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ning Li nucleation and growth via oxygen vacancy-enriched 3D flexible self-supporting protection layer of P-Mn_(3)O_(4-x)for advance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1
作者 Tao Liu Jing Li +4 位作者 Hongtao Cui Yuanyuan Liu Kaihua Liu Huiying Wei Meiri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39-348,I0009,共11页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However,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severely plagued by the cycling life issues resu...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However,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severely plagued by the cycling life issues resulting from the uncontrollable 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Li dendrites.Herein,an innovative 3D flexible self-supporting Li anode protection layer of P-Mn_(3)O_(4-x)is constructed via a facile solvothermal method followed by an annealing process.Benefiting from the rich oxygen vacancies coupled with the 3D flexible self-supporting skeleton,abundant lithiophilic sites and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are obtained,which succeed in guiding Li+homogeneous adsorption and redistribution,accelerating Li+diffusion rate,inducing Li+uniform deposition and nucleation.DFT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clusively demonstrate such a protection mechanism.Meanwhile,the effective anchoring and catalytic nature of polar P-Mn_(3)O_(4-x)can also be applied as an immobilization-diffusion-conversion host to improve polysulfides redox.Taking advantage of these merits,super-stable functions for Li symmetric cell matched with P-Mn_(3)O_(4-x)layer are achieved,which exhibits an ultralong lifespan of>5000 h with an ultralow overpotential of 20 m V,far lower than that of bare Li symmetric cell(overpotential of 800 m V only after 250 h)at high current densities of 5 m A cm^(-2)and high plating/stripping capacity of 10 m A h cm^(-2).Even in Li|P-Mn_(3)O_(4-x)||S full cell at 1 C,a high initial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843.1 m A h g^(-1)is still delivered with ultralow capacity fading rate of 0.07%per cycle after 250 cycles,further confirming the synergistic regulation of P-Mn_(3)O_(4-x)for Li nucleation behavior.This work illustrates a sufficient guarantee of 3D protection layer coupled with oxygen vacancies in guiding Li diffusion and nucleation behavior and provides new guid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Li-S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vacancy P-DOPING ithium sulfur batteries Protection layers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阶梯充电制式与循环衰减机制
2
作者 周江 于宝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4,共4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快充需求与循环寿命保持的矛盾,以三元/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倍率充电特性和正极、负极材料相变特征,提出了一种阶梯充电制式。采用该制式,电芯可以完成30 min充电80%荷电状态(SOC)的快充目标,且经过800... 针对锂离子电池快充需求与循环寿命保持的矛盾,以三元/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倍率充电特性和正极、负极材料相变特征,提出了一种阶梯充电制式。采用该制式,电芯可以完成30 min充电80%荷电状态(SOC)的快充目标,且经过800次阶梯充电循环后,电芯放电容量保持率≥91.99%。通过对比阶梯充电制式下,不同循环次数放电容量衰减,dV/dQ曲线的变化情况,确定电芯阶梯充电循环容量衰减原因主要为活性锂离子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石墨体系 锂离子电池 阶梯充电制式 dV/dQ曲线 容量衰减
下载PDF
智能型太阳能充电电路设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显争 李训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94-198,共5页
针对油田无线示功仪及其无线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采用开关电源技术实现了太阳能组件电压变化或负载波动时自动调节占空比的供电网络,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过电压保护电路、过放电保护电路与应急充电电路等,采用充电管理技术实现了锂... 针对油田无线示功仪及其无线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采用开关电源技术实现了太阳能组件电压变化或负载波动时自动调节占空比的供电网络,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过电压保护电路、过放电保护电路与应急充电电路等,采用充电管理技术实现了锂电池充电及电压调节电路,根据光敏传感器输出差值比较电压设计了太阳自动跟踪控制器.该太阳能充电电路思路新颖,在应用上是一种突破,工作效率达到92%,输出电压精度为98%,系统运行一年来,工作性能安全、稳定.