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压力性损伤皮肤皮下组织中IL-6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1
作者 董正惠 李振刚 +3 位作者 祁进芳 王志伟 田旭功 马小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压力性损伤组织中膜结合型IL-6受体(mIL-6R)和可溶型IL-6受体(sIL-6R)及受其调控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IL-6受体对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压力性损伤模型组(n=... 目的观察大鼠压力性损伤组织中膜结合型IL-6受体(mIL-6R)和可溶型IL-6受体(sIL-6R)及受其调控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IL-6受体对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压力性损伤模型组(n=20)、sgp130Fc(特异性IL-6反式信号通路阻断剂)预处理组(n=2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在麻醉下于股薄肌处建立压力性损伤模型;sgp130Fc预处理组大鼠在麻醉前30 min给予sgp130Fc 250 ng腹腔内注射,随后在麻醉下采取与压力性损伤模型组相同的方法建立压力性损伤模型。大鼠建立压力性损伤模型成功后分别取股薄肌处组织及血液,运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IL-6、sIL-6R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mIL-6R、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因子(Bcl-2、Bax、Caspase-3)的表达。运用Tunel法观察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液中IL-6、sIL-6R及组织中ICAM-1、Bax、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组织中mIL-6R、VEGF表达减少(P<0.05)。sgp130Fc预处理组大鼠组织中mIL-6R、VEGF、Bcl-2的表达与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ICAM-1、Bax、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压力性损伤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大鼠组织中mIL-6R表达减少,血液中sIL-6R水平异常升高。异常升高的sIL-6R可上调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促使压力性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压力性损伤 白介素6 白介素6受体 可溶性il-6受体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Ⅰ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
作者 王娜娜 张一男 汤云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Ⅰ(0、25、50、75、100、150μmol/L)处理子宫内膜RL-95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Ⅰ(0、25、50、75、100、150μmol/L)处理子宫内膜RL-95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RL-952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处理)、白术内酯Ⅰ(50μmol/L)组、IL-6组(10 ng/mL)、白术内酯Ⅰ(50μmol/L)+IL-6组(10 ng/mL),MTT法、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法检测细胞中IL-6、STAT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比较,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白术内酯Ⅰ干预的RL-95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术内酯Ⅰ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mRNA表达、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性升高(P<0.05),IL-6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mRNA表达、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性降低(P<0.05);与白术内酯Ⅰ组比较,白术内酯Ⅰ+IL-6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mRNA表达、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性降低(P<0.05);与IL-6组比较,白术内酯Ⅰ+IL-6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mRNA表达、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白术内酯Ⅰ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Ⅰ il-6/STAT3信号通路 子宫内膜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轴研究阳和平喘颗粒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作用机制
3
作者 吕川 朱慧志 +4 位作者 刘向国 曹晓梅 夏咏琪 张秋萍 余子奇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28,共7页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2周的方式进行致敏,正常对照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平喘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7只;后4周采用OVA雾化+灌胃的方式进行激发和治疗,阳和平喘高中低组每日分别予以15.48、7.74、3.87 g/kg阳和平喘颗粒灌胃,地塞米松组予以0.0625 mg/kg地塞米松进行灌胃,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HE、PAS、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较为明显;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明显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轴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阳和平喘颗粒 气道重塑 il-6/JAK2/STAT3信号轴 机制研究
下载PDF
Effect of flurbiprofen combined with prednisolone on interleukin-6 in elderly surgery patients
4
作者 Jiaxin Lin Hui Yang +1 位作者 Shaofen Chen Jiao Xu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24年第2期15-26,共12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flurbiprofen combined with prednisolone on interleukin-6 in elderly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patients aged 65 to 80 who we...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flurbiprofen combined with prednisolone on interleukin-6 in elderly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patients aged 65 to 80 who were undergoing spinal fusion surgery for disc herniation were administered flurbiprofen 100 mg (P group, flurbiprofen group), prednisolone 0.6 mg/kg (D group, prednisolone group), prednisolone 0.6 mg/kg plus flurbiprofen 100 mg (P + D group, flurbiprofen + prednisolone group) or normal saline (S group, saline group) 15 minutes before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Plasm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fore surgery (T0) and on day 1 (T1), day 2 (T2) and day 3 (T3) following surgery. At the same tim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was assessed by SIRS criteria.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6 (IL-6),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for collected samples were measured. Results: Other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IL-6, CRP and occurrence of SIRS than S group (p < 0.05). Compared to groups P and D, the levels of IL-6 and CRP in P + 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on T1 (p < 0.05). Peak levels of IL-6 in all groups were presented on T1 (p 0.05). The levels of CRP within three day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did not show peak levels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to prednisolone or flurbiprofen, combining flurbiprofen with prednisolone in elderly surgery patients led to an increased suppression of 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S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il-6 interleukin-6 CRP C-Reactive Protein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核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下载PDF
