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ces of Plasma Levels of Tryptophan, Serotonin, 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 and Kynurenine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of Major Monopolar Depression at Various Age and Gender 被引量:1
1
作者 Hiroi Tomioka Junichi Masuda +1 位作者 Akikazu Takada Akira Iwanami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0年第6期431-441,共11页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t is not well analyze...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t is not well analyzed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lasma levels of tryptophan (TRP) metabolites between healthy control people (HC) and patients of major monopolar depression (MMD).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thod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Ultra high-speed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levels of tryptophan metabolites in depressive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atien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lasma levels of TRP between HC and MMD. Plasma levels of TRP of HC are higher in young men, young women, old men, and old women in this order. Serotonin (5-HT) levels are higher in MMD than HC. Plasma levels of 5-HIAA of HC a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of MMD. Plasma levels of kynurenine (KYN) of healthy old men and old women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young men and old women. Plasma levels of KYN are higher in old women and young men of MMD than those of HC.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lasma levels of 5-HT are higher in patients of MMD than those of HC, which may suggest that use of drugs inhibiting the 5-HT transportation may increase plasma levels of 5-HT in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Monopolar Depression Bipolar Depression TRYPTOPHAN SEROTONIN 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 KYNURENINE 3-Hydroxykynurenine Kynurenic acid Anthranilic acid Xanthurenic acid indole-3-acetic acid SSRI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NRI (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下载PDF
耐盐产吲哚乙酸(IAA)多功能菌株筛选及对盐胁迫小麦的促生效应
2
作者 常海霞 李静 +2 位作者 李明源 茹仙古丽·尤努斯 王继莲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生长及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丰富耐盐碱产IAA的多功能菌种资源,探究菌株的耐盐性及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生长及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丰富耐盐碱产IAA的多功能菌种资源,探究菌株的耐盐性及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盐生植物根际、根内、土壤中筛选高产IAA的多功能菌株,从中选取产IAA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接种于盐胁迫下的小麦幼苗验证其促生能力。结果共分离到181株产IAA菌株,其中MHCA37、MPCB16、MHCA17菌株分泌IAA的量位居前3位。将具有IAA分泌能力的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后,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隶属6个菌属,以肠杆菌(Enterobacter)占比最高。产IAA菌株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影响不同,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接种MHCA37、MPCB16和MHCA17菌株的小麦在茎粗、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叶绿素含量5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菌株后小麦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和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17菌株的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和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菌株后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17菌株的小麦幼苗POD活性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MPCB16、MHCA17菌株的小麦幼苗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轻度盐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据此推测,本研究筛选所得的产IAA菌株在盐胁迫下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同时为开发适用于盐碱地的耐盐多功能微生物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多功能菌株 盐胁迫 促生效应
下载PDF
高产IAA抗旱菌株SZF7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功能基因挖掘
3
作者 林宏 黄玉莲 +4 位作者 黄卫红 李若雨 薛喜枚 张英娇 张秋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2,共9页
