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molysis attributed to high dose vitamin C:Two case reports
1
作者 Shi-Wan Wang Xiao-Wei Zhang +6 位作者 Jin-Xiu Qu Yi-Zhong Rao Shuai Lu Bing Wang Jia He Yuan Zhao Ben-Qiang R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7期3168-3176,共9页
BACKGROUND High-dose vitamin C treatment(HVCT)can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antitumor therapy,which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safest alternative treatments.However,the se... BACKGROUND High-dose vitamin C treatment(HVCT)can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antitumor therapy,which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safest alternative treatments.However,the severity of its adverse effects may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effect is hemolysis,which may result in acute kidney injury or death.Although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deficienc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cause,the probability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re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leading to a lack of effective an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methods.CASE SUMMARY Two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developed hemolytic anemia after using 1 g/kg HVCT.In contrast to previous cases,the lowest hemoglobin level in the two cases was<50 g/L,which was low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This may be because Case 1 had chronic hepatitis B for many years,which caused abnormal liver reserve function,and Case 2 had grade II bone marrow suppression.Both patients improved and were discharged after blood replacement therapy.Our cases had the most severe degree of hemolysis but the best prognosis,suggesting that our treatment may be helpful for rescue of drug-induced hemolysis.This is the firs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hemolysis caused by HVCT,and we found that all patients with G6PD deficiency developed hemolysis after HVCT.CONCLUSION G6PD deficienc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contraindication to HVCT,and it is not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bone marrow suppression,moderate-tosevere anemia,hematopoietic abnormalities,or abnormal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Early blood purification and steroid therapy may avoid acute kidney injury or death caused by HVCT-related hemolytic an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ysis Vitamin C Adverse effects Acute kidney injury CANCER Case report
下载PDF
Effect of Artemisia annua (Asteraceae) Extracts on Hemolysis in Individuals with G6PD-Deficiency
2
作者 Jescica Bonarck Sohou Casimir Jiras Kpego Ligan +3 位作者 Salomon Ezechiel Mahougnon Fiogbe Thierry Comlan Marc Medehouenou Fifame Esperance Elvire Kougnimon Casimir Dewanou Akpov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3期303-315,共13页
Individuals with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 deficiency are susceptible to hemolytic anemia when exposed to pro-oxidant substan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hemolytic impact of Artemisia annua (A. annu... Individuals with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 deficiency are susceptible to hemolytic anemia when exposed to pro-oxidant substan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hemolytic impact of Artemisia annua (A. annua) extracts in G6PD-deficient subjects through a mixed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 the in vitro phase, red blood cells from G6PD-deficient individuals and rats induced with 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 were exposed to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A. annua infusion, with distilled water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s respectively. The in vivo study involved G6PD-deficient Wistar rat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eceiving A. annua infusion, quinine (positive control), and distilled water (negative control) via gavag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biochemical and hematological analyses. Notably, at a 40% concentration of A. annua infu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hemolysis rate of G6PD-deficient red blood cells compared to controls (p A. annua exhibited elevate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129.25 ± 4.55 U/L vs. 80.09 ± 4.03 U/L;p A. annua infusion tested positive for saponins. 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risk of hemolysis in G6PD-deficient individuals upon ingesting A. ann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annua INFUSION SAPONINS G6PD Deficiency hemolysis
