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期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方仲蓉 赵晓琴 +1 位作者 王古岩 王伟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麻醉诱导期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11日~7月30日30例择期CABG(年... 目的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麻醉诱导期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11日~7月30日30例择期CABG(年龄50~70岁,ASAⅠ~Ⅱ级,心功能Ⅱ~Ⅲ级)随机双盲分为2组:Dex组(n=15),右美托咪定1μg.kg-1,稀释30 ml静脉泵注(15 min),继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对照组(n=15),生理盐水30 ml,方法同Dex组。监测BIS值,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给药前(T0)、给药后3 min(T1)、6 min(T2)、9 min(T3)、12 min(T4)、15 min(T5)、插管前(T6)、插管结束后1 min(T7)、插管结束后3 min(T8)作为观察记录点。结果麻醉前2组BIS值分别为94.8±2.8和96.3±2.9,无统计学差异(t=-1.441,P=0.161);与给药前比较,Dex组给药后BIS值逐渐下降,9 min后(T3)下降至84.8±9.7(P=0.034),15 min后(T5)下降至71.4±13.6(P=0.000);对照组给药后15 min(T5)BIS值为90.9±4.1,与给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但显著高于Dex组(t=-5.317,P=0.000)。Dex组给药后15 min后(T5)HR明显减慢,由给药前(T0)(64.7±16.4)次/min减至(57.0±11.9)次/min(P=0.024),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MAP由(101.2±15.1)mm Hg到(100.8±18.8)mm Hg,无明显变化(P=0.927)。麻醉诱导期间,对照组插管后SBP、DBP、MAP、HR值较插管前均有升高,插管后1 min(T7)上述各指标分别为(136.1±36.6)mm Hg(P=0.130),(75.3±15.5)mm Hg(P=0.000),(94.4±20.0)mm Hg(P=0.000),(66.2±13.7)次/min(P=0.009),插管后3 min(T8)上述各指标分别为(143.5±30.5)mm Hg(P=0.003),(71.4±12.1)mm Hg(P=0.002),(92.4±14.8)mm Hg(P=0.002),(60.1±13.0)次/min(P=0.387);但Dex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以负荷剂量1.0μg.kg-1继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对CABG患者产生明显镇静效应,能使BIS值降低,同时降低心率,能维持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双频谱指数 血流动力学 麻醉诱导
下载PDF
BIS监测预防全凭静脉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奇伟 张忱 +3 位作者 胥亮 吴安石 岳云 柳娟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624-628,共5页
目的 评估BIS监测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预防术中知晓的作用,探讨术中知晓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分组对照研究方法,患者(年龄≥16岁)被随机分为BIS监测... 目的 评估BIS监测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预防术中知晓的作用,探讨术中知晓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分组对照研究方法,患者(年龄≥16岁)被随机分为BIS监测指导组(A组,监测并维持BIS值40-60)和对照组(B组,监测BIS但遮挡显示屏)。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4天随访,由独立的评估委员会作明确和可疑知晓的判断。术后间隔一定时间导出BIS数据,分析明确知晓病例的BIS趋势以判断是否存在浅麻醉。明确两组知晓的发生率。结果 共收集5 228例有效病例,其中A组2 919例,B组2 309例。明确知晓病例A组4例(0.14%),B组15例(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OR=0.21,95%置信区间:0.07-0.63)。两组可疑知晓(A组0.14%,B组0.26%,P=0.485)和做梦(A组3.1%,B组3.1%,P=0.986)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明确知晓病例的术中BIS趋势和麻醉总结显示,8例(A组3例,B组5例)无BIS及知晓原因分析;6例获取了相应的BIS趋势图,其中5例(A组1例,B组4例)BIS趋势提示有明确浅麻醉表现,1例(B组)BIS基本稳定于60及以下;其余5例(B组)知晓经主管麻醉医生回顾,有术中浅麻醉和BIS波动且升高〉60的情况。结论 行BIS监测并维持BIS值40-60可有效减少TIVA术中知晓的发生。发生知晓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浅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术中知晓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中肌电活动的变化对BIS监测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麻维持过程中 ,肌电活动变化对双频谱指数 (BIS)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4例ASAⅠ~Ⅱ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以异丙酚 (血浆靶浓度 :3 5 μg/ml)、芬太尼 (3μg/kg)、万可松 (0 1mg/kg)行诱导插管 ;之后 ,调整异丙酚血浆靶... 目的 探讨全麻维持过程中 ,肌电活动变化对双频谱指数 (BIS)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4例ASAⅠ~Ⅱ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以异丙酚 (血浆靶浓度 :3 5 μg/ml)、芬太尼 (3μg/kg)、万可松 (0 1mg/kg)行诱导插管 ;之后 ,调整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以维持BIS值在 4 0~6 0之间 ,固定此靶浓度不变。持续监测双频谱指数 (BIS)、肌电图 (EMG)、信号质量指数 (SQI)。在保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肌松作用的减退 ,BIS逐渐升高 ,当满足观察条件 (BIS>70持续 30s以上 ,且EMG >4 0 )时 ,记录此后 5min内的BIS、EMG、SQI、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 ;随后静注追加万可松 0 0 5mg/kg并记录此后 10min内上述参数值。结果 静注万可松 3min后 ,BIS值显著降低 (P <0 0 0 1) ,EMG降低 (P <0 0 5 ) ,SQI升高 (P <0 0 5 ) ;各观察点MAP、HR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麻醉维持过程中 ,肌松作用减退导致的肌电活动增加可引起BIS假性升高 ,从而影响BIS监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松弛剂 麻醉维持 麻醉深度 靶控输注 双频谱指数 肌电图
下载PDF
喉罩置入和视可尼喉镜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期对循环和BIS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纪方 陈磊 舒洛娃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674-676,共3页
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期喉罩置入和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窥镜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置入组(Ⅰ组)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组(Ⅱ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采... 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期喉罩置入和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窥镜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置入组(Ⅰ组)和视可尼气管插管组(Ⅱ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比较各组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喉罩置入或视可尼气管插管后即刻(T3)、1min(T4)、3min(T5)、5min(T6)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的变化。结果Ⅰ组喉罩置入前后MAP、HR、BIS值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3、T4、T5的MAP、HR较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S值明显升高(P<0.05),且在T3、T4、T5时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诱导期使用喉罩置入或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均可保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但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可尼喉镜 喉罩 全麻 血流动力学 脑电双频指数
