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层双洞口顶管接收井下沉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海军 崔旭辉 +2 位作者 陈春林 张延河 岳新兴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预设顶管接收洞口引起的结构局部刚度降低,会导致结构在初沉阶段受弯效应增强,从而使接收洞口附近的内层钢筋压应力减小并使钢筋转向受拉状态,并且在下沉后期加剧该处钢筋应力变化幅度;因沉井外壁摩阻力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弯矩作用,使结构内、外层纵向钢筋沿井壁厚度方向的内力分布不均。对软土地层进行土体加固,有利于提高顶管接收井结构稳定性和顶管机头接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口顶管接收井 软土地层 现场监测 力学特性 变形特性 土体加固
下载PDF
合肥老黏土地层矩形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敏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研究目的:矩形顶管法因为有效空间利用率高、覆土浅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耀远路站1号、2号矩形顶管过街出入口工程实例,采用随机介质理论、Plaxis有限元分析、工程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合肥老黏土地层中顶管施... 研究目的:矩形顶管法因为有效空间利用率高、覆土浅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耀远路站1号、2号矩形顶管过街出入口工程实例,采用随机介质理论、Plaxis有限元分析、工程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合肥老黏土地层中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合肥老黏土地层中的顶管施工主要引起上部地层沉降,沉降主要由管节与土体之间的建筑空隙造成;(2)随着顶管的掘进,地表沉降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最后又趋于平缓的特点,顶管施工主要影响范围以开挖面为分界线,前部影响范围约为3z0(z0为顶管埋深),后部影响范围约为z0;(3)横向地表沉降基本以顶管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布置,影响范围约为中心线两侧各2z0;(4)本研究成果可为老黏土地层中矩形顶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面沉降 随机介质理论 合肥老黏土
下载PDF
软土地层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上浮失稳研究
3
作者 崔旭辉 陈春林 +2 位作者 杨钊 周洋 杨睿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2,共5页
软土地层是顶管施工中较难处理的一类地层,由于土体强度低、压缩量大,易发生管节失稳事故。为研究软土地层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在失稳发展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依托武汉汤逊湖污水处理尾水排江穿湖段顶管工程,对管节轴向应变进行了现场监... 软土地层是顶管施工中较难处理的一类地层,由于土体强度低、压缩量大,易发生管节失稳事故。为研究软土地层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在失稳发展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依托武汉汤逊湖污水处理尾水排江穿湖段顶管工程,对管节轴向应变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了测试管节在穿越上浮失稳区域时的受力情况,分析了管节上浮失稳机理。提出了一种管节上浮失稳判定方法,并对现场所采取的上浮失稳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层中,顶进力、注浆压力、浮力和管节偏转角是引起管节上浮失稳的主要因素。当局部管节上浮时,管节底部将出现应力集中,且随着顶进的进行,上浮量和上浮区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顶管 管节失稳 受力特性
下载PDF
“上硬下软”土层既有建筑基础加固方法
4
作者 杨砚宗 《地基处理》 2024年第3期270-277,共8页
广西某工程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土层力学特性变化明显,土层刚度呈现“上硬下软”状态,且分布厚度不一,多栋建筑封顶后出现不均匀沉降,本文旨在确定一种基础加固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针对土层“上硬下软”的特点,对于沉降较大的区... 广西某工程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土层力学特性变化明显,土层刚度呈现“上硬下软”状态,且分布厚度不一,多栋建筑封顶后出现不均匀沉降,本文旨在确定一种基础加固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针对土层“上硬下软”的特点,对于沉降较大的区域创新采用“Φ377+Φ127组合钢管桩”进行基础加固,防止沉降继续发展。浅层硬壳层采用Φ377钢管桩提供承载力,深部软土层采用Φ127钢管桩深入原CFG桩下1~2 m,结合注浆工艺,加固松软土体,对原CFG桩桩底进行加固。对于沉降较小的区域创新采用高压注浆深层扰动技术,增加局部沉降。采用动阻力控制作为终桩条件,解决土层起伏剧烈地区桩端持力层无法判断的工程难题。“Φ377+Φ127组合钢管桩”极大地提高了原工程桩承载力,从而解决了坚硬土层难以沉桩、软弱土层承载力不足的工程难题。该基础加固方案成功解决了既有建筑的不均匀沉降工程难题,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为“上硬下软”复杂土层既有建筑基础加固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加固 锚杆静压桩 组合钢管桩 不均匀沉降 高压注浆 上硬下软土层
下载PDF
岩石地层中顶管顶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文彬 阮仁酉 +1 位作者 严克伍 申永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3-1032,共10页
顶管施工常见于市政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相应的顶力计算模型已经发展成熟并成功运用于实际工程,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岩石地层中的顶力计算研究较少,为此,针对福建平潭引水工程中某曲线顶管穿越硬质岩层,考虑掘进后隧洞的稳定性,分别从管岩... 顶管施工常见于市政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相应的顶力计算模型已经发展成熟并成功运用于实际工程,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岩石地层中的顶力计算研究较少,为此,针对福建平潭引水工程中某曲线顶管穿越硬质岩层,考虑掘进后隧洞的稳定性,分别从管岩接触与管浆接触这2种接触方式计算管侧摩阻力,同时采用Hertz与Persson这2种弹性接触理论推导施工状态下钢管与岩层之间的接触角度。此外,考虑管节中轴线以下与沉渣带发生局部接触,在顶进过程中沉渣带分布沿管线呈概率分布,提出一种适用于此类接触条件下的顶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钢管在顶进过程中与周围岩层之间接触角度在0.57°~1.15°范围内,可认为管岩之间处于点或线接触状态;与沉渣带接触时,当沉渣带分布沿管线占比为0.5~1.0时,实测顶力曲线基本被包络在管渣接触曲线的上下限之间,证明所提出顶力计算模型是有效的,可为相关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 钢管 弹性接触 沉渣带 顶力