下载PDF
主动脉穿刺型轴流血泵折边结构叶轮的数值模拟及溶血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荆腾 潘爱娣 +1 位作者 顾发东 王秀礼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为解决血泵因叶顶间隙泄漏而造成溶血和血栓等问题,引入了一种折边不等间距叶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进行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并与非折边不等间距叶轮及折边等间距叶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内流... 为解决血泵因叶顶间隙泄漏而造成溶血和血栓等问题,引入了一种折边不等间距叶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进行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并与非折边不等间距叶轮及折边等间距叶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内流场动力学特性和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折边叶片结构血泵避免了叶顶间隙泄漏流的产生,同时折边不等间距叶轮减少了叶轮入口和出口处的回流和涡流,流道内整体切应力低于其他2种叶轮;3种叶轮的溶血指数HI均满足血泵的溶血设计指标,其中,折边不等间距叶轮血泵壁面切应力在0~150 Pa的占比达96.84%,曝光时间相对集中且满足人工血泵设计要求,溶血指数较非折边不等间距叶轮血泵下降了3.50%,较折边等间距叶轮血泵下降了12.50%,溶血性能最优.提出的折边不等间距叶轮血泵可有效降低红细胞破损概率,减少溶血和血栓的发生,可为轴流血泵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血泵 折边叶轮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溶血
下载PDF
冷喷涂制备多孔Ta涂层及生物相容性
4
作者 贾利 崔烺 +4 位作者 刘光 王晓霞 郝建洁 魏连坤 沈志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190,共7页
目的提高生物医用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内部多孔且表面粗糙的钽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弹性模量、表面粗糙度、孔隙率、相组成等进行表征;通过溶血率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和细胞... 目的提高生物医用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内部多孔且表面粗糙的钽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弹性模量、表面粗糙度、孔隙率、相组成等进行表征;通过溶血率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等评价其血液相容性。结果涂层表面粗糙度为24.9μm,孔隙率为12.6%,弹性模量为147 GPa。喷涂后涂层相组成为T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为24 MPa。TC4钛合金基体和钽涂层2种材料均具有优异的红细胞相容性且2种材料表面的动态凝血程度相似,表明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钽涂层后,钽涂层不会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钽涂层具有更好的防止血小板黏附与变形的性能。在细胞增殖实验中,细胞在钽涂层表面的增殖能力略高于TC4钛合金。结论多孔钽涂层的弹性模量相对钽块降低了22%。其生物活性高于TC4钛合金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多孔钽涂层 溶血率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期间溶血相关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寒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体外循环期间因机械破坏、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并释放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入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增加与患者不良临床结局有关,因此溶血的早期预警与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此文对体外循环期间溶血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溶血的原... 体外循环期间因机械破坏、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并释放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入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增加与患者不良临床结局有关,因此溶血的早期预警与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此文对体外循环期间溶血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溶血的原因、机制、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溶血 游离血红蛋白
下载PDF
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首发表现的青少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6
作者 熊婷 陈峰 +3 位作者 叶瑶 钟龙青 徐忠金 吴崇军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表现不典型、缺乏明确的家族遗传史HS患者的认识。方法 回顾一例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首发表现的青少年H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男,13岁3月,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首发表现,早期诊断不明确,后经基因检测...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表现不典型、缺乏明确的家族遗传史HS患者的认识。方法 回顾一例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首发表现的青少年H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男,13岁3月,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首发表现,早期诊断不明确,后经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型。结论 部分HS表现不典型、缺乏明确的家族遗传史,在诊断不确定或疑似HS的情况下,需进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溶血 首发表现 青少年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7
