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on Growth and Intestinal Cell Proliferation of Grass Carps
1
作者 Jianzhou TANG Qin WU +2 位作者 Xiaojie LI Fufa QU Zhen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2期72-74,共3页
Taking grass carps with the initial weight of about 20g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basic feeds of grass carps were added with0.0%,0.1%,0.3%,0.6%,0.8%,and 1%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to prepare 6 types... Taking grass carps with the initial weight of about 20g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basic feeds of grass carps were added with0.0%,0.1%,0.3%,0.6%,0.8%,and 1%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to prepare 6 types of experimental feeds with equal nitrogen and energ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were surveyed on growth and intestinal cell proliferation of grass carps.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cages with 50 carps per cage,and each treatment was repeated 3 times for60 days.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growth of grass carp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of intestinal villus to crypt depth.When the addition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was0.6%,the weight increase rate,specific growth rate,fullness and intestinal villus height of grass carps were the highest,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 of appropriate amount of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grass carps through increasing the intestinal villus height,and the suitable addition dosage was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ustained release sodium butyrate grass carps Intestinal cell proliferation GROWTH
下载PDF
Detection of 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 (GCHV) from Vietnam and Comparison with GCHV Strain from China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奇亚 Ruan +6 位作者 Hongmei Li Zhenqiu Zhang Jing Gui Jianfa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3年第2期7-13,共7页
Grass car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mall-scale aquaculture in Vietnam. However, a severe disease, known in Vietnam as "Red Spot Disease", is caus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 in grass carp aquaculture. In... Grass car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mall-scale aquaculture in Vietnam. However, a severe disease, known in Vietnam as "Red Spot Disease", is caus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 in grass carp aquaculture. In this study, the tissue samples isolated from the grass carp with Red Spot Disease in Vietnam a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ied with the control GCHV isolated in China by experimental infection, culture cell infection, serological cross reactivity, and RT-PCR amplification. Infected grass carp exhibits hemorrhage symptoms about 5 days after experimental injection with GCHV-V (Vietnam) strain. The symptoms and lethality induced by the GCHV-V strain are identical to that induced by the Chinese GCHV-9014 strain. The Chinese GCHV-873 strain induces typical cytopathogenic effects in 4 cell lines, such as CIK, CAB, FHM and GCO, from the 6 fish cell lines examined. No cytopathogenic effects are observed in all the 6 examined cell lines, including CAB, FHM, CIK, EPC, CCO and GCO, infected by the GCHV-V strain and GCHV-9014 strain. Immunodiffusion assays demonstrate an obvious cross-reactivity among three GCHV strains. Precipitin lines are clearly observed not only between the anti-GCHV-873 serum and the two strains GCHV-873 and GCHV-9014, but also between the anti-GCHV-873 serum and the GCHV-V strain. GCHV can be detected by immunodiffusion assays after three generations of blind propagations in the cell lines inoculated by GCHV-V strain. This