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drought tolerance and genetic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s in a somatic hybrid between Ipomoea batatas (L.) Lam. and I. triloba L. 被引量:3
1
作者 JIA Li-cong ZHAI Hong +2 位作者 HE Shao-zhen YANG Yu-feng LIU Qing-c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6-46,共11页
The somatic hybrid KT1 was previously obtained from protoplast fusion between sweetpotato(Ipomoea batatas(L.) Lam.)cv.Kokei No.14 and its wild relative I.triloba L.However,it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s have no... The somatic hybrid KT1 was previously obtained from protoplast fusion between sweetpotato(Ipomoea batatas(L.) Lam.)cv.Kokei No.14 and its wild relative I.triloba L.However,it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s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This study showed that KT1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drought tolerance compared to the cultivated parent Kokei No.14.The content of proline and activities of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nd photosynthesi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ile malonaldehyde(MDA)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Kokei No.14 under drought stress.KT1 also showed higher expression level of well-known drought stress-responsive genes compared to Kokei No.14 under drought stress.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and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KT1 had AFLP and MSAP band patterns consisting of both parent specific bands and changed bands.Furthe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in KT1 the proportions of Kokei No.14 specific genome components and methylation sites we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I.triloba.KT1 had the same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al genomes as Kokei No.14.These results will aid in developing the useful genes of I.triloba and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and phylogeny of the cultivated sweetpota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异分析 体细胞杂种 抗旱性 表观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线粒体基因组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生质体融合
下载PDF
入侵植物三裂叶薯生物炭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于彦航 陈春乐 +1 位作者 田甜 张丽华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制备生物炭(IBC),分别于300℃、500℃、700℃限氧条件下制备得到三裂叶薯生物炭(IBC300、IBC500和IBC700),结合FTIR和XRD等手段对IBC在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特性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BC... 以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制备生物炭(IBC),分别于300℃、500℃、700℃限氧条件下制备得到三裂叶薯生物炭(IBC300、IBC500和IBC700),结合FTIR和XRD等手段对IBC在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特性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BC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值为0.868~0.976),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模型更加适合用于模拟IBC对Cd^(2+)的吸附(R^(2)值为0.982~0.984),说明主要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为有利吸附。IBC700对Cd^(2+)吸附效果最好。吸附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具体机理与碳酸盐离子发生络合沉淀反应和官能团的π-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三裂叶薯 生物炭 镉(CD)
下载PDF
华南地区3种具有不同入侵性的近缘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敏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宇涛 李春妹 李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509-5515,共7页
以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重度入侵植物)、裂叶牵牛(Ipomoea nil(L.)Choisy,轻度/非入侵植物)和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 L.,非入侵植物)3种起源于热带美洲、且在华南地区具有不同入侵性的番薯属藤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 以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重度入侵植物)、裂叶牵牛(Ipomoea nil(L.)Choisy,轻度/非入侵植物)和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 L.,非入侵植物)3种起源于热带美洲、且在华南地区具有不同入侵性的番薯属藤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它们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探究3种植物对低温的敏感性与它们入侵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在不同温度(28、15、10℃)处理下植物的生物量、活性氧、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光合特征等生理指标发现,五爪金龙、裂叶牵牛及三裂叶薯均通过增加光合系统Ⅱ的热耗散、积累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增强根系活力来应对低温环境,但15℃的温度条件已经对3种植物形成较为强烈的胁迫作用,表现为H2O2和丙二醛的积累、光合系统Ⅱ受损、根部细胞死亡以及生物量、根长的极显著下降(P<0.01),证明3种植物对低温胁迫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综合比较3种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响应幅度发现,它们对低温的耐受性表现为:五爪金龙>裂叶牵牛>三裂叶薯,这与它们在华南地区的入侵危害程度一致,暗示低温敏感性的差异可能是其入侵性差异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低温敏感性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和入侵区域的重要因素,五爪金龙较高的低温敏感性是限制其在华南以外地区形成入侵危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性 五爪金龙 裂叶牵牛 三裂叶薯 低温敏感性
下载PDF
五爪金龙、三裂叶薯和七爪龙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宋鑫 沈奕德 +2 位作者 黄乔乔 李晓霞 范志伟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强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弱入侵植物三裂叶薯和海南本地植物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萝卜、白菜、芥菜和莴笋等4种作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地上叶片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强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弱入侵植物三裂叶薯和海南本地植物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萝卜、白菜、芥菜和莴笋等4种作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地上叶片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低质量浓度(0.1g·mL-1)的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81.3%,80.1%,74.2%和64.8%,高质量浓度(0.5g·mL-1)的水浸液可以使各受体幼苗停止生长。七爪龙和三裂叶薯叶片水浸液为低质量浓度时促进种子生长,高质量浓度时对根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高质量浓度的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和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47.7%,59.3%,43.6%和22.8%。高质量浓度的三裂叶薯叶片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和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78.7%,75%,49.6%和25.1%。此外,五爪金龙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且其化感作用大于三裂叶薯和七爪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七爪龙 三裂叶薯 植物活性作用 水浸液
