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HPA-3,HPA-15基因分型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孔小娇 王红梅 +1 位作者 段生宝 刘铁梅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建立血小板HPA-3,HPA-15基因分型的微滴式数字PCR(ddPCR)高灵敏检测方法,并初步探索应用于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HPA抗原相容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针对HPA-3,HPA-15的SNP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MGB探针,优化ddPCR退火温度及引... 目的建立血小板HPA-3,HPA-15基因分型的微滴式数字PCR(ddPCR)高灵敏检测方法,并初步探索应用于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HPA抗原相容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针对HPA-3,HPA-15的SNP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MGB探针,优化ddPCR退火温度及引物浓度等扩增条件,建立最佳反应体系,明确检验程序。对该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估包括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利用ddPCR技术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67例临床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将等位基因分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比较,并对52例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HPA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检测血小板HPA-3,HPA-15的ddPCR方法,引物及探针特异性良好,HPA-3,HPA-15的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61.6℃,60.2℃;体系最佳引物浓度分别为:900 nM,700 nM;探针终浓度均为250 nM。拷贝数定量检测范围为:2~20000 copies,检测下限为0.1 copies/μL且线性良好。在低拷贝数标本中,HPA-3及HPA-15实际检测值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CV)均<5%。对67份人血液标本DNA的HPA-3,HPA-15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应用于胎母血小板HPA-3,HPA-15基因型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结论本研究构建的HPA-3,HPA-15 ddPCR检测体系准确性高,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临床血小板HPA-3,HPA-15基因型供者库的建立、基因配型及胎母血小板相容性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 微滴式数字PCR 基因分型 基因频率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Gov)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冯明亮 沈伟 +7 位作者 黄慧 王健莲 沈彤 张晰 孔祥荣 杜可明 杨建豪 刘达庄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Gov)系统多态性,评估其在血小板配型输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1000名来自不同省份汉族无关献血者进行HPA15系统基因分型。结果HPA15在所调查的7个省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Gov)系统多态性,评估其在血小板配型输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1000名来自不同省份汉族无关献血者进行HPA15系统基因分型。结果HPA15在所调查的7个省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1000名汉族中HPA15a和15b基因频率分别为0.5320和0.4680,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与其它种族的HPA15分布相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在随机输血中HPA15a和15b抗原不配合的机会分别为0.1711和0.2029。结论本调查数据表明,随机输血中供受者HPA15抗原不配合比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高达37%,这对研究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和开展血小板同型输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血小板hpa-15 输血 血小板 基因频率 汉族 中国
下载PDF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PA-1—6,15基因分型及频率调查 被引量:17
3
作者 叶欣 付涌水 +6 位作者 罗广平 夏文杰 陈扬凯 丁浩强 邓晶 许茹 徐秀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21-924,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血小板基因多态性,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及临床输血实践提供重要数据和依据。方法通过PCR-SSP方法对广州地区706名无偿献血者的HPA1—6,15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并统计其频率。结果706份样本中HPA-3和-15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最高,... 目的研究人类血小板基因多态性,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及临床输血实践提供重要数据和依据。方法通过PCR-SSP方法对广州地区706名无偿献血者的HPA1—6,15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并统计其频率。结果706份样本中HPA-3和-15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最高,其a/a、a/b、b/b的频率分别为HPA-3:0.2918、0.4830、0.2252;HPA-15:0.2691、0.5170、0.2139,不配合率较高,均达到35%以上。HPA-1、-2、-4、-5系统均以a/a纯合子为主,a基因的频率范围为0.9583—0.9993,且均未发现b/b纯合子。1b、4b的基因频率很低,分别为0.0028和0.0007。本地区的HPA-1a与中国北方、英国白人、美国黑人有统计学差异(P<0.05)。HPA-2与中国南方、北方、美国黑人和日本人有统计学差异(P<0.05);HPA-5与英国白人和美国黑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PA-6频率分别为0.9575,0.0397,0.0028。结论本研究对广州地区HPA献血员的筛查可为建立HPA供者库和对探讨由HPA引起的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数据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 基因频率 多态性 PCR-SSP
