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宗地尺度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规模测算——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国庆 赵金梅 +1 位作者 冯丽媛 宋文泽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城市宗地为评价单元,围绕评价目标,从规划用途符合性、土地建设强度、土地利用效益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级指标体系,并通过单因素集成法评价城市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探究城市发展增量和存量潜力规模及... 以城市宗地为评价单元,围绕评价目标,从规划用途符合性、土地建设强度、土地利用效益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级指标体系,并通过单因素集成法评价城市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探究城市发展增量和存量潜力规模及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空间分布不规律;各宗地虽然主要以集约利用为主,但存在一定比例低效用地,且工业用地的低效利用较多;有一定比例的存量用地规模,但开发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地 单因素集成法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潜力规模 存量和新增土地
下载PDF
东北平原区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合理采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敏 李括 +6 位作者 刘飞 唐世琪 马宏宏 杨柯 杨峥 郭飞 成杭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8-350,共13页
选择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地区作为东北平原区典型代表区域开展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经典统计学合理取样数及不同采用密度数据空间插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受地形平坦及成土母质相对单一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总体较小,... 选择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地区作为东北平原区典型代表区域开展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经典统计学合理取样数及不同采用密度数据空间插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受地形平坦及成土母质相对单一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土壤元素空间变异性总体较小,大部分以轻中度变异为主(变异系数<15%),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Cd、Hg变异系数分别为35.3%、136.6%,属于高度变异。(2)经典统计学确定的研究区合理采样数为80,该样本量可在95%的置信区间及允许误差为30%的条件下反应区内土壤元素含量的均值与方差,但因未考虑样本的空间属性,不足以反应区内土壤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通过对均匀抽稀后4种不同采样密度数据与实测数据空间插值对比研究,在定量评估空间插值相对误差、地块预测值相对误差及预测等级与实测等级一致性的基础上,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精度要求,提出研究区地块尺度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合理采样密度为8个点/km2,该密度可在确保评价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减少采样数量和工作成本。上述结论为东北平原及类似地区大面积开展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对进一步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尺度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合理采样密度 空间变异性 空间插值 东北平原
下载PDF
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杨 张军连 +2 位作者 李林 韩岳岐 李文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148,共9页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度角度出发,以同心圆理论、多中心理论等区位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和定量化方法结合,以科学、便捷、高效为原则,系统地提出宗地层次上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合肥市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适当提出了一些用地建议。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所有评价的宗地中,有62.46%的宗地达到集约,总体集约水平较低;②在三类用地中,达到集约的宗地数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集约比例分别为66.64%,41.39%,36.02%;③合肥市4个行政区内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接近,庐阳区和包河区相差不大,分别为67.66%和67.36%,蜀山区略低,为62.08%,瑶海区最低,为53.77%;④不同区位圈层内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存在差异,从内圈层到外圈层,集约的商服业用地数量比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重工业用地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轻工业用地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利用状态,只有35%稍多。综上所述,建议适当降低市区内商服业用地的建筑密度,提高市区外围的商服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继续推进"退二进三"政策,优化城市产业用地布局,并提高轻重工业用地的利用强度;加强土地监管,防止圈地,闲置,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微观尺度 宗地 区位线 集约利用评价 合肥市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士伟 孙丹峰 +2 位作者 张微微 李红 周连第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5-159,共5页