作者 崔亚利 杨延敏 +1 位作者 陈永传 赵雪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生化检验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部静脉血10 mL作为检测标本,将每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对肝肾功能、血脂和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生化检验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部静脉血10 mL作为检测标本,将每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样本经溶血处理后行临床生化检验,对照组血液样本未经溶血处理,直接行临床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心肌标志物、肾功能及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蛋白(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反应会影响肝肾功能、血脂、心肌标志物等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误差,临床诊疗工作中对此需充分重视,并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功能 生化检验 血脂 标本 溶血 应对措施 心肌标志物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张彦 宋波 +1 位作者 卢雨松 孙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参照组...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参照组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DVT复发率及平均严重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上20 cm、膝下15 cm患侧与健侧周径差值小于治疗前,试验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utar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七叶皂苷钠应用于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可以降低炎性介质水平,缓解下肢水肿,降低血栓严重程度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术
下载PDF
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阳雪新 袁咏梅 +5 位作者 吴兆勇 苑召虎 刘珍 童欣欣 陈小卫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紧急特殊情况下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收集2013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急特殊情况下的2... 目的研究分析紧急特殊情况下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收集2013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急特殊情况下的24人次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为ABO次侧不相合组;收集同期ABO同型血小板输注610人次,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从中筛选出拥有相似特征的24人次ABO同型血小板输注,为ABO同型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输注疗效,患者住院天数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差异,分析ABO次侧不相合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②体外模拟受血者输注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盐水介质法检测输注后的红细胞凝集强度。结果①回顾分析中ABO次侧不相合组的血小板差值(ΔPLT)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分别为(18.0±20.2)×10^(9)/L,(55.4±54.5)%;ABO同型组则分别为(20.6±15.4)×10^(9)/L,(61.9±48.9)%,以上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51,0.46,P均>0.05。②ABO次侧不相合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IgG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CD4计数,CD8计数及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0.4±17.8)d,(33.0±16.3)U/L,(104.9±64.7)μmol/L,(9.1±2.6)g/L,(1.24±0.83)g/L,(299.3±341.5)cells/μL,(475.7±283.9)cells/μL,(142.8±218.6)cells/μL;ABO同型组患者则分别为(29.5±17.5)d,(31.1±40.5)U/L,(95.6±55.6)μmol/L,(11.8±3.0)g/L,(0.96±0.42)g/L,(397.3±250.9)cells/μL,(622.7±406.6)cells/μL,(190.7±216.6)cells/μL,以上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15,0.01,0.39,1.90,1.03,0.72,0.65,0.21,P均>0.05。③回顾性研究中有24人次的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未观察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④模拟1治疗量的A型血小板输给B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模拟1治疗量的B型血小板输给A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模拟1治疗量的O型血小板输给A型(或B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结论①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与ABO同型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相当。②紧急特殊情况下输注不多于1治疗量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未发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ABO血型 ABO次侧不相合 输血 溶血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U-Net的变色油墨血浆判别模型
10
作者 张瀚文 曹维娟 +5 位作者 罗刚银 江浩 邱香 许杰 史蓉蓉 郑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9-1189,共11页
目的:为了解决因主观判别尺度不一和计算响应过长,在血浆制备过程中易出现疑似溶血血浆误判输出和疑似非溶血血浆医学报废的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或产生浪费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变色油墨理念的限界法。利... 目的:为了解决因主观判别尺度不一和计算响应过长,在血浆制备过程中易出现疑似溶血血浆误判输出和疑似非溶血血浆医学报废的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或产生浪费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变色油墨理念的限界法。利用改进型U-Net网络进行图像分割,引入改进型注意力机制、批量归一化和填充模块来解决空间映射关系中存在的估计均值偏移、计算效率低和感受野视场不足的问题,并利用自采样本数据集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对比。结果:采用变色油墨限界法进行分类判别,在确保血浆样本识别精度为前提的同时,提升了血浆判别的计算效率、降低了判别时间,实验结果评价准确率为99.52%。结论:本研究模型的血浆判别精度优于其他判别模型,有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疑似溶血与疑似非溶血 U-Net 变色油墨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标本溶血对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
11
