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果产品餐后血糖反应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岸书 范志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研究表明,部分加工水果的摄入也可以改善饮食质量,可以替代部分新鲜水果,有助于缓解我国居民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研究系统分析过不同水果产品的餐后血糖反应。因此,该文系统回顾国际血糖指数表及有关水果加工及血糖反应的... 研究表明,部分加工水果的摄入也可以改善饮食质量,可以替代部分新鲜水果,有助于缓解我国居民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研究系统分析过不同水果产品的餐后血糖反应。因此,该文系统回顾国际血糖指数表及有关水果加工及血糖反应的相关文献,阐述不同水果产品(包括果汁、果泥、脱水产品和蒸煮制品等)的餐后血糖反应,以期为开发具有良好血糖特性的水果产品以及居民食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产品 加工处理 食物基质 血糖反应 膳食纤维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复杂基质保健食品中7种脂溶性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含量
2
作者 吴琴 余家胜 +3 位作者 李瑞 沈珊珊 杨佳雯 赵志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取约1 g混匀后的保健食品样品,加入约50℃温水5 mL和磷酸盐缓冲液(pH 7.0)5 mL,混匀后加入0.3 g脂肪酶、0.5 g木瓜蛋白酶,加盖涡旋2~3 min,于37℃振荡120 min。加入10 mL无水乙醇和1 g碳酸钾,混匀后加入10 mL正己烷和10 mL水,涡旋或振... 取约1 g混匀后的保健食品样品,加入约50℃温水5 mL和磷酸盐缓冲液(pH 7.0)5 mL,混匀后加入0.3 g脂肪酶、0.5 g木瓜蛋白酶,加盖涡旋2~3 min,于37℃振荡120 min。加入10 mL无水乙醇和1 g碳酸钾,混匀后加入10 mL正己烷和10 mL水,涡旋或振荡提取10 min,离心5 min。收集上层相,在下层相中加入10 mL正己烷,重复上述提取和离心操作一次。合并上层相,于40℃旋蒸至近干,残液用氮气吹干,用甲醇溶解残渣并稀释至5 mL,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7种脂溶性维生素营养补充剂在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上用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甲醇溶液和0.1%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DL-α-维生素E乙酸酯的质量浓度均在50~1000μg·L^(-1)内,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质量浓度均在10~200μg·L^(-1)内与各自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6~7.56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4%~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9%~4.9%;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检出量和标签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 脂溶性维生素 复杂基质保健食品 酶解法 正己烷
下载PDF
高盐食品基质中砷含量的测定
3
作者 戴瑞平 刘花梅 +6 位作者 舒露 唐丽君 黎申英 李彪 张梅玲 刘涛 黄宗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建立了一种基体匹配-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盐食品基质中砷含量的方法,以解决高盐基体对砷测定的质谱干扰和基体干扰。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技术要点,通过分析前处... 建立了一种基体匹配-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盐食品基质中砷含量的方法,以解决高盐基体对砷测定的质谱干扰和基体干扰。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技术要点,通过分析前处理消解方式、有机基质、氯含量和内标校正元素等对砷含量测定的影响,建立了高盐食品基质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并不太适用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有机基质和氯分别会对砷的质谱测定信号产生增敏效应和质谱干扰,74Ge比72Ge更适合作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内标元素。建立的检测方法定量限0.010 mg/kg,高盐基体中砷在0.010、0.025、0.20、0.50 m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1.50%~110.80%,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76%~7.22%。本法和参照法对样品分析结果统计值均大于t0.90,10(1.81,双边),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动能歧视测定模式并不太适用于高盐食品基质样品中总砷的测定。该方法准确可靠,能用于高盐和高基体食品中砷含量的测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食品基质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基体匹配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相关兽药基体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天和 武彩红 +2 位作者 左伟勇 李晓薇 夏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兽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基体涉及各种动物组织以及动物性加工食品,由于样品基体本身所存在的差异性使得在分析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使用纯度标准物质去作对照,而需要使用更加接近实际样品的基体标准物质来满足检测需要。近些年,国内标准物质研... 兽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基体涉及各种动物组织以及动物性加工食品,由于样品基体本身所存在的差异性使得在分析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使用纯度标准物质去作对照,而需要使用更加接近实际样品的基体标准物质来满足检测需要。近些年,国内标准物质研发速度较快,数量也在稳步增长,但是动物源性食品相关的兽药基体标准物质数量却很少,远不能满足检测需求,被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收录的仅40多种,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相关兽药基体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短板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期后续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基体标准物质 兽药 残留
原文传递
蔬菜农药残留分析中基质效应的研究
5
作者 郭萍 陈美珠 +1 位作者 谢恺 薛生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3期9-12,共4页
