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网络征求意见的独特优势与实现机制探究——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角
1
作者 郑敬斌 陈艺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4,共11页
网络征求意见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网络空间的重要体现,它以全链条的运行过程、全覆盖的人民面向、全方位的民主追求强化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网络征求意见具有时间、空间、效率、属性四重优势,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独特推... 网络征求意见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网络空间的重要体现,它以全链条的运行过程、全覆盖的人民面向、全方位的民主追求强化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网络征求意见具有时间、空间、效率、属性四重优势,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独特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网络征求意见还存在主体设置的非长效化、客体采纳的模糊化、介体运用的非协同化与环体发展的失衡化等问题与不足。对此,网络征求意见需要从机制创新入手,系统构建输入端的搭建-疏通机制、净化端的筛查-过滤机制、输出端的回应-转化机制以及反馈端的监督-评价机制,才能确保网络征求意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助力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征求意见 全过程人民民主 独特优势 实现机制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民意表达制度化的路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仲启 杨洋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2,共10页
在民意表达与政府决策和回应之间构建有效的制度化衔接机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度性平台基础上嵌入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机制,公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政府部门“传递”自身意见与建议,影响政府决策、治理议程和资... 在民意表达与政府决策和回应之间构建有效的制度化衔接机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度性平台基础上嵌入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机制,公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政府部门“传递”自身意见与建议,影响政府决策、治理议程和资源分配。在信访制度基础上,嵌入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可以有效拓展民意表达的路径,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实现“有门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促进“有意参与”,搭建多元参与平台保障“有路参与”,构建资源分配与监督反馈网络达成“有效参与”。赋权要素是法定基础,平台要素是制度前提,主体要素是动力之源,资源要素是效用保障,四大要素共同构成民意表达制度化的路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参与式民主 人民建议征集 民意表达
下载PDF
基于复杂因子的网络舆情推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阳 吴荆棘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5-1325,共11页
近几年中国重大负面事件频发,而且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网民参与扩散和讨论舆情事件的热情更高,网络舆情研究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网络舆情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影响因素有哪些等,是网络舆情研究的重点问题... 近几年中国重大负面事件频发,而且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网民参与扩散和讨论舆情事件的热情更高,网络舆情研究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网络舆情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影响因素有哪些等,是网络舆情研究的重点问题。为研究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聚类分析2008~2012年发生在中国的320个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假设出23个影响网络舆情演变的舆情因子,5个反映舆情发展结果情况的效果因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因子模型——网络舆情推演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选取10件热点事件进行实证推演,结果支持了假设的合理性。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优化网络舆情影响因子框架,并强化推演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子 网络舆情推演 结构方程模型 舆情演变规律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彩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9,共6页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讨论社会政策,关注社会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实现利益诉求的平台;另一方面,不当的网络信息传播也存在着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演变为网络群体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讨论社会政策,关注社会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实现利益诉求的平台;另一方面,不当的网络信息传播也存在着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演变为网络群体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的危险。互联网改变了社会认知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表达方式,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同时,网络舆情也需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给予引导和规制,以正确处理公众参与与网络舆情管理,信息公开与网络舆情管理,以及网络舆情管理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网络舆情管理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互联网 网络舆情 公共安全 法律规制
下载PDF
中外互联网舆情管控法律体系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旭 魏志强 程洁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83-87,共5页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为此各国纷纷制订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对互联网舆情的依法管控。当前我国网络舆情衍生出的网络犯罪有恃无恐、网络谣言蛊惑人心、网络色情...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为此各国纷纷制订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对互联网舆情的依法管控。当前我国网络舆情衍生出的网络犯罪有恃无恐、网络谣言蛊惑人心、网络色情泛滥、网络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因此,为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个人权益,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依法管控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舆情 法律
下载PDF
法治中国背景下互联网管理机制的整体设计——消解互联网公共舆论的“内向坍塌”危机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玉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1,45,共6页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互联网公共舆论正面临着内向坍塌危机,通过管理机制调整促进互联网公共舆论繁荣,不仅关系到网民权利保障而且有利于国家与社会间良性互动。[方法/过程]在典型案例和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互联网公共舆...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互联网公共舆论正面临着内向坍塌危机,通过管理机制调整促进互联网公共舆论繁荣,不仅关系到网民权利保障而且有利于国家与社会间良性互动。[方法/过程]在典型案例和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互联网公共舆论内向坍塌危机的现实表现。探究现行互联网公共舆论管控模式和治理模式的特点及其造成内向坍塌危机的因果过程,结合法治中国建设背景,通过规范研究提出管理机制改进建议。[结果/结论]消解内向坍塌危机,构建互联网公共舆论管理法治机制体系应当遵循五项总体要求并建设六大具体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协商决策机制、协作互助机制、监督制衡机制、权利保障机制和裁决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治理 公共舆论 内向坍塌 法治机制
