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a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a Typical Fuzzy On - Off Controller
1
作者 丁永生 任立红 邵世煌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The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a typical fuzzy on - off controller that employs three or more triangular Input fuzzy sets, Zadeh fuzzy logic AND operator, fuzzy rules with singleton output fuzzy sets, and the centriod de... The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a typical fuzzy on - off controller that employs three or more triangular Input fuzzy sets, Zadeh fuzzy logic AND operator, fuzzy rules with singleton output fuzzy sets, and the centriod defuzzifier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variable gains of the fuzzy controller are derived. The resulting explicit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fuzzy controller is accurately a nonlinear PD - like controller with gains continuously changing with system outpu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input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al structure fuzzy control ORE - OFF control pd control.
下载PDF
ACS algorithm-based adaptive fuzzy PID cont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IP-I intelligent leg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冠政 窦红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年第4期528-536,共9页
Based on the ant colony system (ACS) algorithm and fuzzy logic control, a new design method for optimal fuzzy 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ACS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input/output scal... Based on the ant colony system (ACS) algorithm and fuzzy logic control, a new design method for optimal fuzzy 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ACS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input/output scaling factors of fuzzy PID controller to generate the optimal fuzzy control rules and optimal real-time control action on a given controlled objec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called the Fuzzy-ACS PID controller,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CIP-Ⅰ intelligent leg.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controller has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other three optimal PID controllers design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the real-coded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it was verified that the Fuzzy-ACS PID controller has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ACS algorithm has quick convergence speed, small solution variation, good dynamic convergence behavior, and high computation efficiency in searching for the optimal input/output scaling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controller fuzzy control ACS algorithm optimal control input/output scaling factors
下载PDF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ROBOT ARM MANIPULATOR WITH 5-DOF 被引量:2
3
作者 Farooq M 王道波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To control the robot and track the designed trajectory with uncertain disturbances in a specified precision range,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for the robot arm manipulator is discussed. The controller output err... To control the robot and track the designed trajectory with uncertain disturbances in a specified precision range,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for the robot arm manipulator is discussed. The controller output error method (COEM) is used to design the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A few or all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are adjusted by using the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 output error. COEM is adopted in the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obot arm manipulator with 5-DOF.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and the real time adjustment of the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arm manipulator adaptive fuzzy control controller output error method (COEM)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下载PDF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MIMO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Fuzzy Logic Scheme 被引量:2
4
作者 Alan FT Winfield Chris Melhui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04年第1期51-62,共12页
In this study an indirect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SMC) based on a fuzzy logic scheme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tracking control performance of a general class of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nonlinear un... In this study an indirect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SMC) based on a fuzzy logic scheme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tracking control performance of a general class of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 Combining reaching law approach and fuzzy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theorem, the proposed design procedur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fuzzy logic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s is proved in the sense of the Lyapunov second stability theorem. Two simulation studi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new hybrid control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logic control (FLC) sliding mode control (SMC)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MIMO)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 adaptive control 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 (VSS)
下载PDF
Fuzzy adaptive learning control network with sigmoid membership func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邢杰 Xiao Deyu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To get simpler operation in modified fuzzy adaptive learning control network (FALCON) in so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igmoid nonlinear function is employed as a substitute of traditional Gaussian membership functi... To get simpler operation in modified fuzzy adaptive learning control network (FALCON) in so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igmoid nonlinear function is employed as a substitute of traditional Gaussian membership function. For making the modified FALCON learning more efficient and stable, a simulated annealing (SA) learning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into learning algorithm. At first,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ain advantages of FALCON were briefly reviewed. Subsequently,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nodes operation were illustrated; the gradient-descent learning algorithm with SA learning coefficient was derived; and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archetype and the modification were analyzed. Eventually, the significance and worthiness of the modified FALCON were validated by its application to probability prediction of anode effect in aluminium electrolysis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adaptive learning control network (FALCON) topological structure learning algorithm sigmoid function gaussian function simulated annealing (SA)