原文传递
BIS靶控输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伟 田明静 高成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932-934,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济南军区总医院94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经过常规诱导后...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济南军区总医院94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经过常规诱导后,研究组持续泵入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持续泵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4、1.42、1.21,均P>0.05),两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1、-0.97、0.31,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肌肉震颤、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6、5.28,均P<0.05),两组患者呕吐、恶心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4、1.01,均P>0.05)。结论 BIS指导下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安全高效并且对心血管影响小,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 靶控输注 丙泊酚 依托咪酯 麻醉 瑞芬太尼
下载PDF
BIS监测下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中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翠容 陆立仁 +2 位作者 甘志勇 区梅芬 何碧珍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和)七氟醚麻醉对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中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及麻醉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1~8岁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和)七氟醚麻醉对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中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及麻醉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1~8岁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及丙泊酚联合七氟醚组(C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插入喉罩后即刻(T2)、插人喉罩后5 min(T3)、手术切皮(T4)、术中20 min(T5)和拔除喉罩时(T6)时间点的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除喉罩的时间,术中知晓、术后喉痉挛、恶心、呕吐情况和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T4时S组与P组MAP比较,P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S组与C组、P组的BIS比较,C组下降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恢复时间S组与P组、C组比较,P组最快,C组次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方面,C组与P组、S组比较,C组均为最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S组与P组比较,S组躁动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呼吸恢复较快、苏醒时间及拔除喉罩时间均最快,术后躁动率低,结合BIS作为小儿麻醉深度监测,可为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提供科学、可靠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全身麻醉 丙泊酚 七氟醚 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
下载PDF
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BI指数、GCS、SAS、SDS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佩云 李春芳 孙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89-2291,2295,共4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格拉斯哥评分(GCS)、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的影响。方法:...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格拉斯哥评分(GCS)、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均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2、8周,观察组患者GCS评分[(7.79±1.42)、(11.86±2.56)分],高于对照组[(6.23±1.01)、(8.21±1.65)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39.14±1.21)、(41.67±1.12)分]低于对照组[(45.56±2.50)、(56.89±2.47)分](P<0.05);观察组BI指数对照组,NF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压氧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和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心理护理干预 GCS SAS SDS bi指数
下载PDF
BIS与CSI在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牛学功 李天佐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变化在小儿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小儿患者26例,年龄3~12岁,ASAⅠ~Ⅱ级。七氟醚吸入诱导,插入可弯喉罩,术中间歇正压通气(IPPV),吸入七氟醚,静脉...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变化在小儿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小儿患者26例,年龄3~12岁,ASAⅠ~Ⅱ级。七氟醚吸入诱导,插入可弯喉罩,术中间歇正压通气(IPPV),吸入七氟醚,静脉泵注0.1~0.2μg/(kg·min)瑞芬太尼,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入喉罩后即刻(T2)、呼末七氟醚浓度1%(T3)、1.5%(T4)、2%(T5)、2.5%(T6)及苏醒时(T7)的HR、BP、BIS、CSI值。结果与T0相比,T1、T2时BIS、CSI、MAP均显著降低(P<0.05),而HR无明显变化。T1、T2时CSI显著高于同时点的BIS值(P<0.05)。术中BIS和CSI随七氟醚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P<0.05),与七氟醚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90(P<0.01),而MAP、HR相关系数为-0.56、-0.42。T7时CSI值显著高于BIS值(P<0.05)。结论随七氟醚浓度增加,小儿的BIS与CSI值均逐渐降低,与七氟醚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BIS相比,CSI在深麻醉时数值下降趋缓,而苏醒期回升速度较快。两者性能均优于HR和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意识深度指数 七氟醚