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干旱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一些能够替代化学抗旱制剂且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亟待发掘。本研究以武夷山茶园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获得高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 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干旱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一些能够替代化学抗旱制剂且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亟待发掘。本研究以武夷山茶园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获得高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能力的强抗旱菌株,并对其进行最佳培养条件优化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获得1株具有高分泌IAA能力的强抗旱菌株SZF7,其抗旱能力强于其他同批次筛选的菌株,经鉴定SZF7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SZF7分泌IAA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5.0、温度37℃和培养时间24h,且pH和温度对其IAA分泌量具有显著影响;SZF7基因组的COG和KEGG代谢途径中,参与生物代谢大类的基因数量分别占总功能基因的47.96%和68.52%,且其基因组包含IAA、铁载体、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脂肽类化合物和嗜铁素等植物促生相关基因;SZF7的IAA合成途径分别为由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催化的吲哚-3-丙酮酸途径和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催化的色胺酸途径。本研究结果为抗旱促生菌剂在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菌 吲哚乙酸 抗旱 培养条件优化 全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The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between BXPC-3 and K562 Cells by Treatments with Combin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and Horseradish Peroxidase
4
作者 贲亚琍 刘德立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95-98,共4页
The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to indole- 3-acetic acid ( IAA ) combined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in K562 and BXPC- 3 cells was investigate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MTF assay. The cell cy... The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to indole- 3-acetic acid ( IAA ) combined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in K562 and BXPC- 3 cells was investigate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MTF assay.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K562 and BXPC-3 cells were examined by a fluorescence flow cytometer (FCM) and terminal deoxyna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AA and HRP could inhibit BXPC- 3 cell proliferation greatly compared with K562 cell during the first 48 h . The cell cycle was arrested predominantly at G2/ M phase in K562 and BXPC- 3 cells. The cell apoptosis of K562 and BXPC- 3 was induced by IAA/ HR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ell lines since BXPC-3 cells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K562 cells by treatments with combination of IAA and H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le- 3-acetic acids horseradish peroxidase BXPC- 3 cell K562 cell apoptosis
下载PDF
生长素IAA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崔筱 孔维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共7页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属于生长素吲哚衍生物家族,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植物、真菌、细菌中广泛存在。IAA在食用菌中的作用和功能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比较了IAA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了IAA对食用菌生长、发育...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属于生长素吲哚衍生物家族,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植物、真菌、细菌中广泛存在。IAA在食用菌中的作用和功能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比较了IAA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了IAA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提高食用菌抗性和促进共生宿主植物生长的作用。最后系统总结了IAA在食用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研究IAA在食用菌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吲哚-3-乙酸 生长 机制
下载PDF
Ampe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lndole-3-acetic Acid Based on Platinum Nanowires and Carbon Nanotubes 被引量:3
6
作者 Ruo Zhong WANG Lang Tao XIAO +3 位作者 Ming Hui YANG Jun Hui DING Feng Li QU Guo Li-SH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585-1588,共4页
