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胶质细胞PTGS2/Hepcidin炎症通路在神经元铁死亡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杨晓玲 何宗源 +3 位作者 章琦鑫 王鱼浩 李雪莲 段晓霞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BV2小胶质细胞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对HT22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调控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DMEM培养基培养BV2细胞,待BV2小胶质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将其分为模型组(CELE组、CEL... 目的探讨BV2小胶质细胞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对HT22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调控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DMEM培养基培养BV2细胞,待BV2小胶质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将其分为模型组(CELE组、CELE+LPS组和LPS组)与对照组(Control组),Control组继续常规培养,CELE组和CELE+LPS组加入2.5μmol/L塞来昔布,LPS组加入等体积完全培养基。24 h后换液,LPS组和CELE+LPS组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 ng/mL)孵育12 h。收集各组培养液上清,以1∶1比例与完全培养基混合培养对应各组HT2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ROS及炎症因子TNF-α等。比色法检测神经元铁含量。Western blotting、qPCR法检测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LPS处理后,BV2细胞活化标志物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PTGS2表达升高,其培养基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ELE+LPS组PTSG2、TNF-α、IL-1β、IL-6表达降低,与LPS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HT22细胞活力降低,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Fe2+水平升高,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铁调素(hepcidin)表达增加,STAT3磷酸化(p-STAT3)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ELE+LPS组HT22细胞活力增加,铁死亡水平降低,FPN1、hepcidin及p-STAT3减少。结论小胶质细胞PTGS2上调细胞炎症,促进神经元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PTGS2促进STAT3磷酸化,增加hepcidin表达,诱导神经元铁稳态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小胶质细胞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 铁调素 铁稳态
下载PDF
Lnc-FOXD3-AS1通过激活SMAD1/5/8促进缺铁性贫血大鼠体内Hepcidin表达
2
作者 安媛媛·安林 籍雁敏 +2 位作者 热西丹·阿布力海提 木尼热·买买提尼牙孜 佐日汗·艾依萨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992-1998,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OXD3-AS1(lnc-FOXD3-AS1)对缺铁性贫血(IDA)大鼠模型Hepcidin表达调控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级(SD大鼠)接受反复放血和饲喂低铁饲料诱导IDA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IDA组、IDA大鼠经lnc-FOXD3-AS1过表达治疗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OXD3-AS1(lnc-FOXD3-AS1)对缺铁性贫血(IDA)大鼠模型Hepcidin表达调控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级(SD大鼠)接受反复放血和饲喂低铁饲料诱导IDA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IDA组、IDA大鼠经lnc-FOXD3-AS1过表达治疗组(pcDNA-FOXD3-AS1+IDA组)、IDA大鼠经过表达空载体治疗组(pcDNA-null+IDA组)、IDA大鼠经pcDNA-FOXD3-AS1联合Smad1/5/8的激活抑制剂Compound C治疗组(pcDNA-FOXD3-AS1+Compound C+IDA组),每组n=8。试剂盒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铁含量,用q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和血清中lnc-FOXD3-AS1的表达,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和血清Hepcidin以及SMAD1/5/8蛋白的表达和激活。结果:IDA组的大鼠IDA模型诱导成功。与对照组比,IDA组中大鼠肝脏组织和血清中铁含量维持在缺铁状态(均P<0.05),且Hepcidin、lnc-FOXD3-AS1和SMAD1/5/8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降低(均P<0.05),另外SMAD1/5/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pcDNA-null+IDA组比,pcDNA-FOXD3-AS1+IDA组的肝脏组织和血清中铁含量明显增加(均P<0.05),且Hepcidin、lnc-FOXD3-AS1和SMAD1/5/8的表达水平都显著升高(均P<0.05),另外SMAD1/5/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pcDNA-FOXD3-AS1+IDA组比,pcDNA-FOXD3-AS1+Compound C+IDA组的肝脏组织和血清中铁含量明显减少(均P<0.05),且Hepcidin和和SMAD1/5/8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lnc-FOXD3-AS1在IDA大鼠体内低表达,其通过激活SMAD1/5/8信号促进IDA大鼠体内Hepcidin的表达。本研究对于更深入地理解IDA发生的生物学网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FOXD3-AS1 SMAD1/5/8 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 hepcidin
下载PDF
