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探析糖尿病泌汗异常
1
作者 张珊珊 李开民 +1 位作者 孙书彧 李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顾汗证。食疗为先,重用甘味,补阳泻火,平衡气火。明确糖尿病泌汗异常与中焦脾胃功能的密切关系,以期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糖尿病 汗证 阴火 脾胃亏虚 营卫失和 外邪客内
下载PDF
哮病-喘证-肺胀病因病机辑要 被引量:1
2
作者 隋秋博 赵克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目前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手段仍较为局限。中医对于哮喘和慢阻肺的认识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详细的对哮喘病名、病因病机的记载,据慢阻肺特有的临床症状,发现自秦汉以来对于此病有诸多记载,探求古代文献发现慢阻肺与哮喘虽属不同疾病,但其病因相累,病机相联,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可相合并病。文章通过古代中医文献梳理哮喘和慢阻肺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医家研究成果,整理出ACO病因包括外邪侵袭、七情过用、饮食失宜、体质因素4个方面,病机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痰热郁肺方面阐述ACO以期提供诊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喘证 肺胀 支气管哮喘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 外邪侵袭 七情过用 饮食失宜 体质因素 肺肾亏虚 痰瘀互结 痰热郁肺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东武 李睿 +3 位作者 姜兆荣 金明秀 于静 高明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索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致病理论源流及发展初步探析,结合现代风湿病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成果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对伏邪致病理论在现代风湿病辨证论治现... 目的:探索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致病理论源流及发展初步探析,结合现代风湿病的研究进展及目前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成果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对伏邪致病理论在现代风湿病辨证论治现研究浅析。结果:伏邪致病理论与风湿病发生、发展、治疗规律相契合,应用该理论论治风湿病疗效明显。结论:伏邪致病理论在风湿病辨证论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风湿病辨证论治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辨证论治 伏邪致病 伏气 痹证 外感痹 内伤痹
原文传递
肺气虚加寒湿外邪大鼠复合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平 邱继云 陶功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1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寒湿环境因素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为建立内外合邪动物模型做一初步尝试。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湿组、肺气虚组、肺气虚加寒湿组,每组10只。肺气虚组模型复制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与烟熏的复合方法... 目的探讨寒湿环境因素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为建立内外合邪动物模型做一初步尝试。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湿组、肺气虚组、肺气虚加寒湿组,每组10只。肺气虚组模型复制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与烟熏的复合方法。造模28 d后,肺气虚加寒湿组与寒湿组给予寒湿环境一周,于造模前、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精神活动、毛色、进食量、饮水量、体重、皮肤、关节及大便情况,连续观察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组大鼠进食量、饮水量均明显减少,体重增长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寒湿组、肺气虚组比较,肺气虚加寒邪组大鼠进食量、饮水量明显减少,且体重都较给予外环境前减轻(P<0.05)。肺气虚组大鼠在精神状态、活动、毛色、皮肤、关节及大便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而肺气虚加寒湿组表现尤为明显。结论寒湿环境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的一般情况都有影响,对肺气虚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合邪 人工气候箱 环境因素 肺气虚 一般情况 外邪
下载PDF
清代舌诊医案外感病与内伤病的舌象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嵘 王盛花 +2 位作者 李燕 侯杨方 李方玲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清代医案中外感病与内伤病的舌象构成比,获知两类疾病的舌象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从51部清代医案著作中获得舌诊医案3059例,其中明确诊断为外感病医案者计1397个,内伤病医案者计1110个。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类疾病的舌... 目的:通过分析清代医案中外感病与内伤病的舌象构成比,获知两类疾病的舌象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从51部清代医案著作中获得舌诊医案3059例,其中明确诊断为外感病医案者计1397个,内伤病医案者计1110个。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类疾病的舌象构成。结果:外感病与内伤病在舌色、苔色、苔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感病的舌象特征为绛舌、黄苔、黑苔、燥苔的出现率高;内伤病的舌象特征为淡白舌、薄苔、腻苔、剥苔的出现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医案 舌诊 外感病 内伤病 构成比
下载PDF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的心理病理学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山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8,共3页
外在"六气"本意指自然界气候变化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但更多的是象征和指代各种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社会事件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而成外感"六淫"。内在七情本是一个正常人必然具备的情绪反应和状态机制,但因情志活... 外在"六气"本意指自然界气候变化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但更多的是象征和指代各种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社会事件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而成外感"六淫"。内在七情本是一个正常人必然具备的情绪反应和状态机制,但因情志活动在强度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上与个体的机体相适应性问题而成内伤七情;思在七种情志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构建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心理病理学的内外相互作用模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相互作用揭示心理病理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心理病理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述评 被引量:8
7
作者 闫香桂 熊旭东 吴国芳 《河南中医》 2018年第4期644-648,共5页
中医药治疗肺炎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对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目前缺乏关于肺炎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系统研究,特别是缺乏肺炎证候病机的流行病学调查。(2)目前试验的选择、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证候... 中医药治疗肺炎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对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目前缺乏关于肺炎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系统研究,特别是缺乏肺炎证候病机的流行病学调查。(2)目前试验的选择、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证候诊断多以宏观症状为依托,缺少特异性微观指标与证候相关的研究;缺乏客观的能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量化标准。(3)研究发现中药治疗肺炎其作用靶点很可能不是针对病原体起作用,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力,抵御病邪入侵,但其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关于免疫炎症调节机理研究较少。针对以上的问题,应制定统一、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在研究中应采用多中心、盲法、大样本研究,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现代免疫学技术,结合中医学理论,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对于中药复方抗细菌或病毒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医药在肺炎治疗中的疗效优势,减少抗生素使用,减轻医疗负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风热犯肺证 外寒内热证 痰热壅肺证 痰湿阻肺证 肺脾气虚证 气阴两虚证 热陷心包证 邪陷正脱证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杜佳桐 刘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9期121-123,共3页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年老体衰、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先天不足、情志内伤等与之密切相关。年龄、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年老体衰、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先天不足、情志内伤等与之密切相关。年龄、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危险程度也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眩晕 头痛 危险因素 病因病机 病理生理 年老体衰 饮食不节 外邪侵袭 先天不足 情志内伤 年龄 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 吸烟
原文传递
刍议外感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慧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3-676,共4页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预防季节性、地方性传染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古籍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可资借鉴的技术方法,经过SARS、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验证,中医辨证论治理念和应急救治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预防季节性、地方性传染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古籍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可资借鉴的技术方法,经过SARS、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验证,中医辨证论治理念和应急救治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较快控制疫情,弥补疫苗滞后性。为此笔者采撷古今伤寒、温病大家对外感疫病的认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将在外感疫病辨治中切实可行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寒温一统、表里双解、升降相因、独重阳明思想作为一整体,整理成文,略陈愚见,探讨外感疫病的中医药治疗,以期学术的争鸣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一统 表里双解 升降相因 独重阳明 外感疫病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