下载PDF
Study on the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in long-distance rock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 被引量:4
6
作者 Peng Chen Xinrong Liu +6 位作者 Zhiyun Deng Ninghui Liang Libing Du Han Du Yedi Huang Lingyun Deng Gaoyang Yang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Previous studies on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il layer,whereas the study on that in the rock stratum is limited.To estimate the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in the rock stratum,the calculat... Previous studies on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il layer,whereas the study on that in the rock stratum is limited.To estimate the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in the rock stratum,the calculation models of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their applica-tion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first.Then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calculation model for pipe jacking in the rock stratum was established and simplified.Lastly,the measured(FM)and the computed(FN)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was compared to validate the simplified friction resistance calculation model.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1)The existing calculation methods of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can be well verified in the soil layer but cannot be applied in the rock stratum.(2)Sediment,pipe–rock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mud buoyancy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in long-distance rock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3)The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Deng et al.can estimate the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in different rock strata at different jacking stages with satisfac-tory outcomes.Further research on the pipe-rock friction coefficient in different rock strata with different pipe–rock contact conditions meri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to better predict the pipe friction resistance in the rock stratum.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practica-bility an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 jacking Calculation model Friction resistance Pipe-rock contact state Rock stratum
下载PDF
粉质黏土地层矩形顶管施工对地面变形影响实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宇宏 杨景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为了探究粉质黏土地层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郑州某地铁站出入口通道工程,对矩形顶管法施工过程中呈现的地面沉降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工程中土体变形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研究结论如下:地面累计沉降变化... 为了探究粉质黏土地层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郑州某地铁站出入口通道工程,对矩形顶管法施工过程中呈现的地面沉降规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工程中土体变形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研究结论如下:地面累计沉降变化共划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地面累计沉降变化量占最终累计沉降量的比例分别为24.25%、20.42%、34.38%及20.95%。施工扰动影响范围为典型监测断面前方1.26 w(w为矩形顶管机宽度)至典型监测断面后方1.52 w;加固地层和非加固地层中,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率分别为1.01%~1.35%和2.50%~4.10%,横向影响范围分别为2.01 w~2.16 w和2.23 w~2.88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粉质黏土地层 矩形顶管施工 地面沉降 变形规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软下硬砂砾地层地铁通道施工技术比选
8
作者 徐毅夫 肖洪波 +2 位作者 倪志国 刘运思 彭亚雄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7期46-50,共5页