作者 秦倩倩 葛红卫 +3 位作者 张婧 赵子复 冷婵 王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7-424,共8页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血站实验室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针对实验室试验项目及检测系统特异的可接受的溶血程度,为制定溶血标本接受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HBsAg、HIV Ag/Ab、抗-HCV、抗-TP 4项ELISA试验,分别制备不同溶血梯度的阴性...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血站实验室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针对实验室试验项目及检测系统特异的可接受的溶血程度,为制定溶血标本接受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HBsAg、HIV Ag/Ab、抗-HCV、抗-TP 4项ELISA试验,分别制备不同溶血梯度的阴性标本和弱阳性标本(S/CO≈2),使用几种常用的国产试剂对上述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程度溶血对各项目阴性和弱阳性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1)标本溶血对HBsAg、抗-HCV、抗-TP ELISA试验阴性和弱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反应性/非反应性)无影响;2)标本溶血对HIV Ag/Ab ELISA试验阴性和弱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反应性/非反应性)存在影响,建议将Hb 2 g/L作为HIV Ag/Ab ELISA试验可接受的溶血程度。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实验室相应试验项目和检测系统的溶血标本接受标准。溶血对血站实验室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与试剂、设备、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实验室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验证,科学合理地确定溶血标本接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血站实验室 ELISA
原文传递
抗高频抗原Fya并抗-Jkb等多抗体患者的配合性输血及溶血诊疗
12
作者 张若琛 徐晟浩 +4 位作者 叶璐夷 王玲 周皓君 向东 吴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2-1858,共7页
目的: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和临床指标数据进行溶血性输血反应调查分析,为含抗高频抗原抗体在内等多抗体联合的患者的配合性输血及溶血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进口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及其配套凝胶卡和手工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抗... 目的: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和临床指标数据进行溶血性输血反应调查分析,为含抗高频抗原抗体在内等多抗体联合的患者的配合性输血及溶血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进口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及其配套凝胶卡和手工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抗人球蛋白和抗体筛选试验。从临床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采集患者输血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心脏功能等临床指标数据,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型血清学表型为A/CcDEe型。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特异性鉴定分别为抗-Fya抗体及抗-Fya并抗-Jkb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抗体分型先后为抗-C3及抗-IgG并抗-C3。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均无凝集、无溶血。使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交叉配血时,首次输Fya-红细胞为无凝集、无溶血,再次输Fya-红细胞则主、次侧均2+。首次输血过程顺利,无不适反应。再次输血出现酱油色尿和发热反应,C-反应蛋白由3.06 mg/L升至29.97 mg/L,总胆红素由21.4μmol/L升至276.3μmol/L,直接胆红素由8.4μmol/L升至135.6μmol/L,乳酸脱氢酶由166 U/L升至1453 U/L,尿游离血红蛋白4+,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及循环凝血功能指标亦有不同程度升高,并在一周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Kidd血型抗原Jkb不相容性输血会导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但紧急情况下,实施ABO/RhD同型的配合性输血可以保障临床急救型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Y血型 抗-Fya抗体 KIDD血型 抗-Jkb抗体 溶血诊疗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and Probiotic Potentials of Lactobacillus pentosus SF-1
13
作者 JIAO Lin LIANG Shufei +4 位作者 CHU Ruixia WANG Wentao MAI Kangsen LIU Ming WAN M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09-517,共9页
In recent years probiotic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substitution of antibiotics to control pathogens and trea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quaculture.In the present study a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pentosus,name... In recent years probiotic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substitution of antibiotics to control pathogens and trea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quaculture.In the present study a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pentosus,named as L.pentosus SF-1,was isolated from waters in aquaculture.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this strain was conducted by 16S rRNA sequence,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rain were assessed.Furthermore,the virulence,antibiotic sensitivity,cel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acid/base-resistance of L.pentosus SF-1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probiotic potentials of this strain.Specifically,L.pentosus SF-1 is sensitive to most common antibiotics,and no hemolysin was generated from it,indicating the safety of this strain to hosts.In addition,L.pentosus SF-1 was able to tolerate the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at pH 3 for 4 h and the artificial intestinal fluid at pH 6.8 or 8.0 for 6 h.Moreover,the analysis of self-aggregation and the adhesion of L.pentosus SF-1 to organic solvents suggested a high potential of L.pentosus SF-1 to inhabit the hosts,which was confirmed by testing the colonization of L.pentosus SF-1 in germ-free zebrafish.Interestingly,L.pentosus SF-1 displayed a high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several bacterial pathogens.Consistently,the incubation of L.pentosus SF-1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microbial components in zebrafish,contribu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fish from E.tarda infection in vivo.Taken together,the probiotic strain L.pentosus SF-1 could be applied as anti-infection reagent in aqua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pentosus PROBIOTICS ANTIBIOTICS hemolysis cel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bactericidal activity INFECTION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14
