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麦热激蛋白60(CqHSP60)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
1
作者 陈方军 刘文莉 +5 位作者 杨博 彭悦 丁洪霞 宫瑗 尹海波 郭善利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为了探究藜麦HSP60基因(CqHSP60)的结构特征、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基于藜麦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qHSP6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依据亚细胞结构定位分为了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具有相似的Motif和基因结构;通过R... 为了探究藜麦HSP60基因(CqHSP60)的结构特征、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基于藜麦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qHSP6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依据亚细胞结构定位分为了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具有相似的Motif和基因结构;通过RNA-Seq数据对CqHSP60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表达分析,并对在热、干旱、盐胁迫等不同处理条件下CqHSP60基因的胁迫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qHSP60基因在花簇和干种子中表达量较高,并对不同的胁迫模式均有响应;在CqHSP60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了多个与胁迫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这表明这些基因在多重胁迫下受到应激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hsp60 表达模式 胁迫 伴侣蛋白
下载PDF
S100A1、HSP60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高级别转化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鑫 李云霞 +3 位作者 张伟 蒋艳霞 李玉军 于文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S100A1、HSP60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在CCRCC高级别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单一核级别和22例高、低核级别并存的CCRCC中S100A1和HSP60的表达,分... 目的探讨S100A1、HSP60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在CCRCC高级别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单一核级别和22例高、低核级别并存的CCRCC中S100A1和HSP6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电镜下观察4例S100A1表达高低不同的CCRCC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结果100例单一核级别CCRCC中,S100A1和HSP60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3%(43/100)和27%(27/100),两者高表达均与肿瘤坏死、组织学类型及WHO/ISUP核分级相关,两者在单一核级别CCR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S100A1或HSP60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22例高、低核级并存的CCRCC中,S100A1、HSP60在高、低级别成分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64%vs 27.27%,54.55%vs 18.18%)。电镜下见S100A1高表达肿瘤细胞常染色质丰富,胞质内见多少不一的脂滴空泡;S100A1蛋白阴性肿瘤细胞异染色质增多,块状或边聚,胞质内见较多脂滴空泡及脂质溶酶体。结论S100A1和HSP60在CCRCC中高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高、低核级成分并存的CCRCC中两种蛋白的表达与核分级密切相关;S100A1高表达细胞常染色质增多、转录活性增高;S100A1和HSP60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对CCRCC的高级别转化具有共同驱动作用,S100A1和HSP60有可能成为肾细胞癌靶向治疗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S100A1 hsp60
下载PDF
麦红吸浆虫热激蛋白基因SmHsp60的分子特征及功能研究
3
作者 马倩 董金慧 +2 位作者 李方向 朱克岩 成卫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869,共11页
【目的】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滞育使其度过夏季和冬季的极端环境。本研究旨在探析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基因表达与滞育发育及温度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 【目的】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滞育使其度过夏季和冬季的极端环境。本研究旨在探析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基因表达与滞育发育及温度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麦红吸浆虫SmHsp60 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SmHs p60在麦红吸浆虫滞育前至滞育后发育不同阶段(滞育前、滞育、滞育后静息和滞育后发育)幼虫及越夏幼虫在极端高温[35,40,45和50℃水浴中处理1 h以及35℃水浴中0(对照),15,30,60和120 min]和越冬幼虫在极端低温[0,-5,-10和-15℃处理1 h以及-5℃处理0(对照),15,30,60和120 min]胁迫下的表达量;通过原核表达和亲和柱层析技术获得SmHsp60重组蛋白,采用比色法和SDS-PAGE法测定重组蛋白SmHsp60抑制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43℃下热聚集的能力。【结果】获得麦红吸浆虫SmHsp60(GenBank登录号:KR733065)cDNA全长序列,长2270 bp,开放阅读框长1722 bp,编码573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60.7 kD。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mHsp60具有线粒体Hsp60典型的标签序列,与同为瘿蚊科(Cecidomyidae)的甘蓝瘿蚊Contarinia nasturtii Hsp60序列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qPCR检测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SmHsp60在滞育阶段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在滞育后静息阶段逐渐升高,在滞育后静息阶段早中期即12月和翌年1月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在其他发育阶段的。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35和40℃下1 h以及35℃下30~60 min时可显著诱导越夏幼虫SmHsp60上调表达;-5℃下1 h可显著诱导越冬幼虫SmHsp60上调表达,但高于45℃和低于-10℃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获得了高纯度的SmHsp60重组蛋白,可有效保护MDH免遭热聚沉,具有显著的分子伴侣功能。【结论】SmHsp60参与麦红吸浆虫滞育调控,可能与滞育终止及滞育期间的耐热和耐寒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hsp60 滞育 温度胁迫 基因表达 分子伴侣