原文传递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系统PCR-SSP基因分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悦康 李大成 +2 位作者 王大明 李茜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5-188,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采用PCR-SSP技术建立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系统的基因分型方法,并应用于血小板供者库的HPA基因定型。采用第11届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小板血清学与基因分型协作组推荐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调节引物浓度、Mg2+离子浓度和探索最... 本研究目的是采用PCR-SSP技术建立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系统的基因分型方法,并应用于血小板供者库的HPA基因定型。采用第11届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小板血清学与基因分型协作组推荐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调节引物浓度、Mg2+离子浓度和探索最佳PCR扩增条件,建立HPA-15系统基因分型技术。该分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第11届ISBT血小板协作组提供的质控样本进行验证,同时采用本研究合成的引物及商品化试剂盒,对50名随机的汉族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PA-15系统基因分型,作为平行对照。应用本研究的方法,对第11届ISBT送检的10份考核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基因分型结果与ISBT公布的结果完全一致。50名随机的血小板志愿捐献者,经本研究的方法及美国G&T公司的试剂检测,基因分型的结果相符合;观察到的基因频率:HPA-15a和-15b分别为0.5100和0.49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A基因分型技术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适合于常规HPA基因分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15系统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HLA和/或HPA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敬媛媛 王洁 +3 位作者 李冬妹 王丽君 范成艳 贾延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6期723-72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HLA和/或HPA抗体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10例PTR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HLA和/或HP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性别、年龄、血型、所患疾病以及输血次数、PTR发生前的血象、凝血指标等对抗...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HLA和/或HPA抗体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10例PTR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HLA和/或HP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性别、年龄、血型、所患疾病以及输血次数、PTR发生前的血象、凝血指标等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女性及有妊娠史的患者更容易产生HLA和/或HPA抗体。抗体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阴性患者(51.46±18.49岁vs.40.68±20.08岁,P<0.001),其平均输血次数却明显低于阴性患者(13.13±18.64次vs.18.66±22.52次,P=0.024),抗体发生率与输血次数无相关性,抗体阳性患者检测前血小板计数值(13.13±18.64×10^(9)/L vs.18.66±22.52×10^(9)/L,P=0.021)和血红蛋白含量(72.41±18.64 g/L vs.78.61±21.66 g/L,P=0.009)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60岁以上、女性、患有MDS、输血次数、血小板计数值都是抗体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HLA和/或HPA抗体产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避免PTR的发生,改善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 血小板抗原(hpa)抗体 独立危险因素 顾性分析
下载PDF
