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趋势和战略选择。以“生产力—科技—教育”理论为逻辑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趋势和战略选择。以“生产力—科技—教育”理论为逻辑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基于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数据驱动—技术迭代—产业升级—制度革新”四维动力模型,揭示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基于此,指明新质生产力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路:加速数字要素融合渗透,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构建更具韧性的教学生态;建立数字孪生融创平台,促进产科教融合模式转型;优化人机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新质人才 技术技能
原文传递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逻辑基础、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刘晓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2,共6页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召唤。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面对理念滞后、模式固化、资源不足...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召唤。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面对理念滞后、模式固化、资源不足、评价缺失等现实挑战,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动力,加强顶层设计,凝聚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动合力;遵循技术创新逻辑,创新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配套教育资源,助力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扩优提质;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打造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成长平台,为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茁壮成长培厚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加强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3
作者 赵志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对塑造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培养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应明确一些相关基本概念,如职业社会化、工作、“专长”与职业性技术等。能...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对塑造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培养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应明确一些相关基本概念,如职业社会化、工作、“专长”与职业性技术等。能工巧匠的成长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需要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加强基于工作的学习,提高职业学习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教育大会 职业教育 能工巧匠 高技能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会计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
4
作者 蔡清龙 龚志文 《特区经济》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会计岗位急需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本文先分析了农村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组织—机制—路径”的框架,构建了农村会计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会计岗位急需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本文先分析了农村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组织—机制—路径”的框架,构建了农村会计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文后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农村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以期为农村会计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培养 乡村振兴 农村会计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
原文传递
整合:职业教育的融合逻辑与实施路径
5
作者 张健 《当代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职业教育学是整合教育学。跨界整合教育要遵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融合逻辑。理论逻辑有跨界理论“去界化”的目标逻辑,整合理论支配的统摄逻辑,关系理论作用的结构逻辑;实践逻辑是职业教育类型性所要求的特色逻辑,... 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职业教育学是整合教育学。跨界整合教育要遵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融合逻辑。理论逻辑有跨界理论“去界化”的目标逻辑,整合理论支配的统摄逻辑,关系理论作用的结构逻辑;实践逻辑是职业教育类型性所要求的特色逻辑,职业教育适应性所要求的匹配逻辑,职业教育创新性所要求的质量逻辑。整合(融合)的职业教育实施,可走主体多元整合的协同路径,融创深化整合的创新路径,顺应系统规律的适应路径,学用整合的方法路径,彰显职教特色的类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融合逻辑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技术技能人才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域下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境遇与进路
6
作者 谢盈盈 《当代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80-91,共12页
县域是实现全域现代化的关键空间,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推进县域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虽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革新,但目前职业教育在县域的“存在感”降低、“地方性”下降、“特色性”丧失等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难题和短板。空... 县域是实现全域现代化的关键空间,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推进县域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虽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革新,但目前职业教育在县域的“存在感”降低、“地方性”下降、“特色性”丧失等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难题和短板。空间理论揭示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在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社会空间的复杂化、主体需求的多样化与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线性化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理论视角,需重新审视县域社会的空间性意蕴及其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职业教育的空间生产逻辑和以人为本的空间理性,并以此审视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空间境遇。研究发现,因空间思维的局限而造成的目标定位偏狭化、发展模式标准化、跨界举措碎片化、供给方式行政化的线性化路向,加剧了县域职业教育空间境遇的“边缘化”。县域职业教育亟须重构空间流动性、异质性、整合性和主体性在场的发展进路,推动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技术技能人才 城乡融合 空间理论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2008—2017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佑石 祁占勇 《当代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生产领域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8—2017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结合人力资本积累与溢出模型,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并引入技术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生产领域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8—2017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结合人力资本积累与溢出模型,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并引入技术创新这一中介机制检验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贡献作用,且贡献率为0.9%,但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可通过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和自身整体技术创新产出表现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能,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与产业的对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和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缓解滞后性;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贡献率 技术创新 技术技能人才
下载PDF
职业本科建筑技术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数字化培养路径研究
8
作者 郏瑞新 吴向明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61-263,共3页
数字技术在建筑业领域的深化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规模和建造能力的增强,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递增。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也为人才的数字化培养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通过对... 数字技术在建筑业领域的深化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规模和建造能力的增强,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递增。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也为人才的数字化培养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通过对我国6所职业本科院校的数字化培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几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在线课程资源尚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素养有待提升。以上问题已成为职业本科建筑类人才培养中必须克服的挑战。为提升职业本科建筑技术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将从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加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培养出更适应新时代的建筑技术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建筑技术专业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数字化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产学研用创”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
9
作者 黄科薪 邓莹莹 +3 位作者 陈海 张咏 覃小婷 许超铭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提高高等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文章系统阐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教育政策、人才需求形式,分析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为了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提高高等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文章系统阐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教育政策、人才需求形式,分析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并进行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产学研用创”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希望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人才培养 技术技能 创新创业 产学研用创
下载PDF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组织治理与运行治理
10
作者 郭广军 刘亚琴 黎梅 《当代职业教育》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组织治理与运行治理,对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产教融合的多元协同效能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组织治理与运行治理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教育产教...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组织治理与运行治理,对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产教融合的多元协同效能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组织治理与运行治理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组织治理与运行治理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多元协同的组织治理和赋能增效的运行治理互为支撑,共同促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在具体的推进策略上,组织治理层面可通过推进决策机制、秩序机制、权责机制、监督机制等,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运行治理层面可通过推进沟通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纠纷解决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提升治理效能,确保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组织治理 运行治理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下载PDF