原文传递
早期BIS监测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encephalopathy,SAE)患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是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encephalopathy,SAE)患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是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分为脑病组(试验组)和非脑病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住ICU后进行标准脓毒症复苏治疗流程(按脓毒症治疗指南2012)。入ICU后立即行BIS持续监测24h取其均值,同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抽血检测降钙素原(PCT)、S-100B蛋白。对两组患者24h的BIS平均值、PCT、S-100B蛋白、GCS评分、APACHEII评分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脑病组与非脑病组的BIS值、PCT、S-100B蛋白、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IS值与GCS、APACHEI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持续BIS监测可评估脓毒症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并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 脑电双频指数(biS) 早期诊断 预后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BIS值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新灵 艾吾再力·阿吉艾科拜尔 +4 位作者 艾尼·买买提明 熊金敏 萨达凯提·艾买提 刘艳萍 张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镇静深度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施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镇静深度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施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组和高BIS组,每组各49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均通过BIS指导镇静深度。统计两组患者术后7 d内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和术后30 d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的发生率,同时酶联接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l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测定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24 h (T3)、术后72 h(T4)和术后7 d(T5)的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RFLP)检测患者的ApoE基因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两组患者5个时间点的CD3^(+)、CD4^(+)、CD8^(+)、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CD4^(+),HLA^(-)DR^(+)CD4^(+))、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8^(+)(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CD8^(+),HLA^(-)DR^(+)CD8^(+))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与组间各点PND与POD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S-100β蛋白、NSE、IL-6和TNF-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的CD3^(+)、CD4^(+)、CD8^(+)、HLA^(-)DR^(+)CD4^(+)、HLA^(-)DR^(+)CD8^(+)水平在不同时间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下维持不同的镇静深度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短期内的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下载PDF
BIS监测下异丙酚靶控输注和持续输注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时玥 马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 通过全麻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下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对血流动力学、苏醒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观察,比较术中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和持续输注(CI)二种不同方... 目的 通过全麻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下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对血流动力学、苏醒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观察,比较术中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和持续输注(CI)二种不同方式对全麻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TCI组和CI组.通过调整异丙酚的输注,将麻醉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围(BIS值45~55),记录术中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回复时间以及异丙酚用量.结果 TCI组和CI组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相比,前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P<0.05),且异丙酚用量明显多于C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论靶控输注或者持续输注丙泊酚均能很好地维持全身麻醉的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但前者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biS) 异丙酚靶控输注(TCI) 持续输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气管插管下全麻手术患者脑电图波和BIS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维维 张野 +1 位作者 常江 王家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0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下气管插管患者脑电图波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气管插管下全麻手术患者69例,根据地佐辛不同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0.05 mg/kg)组2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下气管插管患者脑电图波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气管插管下全麻手术患者69例,根据地佐辛不同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0.05 mg/kg)组21例、中剂量(0.1 mg/kg)组25例、高剂量(0.2 mg/kg)组23例,比较三组患者脑电图(EGoC)分级、脑电图αβ波相对功率值(αβ%)、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指数)、BIS指数的差异。