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德树人理念下构建“一核四维”人才培养模式
1
作者 李丽波 王珩 +3 位作者 张桂玲 李佳 李东平 崔德生 《化工管理》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随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与之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加强调知识传授而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对专业素养教育关注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与之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加强调知识传授而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对专业素养教育关注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等问题。基于新工科特点,文章旨在积极探索“一核四维”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一核四维” 新工科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专业实习路径探索
2
作者 孙远韬 刘广军 +1 位作者 张氢 罗森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为提高机械专业实习的效果,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实习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习方法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结合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探索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机械专业实习路径,并对所完成的机械专业实习过程予以说明... 为提高机械专业实习的效果,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实习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习方法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结合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探索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机械专业实习路径,并对所完成的机械专业实习过程予以说明。从整体看,融合思政过程的专业实践模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提高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奉献机械行业,热爱本专业的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习 课程思政 技能培训 现代机械工程师专业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有效利用公众号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探索
3
作者 王晗 《成才之路》 202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针对自媒体功能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微信抖音等软件使用频繁等特点,辅导员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了解新时代新征程的巨大成就,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深入... 针对自媒体功能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微信抖音等软件使用频繁等特点,辅导员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了解新时代新征程的巨大成就,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内涵,内化认识,外化行动,坚定“四个自信”。具体而言,要精心选择“四个自信”教育内容,挖掘“四个自信”教育资源,精心组织“四个自信”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号 坚定 大学生 四个自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路径探究
4
作者 潘莉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更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更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高校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融入环境的优化和融入的基本理路入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逻辑路径 立德树人 创新
下载PDF
适应性视角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5
作者 廖芳 《成才之路》 2024年第8期37-40,共4页
增强适应性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性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共性与独特相融、理论与实践... 增强适应性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适应性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共性与独特相融、理论与实践相促。结合职业教育育人特点,高职思政课可以通过善用职教力量建“大思政课”、善用职教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善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及善用社会大课堂丰富实践教学等路径增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 高职思政课 教学改革 路径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路径探析
6
作者 刘冰 李凤娇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53-56,共4页
随着高校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的逐步深入,资助工作及劳动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两者的融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路径创新上的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牢固资助育... 随着高校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的逐步深入,资助工作及劳动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两者的融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路径创新上的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牢固资助育人工作的思想根基,扩展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范畴,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体系。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资助育人工作,更新思想观念,丰富供给形式,加强师资建设,积分量化考核,升级课程体系,拓展勤工模式,实现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的同向而行、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资助育人 融合 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7
作者 李俊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政教育革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利于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意识。高校要通过多方位举措为数字化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要打造合理的教学体系,提升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政教育革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利于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意识。高校要通过多方位举措为数字化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要打造合理的教学体系,提升数字化教学体验感和应用范围;要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提升数字化赋能的效果和安全性;要构建多主体、多内容的评估体系,切实提升评估效果;要完善数字化教育平衡机制,确保数字化赋能的普及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数字化赋能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赜
8
作者 何晶梁 《成才之路》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广东省作为红色文化的起源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文章在了解广东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其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及其成因的分析,从拓... 广东省作为红色文化的起源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文章在了解广东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其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及其成因的分析,从拓展高校合作、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开发教育载体三个方面提出融入路径,以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红色文化资源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协同育人研究
9
作者 路广欣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定位不准确、工作难深入、问题难处理、分工难协调、配合度不高的困境。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应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强化协同育人系统设计,提高管理队伍协同... 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定位不准确、工作难深入、问题难处理、分工难协调、配合度不高的困境。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应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强化协同育人系统设计,提高管理队伍协同育人胜任力,进一步深入挖掘各队伍的育人能力,构建适合学校育人特点和要求的协同育人路径,最大化发挥协同育人合力,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协同育人 辅导员 班主任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材建设路径探赜
10
作者 周俊玲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1期57-60,共4页
教材作为课程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课程思政实施不可或缺的载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实践“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创新“三教”改革的最佳着力点。课程思政融入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是今后需要... 教材作为课程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课程思政实施不可或缺的载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实践“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创新“三教”改革的最佳着力点。课程思政融入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是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方向。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材建设应遵循突显价值性、坚持人本性、体现创新性的原则。高职院校可以从健全高职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机制、组建高素质教材编写团队、优化高职教材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创新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材建设的支持系统、注重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材建设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教材建设 立德树人 价值性 人本性 创新性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探赜
