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GRATION METHOD WITH FITTING CUBIC SPLINE FUNCTIONS TO A NUMERICAL MODEL OF 2ND-ORDER SPACE-TIME DIFFERENTIAL REMAINDER——FOR AN IDEAL GLOBAL SIMULATION CASE WITH PRIMITIVE ATMOSPHERIC EQUATIONS
1
作者 辜旭赞 张兵 王明欢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3年第4期388-396,共9页
In this paper,the forecasting equations of a 2nd-order space-time differential remainder are deduced from the Navier-Stokes primitive equations and Eulerian operator by Taylor-series expansion.Here we introduce a cubi... In this paper,the forecasting equations of a 2nd-order space-time differential remainder are deduced from the Navier-Stokes primitive equations and Eulerian operator by Taylor-series expansion.Here we introduce a cubic spline numerical model(Spline Model for short),which is with a quasi-Lagrangian time-split integration scheme of fitting cubic spline/bicubic surface to all physical variable fields in the atmospheric equations on spherical discrete latitude-longitude mesh.A new algorithm of"fitting cubic spline—time step integration—fitting cubic spline—……"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ir first-and2nd-order derivatives and their upstream points for time discrete integral to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in Spline Model.And the cubic spline function and its mathematical polarities are also discussed to understand the Spline Model’s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numerical analysi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pline Model has mathematical laws of"convergence"of the cubic spline functions contracting to the original functions as well as its 1st-order and 2nd-order derivatives.The"optimality"of the 2nd-order derivative of the cubic spline functions is optimal approximation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functions.In addition,a Hermite bicubic patch is equivalent to operate on a grid for a 2nd-order derivative variable field.Besides,the slopes and curvatures of a central difference a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with a smoothing coefficient of 1/3,three-point smoothing of that of a cubic spline.Then the slopes and curvatures of a central difference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smoothing coefficient 1/3 and three-point smoothing of that of a cubic spline,respectively.Furthermore,a global simulation case of adiabatic,non-frictional and"incompressible"model atmosphere is shown with the quasi-Lagrangian time integration by using a global Spline Model,whose initial condition comes from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along with quasi-uniform latitude-longitude grids and the so-called"shallow atmosphere"Navier-Stokes primitive equations in the spherical coordinates.The Spline Model,which adopted the Navier-Stokes primitive equations and quasi-Lagrangian time-split integration scheme,provides an initial ideal case of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In addition,considering the essentially non-linear atmospheric motions,the Spline Model could judge reasonably well simple points of any smoothed variable field according to its fitting spline curvatures that must conform to its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foreca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nd-order SPACE-TIME differential REMAINDER numerical model cubic spline functions Navier-Stokes PRIMITIVE EQUATIONS quasi-Lagrangian time-split integration scheme global simulation case
下载PDF
Strength softening models of soi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 simul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Zhendong Fu Jiachun Li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2013年第4期23-28,共6页
