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Value of Transperineal 3D Volum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2D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in Anal Fistula 被引量:3
1
作者 Dan Yang Xiufen Ya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0年第5期12-19,共8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perineal volum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for anal fistula. 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anal fistula admit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perineal volum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for anal fistula. 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anal fistula admitted t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ecember 2017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all undergoing transperineal 3D volum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2D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ultrasonography and surgical pathology were compared. Results: Among 52 patients, 3D volum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2D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were used to diagnose 32 cases of anal fistula intersphincteric type, 14 cases of transsphincter type, 5 cases of supra-sphincter type, and 1 case of extra-sphincter type. T superviso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rate is 90%. The detection rate of branch pipes was 92%,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of internal fistula was 95%. Two-dimensio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was used to diagnose 34 cases of anal fistula intersphincteric type, 14 cases of transsphincter type, 4 cases of supra-sphincter type, and 0 cases of extra-sphincter type. The detection rate of branch canals was 42%, and the accuracy of type classification was 90%.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9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anal fistula branch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internal fistula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both P Conclusion: 1) The overall coincidence rate of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anal fistula is high;2)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ultrasound technology has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infants and anal fistu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anal fistula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下载PDF
对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
2
作者 何志刚 何永忠 +1 位作者 谢伟 何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91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50例)和切开挂线组(41例)。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采用经肛括...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91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50例)和切开挂线组(41例)。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采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进行治疗,切开挂线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肛门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切开挂线组的78.05%(P<0.05)。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手术时间(58.98±3.71)min、愈合时间(22.24±1.71)d及住院时间(9.38±1.59)d均短于切开挂线组的(75.73±2.95)min、(27.44±1.86)、(14.73±2.05)d,术中出血量(84.96±2.85)ml少于切开挂线组的(96.07±2.71)ml(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与Wexner评分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VAS评分(1.54±0.61)分与Wexner评分(1.22±0.42)分均低于切开挂线组的(2.17±0.70)、(1.93±0.82)分(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最大静息压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但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肛管最大收缩压(16.23±1.62)kPa与肛管最大静息压(8.03±1.01)kPa均大于切开挂线组的(11.17±1.78)、(4.38±0.92)kPa(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挂线法,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在高位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保护患者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切开挂线法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观察
3
作者 陈小明 程高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对肛瘘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奥司明... 目的:探究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对肛瘘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两组持续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评分为(5.52±0.78)分,低于对照组的(7.41±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6.54±1.71)d、创面渗液时间(8.08±1.13)d、住院时间(11.51±1.82)d,均短于对照组的(23.45±2.58)、(12.78±1.51)、(15.21±2.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3.88±3.92)分,低于对照组的(72.03±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肛门功能,促进其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感染,加快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地奥司明 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 肛门功能 创面愈合 感染
下载PDF
高分辨MRI在肛瘘诊断及分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高江晖 马洪宇 +2 位作者 李贺赟 王国庆 于庆康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在肛瘘术前诊断及分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肛瘘患者均行高分辨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MRI诊断肛瘘和鉴别肛瘘分型的价值。结果MRI诊断肛瘘内口、主瘘管、肛瘘支管、肛瘘外口、脓肿的准确率分别为94.55%...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在肛瘘术前诊断及分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肛瘘患者均行高分辨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MRI诊断肛瘘和鉴别肛瘘分型的价值。结果MRI诊断肛瘘内口、主瘘管、肛瘘支管、肛瘘外口、脓肿的准确率分别为94.55%、94.00%、83.33%、100.00%、100.00%。MRI鉴别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5.65%、93.75%、100.00%、100.00%。结论高分辨MRI诊断肛瘘的准确性较高,可较好地鉴别肛瘘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MRI 肛瘘 诊断 分型鉴别
下载PDF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ject with Placement of a Prosthesis: A New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Fistula-in-Ano at Yaounde Central Hospital (Cameroon)