对7种经典农药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在6种常见蔬菜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残留。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循GB 23200.121—2021标准,对6种蔬菜中的7种农药含量进行精确测定。通... 对7种经典农药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在6种常见蔬菜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残留。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循GB 23200.121—2021标准,对6种蔬菜中的7种农药含量进行精确测定。通过分析基质和溶剂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的斜率,从而判断它们对基质的作用。结果显示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主要以基质减弱为主,其中在黄瓜、茄子和豇豆中,哒螨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及噻虫嗪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基质效应。这意味着,在农药残留检测时,如果使用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测定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农药残留的精度受到基质效应的显著影响,所以降低和消除这种效应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基质效应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定量测定 农药残留检测 基质标准曲线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花色苷在不同环境因素和食品基质中的降解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文鹏 赵昌玉 +3 位作者 单洪雁 许慧卿 李松南 王君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为探明不同环境因素和食品基质条件对花色苷的降解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4~100℃)、光照条件(避光、日光和紫外光)、冻融循环(5次)、蔗糖添加量(0~20%)和NaCl添加量(0~5.0%)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并构建了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温度... 为探明不同环境因素和食品基质条件对花色苷的降解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4~100℃)、光照条件(避光、日光和紫外光)、冻融循环(5次)、蔗糖添加量(0~20%)和NaCl添加量(0~5.0%)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并构建了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温度从4℃升高到100℃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从88.19%降低至28.10%,其半衰期(t_(1/2))从55.0 h降低至5.9 h(P<0.05);与避光条件相比,紫外光条件下的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_(1/2)均达到最低值(84.41%和43.0 h);经过5次冻融循环后,花色苷120 h保留率降低至85.21%,此时的t_(1/2)为612.6 h;在80℃稳定性加速实验中,当蔗糖添加量为10%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_(1/2)均达到最高值(60.17%和13.7 h),而当NaCl添加量为5%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_(1/2)均达到最高值(54.63%和11.3 h)。花色苷的贮藏和加工应尽量避免高温、紫外光和冻融循环,并可添加适量的蔗糖和NaCl以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环境因素 食品基质 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光动力杀菌技术及其杀灭食源性有害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双芝 王晓迪 +2 位作者 张蕾 朱军莉 陆海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21-328,共8页
光动力杀菌技术(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technology,PDAT)是一种基于光源、光敏剂和分子氧组合的非热杀菌技术。随着耐药性病原菌和腐败菌的出现,开发应用新型安全高效的杀菌技术迫在眉睫。由于PDAT的多靶点作用模式,其被认为是... 光动力杀菌技术(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technology,PDAT)是一种基于光源、光敏剂和分子氧组合的非热杀菌技术。随着耐药性病原菌和腐败菌的出现,开发应用新型安全高效的杀菌技术迫在眉睫。由于PDAT的多靶点作用模式,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有害微生物控制方法。文章主要对光动力技术中光敏剂与光源的选择、杀菌效果、杀菌作用原理及其在不同种类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PDAT对食源性病原菌和腐败菌的杀灭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 作用机制 腐败菌 病原微生物 食品基质
下载PDF
不同脱脂方法对高脂肪型复杂食物基质中牛乳过敏原检测的影响
8
作者 胡巍 杨帆 +3 位作者 熊子奕 高金燕 陈红兵 李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6,共12页
脂肪作为食品的常见成分,会与牛乳过敏原蛋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过敏原蛋白的提取效果和检测准确性。然而,有关高脂肪型复杂食物基质的脱脂方法仍鲜有研究。以含有牛乳过敏原的巧克力模拟高脂肪型复杂基质,分别测定了正己烷、异... 脂肪作为食品的常见成分,会与牛乳过敏原蛋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过敏原蛋白的提取效果和检测准确性。然而,有关高脂肪型复杂食物基质的脱脂方法仍鲜有研究。以含有牛乳过敏原的巧克力模拟高脂肪型复杂基质,分别测定了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乙酯和脂肪酶脱脂处理后模拟基质的脱脂率和蛋白损失率,比较了脱脂前后蛋白结构、粒度、脂肪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利用间接ELISA测定脱脂前后从模拟基质中主要牛乳过敏原的含量。结果表明:正己烷的脱脂率最高且蛋白损失率最低,分别为87.87%和6.86%;脱脂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整体由紧凑变为松散,其中正己烷组和乙酸乙酯组的变化较小。粒径在脱脂后略微降低,但异丙醇处理会使蛋白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粒径由297.9 nm升高至445.1 nm。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脱脂后模拟基质的脂肪分布更为均一且液滴变小,表面形貌由致密光滑的块状变为疏松多孔结构;而异丙醇组和脂肪酶组仍然存在部分结块。间接ELISA结果表明:酪蛋白在乙酸乙酯组中的提取率提升了61.02%;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正己烷处理后的提取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0.73 mg/mL和1.89 mg/mL。正己烷脱脂处理可以明显改善高脂肪复杂基质中过敏原的提取效果,希望研究结果可为实现高脂肪型复杂食物基质中过敏原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检测 复杂食物基质 牛乳过敏原 脱脂处理 高脂肪型食物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透明包装袋真空封口纹理缺陷检测方法
9
作者 张宝胜 周聪玲 王永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118,共8页