SSP法和测序法对广州汉族人群HPA-6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黎美娜 汪传喜 +1 位作者 滕青 聂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00-2502,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汉族人群HPA-6多态性。方法:采用SSP法和测序法对200例广州汉族无偿血小板献血员进行HPA-6基因分型。结果:HPA-6a和-6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775和0.022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及亚洲其他地区人群比... 目的:调查广州汉族人群HPA-6多态性。方法:采用SSP法和测序法对200例广州汉族无偿血小板献血员进行HPA-6基因分型。结果:HPA-6a和-6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775和0.022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及亚洲其他地区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和其他洲人群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随机输血中HPA-6抗原不配合的机会为0.0430。结论:获得广州汉族人群HPA-6频率数据,对建立本地血小板供者库和开展血小板同型输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6 多态性
下载PDF
陕西地区血小板HLA/HPA基因供者库的建库评估及应用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齐珺 李昱辉 +7 位作者 王天菊 李凤琴 武君华 尚利侠 陈乐 王满妮 房婕 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血小板HLA/HPA基因供者库合适的库容水平及匹配概率,为本地区血小板供者库的建设、维护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11755名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401名和249名陕西地区无血缘关系多次单采血小板捐...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血小板HLA/HPA基因供者库合适的库容水平及匹配概率,为本地区血小板供者库的建设、维护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11755名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401名和249名陕西地区无血缘关系多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为对象,分别进行HLA基因多态性分析、HPA基因分型和CD36抗原检测,应用Arlequin 3.5.2.2软件计算HLA、HPA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并根据表型频率计算找到HLA、HPA全匹配供者概率,评估库容水平。结果获得了陕西地区HLA-A、-B及HPA1-6、10、15、21表型群体多态性资料,在249例健康捐献者中检测到CD36抗原Ⅰ型和Ⅱ型缺失频率均为0.40%(1/249);计算推导得到当血小板供者库库容为194人时,患者有95%的把握能在该库中找到至少1名HPA1-6、10、15、21全匹配供者;1个1500人的血小板供者库有95%的概率可以找到1名HLA-A-B表型频率>0.002或单体型频率>0.001的相同供者,而找到任何1个交叉反应组(CREG)匹配的供者概率应在44.95%~97.57%之间;当供者数为8856、15033时,患者找到1名HLA表型相同的供者的概率可提高至80%和90%。结论在可靠的群体性多态性资料的支撑下,不同地区人群HLA/HPA的分布差异使得各地血小板供者库的建库模式和最适库容不尽相同,有必要应用多种血小板配合型输注策略扩大供者选择范围,从而有效降低建库成本和资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HPA-1~6,15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苗菁 曾小菁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血小板抗原1~6,15系统(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HPA-1~6,15),探讨HPA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1)收集30例输注2次以上血小板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根据血小板回收率(Percentage platelet rec...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血小板抗原1~6,15系统(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HPA-1~6,15),探讨HPA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1)收集30例输注2次以上血小板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根据血小板回收率(Percentage platelet recovery,PPR)判定输注效果;(2)采用酚/氯仿方法提取DNA;(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血小板抗原HPA-1~6,15进行基因分型,分析HPA抗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结果 (1)HPA-1~3、HPA-5~6、HPA-15系统等位基因呈多态性分布;HPA-4呈aa纯合子单态性分布,HPA-1、5、6基因以aa纯合子为主,仅HPA-3、15见bb纯合子,b等位基因频率以HPA-2最高(0.65),其次依次为HPA-15(0.349),HPA-3(0.3)。(2)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21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无效率为70%,多集中于输注3次及以上组。结论 (1)抗-HPA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概率较小,主要发生在HPA-2、3、15系统,对需作HPA配型的患者只要针对此3个系统进行检测,就可提高输注效果。(2)临床应注重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个体化,减少输注次数,提高输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疗效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特异抗原 基因多态性 human platelet antigenS (hpa)
下载PDF