5
作者 Eric Patrick Savom Georges Roger Bwelle Motto +4 位作者 Guy Aristide Bang Joseph Cyrille Chopkeng Ricardo Fomene Ngouanet Ghislain Loïc Batimba Nolabia Arthur Essomba 《Surgical Science》 2022年第2期66-77,共12页
Background: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 fistula tract associated with anal plug (LIFT-Plug) is a new anal fistula treatment procedure at the Yaoundé Central Hospital. A two-sided prosthesis piece bent in the ... Background: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 fistula tract associated with anal plug (LIFT-Plug) is a new anal fistula treatment procedure at the Yaoundé Central Hospital. A two-sided prosthesis piece bent in the shape of a cone is used here as an anal plug.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and the safety of this device.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operated by the LIFT-Plug technique from January 1, 2020 to June 30, 2021 for a high anal fistula were analyzed prospectively. The variables evaluated were operative time, cure r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Results: We included 28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42 years. The sex ratio was 1.15. No patient presented preoperative continence disorder. The fistula was high trans-sphincteric in 89.3% of case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55.2 minutes (45 to 66 minutes).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straightforward, although 60.7% of the patients had experienced tingling that resolved spontaneously. Three patients (10.7%) presented with transient gas incontinence (WIS of 4) which completely resolved after one month. All patients healed within a mean of 63.21 days (25 to 95 days). At the end of the 6-month follow-up, no case of recurrence had been recorded. Conclusion: The LIFT-Plug is a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anal fistula without major impairment of continence despite delayed healing. The adapted two-sided prosthesis is a good altern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anal pl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anal fistula LIFT-Plug HEAL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下载PDF
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比较
6
作者 张强 谢彦春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目的比较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取双向... 目的比较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术治疗,常规组采取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 d、3 d、7 d肛门疼痛情况、术前及术后5 d、1月、3月肛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及创面愈合时长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逐渐下降,试验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Wexner评分均上升,术后1月、3月随时间推移评分逐渐下降,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术后5 d、1月、3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相当,但双向等压引流术造成疼痛更低,愈合时间更短,且会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防止肛门失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等压引流术 低位切开高位挂线 复杂性肛瘘 Wexner评分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入路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燕 侯毅 +3 位作者 郑雪平 姜韵琳 吕奕 马雅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n=36)和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n=36),比较两组的疼痛指数、创面面积(术后当天、术后14 d、术后1个月)、肛管... 目的:研究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n=36)和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n=36),比较两组的疼痛指数、创面面积(术后当天、术后14 d、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大便失禁Wexner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60(50,79)]d,短于对照组的[110(96,129)]d;治疗组住院费用为(11134.53±3394.88)元,少于对照组的(14225.92±6535.61)元;治疗组使用镇痛泵组的疼痛指数为[1.0(0.0,1.0)]分,低于对照组的[2.0(1.0,2.0)]分;治疗组术后当天、术后14 d、术后1个月的创面面积分别为(10.58±5.62)cm^(2)、(6.59±4.24)cm^(2)、(3.56±3.03)cm^(2),均小于对照组的(28.05±5.76)cm^(2)、(21.59±4.49)cm^(2)、(13.48±3.63)cm^(2),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的创面面积缩小幅度更大;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大便失禁评分为[0.0(0.0,1.0)]分,低于对照组的[2.0(0.0,2.0)]分;术后漏气漏液的发生率为2.8%(1/35),少于对照组的16.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挂线术相比,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治愈率高,肛门括约功能损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保留括约肌术式 经括约肌间入路 括约肌间感染
下载PDF
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影响
8
作者 朱剑峰 张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肛瘘根治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经东台市中医院确诊的74例肛瘘患者中,根据就诊先后顺序从1~74号编号,其中1~37号纳入对照组,38~74号纳入研究组,两组均予... 目的:探讨肛瘘根治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经东台市中医院确诊的74例肛瘘患者中,根据就诊先后顺序从1~74号编号,其中1~37号纳入对照组,38~74号纳入研究组,两组均予以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予以中药熏洗坐浴及凡士林软膏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地奥司明。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创面水肿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0%,比对照组的78.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创面水肿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与地奥司明联合用于肛瘘治疗,不仅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水肿,缓解疼痛症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 地奥司明
下载PDF