In this study, strength softening models are developed for exploring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 mechanism based on Mohr Coulomb strength theory with both saturation degree and temporal evol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c... In this study, strength softening models are developed for exploring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 mechanism based on Mohr Coulomb strength theory with both saturation degree and temporal evol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two time scales available, the model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e., instant softening model, delay softening model, and coupling softening model. Corresponding evolution functions are specified to represent these kinds of softening processes and then applied to simulate landslide of homogeneous slopes triggered by rainfall, therefrom, usefu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in the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geneous slop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ength softening model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 geological disaster
下载PDF
On Transient Simulation of Field Equations
3
作者 Peter Chen 《Applied Mathematics》 2019年第9期719-727,共9页
We investigate under what conditions transient simulation could be used to integrate backward in time so that the initial field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later histories. In this paper we use realistic examples and find... We investigate under what conditions transient simulation could be used to integrate backward in time so that the initial field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later histories. In this paper we use realistic examples and find that, in long histories, traces of the initial field would be present only in the exact analytical solut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 recovery of initial field is possible only if the equations could be solved analytically or only short time periods are involved. In practice,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tect those traces by measurements or observations. If numerical procedures are used, truncation and discretization errors are always present. Fine-tuning of system parameters used or transforming time into another pseudo time frame may allow numerical integration to be carried out backward in time. But numerical instability is still a problem. Large spurious increases found by numerical procedures are most likely due to numerical inaccuracy and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RANSIENT simulation numerical INSTABILITY MATHEMATICAL Modelling BACKWARD Time integration
下载PDF
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在煤层气微幅构造控藏控产中的实践
4
作者 李勇 李军辉 +2 位作者 李永臣 刘光峰 张远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7,共14页
煤层气藏精细描述、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对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储量利用和提高采收效率,加快煤层气田产能建设,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开发超过10年的31.08 km^(2)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静态地质资料... 煤层气藏精细描述、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对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储量利用和提高采收效率,加快煤层气田产能建设,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开发超过10年的31.08 km^(2)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静态地质资料和动态生产数据,对煤层气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系统揭示了煤储层分布特征,明确了煤层气储量动用情况,提出微幅构造对煤层气剩余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将3、4+5、6、7、8和9号共6套煤层划分为12个小层,实现了0.5 m厚度煤层垂向网格控制,有效区分了厚煤层垂向含气量等属性变化;(2)结合地质模型和气井开发效果,提出了正向高部位、正向低部位、平缓斜坡区和负向低部位共4种微幅构造控制的煤层气富集模式,对应不同的产气、产水和井底流压变化曲线;(3)在数值模型基础上进行产气历史拟合,研究区煤层气总体采出程度为14.7%,抽样上述4种微幅构造下的井组(平均6~7口井),其平均采出程度依次为32.5%、6.8%、7.4%和4.9%,显示不同构造区域产气效果差异显著。结论认为:(1)在高剩余煤层气含量区进行井网加密和低效井治理,针对3、6和7号未动用煤层合层开发,是实现该区煤层气持续稳产高产的关键;(2)在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应关注微幅构造约束的不同气井开发表现差异,优选甜点区段,提高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气开发 精细描述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微幅构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算法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魏虹羽 李世超 王伟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24,共27页