implicates that GCHV-V viruses have been replicated and amplified despite there being no cytopathogenic effects observed in these examined cell lines. Three genome segments of GCHV, including S8, S9 and S10, are amplified by three sets of PCR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gment sequences published recently. The Q8fp and Q8rp primer set specific for genome segment S8 amplifies a 955 bp fragment from the extracted sample of diseased fish with Red Spot Disease, and the fragment size is identical to that amplified by the same primer set from control GCHV-873 strain. Simultaneously, the Q9fp and Q9rp primer set specific for genome segment S9 generates a same 635 bp product, and the Q10fp and Q10rp primer set specific for genome segment S10 produces a same 697 bp fragment from both template samples of diseased fish with Red Spot Disease and control GCHV-873 strain. The RT-PCR amplif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ize comparison data indicate that the three GCHV-V genome segments extracted from the diseased grass carp with Red Spot Disease in Vietnam should be identical to that in control GCHV-873 strain from China. The data confirm that the causative agent of grass carp Red Spot Disease in Vietnam is a virus, and the virus is closely similar to GCHV strai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病毒 越南 中国 比较研究 RT-PCR 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培养 免疫检验
下载PDF
α-硫辛酸在微囊藻毒素-LR诱导草鱼卵巢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3
作者 王辉 何丽 +3 位作者 阮记明 梁惜梅 李福贵 隗黎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7-534,共8页
为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α-LA)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水生动物毒性效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草鱼卵巢(Grass carp ovary,GCO)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α-LA以及α-LA与MC-LR共同暴露对GCO... 为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α-LA)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水生动物毒性效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草鱼卵巢(Grass carp ovary,GCO)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α-LA以及α-LA与MC-LR共同暴露对GCO细胞活力的影响,随后根据测定的结果设置对照组(不添加MC-LR和α-LA)、125μmol·L^(-1)α-LA组、24μmol·L^(-1)MC-LR组及125μmol·L^(-1)α-LA+24μmol·L^(-1)MC-LR组,检测分析了α-LA在缓解MC-LR对GCO细胞活性、氧化应激以及炎症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诱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同时显著抑制谷胱甘肽(GSH)活性(P<0.05),当MC-LR处理组中加入125μmol·L^(-1)α-LA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LDH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GSH活性却显著上升(P<0.05)。对氧化相关基因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显著降低SOD1、CAT和GST基因的表达量(P<0.05),当125μmol·L^(-1)α-LA与24μmol·L^(-1)MC-LR共同作用于GCO细胞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联合暴露组的GS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但SOD1和CAT两个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此外,对炎症因子进行分析发现,MC-LR单独暴露组TNFα和IL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暴露组中的TNFα和IL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却显著低于MC-LR单独暴露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α-LA可缓解MC-LR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细胞活力,抑制GCO细胞炎症的发生,从而减弱MC-LR对GCO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卵巢细胞 Α-硫辛酸 微囊藻毒素-LR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斑马鱼TDP43负调控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4