作者 张前 陈亮 杨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及血清总胆红素(TBi 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确诊为标准,将所有患儿分...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及血清总胆红素(TBi 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确诊为标准,将所有患儿分为非新生儿溶血病组(40例)和新生儿溶血病组(100例)。检测两组患儿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 L。分析溶血三项的检测结果,对比溶血三项检查与临床确诊新生儿溶血病的结果,将新生儿溶血病组和非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以及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价值。结果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中确诊患儿100例,非疾病患儿40例,溶血三项检测结果诊断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02例,阳性检出率为72.86%,非新生儿溶血病患儿38例(27.14%),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网织红细胞(6.99±1.40)%、TBi L(237.21±77.11)μmol/L均比非新生儿溶血病组高(3.47±0.95)%、(170.05±48.65)μmol/L(均P<0.05);溶血三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为89.00%(89/100),特异度为67.50%(27/4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5%(89/102)、71.05%(27/38);以5.11%、198.75μmol/L为网织红细胞、TBi L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最佳截断值,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70%、87.56%,均比单项检测的数值高。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网织红细胞、TBi L均比非新生儿溶血病组高,且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 L联合检测应用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总胆红素 溶血三项 新生儿溶血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蜂毒PLA2原核表达及溶血作用研究
15
作者 刘苗苗 王兆宇 +2 位作者 陈龙龙 吕建华 赵慧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蜂毒(Bee_Venom,BV)是天然的动物药,药理效应广泛,成分较为复杂。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的重要活性成分和主要过敏原,可与蜂毒肽发挥协同作用,诱发溶血。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出蜂毒磷脂酶A2(BvPLA2... [目的]蜂毒(Bee_Venom,BV)是天然的动物药,药理效应广泛,成分较为复杂。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的重要活性成分和主要过敏原,可与蜂毒肽发挥协同作用,诱发溶血。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出蜂毒磷脂酶A2(BvPLA2)蛋白,并通过溶血试验对比蜂毒(bee venom,BV)、蜂毒肽(melittin)以及BvP⁃LA2的溶血效果。[方法]将已构建好的pET28a-BvPLA2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并通过IPTG低温诱导蛋白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纯化获得重组BvPLA2蛋白。采集小鼠眼球全血与生理盐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2%的红细胞混悬液,加入不同浓度的BvPLA2蛋白液、蜂毒液及蜂毒肽,通过酶标仪测定溶血率。[结果]经IPTG诱导后的表达产物在约15 kDa的分子量处呈现清晰的条带,与理论推算值一致。超声破碎后在上清及沉淀中均表达出特异性条带,且上清中的表达量与沉淀表达量基本一致。不同浓度的BvPLA2蛋白液均具有溶血效果,溶血率均超过5%,且低浓度BvPLA2溶血率较高。经对比得出,BvPLA2溶血率显著低于蜂毒和蜂毒肽(P<0.05)。[结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并纯化出可溶性目标蛋白BvPLA2,且BvPLA2具有一定的溶血效果,但溶血效果显著低于蜂毒和蜂毒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磷脂酶A2 原核表达 溶血性
下载PDF
血常规、肝功能指标联合溶血三项试验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谢铭江 俞育昌 吴建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索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在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ABO-HDN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4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满足ABO-HDN诊断标... 目的探索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在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ABO-HDN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4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满足ABO-HDN诊断标准的50例患儿设为溶血组,选取同期匹配的201例非ABO-HDN患儿为非溶血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肝功能、血常规相关指标,绘制有统计学差异指标的AUC曲线,筛选效能较好的指标,比较指标与溶血三项实验的诊断效能,并分析联合溶血三项实验的检验效能。结果溶血组患儿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非溶血组(P<0.05);绘制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的ROC曲线发现仅血红蛋白计数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95%CI为0.627~0.784,血红蛋白阳性结果截断值为163.5 g/L;血红蛋白计数单独及联合Coombs'试验的Youden's指数分别为39%,84%。结论血红蛋白计数低于163.5 g/L对ABO-HDN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血红蛋白并联Coombs'试验可降低ABO-HDN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病 溶血三项 血红蛋白计数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血液时变剪切力模拟装置的研究
17
