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ignition voltage and electrode structure on electric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 Dinitramide(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s in electric ignition mode in inert gas environ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Lei LI Guoxiu LI +4 位作者 Hongmeng LI Zhaopu YAO Tao ZHANG Jinze WU Shuo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29-242,共14页
Hydrazine is toxic and carcinogenic,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application and no longer meets the needs of green aerospace. As a green propellant, the Ammonium Dinitramide(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Hydrazine is toxic and carcinogenic,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application and no longer meets the needs of green aerospace. As a green propellant, the Ammonium Dinitramide(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specific impulse, being non-toxic,pollution-free, and easy storage. However, an ADN-based space engine in orbit has exposed the problems of high-temperature d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and cold-start failure. An active ignition technology—electric ignition technology wa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o break through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and the inability to a cold start. An experimental system of a constant-volume combustor for the 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based on the electric igni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he electric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in a volume combustor with an electric ignition method were studie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the ignition voltage and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on the electric 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were investigated. An elevation of the ignition voltage could facilitate the ignition process of the 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curtail electric energy input and heating effect, while exerting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the propellant.An increase in the ignition voltage enhanced the ignition process of the propellant while simultaneously suppressing its combustion process when utilizing mesh electrodes. Compared to the strip electrodes, the mesh electrodes increased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electrodes and the propellant,increased the electric energy input power in the electric ignition process, and reduced the ignition delay time. The mesh electrodes could promote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the propellant to a certain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N-based liquid propellant Resistive ignition Electrical ignition characteristic COMBUSTION Inert gas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gunpowder and plasma ignition in closed vessel tests
2
作者 Radoslaw Trebinski Zbigniew Leciejewski +1 位作者 Zbigniew Surma Jakub Michalsk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668-673,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the ignition method on the ballistic properties of a single-base gun propellant,as determined via closed vessel tests.Conventional gu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the ignition method on the ballistic properties of a single-base gun propellant,as determined via closed vessel tests.Conventional gunpowder ignition and plasma jet ignition methods were used,and differences in the ignition time were analysed.The influence of the ignition method on the dynamic vivacity is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this influence is