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stinal Flora and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1
作者 Mingduo Mei Jinjian Xiang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10期181-190,共10页
Intestinal flora is a large and complex micro-ecosystem, and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flora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and colorectal ... Intestinal flora is a large and complex micro-ecosystem, and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flora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and colorectal cancer as well as related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flora and gastric cancer and colorect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Intestinal flora gastric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胃微生态特征分析
2
作者 牛占岳 石岩岩 +1 位作者 李司柱 薛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菌群特征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将24例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n=18)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6)。测定2组的胃黏膜菌群特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菌群特征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将24例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n=18)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6)。测定2组的胃黏膜菌群特征,并进行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及物种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胃菌群均主要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梭杆菌门。2组胃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NOSIM分析,P=0.046)。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梭杆菌属(P=0.023)、纤毛菌属(P=0.047)、普雷沃菌属(P=0.016)、月形单胞菌属(P=0.042)和密螺旋体属(P=0.006)显著富集,H.pylori呈下降趋势(P=0.218)。胃黏膜菌群的部分菌属与H.pylori呈负相关性,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菌群中与H.pylori负相关的菌属种类明显减少。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中梭杆菌属、纤毛菌属、普雷沃菌属、月形单胞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显著富集,与慢性胃炎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菌群 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差异分析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3
作者 高慧霞 郑晓娜 +2 位作者 郭金依 邵智愚 苏秀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疏肝和胃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反酸、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胃镜下观察患者的胃液反流情况(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胃液反流分级),采集粪便检测肠道菌群种属和数量,并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疏肝和胃组患者在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方面较西药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酸方面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液反流情况:治疗后两组24 h食管内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胃镜下食管内胃液反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疏肝和胃组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疏肝和胃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西药组的78.18%(43/55)(Z=2.54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肠道菌群:治疗后疏肝和胃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西药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疏肝和胃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口干、头痛,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82%(12/55),疏肝和胃组为16.67%(1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9,P=0.066)。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患者反酸、胃胀等症状,抑制胃液反流,调节肠道菌群,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不和 疏肝和胃汤 肠道菌群 胃液反流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胃肠道菌群分布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邹济源 武琛 +3 位作者 谭海成 陈林 焦云涛 左瑞菊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胃肠道菌群分布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幽门螺杆菌四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胃肠道菌群分布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幽门螺杆菌四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名老中医马万千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保护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胃肠道菌群分布。结果研究中两组剔除、脱落共3例,最终共纳入病例8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较对照组高,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对照组高,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可保护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调节胃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溃疡 半夏泻心汤 胃肠道菌群 氧化应激 胃黏膜
下载PDF
核黄素对胃癌化疗患者消化道黏膜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DAO、LPS、DL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乐 穆艾太尔·麦提努日 +2 位作者 艾斯克尔·吐拉洪 苏比努尔·艾尼瓦 玛依努尔·艾力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核黄素对胃癌化疗患者消化道黏膜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D乳酸(DL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核黄素对胃癌化疗患者消化道黏膜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D乳酸(DL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谷氨酰胺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核黄素治疗。比较2组化疗后消化道黏膜损伤程度、化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肠黏膜屏障功能(DAO、LPS、DLA)、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及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IL-6、sTREM-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DAO、LPS、DL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8.10%(P<0.05)。结论核黄素应用于胃癌化疗患者消化道黏膜炎的防治中效果显著,可通过抗炎、抗氧化等效果减轻肠黏膜屏障损伤,稳定肠道菌群,从而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化疗 肠道菌群 消化道黏膜炎 胃肿瘤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中药微调3号合剂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黄箫娜 朱晨阳 +1 位作者 李雨真 金春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探讨中药微调3号(WD-3)合剂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1例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WD-3组[免疫治... 目的探讨中药微调3号(WD-3)合剂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1例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WD-3组[免疫治疗+口服WD-3合剂(每日1剂)](n=25)和观察组(仅免疫治疗)(n=26),另设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比较客观疗效;治疗后收集受试者粪便,对患者粪便进行基于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粪便菌群及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比较分析肠道菌群的α、β多样性,菌落结构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WD-3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WD-3组治疗后口干(P=0.038)及味觉改变(P=0.008)症状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反流症状(P=0.001)及口干症状(P=0.022)较治疗前好转;与观察组相比,治疗后WD-3组吞咽困难(P=0.047)、口干(P=0.045)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3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均优于观察组,WD-3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较观察组显著延长(P=0.039,P=0.043)。WD-3组、观察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包括辛普森指数(P=0.014,P=0.021)、香农指数(P=0.007,P=0.024)、物种均一度(P=0.009,P=0.027)、观察到的物种数(P=0.032,P=0.012)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和WD-3组之间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WD-3组和观察组的厚壁菌门丰度降低(P=0.038,P=0.042),变形杆菌门丰度升高(P=0.016,P=0.015),观察组放线菌门丰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35),WD-3组的放线菌门则高于观察组(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属水平上,观察组双歧杆菌属和粪球菌属细菌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WD-3组这两种菌属的丰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WD-3组和观察组进行LEfSe分析显示,有6种肠菌丰度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WD-3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多孢菌属丰度升高且仅存在于WD-3组。