当前,数值模拟技术已成为探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算法和代码并探讨了发展前景。数值模拟通过对连续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从而高效模拟地质过程,预测地球... 当前,数值模拟技术已成为探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算法和代码并探讨了发展前景。数值模拟通过对连续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从而高效模拟地质过程,预测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本文系统阐述了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等主流数值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条件;并重点探讨了有限元法在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动力学模拟中的应用、有限差分法在地震波传播模拟中的应用、边界元法和有限体积法在断层力学和孔隙流体流动模拟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揭示了多种数值方法耦合是未来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值模拟技术将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球动力学 地质建模 数值方法 地球系统 有限元法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
下载PDF
弧形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数值模拟分析——以红河断裂中南段为例
6
作者 王晨旭 李西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60,共22页
以红河断裂中南段为主体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作为川滇地块的西南边界和向南南东滑移的前端,现今的运动性质是以挤压为主的逆走滑运动还是以拉张为主的正走滑运动仍存在争议,这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周围复杂的应力-应变模式有着强烈的关联。... 以红河断裂中南段为主体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作为川滇地块的西南边界和向南南东滑移的前端,现今的运动性质是以挤压为主的逆走滑运动还是以拉张为主的正走滑运动仍存在争议,这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周围复杂的应力-应变模式有着强烈的关联。为进一步研究滇东南弧形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及成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及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断裂中南段沿线大量地质剖面显示正走滑运动性质,揭示出现今该区域主要受拉张-剪切应力作用的控制;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的构造变形及地貌演化主要受控于岩石圈物质的东南向移动以及苏门答腊-爪哇俯冲带下发生的弧后拉张、板块回撤2个不同力源的共同作用,同时,下地壳流的存在会显著影响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变形尺度,在滇东南弧形构造带中,弧后拉张及板块回撤起着更为显著的控制作用;滇东南弧形构造带早期初始弯曲形态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岩石圈物质东南向移动的影响及小江断裂左旋走滑的牵引,并在先存构造几何形态的限制和弧后拉张及板块回撤的控制下产生持续形变。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滇东南弧形构造带现今的活动特征及成因,并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定量化分析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滇东南弧形构造带 红河断裂 三维地质模型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的场地适宜性评价
7
作者 耿招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科学准确评价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的场地适宜性,依托典型工程,提出了一种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现场调绘成果及批量钻孔数据构建了采空区三维地质模型,并模拟计算了采空区的应力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采空区煤... 为科学准确评价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的场地适宜性,依托典型工程,提出了一种三维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现场调绘成果及批量钻孔数据构建了采空区三维地质模型,并模拟计算了采空区的应力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采空区煤层共有7层,单层厚度约1 m~2.5 m,煤层埋深由路线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逐渐增大,K480+255~K480+370段煤层分布较浅,最小埋深约50 m,北石碑岭大桥下方煤层埋深最大,埋深大于277 m;2)地表拉应力区主要分布在K480+280~K480+980段,是引起地裂缝的主因,K480+280~K480+580段的地表沉降较大,最大绝对沉降值为411 mm;3)三维地质模型直观展示了煤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了煤层与拟建公路线位的相互关系,数值计算结果提供了定量的数据支撑。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效提升了采空区场地适宜性评价的工作效率,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公路工程 场地适宜性 三维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水气田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钟家峻 朱妍亭 +2 位作者 王文涛 李标 杨柳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L气田是南海西部首个深水气田,具有开发模式复杂、数模模型分井区建立等特点。气田以水下井口方式对各井区进行联合开发,传统的研究方式难以考虑气藏、井筒与管网在共同约束条件下对开发生产的影响。本文根据气田研究实际需求,综合考虑... L气田是南海西部首个深水气田,具有开发模式复杂、数模模型分井区建立等特点。气田以水下井口方式对各井区进行联合开发,传统的研究方式难以考虑气藏、井筒与管网在共同约束条件下对开发生产的影响。本文根据气田研究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气藏、井筒及管网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包括地下气藏渗流、井筒举升流动及地面管网流动的一体化模型,通过一体化分析技术明确了单井合理配产范围,并进行气藏、井筒、管网、单井见水风险、平台水处理能力及外输压力等约束条件下的方案优化,解决了不同领域模拟间的数值模拟耦合问题,为气田开发方案、管网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田 一体化模型 数值模拟 开发方案优化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3-D Visible Technology to Reservoir Management
9