目的:解决由于目前在食品包装领域采用人工抽检方式导致的真空封口质检难以长时间连续作业,易发生漏检、错检,检测准确率稳定性不可靠等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透明包装袋真空封口纹理检测方法代替人工检测。利用ROI区域... 目的:解决由于目前在食品包装领域采用人工抽检方式导致的真空封口质检难以长时间连续作业,易发生漏检、错检,检测准确率稳定性不可靠等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透明包装袋真空封口纹理检测方法代替人工检测。利用ROI区域提取、仿射变换和局部二值化模式等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凸显出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分析“良好”和“缺陷”封口纹理图像特征设置灰度共生矩阵参数,将纹理特征的均匀性与共生灰度矩阵特征量相关联。最后,以灰度共生矩阵特征量作为SVM分类器的输入量,通过计算对封口缺陷进行识别与分类。结果:该在线检测方法对透明包装袋真空封口的缺陷检测结果与人工质量结果对比同一性高达97.5%。结论:该方法具备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和较好的实用性,可满足在线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纹理特征 灰度共生矩阵 食品包装 真空封口 纹理缺陷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植物性食品基质中的氟化物
10
作者 王琳 车明秀 +3 位作者 李峥 孙学文 孙嵛林 刘睿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1期37-43,共7页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氟化物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并对不同基质中氟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GB/T 5009.18—2003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不同基质的称样量范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方法的定量限,并对准确度、精密...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氟化物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并对不同基质中氟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GB/T 5009.18—2003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不同基质的称样量范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方法的定量限,并对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在0.20~1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程的斜率及相关系数均符合测定要求;称样量范围优化为2.5~5.0 g(茶叶基质0.2~0.5 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97%~109.83%,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65%,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除茶叶以外的基质,当称样量为2.5 g,定容体积为50 mL时,方法定量限为4.00 mg/kg;对于茶叶基质,当称样量为0.2 g,定容体积为50 mL时,方法定量限为50.00 mg/kg。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适用于植物性食品基质中氟化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化物 植物性食品基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基质调节尿酸类功能性食品中21种急慢性痛风药物的含量
11
作者 綦艳 邓幸飞 +3 位作者 许庆鹏 杨俊业 吴思敏 李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82,共9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基质调节尿酸类功能性食品中21种性质差异较大的急慢性痛风药物含量的方法。样品按照主要基质成分分类(植物类、活性肽类、油脂类),采用不同的前处理优化方法,再进一步优化仪器...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基质调节尿酸类功能性食品中21种性质差异较大的急慢性痛风药物含量的方法。样品按照主要基质成分分类(植物类、活性肽类、油脂类),采用不同的前处理优化方法,再进一步优化仪器工作条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对21种药物进行分离,含5 mmol·L^(-1)甲酸铵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药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0.25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3.6%~11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0%。在实际样品检测过程中,可采用同一种代表性空白样品溶液制作通用型的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消除基质效应,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节约时间。方法应用于50批样品的检测,其中2批样品检出别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调节尿酸类功能性食品 基质效应 急慢性痛风药物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多残留检测中基质净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宝成 杨澜瑞 +2 位作者 韩雨 白艳红 许旭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对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联用技术结合不同动物源基质净化技术在兽药多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液-液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 对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联用技术结合不同动物源基质净化技术在兽药多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液-液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肉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等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应用较广泛,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如液-液萃取基质选择性弱、分散液-液微萃取适用对象有限、固相萃取耗时较长、固相微萃取重现性差、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效率适中等。未来可就构建多种类兽药残留同步净化方法、开发食品源基质特异性高效净化材料及增强基质净化过程快捷、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LC-MS联用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食品 兽药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质净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拉曼技术的单细胞生长检测方法
13
作者 李新立 张欣雨 +1 位作者 杨强 李肃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9-1496,共8页
