术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和总分娩时间分别为(25.38±5.10)min、(2.00±0.20)h,均明显短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4.26±6.02)min、(2.46±0.50)h],产后出血量为(231.57±18.46)mL,明显少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21.35±30.0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vs.1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旋转胎头术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两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一般反应、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评分及NBNA总分均明显高于处理前,且手旋转胎头术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一般反应、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评分及NBNA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助产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助产分娩相比,手旋转胎头术处理难产产妇助产成功率更高,产妇情况更好,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新生儿神经行为更佳,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产 常规助产分娩 手旋转胎头术 助产结局 产妇并发症 新生儿并发症 新生儿神经行为
下载PDF
改良式托取胎头法在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丽萍 周佳丽 +1 位作者 曾黎贞 杨杭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4期45-48,6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头位剖宫产手术中对出现胎头高浮的产妇应用改良式托取胎头法(improved method of holding fetal head,IMHFH)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莆田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且手术过程中出现胎头高浮的100例产... 目的探讨在头位剖宫产手术中对出现胎头高浮的产妇应用改良式托取胎头法(improved method of holding fetal head,IMHFH)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莆田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且手术过程中出现胎头高浮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手入宫腔取胎头法,观察组50例使用IMHFH,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后子宫切口出现撕裂的情况、术中出血量、胎头娩出时间、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1 min后,5 min后,10 min后的Apgar评分及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子宫切口撕裂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胎头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02)。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min后,5 min后,10 min后的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80,P<0.001)。结论对头位剖宫产手术中出现胎位高浮的产妇应用IMHFH可以有效改善产妇术后出现子宫切口撕裂的情况,降低术中出血量,减短胎头娩出的时间,降低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出现情况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托取胎头法 头位剖宫产术 胎头高浮 产褥期并发症
下载PDF
阴道手术助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魏团君 孙培焱 +4 位作者 赵红阳 陈莹莹 常鑫媛 原子莉 韩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阴道手术助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分娩的115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第二产程有无手术助产分为研究组(产钳组116例、胎吸组505例)和对照组(529例)。分析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阴道手术助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分娩的115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第二产程有无手术助产分为研究组(产钳组116例、胎吸组505例)和对照组(529例)。分析3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母儿并发症,探讨围产结局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的孕次更小,经产妇比例更低,分娩镇痛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重度会阴裂伤、尿潴留、羊水污染的发生率更高,第二产程时长更长,产后出血量更多,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胎吸组比较,产钳组第二产程时长更长、产后出血量更多,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重度会阴裂伤及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颜面部夹痕率、面神经损伤率更高,新生儿头皮血肿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吸组的新生儿颅内血肿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产钳组,转新生儿科率及助产成功率低于产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手术助产是解决第二产程头位难产的重要方式,产钳与胎吸各有优势,合理应用可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手术助产 产钳 胎头吸引术 围产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