南京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29bw基因分型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若洋 陈蓉 +2 位作者 刘太香 蔡莉 梁文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汉族血小板捐献人群血小板抗原1~29(HPA-1-29bw)等位基因频率,为患者相容性血小板输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代测序法(Sanger测序法)对2019年2月~2019年9月在本中心捐献血小板的900名南京汉族固定捐献者做HPA基因分型,...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汉族血小板捐献人群血小板抗原1~29(HPA-1-29bw)等位基因频率,为患者相容性血小板输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代测序法(Sanger测序法)对2019年2月~2019年9月在本中心捐献血小板的900名南京汉族固定捐献者做HPA基因分型,并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等。结果本组900名汉族单采血小板捐献者HP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HPA-1a 0.995 0、1b 0.005 0,2a 0.9467、2b 0.053 3,3a 0.585 0、3b 0.415 0,4a 0.998 9、4b 0.001 1,5a 0.982 2、5b 0.017 8,6a 0.982 8、6b 0.017 2,11a 0.999 4、11b 0.000 6,15a 0.531 7、15b 0.468 3,21a 0.992 8、21b 0.007 2;HPA-7-10w、-12-14w、-16-20w和-22-29bw均只检出单一a等位基因;本组中HPA-15不配合率最高[37.40%(337/900)],其次为HPA-3[36.77%(331/900)],另外在HPA-11w中检出1例杂合子。结论南京地区汉族血小板捐献人群HPA等位基因频率特点是HPA-15和HPA-3为最常见的杂合子,在本地临床输注中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原 hpa基因 基因频率 血小板捐献者
原文传递
多重PCR—SSP技术应用于HPA-1-17bw基因分型研究和广西壮族人群HPA多态性的分布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卫东 李丽兰 +2 位作者 廖燕 赵桐茂 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建立应用于HPA-1—17bw基因分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西壮族人群HPA名态性分布进行调查。方法设计多种HPA序列特异性引物的组合,在1个PCR反应体系中用时扩增多个HPA基因,根据扩增片断的有无和... 目的建立应用于HPA-1—17bw基因分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西壮族人群HPA名态性分布进行调查。方法设计多种HPA序列特异性引物的组合,在1个PCR反应体系中用时扩增多个HPA基因,根据扩增片断的有无和大小,指定相应的HPA基因型,并以17例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提供的HPA对比DNA配组标本,以及100例已知HPA型的血小板供者的DNA标本作验证。使用验证后的技术对2659例无血缘关系的广西牡成人群展开HPA-1—17bw的基因分型和抗原多态性研究。结果建立了由16种PCR引物混合物,其中有6种多重PCR多重PER引物混合液组成的PCR—SSP反应体系,可用于HPA-1~17bw等位基因的检测。以HPA参比DNA配组标本,以及已知HPA型的供者的DNA标本的检测作验证,HPA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在2659名广西壮族人群中各HP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HPA—1α和-16为0.9915和0.0085,HPA.2a和.26为0.9569和0.0431,HPA-3α和-3b为0.5122和0.4878,HPA-5α和-56为0.9850和0.0150。HPA.6a和-66为0.9851和0.0149,HPA-15α和-15b为0.5256和0.4744;HPA-4、HPA-7-14bw、HPA-16—17bw只有a/a的纯合子;HPA-2—3、HPA,6船以及HPA.15均存在a/a和b/b纯合子基因型个体。结论多重PCR-SSP技术应用于HPA基因分型减少了PCR扩增反应数量,节省了人力、物力,HPA分型系统性强,可用于大量标本的HPA-1—17bw基因分型等研究和筛查工作;应用该方法研究证明广西壮族人群HPA多态性分布具有民族特征,有助于对壮族人群血小板免疫学特点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hpa基因分型 多重PCR-SSP 壮族 广西
原文传递
青岛地区汉族人群HPA-1—5,15多态性分布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焦淑贤 刘晓华 +5 位作者 迟晓云 孙旭敏 李长缨 胡彬 杨志夏 丛培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15抗原分布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青岛地区918名无血缘关系固定血小板无偿捐献者进行HPA1-5及HPA-1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各被检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1a=0.9940,1b=0.0060,2a=...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15抗原分布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青岛地区918名无血缘关系固定血小板无偿捐献者进行HPA1-5及HPA-1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各被检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1a=0.9940,1b=0.0060,2a=0.9319,2b=0.0681,3a=0.5822,3b=0.4178,4a=0.9897,4b=0.0104,5a=0.9804,5b=0.0196,15a=0.4913,15b=0.5087;HPA基因频率分布与国内资料比较,HPA-1与北方人群(河南),HPA-2与南方人群(四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台湾人群HPA-2,-4,与日本人群HPA-2,-3,-5,与美国黑人HPA-1,-2,-5,与白人HPA-1,-4,-5,-15分别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岛地区汉族人群HPA分布具有本地人群特点。本组HPA数据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可以作为北方汉族人群HPA基因分布频率数据库和青岛本地化血小板供者HPA资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1 -2 -3 -4 -5 -15 基因频率 血小板供者
下载PDF