产教融合新教育社会契约:价值意蕴、建构逻辑和实践路径
11
作者 马丹 梁高阳 杨秋月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产教融合新教育社会契约是指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合意与共识。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构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重申教育的共同利益性质,强调契约精神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社会契... 产教融合新教育社会契约是指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合意与共识。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构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重申教育的共同利益性质,强调契约精神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社会契约的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产教融合新教育社会契约应当对照国际标准,在强调契约精神、明晰产教融合公共利益、关注产教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契约建构框架,完善法律体系、共建资源共享平台、补充关系契约、创新制度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新教育社会契约,从而促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社会契约 产教融合 技术技能人才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进路
12
作者 吴隽 席小灵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8,共6页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力资本,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和“技术红利”,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和物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双向赋能,并以人力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力资本,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和“技术红利”,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和物质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双向赋能,并以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共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职业院校应契合产业体系建设需求、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坚持实践导向基本原则,实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同频共振、同步进阶、同行支撑。职业院校需切实增强专业建设质量,“分类协同”调适人才供给布局;优化育人关键要素,“软硬兼施”提升人才供给质量;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内外共促”扩大人才供给规模,打造一支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
下载PDF
德国推动“非传统学生”走进高等教育领域研究
13
作者 杨丽波 孙晓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4,共10页
为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性,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一项国家行动是为“非传统学生”群体提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此项行动具有各联邦州的开放程度有所不同、应用科学大学日益广受欢迎、倚重学分认可转换与信息咨询服务... 为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性,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一项国家行动是为“非传统学生”群体提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此项行动具有各联邦州的开放程度有所不同、应用科学大学日益广受欢迎、倚重学分认可转换与信息咨询服务、远程学习形式呼声渐高的四个特点。基于我国职普融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现状,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职普融通路径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学生” 高等教育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普融通
原文传递
技工教育联盟视域下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14
作者 齐振涛 赵金科 +1 位作者 许志强 王娜 《时代汽车》 2025年第3期45-47,共3页
针对当前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技工教育联盟为视角,分析技工联盟对技工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探索“机制创新、多元共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构建政校企行... 针对当前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技工教育联盟为视角,分析技工联盟对技工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探索“机制创新、多元共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构建政校企行一体参与的政策机制保障联盟运行;通过实施多元共育,搭建联盟成员间交流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政校企行联合,保障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吻合;通过实施专业实践教学保障培养过程工学交替实施,提升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教育联盟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职图书馆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15
作者 于娜 《科技资讯》 2025年第4期15-18,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肩负着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中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辅机构,在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肩负着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中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辅机构,在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为中职图书馆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此,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阐述中职图书馆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从知识、技能、能力、素养4个维度出发,分析了中职图书馆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职图书馆 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视域下面向软件行业的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6
作者 汪露雲 陈伟东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8期60-6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双高计划”背景下,改革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为适应这一趋势,应构建“混合所有制”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产教协同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双高计划”背景下,改革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为适应这一趋势,应构建“混合所有制”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产教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深化“职业情境、项目育人”的特色培养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面向数字经济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软件行业 高职技术技能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
17
作者 黄院芳 曾光 袁君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社会对其素质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已成为培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社会对其素质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已成为培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化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型人才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
18
作者 韩通 《当代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职业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重要支撑,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的多元异质性和网络的复杂性,与市域产教联合体物理空间的市域性、建设主体的多元性、职业教育的跨界性、... 职业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重要支撑,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的多元异质性和网络的复杂性,与市域产教联合体物理空间的市域性、建设主体的多元性、职业教育的跨界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性相契合。通过主体解构发现:组织与个体范畴的人类行动者发挥推动与执行功能,物质与意识范畴的非人类行动者发挥环境塑造功能,各行动者的密切协作与深度互动构建了复杂的行动者网络。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也是行动转译的过程:在问题呈现阶段,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为“强制通行点”;在利益赋予阶段,构建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在招募阶段,吸引行动者加入市域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实践;在动员阶段,为行动者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保障。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应立足经济、教育、文化和治理等行动维度,统筹发挥各行动者功能,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经济贡献力,提升其内在驱动力,塑造其文化浸润力,凝聚其社会协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市域产教联合体 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共同体破壁效应的中国特色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红亮 周妍 +1 位作者 杨益 范冠先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分析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在作用,通过对其“破壁”效应进行研究,认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通过产业引领、高校驱动、职教需求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分析基于行业...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分析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在作用,通过对其“破壁”效应进行研究,认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通过产业引领、高校驱动、职教需求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分析基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进的内在逻辑,阐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破解传统学徒制平台不稳、动力不足、机制不畅等问题上有利因素,最后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做法和经验做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共同体 学徒制 教学模式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何为 被引量:28
20
作者 牛同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12,46,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针对新质生产力时代产业向“新”、岗位向“融”、技术技能人才向“软”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为:保障人力资本增值、赋能新...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针对新质生产力时代产业向“新”、岗位向“融”、技术技能人才向“软”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为:保障人力资本增值、赋能新质劳动者,开展技术技能创新、赋能新质科学技术;职业教育的能为:通过转变培养理念、更新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重构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治理体系,构建一个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应为 能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