下载PDF
权威、民意和科学——中国计划生育立法研究(1949—1982)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大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103,192,共14页
在我国,1949—1982年的计划生育立法呈现了权威、科学与民意三者之间互动的关系。其中,政治权威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政治权威所作出的计划生育决策也需要人口科学及相关科学知识的支持,甚至此类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确立或改变了... 在我国,1949—1982年的计划生育立法呈现了权威、科学与民意三者之间互动的关系。其中,政治权威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政治权威所作出的计划生育决策也需要人口科学及相关科学知识的支持,甚至此类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确立或改变了计划生育的决策。此外,由于计划生育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权益,所以计划生育的立法及其实施过程不可能忽视民众的需求。社会公众对自身利益与合法权利的关注促使其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计划生育立法决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 民意 科学 民主 计划生育 人口法
下载PDF
网络民意表达与当代中国新型公民 被引量:3
8
作者 易顶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从宪法学的视角分析"周老虎"案可以发现,中国公民正日益成为具有自由意识、理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新型公民,成为当代中国日益孕育成熟的市民社会的中坚分子。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市民社会的核心力量,才会出现"周老虎&qu... 从宪法学的视角分析"周老虎"案可以发现,中国公民正日益成为具有自由意识、理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新型公民,成为当代中国日益孕育成熟的市民社会的中坚分子。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市民社会的核心力量,才会出现"周老虎"案这样广大公民借助网络媒介来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现实案例。公民对虎照真实性的追问,其实是在质疑某些政府部门的诚信与责任心,表达对"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公民 公民精神 公民意识 网络民意表达 市民社会 周老虎 诚信政府 责任政府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情规律探析及工作机制的初步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荣 石变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5-7,18,共4页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应用网络。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舆情,其体现形式主要有论坛、博客、电子邮件、聚合新闻等,并且具有随意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应用网络。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舆情,其体现形式主要有论坛、博客、电子邮件、聚合新闻等,并且具有随意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分析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网络舆情监管、预警、汇集、分析、处置等方面探索并建构其工作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文化信息领域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规律 机制 建构
下载PDF
中国当下网络公共舆论与民主、法治进程的矛盾与张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晖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网络媒体在中国现行社会的发展,促使了以其为载体的网络公共舆论,逐渐成为当下重要的批判与监督力量。网络公共舆论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现行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同时,网络公共舆论也表现出了同民主、法治进程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只... 网络媒体在中国现行社会的发展,促使了以其为载体的网络公共舆论,逐渐成为当下重要的批判与监督力量。网络公共舆论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现行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同时,网络公共舆论也表现出了同民主、法治进程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只有对这个过程进行合理的梳理,才能使网络公共舆论、民主、法治三者之间达到理想的互动与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公共舆论 民主 法治
下载PDF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论文的计量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淑敏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96-101,111-112,共6页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对2005年至2010年国内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从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高产作者、资助基金、研究机构及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系列相关结论。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文献计量学 文献增长规律 学科类别 期刊分布
下载PDF
论人民网的舆论引导工作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山山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随着网络的兴起,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工作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的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一直致力于探寻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引导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网舆论引导工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坚持政治家办网站思想... 随着网络的兴起,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工作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的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一直致力于探寻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引导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网舆论引导工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坚持政治家办网站思想,将引导舆论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凸显鲜明的网络特色和独特的人民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网 新闻网站 网络舆论 舆论引导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民意与民主法治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俊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激发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又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然,在互联网政治上,要善于梳理、整合网络民意,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激发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又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然,在互联网政治上,要善于梳理、整合网络民意,对网民加以引导,实现网络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民众 民意 民主法治
下载PDF
涉案网络舆论应对处置路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建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24-130,共7页
涉案网络舆论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动员力、更高的网络关注度,给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带来了挑战。新闻发布会是前网络时代公安机关应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惯常模式,突破了执法制度的当事人中心主义。舆论引导办法应对涉案网络舆论源于现实困境... 涉案网络舆论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动员力、更高的网络关注度,给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带来了挑战。新闻发布会是前网络时代公安机关应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惯常模式,突破了执法制度的当事人中心主义。舆论引导办法应对涉案网络舆论源于现实困境的理论借鉴,与互联网表达复杂性、执法办案客观公正性之间存在矛盾。执法社会公开思路应对涉案网络舆论能更进一步满足民众信息需求,体现了执法理念以当事人权益为中心向社会治理为中心的转变,本质是互联网社会变迁促成了执法制度的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网络舆论 当事人中心主义 舆论引导 新媒体 新闻发布会 执法公开