南宁地区人群血小板抗原HPA1—16bw基因分布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廖燕 申卫东 +3 位作者 李丽兰 李恒聪 李彬 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研究南宁地区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布频率,为临床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和HPA相容的成分血。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南宁地区1 500名无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做HPA1—16bw基因分型研究。在包含引... 目的研究南宁地区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布频率,为临床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和HPA相容的成分血。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南宁地区1 500名无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做HPA1—16bw基因分型研究。在包含引物混合液的96孔反应板中,按照相同的循环条件扩增PCR产物。结果每份血液标本均可在4 h内获得分型结果。在16个HPA系统中,HPA-15基因型杂合频率最高,HPA15a/15a,HPA15a/15b和HPA15b/15b的频率分别为0.252 7,0.500 7和0.246 7。HPA-3的杂合程度仅次之,HPA3a/3a,HPA3a/3b和HPA3b/3b的频率分别为0.284 0,0.508 0和0.208 0。其余14个HPA系统均以a/a纯合子为主,其a基因频率范围为0.916 7—0.999 3。除了HPA-3b/3b和HPA-15b/15b的纯合子以外,还检测出了HPA-2b/2b5例和HPA-1b/1b1例。HPA-7bw至-14bw,-16bw的a/a等位基因纯合率为1.000 0。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仍须警惕可能由HPA-1,-2,-3,-5,-6和-15同种抗体引起的疾病,HPA基因分型将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和建立相容的HPA血小板供者库,提供更有效的血小板输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pa) PCR-SSP 基因分型 南宁人群
原文传递
南宁地区HLA、HPA已知基因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的设计及建立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梅 李丽兰 +4 位作者 李恒聪 卢芳 裴永峰 黄惠妮 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设计和建立适合南宁地区人群的HLA、HPA已知基因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为免疫性PTR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保障。方法以4 243名无血缘关系的南宁地区健康供者为对象,研究和分析南宁地区人群HPA基因多态性,以7 001名南宁地区骨... 目的设计和建立适合南宁地区人群的HLA、HPA已知基因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为免疫性PTR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保障。方法以4 243名无血缘关系的南宁地区健康供者为对象,研究和分析南宁地区人群HPA基因多态性,以7 001名南宁地区骨髓库供者的HLA基因分型检测数据,分析这些供者的HLA-A,-B基因多态性,并以此为数据基础,预测所建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的库容。以预测的最佳库容为设计目标,建立南宁地区HLA、HPA已知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供者的HPA-1—17w,HLA-A,-B基因分别使用PCR-SSP、PCR-SSO等基因分型方法。结果根据对南宁地区人群HPA-1—17w(n=4 243)和HLA-A,-B(n=7 001)基因多态性研究分析,计算推导得到当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库容为283人时,约有95%的患者能在该库中找到≥1名HPA-1—17w基因型全匹配的供者;当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库容为819人时,约有80%的患者能在该库中找到≥1名HLA-A,-B CREG全匹配的供者;当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库容为1 781人时,约有90%的患者能在该库中找到≥1名HLA-A,-B CREG全匹配的供者,如果需要考虑ABO同型血小板输注时,则按人群的ABO血型分布频率将该库容量做相应测算和列出各自库容量的变化。目前所建立的南宁地区HLA、HPA已知基因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包含1 072名献血者数据,按本研究设计的最佳库容量预测方案评估,在不考虑ABO同型的情况下,约98. 58%患者能在该资料库中找到≥1名HPA基因型全匹配的供者,约83. 49%患者能在该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找到≥1名HLA-A,-B CREG全匹配的供者。结论本研究为血小板抗原和/或抗原基因已知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的建立提供了设计思路,并已建立了适合南宁地区人群的含1 072名HLA和HPA献血者已知基因型的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人类白细胞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血小板输血无效 免疫性 HLA hpa 南宁地区
原文传递
陕西地区血小板供者基因数据库拓展性应用的研究
14
作者 齐珺 曹晓莉 +9 位作者 胡欣 李凤琴 孙振东 李昱辉 王满妮 王天菊 武君华 尚利侠 陈乐 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群体之间的共性和特性,挖掘包括血小板基因供者库在内的无偿献血者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间的融合潜力,提高招募成功率和已知结果库存率。方法应用数据库建模和比对方法对本市近10年无偿...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群体之间的共性和特性,挖掘包括血小板基因供者库在内的无偿献血者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间的融合潜力,提高招募成功率和已知结果库存率。方法应用数据库建模和比对方法对本市近10年无偿献血者与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间的匹配度和融合度进行筛选分层,采用Arlequin 3.5.2.2软件计算HLA、HPA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并根据表型频率计算不同血小板供者后备库中找到HLA、HPA全匹配供者概率。结果在本地区已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中,依据其献血行为挖掘出的活跃献血者分别划分为血小板供者库后备一、二、三、四梯队,分别为696名、2752名、9092名和12028名捐献者。