针对上软下硬砂砾地层地铁通道施工的复杂性,依托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火炬村站通道施工,从适用性、工期和造价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暗挖法、矩形机械顶管和人工顶管法在上软下硬砂砾地层隧道施工中的优缺点,综合考虑各因素确定了人工顶管... 针对上软下硬砂砾地层地铁通道施工的复杂性,依托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火炬村站通道施工,从适用性、工期和造价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暗挖法、矩形机械顶管和人工顶管法在上软下硬砂砾地层隧道施工中的优缺点,综合考虑各因素确定了人工顶管法施工。详细分析了人工顶管法施工技术,通过现场实践验证了人工顶管法在上软下硬砂砾岩地层施工的有效性,在保证城市道路路面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地铁车站通道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人工顶管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黄土地层雨水管道施工对既有下卧地铁变形的影响
9
作者 孙皓 赵森森 +1 位作者 赵文财 牛方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721-12729,共9页
为探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下下卧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以西安兴善寺东街雨水管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明挖法和顶管法两种不同施工方式施工时下卧隧道变形规律,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基... 为探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下下卧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以西安兴善寺东街雨水管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明挖法和顶管法两种不同施工方式施工时下卧隧道变形规律,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时下卧隧道隆起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下卧隧道沿纵向5倍基坑开挖宽度内结构的隆起变形受基坑开挖影响较大,且基坑开挖卸荷使下卧隧道结构发生不均匀变形。左隧道拱顶最大隆起量为4.13 mm,拱腰最大收敛值约为0.55 mm,结构易发生扭转变形;右隧道拱顶最大隆起量约为3.19 mm,拱腰最大收敛值约为0.24 mm,结构易发生竖向拉伸变形。采用顶管法施工可以减少下卧隧道的变形量,实测数据表明顶管施工会使下卧隧道产生横向收敛,最大为1.7 mm,实际工程中应注意控制既有隧道结构的横向变形。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时,各因素对左右隧道的影响程度不同,左隧道的隆起量主要受基坑开挖卸荷作用影响,右隧道的隆起量主要受顶管施工的顶推作用和开挖卸荷作用影响。同时应注意各因素之间不一定是相互独立的,需要考虑因素组合对下卧隧道隆起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层 下卧隧道 明挖法 顶管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粉土地层顶管下穿高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伟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23期172-174,共3页
某千伏线缆穿越已有高速采用顶管法施工。为研究该线路下穿高速对现有公路设施的影响,分析顶管法下穿高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论文对该线路下穿高速顶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泥水平衡顶管预防施工过程中的... 某千伏线缆穿越已有高速采用顶管法施工。为研究该线路下穿高速对现有公路设施的影响,分析顶管法下穿高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论文对该线路下穿高速顶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泥水平衡顶管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地表过量沉降,采用中继间设置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顶推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法 高速公路 施工技术 粉土地层
下载PDF
黏土地层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土体沉降及影响规律研究
11
作者 汤东桑 肖尊群 +5 位作者 覃晓敏 董琼英 陈阳 杨鑫 何仕鹏 沈梓楠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大矩形顶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通过对顶管隧道开挖的顶进过程进行全程模拟,在充分考虑模拟过程的时空性基础上,提出了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的趋真模拟方法,研究了黏土地层大矩形顶管施工中土体扰动规律及注浆压力... 大矩形顶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通过对顶管隧道开挖的顶进过程进行全程模拟,在充分考虑模拟过程的时空性基础上,提出了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的趋真模拟方法,研究了黏土地层大矩形顶管施工中土体扰动规律及注浆压力、土仓压力等敏感因素对土体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黏土地层的土体变形对注浆压力更为敏感,对土仓压力不敏感,地表变形曲线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由“U”形沉降槽模式向“M”形变形槽模式转化;(2)建议黏土地层上覆土厚度为8~12 m的情况下进行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建议注浆压力为0.10~0.15 MPa,土仓压力为0.30 MPa,此时不仅可有效减小土体沉降,同时也不会造成过大的隆起;(3)采取“减少注浆压力,增大土仓压力”的双控调节方法,既可控制隧道轴线处不产生较大沉降,也可保证隧道远侧不产生过大隆起。该研究成果对促进黏土地层大尺寸矩形顶管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为城市大尺寸矩形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矩形顶管 黏土地层 土体沉降 参数分析 影响规律
下载PDF
富水卵石地层中机顶大直径管道施工分析研究
12
作者 任杰 《建筑技术》 2023年第12期1511-1513,共3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工程在穿越重要道路段采用顶管施工,其中一段顶进1根DN 3200钢筋混凝土管,穿越富水卵石地层,采用携带破碎功能的顶管机头(泥水平衡方式)顶进,施工过程中通过结合现场施工数据和地层特点分析原因,有针对...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工程在穿越重要道路段采用顶管施工,其中一段顶进1根DN 3200钢筋混凝土管,穿越富水卵石地层,采用携带破碎功能的顶管机头(泥水平衡方式)顶进,施工过程中通过结合现场施工数据和地层特点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最终顺利完成顶进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卵石地层 机顶大直径管道 顶管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