360°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经会阴高频超声对肛瘘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陈丹 李少君 +1 位作者 涂滨 周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1995-199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360°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经会阴高频超声在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360°经直肠腔内超声、经会阴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方... 目的探讨分析360°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经会阴高频超声在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360°经直肠腔内超声、经会阴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方法对主瘘管、分支瘘管、内口、外口、肛瘘分型、肛瘘的检出及手术证实情况。结果360°经直肠腔内超声与经会阴高频超声对主瘘管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出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经直肠腔内超声与经会阴高频超声对分支瘘管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出率为96.00%(72/75),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60°经直肠腔内超声及二者联合对内口检出率分别为94.93%(131/138)、95.65%(132/138)高于经会阴高频超声[36.23%(50/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经直肠腔内超声与二者联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高频超声及二者联合对内口检出率分别为93.18%(123/132)、98.48%(130/138),高于经360°经直肠腔内超声[2.27%(3/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经直肠腔内超声与二者联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不同肛瘘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4.48%(137/145),二者联合对肛瘘分型的检出情况与手术证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肛瘘的检出率为96.33%(472/490),明显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经直肠腔内超声与经会阴高频超声对肛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0°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经会阴高频超声可用于肛瘘的术前诊断,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可在临床上作为肛瘘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经直肠腔内超声 经会阴高频超声 肛瘘 诊断价值 手术
下载PDF
改良TROPIS术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毅 郑雪平 +4 位作者 谭妍妍 周峰 皇甫少华 徐大超 王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 评估改良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术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1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改良TROPI... 目的 评估改良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术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1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改良TROPIS术治疗)84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97例,随访12~36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比较2组一般情况、治愈率及肛门功能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风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试验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62%,术后肛门控气、生活方式改变评分及Wexner失禁总评分较术前增加(P<0.01),但各项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全组79例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增高(OR=4.579)、马蹄形肛瘘(OR=158.011)、瘘管数目较多(OR=8.789)、病变牵涉外括约肌(OR=6.883)及手术方式中切开挂线术治疗(OR=7.082)是影响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各独立危险因素,总的预测概率AUC=0.903(95%CI:0.859~0.947,P<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5.603,P=0.587,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 相比切开挂线术,改良TROPIS术治疗高位肛瘘更加安全有效;但该术式仍然会导致术后肛门长期功能降低,针对肥胖和瘘管走行复杂的患者,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肛门括约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结直肠外科手术 肛管 高位肛瘘 改良TROPIS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黄琦 吴少佩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2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8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 目的 分析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8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干预前后肛肠动力学(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水平和肛门功能(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感觉容量)改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等肛肠动力学水平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感觉容量等肛门功能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肛肠动力学水平和肛门功能水平均显著改善(P <0.05),且研究组肛肠动力学水平和肛门功能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 <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等肛肠动力学水平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感觉容量等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 综合护理 肛门功能 肛肠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银黄清热汤辅助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波 林恒军 +1 位作者 邱学科 张继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银黄清热汤辅助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以挂线手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银黄清热汤辅助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以挂线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抗感染+伤口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热汤口服,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炎症水平、生长因子水平、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35/46)(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肉芽组织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黄清热汤辅助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可提高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不适症状、炎症水平和血管生长因子水平,有利于创面愈合和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清热汤 高位复杂性肛瘘 疼痛 创面愈合 炎症 血清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愈烫伤油用于高频电刀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建乔 吴承东 +3 位作者 刘仍海 张羽 李雪 李宇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愈烫伤油用于高频电刀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目的:探讨愈烫伤油用于高频电刀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愈烫伤油换药,对照组予灭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创面渗液、肉芽形态评分情况。计算治疗后7 d、14 d创面愈合率,统计创面愈合时间。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于术后3、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瘢痕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创面疼痛评分[治疗组(2.75±0.84)分vs(6.13±1.09)分、对照组(3.39±1.01)分vs(6.26±1.19)分]、创面渗液评分[治疗组(2.75±0.84)分vs(6.13±1.09)分、对照组(3.39±1.01)分vs(6.26±1.19)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治疗组(2.75±0.84)分vs(6.13±1.09)分、对照组(3.39±1.01)分vs(6.26±1.19)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2.75±0.84)分vs(3.39±1.01)分]、创面渗液评分[(1.48±0.39)分vs(3.11±0.33)分]及肉芽形态评分[(1.40±0.39)分vs(3.55±0.32)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14 d,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率[(17.17±2.40)%vs(13.77±2.37)%、(48.45±4.25)%vs(42.42±2.56)%]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7.87±3.08)d vs(33.03±3.32)d]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患者VSS总分低于对照组[(3.91±0.38)分vs(6.89±0.39)分、(2.07±0.44)分vs(4.74±0.45)分,P<0.05]。