第一梯队具有10~50次血小板捐献经历和10~20次全血捐献经历的占比最高,分别为13.65%和26.01%;第二梯队具有10~20次全血捐献经历和10~50次血小板捐献经历者占比分别为15.04%和1.38%,与其他梯队献血特征有差异(P<0.05)。在现有血小板库+一二梯队的核心库容中(n=4955),患者找到至少1名HLA-A,B表型相同的供者的概率可达69.02%;当考虑到ABO和HPA同型时,找到至少1名HLA、HPA全相合且ABO同型供者概率(B型为例)为48.73%。结论西安地区全血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这3类群体存在较大交叉分布性,与从头开始扩充库容相比,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活跃献血者是血小板供者库的后备有声力量,在扩大有效库容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建库成本和资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血小板输注无效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血小板基因供者库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及HLA-Ⅰ抗原基因分型库的建立 被引量:18
15
作者 付涌水 夏文杰 +7 位作者 叶欣 贝春花 陈扬凯 徐秀章 罗广平 许茹 胡永红 邓晶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9及15系统和HLA-Ⅰ抗原基因分型库,探讨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为有效避免血小板输注同种免疫的发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均为汉族...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9及15系统和HLA-Ⅰ抗原基因分型库,探讨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为有效避免血小板输注同种免疫的发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均为汉族)的血样805份,采用PCR-SSP方法做HPA-1—6、9及15系统基因分型,利用Luminex-SSO方法做HLA-A、B、Cw抗原分型。结果HP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HPA-1a0.998、1b0.002,2a0.952、2b0.048,3a0.553、3b0.447,4a0.999、4b0.001,5a0.976、5b0.024,6a0.982、6b0.018,9a1.000、9b0.000,15a0.518、15b0.481;HPA-3、15a/b对偶抗原有aa、ab和bb 3种表型,HPA-1、2和4—6未发现bb表型,HPA-9未发现ab、bb表型;HPA-3a、3b,15a、15b的不配合率最高。经χ2检验,实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HLA-Ⅰ抗原基因频率较高的表达有A*02 0.286A*240.162A*11 0.323B*46 0.147B*75 0.100C*01 0.177C*03 0.289C*07 0.179。结论广州地区汉族HPA-1—6、9及15系统基因频率分布和HLA-Ⅰ类抗原分布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与其它资料相比显示出种族和地域性差异;建立HPA-1—6、9及15系统和HLA-Ⅰ抗原基因分型库对于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HLA 基因分型 基因频率 PCR-SSP
原文传递
深圳地区汉族人类血小板抗原1-6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邹红岩 李桢 +1 位作者 邓志辉 吴国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为人类学研究及临床输血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深圳地区222名汉族随机献血者HPA1-6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对其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并与HPA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 研究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为人类学研究及临床输血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深圳地区222名汉族随机献血者HPA1-6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对其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并与HPA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6个HPA系统中,HPA-3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最高,HPA-3a/3a、HPA-3a/3b、HPA-3b/3b的频率分别为0.265 8,0.518 0,0.216 2;其余5个HPA系统均以a/a纯合子为主,a基因的频率范围为0.997 7~0.955 0,且均未发现b/b纯合子。1b、4b的基因频率很低,分别为0.009 O和0.002 3。结论 深圳汉族人群HPA1-6系统的基因频率与中国台湾人及中国香港人均很相似(P>0.05)。HPA-1、HPA-5与美国黑人、白人及荷兰人差异显著(P<0.05);HPA-2、HPA-3与日本人、韩国人、美国黑人、白人差异显著(P<0.05);HPA-4与日本人差异显著(P<0.05)。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要警惕HPA-2,3,5,6系统同种抗体导致的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 基因频率 基因多态性 SSP
下载PDF
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及配型的研究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钵 张益红 +5 位作者 朱米兰 杨永公 孙启俊 欧阳健 赵进生 吴慧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及配型的研究 ,以探讨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 (PCR SSP) ,对南京地区 5 5例患者HPA1 5系统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并为其进行血小板基因配型输注。结果... 目的 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及配型的研究 ,以探讨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 (PCR SSP) ,对南京地区 5 5例患者HPA1 5系统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并为其进行血小板基因配型输注。结果 经血小板基因配型的吻合组血小板输注效果明显优于未经配型的对照组。结论 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及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小板抗原 基因分型 配型 血小板输注