作者 胡美玲 于婷婷 +5 位作者 卢君焱 花佳利 龚慧莹 杨珊珊 胡成钰 徐小文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TDP43是一种DNA/RNA结合蛋白,属于异质核糖核蛋白家族成员,在调控转录、mRNA稳定性及翻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报道表明哺乳类TDP43参与了炎症和免疫反应,然而TDP43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机制还不清楚。探索了斑马鱼TDP43在先天免... TDP43是一种DNA/RNA结合蛋白,属于异质核糖核蛋白家族成员,在调控转录、mRNA稳定性及翻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报道表明哺乳类TDP43参与了炎症和免疫反应,然而TDP43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机制还不清楚。探索了斑马鱼TDP43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首先通过同源比对及构建TDP43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了TDP43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特征,结果表明TDP43在哺乳类和鱼类中的相似度很高(60%以上)。SVCV病毒感染斑马鱼和CIK细胞后,检测TDP43在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发现,(脑、眼睛、肠、鳃、皮肤、心脏、肝脏和肾脏)和CIK细胞中均上调。体外构建TDP43真核表达载体或合成TDP43的小干扰RNA,在CIK细胞中过表达TDP43能够抑制了Ⅰ型干扰素表达,而敲降TDP43则上调了Ⅰ型干扰素的表达。此外,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DP4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说明TDP43可能是在细胞核中调控基因的转录而控制先天免疫反应。总之,我们研究了斑马鱼TDP43在响应病毒感染及在先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TDP43 干扰素 草鱼肾细胞 表达 调控
下载PDF
草鱼miR-218鉴定及其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黄鉴涛 胡海浩 +3 位作者 马嘉霖 战盈瑾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61,共10页
【目的】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218(cid-miR-218)家族成员,分析cid-miR-218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系(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表达特性,探索cid-miR-218-5p对LCDV-cn感染的调控... 【目的】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218(cid-miR-218)家族成员,分析cid-miR-218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系(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表达特性,探索cid-miR-218-5p对LCDV-cn感染的调控作用。【方法】从LCDV-cn感染的GCO细胞中,通过茎环RT-PCR获取cid-miR-218家族成员,并进行测序验证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定量PCR分析cid-miR-218家族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表达;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id-miR-218家族的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cid-miR-218-5p的靶基因;通过转染cid-miR-218-5p mimic和cid-miR-218-5p inhibitor上调和下调cid-miR-218-5p的表达,用定量PCR分析cid-miR-218-5p、靶基因il-10和LCDV-cn mcp基因的表达情况;应用GO和KEGG数据库,对cid-miR-218家族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鉴定到cid-miR-218-5p、cid-miR-218a、cid-miR-218b、cid-miR-218b-1和cid-miR-218b-2等5个cid-miR-218家族成员,其中cid-miR-218-5p的表达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差异表达最显著(P<0.05);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id-miR-218家族成员有较多共同的潜在靶基因,il-10是共有的靶基因。经验证,pmirGLO-il-10重组质粒与家族成员代表cid-miR-218-5p结合后,其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证明il-10是cid-miR-218-5p的靶基因。cid-miR-218-5p过表达后,il-10与LCDV-cn mcp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而抑制cid-miR-218-5p表达后,il-10与LCDV-cn mcp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预测表明cid-miR-218家族参与调控病毒感染致瘤相关信号通路。【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218家族中cid-miR-218-5p起重要调控作用;cid-miR-218-5p负调控其靶基因il-10的表达,并负调控LCDV-cn mcp基因的表达;cid-miR-218-5p和IL-10对鱼淋巴囊肿病诊断和防控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卵巢细胞系 cid-miR-218家族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靶基因 白介素10
下载PDF
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筛选
6
作者 张浩 龙鲜梅 +2 位作者 陈旺旺 胡广文 谭青松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2,共8页
原代培养的细胞离体时间短,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细胞相似,为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等提供了模型系统。探讨不同培养基对草鱼肌纤维的培养效果,筛选出适合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培养基,可为后期草鱼肌... 原代培养的细胞离体时间短,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细胞相似,为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等提供了模型系统。探讨不同培养基对草鱼肌纤维的培养效果,筛选出适合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培养基,可为后期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研究提供参考。分别选用DMEM、M199、L-15三种培养基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草鱼肌纤维,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草鱼肌纤维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细胞迁出时间和细胞达到首次传代时间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法计算不同培养基对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贴壁率的影响;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与DMEM和L-15相比,M199培养基培养的草鱼肌纤维从组织块中开始迁出时间短(P<0.05),细胞贴壁率高,2 h细胞贴壁率高达(44.60±11.46)%(P<0.05),而DMEM、L-15培养基培养的细胞2 h贴壁率分别为(33.25±8.35)%、(22.83±0.70)%(P<0.05);同时M199组的细胞增殖速度快,进入对数生长期仅需72 h,且传代培养72 h后的草鱼肌纤维平均扩增倍数最高(P<0.05);MTT法测细胞活力发现,M199培养基培养的草鱼肌纤维平均OD值为1.03±0.17显著高于DMEM和L-15组的OD值(分别为0.06±0.02和0.05±0.02)。综上M199培养基对于草鱼肌纤维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该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速率均明显高于DMEM和L-15培养基,且肌纤维贴壁和伸展状态更好。M199培养基可作为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肌纤维 培养基 组织块法 细胞培养 筛选