目的单细胞生长检测可以更加科学地揭示微生物代谢变化的规律,为后期微生物工程应用提供指导。针对微生物生长应用于食品安全期和最佳食用期的精准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拉曼技术的单细胞生长检测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同步培养实验... 目的单细胞生长检测可以更加科学地揭示微生物代谢变化的规律,为后期微生物工程应用提供指导。针对微生物生长应用于食品安全期和最佳食用期的精准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拉曼技术的单细胞生长检测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同步培养实验采集了枯草芽孢杆菌两个批次共900个单细胞拉曼光谱(SCRS)数据,其中600个用于训练和测试,另一批次300个用于模型验证。其次,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关系矩阵,提出CP-SP特征评估方法以筛选SCRS特征用于模型检测。再基于XGBoost构建检测模型,并应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对检测模型进行调优。最后,应用混淆矩阵、ROC曲线评估模型对细胞滞后期、对数期和稳定期的检测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选用CP-SP筛选的第一、第二和第四主成分较特征贡献率前3个主成分的分类性能提高了3.1%,调优后的细胞生长检测模型测试准确率为96.0%,验证准确率为92.3%。结论基于拉曼技术的单细胞生长检测方法能准确识别单细胞生长状态且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可为食品安全和保鲜制定精准调控机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拉曼光谱 细胞生长 食品安全和保鲜 特征关系矩阵 XGBoost
原文传递
武汉市耕地及粮食产量时空演变分析
14
作者 胡青柏 马田田 +1 位作者 王晓丽 师荣光 《粮食加工》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随着经济发展、武汉市城市化的快速扩张,耕地不断被占用开发,耕地面积持续缩减,武汉市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与农产品供给。为跟踪武汉市耕地与粮产动态及驱动因子,基于武汉市1980~2020年五个时期... 随着经济发展、武汉市城市化的快速扩张,耕地不断被占用开发,耕地面积持续缩减,武汉市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与农产品供给。为跟踪武汉市耕地与粮产动态及驱动因子,基于武汉市1980~2020年五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InVEST模型对粮食产量进行模拟估算。研究结果如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占用,40年间武汉市耕地面积减少约34%。粮食产量分别为8.97×105t、8.95×105t、5.93×105t、8.32×105t、7.53×105t,在时间上呈现缓慢减少-急剧减少-急剧增加-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总体粮食产量降低。虽然40年间武汉市耕地面积缩减,粮食总产量下降,但随着耕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完善及粮食生产科技的提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升了22.22%。40年间粮食作物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主要集中在汉南区、江夏区、黄陂区西部、新洲区东部、东西湖区西部及蔡甸区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产量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InVEST模型 武汉市
下载PDF
不同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含量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韵 陈晓敏 +2 位作者 胡雯艳 吴嘉文 郑灿松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3期151-156,共6页
目的:寻找最优的基体改进剂,优化升温程序,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铬。方法:通过优化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建立硝酸镁、磷酸二氢铵、硝酸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方法。考察不同基体改进剂对婴幼儿米粉、大豆粉、婴幼儿... 目的:寻找最优的基体改进剂,优化升温程序,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铬。方法:通过优化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建立硝酸镁、磷酸二氢铵、硝酸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方法。考察不同基体改进剂对婴幼儿米粉、大豆粉、婴幼儿奶粉、海带粉4种质控样品中铬含量的影响,并与未加基体改进剂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最合适的基体改进剂。结果:加入基体改进剂硝酸镁、硝酸钯后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优于未加基体改进剂,但准确度因样品基质而异。加入磷酸二氢铵后,与未加基体改进剂的检测结果对比,婴幼儿米粉、大豆粉、婴幼儿奶粉、海带粉4种质控样品结果的中值偏离率的绝对值分别减小了1.72%、7.39%、8.96%、0.78%,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未加基体改进剂。结论: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铬含量,以磷酸二氢铵为基体改进剂时,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比未加基体改进剂时有所提升,同时能够降低原子化温度,有利于延长石墨管寿命。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改进剂 食品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致病菌快速检测管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即食食品中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方 李轲 +3 位作者 阴甜甜 张莹莹 张璐 唐慧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60,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致病菌快速检测管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高效、准确鉴定即时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 目的建立基于致病菌快速检测管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快速、高效、准确鉴定即时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的方法。方法选取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汤(modified tryptone soya broth,mTSB)为初筛培养基,制作出针对即时食品中E.coli O157:H7的致病菌快速检测管,初筛阳性结果采用MALDI-TOF MS技术鉴定。结果5株常见E.coli O157:H7菌株均能特异检出,而其他非E.coli O157:H7均未检出,灵敏度可达51 CFU/mL;通过对人工污染样品和自然样品检测,鉴定结果和GB 478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方法完全一致,且检测效率提高了30%。结论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建立的鉴定即时食品中E.coli O157:H7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为快速、准确鉴定即时食品中E.coli O157:H7打开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食品 致病菌快速检测管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原文传递