下载PDF
日本三角涡虫hsp60基因的分子克隆和功能研究
4
作者 陆琼 李睿 +1 位作者 宋鸽鸽 马克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涡虫hsp60基因,cDNA全长1851 bp,编码5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DjHSP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jHSP60含有HSP60家族的标签序列和末端重复序列GGM,亚细胞... 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涡虫hsp60基因,cDNA全长1851 bp,编码5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DjHSP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jHSP60含有HSP60家族的标签序列和末端重复序列GGM,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属于线粒体HSP60家族。整体原位杂交和双荧光原位杂交显示,Djhsp6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实质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的特征。涡虫切割后再生1 d,Djhsp60在伤口处的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强,但随着再生进行,表达量逐渐降低。采用RNAi技术敲除Djhsp60导致涡虫头部逐渐退化,失去再生能力。原位杂交和qPCR研究结果证明,RNAi-Djhsp60下调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述结果揭示Djhsp60在涡虫再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jhsp60调控涡虫干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hsp60基因 分子克隆 RNA干扰 再生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和HSP60基因序列分析粘细菌孢囊杆菌亚目形态分类的种属之间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德明 周秀文 +2 位作者 田晓翔 吴志红 李越中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1-716,共6页
【目的】利用16SrRNA和HSP60基因分子标记分析鉴定形态分类特征不稳定的粘细菌种属。【方法】利用粘细菌的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粘细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PCR方法扩增菌株的16SrRNA和HSP60基因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关... 【目的】利用16SrRNA和HSP60基因分子标记分析鉴定形态分类特征不稳定的粘细菌种属。【方法】利用粘细菌的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粘细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PCR方法扩增菌株的16SrRNA和HSP60基因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根据形态特征,分离得到的15株粘细菌菌株归入孢囊杆菌亚目(Cystobacterineae)的2个科3个属。其中11株粘细菌具有典型的所在种属的子实体结构,而菌株0085-4、0121-3、NM03和Myx9736的子实体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退化。15株粘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95.4%到99.5%之间。而HSP60基因序列差异较大。【结论】在属水平上,粘细菌形态分类特征和16SrRNA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揭示粘细菌种间系统发育关系中,HSP60基因序列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细菌 分类 形态 16S RRNA基因 hsp60基因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志新 梁海鹰 +4 位作者 杜晓东 黄荣莲 邓岳文 王庆恒 焦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4-23,共10页
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全长2495 bp,开放阅读框(ORF)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约为61.79 ku,理论等电点为5.49。5'非翻译区(5'U... 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全长2495 bp,开放阅读框(ORF)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约为61.79 ku,理论等电点为5.49。5'非翻译区(5'UTR)长150 bp,3'非翻译区(3'UTR)长611 bp。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马氏珠母贝HSP60基因与与太平洋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的同源性较高,达到75%。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马氏珠母贝HSP60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mt-HSP60特征序列、C-末端典型的GGM重复基序和一个ATP结合结构域。荧光定量数据分析发现,该基因在闭壳肌、外套膜、血淋巴、肝胰腺、性腺、鳃等6个组织中具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鳃中次之,而在血液和闭壳肌中仅有少量表达;在脂多糖刺激后,该基因表达水平上调,12 h后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渐下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hsp60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通精灵对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Caspase-3 Hsp6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崔云 冯奕 +1 位作者 郑武 郑军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593-259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睾丸组织Caspase-3,Hsp60表达变化,探讨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状况及通精灵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成年清洁级雄性W is...