下载PDF
三裂叶薯SPL基因家族鉴定、表达及miR156的调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婷 唐锐敏 +5 位作者 王瑞晋 贺立恒 刘霞宇 刘世芳 李润植 贾小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6-749,共14页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SBP结构域(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本研究通过SBP结构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Blastp、CDD和SMART等程序从栽培甘薯的...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SBP结构域(SQUAMOSA-PROMOTER BINDING PROTEIN)。本研究通过SBP结构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Blastp、CDD和SMART等程序从栽培甘薯的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 L.)全基因组中鉴定出26个SPL基因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分布于三裂叶薯的12条染色体上。利用系统进化分析将新鉴定的26个三裂叶薯ItbSPL基因和来源于苔藓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116个SPL基因构建进化树,并根据拟南芥AtSPL基因家族的分类标准将26个ItbSPL基因家族分为7组。GSDS 2.0基因结构和MEME 4.12.0保守基序分析表明,不同进化分支中的ItbSPL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数目及其蛋白基序组成差异明显。利用拟南芥中已知功能的SPL对ItbSPL基因的功能进行预测,发现三裂叶薯ItbSPL家族基因成员可能与植物开花、逆境胁迫、次生代谢产物等生物学过程相关。通过预测microRNA156(miR156)的作用位点发现,在26个ItbSPL基因中14个含有miR156的作用位点,其中13个ItbSPL基因具有PCR扩增产物。利用qRT-PCR检测13个候选靶基因及miR156在三裂叶薯叶、茎、根中的表达量,发现13个ItbSPL均在茎中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叶与根中的表达,而miR156则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初步推测这13个ItbSPL是miR156的靶基因。以上研究结果为六倍体栽培甘薯SPL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进化分析及功能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薯 SPL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miR156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三裂叶薯NBS-LRR类抗病基因的筛选鉴定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韵卓 石媛媛 +7 位作者 黄小芳 毕楚韵 周丽香 梁才晓 黄碧芳 许明 林世强 陈选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504,共10页
为发掘甘薯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的NBS-LRR类抗病基因,从基因数据库中对三裂叶薯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筛选、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三裂叶薯的98025个基因中,筛选到282个编码NBS-LRR类蛋白的基因,其中N型80个,NL型83个,CN... 为发掘甘薯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的NBS-LRR类抗病基因,从基因数据库中对三裂叶薯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筛选、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三裂叶薯的98025个基因中,筛选到282个编码NBS-LRR类蛋白的基因,其中N型80个,NL型83个,CN型28个,CNL型57个,TN型10个,TNL型23个,RN型1个。三裂叶薯的16条染色体上均含有NBS-LRR家族基因,数量最多的染色体含有65个,最少的只有1个。三裂叶薯基因组共有55个基因簇,包含了63.5%的NBS-LRR家族基因。在NBS-LRR抗病基因家族中,CNL和TNL亚家族分别对应到7和11个保守结构域。这为三裂叶薯抗性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薯 NBS-LRR R基因 结构域 染色体定位 进化树
下载PDF
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MYB转录因子全基因组分析及逆境胁迫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石晓雯 贺立恒 +5 位作者 焦晋华 刘霞宇 王婷 刘世芳 贾小云 李润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8-1348,共11页
MYB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初生次生代谢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响应。为全面解析甘薯基因组MYB转录因子信息,本研究基于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 MYB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初生次生代谢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响应。为全面解析甘薯基因组MYB转录因子信息,本研究基于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三裂叶薯MYB转录因子的结构域、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和系统进化等进行鉴定和分析。利用qRT-PCR检测其中10个R2R3-MYB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三裂叶薯的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不均匀分布于15条染色体的160个Itb MYB基因,其中第7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21个基因),第8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6个基因)。根据MYB结构域所含MYB重复个数,160个Itb MYB家族转录因子被分为4类,其中1R类包含36个基因、R2R3类120个基因、3R类4个基因、4R类1个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60个Itb MYB聚为18个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的Itb MYB转录因子的motif类型和数目相似,但所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不同。根据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将三裂叶薯R2R3-MYB类分为30个亚类。qRT-PCR检测结果表明,R2R3-MYB响应干旱和盐胁迫,且不同胁迫时间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甘薯MYB转录因子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薯 MYB转录因子 基因组鉴定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甘薯近缘二倍体野生种TP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璇 李鹏 +2 位作者 杨哲 贾小云 王文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05-612,共8页
为了解析六倍体甘薯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为甘薯的分子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薯的2个近缘二倍体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和三裂叶薯(Ipo... 为了解析六倍体甘薯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为甘薯的分子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薯的2个近缘二倍体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和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进行TPS家族成员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后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域、染色体定位、组织表达模式及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组鉴定得到了10个ItfTPS和10个ItbTPS,二者高度同源,聚类结果一致,其中TPSⅠ包含2个基因,TPSⅡ包含8个基因,除Itf/ItbTPS3与水稻亲缘关系更近外,其余基因与拟南芥的亲缘关系更近;Itf/ItbTPS基因编码842~940个氨基酸,均为酸性蛋白,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结构分析发现,TPSI中Itf/ItbTPS1、Itf/ItbTPS2的motif数分别为7个和8个,外显子数分别为17个和18个;TPSII类均含有10个motif,且外显子数量多为3个;此外,所有Itf/ItbTPS家族成员均含有PF00982和PF02358保守结构域,且染色体定位一致,说明TPS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保守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Itf/ItbTPS8无差异表达而Itf/ItbTPS7、ItbTPS1均不表达,Itf/ItbTPS3在根中特异高表达且低温胁迫后表达量升高;低温胁迫后ItfTPS5和高温胁迫后ItbTPS5的表达量降低,可能通过调控海藻糖合成来抵御温度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三浅裂野牵牛 三裂叶薯 生物信息学方法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 基因家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