作者 符珉瑞 高斌 +1 位作者 常宇 刘有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464-470,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Couette型血液时变剪切力模拟装置,为研究流动诱导的血液损伤提供实验平台。方法血液剪切装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驱动控制模块、剪切流产生模块和暴露时间控制模块。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剪切流产生模块,其原型为轴... 目的开发一种Couette型血液时变剪切力模拟装置,为研究流动诱导的血液损伤提供实验平台。方法血液剪切装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驱动控制模块、剪切流产生模块和暴露时间控制模块。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剪切流产生模块,其原型为轴流式血泵,经过重新设计后改为轴流式Couette装置(溶血泵)。溶血泵转子和外壳间存在间隙,用以产生流动诱导的剪切力。溶血泵整体采用医用钛合金制作,前后导叶内使用红宝石滑动轴承。通过注射泵的流量控制暴露时间,采用伺服电机结合同步带传动结构驱动溶血泵转子旋转。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溶血泵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对血液剪切装置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进行实验验证,并做溶血实验。结果CFD结果表明,在微小间隙内可以产生一个均匀的高剪切力区域,而其他地方的剪切力较低。由于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装置最高可以产生300 Pa、25 Hz的时变剪切力。设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时,实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小于10%。通过调整溶血泵转速和血流速度,在暴露时间(1 s和2 s)和剪切力(50、100、150、200、250 Pa)的矩阵下,采用来自不同个体的血液对剪切诱导产生的溶血进行量化,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结论血液时变剪切力模拟装置能够满足相关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由于血液自身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血液剪切装置 剪切力 暴露时间 溶血
下载PDF
如何快速高效分离李斯特菌属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炎娜 李丹 +3 位作者 张云鲜 王丹 王海芸 崔永静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为了有效区分鉴别李斯特菌属,选择几种李斯特菌属的标准菌株,包括英诺克李斯特氏菌、斯氏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溶血现象进行分析,区分不同... 为了有效区分鉴别李斯特菌属,选择几种李斯特菌属的标准菌株,包括英诺克李斯特氏菌、斯氏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溶血现象进行分析,区分不同菌株的特性,从而有效、快速地鉴别目标菌。染色镜检、动力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不能有效地区分李斯特菌属,生化鉴定及溶血试验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标准菌株之间的对比试验可有效鉴别目标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溶血 鉴别 VITEK 2 Compact
下载PDF
青蛙皮肤活性肽QUB2984的重组表达及体外活性评价
19
作者 唐子琰 顾顺强 +6 位作者 陈小玲 王蕾 马成帮 周玫 陈天豹 杜丽娜 金义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75-2681,共7页
背景:青蛙活性肽有丰富活性,如抗菌、抗肿瘤,有望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目的:从红眼树蛙皮肤分泌物中发现活性肽QUB2984,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模拟其结构和性质,合成、纯化、鉴定该肽并考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电刺激得到红眼树蛙皮... 背景:青蛙活性肽有丰富活性,如抗菌、抗肿瘤,有望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目的:从红眼树蛙皮肤分泌物中发现活性肽QUB2984,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模拟其结构和性质,合成、纯化、鉴定该肽并考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电刺激得到红眼树蛙皮肤分泌物,分离出mRNA构建cDNA文库,测序得到肽序列。用生物大分子序列搜索工具进行肽序列比对,蛋白质结构模型和功能预测工具开展蛋白二级结构模拟。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反向高效液相进行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验证。所获得的纯肽用于生物活性评价,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评价其抗菌作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毒作用,溶血实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与结论:①所得活性肽QUB2984的结构预测为α-螺旋,有完整的疏水面,对生物膜有一定破坏能力,其序列上第3个氨基酸位置由W组成,并具有G-X-G结构;②活性肽QUB2984对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μmol/L,对革兰阴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μmol/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μmol/L;③活性肽QUB2984在10^(-5)mol/L浓度下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838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64μmol/L浓度下对马红细胞的溶血作用为50%;④结果显示,QUB2984具有抗菌抑癌活性,其带+3正电荷,有利于与细菌或细胞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生物合成 结构模拟 构效关系 分离纯化 抗菌 抑癌 溶血评价
下载PDF
PLGA-Tf纳米递药系统合成及防滥用性能评价
20
作者 田金明 谢莉 +3 位作者 唐华 彭金林 朱小康 陈竹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Tf)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负载芬太尼结构类似物阿拉斯汀的制备条件,并评估纳米制剂的体外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防滥用性能。方法采用分步合成法合成PLGA-Tf@Era,考察PLGA-Tf与阿拉斯汀...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Tf)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药物递送系统负载芬太尼结构类似物阿拉斯汀的制备条件,并评估纳米制剂的体外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防滥用性能。方法采用分步合成法合成PLGA-Tf@Era,考察PLGA-Tf与阿拉斯汀的质量比对粒径和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PLGA-Tf@Era的形貌,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试验进行结构表征。体外检测PLGA-Tf@Era 7 d内在不同介质[水、磷酸盐缓冲液(PBS)、胎牛血清(FBS)、RPMI-1640培养基]中的稳定性,在乙醇和酸性水溶液(pH 5.1)中的提取率,以及25,50,100,200,400µg/mL PLGA-Tf@Era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制备PLGA-Tf@Era的最优条件为PLGA-Tf与阿拉斯汀的质量比为10∶1,平均粒径为122 nm,包封率为82.20%,载药量为14.82%。结构表征试验结果显示,Tf和阿拉斯汀成功装载。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PLGA-Tf@Era形态规整,呈圆球形或类球形,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体外检测结果显示,PLGA-Tf@Era 7 d内在不同介质(水、PBS、FBS、RPMI-1640培养基)中的粒径和PDI均无明显变化,能维持形态不变;给药浓度低于100µg/mL时的溶血发生率较低,生物安全性较好;PLGA-Tf@Era在酸性水溶液(pH 5.1)和乙醇中提取12 h后的提取率仍低于21%。结论合成的PLGA-Tf@Era粒径适宜、载药量高、性能稳定,可用于防止芬太尼类药物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转铁蛋白 阿拉斯汀 溶血率 体外稳定性 防滥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