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睾丸组织Caspase-3,Hsp60表达变化,探讨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状况及通精灵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成年清洁级雄性W istar大鼠50只,按Saypol法制作左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通精灵低剂量组10只、通精灵中剂量组10只、通精灵高剂量组10只。造模1个月后,通精灵各组予以不同浓度的通精灵水煎剂,通精灵各组均每日1次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个月。各组实验大鼠普食喂养2个月后,全部处死,取出睾丸,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Caspase-3、Hsp60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大鼠左睾丸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通精灵各组(P<0.01),通精灵各组左睾丸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Caspase-3、Hsp60蛋白表达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通精灵中、高剂量组Caspase-3、Hsp60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精灵能降低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减轻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损害;通精灵可下调Caspase-3、Hsp60表达,这可能是通精灵抑制生精细胞凋亡,改善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生精功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精灵 精索静脉曲张 细胞凋亡 CASPASE-3 hsp60
原文传递
胃粘膜病变中HSP60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锐 孙丽萍 袁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hsp60 H.PYLORI感染 胃粘膜病变 胃癌
下载PDF
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组织中HSP60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沙倩 乔喜珍 +4 位作者 聂庆珠 姚志斌 王英爽 肖伟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HSP60(热休克蛋白60)在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高眼压组60只,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全身及表面麻醉后,将一盛有等渗的生理盐水的储容器相连的7号针头于3... 目的:探讨HSP60(热休克蛋白60)在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高眼压组60只,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全身及表面麻醉后,将一盛有等渗的生理盐水的储容器相连的7号针头于3∶00位的角膜缘处刺入前房,提升储容器的高度,使眼内压达到110mmHg,但不超过150mmHg,观察大鼠眼前段变白,且视网膜色白,未见红色反光时即为视网膜缺血,缺血1h后再灌注,并于再灌注后2,6,12,24,72,168h将大鼠麻醉过量致死,处死前测眼压,抽血2mL,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使用,分析视网膜组织内HSP60抗原产生的血清中相应抗体水平。并立即取出眼球,同时对鼠眼视网膜组织进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SP60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高眼压诱导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眼压明显升高,视网膜组织中的HSP60阳性表达率在术后各时间点,高眼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21,40.72,83.85,95.82,48.63及44.37,均P<0.01)。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中HSP60阳性表达随着眼压升高及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强,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中也出现较明显的HSP60阳性表达。结论:HSP60表达增强可能在急性高眼压所致的视神经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 hsp60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MRP-1/CD9和HSP6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晓春 白进良 +2 位作者 傅梧 马建华 马鹏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4-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MRP-1/CD9和HSP60的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9和HSP60在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9和HSP60在正常膀胱组织均高表达,41.2%和42.7%的膀胱癌对CD9和H... 目的:探讨MRP-1/CD9和HSP60的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9和HSP60在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9和HSP60在正常膀胱组织均高表达,41.2%和42.7%的膀胱癌对CD9和HSP60显示了表达减低。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膀胱癌中CD9的表达有差异(P<0.05),根据预后表浅性膀胱癌的复发浸润组和非浸润组中CD9和HSP60表达有差异(P<0.05)。结论:CD9和HSP60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可能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P-1/CD9 hsp60 膀胱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HSP60基因克隆及弧菌应激前后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曲朦 施晓峰 +1 位作者 张之文 丁少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HSP60(heat shock protein 60,热休克蛋白60)作为高度保守的热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员,不仅可以在应激状态下帮助其他蛋白正确折叠并恢复天然构象,还可作为危险信号作用于天然免疫系统。基于HSP60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技术成功克... HSP60(heat shock protein 60,热休克蛋白60)作为高度保守的热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员,不仅可以在应激状态下帮助其他蛋白正确折叠并恢复天然构象,还可作为危险信号作用于天然免疫系统。基于HSP60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获得赤点石斑鱼HSP60 cDNA全序列及基因组全序列。