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fessor Zhang Yu-zhen's medication rule in treating metrorrhagia and bleeding based on data mining
1
作者 Cui-Ling Zeng Ying Zhao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13期53-58,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Professor Zhang Yuzhen in treating the bleeding period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the,and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Methods:Collected 520 prescriptions of...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Professor Zhang Yuzhen in treating the bleeding period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the,and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Methods:Collected 520 prescriptions of Professor Zhang Yuzhe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bleeding period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and analyzed the regularity of medication by using"TCM inheritance assist platform(V2.5)".Result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the top 30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s for treating the bleeding period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the were Codonopsis pilosula,Trogopterus dung,Cattail pollen,Motherwort,Cornus,Ophiopogon japonicas,Schisandra,Tortoiseshell,Panax notoginseng,Radix Paeoniae Alba,etc.Core combination 35 In the group,the core prescription has 1 hemostasis,followed by 2 hemostasis,and evolves to get 3 new prescriptions.Conclusion:Professor Zhang Yuzhen's med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the is mostly Gan Wen's product.The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e three organs of the liver,spleen,and kidney,and the disease is treated with"tonifying the kidney and benefiting qi,reducing blood stasis and stopping bl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ORRHAGIA tcm inheritance assist platform Zhang Yu-zhen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吴克明教授“补肾养血活血”理论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严谨 杨皓博 吴克明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line in ovarian reserbe,DOR)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吴克明教授临床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DOR患者进行打分和体质分类,参考《中医妇科...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line in ovarian reserbe,DOR)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吴克明教授临床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DOR患者进行打分和体质分类,参考《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及《中医妇科学》中“不孕症”“月经病”等证候分类,进行辨证分型,并收集吴克明教授门诊治疗DOR的中药处方信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挖掘分析相关用药规律。结果在所收集124例DOR患者的体质信息中,阳虚质36例,占29.03%;血瘀质19例,占15.32%;平和质16例,占12.9%;而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等占较少比例。中医证型分类中肾虚血瘀证共48例、脾肾阳虚证27例、肝郁肾虚证22例、气血两虚证14例、肝肾阴虚证13例。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124例门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得出核心组方为: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覆盆子、黄精、当归、山萸肉、熟地黄、牡丹皮、香附。结论通过中医辅助平台对临床收集124例DOR患者的体质类型及其中药处方进行分析,阳虚质、血瘀质和肾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患者占比最多,而核心组方药物主要为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当归等,其中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补肾精温肾阳,当归养血活血调经,初步揭示了吴克明教授在补肾养血活血法指导下临床治疗DOR的用药规律,并为不同体质类型、中医证型分类下DOR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体质 吴克明
下载PDF
沈舒文“疗效为重”之“术”传承研究(下)
3
作者 贾元萍 刘金涛 +3 位作者 任志颖 叶峥嵘 胡亚莉 翟双庆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沈舒文“术”层面传承内容进行全面挖掘,提炼传承要点,构建“术”传承模型。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理论性抽样方法选取访谈对象并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信息检索选取代表性论著和文献资料,将收集的访...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沈舒文“术”层面传承内容进行全面挖掘,提炼传承要点,构建“术”传承模型。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理论性抽样方法选取访谈对象并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信息检索选取代表性论著和文献资料,将收集的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通过名老中医传承平台逐步分解,进行三级编码;根据逻辑分层,整理单类别内容,构建双类别关系并梳理故事线,用思维导图和Visio软件对内容进行展示。结果:本研究共形成“术”相关类别6个,包括学术渊源、学术观点、辨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和核心方药,副类别18个。结论:“疗效为重”是沈舒文名老中医“术”传承的核心,疗效为第一位,在核心技术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微观辨证,灵活选方,精准用药,善于总结反思,形成了沈舒文独特的诊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道术传承 沈舒文 名老中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乳腺癌术后用药规律