下载PDF
草鱼肾组织细胞系CIK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5
7
作者 左文功 钱华鑫 +2 位作者 许映芳 杜森英 杨先乐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11-17,共7页
作者于1982年1月开始进行草鱼肾组织单层细胞培养,至今已连续培养32个月,传至l20多代,建立了细胞系,定名为草鱼肾组织细胞系(CIK)。本文介绍了原代和传代培养、细胞形态、细胞生长速度和分裂指数、细胞的保存和对温度的适应性、细胞染... 作者于1982年1月开始进行草鱼肾组织单层细胞培养,至今已连续培养32个月,传至l20多代,建立了细胞系,定名为草鱼肾组织细胞系(CIK)。本文介绍了原代和传代培养、细胞形态、细胞生长速度和分裂指数、细胞的保存和对温度的适应性、细胞染色体分析以及细胞系对病毒敏感性的试验和研究结果。CIK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以20°—38℃生长较好,28℃左右生长稳定,pH为6.5时仍能保持致密单层,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众数为55。对草鱼出血病左右病毒FRV具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肾组织细胞系 CIK 生物学特性 细胞培养 出血病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湖州分离株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1
8
作者 郝贵杰 沈锦玉 +3 位作者 潘晓艺 徐洋 姚嘉赟 尹文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2008年6月从湖州某患病草鱼池塘采集草鱼出血病疑似病样,将除菌过滤后的患病鱼肝、脾、肾组织滤液,注射健康的8~10 cm的草鱼鱼种。5d后草鱼开始发病,且症状与原发病症状一样,死亡率为57%,对照组未有死亡。将无菌处理的病样滤液接种草鱼... 2008年6月从湖州某患病草鱼池塘采集草鱼出血病疑似病样,将除菌过滤后的患病鱼肝、脾、肾组织滤液,注射健康的8~10 cm的草鱼鱼种。5d后草鱼开始发病,且症状与原发病症状一样,死亡率为57%,对照组未有死亡。将无菌处理的病样滤液接种草鱼肾细胞(CIK),连续接5代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与草鱼呼肠孤病毒参考株所产生的CPE一致。该株病毒的TCID50为10-8/0.1ml。内脏组织经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组织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大小均一,近似球形,直径约70~75 nm。理化鉴定表明,氯仿、乙醚处理组病毒的感染力和对照组相比并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该株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有一定的抗性。经草鱼呼肠孤病毒特异性的RT-PCR检测,获得阳性的目的片段,测序的结果与草鱼呼肠孤病毒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上述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将其命名为HZ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草鱼呼肠孤病毒 草鱼肾细胞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 被引量:10
9
作者 吉红 曹艳姿 +5 位作者 林亚秋 刘品 卢荣华 苏尚顺 杨公社 奥宏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6-1230,共5页
关键词 草鱼 前体脂肪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陈皮对草鱼细胞免疫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丁光 陈振昆 +2 位作者 李文贵 杨贵树 许春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7-730,742,共5页
在草鱼基础饵料中添加0 1%,0 2%,0 3%和0 4%陈皮,45d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BT(硝基蓝四氮唑)阳性细胞数平均分别为27 11,33 38,28 61,28 18和18 82,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1),白细胞吞噬百分数平均分别为57 59,63 04... 在草鱼基础饵料中添加0 1%,0 2%,0 3%和0 4%陈皮,45d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BT(硝基蓝四氮唑)阳性细胞数平均分别为27 11,33 38,28 61,28 18和18 82,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1),白细胞吞噬百分数平均分别为57 59,63 04,65 53,71 30和52 31,0 2%组、0 3%组、0 4%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1),0 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 05),ANAE阳性细胞数平均分别为20 26,33 15,35 68,37 88和17 38,0 2%组、0 3%组、0 4%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1),0 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 05),表明陈皮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非常明显提高草鱼的免疫功能,添加量以0 2%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草鱼 细胞免疫
下载PDF