IL-6在眼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涂园园 朱曼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类型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在感染和炎症过程中显著上调,是宿主抵御环境压力(如损伤和感染)的核心细胞因子。异常及持续的IL-6的产生与各种自身免疫及炎...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类型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在感染和炎症过程中显著上调,是宿主抵御环境压力(如损伤和感染)的核心细胞因子。异常及持续的IL-6的产生与各种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L-6在眼结膜、角膜、葡萄膜、视网膜等部位的炎症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L-6的阻断可以改善眼部慢性、难治性炎症。本文就IL-6在眼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系统地了解IL-6在眼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炎症 角膜炎 葡萄膜炎 视网膜疾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
下载PDF
川贝母生物碱的化学组成分析与IL-6结合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
7
作者 王恬 谈娜娜 +4 位作者 陆佳 李状洪 董丹妮 肖健 王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目的分析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组成,筛选其中具有白细胞介素-6(IL-6)结合活性的成分。方法使用热回流法获得川贝母粗提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鉴定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目的分析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组成,筛选其中具有白细胞介素-6(IL-6)结合活性的成分。方法使用热回流法获得川贝母粗提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鉴定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并结合碎片信息对其电喷雾(ESI)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分析,再借助分子对接对IL-6结合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结果从川贝母粗提物中共鉴定出原阿片碱等5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初步明确了其在ESI源下的质谱裂解途径,从中筛选出梭砂贝母酮碱、贝母辛、靛玉红、东莨菪碱等4种IL-6结合活性成分。结论初步探明了川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组成、ESI-MS/MS裂解规律,并从中筛选出潜在的抗炎活性成分,可为川贝母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生物碱 白细胞介素-6 分子对接
下载PDF
The possible role of interleukin-6 (IL-6) and surviv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mbryonic damage
8
作者 Xiu-Rong Wang Kui-Mei Zhang +2 位作者 Xiao-Ying Meng Xue-Xue Li Wen-Ming Cao 《Food Therapy and Health Care》 2021年第2期27-30,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nterleukin-6(IL-6)and surviv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mbryonic damag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mbryonic arrest.Methods:A total of 50 p...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nterleukin-6(IL-6)and surviv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mbryonic damag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mbryonic arrest.Methods: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embryo arrest for unknown reasons in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le County,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embryo termination group,and 50 patients with normal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the normal pregnancy group.Serum and chorionic tissue of each group were collected,and the serum IL-6 concentration of the subjects in both groups was determined by enzymatic linked immunosorbency assay.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interleukin 6 and survivin in villus were determin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terleukin 6 and survivin in villi were detect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Results: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survivin in embryo suspens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pregnancy group.Conclusion:The normal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6 and survivin in the early pregnancy villus tissue is very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early embry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6(il-6) SURVIVIN Embryo damage
下载PDF
醒脑静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流时TNF、IL-1β、IL-6水平及脑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3
9
作者 陈寿权 王万铁 +4 位作者 王明山 王卫 李惠萍 黄唯佳 徐正衸 《中国急救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37-639,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机体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白细胞介素 - 6 (IL -6 )水平和脑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醒脑静 (XNJ)对其的影响。方法 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于缺血前和再灌流...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机体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白细胞介素 - 6 (IL -6 )水平和脑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醒脑静 (XNJ)对其的影响。方法 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于缺血前和再灌流前对照组 (A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ml/kg,醒脑静保护组 (B组 )静脉注射XNJ 1ml/kg。观察血、脑组织中TNF、IL -1β、IL - 6水平及脑组织超微结构。 结果 缺血 30分钟时A组TNF与IL - 1β较缺血前升高 (P <0 0 5 ) ,而A组IL - 6和B组三种指标升高不显著 (P <0 0 5 )。再灌流 30、6 0、12 0分钟时三种指标A组 (P <0 0 0 1或P <0 0 1)与B组 (P <0 0 1,P <0 0 5或P >0 0 5 )均较缺血前升高 ,但升高水平B组明显低于A组 (P <0 0 5或P <0 0 1)。再灌流 12 0分钟后脑组织匀浆中TNF、IL- 1β、IL - 6表达水平B组亦明显低于A组 (P <0 0 5或P <0 0 1)。脑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B组明显较轻。 结论 家兔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时血、脑组织中TNF、IL - 1β、IL - 6水平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呈明显改变。醒脑静对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超微结构 醒脑静 NTF il- il-6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61