下载PDF
基于修正Peck公式的软土地层超大直径顶管施工地表沉降特性研究
13
作者 耿弈 房鹏帅 +2 位作者 荆哲 梁斌 唐刚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14,共8页
依托深圳市超大直径钢顶管清污分流项目,研究了复杂软土地层地表沉降规律﹒首先,基于现场地表沉降50组实测数据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推导出拟合函数表达式,并给出了软土地层地表沉降Peck曲线上限和下限解;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精细化模拟... 依托深圳市超大直径钢顶管清污分流项目,研究了复杂软土地层地表沉降规律﹒首先,基于现场地表沉降50组实测数据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推导出拟合函数表达式,并给出了软土地层地表沉降Peck曲线上限和下限解;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精细化模拟顶管施工动态过程,进行摩阻力、机头压力和土体弹性模量参数敏感性分析,总结出横、纵断面地表沉降失稳破坏区范围和影响参数临界值;最后,采用半解析半数值法,确立了修正Peck公式各参数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修正后的Peck公式可准确预测复杂软土地层地表沉降,其地层损失率取值范围为0.130%~0.238%;地表沉降与摩阻力呈正相关,与弹性模量呈负相关;顶管摩阻力和机头压力临界值应分别控制在15 kN和0.2 MN;横向地表沉降扰动区范围为2D~2.5D,纵向隆起区分布范围为1.25D~2D;沉降槽宽度i与覆跨比(H/D)呈指数函数关系,S_(max)/g~H/D关系可用修正Clough公式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超大直径顶管 地表沉降 修正Peck公式 失稳破坏区 沉降槽宽度
下载PDF
双线矩形顶管下穿富水地层施工中地表沉降研究
14
作者 王瑞珏 《山西建筑》 2023年第9期100-103,共4页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双线矩形顶管下穿富水软弱地层的地表沉降规律,依托扬子江大道工程顶管法施工段,分析了横纵向地表位移监测数据,提出控制地表沉降变形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顶管轴线纵向地表呈现出反复隆沉、沉降回落、线性沉降和...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双线矩形顶管下穿富水软弱地层的地表沉降规律,依托扬子江大道工程顶管法施工段,分析了横纵向地表位移监测数据,提出控制地表沉降变形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顶管轴线纵向地表呈现出反复隆沉、沉降回落、线性沉降和沉降稳定的变形趋势,不同地层在线性沉降阶段呈现出的沉降特征略有差异;顶管通过时对断面的横向影响范围约为轴线左右1.5倍~2.3倍开挖面宽度,顶进施工引起的河西地区黏性土层的土体损失率约1.03%;双线近距顶管施工时,需要将先施工顶管给后施工顶管周围土层带来的土体扰动破坏作用考虑在内,做好后施工顶管的轴线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矩形顶管 地表沉降 监测数据 富水软弱地层
下载PDF
硬岩地层曲线顶管施工技术探讨——以厦门市湖里区某工程为例
15
作者 卓海能 《住宅产业》 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硬岩地层项目中,曲线顶管的设计施工都具有极高的难度。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顶管曲线的轴线验算、管节长度与扩孔的关系、曲线顶管允许顶力及曲线段顶力预估,探讨管节接头木垫圈与间隙的配置,分析穿越软硬不均岩层中顶进方向的调整... 在硬岩地层项目中,曲线顶管的设计施工都具有极高的难度。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顶管曲线的轴线验算、管节长度与扩孔的关系、曲线顶管允许顶力及曲线段顶力预估,探讨管节接头木垫圈与间隙的配置,分析穿越软硬不均岩层中顶进方向的调整、触变泥浆减阻等顶管施工方法,以期为硬岩地层曲线顶管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顶管 硬岩地层 软硬不均
下载PDF
浅层顶管隧道施工对路基变形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文瀚 谢雄耀 李攀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619-1624,1652,共7页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近年来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以及跨越河流、公路、铁路等地段各类地下管道普遍采用。然而,浅层顶管穿越路基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对公路路面构...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近年来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以及跨越河流、公路、铁路等地段各类地下管道普遍采用。然而,浅层顶管穿越路基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对公路路面构成一定的风险,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西气东输二线南昌-上海支干线7标段杭州市SHIH118-SHIH119号桩杭甬高速公路顶管穿越工程,通过模拟顶管施工中机头支护压力、地层损失、注浆情况的变异对路基变形影响的变化规律,探讨粉土地区浅层顶管施工各施工参数对路基变形的敏感性,进而提出减小路基变形的施工措施,为本工程施工及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支护压力 地层损失 注浆 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砂土地层污水干管顶管施工处治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赖金星 邱军领 +2 位作者 侯丹丹 樊浩博 刘炽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研究在砂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注浆处治的加固效果,以西安某污水干管顶管施工注浆处治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GPR探测,确定管顶上方存在的空洞和松散范围,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注浆处治前后管道周围土体的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注... 