在农户尺度下,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是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和流转的基础与关键。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地块边界测量问题,首先详细阐述了农户尺度下各种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指出了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 在农户尺度下,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是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和流转的基础与关键。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地块边界测量问题,首先详细阐述了农户尺度下各种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指出了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和遥感勾绘测量等方法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大庙峪村的示范研究,具体分析了地块测量方法的应用模式;最后讨论了地块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目的和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农村土地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方法,也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土地制度 农户尺度 地块信息 测量方法
下载PDF
基于宗地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及存量用地挖潜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亚飞 廖和平 +2 位作者 李涛 张茜茜 龙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渝北区未来存量用地的挖潜方向,通过构建商服圈,并利用建筑、人口经济、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从功能、强度和区位潜力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其权重,计算渝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并依此识别可... 为探究渝北区未来存量用地的挖潜方向,通过构建商服圈,并利用建筑、人口经济、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从功能、强度和区位潜力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其权重,计算渝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并依此识别可用于二次开发的宗地.结果表明:①渝北区划定商服圈总面积15827.25 hm 2,因受地形、政策和城市双核心发展因素影响商服圈呈不规则形状;②用于潜力评价的宗地因城市开发过程中各类用地并存且未实现更新而未呈现同心圆模式;③渝北区可用于二次开发的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78.88 hm 2,主要布局于两路老城区南部、龙山—龙溪—龙塔街道西北部和创新经济走廊中部等区域.④渝北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是未来改造盘活的主要用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地尺度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存量用地 渝北区
原文传递
存量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评价及优化策略--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振龙 王玥蓉 +1 位作者 姜玉培 庄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3-21,共9页
在存量背景下,深挖城市工业用地的内在价值并实现高效配置,成为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文章探寻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评价方法,通过挖掘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内涵特征,重点从经济高效、用地集约、创... 在存量背景下,深挖城市工业用地的内在价值并实现高效配置,成为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文章探寻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评价方法,通过挖掘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内涵特征,重点从经济高效、用地集约、创新驱动、宜业宜达和生态低耗维度构建了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评价体系,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开展多维度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识别工业用地的关键问题,从用地差异化管控、空间高品质集聚、产业高层次集群及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提出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优化策略,进一步为工业用地更新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工业用地 地块尺度 高质量利用 评价 苏州工业园区
下载PDF
基于“潜力约束-概率抉择”的确权宅基地整治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鑫 耿艺伟 +3 位作者 银超慧 邓亚茹 马月红 陈伟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64-273,共10页
精准确定整治对象是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的前提,也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该研究利用宅基地确权调查等多源数据,以行政村为单位,采用人均标准测算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系数修正法得到村级整治潜力,以地块尺度的确权宅基地图斑... 精准确定整治对象是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的前提,也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该研究利用宅基地确权调查等多源数据,以行政村为单位,采用人均标准测算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系数修正法得到村级整治潜力,以地块尺度的确权宅基地图斑为基本整治单元,结合上位引导、现状驱动、意愿阻碍综合评价得到各确权地块的整治概率作为整治优先度的抉择标准,以豫东平原毛堌堆镇为研究区,分村、逐地块进行确权宅基地整治模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毛堌堆镇确权宅基地的理论整治潜力共计208.32 hm^(2),现实整治潜力为117.17 hm^(2),占现状确权宅基地面积的24.24%;2)整治概率小于0.5、0.5~0.6之间、0.6以上的确权宅基地分别占现状面积的54.60%、17.85%、27.55%;3)基于各村潜力约束,确权宅基地整治模拟共计选择4512个确权宅基地作为被整治单元,整治面积达117.79 hm^(2),其中,整治概率高于0.65的共计85.13 hm^(2)。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以确权宅基地图斑为基本单元进行宅基地整治模拟,可以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提供具体精确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 模拟 确权宅基地 整治潜力 整治概率 豫东平原 地块尺度