应用证明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供电网络 充电 锂电池 自动跟踪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瞬态生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水生 马龙 +2 位作者 姜光军 文华 江先念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探索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瞬态热特性,通过试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内阻和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温升曲线,计算出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瞬时生热率;根据0.5C放电倍率下的瞬时生热率和内阻生热率,求出熵热(可逆反应热)系数变化... 为探索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瞬态热特性,通过试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内阻和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温升曲线,计算出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瞬时生热率;根据0.5C放电倍率下的瞬时生热率和内阻生热率,求出熵热(可逆反应热)系数变化曲线,分析锂离子电池熵热特性对瞬态生热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的瞬态热特性主要受电池内阻热和熵热(可逆反应热)的瞬态特性影响;熵热是影响电池放电过程中温度波动的主要因素,在放电中期会出现由相变反应引起的吸热现象;在小倍率放电过程中,熵热对电池温度场的影响大于内阻热,而在大倍率中则相反。通过分析,可以为电池瞬态生热模型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熵热系数 放电过程 瞬态热特性 生热率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Ni_xMn_(2-x)O_4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宁 刘国强 +1 位作者 曾潮流 吴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Pechini法在 80 0℃空气中焙烧 6h制备LiNixMn2 -xO4试样 (x =0 ,0 .0 5 ,0 .1,0 .2 ,0 .3,0 .4 ,0 .5 )。经XRD测试表明除LiNi0 .5Mn1.5O4以外 ,其它的试样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结构。尖晶石LiNixMn2 -xO4试样电极在 3.3~ 4 .5V以及 4... 采用Pechini法在 80 0℃空气中焙烧 6h制备LiNixMn2 -xO4试样 (x =0 ,0 .0 5 ,0 .1,0 .2 ,0 .3,0 .4 ,0 .5 )。经XRD测试表明除LiNi0 .5Mn1.5O4以外 ,其它的试样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结构。尖晶石LiNixMn2 -xO4试样电极在 3.3~ 4 .5V以及 4 .5~ 4 .8V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 3.3~ 4 .5V范围内 ,试样初始充放电容量随Ni元素掺杂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在 4 .5~ 4 .8V范围内 ,试样初始充放电容量随Ni元素掺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在 3.3~ 4 .8V范围内 ,试样总的初始容量基本不变 ;在 3.3~ 4 .5V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NixMn2-xO4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层状氧化锂锰的合成及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胜利 张利波 +2 位作者 宋延华 冯丽婷 陈小娜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介绍了LiMnO2的结构,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层状氧化锂锰以及掺杂LiMnO2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寻找稳定又方便的合成层状氧化锰锂的方法和进行氧化锂锰的掺杂将是其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氧化锂锰 层状
下载PDF
复合熔剂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萤石中钾、钠、硅、铁、磷 被引量:14
7
作者 蒲雪萍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9年第3期28-32,共5页
采用四硼酸锂+偏硼酸锂复合熔剂,高频熔融炉熔融,硝酸浸取方式溶解萤石,用已知含量萤石标准物质制作标准工作曲线,用ICP-AES法联合测定萤石中钾、钠、硅、铁、磷组分含量。选择两条谱线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在0.001~0.22mg/L,样品检测5... 采用四硼酸锂+偏硼酸锂复合熔剂,高频熔融炉熔融,硝酸浸取方式溶解萤石,用已知含量萤石标准物质制作标准工作曲线,用ICP-AES法联合测定萤石中钾、钠、硅、铁、磷组分含量。选择两条谱线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在0.001~0.22mg/L,样品检测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3%,测定值与证书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硼酸锂 偏硼酸锂 复合熔剂 萤石 ICP-AES 联测
下载PDF
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宏 《玻璃》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论述了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的特性及其应用,对溢流法与浮法、熔铸法与压延法工艺生产相应超薄电子玻璃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围绕透明微晶玻璃的材料类型和发展历史,论述其作为电子玻璃应用的性能要求,并对浮法工艺生产锂铝硅微... 论述了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的特性及其应用,对溢流法与浮法、熔铸法与压延法工艺生产相应超薄电子玻璃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围绕透明微晶玻璃的材料类型和发展历史,论述其作为电子玻璃应用的性能要求,并对浮法工艺生产锂铝硅微晶玻璃超薄电子玻璃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超薄电子玻璃 高铝硅酸盐玻璃 锂铝硅酸盐玻璃 锂铝硅酸盐微晶玻璃 生产工艺 技术分析
下载PDF
三嵌段共聚有机硅氧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永祥 刘宗林 +2 位作者 胡文军 夏毅然 王勤 《有机硅材料》 CAS 2001年第6期12-14,共3页
以氢氧化锂为引发剂 ,二甲基甲酰胺为促进剂 ,采用分步投料法合成出聚二甲基 (甲基乙烯基 )硅氧烷—聚二甲基二苯基 (甲基乙烯基 )硅氧烷—聚二甲基 (甲基乙烯基 )硅氧烷三嵌段共聚物 ;研究了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DVi4 )用量对嵌... 以氢氧化锂为引发剂 ,二甲基甲酰胺为促进剂 ,采用分步投料法合成出聚二甲基 (甲基乙烯基 )硅氧烷—聚二甲基二苯基 (甲基乙烯基 )硅氧烷—聚二甲基 (甲基乙烯基 )硅氧烷三嵌段共聚物 ;研究了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DVi4 )用量对嵌段共聚物的摩尔质量及所制硅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Vi4 用量对嵌段共聚物的摩尔质量影响不大 ,但对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很大。当DVi4 质量分数为 0 1%、 0 2 %时 ,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好 ,拉伸强度可达 10 70MPa ,撕裂强度最大为 2 4 6 1kN/m ,拉伸永久变形为 2 %~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氢氧化锂 N N-二甲基甲酰胺 嵌段共聚硅氧烷 硅橡胶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球形MnO/GO复合材料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10