作者 YU Long(The Advanced Personnel Training Center of Daqing Oilfield, Heilongjiang 163453, P. R.China)LIU Tao(Geologging Company of Daqing Oiffield, Heilongjiang 163411, P. R.China) 《Global Geology》 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3 -D visible technology to reservoir management. Making use of this method for expanding - spread data point in reservoir management, can discard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 d...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3 -D visible technology to reservoir management. Making use of this method for expanding - spread data point in reservoir management, can discard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 during data recording. As a result, The quality of data recording is ensured. In reservoir description,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pace distribution,physical change and fluid distribution may be identified by restoring palaeostructures, building - up 3-D facics tract model and 3-D fracture system model. Seismic interpretation, geologic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well integrated so that they can be promote reservoi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 develop into the intensive management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3-D VISIBLE technology GEOLOGIC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RVOIR management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井储量损失原因及治理对策——以塔河油田A区为例
10
作者 郭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注水替油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稳产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注水替油失效井占比逐年提升,注水井储量损失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和地质特征,通过能量指示曲线、注水指示曲线定量化分析各阶段储量变化,动静态结合并融合数模、建... 注水替油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稳产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注水替油失效井占比逐年提升,注水井储量损失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和地质特征,通过能量指示曲线、注水指示曲线定量化分析各阶段储量变化,动静态结合并融合数模、建模一体化技术,分析了储量损失的本质原因,并针对不同储量损失类型提出不同的治理对策,恢复失控储量,提高产能。储量损失主要分为远端储量损失和体内储量损失两大类,其中,针对远端储量损失以恢复远端供液为目标,针对体内储量损失以扩大井周动用为目标。实际治理效果与数模预测方案吻合,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定量化分析 建模数模一体化 储量损失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
11
作者 张军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为解决复杂断块油藏面临的油藏构造碎小、低序级断层数量多、准确识别难度大和油藏描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充分应用地震资料、测井数据等储层信息,开展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现场生产动态... 【目的】为解决复杂断块油藏面临的油藏构造碎小、低序级断层数量多、准确识别难度大和油藏描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充分应用地震资料、测井数据等储层信息,开展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现场生产动态响应情况开展断层精细解释、断裂系统精细刻画,准确落实低序级断层发育及组合方式,在精细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与模型互检,迭代修正更新模型,尽可能保证模型精准,以便厘清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后期开发。【结果】该技术在胜利油田复杂断块区D块、L块等多个区块先后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断点吻合率均达到100%,数模含水拟合率达到90%以上。【结论】该技术能够实现复杂断块构造的精细描述,对特高含水期自然断块剩余油潜力认识、提高老区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和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建模数模一体化 复杂断块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与实践——以松南断陷白垩系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代鑫 任宪军 +2 位作者 赵密福 韩娇艳 刘玉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F0002,共10页
近20年来,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在松辽盆地南部的勘探进一步证明,盆地火山岩是寻找油气藏的新靶区,具有广阔的前景。东北油气分公司根据盆地勘探实践,总结了以主成藏期为关键点的“生烃灶-成藏期古构造-断盖保存-有效储层”联动演化... 近20年来,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在松辽盆地南部的勘探进一步证明,盆地火山岩是寻找油气藏的新靶区,具有广阔的前景。东北油气分公司根据盆地勘探实践,总结了以主成藏期为关键点的“生烃灶-成藏期古构造-断盖保存-有效储层”联动演化的断陷层四元耦合控藏模式,推动了松南地区长岭断陷火石岭组大规模火山岩气藏的发现。火山岩勘探方向从营城组拓展到更深层的火石岭组,勘探目标从酸性火山岩拓展到中基性火山岩,从水上喷发到水下喷发。采用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建模数模一体化及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松南断陷多口井取得产能突破,实现火山岩气藏高效开发和规模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断陷 火山岩气藏 成藏模式 气藏精细描述 建模数模一体化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仿真:综述、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苏涵 顾伟 +3 位作者 俞睿智 陆帅 姚帅 庄文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1,共21页