下载PDF
上海市土地出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艳 李安林 +1 位作者 黄晓丽 牛乐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168,共7页
基于上海市2004—2021年的12520宗土地出让样本,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上海市土地出让总体呈现中心城区聚集程度高、外围地区聚集程度低的特征;土地出让地块沿主要交通干线... 基于上海市2004—2021年的12520宗土地出让样本,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上海市土地出让总体呈现中心城区聚集程度高、外围地区聚集程度低的特征;土地出让地块沿主要交通干线呈轴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2)住宅和商业用地的地价呈一定的圈层结构,多中心特征明显,而工业地价尚未形成多中心结构;地价由高值中心向外围地区呈现圈层式递减,且在递减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凸起、跳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3)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且利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4)不同用地类型的冷热点区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住宅用地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地区,逐渐向郊区拓展;商业用地核心热点和次核心热点地区集中分布在大型商圈分布地带;工业用地热点区域向工业园区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地块尺度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上海市
下载PDF
农地确权政策执行效果的偏差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奕玮 丁关良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5,共9页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通过对8个省份320个农户进行调研,选取MRW模型检验农地流转规模与租金的关系,利用特殊赋值作差法对农地流转市场的流转地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通过对8个省份320个农户进行调研,选取MRW模型检验农地流转规模与租金的关系,利用特殊赋值作差法对农地流转市场的流转地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夏普里值分解法对文章的结论进行验证。分析可知:农地确权政策实施以来,农户所拥有的地块规模和农地交易质量均有所提高,这对于农地租金的提高产生了正显著影响,证明农地确权政策是提高农地规模经济并减少地块细碎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普里值分解法 农地确权 乡村振兴 规模经济 地块细碎化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以C县“虚拟地块”制度创新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自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135,共7页
结合国家政策和已有的成功经验实践,探索有效的农地流转制度,是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农地规模经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保障农户自愿流转土地的权利和降低细碎化产权整合成本。中部C县的经验表明,“农户+村社”双主体的农地... 结合国家政策和已有的成功经验实践,探索有效的农地流转制度,是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农地规模经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保障农户自愿流转土地的权利和降低细碎化产权整合成本。中部C县的经验表明,“农户+村社”双主体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是基本路径,其基本条件是以“虚拟地块”改造细碎化的农地产权,其基本内容是“双向度”土地流转方式,形成集中连片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创新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实现方式,可以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土地细碎化问题,优化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三权分置 虚拟地块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地块尺度下青海省都兰县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11
作者 杜健 潘雪 +1 位作者 武均 蔡立群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1期94-102,共9页
对青海省都兰县耕地土壤pH和6种养分指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空间聚集和孤立情况。以此研究结果为理论依据,以期提高都兰县农田土壤肥料利用率,实现精准农业奠定基础。经野外... 对青海省都兰县耕地土壤pH和6种养分指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空间聚集和孤立情况。以此研究结果为理论依据,以期提高都兰县农田土壤肥料利用率,实现精准农业奠定基础。经野外采样后依据NY/T 1121等现行有效标准开展土壤样品检测工作。将全域型空间自相关和局域型空间自相关相结合,分析研究区耕地土壤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聚集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的平均值分别为8.12、17.90 g/kg、19.00 mg/kg、123.00 mg/kg、0.80 g/kg、0.80 g/kg、17.85 g/kg。全域型空间自相关在Inverse_Distance权重下,pH、有机质、全磷、全钾为空间正自相关;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为空间负自相关。Contiguity_Edges_Only和Contiguity_Edges_Coeners权重下的分析结果相同,pH、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呈空间正自相关;速效磷呈空间负自相关。局域型空间自相关通过LISA聚集图,直观地得到研究区耕地土壤不同指标含量分布的聚集区和孤立区的具体位置。海拔高度与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呈负相关;坡度与速效磷、全氮和全磷呈负相关;坡向对研究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影响相对较小。全域型空间自相关分析选择不同的空间权重,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经局域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全氮、全磷和全钾的低含量区分布在都兰县东部的察乌苏镇和夏日哈镇,即出现了“低—低”聚集区“,高—高”聚集区出现在都兰县中部的巴隆乡和香日德镇;有机质在都兰县东部的察乌苏镇和夏日哈镇的含量较高,出现了“高—高”聚集区“,低—低”聚集区出现在宗加镇。不同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空间自相关 土壤养分含量 地块尺度 都兰县