下载PDF
An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energy-fuzzy for cantilever structures excited by aerodynamic loads 被引量:4
6
作者 Wei LIU Weixiao LIU +5 位作者 Mengde ZHOU Linlin TANG Qinqin WANG Zhengquan WEN Zhuang YAO Xiaojing YUA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24-235,共12页
In wind tunnel tests for the full-model fixed with sting,the low structural damping of the long cantilever sting results in destructive low-frequency and large-amplitude vibration.In order to obtain high-quality wind ... In wind tunnel tests for the full-model fixed with sting,the low structural damping of the long cantilever sting results in destructive low-frequency and large-amplitude vibration.In order to obtain high-quality wind tunnel test data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wind tunnel tests,an energy-fuzzy adaptive PD(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This method is used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a cantilever structure under variable aerodynamic load excitation,and real-time adjustment of parameters is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energy.Meanwhile,a real-time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real-time vibration energy through the vibration acceleration signal,and the average exciting power of aerodynamic load is obtained by deducting the part of the power contributed by the vibration suppressor from the total power.Furthermore,an energy-fuzzy adaptive PD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o achieve adaptive control to the changes of the aerodynamic load.Besides,the subsonic and transonic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wind tunnel,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mparing to fixed gain PD controllers,the energy-fuzzy adaptive PD controller maintains high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Cantilever structure fuzzy logic pd controller Vibration energy analysis
原文传递
基于FUZZY-PID的主汽温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志英 姚大林 +1 位作者 彭峰 崔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基于STAN-90火电机组全仿真机系统平台,选用全论域范围内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与PI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过热器减温控制系统:编程建立相关模糊控制算法并组态实现了控制系统功能.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现P... 基于STAN-90火电机组全仿真机系统平台,选用全论域范围内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与PI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过热器减温控制系统:编程建立相关模糊控制算法并组态实现了控制系统功能.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现PID串级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达到了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 模糊控制 PID控制 算法 火电发电机组 仿真机系统 主汽温控制 fuzzy-PID
下载PDF
采用改进黑洞算法优化车辆速度控制仿真研究
8
作者 李晓英 王小洁 +1 位作者 黄淳 刘书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5-308,313,共5页
为了缩短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间,设计了汽车电机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并对电机转速启动效果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非线性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学方程式。针对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了汽... 为了缩短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间,设计了汽车电机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并对电机转速启动效果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非线性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学方程式。针对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了汽车电机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为了提高控制系数自适应响应速度,采用改进黑洞算法对其进行优化,给出了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流程。为了检验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输出效果,采用MATLAB软件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响应速度进行仿真,并且与优化前输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自适应调节时间较长,受到外界干扰时,电机转速变化幅度较大;优化后,混合动力汽车电机自适应调节时间较短,受到外界干扰时,电机转速变化幅度较小。采用改进黑洞算法优化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可以提高电机响应速度,缩短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黑洞算法 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 电机 优化 仿真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FUZZY+CMAC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平 苑明哲 王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针对模糊控制器中的参数与CMAC权值的调整及学习很困难的问题,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和CMAC神经网络的比例因子和连接权值进行寻优,把模糊控制、CMAC和遗传算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FUZZY+CMAC控制系统,给... 针对模糊控制器中的参数与CMAC权值的调整及学习很困难的问题,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和CMAC神经网络的比例因子和连接权值进行寻优,把模糊控制、CMAC和遗传算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FUZZY+CMAC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超调量小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 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并行结构
下载PDF
基于误差驱动的混合型模糊P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辉 洪文学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误差驱动的混合型模糊PD控制器。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模糊控制理论未解决的规则选取问题进行探讨。模糊控制器采用“1D-1D”的映射关系,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采用非线性输入输出映射关系控制曲线,仿真结果证明其性能优于传... 提出一种基于误差驱动的混合型模糊PD控制器。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模糊控制理论未解决的规则选取问题进行探讨。模糊控制器采用“1D-1D”的映射关系,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采用非线性输入输出映射关系控制曲线,仿真结果证明其性能优于传统线性规则。用波波夫稳定判据得到了控制器稳定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驱动 模糊pd控制器 结构分析 非线性控制规则 波波夫稳定判据
下载PDF
基于混沌控制的采摘机器人防碰撞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昭晗 高瑞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231,共4页
针对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导致路径规划出现混沌现象的问题,基于混沌控制对采摘机器人防碰撞系统进行设计,并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结构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为了验证防碰撞系统的有效性,对采摘机... 针对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导致路径规划出现混沌现象的问题,基于混沌控制对采摘机器人防碰撞系统进行设计,并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结构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为了验证防碰撞系统的有效性,对采摘机器人进行了防碰撞和采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避开障碍物,按照规划路线到达预设位置,完成果蔬的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防碰撞系统 混沌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 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