Presence of hepcidin-25 in biological fluids: Bile,ascitic and pleural fluids
3
作者 Jayantha Arnold Arvind Sangwaiya +3 位作者 Vijay Manglam Frank Geoghegan Mark Thursz Mark Busbridg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7期2129-2133,共5页
AIM: To examine body fluids such as ascitic fluid (AF),saliva,bile and pleural effusions for the presence of hepcidin using a novel radioimmunoassay (RIA).METHODS: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5 healthy voluntee... AIM: To examine body fluids such as ascitic fluid (AF),saliva,bile and pleural effusions for the presence of hepcidin using a novel radioimmunoassay (RIA).METHODS: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5 healthy volunteers (mean age: 36 ± 11.9 years,11 males,14 females).In addition bile was obtained from 12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ean age: 66.9 ± 16.7 years,M:F = 5:7).Saliva was collected from 17 healthy volunteers (mean age: 35 ± 9.9 years,M:F = 8:9).Pleural and AF were collected from 11 and 16 patients [(mean age: 72 ± 20.5 years,M:F = 7:4) and (mean age: 67.32 ± 15.2 years,M:F = 12:4)],respectively.All biological fluid samples (serum,exudative and transudative fluids) were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hepcidin-25 molecule using RIA.RESULTS: Hepcidin-25 was detected in all biological fluids tested.The mean ± SD hepcidin-25 in serum was 15.68 ± 15.7 ng/mL,bile 7.37 ± 7.4 ng/mL,saliva 3.4 ± 2.8 ng/mL,exudative fluid 65.64 ± 96.82 ng/mL and transudative fluid 14.1 ± 17.8 ng/mL.CONCLUSION: We provide clear evidence that hepcidin-25 is present in bile,saliva,pleural and ascitic fluids.Hepcidin is likely to play a role here in innate i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hepcidin assay hepcidin in biological fluids hepcidin in ascitic fluid BILE EXUDATE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下载PDF
抗菌肽Hepcidin诱导草鱼肾细胞miRNA表达分析
4
作者 岳小真 常娇娇 +1 位作者 常新月 李槿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7-1837,共11页
为探讨草鱼抗菌肽Hepcidin(Ci Hep)过表达前后草鱼肾细胞系(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CIK)miRNA表达谱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mCherry-N1-Cihep转染CIK细胞,通过检测Ci Hep基因转录水平及融合蛋白mCherry-Ci He... 为探讨草鱼抗菌肽Hepcidin(Ci Hep)过表达前后草鱼肾细胞系(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CIK)miRNA表达谱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mCherry-N1-Cihep转染CIK细胞,通过检测Ci Hep基因转录水平及融合蛋白mCherry-Ci Hep荧光强度,筛选其最佳过表达时间。在最佳过表达时间点收集CIK细胞样本,进一步利用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对差异表达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i Hep基因在CIK细胞中最佳过表达时间为转染后72h。从构建的2个sRNA文库中分别鉴定到1850与2013种已知miRNAs,并发现1266与1347种新miRNAs。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共筛选到460个DEmiRNAs,其中392个显著上调,68个显著下调。对5150个DEmiRNA靶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436个靶基因得到GO注释,主要参与细胞进程、生物学调节和单细胞生物进程等生物学过程;157个靶基因富集于54条KEGG通路。miRNA-mRNA-免疫互作网络分析显示,29条DEmiRNA和23个靶基因潜在介导Ci Hep参与C型凝集素受体、PI3K-Akt、NOD样受体等13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12个DEmiRNAs的q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研究解析了Ci Hep过表达前后CIK细胞miRNA差异表达谱特征,明晰pma-miR-199b-5p、dremiR-15a-5p、novel_miR_317和novel_miR_536在免疫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究鱼类抗菌肽诱导miRNA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过表达 草鱼肾细胞系 MIRNA 差异表达谱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Hepcidin基因结构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文树 李少菁 +3 位作者 蔡灵 杨明 陈君慧 王克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0-395,共6页