Platinum nanowire (PtNW) can be grown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polycarbonate membrane,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wires about 250 nm. The PtNW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 are then dispersed int... Platinum nanowire (PtNW) can be grown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polycarbonate membrane,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wires about 250 nm. The PtNW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 are then dispersed into chitosan (CHIT) solution. The resulting PtNW-CNT-CHIT material brings new capabilities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by using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tNW and CNT. By dropping the PtNW-CNT-CHIT film onto the glassy carbon (GO) electrode surface, and after evaporation an amperometric 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IAA) was developed. The oxidation current of IA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PtNW-CNT-CHIT film coated GC electrode, in contrast to that at the CNT-CHIT modified GC. The linear response of the sensor is from 50 ng/ml to 50 μ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5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platinum nanowire glassy carbon indole-3-acetic acid.
下载PDF
蒙古黄芪内生细菌产IAA菌株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垒 郭凤霞 +5 位作者 陈垣 周洋 李红玲 李琴 李国藩 王辉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探寻蒙古黄芪内生菌的促生功能,挖掘优异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前期从蒙古黄芪品系甘芪1号根中分离纯化的20株内生细菌菌株(B1~B20,GenBank序列收录号OM938262~OM938281)为研究对象,以纯培养液为对照(CK),利用Salkowski显色... 【目的】探寻蒙古黄芪内生菌的促生功能,挖掘优异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前期从蒙古黄芪品系甘芪1号根中分离纯化的20株内生细菌菌株(B1~B20,GenBank序列收录号OM938262~OM938281)为研究对象,以纯培养液为对照(CK),利用Salkowski显色法对产吲哚乙酸(IAA)功能菌株鉴定,然后对优异菌株的培养条件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甘芪1号根可培养内生细菌菌株,有12株菌株较CK有明显Salkowski显色反应,测量各菌株产IAA浓度依次为B16>B18>B10>B20>B8>B13>B11>B3>B4>B6>B1>B17,产IAA浓度范围为2.74~26.48 mg/L,平均10.10 mg/L,其中B16高稳产IAA(GenBank OM938262),平均产IAA浓度高达26.48 mg/L,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产IAA的水平。培养条件优化显示,B16菌株培养最适温度为15~25℃,在浓度为0.1%~7%的NaCl培养基均能正常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1%,最适pH为7.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培养条件优化后B16增殖及IAA产能较优化前分别极显著提高28.6%和53.5%。【结论】蒙古黄芪根内生细菌中产IAA菌株比例较高,是优异豆科药用植物微生物资源宝库,且筛选到一株高稳产IAA菌株B16,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可达到40.658 mg/L,是有较大的生态调控利用潜力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内生细菌 吲哚乙酸 菌株筛选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假单胞菌Rs-198的IAA合成途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娟 杨义琳 +4 位作者 高慧鑫 张延妍 何艳慧 武占省 卢华丹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探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Rs-198的吲哚-3-乙酸(IAA)合成途径,本研究考察色氨酸及中间物对Rs-198菌株生长和IA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只有少量色氨酸并不影响P.putida Rs-198菌株的生长,Rs-198菌株的IAA产量却可以... 为探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Rs-198的吲哚-3-乙酸(IAA)合成途径,本研究考察色氨酸及中间物对Rs-198菌株生长和IA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只有少量色氨酸并不影响P.putida Rs-198菌株的生长,Rs-198菌株的IAA产量却可以显著增加2~5倍。添加50 mg/L的色氨酸培养Rs-198菌株96 h后,其IAA产量可以达到55.52 mg/L,是纯营养培养基(NA)发酵液的3.58倍。另外,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中间代谢产物的消长后发现,随IAA浓度的增加,发酵液中色胺、吲哚丙酮酸浓度逐渐降低,而吲哚乙酰胺和吲哚乙腈浓度未见显著变化,由此可以推断色胺(TAM)、吲哚丙酮酸(IPyA)途径为Rs-198合成IAA的主要途径。盆栽实验也表明,培养基中添加色氨酸培养P.putida Rs-198菌株对辣椒种子成苗及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吲哚-3-乙酸 色氨酸 合成途径 促生
下载PDF
杜仲叶际可培养真菌群落组成及产IAA菌株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齐英华 赵煜峰 +5 位作者 宋可云 王艳玲 冉青松 邵秋雨 董醇波 韩燕峰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7-115,共9页
杜仲作为我国特有、贵州广泛分布的药用植物,其叶际微生物对其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人工栽培和野生杜仲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功能,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对杜仲叶附生及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FUNGuild... 杜仲作为我国特有、贵州广泛分布的药用植物,其叶际微生物对其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人工栽培和野生杜仲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功能,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对杜仲叶附生及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FUNGuild数据库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并对其产IAA能力进行评估。本试验共分离获得真菌2门42属226株。其中,从野生杜仲叶中分离获得154株,主要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25.32%)等19个优势属;从人工栽培杜仲叶中分离获得72株,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16.67%)等19个优势属。功能注释结果显示:除未定义功能类群,真菌类群主要涉及动物病原菌群(12.79%)、植物病原菌群-木腐菌群(13.95%)和内生菌群-附生菌群-植物病菌群(24.42%)。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真菌物种组成差别较大,且共有菌株比例较低。本研究还分离到多个产吲哚-3-乙酸(IAA)菌株。研究结果将为后续精准调控杜仲叶微生物组以增强植物健康、促进植物生长以及功能菌株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 叶际真菌 多样性 生态功能 吲哚乙酸