结果高剂量组脑电图分级异常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但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 min,高剂量组患者αβ%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且较插管前和插管后2 min明显降低(P〈0.05);NT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大至小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且高、中剂量组患者较插管前和插管后2 min明显降低(P〈0.05);插管或用药后2 min,高剂量组BIS指数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且用药后2 min,全部患者BIS指数较插管前和插管后2 min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0.05~0.1 mg/kg地佐辛对气管插管下全麻手术患者脑电图波和BIS指数影响较小,高剂量对其影响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脑电图波 biS指数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BIS)对脊柱侧凸矫正术中唤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伟 王义生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4期33-34,共2页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不同镇静深度对脊柱侧凸矫正术中唤醒时间的影响,6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BIS30~40,Ⅱ组BIS40~50和Ⅲ组BIS50~60,评价各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不同镇静深度对脊柱侧凸矫正术中唤醒时间的影响,6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BIS30~40,Ⅱ组BIS40~50和Ⅲ组BIS50~60,评价各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Ⅰ组唤醒时间为(18.13±2.3)min,明显长于Ⅱ组和Ⅲ组的唤醒时间。而当BIS为40~50时,患者术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所以,使用BIS进行全麻镇静深度的监测,在唤醒前将镇静深度维持在BIS40~50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术中唤醒 脊柱侧凸
下载PDF
Global Research Progress on Municipal Waste and Future Prospect Based on the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14
作者 ZHANG Yuxin LIU Xiaoqian +2 位作者 YAN Xiaoxia MA Sike MAO Weiy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50-264,共15页
Du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the municipal waste(MW)problem has transformed into a global challenge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To elucidate historical trends,current focal points,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MW ... Du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the municipal waste(MW)problem has transformed into a global challenge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To elucidate historical trends,current focal points,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MW research,we conducted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employed knowledge graph visualization to scrutinize a total of 34212 articles,which were published between 1991 and 2021 in the Web of Science(WoS)core databas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rrent major research themes encompass wast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waste management and public behavior,waste disposal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evaluation.There has been a shift in the research focu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waste incineration to sustainable manage-ment related issues.A comparison of research from six typical countries revealed the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techniques advantages.Scholars from the USA and Britain initiated MW research earlier than other countries and investigated management issues in depth,such as public behavior and willingness to pay.Meanwhile,Japanese,German,and Swedish scholars conducted extensive studies on advanced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ies,such as disposal and recycling,risk assessment,and waste-to-energy techniques.Chinese scholars placed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nd-of-pipe treatments and their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impacts.Hotspots and poten-tial future frontiers were identified by burst detection analysis.Keywords with high value of burst index(BI)worldwide are food waste and circular economy.Chinese scholars have put great efforts on wast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its recycling technologies,while we’re expecting to further investigating vulnerable population.Furthermore,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bridging the regional gap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OMETRICS municipal waste(MW) CiteSpace hotspot prediction burst index(bi) SUSTAINAbiLITY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Web of Science(WoS)
下载PDF
预注右美托咪定对LC患者拔管期BIS指数和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露 冉茂荣 李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前预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拔管期脑电双频(B1S)指数和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64例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32例。全麻诱导前,D组微...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前预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拔管期脑电双频(B1S)指数和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64例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32例。全麻诱导前,D组微量泵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0min注射完毕。所有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1)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记录患者术前(TO)、停TCI即刻(T1)、停TCI后5min(T2)、自主呼吸恢复(T3)、神志恢复(T4)、拔管口5)及拔管后5min(T6)的BIS指数。分别记录停TCI至BIS达65、75、85、95及呼吸恢复、神志恢复、拔管的时间。比较拔管即刻至拔管后20min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D组T2-T3时BIS值低于C组(P〈0.05),T4--T6时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D组BIS值达到65、75的时程明显长于C组(P〈0.05),但D组BIS值达到85和95,以及呼吸恢复、神志恢复、拔管时间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拔管期,D组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循环波动发生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毕的清醒程度和复苏时间,且有利于减少拔管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电双频指数 复苏 拔管期