Hepcidins是一类具有调节铁代谢功能的抗菌肽.利用RT-PCR、RACE和LA等技术,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Linnaens)]肝脏中分离和克隆到Hepcidin基因.其全长cDNA为505 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有85 bp,3′非编码区为156 ... Hepcidins是一类具有调节铁代谢功能的抗菌肽.利用RT-PCR、RACE和LA等技术,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Linnaens)]肝脏中分离和克隆到Hepcidin基因.其全长cDNA为505 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有85 bp,3′非编码区为156 bp,阅读框为264 bp.其编码的氨基酸包括信号肽和前体肽等,前体肽进一步酶解产生22个氨基酸的活性肽,该活性肽具有Hepcidin基因家族特有8个半胱氨酸的保守序列.罗非鱼的Hepcidin基因结构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本研究为今后阐明Hepcidin基因表达特性、表达产物理化性质、抗菌活性及其相关功能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hepcidin 抗菌肽 基因结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海水养殖鲈鱼分离出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克坚 周红玲 杨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我国海水养殖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分离到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并在国际GenBank公布(accessionnumber为AY54728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鲈鱼分离到的hepcidin基因属于hep cidin抗菌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关键词 海水养殖 鲈鱼 hepcidin抗菌肽基因 分子生物学 基因分离
下载PDF
黑鲷抗菌肽hepcidi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晶晶 杨明 +3 位作者 蔡灵 郭庆 潘瑞珍 王克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8-743,共6页
鱼类抗菌肽hepcidin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了黑鲷抗菌肽hepcidin(AS-hepc2)的前体肽和成熟肽cDNA序列,片段大小约250bp.将其与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pPIC9K质粒连接,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pPIC9K/AS-hepc2.电击法转化... 鱼类抗菌肽hepcidin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了黑鲷抗菌肽hepcidin(AS-hepc2)的前体肽和成熟肽cDNA序列,片段大小约250bp.将其与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pPIC9K质粒连接,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pPIC9K/AS-hepc2.电击法转化重组表达载体,经过G418筛选和选择性培养基以及PCR鉴定,得到的克隆子都为Mut+.以甲醇诱导pPIC9K/AS-hepc2,分泌表达上清中获得10ku左右的表达产物,与预期的目的蛋白黑鲷hepcidin的前体肽和成熟肽的大小相符.表达试验证明,随时间的延长,表达产物量增多,至120h达到高峰.表达产物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用抑菌圈法测定重组蛋白Pro-AS-hepc2的抗菌活性,发现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抗菌肽hepcidin AS-hepc2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抗菌肽hepcidin基因克隆及其成熟肽的原核融合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大玮 邓利 +2 位作者 刘志刚 孟铂渊 马一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文章根据已报道的硬骨鱼类hepcidin cD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从重要海水经济鱼类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中扩增出1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246bpcDNA序列,Blast分析表明该序列是鱼类hepcidin基因家族的一员... 文章根据已报道的硬骨鱼类hepcidin cD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从重要海水经济鱼类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中扩增出1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246bpcDNA序列,Blast分析表明该序列是鱼类hepcidin基因家族的一员,被命名为斜带石斑鱼hepcidin样抗菌肽前体,该cDNA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如下特点:1)信号肽序列与多数鱼类hepcidin信号肽的同源性在67%~87%之间;2)C端20个氨基酸序列具有绝大多数动物hepcidin成熟肽的共同典型保守序列特征,即在对应位置具有8个Cys;3)序列中不具有已报道的hepcidin前体肽转化酶作用典型基序[RX(K/R)R];4)与GenBank中已注册的2条斜带石斑鱼hepcidincDNA序列(GU391241和GU391242)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6%和33%,且NJ进化树显示不与这2条序列聚为一枝,表明该序列是斜带石斑鱼hepcidin基因家族中一种新亚型,其预测成熟肽融合表达载体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抗菌肽 hepcidin 分子克隆 原核融合表达
下载PDF