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草鱼细胞和病毒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雪平 杨广智 +2 位作者 罗毅志 陈因良 陈志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细胞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对草鱼胚胎细胞 CP-80 进行大规模培养,同时增殖草鱼出血病病毒。细胞经培养6天后,细胞量可达到8.4×10~6cells/ml,较始接量(2×10~5cells/ml)提高了41倍。接入草鱼出血病病毒后,经5天培养... 应用细胞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对草鱼胚胎细胞 CP-80 进行大规模培养,同时增殖草鱼出血病病毒。细胞经培养6天后,细胞量可达到8.4×10~6cells/ml,较始接量(2×10~5cells/ml)提高了41倍。接入草鱼出血病病毒后,经5天培养增殖,毒力达到8.0LgTCID_(50)/0.1ml,较始接毒力(3.75LgTCID_(50)/0.1ml)增加了4.25个对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细胞 悬浮培养 病毒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 被引量:28
12
作者 许淑英 李焕林 +1 位作者 邓国成 姜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本文报道经筛选的GCHV-841毒株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PSF)中进行适应性培养,弱毒驯化,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安全性观察,不同稀释度和剂量的免疫保护率测定及保存试验。GCHV-841毒株在PSF细胞中继代驯... 本文报道经筛选的GCHV-841毒株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PSF)中进行适应性培养,弱毒驯化,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安全性观察,不同稀释度和剂量的免疫保护率测定及保存试验。GCHV-841毒株在PSF细胞中继代驯化至53代达到减毒目的。筛选得53~59代作毒种制备的细胞弱毒疫苗使用安全。用稀释10~104倍的疫苗,0.1~0.3毫升/尾剂量注射草鱼,其免疫保护率均在85%以上。生产上使用疫苗的适宜浓度和剂量是稀释102倍和0.2毫升/尾。冻干疫苗宜保存于4℃以下。较合适的保存期是6个月(4℃)和18个月(-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出血病 细胞培养 弱毒疫苗
下载PDF
从草鱼细胞分离到一种抗出血病病毒蛋白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1 位作者 李亚南 毛树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2-360,共9页
从人工诱变筛选的草鱼抗出血病病毒AHZC88细胞中检测到一种高效的抗病毒因子,经(NH_4)_2SO_4沉淀,PAGE洗脱和HPLC分离,得到纯化的抗病毒蛋白。该蛋白在出血病病毒的敏感细胞株ZC7901和CP80上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平均滴度Log_4CPEI_(... 从人工诱变筛选的草鱼抗出血病病毒AHZC88细胞中检测到一种高效的抗病毒因子,经(NH_4)_2SO_4沉淀,PAGE洗脱和HPLC分离,得到纯化的抗病毒蛋白。该蛋白在出血病病毒的敏感细胞株ZC7901和CP80上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平均滴度Log_4CPEI_(50)/0.1 ml在7.10±0.10(±S)以上。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该因子100000g离心不沉降,抗酸,不耐热,等电点为5.2。转译后分子量为29kD,经糖基化修饰成为38kD和36kD两种糖肽,未检出明显的磷酸化修饰,其沆病毒作用依赖于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存在一定的细胞或病毒特异性。该因子在鱼体中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能降低发病率,延缓发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抗病毒蛋白 细胞
下载PDF
用电融合结合继代移核方法构建草鱼抗病体细胞工程鱼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余来宁 左文功 +1 位作者 方耀林 郑卫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4-318,共5页
选择对草鱼出血病病毒(FRV)不敏感的草鱼肝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建立了草鱼肝细胞株,命名为GLA.对GLA进行攻毒,发现其对FRV有抗性。采用电融合结合继代移核的方法,将GLA细胞(核),移植于草鱼未受精卵内,获得开口... 选择对草鱼出血病病毒(FRV)不敏感的草鱼肝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建立了草鱼肝细胞株,命名为GLA.对GLA进行攻毒,发现其对FRV有抗性。采用电融合结合继代移核的方法,将GLA细胞(核),移植于草鱼未受精卵内,获得开口前的幼鱼8尾和存活仔鱼1尾,说明此方法能提高细胞的发育能力。通过比较体细胞工程鱼与供体、受体亲本草鱼的形态特征,发现体细胞工程鱼可数性状与供体草鱼的基本一致,初步推断体细胞工程鱼的遗传信息,是由供体细胞核提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抗病性 电融合 继代移核 细胞工程鱼
下载PDF
全血体系下草鱼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其调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静 乔彦涛 +3 位作者 张小萍 耿放 叶淑君 刘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3-57,共5页
采用经典的红细胞C3b受体(erythrocyte C3b receptors,E-C3b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es,E-IC)花环实验,检测草鱼红细胞在全血体系与洗涤红细胞体系下的E-C3bR与E-IC粘附率,同时检测未灭活血清与灭活血清(58℃处... 采用经典的红细胞C3b受体(erythrocyte C3b receptors,E-C3b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es,E-IC)花环实验,检测草鱼红细胞在全血体系与洗涤红细胞体系下的E-C3bR与E-IC粘附率,同时检测未灭活血清与灭活血清(58℃处理30min)对洗涤草鱼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全血体系下草鱼红细胞E-C3bR粘附率与E-IC粘附率均显著高于洗涤红细胞体系条件下的相应值(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灭活血清组处理的洗涤草鱼红细胞E-C3bR粘附率与E-IC粘附率显著高于未灭活血清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未灭活血清组处理的洗涤草鱼红细胞E-C3bR粘附率与E-IC粘附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提示,草鱼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受全血反应体系中相关因子的调控,其血清中存在热不稳定的抑制因子和热稳定的促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红细胞 全血 免疫粘附 血清
原文传递