significant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combustion process,and with respect to the low values of the loading density.I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combustion process,and for large values of the loading density,the dynamic vivacity plots for the two ignition methods converge.Regarding the burning law,close values of the exponent were obtained for the two ignition methods.The dynamic vivacity plots determined for plasma ignition reveal stronger dependence on the loading density than those determined for gunpowder ignition.The conclusion is that plasma ignition is not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inherent to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ballistic properties of propellants,which results in deviation of the burning process from the geometric burning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 VESSEL test gun propellant gunPOWDER IGNITION Plasma IGNITION
下载PDF
现代火炮内弹道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
作者 余永刚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从现代火炮及弹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火炮内弹道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火炮内弹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常规固体发射药火炮的作战效能;二是发展与制导弹药等特种弹药发射方式相适应的内弹道理论与控制技术;... 从现代火炮及弹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火炮内弹道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火炮内弹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常规固体发射药火炮的作战效能;二是发展与制导弹药等特种弹药发射方式相适应的内弹道理论与控制技术;三是研究新能源火炮的内弹道理论与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状况,对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研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内弹道 弹丸挤进过程 模块装药 制导弹药 埋头弹药 液体发射药火炮
下载PDF
不同组份下硝酸羟胺基液体推进剂电点火及稳定燃烧
4
作者 金宝志 申连华 +2 位作者 李国岫 李洪萌 鲍世国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5,共10页
为避免硝酸羟胺(HAN)基液体推进剂传统催化点火的延迟时间长、催化剂失活等缺点,同时充分发挥HAN基液体推进剂高能量密度、高比冲等优点,设计并搭建了HAN基液体推进剂静置状态和流动状态下电点火实验系统。制备了4种新型高能HAN基液体... 为避免硝酸羟胺(HAN)基液体推进剂传统催化点火的延迟时间长、催化剂失活等缺点,同时充分发挥HAN基液体推进剂高能量密度、高比冲等优点,设计并搭建了HAN基液体推进剂静置状态和流动状态下电点火实验系统。制备了4种新型高能HAN基液体推进剂,并开展了静置状态和流动状态下电点火及稳定燃烧实验研究,对比了不同组份下HAN基液体推进剂点火及稳定燃烧的影响。甲醇的添加抑制了推进剂的活性,推进剂分解过程变得缓慢且没有观察到持续稳定燃烧的火焰。掺混15%乙腈的推进剂在火焰高度和点火延迟时间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性能,流动状态下在关闭加载电压后能通过自分解维持火焰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发动机 硝酸羟胺基液体推进剂 电点火 甲醇 乙腈
下载PDF
离子型短点火延迟自燃液体推进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费腾 徐冉 +2 位作者 赵鹏宇 徐涛 杜宗罡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自燃液体推进剂不仅可简化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而且可实现多次无故障点火,并提高动力设备的运行安全性,是航天推进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降低自燃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不仅可提高发动机启动过程可靠性及推进剂燃烧效率,也可避免推进... 自燃液体推进剂不仅可简化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而且可实现多次无故障点火,并提高动力设备的运行安全性,是航天推进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降低自燃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不仅可提高发动机启动过程可靠性及推进剂燃烧效率,也可避免推进剂积存在燃烧室内导致启动时产生过高的压力峰或激发剧烈振荡燃烧而发生爆炸。自燃离子液体(HILs)因蒸汽压低、物化性质可调节、毒性小等优点,有望弥补或替代肼类物质作为自燃液体推进剂燃料。以点火延迟时间小于5 ms的燃烧性能特点为核心,对短点火延迟时间HILs以及复配体系的合成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针对自燃推进系统提出的要求,尽管现有短点火延迟的HILs或复配体系有成为未来绿色自燃推进剂燃料的潜质,但存在黏度高、燃烧产物复杂、比冲低等制约性问题。因此,还需在性能提升、工程适用性、系统匹配性等方面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以加快HILs或复配体系早日走向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 自燃离子液体 点火延迟时间 有机合成 复配体系