对粪便中短链脂肪酸进行分析显示,WD-3组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37,P=0.004)。结论WD-3合剂可能通过增加胃癌患者双歧杆菌属、粪球菌属细菌丰度,提高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改变肠道微生态,进而实现对胃癌免疫治疗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中药 微调3号合剂 肠道菌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原发性胃癌患者胃肠道菌群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凌宝殿 谢志军 +6 位作者 张文娟 王晓玲 王芳胜 胡晓梅 赖姨梅 吴何莉 胡龙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胃肠道菌群种类和分布构成,探究原发性胃癌患者的微生态与癌变发生相关性,并寻找可能存在的菌群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收集未经治疗的5例初诊胃癌患者(胃癌组)和5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胃黏...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胃肠道菌群种类和分布构成,探究原发性胃癌患者的微生态与癌变发生相关性,并寻找可能存在的菌群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收集未经治疗的5例初诊胃癌患者(胃癌组)和5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胃黏膜和粪便样本,共20个样本,采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胃癌组和对照组胃肠道菌群,通过PICRUSt2预测菌群功能差异。结果: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胃癌组和对照组胃黏膜样本优化序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癌组粪便(WAFB)OTU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ɑ多样性指数Dominance、Shannon、Chao1、Simpson、Pielou_e及Observed_otu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距离矩阵与(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显示两组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线性判别效应分析(LefSe)结果显示,在细菌分类的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黏膜(WANM)古细菌和拟杆菌门丰度降低,而厚壁菌门和弯曲杆菌门丰度增加,胃癌组粪便(WAFB)的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降低,而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和弯曲杆菌门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胃癌组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高于对照组,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益生菌则低于对照组。功能基因预测结果显示,胃癌组与对照组菌群代谢通路存在差异。结论:胃癌患者胃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发生了特征性改变,其中在门水平上,无论是胃黏膜菌群,还是肠道菌群,其拟杆菌门和变形杆菌门为具有显著差异的标志性菌群,在属水平上,胃癌患者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著增高,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益生菌则显著降低。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可能作为本地区胃癌患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菌群 肠道菌群 胃癌 16SrDNA
下载PDF
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甘丽虹 么玲 +2 位作者 郑丽 刘鹏 方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5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采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影响,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四联疗法,观察组则行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两组治疗时长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估用药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Ⅱ(PGⅡ)低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比(PG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与对照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有根除Hp、抗溃疡、改善胃黏液和胃功能、恢复肠内菌群的稳态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普瑞酮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人工胃/肠液和大鼠肠道菌群对氟苯尼考磺胺噻唑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朱兆晗 刘希望 +6 位作者 杨亚军 白莉霞 秦哲 李世宏 李准 李剑勇 葛闻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1,共6页
为新型偶联化合物-氟苯尼考磺胺噻唑(FST)研制和开发口服制剂提供数据支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FST在5种溶液介质(无蛋白酶人工肠液、人工肠液、无蛋白酶人工胃液、人工胃液及大鼠肠道菌群培养液)中不同时刻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判断其... 为新型偶联化合物-氟苯尼考磺胺噻唑(FST)研制和开发口服制剂提供数据支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FST在5种溶液介质(无蛋白酶人工肠液、人工肠液、无蛋白酶人工胃液、人工胃液及大鼠肠道菌群培养液)中不同时刻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判断其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FST在人工胃液和无蛋白酶人工胃液0~6 h含量保持基本稳定;在人工肠液和无蛋白酶人工肠液中孵育30 min已完全降解,且新出现的色谱峰在相同色谱条件下与氟苯尼考和磺胺噻唑对照品出峰时间相同。由此可知,FST的代谢产物为氟苯尼考和磺胺噻唑;FST在肠道菌群中发生了降解,0~8 h,FST含量迅速下降,而8~12 h趋于平稳,降至50%。说明FST在人工肠液中有明显的降解,在人工胃液中趋于稳定,肠道菌群对其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磺胺噻唑 人工肠液 人工胃液 肠道菌群 稳定性
下载PDF
胆汁酸参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机制及其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卢文天 刘月涛 秦雪梅 《神经药理学报》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胆汁酸(bile acid,BA)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反流到胃中,会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该文就其参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机制及其中药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胆汁反流相关胃部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胆汁酸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 胃部菌群 中药干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鹿晓君 高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曲麦枳术丸口服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曲麦枳术丸口服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胃电图及肠道菌群丰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总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电图波形主频率及胃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降低,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及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水平较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促进胃肠运动,调节患者肠道菌群丰度,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脾胃虚弱证 糖尿病胃轻瘫 胃电图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NO、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帅 葛旭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90,...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90,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和研究组(n=90,康复新液+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O、IL-17水平及胃酸分泌功能指标、肠道菌群。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O、IL-17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的菌群值高于参照组,产气荚膜梭菌的菌群值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调节NO、IL-17水平及胃酸分泌功能、肠道菌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肠道菌群 胃酸分泌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马丽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0期61-63,67,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5例老年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5例老年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学评分、肠道菌群组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80.65%(50/62),Hp根除率为80.95%(51/63),高于对照组的62.90%(39/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厚度及炎症活动性等胃黏膜组织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均高于对照组,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老年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改善肠道菌群组成,降低胃黏膜组织学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老年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胃黏膜组织 肠道菌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作者 阮世荣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5期13-16,共4页