下载PDF
人类血小板抗原1~6系统同步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志辉 吴国光 李大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4-598,共5页
为研究采用PCR SSP技术,建立可靠的人类血小板抗原HPA 1,2,3,4,5,6系统的同步基因分型方法,并以所建立的方法研究血小板抗原。设计合成18条序列特异性引物,探索最佳退火温度,通过调整引物浓度、Mg2+离子浓度,使HPA 1~6系统等位基因在... 为研究采用PCR SSP技术,建立可靠的人类血小板抗原HPA 1,2,3,4,5,6系统的同步基因分型方法,并以所建立的方法研究血小板抗原。设计合成18条序列特异性引物,探索最佳退火温度,通过调整引物浓度、Mg2+离子浓度,使HPA 1~6系统等位基因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同步扩增和扩增产物在同一凝胶中进行同步电泳。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采用基因型已知的质控DNA进行验证。应用此方法,对2000年度国际输血协会(ISBT)第十届血小板基因定型与血清学工作组送检的15份考核样本(其中血样2份,DNA样本13份)进行了基因分型。用此方法检测质控DNA,结果与已知的HPA基因型完全相符;15份第十届血小板基因定型与血清学工作组的考核样本的检测结果,与ISBT公布的结果完全相同,准确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北方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6、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丹 张印则 李大成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PA-1~6、15系统的基因多态性及分布差异。方法 采用Luminex结合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FLOW-SSO)方法对904名籍贯为北方汉族的深圳巿机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做HPA-1~6、15系统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PA-1~6、15系统的基因多态性及分布差异。方法 采用Luminex结合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FLOW-SSO)方法对904名籍贯为北方汉族的深圳巿机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做HPA-1~6、15系统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有疑问的标本及罕见抗原(如HPA-1b/1b、2b/2b、4a/4b等)做进一步确认。结果 本组北方汉族人群来自河南、陕西、山东、黑龙江、吉林5个省,以HPA-3、15基因型的杂合度最高,杂合度约在50%左右,HPA-1、2、4、5、6以a/a纯合子为主(88%以上),将北方这5个地区汉族人群的HPA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两两比较,在HPA-2、5、6、15系统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吉林、陕西和山东汉族人群HPA-2a/2b基因型频率为0.027 8、0.115 9、0.110 3,同时HPA-2b基因频率为0.013 9、0.058 0、0.055 1;吉林和黑龙江汉族人群HPA-5a/5b基因型频率为0.0741、0.007 5,同时HPA-5b基因频率为0.037 0、0.003 8;山东、陕西和吉林汉族人群HPA-6a/6b基因型频率为0、0.029 0、0.037 0,同时HPA-6b基因频率为0、0.014 5,0.018 5;黑龙江、河南和吉林汉族人群HPA-15b/15b基因型频率为0.270 7、0.188 6、0.185 2,同时HPA-15b基因频率为0.530 1、0.4478、0.425 9(均为P〈0.05),符合Hardy-Weinbery遗传定律。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HPA-1~6、15分布不论基因频率还是基因型频率都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地域性较南方汉族人群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汉族 无偿献血者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地域性
原文传递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情况及其基因频率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洁 敬媛媛 +2 位作者 李冬妹 王东梅 贾延军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选取2020年1...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86例因PTR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包括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C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其血清中HLA抗体和HPA抗体,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患者进行HPA-1~6、9及l5系统的基因分型。结果86例患者中有33例的血清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4%,其中24例(27.9%)只表达HLA抗体,6例(7.0%)只表达HPA抗体,3例(3.5%)共同表达HLA抗体和HPA抗体。不同疾病之间血小板抗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基因分型结果显示,HPA-3和HPA-15具有较高的多态性,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61.5%,b为38.5%;HPA-15中a的基因频率为54.2%,b为45.8%。结论HLA和(或)HPA抗体的产生是导致PTR的重要因素,其中HLA抗体占主要地位,这些患者的HPA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HPA分布特征一致,确定PTR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及HPA基因分布特征将为血小板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