下载PDF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过程建模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梁雨霞 刘宁 +1 位作者 於永硕 孙明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性能对内弹道性能和液体药燃烧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点火过程,设计了再生喷雾燃烧半密爆装置,测试了燃烧室压力变化。在试验基础上,建立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计算模型,对点火过程中燃烧室流场变化...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性能对内弹道性能和液体药燃烧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点火过程,设计了再生喷雾燃烧半密爆装置,测试了燃烧室压力变化。在试验基础上,建立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计算模型,对点火过程中燃烧室流场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能够反映点火过程燃烧室压力等重要物理量的变化。基本装药燃气的流动具有明显涡旋效应,燃气对喷射活塞、液体药射流运动和雾化燃烧具有较强的冲击扰动。喷射活塞端面和喷口处压力呈振荡发展,压力振荡主频约5.2 kHz。建立的点火计算模型可为后续点火研究和点火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 点火过程 动态流场 压力振荡
下载PDF
液体发射药迫击炮低压发射性能的数值及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宁 高永峰 +2 位作者 於永硕 梁雨霞 孙明亮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精确制导炮弹低过载发射需求,研究液体发射药迫击炮低膛压发射性能,建立了液体药再生喷雾燃烧内弹道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基于60 mm口径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实验系统,测试了燃烧室和贮液室压力及弹丸初速,验证了内弹道模型的正确性。分... 针对精确制导炮弹低过载发射需求,研究液体发射药迫击炮低膛压发射性能,建立了液体药再生喷雾燃烧内弹道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基于60 mm口径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实验系统,测试了燃烧室和贮液室压力及弹丸初速,验证了内弹道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液体发射药质量、弹丸质量对内弹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液体药装药量为40 g时,燃烧室达到最大压力40 MPa,随着装药量进一步增加,最大膛压保持不变,而膛压充满度逐渐升高,初速增加,最大膛压只决定于再生喷射机构,说明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具有突出的低膛压、高初速发射性能。与传统固体发射药迫击炮相比,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对弹丸质量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在弹丸质量增加130%的情况下,膛压仅增加40%,而弹丸最大过载降低了39%,使其发射过载远低于常规火炮,对发射制导弹药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射药迫击炮 低膛压火炮 内弹道 制导炮弹
下载PDF
RLPG电液定量伺服加注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崔金彪 刘宁 +1 位作者 张相炎 孙明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共6页
为了实现RLPG的液体发射药自动加注,设计了其电液定量伺服加注系统。通过控制阀控定量缸中活塞位移实时调整无杆腔中发射药量,实际应用过程中,定量过程与复位过程、火炮发射过程无冲,可并行工作。针对电液伺服系统模型不确定性、非线性... 为了实现RLPG的液体发射药自动加注,设计了其电液定量伺服加注系统。通过控制阀控定量缸中活塞位移实时调整无杆腔中发射药量,实际应用过程中,定量过程与复位过程、火炮发射过程无冲,可并行工作。针对电液伺服系统模型不确定性、非线性的特点,建立了其状态空间模型。为了改善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设计了该系统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搭建了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不同装药量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定量过程所需时间比RLPG发射时间与变装药活塞复位时间之和小得多,加注0.6283 L液体发射药共需0.95 s;随着装药量增加,系统定量精度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9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射药火炮 电液定量伺服 加注系统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 联合仿真
下载PDF
新型HAN基液体推进剂EMP⁃01液滴电点火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冲 姚天亮 +2 位作者 薛晓春 余永刚 张欣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5-902,共8页
为探究新型硝酸羟胺(HAN)基液体推进剂EMP‑01液滴点火特性,搭建了通过将液滴静置在半球形凹槽内并插入电极的液滴电点火实验平台,在液滴直径6.5 mm、电极间距0.5 mm、电压加载速率为86.31 V∙s-1的工况下,研究了EMP‑01液滴的电点火燃烧特... 为探究新型硝酸羟胺(HAN)基液体推进剂EMP‑01液滴点火特性,搭建了通过将液滴静置在半球形凹槽内并插入电极的液滴电点火实验平台,在液滴直径6.5 mm、电极间距0.5 mm、电压加载速率为86.31 V∙s-1的工况下,研究了EMP‑01液滴的电点火燃烧特性,确定了着火延迟时间;同时,不改变液滴直径以及电极间距,研究了电压加载速率为34.20~246.37 V∙s^(-1)时液滴着火延迟时间与燃烧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点火燃烧中,EMP‑01液滴分依次经历为加热、热分解、燃烧3个阶段,并且在热分解阶段会产生周期性的膨胀收缩。电压加载速率为34.20 V∙s^(-1)时,EMP‑01液滴无法成功点火;电压加载速率为49.49~246.37 V∙s^(-1)时,随着电压加载速率增加,EMP‑01液滴着火延迟时间不断减小,且减小速率逐渐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基推进剂 电点火特性 液体推进剂 燃烧
下载PDF
多模式离子液体推进剂的直流电点火特性研究
10
作者 陈旭灿 卓建坤 +5 位作者 王尊 甘辛 唐勇 姚兆普 李水清 姚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直流电点火具备快速点火能力,有望取代传统催化燃烧以实现高含能离子液体推进剂的无催化快速启动。针对新型多模式硝酸羟胺(HAN)基离子液体推进剂,开展了大气条件下直流电点火实验研究。首先,测试了不同输入电压下的牺牲电极(铜和铝)和... 直流电点火具备快速点火能力,有望取代传统催化燃烧以实现高含能离子液体推进剂的无催化快速启动。针对新型多模式硝酸羟胺(HAN)基离子液体推进剂,开展了大气条件下直流电点火实验研究。首先,测试了不同输入电压下的牺牲电极(铜和铝)和惰性电极(不锈钢、铂、银、钨、钼和石墨)的电学响应特性,获得了不同电极材料对应的最低点火电压。结果表明,采用钼和铜电极均能在输入电压80 V下实现电解点火,且临界电解响应时间小于1 s。进而,通过测试不同材料的阴阳电极组合,揭示了铜作为牺牲电极促进电化学反应的规律。最后,使用高速摄影技术捕捉了电解点火过程中气泡的生成和演变,发现阳极表面产生气泡更为剧烈。基于测试的8种电极材料实验结果,发现阳极是咪唑基离子液体电解产生气态产物的主要区域,对于离子液体的点火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推进剂 直流电点火 电极材料 电压响应曲线 电解特性