其cDNA序列全长2 351 bp,包括75 bp的5′UTR,539 bp的3′UTR和1 737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78个氨基酸。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性很高。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与传统物种树基本吻合,说明HSP60可能是1个潜在的可用于物种系统进化研究的良好标记。所获得的赤点石斑鱼HSP60基因组全序列含有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也与已知其他硬骨鱼类基本一致。这种在序列特征、蛋白空间结构及基因组结构上的高度保守性意味着HSP60在动物生命活动中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时PCR检测结果发现HSP60在赤点石斑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而攻毒后鱼体肝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鳃、脾、胃和脑等重要组织器官的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结果证实了HSP60基因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hsp60 克隆 组织表达特性
下载PDF
PCR介导嗜肺军团菌疫苗候选基因lvgA和Hsp60的融合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杰 陈建平 +4 位作者 王涛 廖涛 陈宪 芦殿香 田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04-909,共6页
目的采用PCR法进行嗜肺军团菌lvgA和Hsp60二基因的拼接融合,克隆并检测该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重组聚合酶链反应,设计引物首先分别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待融合端互补的军... 目的采用PCR法进行嗜肺军团菌lvgA和Hsp60二基因的拼接融合,克隆并检测该融合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重组聚合酶链反应,设计引物首先分别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待融合端互补的军团菌毒力基因(lvgA)和热休克蛋白60基因(Hsp60),经琼脂糖电泳纯化回收,再以适量lvgA和Hsp60为模板变性、退火、重叠延伸,实现二基因的PCR水平融合,随后采用外引物进行新一轮扩增,扩得足量lvgA/Hsp60融合基因的PCR产物,继而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分析等鉴定。结果扩增出了约2292bp的lvgA/Hsp60融合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lvgA/Hsp60,并检测到Mr约117000的GST-lvgA-Hsp60融合蛋白表达条带。结论采用PCR法实现了嗜肺军团菌lvgA和Hsp60二基因的融合,构建了其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使该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基因的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lvgA基因 hsp60基因 重组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艾灸足三里等穴诱导HSP60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Sma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郁洁 彭宏 +1 位作者 林亚平 易受乡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4-15,21,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HSP60、Smac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抗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性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穴位组,8只/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 d... 目的观察艾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HSP60、Smac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抗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性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穴位组,8只/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 d,进行无水乙醇灌胃,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60及Smac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Smac、HSP60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穴位组HSP60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Smac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艾灸穴位组Smac表达明显下降(P<0.01),HSP60表达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足阳明经穴预处理可以诱导保护性蛋白HSP60的过度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Smac表达,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胃黏膜损伤 hsp60 SMAC
下载PDF
HSP60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喻荷淋 吴艳 +8 位作者 曾绍凡 朱晓荣 刘阳 蒋莉 秦娟 陈诚 田波 李钰艳 付彩雯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78-680,684,共4页
目的探讨HSP60对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根据肥胖程度分为肥胖组30例、超重组34例及体型正常组26例。检测3组的血清HSP60浓度、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 目的探讨HSP60对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根据肥胖程度分为肥胖组30例、超重组34例及体型正常组26例。