4
作者 姜萱 张东伟 +1 位作者 花放 李静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徐经世国医大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24年1月1日之间,由安徽省中医院门诊系统所记录的徐经世教授门诊接诊的乳腺癌术后口服中药治疗的患者,建立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徐经世国医大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24年1月1日之间,由安徽省中医院门诊系统所记录的徐经世教授门诊接诊的乳腺癌术后口服中药治疗的患者,建立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进行中药频次、属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采集病例142例,筛选得到172味药物,出现频次超过50%的药物有白芍、竹茹、北沙参、酸枣仁;用药以甘、微寒为主药味;归经以肝经为主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芍-北沙参、北沙参-白芍、酸枣仁-白芍、竹茹-白芍等为药对。复杂网络图显示白芍、北沙参、酸枣仁、干石斛、仙鹤草、竹茹、合欢皮为核心药物。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徐经世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常从益气养阴,扶正为本;柔肝解郁,和胃健脾,调理冲任,补肾填精等角度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古今医案云平台 徐经世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唐启盛教授灼口综合征治验
5
作者 张硕 王戈 +4 位作者 郑琴 孙文军 庞大承 唐启盛 翟双庆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2,298,共5页
灼口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舌痹”范畴,是指以舌部、口腔黏膜或齿龈烧灼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唐启盛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因火热而发,实证多见,根据灼痛部位可分为心火上炎和胃火炽盛2个证型。临床中当结合脏腑生... 灼口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舌痹”范畴,是指以舌部、口腔黏膜或齿龈烧灼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唐启盛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因火热而发,实证多见,根据灼痛部位可分为心火上炎和胃火炽盛2个证型。临床中当结合脏腑生理特性分别施以凉血安神和清胃降气之法,并根据火邪的表现形式予以泻火、散火、敛火、降火,临床应用疗效颇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心火上炎 胃火炽盛 清心安神 清胃降气 老中医经验 身心疾病 @唐启盛
下载PDF
2013-2023年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魏含旭 杨乐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 分析我国2013-2023年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研究文献,探索该领域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13年1月1日-2... 目的 分析我国2013-2023年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研究文献,探索该领域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09篇,近年来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领域研究热度与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合作团队有胡孔法、杨涛、李敬华等,形成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网络,关键词聚类为7类;高频关键词有“人工智能”“本体”“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肺癌”“冠心病”等,“中医诊断”“临床疗效”为近3年突现词。结论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该领域暂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为密切,跨学科合作有待加强。当前研究热点集中于本体构建等关键技术及知识推理实现,而专病诊治图谱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图谱构建技术进步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 知识图谱
下载PDF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慢性肾衰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甜甜 高彦彬 +4 位作者 王莺洁 邢俊艳 崔家霖 朱智耀 邹大威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84-2488,共5页
慢性肾衰是各类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病机错综复杂,中医对其治疗具有较好疗效。高彦彬教授学术思想师承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证四十载,认为此病属于“络病”范畴,并针对慢性肾衰提出肾元虚衰、肾络瘀结、浊毒内停的基本病机和益... 慢性肾衰是各类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病机错综复杂,中医对其治疗具有较好疗效。高彦彬教授学术思想师承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证四十载,认为此病属于“络病”范畴,并针对慢性肾衰提出肾元虚衰、肾络瘀结、浊毒内停的基本病机和益气固肾、解毒通络的基本治法。临床上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进行辨证论治,并基于治未病理论,提出慢性肾病三级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络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名老中医 名医经验 @高彦彬
下载PDF
徐进康教授“病、证、症、体”结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8
作者 徐倩菲 徐进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胃癌前病变属于病理组织学概念的范畴,指具有恶性转化可能的胃黏膜改变。本病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脾胃功能虚弱、中焦升降失和,虚实夹杂为转变规律,胃络瘀阻为发病的病理关键,湿浊犯胃为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本病的治疗亦是当下临床治疗的... 胃癌前病变属于病理组织学概念的范畴,指具有恶性转化可能的胃黏膜改变。本病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脾胃功能虚弱、中焦升降失和,虚实夹杂为转变规律,胃络瘀阻为发病的病理关键,湿浊犯胃为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本病的治疗亦是当下临床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在辨证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徐进康教授根据吴门医派和孟河医派脾胃病辨治理论,主张用哲学和辩证法思想确立辨治的思路,提出“辨病-辨证-辨主症-辨体质”四位一体的临证思维模式,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胃癌前病变的邪正虚实、病程演变及预后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延缓胃癌前病变的进程。