鲤鱼金属硫蛋白基因启动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辉 刘冬梅 +7 位作者 剧冬红 贾雅莉 沈孝宙 沈俊宝 孙效文 阎学春 梁利群 王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以氯霉素乙酰化酶作为报讯基因,利用草鱼肾培养细胞瞬时表达系统,对已克隆的鲤鱼金属硫蛋白(MT)基因5’调节区16kb的序列进行了功能分析。从顺式效应和反式效应研究证明:所克隆的鲤鱼MT基因5’调节区具有典型MT启动子... 以氯霉素乙酰化酶作为报讯基因,利用草鱼肾培养细胞瞬时表达系统,对已克隆的鲤鱼金属硫蛋白(MT)基因5’调节区16kb的序列进行了功能分析。从顺式效应和反式效应研究证明:所克隆的鲤鱼MT基因5’调节区具有典型MT启动子的特性。实验发现哺乳动物病毒SV40增强子可以加强鱼类MT启动子的活性,提示在系统进化上鱼类基因不但存在增强子元件,并具有与哺乳动物增强子相似的作用方式,而且作用于增强子的反式效应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金属硫蛋白基因 启动子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究——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及其有效免疫剂量的比较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杨先乐 夏春 左文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析,FR—854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可达88.9±12.0(6)%,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60.5±58.9(6);而FR-838-W疫苗分别只有71.3±14.2(6)%、88.3±26.2(6);二者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注射免疫三寸左右的草鱼种,FR—854的免疫剂量在3—5×10^(4.5)TCID_(50)/尾左右,FR—836—w在3—5×10^(7.5)TCID_(50)/尾左右,其免疫保护力可达80%左右,同时我们测得ER—854的半数免疫量为10^(5.1)TCID_(5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出血病 疫苗株 免疫剂量
下载PDF
微载体规模化培养草鱼细胞与病毒的工艺及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秋凤 曾令兵 +4 位作者 周勇 马杰 范玉顶 张辉 李瑞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5,共7页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对CIK细胞在Cephodex微载体上的贴附效率有影响。贴附期以转速35 r/min、每静置45 min搅拌2 min的间歇搅拌方式最佳,8 h后细胞贴附率可达90%以上;细胞贴附期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为5%。当Cephodex微载体用量10 mg/mL、细胞初始接种密度2.5×105cells/mL、连续搅拌速度40 r/min时可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大规模培养CIK细胞,接种感染复数为0.1的GCRV病毒3 d后,培养细胞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lgTCID50/mL)为8.5。本项研究为草鱼出血病疫苗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微载体 大规模培养 工艺与优化
下载PDF
鱼用嗜水气单胞菌口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丁诗华 王一丁 +3 位作者 彭远义 孙翰昌 邓丽蓉 李英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8-891,917,共5页
目的:制备含嗜水气单胞菌被膜或全菌的PLG疫苗微粒,以草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疫苗微粒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PLG疫苗微粒,草鱼口服免疫在4周内进行3次(每次10 mg微粒),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肠粘液的抗体变化,保护效应用... 目的:制备含嗜水气单胞菌被膜或全菌的PLG疫苗微粒,以草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疫苗微粒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PLG疫苗微粒,草鱼口服免疫在4周内进行3次(每次10 mg微粒),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肠粘液的抗体变化,保护效应用细菌攻击实验检测。结果:获得被膜和全菌的PLG疫苗微粒,蛋白含量分别为2.31%,6.12%,2种疫苗微粒均可诱导血清及肠粘液抗体应答。腹腔接种20 LD50嗜水气单胞菌后,被膜、全菌疫苗微粒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6.7%和36.7%,相对存活率分别为42.9%和32.1%,接受空微粒的草鱼仅有6.7%的存活率。结论:被膜、全菌疫苗微粒对草鱼均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嗜水气单胞菌 被膜 口服疫苗微粒 抗体应答
下载PDF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特性和对鲤春病毒的敏感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津津 刘莹 +7 位作者 于力 贾鹏 陈兵 史秀杰 郑晓聪 兰文升 何俊强 刘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1,共6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草鱼出血病研究时建立的一株细胞系,迄今已传至300多代,在中国鱼类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草鱼出血病研究时建立的一株细胞系,迄今已传至300多代,在中国鱼类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测定、细胞核型分析、细胞凋亡检测、电镜观察等方法,对GCO的生长特性及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在该细胞中的增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CO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M199和MEM等细胞培养液中均能较好地生长,培养液中最适的胎牛血清浓度为10%。测定了GCO细胞系对SVCV病毒的敏感性,发现与鲤(Cyprinus carpio)上皮瘤细胞系(EPC)、肥头鲤(Pimephales promelas)细胞系(FHM)、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胚胎细胞系(CHSE-214)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和各检测实验室常用的鱼类细胞系相比,GCO细胞系对SVCV表现出非常高的敏感性。生长曲线、电镜观察和凋亡实验显示,SVCV能引起GCO细胞系出现明显而稳定的细胞病变,引起GCO细胞系出现凋亡,并在细胞质中大量增殖。结果表明,GCO细胞系适用于SVCV病毒的分离、检测以及病毒致病性的有关研究。GCO细胞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这一特点将使它可以广泛地用于多种水生动物病毒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性腺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易感性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