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治融合”中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机制研究--以阜阳市“四事四权”工作法为例
1
作者 朱成李 吕晨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67-70,共4页
建立“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也是助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途径。在对阜阳市白行社区乡村治理的探究中发现,该社区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白行中心村新农村建设,同时,以扶贫、信访及矛盾调解为桥梁... 建立“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也是助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有效途径。在对阜阳市白行社区乡村治理的探究中发现,该社区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白行中心村新农村建设,同时,以扶贫、信访及矛盾调解为桥梁,对各种村级组织进行赋能,并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让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治理可以有机结合起来,进而通过网格管理的统筹和多元主体的耦合,实现“五治”的有机融合。在整个过程中,“五老调事”是规则依据的有力创建者和执行者,“支部说事”和“网格管事”各类村级组织是联动枢纽,“群众议事”在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上建立的利益连接机制是“五治融合”乃至构建乡村社会整体的动力源泉,而“五治融合”的核心在于乡村多重治理主体之间的耦合性,通过构建价值共同体、组织共同体、行动共同体,推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治融合” 乡村治理共同体 主体耦合 四事四权 基层治理
下载PDF
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价值、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洪盛志 方清云 陈立鹏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144,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持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植根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五位一体”发展战略 现实挑战 推进路径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变化特征——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谢立黎 王煜霏 王飞 《社会建设》 2023年第1期16-28,共1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老年人高质量生活需求,老龄事业逐渐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老龄政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有诸多发展变化,并逐渐上升为中国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老年人高质量生活需求,老龄事业逐渐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老龄政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有诸多发展变化,并逐渐上升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之一。老龄政策的对象覆盖范围兼顾全面化和精准化,与政策相关的多元主体责任划分更加明确,政策目标更加注重老年人对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政策制定更加注重体系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国老龄政策应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培育老龄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宣传教育,努力推进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创新老龄社会的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全龄友好型环境,充分利用科技赋能老龄社会,进一步加快老龄政策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政策 老龄社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位一体”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泰 胡金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恢宏发展历史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劈波斩浪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例证。新时代,中...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恢宏发展历史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劈波斩浪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例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过程中不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以物质文明建设夯实人民不断奋斗的物质基础,以政治文明建设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精神文明建设筑牢人民奋勇前进的思想根基,以社会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 实践逻辑
下载PDF
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高职院校教学新模式探索——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为例
5
作者 汪辉进 陈心怡 徐洪武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2-88,共7页
通过教师按岗设课、学生以岗学习、学生跟岗实训、学生按岗竞赛、师生同岗帮扶服务的“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研究以及“一基三岗”梯级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表明这种多元化教学与培养人才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培育了大量工匠与... 通过教师按岗设课、学生以岗学习、学生跟岗实训、学生按岗竞赛、师生同岗帮扶服务的“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研究以及“一基三岗”梯级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表明这种多元化教学与培养人才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培育了大量工匠与技能型人才,还形成了科技合作、成果共享、共建共赢的对外服务良好机制,对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当地企业科技创新和新农村建设都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高职院校教学 “五位一体”新模式
下载PDF
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铠 刘守临 张瑾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7,共5页
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展的理论探索,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征的演化与脉络,指出绿色化、低碳化与生态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与必由之路,以“绿色化、低碳化、... 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展的理论探索,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征的演化与脉络,指出绿色化、低碳化与生态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与必由之路,以“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而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必须遵循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保障能源安全,坚持多能融合,注重风险防范,坚持小步快跑等原则。最后详细阐述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路径,指出必须实现低碳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政策链和宣传链的协同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低碳 新型能源体系
原文传递
学校“五育”融合的存在论境域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夏彪 王丽香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81-88,共8页
学校“五育”融合不能仅仅立足于学科或知识论立场,应将视野投向于人的对象性交往或实践活动之存在论境域来加以考量和落实,注重生活世界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奠基性作用。实践进路上,注重师生关系基础的情感心理醇厚,开启学生乐学之心... 学校“五育”融合不能仅仅立足于学科或知识论立场,应将视野投向于人的对象性交往或实践活动之存在论境域来加以考量和落实,注重生活世界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奠基性作用。实践进路上,注重师生关系基础的情感心理醇厚,开启学生乐学之心向品质和确立师生双向共促之教学关系;注重内容过程选择的社会现实通达,实现课程内容的“分合”统一关系和发挥课程教学的科学人文精神;注重形式方法运用的情理共谐超越,凸显综合劳动实践的创新个性和彰显自然社会谐美的自由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五育融合 存在论 实践 进路
下载PDF
计量经济学课程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8
作者 吕雅辉 张润清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2期47-51,共5页
该文以计量经济学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为目标,结合实验组15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探索形成了确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目标、勾画教师全面引导的内容体系、创新网络引擎搜索的预习方式、创建匿名提问导向的答疑模式、... 该文以计量经济学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为目标,结合实验组15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探索形成了确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目标、勾画教师全面引导的内容体系、创新网络引擎搜索的预习方式、创建匿名提问导向的答疑模式、改进实践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等五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通过改革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的比较分析得出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专创融合 教学改革 五位一体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五位一体”总布局于体育论域的表达与阐述——对“一起向未来”的理解与探讨
9
作者 张禹石 孙军 魏婉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3年第2期1-6,18,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内涵丰富、特点鲜明,蕴含了以“人”为本的代入感与亲切感,擘画了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内涵丰富、特点鲜明,蕴含了以“人”为本的代入感与亲切感,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引领价值。在这场冬奥外交中,“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发展理念在“一起向未来”这一“抽象性质”的体育动员口号中得以“具象写实”的充分叙事。笔者由此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不同层面入手,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就之道”在体育论域中充分的表达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一起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 体育
下载PDF
“从五位一体”看习近平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10
作者 王永章 李坤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9-55,共7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旨在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惠及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做...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旨在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惠及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做强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务,打造数字文化,建立数字社会,努力构建数字生态文明。他从生产方式、治理能力、生活方式、文化繁荣、数字生态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内在逻辑、价值立场和现实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全面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五位一体 数字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大思政课”的“五位一体”育人体系研究——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1