12
作者 李井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可以自由调整,其准确的运动规律较难获取,导致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规划路径长以及规划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机械臂进行相关动力学分...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可以自由调整,其准确的运动规律较难获取,导致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规划路径长以及规划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机械臂进行相关动力学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模糊变结构相结合对机械臂力矩进行补偿控制;然后使用Q-learning算法计算补偿控制结果,获取路径最佳规划策略;最后通过该策略完成机械臂避障路径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的规划结果较为准确,规划路径短且规划耗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变结构 补偿控制 机械臂 运动路径 避障规划算法
下载PDF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3
作者 崔晓利 杨岳 毛建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在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线性三自由度汽车模型与EPS系统的集成数学模型。采用单参数自适应模糊PD控制策略,通过时域和频域的仿真计算,研究了EPS与整车动态性能的匹配关系及EPS主要参数... 在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线性三自由度汽车模型与EPS系统的集成数学模型。采用单参数自适应模糊PD控制策略,通过时域和频域的仿真计算,研究了EPS与整车动态性能的匹配关系及EPS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EPS系统主要参数所必须满足的稳定性准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汽车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综合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EPS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硬件参数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 模糊pd控制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化分析及系统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少远 田永青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5-438,共4页
对于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 ,采用一种新型的不均匀、全交迭、三角形的隶属度函数 ,推导了两输入 ( e,Δe)一输出 ( Δu)的典型模糊控制器输出的解析表达式 ;并对最常用的输入变量各取 5个模糊变量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模... 对于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 ,采用一种新型的不均匀、全交迭、三角形的隶属度函数 ,推导了两输入 ( e,Δe)一输出 ( Δu)的典型模糊控制器输出的解析表达式 ;并对最常用的输入变量各取 5个模糊变量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控制系统的系统化设计方法 ,可根据已有的 PI/ PD控制器参数设计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仿真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器 结构化分析 PI/pd 系统化设计方法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电磁引导智能汽车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凯瑞 陶模 +2 位作者 王明亮 李世良 谢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7-490,共4页
基于电磁引导的局部运输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然而将这种智能引导技术应用到汽车参与的真实道路交通领域还缺乏充分的安全性保证,尚需要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来提高在现实交通路况下的适应能力。基于经典的电磁场原理、结合经... 基于电磁引导的局部运输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然而将这种智能引导技术应用到汽车参与的真实道路交通领域还缺乏充分的安全性保证,尚需要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来提高在现实交通路况下的适应能力。基于经典的电磁场原理、结合经典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基于电磁导引的智能汽车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并在模型汽车上实现了一种可行的自动导引控制系统和节体转向机制。控制软件应用离散型半模糊控制的PID控制算法以及分段等级棒棒PID控制算法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最优控制,样机在实验室模拟道路上进行了验证,行驶表现与现实路况较接近,整个控制过程平稳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引导 模糊控制 PID控制 棒棒PID控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学习的交流直线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宜标 郭庆鼎 孙艳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直接驱动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学习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常规的滑模控制中引入模糊自学习方法,在不影响滑模控制系统完全鲁棒性的情况下,有效地削弱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系统... 针对直接驱动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学习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常规的滑模控制中引入模糊自学习方法,在不影响滑模控制系统完全鲁棒性的情况下,有效地削弱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抖振得到了明显的抑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直线伺服系统 滑模变结构控制 模糊控制 自学习
下载PDF
基于BP算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邢珺 王磊 戴冠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97-801,共5页
在用模糊算法产生模糊规则的过程中,专家信息对算法是否收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模糊控制器的一种解析结构,提出了用BP算法完善经验规则,加速非线性系统模糊控制过程的方法.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解析结构 BP算法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智能控制算法及其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欧进萍 张微敬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32-38,共7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智能控制理论的形成、发展及主要内容,其中着重介绍了智能控制领域中的三个研究热点: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次,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智能控制算法在结构控制上的进展和应用,指出智能控制算... 本文首先概述了智能控制理论的形成、发展及主要内容,其中着重介绍了智能控制领域中的三个研究热点: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次,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智能控制算法在结构控制上的进展和应用,指出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是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智能控制算法 模糊推理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土木工程结构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模糊半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家亮 周丽 严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兼有被动和主动控制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控制系统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结构-阻尼器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由遗传算...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兼有被动和主动控制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控制系统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结构-阻尼器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由遗传算法自适应优化生成模糊控制规则,建立从加速度响应到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电压之间的关系,对结构进行半主动控制。通过两个结构振动控制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模糊逻辑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飞行器模糊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惠峰 王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50-1253,共4页
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X-43A的纵向通道为控制对象,针对其6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设计了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包括2个回路,制导回路采用PD控制器,控制回路应用模糊控制器.制导回路负责跟踪轨迹,控制回路执行制导指令.基于遗传算法实现... 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X-43A的纵向通道为控制对象,针对其6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设计了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包括2个回路,制导回路采用PD控制器,控制回路应用模糊控制器.制导回路负责跟踪轨迹,控制回路执行制导指令.基于遗传算法实现了PD反馈参数和模糊控制规则的自动优化,无需先验知识和训练数据.在控制飞行器轨迹、姿态和推力时,综合考虑非线性动态特性、不确定性和约束.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满足飞行控制系统鲁棒性和优化过程收敛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模糊控制 pd控制 遗传算法 鲁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