下载PDF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室压力噪声分析
11
作者 董关 刘宁 孙明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在之前压力振荡与燃烧室声学特性相关的研究工作中,对于振荡主频的分析存在不足,不能得到振荡主频在时域上的分布特性,因而不能够求解出准确的燃烧室声学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小波变换结合快速傅里叶分析,建立了一种液体发射药火... 在之前压力振荡与燃烧室声学特性相关的研究工作中,对于振荡主频的分析存在不足,不能得到振荡主频在时域上的分布特性,因而不能够求解出准确的燃烧室声学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小波变换结合快速傅里叶分析,建立了一种液体发射药火炮压力信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确定了燃烧室不同时段的主振频率范围,将各时段主频与时域作匹配,得到了各时段主频可能出现的时刻。结果表明,离散小波变换可以有效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识别各段振荡主频,连续小波变换具有较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 压力振荡 噪声分析 小波变换
下载PDF
RLPG点火过程中贮液室压力振荡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玉荣 余永刚 +1 位作者 金志明 蔡小舒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建立了 2 3 mm RLPG点火过程分析模型 ,研究了贮液室产生压力振荡的主要原因 .分析了 RLPG在点火过程中贮液室液体压力振荡现象 ,此期间压力振荡频率相对较低 ,危害较大 .分析模型考虑了高压下液体可压缩性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液体可... 建立了 2 3 mm RLPG点火过程分析模型 ,研究了贮液室产生压力振荡的主要原因 .分析了 RLPG在点火过程中贮液室液体压力振荡现象 ,此期间压力振荡频率相对较低 ,危害较大 .分析模型考虑了高压下液体可压缩性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液体可压缩性是此期间压力振荡的主要原因 .经过改进 RLPG结构 ,采用合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propellant guns pressure oscillations ignit ion process
下载PDF
再生式液体炮压力振荡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永刚 周彦煌 +2 位作者 刘东尧 陆欣 李其祥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压力振荡抑制技术是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 (RLPG )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2 3mmRLPG试验装置上 ,研究了点火、喷雾质量对RLPG压力振荡强弱的影响 .观测到RLPG压力振荡的主要激励机制 ,是再生喷射系统的机械振动与燃烧不稳定性引起的压力波... 压力振荡抑制技术是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 (RLPG )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2 3mmRLPG试验装置上 ,研究了点火、喷雾质量对RLPG压力振荡强弱的影响 .观测到RLPG压力振荡的主要激励机制 ,是再生喷射系统的机械振动与燃烧不稳定性引起的压力波动及声腔振荡的耦合效应 .提出采用弹性减振、吸振以及改变燃烧室形状的方法来抑制压力振荡的幅值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振荡 燃烧稳定性 点火 液体发射药火炮
下载PDF
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技术试验 被引量:24
14
作者 丁猛 余勇 +2 位作者 梁剑寒 刘卫东 王振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569,共4页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试验中,对液体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的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点火方式包括氢气引导火焰点火、火炬点火器、固体装药点火器以及电火花塞的点火效果,并成功实现了氢气引导火焰与火炬点火方式下煤油的可靠着...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试验中,对液体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的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点火方式包括氢气引导火焰点火、火炬点火器、固体装药点火器以及电火花塞的点火效果,并成功实现了氢气引导火焰与火炬点火方式下煤油的可靠着火和持续稳定燃烧,煤油当量比范围约为0 87~1 72。在氢气引导火焰点火方式中,通过增加支板和改变氢气喷注位置,可将最小氢气当量比由0 34降为0 068。通过氢气引导火焰点火和火炬点火对比试验表明在相同的燃料喷注方式和当量比下,发动机工况基本与点火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喷气发动机 超音速燃烧 燃料 点火 点火器
下载PDF
四环庚烷的制备及自燃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潘伦 鄂秀天凤 +2 位作者 邹吉军 王莅 张香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9-963,共5页
具有高张力和笼状结构的四环庚烷(QC)是很具潜力的自燃类碳氢燃料。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公斤级QC的合成工艺。测试了QC/白色发烟硝酸(WFNA)和QC/N2O4的自燃性能。结果表明,反应16 h和分离提纯后,QC产品的纯度和收率能分别达到99.5%和96.... 具有高张力和笼状结构的四环庚烷(QC)是很具潜力的自燃类碳氢燃料。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公斤级QC的合成工艺。测试了QC/白色发烟硝酸(WFNA)和QC/N2O4的自燃性能。结果表明,反应16 h和分离提纯后,QC产品的纯度和收率能分别达到99.5%和96.2%,单批产量为2 kg,QC/WFNA和QC/N2O4的点火延迟时间分别为98 ms和29 ms。固体纳米颗粒的添加能促进自燃性能,纳米硼、碳、铝可缩短点火延迟时间,添加质量分数为0.25%的纳米硼/碳/铝后点火延迟时间分别为68/73/75 ms(发烟硝酸)和18/27/33 ms(N2O4),证明QC可作自燃类高能液体推进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艺 四环庚烷(QC) 液体推进剂 点火延迟 自燃性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气动谐振点火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国柱 张国舟 +2 位作者 程显辰 马彬 张振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6,共4页