徐进康教授对胃癌前病变的学术经验是对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胃癌前病变 徐进康 中医辨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模式探索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映辉 张润顺 +3 位作者 吴洁 刘保延 姚乃礼 孙桂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总结既往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认为以往研究存在信息量少、时限短、受研究者素质影响较大、缺乏横向比较、缺少验证性研究及机理探讨等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基于临床,规范采集临床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的迅速发现,采... 目的:总结既往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认为以往研究存在信息量少、时限短、受研究者素质影响较大、缺乏横向比较、缺少验证性研究及机理探讨等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基于临床,规范采集临床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的迅速发现,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解析结果,总结经验;同时对挖掘总结的结果进行验证与评价,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及临床有效的原因。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应当遵循"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的模式,建立有关的技术平台,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反复总结,不断提升。结果:该模式对促进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发扬,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研究模式
下载PDF
谈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3个层次和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泓午 马融 +2 位作者 李新民 胡思源 杨常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459-461,共3页
思考中医经验继承的内涵,提出中医经验继承存在3个层次:1)传承医术,2)传承医学,3)传承医道。师傅和徒弟都是传承的载体和研究对象,指出不同层次传承的传承方法和验证方法。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传承 层次和方法
下载PDF
王琦教授辨血瘀体质论治疾病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禹 李玲孺 +4 位作者 姚海强 李长明 赵时鹏 武彦玲 王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王琦教授作为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科的创建人,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形成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治疗思想。着眼于血瘀体质,从辨体-辨病-辨证,治疗原则与要点,... 王琦教授作为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科的创建人,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形成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治疗思想。着眼于血瘀体质,从辨体-辨病-辨证,治疗原则与要点,方药应用,疗效评价方面对王琦教授辨血瘀体质论治疾病的临床思想做一分析,以期从中总结点滴经验,利于更好地掌握王琦教授以体质为本、以体质为核心的临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经验 血瘀体质 辨体论治
原文传递
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鹏飞 甄曙光 颜帅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国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在新时代具有特殊的意义。经文献研究发现因技术和经验的不足,我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结合现阶段名老中医... 国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在新时代具有特殊的意义。经文献研究发现因技术和经验的不足,我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结合现阶段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现状,提出完整保存原始资料,培训传承人员和建立典型数据库等方案,利用诸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大数据研究手段,发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精髓,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继承创新提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传承 发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浅谈王琦治疗黄褐斑经验与思路 被引量:11
13
作者 俞若熙 张惠敏 +2 位作者 郑燕飞 张慧丽 王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王琦教授不仅擅长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病,而且对于损美性疾病黄褐斑的治疗也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基于"体病相关","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的理论,黄褐斑的发病与体质有关,其患者多为血瘀质,气滞血瘀为黄褐斑的主要病... 王琦教授不仅擅长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病,而且对于损美性疾病黄褐斑的治疗也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基于"体病相关","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的理论,黄褐斑的发病与体质有关,其患者多为血瘀质,气滞血瘀为黄褐斑的主要病机。对于黄褐斑的治疗,王琦教授从活血化瘀干预血瘀体质的基础上论治黄褐斑,同时兼顾致瘀诱因加减用药。同时以其病例说明治疗黄褐斑的方药配伍及用药加减应用,从而显示出辨体论治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血瘀质 辨体论治 名老中医经验 王琦
原文传递
顾奎兴教授辨治食管癌经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志鹏 李伟兵 包玉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2-894,共3页
介绍顾奎兴教授诊治食管癌的经验,认为食管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食管癌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癌毒内蕴是食管癌的病机关键。治疗上强调顾护中焦脾胃,同时注重化痰逐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介绍顾奎兴教授诊治食管癌的经验,认为食管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食管癌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癌毒内蕴是食管癌的病机关键。治疗上强调顾护中焦脾胃,同时注重化痰逐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且在不同的治疗时期,亦有针对性诊治,选药用量讲究三因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顾奎兴 中医治疗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70