下载PDF
外源IBA对无花果扦插苗抗氧化特性及IAA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10
作者 陈紫玉 巴哈依丁·吾甫尔 +2 位作者 任桂霖 魏靖 王梓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54,共9页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0,30,45,60,90 mg/L)处理下插穗生根性状、抗氧化特性,并对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的扦插枝条中段的腋芽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1)无花果插穗萌芽率和生根率在45 mg/L IB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并与其他处理和对照差异显著。(2)随IBA浓度增加,插穗SOD和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均在45,60 mg/L IBA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而POD活性无显著变化;各浓度IBA处理插穗中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45 mg/L IBA处理MD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3)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中共存在6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有10个差异途径,GO富集分析表明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要的生物学途径;与CAT、SOD相关的基因集中富集在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上,POD相关基因则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IAA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相关基因FcGH3显著上调表达,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FcAUX1、FcARG7和FcARF等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外源IBA处理会导致无花果插穗抗氧化酶和IAA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变化,增强插穗抗逆性,促进插穗生根、萌芽、成苗,并以外源45 mg/L IBA促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扦插苗 吲哚丁酸(IBA) 抗氧化 iaa生物合成
下载PDF
盐爪爪根际土壤产IAA菌株分离及促生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鑫宇 王继莲 +1 位作者 麦日艳古·亚生 李明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为丰富具有产吲哚-3-乙酸(IAA)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开发高效微生物菌肥,从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耐盐植物盐爪爪根际土壤中分离产IAA的菌株。结合16S 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PCR-RFLP)与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 为丰富具有产吲哚-3-乙酸(IAA)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开发高效微生物菌肥,从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耐盐植物盐爪爪根际土壤中分离产IAA的菌株。结合16S 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PCR-RFLP)与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分析高产IAA菌株对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盐碱胁迫下植株幼苗生长(株高、茎粗、地上干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67株PGPR菌株,其分泌IAA能力为16.65~71.63 mg·L^(-1),尤以PM14、PM18分泌量较高。PM14和PM18菌株同时兼具解磷、固氮能力。所有菌株分属6个菌属,以肠杆菌属占绝对优势。接种PM14和PM18均促进了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但菌液浓度高低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处理增加了玉米株高、鲜重、地上干重、茎粗和根干重,分别增加了4.7%~37.2%、28.8%~94.5%、15.8%~157.9%、4.4%~35.5%和23.5%~82.4%,但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接种处理增加了小麦株高、茎粗、鲜重和地上干重,分别增加了9.5%~33.1%、13.0%~49.6%、57.4%~112.8%和71.4%~114.3%。除接种灭活的PM14导致小麦根干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他处理均有积极作用,提高了52.8%~69.0%,而所有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综上,本研究筛选的产IAA菌株提高了植株在盐碱胁迫下的抗性,对开发适用于盐碱地区的微生物菌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3-乙酸 植物根际促生菌 盐碱胁迫 促生 微生物菌肥
下载PDF
一株高效溶磷菌株的筛选及对亚麻促生效应的研究
12
作者 胡云龙 陈文晶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JX1菌株经鉴定为Klebsiella sp.,其溶磷能力较强且具有功能多样性,最大溶磷量为181.70 mg/L,能显著提高亚麻种子发芽势与亚麻幼苗总根长,具有IAA分泌能力,其最大分泌量为49.94 mg/L,亚麻经JX1菌株浇灌后,能显著提升其株高、地下部干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直径<0.5 mm细根所占的比例,显著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对亚麻地下部具有较好促生效果。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的菌株JX1(Klebsiella sp.)具有较好的溶磷以及分泌IAA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亚麻根系生长,优化根系的形态与组成,提高亚麻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利用,丰富了亚麻专用微生物肥料的高效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亚麻 根系 吲哚乙酸(iaa) 促生效应
下载PDF
桂糖系列甘蔗品种试管苗生根过程的相关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13