原文传递
地块尺度城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以雄安新区起步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亚龙 郭志娟 +7 位作者 刘飞 韩伟 孔牧 赵传冬 刘爱涛 彭敏 王乔林 王成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89-2002,共14页
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服务于城市土地资源精准管护为目标,选择中国城镇化探路者的雄安新区起步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异化分类布设样点,开展不同采样密度条件下地块尺度土壤元素空间插值精度、地块(图斑)插值精度和地球化学预... 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服务于城市土地资源精准管护为目标,选择中国城镇化探路者的雄安新区起步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异化分类布设样点,开展不同采样密度条件下地块尺度土壤元素空间插值精度、地块(图斑)插值精度和地球化学预测评价等级准确度的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差异化分类布设样点方法使平面上随机分布的区域地球化学量变值在每一个地块(图斑)都有明确的量值反映,能满足城市土地资源精准管护对单一地块(图斑)具有质量属性的基本需求;(2)研究区土壤元素指标空间变异性以轻中度为主;其中Hg、Pb、Cd、Cu、Zn、N、P和Se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3)相同采样密度条件下,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越大,其空间插值精度和图斑插值精度越低;同一种元素插值精度受采样密度的影响,但采样密度的增大并不一定能够识别土壤元素含量的结构性连续组分;区内土壤环境本底清洁,重金属含量低于GB15618-2018标准,其插值评价等级和实测评价等级结果基本一致;养分指标N、P和K含量区间变化大,受人为扰动和空间变异性等因素影响,其预测等级和实测等级差异较大;(4)采用16点·km^(-2)的采样密度开展地块尺度城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可以满足研究区及类似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精准管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地块尺度 空间变异性 采样密度 雄安新区
原文传递
多星数据协同的地块尺度作物分类与面积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启厅 覃泽林 曾志康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8-717,共10页
为了解决多云雨地区遥感数据时空覆盖缺失的问题,以满足对地块尺度作物种植信息日益迫切的应用需求,本文在遥感图谱认知理论框架下发展了一种基于多星数据协同的地块尺度作物识别与面积估算方法。首先,基于米级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农田地... 为了解决多云雨地区遥感数据时空覆盖缺失的问题,以满足对地块尺度作物种植信息日益迫切的应用需求,本文在遥感图谱认知理论框架下发展了一种基于多星数据协同的地块尺度作物识别与面积估算方法。首先,基于米级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农田地块对象;其次,通过对多源中分辨率时序影像的有效化处理和指数计算,获取"碎片化"的高时空覆盖有效数据,并以地块对象为单元构建时间序列;然后,在时序分析基础上,建立多维特征空间,结合作物生长物候特征,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行作物分类识别与面积计算;最后,以湖南省宁远县为研究区开展了水稻种植信息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在农田地块尺度下实现不同水稻类型的准确识别及其种植面积的精细提取,早、中、晚稻的用户精度分别可达94.33%、90.76%和95.95%,总体分类精度为92.51%,Kappa系数为0.90;早、中、晚稻面积提取精度分别为93.37%、91.23%和95.42%。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为其他作物种植信息的精细提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图谱认知理论 作物识别 地块尺度
原文传递
采用并行均值漂移算法实现农林地块边界的精确提取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占锋 骆剑承 +1 位作者 吴炜 胡晓东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89-1695,共7页
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农林地块自动/半自动识别应用中,地块边界提取是地块信息精确识别的基础,其精度决定了地块信息识别的精度,这一过程是通过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过程实现的。在综合比较几种常用的面向对象分割方法效果的基础上,... 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农林地块自动/半自动识别应用中,地块边界提取是地块信息精确识别的基础,其精度决定了地块信息识别的精度,这一过程是通过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过程实现的。在综合比较几种常用的面向对象分割方法效果的基础上,认为均值漂移算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林地块识别与边界提取的需求,并可获得较好的地块边界分割效果。进一步面向实际应用问题,本文对算法的实现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从实现方式角度考虑,对其在多尺度实现方式方面进行了改进;从算法效率角度考虑,针对农林地块识别过程中数据量大、计算复杂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基于MPI(massage passing interface)集群计算环境及OMP(OpenMP)多核任务处理方式的改进,能够显著提高农林地块数据的分割速度。相应地改进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地块 多尺度分割 均值漂移 MPI OM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