建模和仿真将真实系统及其物理性质抽象化为适当的数学形式,并采用数学方法求解以模拟真实系统行为或性能。为综合能源系统在各时间尺度的物理过程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是分析系统运行规律、优化运行策略以及评估运行性能... 建模和仿真将真实系统及其物理性质抽象化为适当的数学形式,并采用数学方法求解以模拟真实系统行为或性能。为综合能源系统在各时间尺度的物理过程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是分析系统运行规律、优化运行策略以及评估运行性能的基础。文中围绕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建模和仿真问题,首先介绍了电、气、热子系统和耦合设备的机理模型,总结了建模的研究进展与技术难点。进一步,从仿真框架、算法以及改进策略3个方面介绍了综合能源系统仿真技术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特别地,总结了仿真算法中数值法、半解析法、解析法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其难点。最后,围绕现存技术难点,从建模和仿真算法2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建模 能流计算 动态仿真 微分方程 数值方法
下载PDF
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如杰 乐平 +4 位作者 张莹 李小波 黄楠 赵黎明 范庆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塔河油田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开发初期产量高,后期暴性水淹和快速见水井多,产量递减快,针对此类特征,目前尚未建立较好的模拟方法。结合断溶体油藏岩溶特征、地震特征、实钻井井储关系以及三带结构提出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根据... 塔河油田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开发初期产量高,后期暴性水淹和快速见水井多,产量递减快,针对此类特征,目前尚未建立较好的模拟方法。结合断溶体油藏岩溶特征、地震特征、实钻井井储关系以及三带结构提出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根据此认识,通过融合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和蚂蚁体属性,得到断裂指示因子,用以刻画栅状断片储集体,利用张量属性刻画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建立双重介质组分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栅状断片结构是断溶体油藏的主要导流通道;断裂指示因子比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和最大似然更适合表征栅状断片结构,并在通水源处与张量属性匹配度高,在其他区域匹配性差;与单重介质模型相比,基于栅状断片结构的双重介质模型拟合精度更高,更能反映断溶体油藏生产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普台南区块 断溶体油藏 暴性水淹 栅状断片结构 地质建模 断裂指示因子 双重介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地质概化的坚硬厚基岩覆岩裂隙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兴斌 张加加 +5 位作者 杨康 贺伟 史志华 陈梁 白如鸿 孙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9,共9页
精准掌握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特征是防止工作面突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西部矿井高强开采条件尤为重要。以榆树湾煤矿201西翼盘区为背景,以各砂岩层单轴抗压强度、RQD、砂岩层厚度作为系统聚类分析指标提出了厚基岩地质概化... 精准掌握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特征是防止工作面突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西部矿井高强开采条件尤为重要。以榆树湾煤矿201西翼盘区为背景,以各砂岩层单轴抗压强度、RQD、砂岩层厚度作为系统聚类分析指标提出了厚基岩地质概化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基岩层厚度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裂隙角度、频次、节理应变能演变规律的影响,确定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节理总应变能的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质概化方法模拟所得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随基岩厚度增大呈现对数正相关增大趋势,且增加速率逐渐减小,该规律通过与邻近矿井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准确性;随着基岩厚度的增大,导水裂隙带内垂直裂隙发育频次显著增大,水平裂隙反之,这表明基岩厚度的增大对导水裂隙带内水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覆岩能量释放程度密切相关,随节理最大应变能和总应变能的增加呈指数增加特点,且增加速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厚基岩 地质概化 数值模拟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石漠化边坡及其植被板槽的地下渗漏一体化综合观测技术及应用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凯 罗祺 +4 位作者 周成 张劢捷 周泽昶 杨礼明 廖烟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
【目的】表土贫瘠的石漠化边坡的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其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方法】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应用梯级植被板槽进行水土保持的工程需求,研发了石漠化... 【目的】表土贫瘠的石漠化边坡的地表和地下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其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方法】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应用梯级植被板槽进行水土保持的工程需求,研发了石漠化边坡地下渗漏的一体化综合观测技术,并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分别对该石漠化边坡及其植被板槽水土流失一体化综合观测的概化模型,进行应用性的数值试验模拟观测和分析。【结果】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石漠化边坡在仅覆盖一层薄土层时,总地下渗漏量达到65%以上,随着岩溶裂隙率和裂隙倾角的增加,基岩裂隙渗漏量占比增加,表层岩溶带渗漏量占比减小;在石漠化边坡上设置集约化填土的植被板槽措施后,在不考虑板槽底的防渗漏材料时,总地下渗漏量占比变成40%左右,与仅覆盖一层薄土的石漠化边坡相比地下渗漏占比降低25%以上。石漠化边坡上植被板槽的蓄水效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坡度的增加会造成裸露边坡的地下渗漏量增加,因此必须加强石漠化边坡集雨面功能的建设和坡面降雨径流收集。【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石漠化边坡植被板槽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措施的现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植被板槽 一体化综合观测 水土保持 生态防护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动静结合的缝洞型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及应用:以塔河油田T436单元为例
17