作者 刘红坚 刘丽敏 +6 位作者 何为中 刘俊仙 张荣华 黄杏 卢曼曼 陈荣发 范业赓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旨在精准探究桂糖系列甘蔗品种试管苗在生根进程中相关激素的动态变化特征,深度剖析激素在甘蔗试管苗生根过程中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为甘蔗试管苗生根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引。以桂糖系列组培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28天内生长素(I... 旨在精准探究桂糖系列甘蔗品种试管苗在生根进程中相关激素的动态变化特征,深度剖析激素在甘蔗试管苗生根过程中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为甘蔗试管苗生根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引。以桂糖系列组培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28天内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完整的试验周期内,桂糖42号、桂糖47号和桂糖49号这3个品种的IAA含量整体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ABA含量则显著上升,且均在第28天达到峰值。与此同时,在生根初期,桂糖42号、桂糖47号和桂糖49号的ZR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小幅波动状态,然而随着生根过程的不断推进,ZR含量开始持续攀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整个试验阶段,上述3个品种的IAA/ABA比率普遍呈下降走向,IAA/ZR比值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总体亦呈下降态势。研究成果为甘蔗组培生根条件的精准优化,如根据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补充外源激素,以及通过了解生根过程的激素变化与生根以及成活的关系,进而为前期移栽前激素处理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系列 组培苗 内源激素 吲哚乙酸 玉米素核苷 脱落酸
下载PDF
桃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内源IAA、ABA和乙烯的变化 被引量:28
14
作者 吴敏 陈昆松 +2 位作者 贾惠娟 徐昌杰 张上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以玉露桃果实为试材,分析了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中内源ABA、IAA和乙烯水平的变化,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对果实后熟软化进程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桃果实乙烯跃变始于采后第3天,跃变峰值出现在采后第8天;采后初期ABA含量迅速积累,于采后第... 以玉露桃果实为试材,分析了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中内源ABA、IAA和乙烯水平的变化,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对果实后熟软化进程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桃果实乙烯跃变始于采后第3天,跃变峰值出现在采后第8天;采后初期ABA含量迅速积累,于采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趋下降;但IAA水平在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呈持续下降趋势。ABA和IAA水平在后熟软化末期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采后生理 果实后熟软化 内源激素 iaa ABA 乙烯 调控机制 相互关系
下载PDF
IAA和GA_3对棉花短纤维突变体纤维长度的离体诱导作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程超华 王学德 姚艳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以棉花等基因系超短纤维突变体 (Ligoncotton ,Li1 )及其野生型 (li1 )为材料 ,用胚珠离体培养方法 ,研究IAA(生长素 )和GA3(赤霉酸 )与纤维细胞伸长的关系。研究表明 :(1)在含单激素IAA或GA3培养基内 ,离体诱导突变体胚珠产生的纤维长... 以棉花等基因系超短纤维突变体 (Ligoncotton ,Li1 )及其野生型 (li1 )为材料 ,用胚珠离体培养方法 ,研究IAA(生长素 )和GA3(赤霉酸 )与纤维细胞伸长的关系。研究表明 :(1)在含单激素IAA或GA3培养基内 ,离体诱导突变体胚珠产生的纤维长度分别约为 1 86mm和 2 1mm ,比在对照 (不含激素 )培养基内的纤维长度分别增长 86 %和 110 % ,说明外源激素IAA或GA3对突变体纤维伸长能力的缺损有补偿作用。 (2 )在同时含有IAA和GA3两种激素的培养基中 ,突变体和野生型胚珠产生的纤维长度分别为 3 4 1mm和 7 2 3mm ,是它们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纤维长度的 76 %和 2 4 3% ,均显著高于只含一种激素培养基内的纤维长度 ,说明IAA与GA3间在诱导纤维伸长上有协同作用 ,而且 ,这种作用对突变体比对野生型大 3 1倍 ,即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除突变体纤维伸长受到的阻碍。 (3)突变体胚珠在含GA3和IAA培养基内经培养2 1d后 ,胚珠IAA和GA3平均含量 ,虽稍高于对照培养基内野生型胚珠的含量 ,但明显小于GA3和IAA培养基内野生型胚珠的平均含量 ,而且其纤维长度也显著小于野生型的纤维长度。说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突变体的纤维伸长比野生型需更高的胚珠GA3和IAA水平 ,但由于突变体在遗传上的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a(生长素) GA3(赤霉酸) 纤维伸长 胚珠培养
下载PDF
打顶后施用生长素(IAA)和钾肥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许自成 张婷 +1 位作者 卢秀萍 张延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研究了不打顶(T1)、打顶(T2)、打顶+追施K_2SO_4(T_3)、打顶+涂抹生长素1次(T4)、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1次(T5)、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2次(T6)等6种调控措施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打顶当天到打顶后30d,烤烟淀粉... 研究了不打顶(T1)、打顶(T2)、打顶+追施K_2SO_4(T_3)、打顶+涂抹生长素1次(T4)、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1次(T5)、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2次(T6)等6种调控措施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打顶当天到打顶后30d,烤烟淀粉酶活性总体上表现为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趋势,转化酶(INV)活性则逐渐降低;2种酶活性均以T6最高,T1最低,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除T1外,各处理在打顶后的淀粉含量逐渐升高,总糖含量则呈现上升后又逐步下降的变化,至打顶后30d,淀粉和总糖含量均以T6最高,T1最低;随生育时期延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打顶后30d,T6的NR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均为最高;在打顶后30d,以T5的NR/INV比值最大。打顶当天在顶端涂抹生长素,同时追施K2SO4肥,可促进烤烟生长和碳氮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 生长素 钾肥 碳氮代谢
下载PDF
喷施IAA对紫花苜蓿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任晓燕 周鹏 安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3-1329,共7页