15
作者 徐春波 王思成 +3 位作者 贺兴东 翁维良 姚乃礼 孙光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342-344,共3页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面把握,并较为...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面把握,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承研究模式,以及整理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促进名老中医有效传承研究模式与方法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传承模式 名老中医经验/研究方法
下载PDF
余承惠教授从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青 曾安平 +2 位作者 江燕 陈继红 王旭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151-154,共4页
余承惠教授是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余教授总结湿邪蕴肾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理,且易与风、热、痰、瘀、浊胶结,造成病情迁延进展。余教授从湿立论,对素体肾虚,外感风热,夹湿入里IgA肾病,治以清宣利湿... 余承惠教授是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余教授总结湿邪蕴肾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理,且易与风、热、痰、瘀、浊胶结,造成病情迁延进展。余教授从湿立论,对素体肾虚,外感风热,夹湿入里IgA肾病,治以清宣利湿;对脾肾气阴两虚,水湿内蕴肾病综合征,治以祛风利湿;对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慢性肾功能不全,治以扶正清利;对肾虚肝阳上亢,痰湿阻络高血压肾病,治以祛痰化湿;对气阴两虚,湿瘀内阻糖尿病肾病,治以通络祛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名老中医 经验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频率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毕文霞 陈守强 +1 位作者 徐亮 侯建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75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375份医案中,共用中药218种。其...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75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375份医案中,共用中药218种。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丹参,共212次,频率为61.81%,川芎、瓜蒌、黄芪、当归、薤白的应用频率较高,均大于30%,为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高频中药。结论:经研究发现益气活血、宽胸散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最常用治法。此分析结果更清晰、简洁易懂,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冠心病 心绞痛 用药规律 经验传承
原文传递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用药频率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毕文霞 陈守强 +1 位作者 徐亮 侯建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1524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1524份医案中,共用中药520种。其中用药次数最...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1524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1524份医案中,共用中药520种。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川芎,共941次,频率为61.75%;川芎、丹参、黄芪、当归、麦冬、五味子的应用频率较高,均大于40%,为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结论经研究发现活血通脉、益气养阴是冠心病的最常用治法。此分析结果更清晰、简洁易懂,对冠心病的中医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冠心病 用药规律 经验传承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孙艳秋 刘建平 刘世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23-224,共2页
名老中医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现在却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以及将数据挖掘的方法引入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为经验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名老中医 数据挖掘 经验传承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网络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用药个性化差异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刚磊 金春晖 +3 位作者 倪依群 杨涛 谢佳东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算法对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辨证用药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为总结与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数据支撑。方法采集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的门诊电子病历,借助复杂网络算法对两位名老中...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算法对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辨证用药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为总结与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数据支撑。方法采集周仲瑛教授和赵景芳教授治疗肺癌的门诊电子病历,借助复杂网络算法对两位名老中医的病历数据构建“证-证”和“证-药”复杂网络图谱,以分析两者肺癌辨证用药经验的个性化差异。结果通过分析复杂网络图谱,发现两位名老中医对肺癌的辨证均有气阴两虚证,不同之处为周仲瑛教授还有痰瘀郁肺、热毒痰瘀、癌毒走注、痰瘀互结等证的辨证;而赵景芳教授常辨证型为肺脾气虚、痰热蕴肺、脾虚痰湿、肝郁脾虚等证。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物有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山慈菇、泽漆、太子参、仙鹤草、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炙僵蚕等;而赵景芳教授常用药物为党参、炒白术、制半夏、茯苓、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陈皮、薏苡仁、猪苓、谷芽、麦芽、炙枇杷叶等。结论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从癌毒学说出发,强调癌毒的辨治;赵景芳教授辨治肺癌基于微调平衡理论,以培土生金法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肺癌 学术传承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