目的研讨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方案在老年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其调节胃功能、肠道菌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仙游县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研讨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方案在老年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其调节胃功能、肠道菌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仙游县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常规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胃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Hp根除率为94.00%,均高于对照组的82.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4.332,P=0.025、0.037)。治疗后,观察组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值/肠杆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8、10.568、6.519,P<0.001)。结论益生菌+抗Hp治疗方案能够提升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Hp清除,并且对患者的胃功能及肠道菌群有较理想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益生菌 抗幽门螺杆菌 胃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营养配比干预联合促消化康复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老年患者的疗效评估
15
作者 王欢 冯秀娟 朱海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342-345,351,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营养配比干预和促消化康复干预对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营养配比干预和促消化康复干预对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试验,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配比干预和促消化康复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激素、胃黏膜形态、肠道菌群数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性细胞浸入数量和腺体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配比干预联合促消化康复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胃黏膜形态,调节患者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 胃肠激素 胃黏膜形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林 张万林 胡小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脾扶正...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脾扶正解毒汤口服,每日1剂。于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卡式体力状况(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水平。结果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KPS评分提高(P<0.05),生存质量评分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解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有着较好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扶正解毒汤 胃肿瘤 化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复方蜥蜴散凝胶调节PLGC大鼠肠道菌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王佳林 朱西杰 +1 位作者 马秀兰 王艺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192-3197,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凝胶通过调节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肠道内益生菌与致病菌平衡,修复损伤胃黏膜,抑制PLGC进展。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0只,模型组100只,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复合造模法制备模型。大鼠胃... 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凝胶通过调节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肠道内益生菌与致病菌平衡,修复损伤胃黏膜,抑制PLGC进展。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0只,模型组100只,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复合造模法制备模型。大鼠胃组织取材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病理检测分析黏膜组织情况,对收集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采用R语言对菌群与通路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复方蜥蜴散凝胶治疗后发现7个菌属发生了明显变化,分别是阿克曼菌属、类杆菌属、粪球菌属、乳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瘤胃球菌属、苏黎世杆菌属。结论复方蜥蜴散凝胶可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双向调节作用如增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治疗PL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蜥蜴散凝胶 胃癌前病变(PLGC) 肠道菌群 16 S rRNA
下载PDF
益气和胃胶囊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屈盼盼 梅朝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益气和胃胶囊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阳城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 目的研究分析益气和胃胶囊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阳城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和胃胶囊,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6例(Z=-3.196,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76、4.007、2.820、5.343、8.951、4.939,P=0.003、P<0.001、P=0.006、P<0.001、P<0.001、P<0.001);观察组患者肠道内乳酸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0.384、6.845,P均<0.001),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932、7.149,P均<0.001)。结论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辅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和胃胶囊,可有效抑制慢性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改善胃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 益气和胃胶囊 胃酸 胃黏膜屏障 肠道菌群 胃肠道生物屏障
下载PDF
调补中州散联合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19
作者 刘同宝 储著华 +1 位作者 刘辉 巩祥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观察调补中州散联合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胃肠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安庆市岳西中医院行胃癌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于术... 目的:观察调补中州散联合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胃肠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安庆市岳西中医院行胃癌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于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在肠外营养支持的同时,经鼻饲予以调补中州散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胃肠功能障碍(GFD)评分、肠道菌群计数和营养状况。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两组各检测指标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缩短(P<0.05),术后第7天GFD评分降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计数减少,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加,血清生长激素(GH)、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补中州散联合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构成,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调补中州散 肠外营养 肠道菌群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董氏奇穴联合丁沉扶正汤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静 高晓杰 +3 位作者 富颖超 韩玫 邓力威 陈娟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环芳香烃受体(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通路探讨董氏奇穴联合丁沉扶正汤对胃癌... 目的:通过环芳香烃受体(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通路探讨董氏奇穴联合丁沉扶正汤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药联合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针药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沉扶正汤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D-乳酸(D-Lactic acid,D-LA)、炎性因子、肠道细菌以及肠黏膜组织AhR/IL-22/STAT3通路转录和翻译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且上述指标针药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梭菌、拟杆菌、柔嫩梭菌水平及血清中D-乳酸、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以上指标针药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药联合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AhR、IL-22和STAT3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针药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丁沉扶正汤可能通过促进AhR/IL-22/STAT3通路保护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缓解肠道菌群失衡,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董氏奇穴 丁沉扶正汤 肠道菌群 环芳香烃受体/白细胞介素2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