10
作者 曹岩 刘红 +1 位作者 卢晟晔 杨春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575-2578,共4页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浓度...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2例(实验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和34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恢复期其浓度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胸腔积液的患儿X线胸片检查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者,血清和胸水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较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明显增高(P<0.01),胸片检查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其血清与胸水中TNF-a、IL-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a、IL-6、IL-8和IL-10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肺部有无纤维化形成关系十分密切,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的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TNF-α、IL-6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邓淑珍 孙东明 +3 位作者 付立军 尹薇 张凤薇 王瑞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0-361,共2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在KD并CAD组患儿亦高于无CAD组患儿(P<0.05),而IL-6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TNF-α和IL-6皆参与了KD的发生,而TNF-α在KD患儿CAD中,可能起到比IL-6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TNFΑ il-6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IL-2 IL-6的关系 被引量:33
12
作者 赵广兴 马宝璋 袁家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04-70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其组织中IL - 2、IL - 6等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 ,观察输卵管的病理变化 ,并以ELISA法检测其中IL - 2、IL - 6的含量。结果 :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其组织中IL - 2、IL - 6等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 ,观察输卵管的病理变化 ,并以ELISA法检测其中IL - 2、IL - 6的含量。结果 :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 ,IL - 2、IL - 6皆呈显著上升趋势。结论 :慢性盆腔炎及其继发不孕输卵管的病理改变与细胞因子IL - 2、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大鼠模型 输卵管 病理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il-2 白细胞介素-6 il-6
下载PDF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GFβ1、IL-6及结肠组织TLR-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燕 何兰娟 +2 位作者 朱向东 郭婷婷 王迪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及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含量的变化,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腹...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及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含量的变化,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腹腔注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及柳氮磺嘧啶(SASP)组,经药物干预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1、IL-6含量及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TLR-4 mRN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TGFβ1含量降低(P<0.05),IL-6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中TGFβ1含量升高(P<0.05),IL-6含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各治疗组TLR-4 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下调IL-6和升高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 mRNA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上皮免疫系统,恢复肠粘膜微环境的免疫稳态,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6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健康青年进驻高原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 被引量:24
14
作者 崔建华 张西洲 +5 位作者 何富文 王正理 周新梅 哈振德 赵升阳 张素萍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α) 和白细胞介素- 6( I L- 6) 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从平原进驻海拔3 700 m 和5 380 m 高原第7 d 和半年的健康青年,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α) 和白细胞介素- 6( I L- 6) 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从平原进驻海拔3 700 m 和5 380 m 高原第7 d 和半年的健康青年,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T N F- α和 I L- 6 ,并与平原( 海拔1 400 m) 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低氧环境 T N F- α和 I L- 6 水平明显高于平原( P< 0 .05 或 P< 0 .01) ,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 P< 0 .01) ,随居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P< 0 .05 或< 0 .01) 。结论: T N F- α和 I L- 6 参与了机体急、慢性低氧的应激过程,诱导体内免疫细胞因子网络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坤 王永久 +4 位作者 宫珍卿 臧艳平 毕仕强 胡新建 许廷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浆IL-6和IL-10的影响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2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例,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连续14d;B组42例,不服他汀类药物,两组病例均应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浆IL-6和IL-10的影响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2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例,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连续14d;B组42例,不服他汀类药物,两组病例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循环药物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IL-6和IL-10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ESS)的变化。