下载PDF
论新阶段民主政治的几个根本特征
15
作者 郑晓容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从十八大报告解读出新阶段民主政治有4个根本特征: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制高点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协商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诉求;三是"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途径;四是政务公开... 从十八大报告解读出新阶段民主政治有4个根本特征: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制高点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协商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诉求;三是"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途径;四是政务公开是政府行政公信力与执行力的保证。在这4个特征之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在发扬民主成果的基础上强化现有民主机制的实效性,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落实一系列人民民主政治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协商民主 依法治国 政务公开
下载PDF
历史周期率的成因解析及其当代启示
16
作者 李万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7-20,共4页
社会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呈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角度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通过分析认为只有改善民生,实行民主,整合民意,构建和谐社会,才能跳... 社会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呈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角度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通过分析认为只有改善民生,实行民主,整合民意,构建和谐社会,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周期率 民主 民生 民意
下载PDF
司法监督制度中民意监督制度的引入与完善——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审视
17
作者 刘庆 孙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在我国的司法制度中,人民陪审制度是直接表达民意的一项制度,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的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民陪审制度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作为司法监督制度中民意监督的构成部分,人民陪... 在我国的司法制度中,人民陪审制度是直接表达民意的一项制度,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的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民陪审制度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作为司法监督制度中民意监督的构成部分,人民陪审制度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势在必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是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司法民主、达成司法公正目标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制 民意 司法民主 司法监督
下载PDF
司法广场化与涉检网络舆情应对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森红 张雯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84-88,共5页
司法广场化是一种没有身份和空间间隔、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司法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即是司法广场化趋势在现实中的体现。司法广场化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网络舆情的成因及影响。应对网络舆情,检察官应恪守客... 司法广场化是一种没有身份和空间间隔、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司法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即是司法广场化趋势在现实中的体现。司法广场化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网络舆情的成因及影响。应对网络舆情,检察官应恪守客观公正义务,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性化执法,注重平等、公开、及时披露信息,并构建应对网络舆情的五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司法广场化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线上线下相结合”要求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涂世文 金武刚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4,83,共6页
新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高度关注互联网科技应用,特别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优质服务创新发展。作为"互联网+图书馆"所孕育出的新成果,"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支持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资源整合... 新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高度关注互联网科技应用,特别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优质服务创新发展。作为"互联网+图书馆"所孕育出的新成果,"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支持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转变服务方式、增加公众文化获得感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近几年国内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实践案例,发现该模式在资源建设、流程再造、服务延伸、体系创新、活动开展等多个方面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创新,应从建设标准统一的服务平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加强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等方面出发,不断推进和完善,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线上线下相结合 互联网+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下载PDF
互联网涉警舆情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超 梁易薇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在网络信息时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的主体,而涉警舆情事件由于聚焦敏感且易引发爆点的公权力及民生领域相关矛盾,较之其他问题,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涉警舆情具有容易引发网民关注、舆情影响面大、易受网民主观情绪... 在网络信息时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的主体,而涉警舆情事件由于聚焦敏感且易引发爆点的公权力及民生领域相关矛盾,较之其他问题,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涉警舆情具有容易引发网民关注、舆情影响面大、易受网民主观情绪支配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涉警舆情事件的跟踪调查分析,研究舆情在形成阶段、上升阶段、高潮阶段和消退阶段的发展规律,并针对当前互联网涉警舆情处置中存在的应对机制不健全、涉警舆情信息处理方式极端化、媒体为追求点击量盲目报道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互联网涉警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大众传播模式各层级的合作、初步建立网络媒体追责机制的应对策略,以解决因互联网涉警舆情危机事件而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被动、舆情发展失控、真实客观信息难以传播等负面影响,进而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并对与该舆论相对应事件的处理带来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涉警舆情 特点 发展规律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