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靖 李相龙 +1 位作者 杨倩 金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行瘢痕整形修复的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笔者...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行瘢痕整形修复的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笔者医院实施时间,将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恐动症信念[恐动症信念评分量表(Kinesiophobia causes scale,KCS)]、恐惧回避信念[恐惧-回避信念问卷(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生活质量[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KCS、FABQ、VSS、SCAR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SRAHP、BSHS-A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减弱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术患者恐动和恐惧回避信念,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及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大面积烧伤 瘢痕 整形 恐动症信念 恐惧回避信念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智能健康教育在颈椎病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刘欢 肖倩 +5 位作者 段洪超 吴浩 张雷 张海洋 刘慧敏 李春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4,共6页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智能化健康教育在颈椎病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单中心神经脊柱中心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并在术后存在恐动症的患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由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接受智能健康教育干预治...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智能化健康教育在颈椎病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单中心神经脊柱中心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并在术后存在恐动症的患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由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接受智能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智能化教育组,从术后第2天进行干预。智能化教育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依托微信小程序进行智能化教育,该小程序以健康信念模式作为理论框架,以患者问题-需求-导向-实践-反馈的思路进行设计,共分为4个板块(知识、智能锻炼、克服障碍、分享互动),包括提醒功能、趣味锻炼跟练功能、监测与记录功能。对照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图文手册+微信群提醒”的健康教育方式。分别于出院前、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两组比较的主要结局指标:恐动程度;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颈椎功能障碍程度(颈椎残障指数)、生活质量(通过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12量表,主要评定心理健康得分和生理健康得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12例患者,108例患者完成了随访。最终智能化教育组53例,对照组55例。患者均未发生运动相关损伤。出院时两组间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智能化教育组恐动程度(25.72±3.90)低于对照组(29.67±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化教育组的疼痛程度[中位数(P25,P75)][0(0,0)]低于对照组[1(1,2)](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63.87±7.26 vs.57.73±8.07,P<0.05)、心理健康(40.78±3.98 vs.47.78±1.84,P<0.05)、身体健康(43.16±4.41 vs.46.30±3.80,P<0.0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功能障碍程度[中位数(P_(25),P_(75))][1(1,2)vs.3(2,7),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智能化健康教育,可有助于降低颈椎病术后恐动症患者的恐动程度且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教育 颈椎病 恐动症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干预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莎莎 张明月 +2 位作者 项新月 方勇 黄丽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397-400,F0003,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呼吸困难而存在恐惧运动的疾病现象, 长此以往加快机体退化速度, 削弱肌肉力量, 反向加重呼吸困难, 延缓疾病恢复。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干预方案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措施, 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呼吸困难而存在恐惧运动的疾病现象, 长此以往加快机体退化速度, 削弱肌肉力量, 反向加重呼吸困难, 延缓疾病恢复。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干预方案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措施, 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提出相关建议, 旨在对患者进行早期预防, 为制订科学性、可行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综述 呼吸困难信念 运动恐惧 干预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