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人16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IL-6和IL-10发病12h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3d后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A组和B组治疗前IL-6、IL-10无差异(P>0.05),治疗3d后A组IL-6较B组明显下降,而治疗7d后A组IL-10较B组升高(P<0.05)。此外,治疗7d后A组ESS评分较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IL-6而升高血浆IL-10水平,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白介素-10 阿托伐他汀钙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欣 张德凯 +4 位作者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杨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13-2716,272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UAER≥20μg/min)。检测IL-6水平及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然后用贝那普利干预,观察具备IL-6-572、IL-6-174的不同基因型的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高血压肾损害组中,IL-6-572的CG基因型、IL-6-174的GG基因型比例最高。贝那普利治疗对具有IL-6-572GG基因型、IL-6-174CC基因型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治疗效果最佳。结论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其对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白细胞介素6 il-6-572基因 il-6-174基因 基因多态性 贝那普利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巧莲 朱宇 张淑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 IL - 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我们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对 3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分别在发病 1d、3d、7d进行了连续检测 ,并用 2 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 IL -6含量在 3个时间点均高于...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 IL - 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我们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对 3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分别在发病 1d、3d、7d进行了连续检测 ,并用 2 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 IL -6含量在 3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在病程第 1d血清 IL- 6含量高于第 3d和第 7d(P<0 .0 5 ) ,且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 IL- 6含量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 ,神经功能受损重者血清 IL- 6含量高于神经功能受损轻者 (P<0 .0 5 )。结论 IL- 6在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且 IL- 6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il-6 血清 含量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实 刘赛君 +1 位作者 何咏 邓列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L-6的变化,探讨其在SLE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SLE患者,并记录所有SLE患者SLEDAI评分.另选取与SLE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C组)29例.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L-6的变化,探讨其在SLE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SLE患者,并记录所有SLE患者SLEDAI评分.另选取与SLE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C组)29例.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IL-6水平.结果:SLE组与NC组外周血IL-6分别为(9.636±3.852)pg/m L和(4.433±1.143)pg/m 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IL-6与SLE患者SLEDAI数值相关分析中r值为0.671,P<0.05.外周血IL-6浓度≥5.865 pg/m L,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6.2%.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L-6浓度不仅与SLE的发病有关,其可能还影响SLE病情的发展,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白细胞介素-6(il-6)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离体内膜组织IL-6的分泌量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 静 江 静 +3 位作者 王振海 吴瑞芳 修贺明 徐 铮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39,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体外培养EM患者(12例)的异位内膜细胞和在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并与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作对照...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体外培养EM患者(12例)的异位内膜细胞和在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并与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作对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异位内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结果:三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明显不同。异位内膜细胞分泌的IL-6显著高于相应的在位内膜(P<0.01),而后者又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即IL-6分泌量异位内膜细胞>在位内膜细胞>正常子宫内膜细胞。TNF-α作用24h后可明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IL-6的分泌(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可自主分泌高水平IL-6,TNF-α进一步诱导其分泌,与EM患者腹腔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E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分泌IL-6的活性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其异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培养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子宫内膜细胞
下载PDF
血清IL-6、IL-8、TNF-α在COPD患者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林 杨智晖 +5 位作者 刘青 梁瑞凯 梁瑞景 冯海利 侯亮 林飞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41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1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41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生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诊断COPD患者合并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830、0.677(P<0.05);其中,以血清IL-8的AUC最高,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2和1.000,当将这3种血清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未获得提高。结论:相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合并肺癌患者表现为血清IL-6、IL-8、TNF-α水平更显著上升;其中,血清IL-6、IL-8水平能够较好地用于COPD合并肺癌的辅助诊断,临床上应对COPD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有效监测,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