检测3组的血清HSP60浓度、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HSP60与其余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体型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PG、FINs、HbA1c、HSP60和HOMA-IR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60与BMI、WHR、FINs、FPG、HOMA-IR呈正相关(P<0.01);BMI、HOMA-IR是HSP60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HSP60浓度随肥胖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升高,血清HSP60浓度的增加可能促进T2DM患者IR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60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HSP60表达的改变与生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俞建军 徐月敏 陈昭典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索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热休克蛋白(HSP60)表达的改变对生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20只作为手术组,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10例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个月后,取下睾丸常规染色切片,用Makler积分法随机选择曲细精管,... 目的:探索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热休克蛋白(HSP60)表达的改变对生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20只作为手术组,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10例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个月后,取下睾丸常规染色切片,用Makler积分法随机选择曲细精管,手术组200个,对照组100个,并测量内径、管周膜厚度、细胞层数及生精细胞成熟程度,计算平均得分;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SP60的表达量,并比较二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手术组的曲细精管Makl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手术组曲细精管HSP60表达量为3.85±0.37,对照组表达量为2.10±0.32,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表达均定位于精子细胞,其表达量与评分值呈负相关(r=-0.9405,P<0.01)。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组织HSP60表达增加可导致生精功能损害,并影响精子细胞的成熟,可能是不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大鼠 睾丸 hsp60 表达 生精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HSP6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下丘脑-垂体-睾丸中的表达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阮崇美 王相生 +3 位作者 张勇 马友记 胡俊杰 赵兴绪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0-1298,共9页
热休克蛋白60(HSP60)不仅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也参与雄性动物生殖生理的调控。为研究HSP60基因序列特性及其在天祝白牦牛下丘脑-垂体-睾丸轴(HPT-axis)上的表达情况,探寻其在白牦牛睾丸发育、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RT... 热休克蛋白60(HSP60)不仅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也参与雄性动物生殖生理的调控。为研究HSP60基因序列特性及其在天祝白牦牛下丘脑-垂体-睾丸轴(HPT-axis)上的表达情况,探寻其在白牦牛睾丸发育、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白牦牛HSP60基因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60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同源性等,并利用q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法分析HSP60在白牦牛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表明,白牦牛HSP60基因cDNA全长为2 300 bp,开放阅读框为1 722 bp,编码572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为60.977k Da、等电点为5.69,编码的蛋白为非跨膜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白牦牛HSP60氨基酸序列与牛、瘤牛、绵羊、藏羚羊、骆驼、白犀牛、兔和黑猩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进化水平相近。HSP60基因及蛋白在白牦牛的下丘脑、垂体及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下丘脑及垂体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睾丸,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SP60蛋白定位表达于白牦牛下丘脑组织的室旁核大细胞、室旁核小细胞和神经角演网、垂体组织的腺细胞、睾丸组织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而精子细胞中表达较弱。通过对健康成年白牦牛HSP60在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表达与定位检测,推断HSP60参与雄性白牦牛生殖轴调控,并参与睾丸发育与精子发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SP60对雄性生殖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60基因 天祝白牦牛 RACE 生物信息学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下载PDF
HSP60在早期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书华 詹昶 +3 位作者 仇晶晶 张倩 游志鹏 刘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ot shock protein,HSP)在早期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变化,探讨HSP60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鼠龄为6-8周的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糖尿病组在禁食12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1...