为研究在砂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注浆处治的加固效果,以西安某污水干管顶管施工注浆处治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GPR探测,确定管顶上方存在的空洞和松散范围,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注浆处治前后管道周围土体的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注浆压力下的注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无注浆加固工况相比,注浆处治能明显改善土体的竖向位移、横向位移和应力不均现象,并且经过注浆加固处理后,管道周围的塑性应变区明显变小;(2)通过比较0.25、0.3 MPa注浆压力下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发现,0.25MPa的注浆压力足以达到实际需要的处治效果;(3)注浆作用下,距管道外径3D(D为管道外径)范围内土体的横向变形较明显,距管道外围2D范围内土体竖向应力变化较明显,土体横向应力变化明显的区域为横向约为4D,竖向约为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地层 顶管 注浆 探地雷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多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隧道土体改良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许有俊 文中坤 +2 位作者 闫履顺 白雪光 刘忻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6,共9页
采用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施工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通道处于砂性土地层中,分别采用了加水与加聚丙烯酰胺(PAM)溶液+粉土泥浆的土体改良方法,土体改良效果不理想,机头刀盘闭塞、结饼现象严重,实际顶进速度仅为1.5 mm/min;在此基础上,采用现... 采用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施工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通道处于砂性土地层中,分别采用了加水与加聚丙烯酰胺(PAM)溶液+粉土泥浆的土体改良方法,土体改良效果不理想,机头刀盘闭塞、结饼现象严重,实际顶进速度仅为1.5 mm/min;在此基础上,采用现场监控量测、室内试验等研究手段,对原土体改良方案进行了室内优化,确定出PAM溶液最佳浓度为2 g/L,膨润土泥浆质量浓度为9%较为合理,添加剂的最佳配比为泥浆注入比为12%,PAM溶液注入比为17%;采用优化后的土体改良配比方案,顶进速度提升至2.8 mm/min,地表沉降监测值均未超过控制标准,能够满足矩形顶管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性土地层 土压平衡 矩形顶管 PAM 土体改良
原文传递
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开挖面土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许有俊 梁玮真 +2 位作者 刘忻梅 崔广琴 白雪光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7,85,共9页
文章以采用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法施工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通道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控量测等手段,对砂砾石地层条件下矩形顶管开挖面的主动和被动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考虑顶管隧道开挖面为矩形... 文章以采用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法施工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通道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控量测等手段,对砂砾石地层条件下矩形顶管开挖面的主动和被动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考虑顶管隧道开挖面为矩形断面的特点,建立梯形楔体计算模型,推导出开挖面主动破坏时的极限支护应力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实际工程,采用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极限支护压力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差较小,两种研究方法得到了相互验证;(2)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得到的地表沉降槽与实测地表沉降槽形态基本相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地表沉降值基本接近;(3)随着支护应力比的减小,开挖面塑性区逐渐由开挖面前方向斜上方发展,当支护应力比为0.165时,开挖面前方土体水平位移骤然增加,开挖面塑性区延伸至地表,土体丧失整体稳定性,发生主动破坏,且从开挖面失稳后地表塑性区扩展形态来看,基本接近梯形楔形体形状,从而验证了解析公式计算模型的合理性;(4)随着支护应力比的增大,开挖面前方土体塑性区自开挖面顶部向地表斜上方延伸,当支护应力比为3.0时,塑性区发展至地面,此时土体失稳,发生被动破坏,其塑性区范围远小于主动破坏时的塑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砂砾石地层 开挖面稳定性 数值模拟 支护力
下载PDF
考虑超大断面顶管施工过程的地层变形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郝小红 郭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6-71,81,共7页
大断面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相邻土体产生扰动,如果控制不周,会引起周围地层的过大变形和建筑物以及相邻管线的损伤。因此,研究大断面顶管施工对周围地层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郑州市某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程,结合现场实... 大断面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相邻土体产生扰动,如果控制不周,会引起周围地层的过大变形和建筑物以及相邻管线的损伤。因此,研究大断面顶管施工对周围地层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郑州市某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工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顶管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揭示顶管施工过程中地层土体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土体竖直方向的沉降主要集中在(-2~2)D(D为矩形顶管截面长边的边长,m)的范围内;土体的侧向位移曲线呈弓形,隧道上、下两部分的土体向着顶管轴线方向移动,而中间部分的土体向着背离顶管轴线方向移动;土体的纵向位移曲线也呈弓形,顶管周围的土体向着顶进方向移动,而顶管上部和下部的土体向着背离顶进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隧道工程 地层变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