食品中感官评定发展现状 被引量:49
17
作者 朱金虎 黄卉 李来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8-401,405,共5页
食品感官评定在食品质量评估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其在食品生产与食品研究中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从感官评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及国内感官评定现状总结了感官评定的历史;由感官评定的定义出发,通过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五个方... 食品感官评定在食品质量评估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其在食品生产与食品研究中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从感官评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及国内感官评定现状总结了感官评定的历史;由感官评定的定义出发,通过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五个方面对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手段等相应状况进行了概述;概述了感官评定人员、食品基质、食品加工处理对食品感官评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 质构 评定 评价 食品基质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乙草胺残留 被引量:17
18
作者 董振霖 杨春光 +2 位作者 肖珊珊 赵景红 李一尘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8-702,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10种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食品中乙草胺残留量检测方法。粮谷类和动物源性样品采用乙腈提取,GPC结合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蔬菜类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元葱等样品先进行微波消解,... 建立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10种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食品中乙草胺残留量检测方法。粮谷类和动物源性样品采用乙腈提取,GPC结合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蔬菜类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元葱等样品先进行微波消解,然后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两种方法检出限均为0.004 mg/kg;在0.01~0.16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和0.9997;在0.01、0.02和0.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在70%~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乙草胺 食品 基质效应
下载PDF
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8种大麻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曼 余晓琴 +2 位作者 黄丽娟 姚欢 李澍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研究在优化前处理条件及色谱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测定巧克力、软糖、糕点、饼干、饮料、白酒等6种典型食品基质中8种大麻素类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测定方法。前处理方法中考察了不同的净化方式,采用增强... 研究在优化前处理条件及色谱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测定巧克力、软糖、糕点、饼干、饮料、白酒等6种典型食品基质中8种大麻素类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测定方法。前处理方法中考察了不同的净化方式,采用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剂(EMR-Lipid)解决了巧克力中复杂油脂及软糖中胶质难以去除的问题;同时净化溶液在氮吹前加入10%丙三醇甲醇溶液,解决了目前文献方法中直接氮吹对回收率影响很大的关键问题。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EMR-Lipid为净化剂进行净化,无水硫酸钠除水后,乙腈层加入10%丙三醇甲醇溶液100μL,氮吹至近干;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方法学研究表明,四氢大麻酚、次大麻二酚、四氢大麻素、大麻萜酚在2~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麻酚、大麻二酚、大麻二酚酸、四氢大麻酚酸A在0.4~4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8~4μg/kg和2~10μg/kg。在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0%~114.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n=6)。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MR-Lipid净化剂净化食品基质时,净化效果明显,准确度较好。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度高,前处理简单,适用于食品基质中大麻素类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剂 大麻素类化合物 食品
下载PDF
不同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阳 祝长青 +4 位作者 郭云昌 郭桂萍 蒋原 刘秀梅 付瑞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5-1211,共7页
比较4类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差异。以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应用广泛并且原理不同的4种细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实时荧光PCR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天根... 比较4类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差异。以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应用广泛并且原理不同的4种细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实时荧光PCR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天根离心柱法核酸提取结果稳定,受不同食品基质的影响较小;Promega沉降法与磁珠法受不同食品基质影响较大,核酸提取结果差异较大;Chelex-100法快速方便,但仅适于纯菌液或菌落的核酸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品基质 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