下载PDF
长期继代培养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
16
作者 董静 段秋笛 +2 位作者 徐艳红 周美琪 梁宏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79,共7页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形成原因。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粒含量丰富,分布均匀,仍为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浅绿色愈伤组织存在明显的细胞分化中心,有均匀分布的淀粉粒,为早期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黄白色致密愈伤组织为非胚性向胚性转化的愈伤组织,新诱导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诱导出的3种愈伤组织,但其同工酶活性却较低,表明在长期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活性降低。由此推测生理生化代谢活性的下降可能是造成楸树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愈伤组织 长期继代 组织形态学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卫东 罗春水 +4 位作者 宋兴荣 许汉标 叶祥东 付勤 张译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小儿外科泌尿系手术患儿80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术中均采用BIS监测,观察组40例术中根据预设理想...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小儿外科泌尿系手术患儿80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术中均采用BIS监测,观察组40例术中根据预设理想的BIS值调整用药量,对照组麻醉医生不能观察BIS监测结果,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常规监测调节用药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末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七氟烷浓度、BIS值和七氟烷用量,并比较两组苏醒、拔管、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术中/术末MAP、术末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H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术末呼末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术末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拔管、出PACU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7,P=0.034)。结论小儿全麻应用BIS监测可使麻醉药物用量更加精确,从而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为小儿外科的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麻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用药麻醉 全身
下载PDF
Tei指数对BiPAP改善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病人右心功能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君 陶琴 张郁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右室Tei指数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冠心病合并不同类型睡眠呼吸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人群进行筛选,共入选病人60例,根据PSG... 目的探讨右室Tei指数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冠心病合并不同类型睡眠呼吸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人群进行筛选,共入选病人60例,根据PSG检查结果分为中枢性SDB组、阻塞性SDB组、混合性SDB组,每组20例。所有人群均测定PSG指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 O2<90%时间]、右心功能指标(Tei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病人经Bi PAP治疗并随访1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并比较。结果经Bi PAP治疗后,3组PSG指标、右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均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 PAP治疗能明显改善与呼吸暂停有关的低氧状态,从而调节血管内皮的功能,改善右心功能,可能会成为治疗冠心病合并SDB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TEI指数 内皮功能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基于BIS的闭环TCI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闭环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用于老年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BIS指导下的闭环TCI输注丙泊酚,B组采用恒速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 目的:探讨基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闭环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用于老年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BIS指导下的闭环TCI输注丙泊酚,B组采用恒速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及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切皮时(T3)、手术开始后30分钟(T4)、手术结束(T5)时5个时间点的BIS值、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围术期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T2-T5时刻,A组的BIS值、MAP显著高于B组(P<0.05),HR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围术期事件发生率(5.00%)显著低于B组(20.00%)(P<0.05)。结论:基于BI S的T CI输注丙泊酚应用于老年骨折手术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biS) 靶控输注 丙泊酚 老年患者 骨折手术
下载PDF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底栖动物BI指数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雁 邢树威 +1 位作者 王俊才 张峥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323-325,共3页
对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9个采样点27个样本的底栖动物调查分析,采用BI指数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湿地核心区检出底栖动物35种,水质评价为清洁至轻污染;缓冲区、试验区各检出底栖动物18种,水质评价为中污染至重污染。
关键词 河口湿地 底栖动物 bi指数 水质评价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