作者 鲁双 张淼 +2 位作者 巩飞龙 陈慧龙 李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45,共4页
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以四水合乙酸锰为锰源、尿素为沉淀剂,在氧化石墨烯(GO)存在条件下,一步制得了球形碳酸锰与GO组成的前驱物。该前驱物在氮气氛围中于500℃煅烧4 h,成功转化为由一氧化锰(Mn O)微球与GO组成的复合材料Mn O/GO。利用X... 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以四水合乙酸锰为锰源、尿素为沉淀剂,在氧化石墨烯(GO)存在条件下,一步制得了球形碳酸锰与GO组成的前驱物。该前驱物在氮气氛围中于500℃煅烧4 h,成功转化为由一氧化锰(Mn O)微球与GO组成的复合材料Mn O/GO。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别对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材料的锂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326.8 m A·h/g(0.1 A/g,0.01~3.00 V);在电流密度为0.2 A/g条件下,循环100次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626.5 m A·h/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单一Mn O微球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锰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11
作者 赵宇晴 胡传跃 郭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4-96,共3页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石墨烯材料。采用XRD、电化学阻抗谱技术(EIS)、电化学充放电测试和红外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首次放电容量为866.4 mAh g-1...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石墨烯材料。采用XRD、电化学阻抗谱技术(EIS)、电化学充放电测试和红外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首次放电容量为866.4 mAh g-1,首次充电容量为305.2 mAh g-1,库仑效率为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电池隔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伟 吴耀根 《塑料制造》 2015年第6期64-69,共6页
随着移动设备、电动工具、储能等的高速发展,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随之增长迅速,并带动了锂离子产业和锂电池隔膜产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空间,并对锂电池隔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隔膜 行业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模块装配工艺规划系统
13
作者 欧阳文龙 张含叶 +2 位作者 陈爱霞 卢宏 林伟明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2期148-150,共3页
在分析锂离子电池模块装配工艺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锂离子电池模块装配工艺规划系统。该系统是基于Visual C#和SQL Server开发的,为锂离子电池模块装配系统提供装配工艺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协同工作环境。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模块 工艺规划 装配线平衡
下载PDF
WS_(2)/C复合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周娴 范苏晓 包崇军 《云南冶金》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在锂离子电池中通过固相反应合成WS_(2)/C复合负极材料。实验结果证实,WS_(2)/C复合负极材料呈片层状结构,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较高,有利于锂离子在片层间的脱出和嵌入。碳复合后,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层间距保持0.63 nm不变。复合的碳材料... 在锂离子电池中通过固相反应合成WS_(2)/C复合负极材料。实验结果证实,WS_(2)/C复合负极材料呈片层状结构,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较高,有利于锂离子在片层间的脱出和嵌入。碳复合后,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层间距保持0.63 nm不变。复合的碳材料附着在硫化钨纳米片层交接处,起到良好的导电作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复合10%C的负极材料性能最好,整体放电比容量高于未添加碳的负极材料,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次,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876 mAh/g,高于未复合碳的材料的805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二硫化钨 负极材料 碳复合 充放电
下载PDF
钛酸锂负极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
15
作者 吴兰钧 《客车技术》 2014年第2期23-26,共4页
钛酸锂材料的尖晶石结构以及锂离子在脱嵌过程结构的“零应变”特性使得其相对其他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言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更长循环寿命以及更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因此,钛酸锂电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钛酸锂材料的尖晶石结构以及锂离子在脱嵌过程结构的“零应变”特性使得其相对其他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言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更长循环寿命以及更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因此,钛酸锂电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里综述了钛酸锂材料的合成、改性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锂离子电池 综述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