气动谐振点火是基于气动谐振加热现象的一种新型的点火方式。在特定的气动谐振条件下,高速喷流与谐振管内流相互作用形成周期性运动的激波和膨胀波,将压缩气体的能量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形成高温高能的点火源,从而点燃推进剂组元。... 气动谐振点火是基于气动谐振加热现象的一种新型的点火方式。在特定的气动谐振条件下,高速喷流与谐振管内流相互作用形成周期性运动的激波和膨胀波,将压缩气体的能量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形成高温高能的点火源,从而点燃推进剂组元。建立了简化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可能获得的最高温度进行了预测,探讨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上实现气动谐振点火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点火系统 气动加热 方案研究
下载PDF
大长径比点传火管的点传火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焦旭英 张玉成 +3 位作者 杜江媛 张江波 严文荣 李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设计了一种点传火模拟装置,对布质点火药包、用硝基软片管封装的点火装药两种点传火装药结构进行了点传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点火药条件下,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结构能够将火焰传播速度从85m/s提高到144m/s;相同装填方式下,以黑... 设计了一种点传火模拟装置,对布质点火药包、用硝基软片管封装的点火装药两种点传火装药结构进行了点传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点火药条件下,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结构能够将火焰传播速度从85m/s提高到144m/s;相同装填方式下,以黑火药和奔奈药条为点火药时,传火管的火焰传播速度为205m/s,比以黑火药为点火药时提高了42.4%。采用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以黑火药和奔奈药条为点火药的点传火装药结构,能够显著提高传火管的传火速度、解决传火不畅问题,使大长径比点传火管具有良好的传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装填方式 点火药 传火管 传火性能
下载PDF
边界形状对气液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齐丽婷 余永刚 +1 位作者 彭志国 周彦煌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控制整装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稳定性,针对渐扩形和矩形药室结构,利用高速摄影方法,观察了气体射流在液体中的扩展过程,获得了泰勒空腔的扩展速度.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含能气体射流在液体工质中扩展的二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非... 为了控制整装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稳定性,针对渐扩形和矩形药室结构,利用高速摄影方法,观察了气体射流在液体中的扩展过程,获得了泰勒空腔的扩展速度.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含能气体射流在液体工质中扩展的二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非稳态气体射流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气体射流场等温线、等压线和等密度线分布图,分析了边界形状对射流扩展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渐扩形边界,气体射流扩展到台阶处有旋涡出现;在相同条件下,矩形边界与渐扩边界相比,气体射流轴向扩展速度大,而径向扩展速度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气液相互作用 液体发射药火炮
下载PDF
液体推进剂液滴电点火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永刚 李明 +1 位作者 周彦煌 陆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25-628,共4页
为了研究HAN基液体推进剂电点火特性,设计了液体推进剂液滴低压电加热点火模拟试验装置,利用高速录像系统,观测了HAN基液体推进剂LP1846单滴在不同电加热速率下的点火特性,结果表明,LP1846液滴在通电时主要经历四个特征过程,即:蒸发过... 为了研究HAN基液体推进剂电点火特性,设计了液体推进剂液滴低压电加热点火模拟试验装置,利用高速录像系统,观测了HAN基液体推进剂LP1846单滴在不同电加热速率下的点火特性,结果表明,LP1846液滴在通电时主要经历四个特征过程,即:蒸发过程、周期性膨胀收缩过程、热分解过程和着火燃烧过程,且在膨胀收缩过程中伴有微爆现象发生。电压加载速率从80 V.s-1增大到140 V.s-1过程中,液滴着火延迟期从0.82 s变为0.62 s,呈线性缩短,且着火时火焰越明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学 液体推进剂 电点火 瞬态测量
下载PDF
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俞南嘉 张国舟 +3 位作者 刘红军 吕奇伟 何伟锋 马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3-556,共4页
为了实现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重复多次可靠启动,研究了利用气动谐振热效应形成的高温高能点火源进行气氧/煤油等可贮存推进剂多次点火的方案。为此研制了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氦气点火器在较宽的气源温度(-2℃~33℃... 为了实现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重复多次可靠启动,研究了利用气动谐振热效应形成的高温高能点火源进行气氧/煤油等可贮存推进剂多次点火的方案。为此研制了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氦气点火器在较宽的气源温度(-2℃~33℃)变化范围、较大喷嘴入口压力(1 5MPa~3 0MPa)变化范围内均具有好的谐振加热性能。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能够多次可靠地点火并生成稳定的点火火炬。由于不受谐振产生条件的限制,气氧和煤油的流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生成点火火炬的温度范围也很宽,富燃点火炬更具工程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氦气谐振点火器及其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对于重复多次启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空腔谐振器 点火 点火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