11
作者 吴猛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而且能使思政育人从传统“实体领域”延伸至“虚拟领域”,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与育人形式。为了更好地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高校要突出网络思政育人体...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而且能使思政育人从传统“实体领域”延伸至“虚拟领域”,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与育人形式。为了更好地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体系,高校要突出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开放性,不仅要重视网络思政平台搭建,推广探索网络思政精品项目建设,提高网络思政育人专业能力,而且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供给,推出精品化网络作品,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提供充实的内容,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网络思政 育人体系 网络思政平台 思政内容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学科基础课测量原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胡梅 周超 +1 位作者 郭熙业 王光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81-184,共4页
测量原理是国防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思政元素,具有天然的思政属性。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共同体的精神... 测量原理是国防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思政元素,具有天然的思政属性。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共同体的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梳理课程内容知识单元的思政要素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典型的思政案例。结合星间链路关键技术及其北斗工程应用思政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原理 课程思政 专业人才培养 科学共同体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探究——以宜宾英雄赵一曼为例
13
作者 王琦 刘吉梅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地方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宜宾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赵一曼革命精神便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高校应深入分析赵一曼革命精神的内涵,... 地方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宜宾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赵一曼革命精神便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高校应深入分析赵一曼革命精神的内涵,探寻将其融会贯通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进路,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式发展。文章梳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容,明晰赵一曼革命精神的内涵,分析宜宾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现状与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融入路径,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思政课一体化 大中小学 赵一曼精神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研
14
作者 魏映双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文章深入分析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探讨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营造积...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文章深入分析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探讨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营造积极思政教育氛围、创新思政育人工作模式、提高思政教育活动质量、形成特色思政教育制度是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进而为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 创新 对策
下载PDF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融合研究
15
作者 强小静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德育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对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也有...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德育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对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也有影响。基于此,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融合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充分发挥出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 立德树人 融合
下载PDF
李大钊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6
作者 王念琪 王雅馨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李大钊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李大钊的思想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李大钊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学习李大钊的革命气节、高尚情操以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李大钊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李大钊的思想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李大钊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学习李大钊的革命气节、高尚情操以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从李大钊精神产生的背景、李大钊精神的内涵、李大钊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李大钊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继承和弘扬李大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李大钊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内涵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医科大学“第二课堂”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17
作者 李晨 成永红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而“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医学生“第二课堂”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高校应从培根铸魂课程育人、家校共育协同...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而“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医学生“第二课堂”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高校应从培根铸魂课程育人、家校共育协同育人、行走课堂实践育人、涵濡浸润文化育人、教学相长科研育人、搭建平台网络育人、党团活动组织育人、自强不息资助育人、润物无声服务育人等方面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医学生“第二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医学生 “第二课堂”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深化思政教育的对策探究
18
作者 朱秀华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高职院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打造优质“高职品牌”的重要途径,是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现实需要。但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大思政”格局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课程... 高职院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打造优质“高职品牌”的重要途径,是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现实需要。但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大思政”格局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课程思政落实不到位、思政第二课堂发展不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不广泛、思政教育工作成效评价体系不科学等薄弱环节,须从育人体制、育人队伍、育人空间、育人手段、育人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第二课堂
下载PDF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探赜
19
作者 郭昱均 刘伟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高校是时代新人的重要聚集地,其育人水平与成效关乎时代新人的质量,关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育人目标不清晰,育人体系目标性、系统性、整体性不... 高校是时代新人的重要聚集地,其育人水平与成效关乎时代新人的质量,关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育人目标不清晰,育人体系目标性、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原则,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团队,灵活运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载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新人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环境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刍探
20
作者 霍强 宋闻 +2 位作者 卢德林 张锦源 宋嵩 《成才之路》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环境管理学”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课程。“环境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应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整合教学资料、增加典型案例...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环境管理学”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课程。“环境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应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整合教学资料、增加典型案例、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改革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方式革新、考核方式革新,以多种教育方法在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元素,从而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育德才兼备之栋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学 课程思政 新工科 教学改革 应用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