大口黑鲈抗菌肽hepcidin cDNA序列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白俊杰 刘碧莲 +2 位作者 劳海华 叶星 简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以大口黑鲈为材料,提取肝脏总RNA,经RT-PCR扩增出hepcidin cDNA的开放阅读框(ORF)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应用5′RACE方法得到大口黑鲈hepcidin cDNA5′末端。将所获得的两个片段分别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拼接成大口黑鲈hepcidin全... 以大口黑鲈为材料,提取肝脏总RNA,经RT-PCR扩增出hepcidin cDNA的开放阅读框(ORF)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应用5′RACE方法得到大口黑鲈hepcidin cDNA5′末端。将所获得的两个片段分别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拼接成大口黑鲈hepcidin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大口黑鲈hepcidin全长cDNA为564bp,含有一个258bp的ORF,编码86个氨基酸残基,由信号肽(24个残基)、前肽(42个残基)和成熟肽(20个残基)3部分组成hepcidin前体。在前肽部分具有前肽转化酶典型的RX(K/R)R基元,成熟肽部分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四个链内二硫桥,使β-折叠结构保持稳定。大口黑鲈Hepcidin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在29.7%-90.5%间,尤其是信号肽区域,与鳜、尼罗罗非鱼、真鲷、花鲈、黑鯛、金眼狼鲈仅有2-3个氨基酸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抗菌肽 hepcidin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鳜hepcidin c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碧莲 白俊杰 +2 位作者 劳海华 叶星 简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5-1000,共6页
Hepcid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抗菌肽,根据C-enBank中收录的鱼类抗菌肽hepcidin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用RT-PCR方法从鳜(Sinipercachuatsi)肝脏组织中克隆到hepcidin的cDNA,并构建pMD18-T-hep-cidin载体进行序... Hepcid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抗菌肽,根据C-enBank中收录的鱼类抗菌肽hepcidin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用RT-PCR方法从鳜(Sinipercachuatsi)肝脏组织中克隆到hepcidin的cDNA,并构建pMD18-T-hep-cidin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长为381bp,其中第20-277位是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86个氨基酸,形成由信号肽(24个残基)、前肽(42个残基)和成熟肽(20个残基)3部分序列组成的前体肽,与已报道的其他鲈形目鱼类hepcidin相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2.2%-92.0%,所推导的成熟肽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hepcidin成熟肽的同源性在50%-86.4%,都含有8个保守的cys残基,可形成4个链内二硫键。鳜hepcidin cDNA片段的获得为以后的重组表达奠定了实验基础,也为抗菌肽hepcidin家族找到了新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hepcidin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D_3水平对黄鳝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黎德兵 李超 +3 位作者 张龚炜 唐勇 周定刚 李学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0-1526,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0 IU/kg维生素D3...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0 IU/kg维生素D3)中添加0、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于投喂试验饲料后20、40和60 d,从各组随机选择6尾黄鳝,分别采集其肝胰脏、脾脏、头肾和后肠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hepcidin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投喂20、40和60 d后,黄鳝4种组织中均有hepcidin基因表达,并且肝胰脏中显著高于脾脏、头肾和后肠中(P<0.05);随维生素D3添加水平的增加,黄鳝hepcidin基因在4种组织的表达量同一时间点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20天时4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以2 000 IU/kg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40和60天时肝胰脏、头肾中的表达量均以500 IU/kg组为最高,其中第40天时显著高于0、250、4 000 IU/kg组(P<0.05),第6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短期(20 d)内在饲料中添加2 000 IU/kg的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黄鳝内脏组织中hepcidin基因的表达量;饲喂周期较长(40或60 d)时,饲料中添加500 IU/kg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hepcidin基因在黄鳝肝胰脏和头肾中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维生素D3 抗菌肽 hepcidin基因
下载PDF
EPO对铁调节蛋白Hepcidin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雪峰 周道斌 赵永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78-782,共5页
本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正常小鼠、急性炎症小鼠和慢性病性贫血(ACD)小鼠模型中对hepci-din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小鼠背部皮下双肩胛骨间脂肪垫内注射松节油的方法建立急性炎症模型和ACD模型。正常小鼠、急性炎症期小鼠和ACD小... 本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正常小鼠、急性炎症小鼠和慢性病性贫血(ACD)小鼠模型中对hepci-din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小鼠背部皮下双肩胛骨间脂肪垫内注射松节油的方法建立急性炎症模型和ACD模型。正常小鼠、急性炎症期小鼠和ACD小鼠腹腔注射EPO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肝脏hepcidi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长期慢性炎症并未使小鼠肝脏hepcidinmRNA表达显著升高,但单次注射松节油可以使小鼠肝脏hepcidinmRNA水平一过性显著升高。腹腔注射EPO能够抑制正常小鼠、ACD小鼠与急性炎症小鼠肝脏hepcidinmRNA的表达。ACD小鼠在注射EPO后血红蛋白水平与肝脏hepcidinmRNA表达水平呈线性负相关。结论皮下多次注射松节油可以建立ACD模型。在ACD发病过程早期肝脏hepcidinmRNA升高,在此之后恢复正常。EPO在正常条件、急性炎症条件和慢性炎症条件下均可抑制hepcidin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性贫血 hepcidin 红细胞生成素 铁代谢