作者 李爱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8-91,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了由课程、学校、社会、家庭和网络组成的“五位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了由课程、学校、社会、家庭和网络组成的“五位一体”“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建设 大思政课 育人成效
下载PDF
山西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山西省科技馆为例
12
作者 闫亚婷 《科技资讯》 2023年第8期227-230,共4页
该文以山西省科技馆为例,阐述了该场馆在构建以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以及农村中学科技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发展情况和具体做法,同时,笔者对今后山西科技馆体系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该文以山西省科技馆为例,阐述了该场馆在构建以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以及农村中学科技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发展情况和具体做法,同时,笔者对今后山西科技馆体系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通过更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山西科技馆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合,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科技馆 科技馆体系 五位一体 体系建设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生成逻辑、基本框架与实践路径
13
作者 赵学瑶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3年第5期55-62,共8页
“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是指“专业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名师育人、环境育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整体建构,亟须厘清其生成逻辑。实施“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既要打造“专业+”新模式,融职业技能竞赛标准... “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是指“专业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名师育人、环境育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整体建构,亟须厘清其生成逻辑。实施“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既要打造“专业+”新模式,融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建资源,推进“三个课堂”联动育人才,还要坚持名师引领促技能成长,创设高品质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方式 整体建构 “五位一体” 逻辑生成 实践机理
下载PDF
基于SWOT-AHP的双碳研学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14
作者 霍彤鑫 潘尹卓 金秋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对学生开展“双碳”教育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双碳研学基地作为开展双碳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尚缺乏对双碳研学基地建... “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对学生开展“双碳”教育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双碳研学基地作为开展双碳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尚缺乏对双碳研学基地建设路径的深入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双碳研学基地建设的各个因素,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找出关键因素。最后结合现实情况,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为双碳研学基地建设提出建议,从而丰富双碳研学教育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教育 SWOT 层次分析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下载PDF
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15
作者 文宁 陈鑫铭 《科教文汇》 2023年第4期48-51,共4页
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呈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重塑,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统一,以及以"协同共育"为手段的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思路.面对家国情怀教育政治属性与实践教学鲜活特性之间同步... 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呈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重塑,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统一,以及以"协同共育"为手段的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思路.面对家国情怀教育政治属性与实践教学鲜活特性之间同步性不强、家国情怀教育隐性价值与实践教学显性功能之间契合度不高、家国情怀教育实践逻辑与专业教学实践模式之间吻合度不同等问题,该文提出设计高校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方案、营造高校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协同氛围以及打造高校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联动机制等具体路径,实现家国情怀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同频互促,以更好地达到"铸魂"和"育人"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五育并举 协同共育
下载PDF
“五位一体”与“十个坚持”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
16
作者 侯子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25,78,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内涵“五位一体”的框架结构和“十个坚持”的理论内容,包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的生态经济理论、“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内涵“五位一体”的框架结构和“十个坚持”的理论内容,包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的生态经济理论、“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与“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政治理论、“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理论、“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生态社会理论,以及“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态治理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迈向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五位一体” “十个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面向国家需求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支撑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金满 白中科 +2 位作者 周伟 师学义 钱铭杰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4期33-39,共7页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对土地整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新增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当前专业建设的重点转为建立完备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支撑体系。为此,本研究面向国家需求,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目标,围绕课程体系、教材教法、...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对土地整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新增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当前专业建设的重点转为建立完备的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支撑体系。为此,本研究面向国家需求,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目标,围绕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实践教学、实习平台和师资队伍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土地整治专业建设支撑体系,并提出通过建设质量工程、开展教改项目、组织专业研讨、撰写教改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作为建设土地整治专业的支撑要素,明确未来土地整治工程专业重点建设内容,旨在为推动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专业 五位一体 建设体系 国家需求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基于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谷志军 谢颖慧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3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正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为了更准确描述并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正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为了更准确描述并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本研究主要采用政策文献计量法,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LPIR软件对文本进行语义智能处理,分别导出其关键词、高频词、新词,并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维度,对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进行文献计量和比较分析。在全面把握两份报告总体精神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 五位一体 政策文献计量法
下载PDF
地球的五个气圈与氢、烃资源——兼论气体地球动力学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杜乐天 《铀矿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57-265,共9页
多年来中外地质界普遍认为地球只有一个外层大气圈。但是,这种概念现在需要修正,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地球可能至少有五个气圈。天然气和石油的生物成因说将随石油资源逐渐告罄而接近其历史使命的完成。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资料吸引人们... 多年来中外地质界普遍认为地球只有一个外层大气圈。但是,这种概念现在需要修正,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地球可能至少有五个气圈。天然气和石油的生物成因说将随石油资源逐渐告罄而接近其历史使命的完成。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资料吸引人们向地球的更深处去探索那更理想的可燃能源和化工原料。当前世界各地油藏开发得已经为数不多,尽管有巨大的投入但后备储量的增长远不能保证急速增长的需求。在我国情况尤其如此,实不容乐观。地球的排气作用(degassing,outgassing,)将为我们提供规模大得难以想象的巨大新能源和新型流体矿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五个气圈 排气作用 幔汁
下载PDF
新时代“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雄浪 尹凤茗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0,95,共1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之相伴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之相伴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我们要立足当代、立足国内国际新形势、利用优势、补齐短板、全方位的“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全面发展的胜利果实,保证中华民族永续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