作者 李田智 乐平 +5 位作者 王佳乐 张伟 梁宏刚 李满亮 赵黎明 黄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95-14204,共10页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离散不规则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导致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不确定性大,静态雕刻的地质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静态建模与动态历史数据相结合,基于储量标定和连通性...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离散不规则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导致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不确定性大,静态雕刻的地质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静态建模与动态历史数据相结合,基于储量标定和连通性约束下的建模数模新方法。基于缝洞单元的动态连通性建立模型,依靠历史生产动态开展储量修正、连通性修正和见水特征修正模型,并通过塔河油田2区奥陶系风化壳剥蚀区T436单元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在经过上述动态修正之后,得出更加准确的油藏模拟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此提出的针对性建议及措施显著改善了T436单元的开发效果,证实了基于动静结合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价值,对未来缝洞型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动静结合 建模数模一体化 开发效果
下载PDF
乙烯/甲烷/氢气三组分简化机理的构建及应用
18
作者 付祎妹 王静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149,共11页
飞行马赫数的提高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热环境日益恶劣。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常采用机载燃油作为冷却剂的主动冷却系统,实现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冷却。在此背景下,航空燃料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已经吸热裂解成多组分裂解气。为了描... 飞行马赫数的提高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热环境日益恶劣。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常采用机载燃油作为冷却剂的主动冷却系统,实现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冷却。在此背景下,航空燃料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已经吸热裂解成多组分裂解气。为了描述裂解气在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迫切需要开发裂解气的替代组分模型及相应的高精度燃烧机理。本文以国产RP-3航空煤油裂解气的替代组分模型为基础,在宽工况条件下(温度1000~1800K、压力0.5~5atm、当量比0.1~2.0),简化得到了裂解气三组分替代模型(50%乙烯、30%甲烷和20%氢气)的简化机理。该机理以AramcoMech1.3为详细机理,通过直接关系图法(DRG)、灵敏度分析法(SA)删除物种,通过计算奇异扰动(CSP)法删除反应,得到了35种物种146步反应的框架机理。系统的点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机理的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基于该高精度的三组分框架机理,采用高马赫数气相可压缩燃烧求解器rhoReactingCentralFoam进行非稳态(URANS)的超燃数值模拟。在当量比0.13的工况下,模拟得到的下壁面压力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组分替代模型 集成简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正安地区页岩气三维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应用浅析
19
作者 石盛 王甘露 +1 位作者 蓝宝锋 李绍鹏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3期379-385,共7页
本文以贵州正安地区A区块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震解释、钻井资料、测井数据等资料,运用petrel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正安地区A区块页岩气储层三维构造模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及天然裂缝模型,对储层构造形态及天然裂缝的几何分布特点... 本文以贵州正安地区A区块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震解释、钻井资料、测井数据等资料,运用petrel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正安地区A区块页岩气储层三维构造模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及天然裂缝模型,对储层构造形态及天然裂缝的几何分布特点进行表征;在模型基础上,考虑应力阴影、天然裂缝分布特征、支撑剂沉降及运移,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正安地区A区块人工裂缝扩展数值模拟并开展压后产能数值模拟研究,总体模型拟合率较高;该类页岩气藏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实际应用,可为同类气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三维地质建模 水力压裂 数值模拟 正安地区 贵州省
下载PDF
考虑各向异性的砂岩地热储层提高数值模拟精度方法
20
作者 郎宝山 范显利 +4 位作者 薄浩 冯学坤 张志伟 刘长生 赵雅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6,共8页
为了确保沈260区块地热田能在合理采灌方式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开发,利用Petrel软件建立了包括构造、岩性、孔隙度、渗透率、温度和压力等信息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CMG软件对7口单井的生产动态进行了历史拟合,分析了不同井... 为了确保沈260区块地热田能在合理采灌方式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开发,利用Petrel软件建立了包括构造、岩性、孔隙度、渗透率、温度和压力等信息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CMG软件对7口单井的生产动态进行了历史拟合,分析了不同井距、构造位置和井网条件下温压场和渗流场的演化规律,从而确定了沈260区块最合理的开采方式。研究表明,利用Petrel软件建立的精细模型可以精确描述地热田的构造、岩性、物性和温压场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CMG热采软件进行的单井生产历史拟合率达到了100%,较均一地质模型拟合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此外,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开采井距为400 m,并推荐沿垂直构造位置采用五点法部署方式作为该区块的最佳开发方案。该研究为类似地区的地热田开发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预测方法,对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地热资源 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压力场 渗流场 井网部署 勘探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