下载PDF
真鲷鳃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与hepcidin抗菌肽基因序列的扩增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明 王克坚 +1 位作者 曲海东 李少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7-632,共6页
以细菌攻毒的真鲷鳃组织为材料,分离出mRNA,合成双链后,回收500~4000bp cDNA片段,构建了λZAP表达型cDNA文库。初级文库的容量为1.75×10^5个重组子,扩增文库的滴度达到1×10^9pfu·mL^-1,随机挑选噬菌斑的插入片断... 以细菌攻毒的真鲷鳃组织为材料,分离出mRNA,合成双链后,回收500~4000bp cDNA片段,构建了λZAP表达型cDNA文库。初级文库的容量为1.75×10^5个重组子,扩增文库的滴度达到1×10^9pfu·mL^-1,随机挑选噬菌斑的插入片断在500~2000bp之间。以hepcidin特异性引物做PCR扩增文库,获得了hepcidin抗菌肽基因cDNA序列,证明所建立的文库可用于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本文库可作为筛选真鲷免疫相关基因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CDNA文库 抗菌肽 hepcidin
下载PDF
铁调素(Hepcidin)对细胞铁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树欣 刘玉倩 +3 位作者 王海涛 秦春 梁国彬 赵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共4页
Hepcidin是一种肝脏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新型抗菌多肽,具有抗细菌和真菌等抗菌肽的特性.近几年的研究证实,Hepcidin在机体铁代谢平衡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因而被人们称为铁调节激素.Hepcidin自肝细胞中合成之后分泌至血液,将体内铁调节... Hepcidin是一种肝脏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新型抗菌多肽,具有抗细菌和真菌等抗菌肽的特性.近几年的研究证实,Hepcidin在机体铁代谢平衡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因而被人们称为铁调节激素.Hepcidin自肝细胞中合成之后分泌至血液,将体内铁调节的信号传至十二指肠细胞、巨噬细胞、脑细胞、心肌细胞等,通过影响铁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调节机体铁的吸收、储存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hepcidin) 细胞 铁代谢 铁转运蛋白
下载PDF
铁过量或缺乏对新生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庆华 杨建平 +2 位作者 刘延贺 朱宽佑 李梦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5-85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铁过量或缺乏对新生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的影响。挑选新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5头[平均体重为(1.22±0.13)kg],随机分为3组,即缺铁组、正常组和铁过量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铁过量或缺乏对新生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的影响。挑选新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5头[平均体重为(1.22±0.13)kg],随机分为3组,即缺铁组、正常组和铁过量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3和7日龄时,缺铁组分别注射1 mL生理盐水,正常组分别注射1 mL右旋糖酐铁(含铁150 mg),铁过量组分别注射3mL右旋糖酐铁(含铁450 mg)。7日龄时,将所有仔猪全部处死,采集血清,并分离肝脏和脾脏,以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机体铁含量和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肝脏、脾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均随着注射铁量的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铁过量组血清中血红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缺铁组血清中血红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铁过量组仔猪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缺铁组则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得出,铁过量或缺乏均会影响新生仔猪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铁过量可提高新生仔猪机体铁含量和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铁缺乏则会降低新生仔猪机体铁含量和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仔猪 铁过量 缺铁 血清生化指标 hepcidin MRNA表达量
下载PDF
中华鲟抗菌肽Hepcidin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宇 陈昌福 +2 位作者 李大鹏 谭晶晶 袁改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803,共6页
Hepcidin也称为铁调素,是在肝脏中特异表达的一种阳离子小分子抗菌肽。2000年,Krause,et al.首先从人血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了由25个氨基酸组成的LEAP-1抗菌肽[1]。2002年,Shike,et al.首次从杂交条纹鲈的鳃分离出鱼类Hepcidin,
关键词 中华鲟 hepcidin 克隆 表达 抗菌活性
下载PDF
Hepcidin在哺乳类及鱼类中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素萍 付玉明 +1 位作者 常彦忠 吴跃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1-223,226,共4页