设置5个不同的吲哚乙酸(IAA)浓度(0、2、4、6和8mg·L-1),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IAA对缓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铝胁迫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根长、侧根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 设置5个不同的吲哚乙酸(IAA)浓度(0、2、4、6和8mg·L-1),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IAA对缓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铝胁迫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根长、侧根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处理时间部分显著降低,并且根尖和顶芽的IAA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不同浓度的IAA对铝胁迫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根长和侧根数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提高;喷施IAA显著降低根系的铝含量,提高了铝胁迫苜蓿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在5个IAA处理浓度中,6mg·L-1处理对苜蓿铝毒的缓解作用最明显,与单独铝胁迫对照处理相比,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铝胁迫紫花苜蓿生长受抑制与内源IAA的积累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铝胁迫 吲哚乙酸
下载PDF
PQQ和IAA促生因子对Rahnella aquatilis HX2菌株促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焦子伟 位婉 +2 位作者 李磊 张相锋 郭岩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7-917,共11页
【目的】Rahnella aquatilis HX2菌株能合成吡咯喹啉醌(PQQ)和吲哚乙酸(IAA),探明PQQ与IAA在HX2菌株促生作用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通过试管苗试验、温室砂培试验,分别以纯品PQQ、纯品IAA、HX2菌株及PQQ合成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等... 【目的】Rahnella aquatilis HX2菌株能合成吡咯喹啉醌(PQQ)和吲哚乙酸(IAA),探明PQQ与IAA在HX2菌株促生作用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通过试管苗试验、温室砂培试验,分别以纯品PQQ、纯品IAA、HX2菌株及PQQ合成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等处理接种玉米,对各处理的玉米生长量、营养以及根形态方面的影响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PQQ、IAA纯品处理均能在促进玉米生长方面均有好的效果,HX2处理在玉米生物量(株高、鲜重和干重)、玉米营养(全N、全P、全K)摄入有显著提高,处理效果更好;PQQ合成缺失突变体MH15处理,虽对玉米鲜重、干重、全N、全P与对照相比有促进作用,但与HX2和互补菌株CMH15(pqq)处理玉米的促生效果相比较低。纯品PQQ、IAA处理主要提高了其细根长、中根长、总根长的长度和根表面积增加,但其根平均直径降低;而HX2菌株处理增加了其细根长、中根长、粗根长的长度,使玉米根系不仅伸长,且根系变粗。【结论】PQQ可作为直接促生因子和IAA,共同参与了HX2菌株对增加玉米生物量,提高玉米营养的摄入,促进其根形态等方面起到关键调控作用,明确了HX2菌株-PQQ-玉米、HX2菌株-IAA-玉米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hnella aquatilis HX2 吡咯喹啉醌 吲哚乙酸 促生 调控
下载PDF
光与IAA和NAA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智洋 李亚男 陈大清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6年第3期169-171,103,共3页
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WT)及其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研究了光与IAA(吲哚乙酸)和NAA(α-萘乙酸)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光及IAA和NAA都能独立抑制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下胚轴伸长。白光... 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WT)及其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研究了光与IAA(吲哚乙酸)和NAA(α-萘乙酸)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光及IAA和NAA都能独立抑制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下胚轴伸长。白光下,1 μmol/L和10 μmol/L的IAA对WT下胚轴伸长的抑制率显著大于黑暗下,但100 μmol/L的IAA对WT下胚轴伸长的抑制率却显著小于黑暗;白光下和黑暗下1 μmol/L的NAA对WT下胚轴伸长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白光下10 μmol/L和100 μmol/L的NAA对WT下胚轴伸长的抑制率显著小于黑暗;利用不同的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研究光受体的作用表明,隐花色素1、光敏色素A和光敏色素B参与调节了光对下胚轴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iaa NAA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下胚轴 伸长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促生长效果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鲁峰 狄义宁 +3 位作者 何丽莲 谢林艳 胡一凡 李富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275,共9页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浸泡接种玉米种子与甘蔗单芽茎,明确B9的最适促生长密度,观察它们的生长势并测定芽长、根长、株高、生根数和根系重量;通过灌根接种甘蔗组培苗,观察试管组培苗中根系长势,测定盆栽组培苗根长、株高、根系活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绿素以及光合指标,运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无菌上清液中与促生长相关的IAA的含量。【结果】B9菌液稀释后对玉米种子和幼苗均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随着菌液稀释倍数的增加,促生长效果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1.0×10^6 CFU/mL时,对玉米生长情况的影响达到最佳。甘蔗单芽茎经1.0×10^6 CFU/mL的B9菌液处理后,其相关的形态和农艺性状均显著优于清水对照(P<0.05)。在该密度下,甘蔗组培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CK。在LB培养基B9菌液中,吲哚乙酸含量增加明显,在9 d时达到(95.63±2.33)ng/mL,比空白对照增加1054.9%。在Landy培养基菌液中,同样检测到吲哚乙酸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在9 d时比对照高出2.56倍。【结论】B9菌株对甘蔗和玉米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且发酵液中的IAA分泌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iaa 光合指标 液质联用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