结论:愈烫伤油运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相关临床症状消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瘢痕增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术后 愈烫伤油 高频电刀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建忠 赵晨翔 +4 位作者 师九平 卢临生 贾增增 赵得志 刘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比较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 目的:比较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天及第10天疼痛VAS评分为(2.64±0.64)分和(1.56±0.6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08±0.90)分和(1.94±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Wexner评分为(3.17±0.85)分和(2.14±0.6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75±0.84)分和(2.72±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25.78±2.87)d,短于对照组的(33.36±3.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实挂线高位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较好,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更短,远期肛门功能保护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虚实结合挂线法 传统挂线法
下载PDF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
15
作者 程思俊 袁学刚 +6 位作者 殷红梅 巫加 马传明 王欣 蒲永平 陈奕铭 杨驭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术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指数、创面面积、肛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切开挂线术)和观察组(44例,采用T... 目的 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术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指数、创面面积、肛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切开挂线术)和观察组(44例,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比较2组疗效、围术期指标、创面恢复、疼痛评分、肛门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便血、脓腐脱落、手术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 d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体、液体、固体失禁和卫生垫使用及生活方式改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切开挂线术相比,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肛门功能,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切开挂线术 高位肛瘘 疼痛指数 创面面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程效林 王端平 +6 位作者 袁野 王子恒 隋玉梅 张碧瑶 张亚丽 姜秀峰 马文莉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3D重建技术辅助下手术方法治疗肛瘘,... 目的探讨3D重建技术在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3D重建技术辅助下手术方法治疗肛瘘,对照组患者直接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肛瘘,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应用3D重建技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可以制订精准手术方案,提高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且预后效果理想,符合精准、微创的治疗理念,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新型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3D重建技术 临床疗效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直肠推移瓣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佳 朱传想 何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联合直肠推移瓣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40例...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联合直肠推移瓣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4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LITF+ERAF,对照组采用LIFT,随访6~12个月,比较其临床疗效,比较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创面愈合后、术后6个月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后、术后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与其自身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TF联合ERAF疗效好、痛苦小、病程短、术后复发率低、肛门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直肠推移瓣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 复发
原文传递
可自行调节挂线在高位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沈军权 徐焕军 周海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背景切割挂线仍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需多次紧线直至脱落.传统的紧线方式不但操作过程复杂、患者痛苦,且需要专科器械及专科医师操作,非常不便.可自行调节挂线可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探讨可自行调节挂线... 背景切割挂线仍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需多次紧线直至脱落.传统的紧线方式不但操作过程复杂、患者痛苦,且需要专科器械及专科医师操作,非常不便.可自行调节挂线可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探讨可自行调节挂线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07/2022-06符合入组条件的61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可自行调节挂线的试验组(29例)和传统切割挂线(分次紧线)的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文化程度、疾病性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治疗方式上均对肛瘘主管进行切割挂线,但术后紧线方式不同:试验组行可自行调节挂线,对照组行传统的切割挂线.比较两组紧线脱落时间、总紧线次数、门诊紧线次数、紧线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方面差异.结果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在手术过程中实行了引流挂线,术后予以剔除.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紧线脱落时间、总紧线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门诊紧线次数试验组要少于对照组,在平均紧线疼痛程度试验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自行调节挂线在紧线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可达到传统切割挂线的效果,但其操作的便捷性优于传统紧线,可以在家完成紧线调节,减少门诊紧线次数,且切割疼痛程度更轻,医疗费用更低,是目前比较适宜的紧线方式,今后可作为一种适宜技术在医共体内、其他基层医院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割挂线 可自行调节挂线 紧线 疼痛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女性骶前囊肿1例并文献回顾
19
作者 袁润 张株惠 +3 位作者 田瑞 姜芸 雷沥 李华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3期184-187,共4页
一直以来,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公认的疑难病种,而骶前囊肿的发生率低,认识尚浅,手术难度大,同样为肛肠医务工作者提出不小的难题。骶前囊肿常误诊为肛瘘,两者的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有待进一步认识。本研究从1例反复发作的高位复杂性... 一直以来,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公认的疑难病种,而骶前囊肿的发生率低,认识尚浅,手术难度大,同样为肛肠医务工作者提出不小的难题。骶前囊肿常误诊为肛瘘,两者的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有待进一步认识。本研究从1例反复发作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女性患者入手,及时发现有漏诊骶前囊肿的存在。考虑其囊肿与高位复杂性肛瘘发病关系密切,顺势延长切口,彻底切除窦道及完整剥离肿物。通过回顾分析诊治经过及前沿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骶前囊肿 盆底疾病 文献回顾
下载PDF
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李海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研究组行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具有较好的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线 对口引流 高位肛瘘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