Hepcidin也称为铁调素,是肝脏特异性表达的一种阳离子小分子抗菌肽,具有抑制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一种效应分子;同时也是一种信号分子,参与机体铁代谢,通过直接抑制肠上皮细胞铁吸收和单核巨... Hepcidin也称为铁调素,是肝脏特异性表达的一种阳离子小分子抗菌肽,具有抑制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一种效应分子;同时也是一种信号分子,参与机体铁代谢,通过直接抑制肠上皮细胞铁吸收和单核巨噬细胞铁释放调节机体铁平衡,与炎症性贫血、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等铁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脂多糖(LPS)、铁超载和病原体可诱导hepcidin表达,而贫血和缺氧可下调其表达。目前,鱼类hepcidin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但主要集中在hepcidin的抗菌活性方面,有关其在鱼类铁代谢方面的功能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哺乳动物 鱼类 抗菌肽 铁代谢
下载PDF
重组人EPO对rhIL-6诱导HepG2细胞和人原代肝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婵 周道斌 +3 位作者 赵永强 汪玄 顾蓓 刘秀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13-1417,共5页
本研究探讨EPO对人肝细胞株和原代肝细胞Hepcidin表达的影响和rhEPO在慢性病贫血治疗方面的机制。在HepG2人肝癌细胞及人原代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IL-6、rhEPO并作用不同时间。提取mRNA,行RT-PCR后进行紫外荧光显像,以Hepcidi... 本研究探讨EPO对人肝细胞株和原代肝细胞Hepcidin表达的影响和rhEPO在慢性病贫血治疗方面的机制。在HepG2人肝癌细胞及人原代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IL-6、rhEPO并作用不同时间。提取mRNA,行RT-PCR后进行紫外荧光显像,以Hepcidin与G3PDH的mRNA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人原代肝细胞及肝肿瘤细胞Hepcidin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hIL-6能刺激HepG2细胞和人原代肝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升高,rhEPO对IL-6刺激Hepcidin 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单纯rhEPO对HepG2细胞Hepcidin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重组人IL-6能刺激HepG2细胞和人原代肝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升高,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rhEPO对这一作用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慢性病贫血 重组人EPO 重组人IL-6 HEPG2细胞 原代肝细胞
下载PDF
癌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及炎症介质因子LPS和IL-6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潘湘涛 陆晔 +3 位作者 程旭 王金湖 李蓉 严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Hepcidin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50例癌性贫血患者和140例无贫血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 目的研究Hepcidin在癌性贫血发生中的意义及其与炎症介质因子细菌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50例癌性贫血患者和140例无贫血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din和LPS和IL-6,并分析Hepcidin与贫血、与IL-6以及LPS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癌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为51.99±32.56μg/L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的36.63±31.99μg/L(P<0.01)。②癌性贫血患者血清LPS和IL-6分别为75.33±62.63μg/L和39.36±82.60ng/L,均高于无贫血患者的63.43±38.76μg/L和10.38±22.00ng/L(均为P<0.05)。③癌性贫血患者的Hepcidin与LPS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97,t=2.996,P<0.01);Hepcidin与IL-6也呈正相关关系(r=0.302,t=2.201,P<0.05)。④癌性贫血患者的Hepcidin、LPS和IL-6三者均与血红蛋白无相关关系。结论癌性贫血患者高表达Hepcidin、LPS和IL-6,Hepcidin与LPS和IL-6均呈正相关关系;它们在癌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脂多糖 白介素-6 癌症 贫血
下载PDF
重组Hepcidin融合蛋白的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怀 袁其朋 +1 位作者 朱亚平 马润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9,共5页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Hepcidin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N端带有6个组氨酸。以Ni2+-IDA-Sepharose Fast Flow为层析介质,在变性条件下以不同的咪唑和pH值洗脱方式对Hepcidin融合蛋白的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该融合蛋白的金属...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Hepcidin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N端带有6个组氨酸。以Ni2+-IDA-Sepharose Fast Flow为层析介质,在变性条件下以不同的咪唑和pH值洗脱方式对Hepcidin融合蛋白的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该融合蛋白的金属螯合层析纯化条件。以60 mmol/L咪唑洗脱杂蛋白,然后将pH值降至4.0洗脱融合蛋白,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纯度大于95%,而且不含咪唑,有利于下一步Hepcidin的制备。金属螯合层析中融合蛋白收率不低于90%。Ni2+-IDA-Sepharose Fast Flow对该融合蛋白的吸附量为30.4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融合蛋白 6个组氨酸 包涵体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