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ot shock protein,HSP)在早期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变化,探讨HSP60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鼠龄为6-8周的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糖尿病组在禁食12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10 g·L^-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成功诱导糖尿病模型后4周、8周、12周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分析晶状体上皮细胞上HSP60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上未发现有HSP60表达,糖尿病组大鼠在造模后4周、8周、12周均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上有HSP60表达,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糖尿病组大鼠造模后4周和8周间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12周时其表达量开始减少,和4周及8周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有大量HSP60表达,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60 糖尿病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编码hsp60和IL-2的幽门螺杆菌减毒沙门菌核酸疫苗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灿 李兆申 +4 位作者 杜奕奇 屠振兴 龚燕芳 金晶 吴红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hsp60基因和细胞因子IL2的核酸疫苗,体外转染COS7细胞,并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体内检测其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H.pylori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sp60基因,从pCIneo IL2扩...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hsp60基因和细胞因子IL2的核酸疫苗,体外转染COS7细胞,并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体内检测其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H.pylori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sp60基因,从pCIneo IL2扩增小鼠IL2基因,检测hsp60及IL2的核苷酸序列;通过酶切、连接反应把hsp60和IL2同时克隆入pIRES;通过脂质体法将pIRES hsp60IL2转染COS7细胞,SDS PAGE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达蛋白的免疫性。重组载体转化入LB5000,抽提质粒,再转化入SL7207,反复传代,鉴定重组核酸疫苗菌的稳定性。以该疫苗菌接种小鼠,4周后H.pylori攻击,再4周后鉴定感染状况。结果成功扩增出长约1640bp的hsp60基因和510bp的IL2,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hsp60基因与H.pylorihsp60序列一致,IL2序列和小鼠的IL2序列一致。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hsp60和IL2基因克隆入载体pIRES,成功构建了含hsp60基因和IL2基因的幽门螺杆菌核酸疫苗pIRES hsp60IL2,并且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hsp60蛋白和14000的IL2蛋白条带。体内实验显示pIRES hsp60IL2及pIRES hsp60疫苗接种组分别有79.9%、62.5%小鼠获免疫保护。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hsp60和IL2基因幽门螺杆菌减毒沙门核酸疫苗,体外实验验证了其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疫苗 载体 hsp60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HSP60家族成员的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臧星星 马宝骊 +1 位作者 王利 柏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2-74,共3页
用针对HSP60保守区的二株单抗ⅡH9和ML-30进行了Westernblotting和ELISA试验,发现空肠弯曲菌CJ-S131株43kD通道蛋白属HSP60家族成员,命名其为空弯菌HSP43。SDS-PAGE和... 用针对HSP60保守区的二株单抗ⅡH9和ML-30进行了Westernblotting和ELISA试验,发现空肠弯曲菌CJ-S131株43kD通道蛋白属HSP60家族成员,命名其为空弯菌HSP43。SDS-PAGE和薄层扫描显示HSP43是主要菌体蛋白。虽然HSP极端保守,但用CJ-S13llysate免疫小鼠后,发现最早诱导的抗体是针对HSP43的,并且这种抗体活性在随后80d的观察期间一直维持较高活性。此结果为研究感染诱致自身免疫病分子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热休克蛋白 自身免疫 hsp60 鉴定
下载PDF
口服HSP60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GF-β和调节性T细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春艳 段虎斌 +8 位作者 刘学军 习玲 高岭 白春爱 郑小俊 滕萍萍 罗非同 王凤芝 李茹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1355-1356,共2页
目的研究口服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TGF-β和调节性T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00g±10g。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C组),动脉粥样硬化未干预组(AS组),AS造模前口服HSP60组(H1组)... 目的研究口服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TGF-β和调节性T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00g±10g。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C组),动脉粥样硬化未干预组(AS组),AS造模前口服HSP60组(H1组),造模后口服HSP60组(H2组),以上4组每组10只。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和维生素D3粉剂造AS模型,于出生后180d采血后处死,并取大鼠主动脉根部作为标本。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病理改变,并计算血管内膜(IT)与血管内径(ID)之比(IT/ID);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TGF-β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含量。结果高脂饮食可形成AS斑块,AS组主动脉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部分血管内膜突起,淋巴细胞、炎性细胞、泡沫细胞浸润,肌纤维断裂,斑块形成斑块处可形成夹层动脉瘤,甚至斑块有破裂出血。各组主动脉血管IT/ID值分别为:C组(6.1±1.3)%;AS组(38.3±6.5)%;H1组(15.8±7.4)%;H2组(26.9±3.3)%。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含量分别为:C组(88.7±20.1)pg/mL;AS组(53.6±15.4)pg/mL;H1组(291.9±71.7)pg/mL;H2组(161.3±49.0)pg/mL。各组外周血CD4+、CD8+、CD4+CD 2 5+Foxp 3+调节性T细胞占CD 4+T细胞比例分别为C组(2.5 5±0.3 6)%;AS组(1.6 6±0.3 6)%;H 1组(5.58±0.22)%;H2组(3.28±0.61)%。结论口服HSP60能增加AS大鼠血清TGF-β和调节性T细胞含量,增加免疫耐受程度,且造模前口服较造模后口服增加幅度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hsp60 TGF-Β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